心肌梗塞治疗病人做溶栓治疗后能否剧烈运动

心肌梗死采用溶栓治疗后,还有必要做支架么
男 | 57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前查出有心绞痛病症)7月24号晚上十点左右,急性冠脉综合症入院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经过溶栓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住院15日后出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发病时由于我们那医疗不是特别先进当时做不了支架手术,所以只能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溶栓治疗,经过溶栓治疗后,恢复的也很好,现在在家休养也每天坚持吃药,我想请问一下还有必要做支架么?如果做了支架后是否还要继续用药(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3:37:01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31010称赞:1634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心梗进行治疗后,也要做一下造影检查,看一下心脏血管狭窄的情况,如果狭窄超过了75%,需要支架,如果狭窄在75%以下,可以药物治疗。平时注意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放松心情
帮助网友:68358称赞:4994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 做不做支架的话 是需要做冠脉造影的 如果是冠脉狭窄程度比较大的话 大于75% 那么是需要支架治疗的 能够很快的缓解不适 指导意见:你现在还是需要 使用些药物进行治疗的 不要担心 有高血压 高血脂的话需要积极治疗的。 现在还是需要用些活血的 以及阿司匹林抗栓的
帮助网友:48976称赞:8049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情况的话是这样的,如果说是做溶栓治疗的话,那么只能是保证你当时的血管是通畅了,但是血管的狭窄还是没有恢复的,这样以后就容易复发梗死的,因此要完全的治疗的话,那么还是要放支架比较彻底的指导意见:因此建议的话就是说如果身体条件好,那么还是做支架比较安全的,支架以后是需要吃点抗排斥的药物的,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帮助网友:2631称赞:393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心梗在中老年人还是很常见的,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冠脉供血不足就会导致心肌梗死,溶栓是一个急救方法,在发病六小时内溶,效果还是不错的。指导意见:最好还是做支架的好,只要身体 可以耐受手术,吃药可以改善冠脉供血,不如支架效果好,还是要用点活血的药物,但是量就会少了。防止再次发生心梗。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酶测定、测定
并发疾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室壁膨胀瘤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05·
浏览:37·
浏览:52·
浏览:254·
参考价:12
参考价:36
参考价:10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
参考价格:¥12.8
本品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
参考价格:¥2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心肌梗塞静脉溶栓疗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核心提示:实验证明,血栓越早被溶解则对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越有效。于是,为了尽快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以缩小梗死面积,80年代医学界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从根本上改善了预后,被誉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学上最重要的进展。
  冠脉造影和病理检查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形成的血栓,可被血流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所以,有的病人可发生血栓自发性溶解。实验证明,血栓越早被溶解则对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越有效。于是,为了尽快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以缩小梗死面积,80年代医学界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从根本上改善了预后,被誉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学上最重要的进展。临床上常应用尿激酶、链激酶或组织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进行溶栓治疗。
  进行溶栓治疗,首先应强调病人必须是没有溶栓禁忌证。符合下述情况者,则应及早给予溶栓治疗:
  1.病人缺血性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
  2.胸前至少相邻两个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O.2毫伏,或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毫伏;
  3.胸痛发作时间在6小时以内;
  4.无溶栓禁忌证;
  5.年龄一般不限,但高龄患者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因为应用溶栓剂最大的不良反应是出血,所以绝对禁忌证主要包括:
  1.活动性内出血,如活动性溃疡病及痔疮出血等;
  2.可疑主动脉离断;
  3.持续时间较长的或造成损伤的心肺复苏;
  4.近期内有脑外伤或颅内新生物,2周内有手术或外伤史;
  5.糖尿病性出血性视网膜病及其他出血性眼病;
  6.妊娠;
  7.对溶栓剂如链激酶有过敏反应史;
  8.血压>24/16千帕(180/120毫米汞柱);
  9.有脑血管意外史,如脑溢血。&
(实习编辑:莫雅贞)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连续灌流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地,其核心产品—普佑克(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一种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特异性溶栓、快速溶栓和出血副作用低的特点,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人们看电视时眼球的活动,来辨识其是否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近30年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了465%,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 []
我生的第一胎,看那个“生男生女预测表”准吗……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01期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护理
【摘要】:回顾性分析了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内溶栓的配合及护理。认为做好溶栓前准备及溶栓时积极的配合及护理 ,是溶栓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对溶栓能否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5【正文快照】:
1998年 10月~ 1999年 7月我科共收治了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溶栓治疗期间护士密切配合 ,加强观察 ,5 0例患者顺利地度过了危险期 ,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男 4 9例 ,女 2例 ,年龄 39~ 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岑春兰,凌霄;[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耀坤;[J];华夏医学;2002年05期
张湘彦,欧尽南;[J];当代护士;2005年10期
沈莹;[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10期
阎惠中;[J];护理管理杂志;2002年06期
何文艳,唐良春,邓碧坚,金爱玲,苏燕玉;[J];现代护理;2005年19期
叶德琴,刘贤珍;[J];护理学杂志;2004年11期
朱大乔,周秀华,方平,孟虹;[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2期
郑渝娜,许秀丽,孟庆义;[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6期
阎惠中;[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9年06期
刘丽玉,秦发伟;[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会芹;[J];安徽医药;2003年06期
李秀霞;赵红霞;;[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13期
田胜男;耿连霞;;[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14期
宋兴梅;;[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0期
王凌云;;[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年08期
王琨;王波;尹乐平;冯超;;[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刘慧兰;;[J];中国厂矿医学;2007年03期
孙桂玲;;[J];吉林医学;2009年04期
陈芸;;[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08期
刘彩云;谢强;;[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凤娟;席刚明;;[A];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麻朋艳;陈彩艳;倪信乐;;[A];2008年浙江省血管外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胡佳雨;宋颖;;[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曹晶;;[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刘慧敏;陈彩云;;[A];河南省外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马银花;黎智聪;萧美仪;罗晓红;肖玉婷;何琴;马晓贤;李桂英;陈仁勉;;[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翟琦;陈春玲;王金辉;槐薇;史洪英;;[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蕊;;[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关妲;;[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汪亚南;;[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吉文;[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北京军区总医院 张梅珍;[N];大众科技报;2005年
冯莉菲;[N];大众卫生报;2004年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王骏;[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文宇 博士;[N];大众卫生报;2003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张梅珍;[N];健康时报;2005年
赵强?杨声瑞;[N];医药经济报;2007年
记者衣晓峰 靳万庆;[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北京隆福医院 郝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纬;[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王秀河;[D];暨南大学;2006年
蓝宇涛;[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钟士江;[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刘春梓;[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宁丽;[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车军双;[D];山东大学;2006年
傅圆圆;[D];浙江大学;2008年
冯华栋;[D];吉林大学;2009年
顾芬;[D];吉林大学;2009年
高伟;[D];山东大学;2007年
时光;[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徐亚丽;[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心肌梗塞诊断治疗
http://www.39.net     时间:日
中国的发病率?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急性心肌梗死夺去生命,然而能为这类病人提供急救服务的医院却相对太少了。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50左右。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每年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就超过100万。  急性心肌梗塞是非常凶险的心脏疾患,病情变化急骤,未及时到医院就诊就死于院外的约占1/3。所以及早发现与正确处理非常重要,这不但可以降低病死率,对日后的康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约2/3的人在急性心梗发作前1周内有前驱症状。如果此时及早住院治疗,可使绝大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那么心梗的前驱症状都有哪些表现呢?一、第一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以上。  原有的心绞痛加重:疼痛较以往发作频繁,痛的程度明显加重,持续时间比过去长,含硝酸甘油效果不好,轻度活动即可诱发,或在休息状态下发作。   也有一部分病人没有前驱症状,所以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状也应有所认识。  疼痛:急性心梗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疼痛。典型者是胸部正中或左胸的疼痛。这种痛像有人用手捏紧你的心,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你的胸部,让你喘不过气来。或有一种烧灼样的痛,一种濒死的感觉。持续时间可长达半小时以上,含硝酸甘油不起作用。二、胃肠道症状:胸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有欲排大便的感觉。三、心慌:可伴有头昏,触脉律可不齐,有的人脉律变快或变慢,觉得极度疲乏无力。 四、老年人或有糖尿病者症状可不典型,有的人无胸痛。但当他们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疑做急性心肌梗塞积极抢救。  ①突然出现的胸闷、气急或哮喘,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状痰,面部、口唇发紫,不能平卧。  ②剧烈的牙痛,咽痛,下颌、颈部和肩部痛,或咽部有梗阻感。  ③突然昏厥。  ④患者感觉极度虚弱、大汗淋漓、出冷汗、肢体湿冷、脉搏细弱。在家里,一旦怀疑或确认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应做什么? 1、要使病人镇定下来,因为精神一紧张,容易导致心律失常。 2、要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如果病人已摔倒在地下,应原地平卧,注意保暖,不要急于搬上床。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病人心脏负担,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 3、立即自服或由他人给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或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绢压碎后鼻子吸入,口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同时口服安定片5毫克。4、如果会一点针灸的话,可针刺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位,神志昏迷者可针刺或手掐人中穴。 5、如果脉搏、心音突然消失,呼吸继续或停止,或者出现抽搐,继而瞳孔散大,应立即进行心前区叩击。抢救者左手握拳,向病人左前胸猛然叩击数下,目的是刺激心脏起搏,恢复收缩功能。无效时改用心脏挤压及口对口吹气等抢救术。   当然在急救的同时,应拨打“120”,向急救中心呼叫。但应当注意的是,在医生到达之前,不要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失去救治的机会。 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是:剧烈而持续的胸痛,并伴有虚脱、出冷汗。这种胸痛不同于以往的心绞痛,大多没有明显的诱因,常在休息时发作,疼痛时伴有烦躁不安,病人脸色苍白、脉搏细而快,继而大汗淋漓,血压下降。这是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源性休克的表现。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出粉红色泡沫痰,并有心率加快,则预示有左心功能衰竭。病情进一步发展,病人脉搏突然不规则,出现频繁的早跳(期前收缩),继而脉搏细而不规则,很快便摸不到。如果贴在病人左胸前可听到心音遥远,甚至心音消失,这是病情危重的信号,表示心脏这个血泵已经不能打出血液,病人生命岌岌可危。 心肌梗死为什么会出现胃痛呢?因为心脏和胃是邻近的器官,一个在胸腔,一个在腹腔,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可以反射到胃部,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急性心肌梗死不一定都表现为典型的心前区疼痛,有时心绞痛向肩背部放射,表现为肩背部疼痛,有人还会出现左上肢痛、左侧颈部疼痛、牙痛、咽喉紧缩感等症状,容易误诊。对这类不典型症状的心肌梗死,应引起高度重视,病人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抢救时机。那么非典型心梗都有哪些表现呢?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十分凶险的病症。典型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大多数急性心梗患者常因胸痛伴随肩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而就医。其中部分病人可出现严重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典型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或压迫紧缩感,并很快发展为休克和肺水肿,甚至发生猝死。&&   最常见的有非典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短,或仅表现为胸部轻度紧束感,或在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困难而无心绞痛,或以放射痛为主要表现。患者出现充血性心衰,初发或原有的心衰加重,是不典型心肌梗死常见的另一种临床表现。老年人在劳累或静息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周围性水肿,也提示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时,还可出现心律失常、脑卒中、昏厥等表现,甚至从昏厥转为休克,患者可不感觉任何疼痛,此时须立即检查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等,与其他原因的昏迷或意识丧失相鉴别。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心梗疼痛位于上腹部,并伴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其临床表现极易与急性胆囊炎、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相混淆。非典型心肌梗死还易被当做心脏神经官能症,不详细询问病史及做各项检查,就容易漏诊和误诊。此外,周围血管出现血栓也可以是心肌梗死的信号,患者往往突然出现肢体湿冷、无脉搏。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急危重症之一,当发生上述可疑症状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以免贻误救治时间。有胸痛就要去医院吗?抢救时间对急性心梗病人为何如此重要?   “有胸痛上医院”,“时间就是心肌”。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为胸痛,急性心梗半数以上无先兆,而以突发的胸闷胸痛为表现。从血栓形成到血管供应的心肌组织坏死,在人身上最晚是6~12个小时,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时间窗―――即抢救的黄金时间。时间窗没抓住,病人将付出致残、致死的代价。我们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开通导致梗死的“罪犯”血管,溶栓要求在到达医院后半小时内进行,PT-CA(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要求在到达医院后60~90分钟之内进行。治疗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挽救的生命越多。所以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丢失了时间就是丢失了生命。  目前即使在发达国家,如瑞典是全民保健,急救设施和措施十分完备,真正能早期及时实行PTCA干预的医院仍很少。我们目前也差得很远,病人到医院,会碰到不同水平的医生,往往是病人来得越早,临床表现越不典型,从看急诊―――办手续―――交钱―――确诊―――监护室―――导管室,其中有很多消耗宝贵时间的致命薄弱环节。应建立起心血管病抢救的绿色通道,由心脏专科的医生24小时全天候诊,对病人家属讲明急性心梗的致命性和可救性,讲明费用,不预收费用,先抢救生命,后补交费用,因为急性心梗病人命系1小时,中间环节太多,生命就没有了。急性心梗命系1小时 百姓就医有误区?  目前,在相当多的百姓中间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忽视心梗的紧急信号―――胸痛。因为心梗的发生常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因不愿叫亲属而等到天亮,坐失良机。二是一向没病、没有胸痛的人突发胸痛时,以为是胃疼,挺挺就过去了,这一挺把命挺没了。三是心梗发生在白天时,患者也去了医务室,基层医疗单位顾虑转诊有危险将其转到有抢救条件的大医院,使宝贵的时间窗终于关闭。因此,有胸痛上医院,不是上医务室,而是尽快呼叫急救系统,要去有抢救条件的大医院。  老年人血压突然下降,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如调整降压药物、腹泻、呕吐等,那么即使病人无明显的胸部疼痛(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剧烈胸疼),也不能忽视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因为老年人心梗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何防止再次心梗?&&&&& 心肌梗塞是老年人易患的急重病症,受正规救治后,仍有极少数人可能再次、甚至几次发生新的梗塞。这就告诫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要随时防范再次心梗,不能掉以轻心。&&&&&& 防止再次心梗,除了医生的措施外,最重要的还是病人要掌握有关知识,并根据各人不同情况有阶段有侧重地加强防范措施和自我保健。1.妥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减轻心脏负担, 防止冠心病加重。2.坚决戒烟。彻底避免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3.适当限盐。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以免增加心脏负担。4.心梗恢复期的体力活动,要严格稳妥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活动量达到中等强度即可,并尽可能避免参与需用暴发力或其他危险动作的活动。5.一般心梗后患者宜长用服用抗血小板集聚药。如阿司匹林每日40~80毫克,并根据病情由医师选择一些药物和及时做针对性处理。6.要特别注意心理调摄。性格狭隘、孤独及好激动者再梗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突发心梗的中年患者的特点?  突发心梗的中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几乎是一样的:整天抽烟、喝酒、大鱼大肉,生活工作过于劳累,身体不舒服也不愿意去医院看病,都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病史。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寒冷的空气使血液处于高度凝结状态,并刺激血管收缩,使“三高”患者粥样硬化的动脉容易发生血管斑块破裂,使血液结块堵塞血管,引发心梗。心肌梗死后的ABCDE?  当冠心病患者度过心肌梗死急性期后,死神暂时离开了,但此时决非万事大吉。若不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也许过不了多久,第二次心肌梗死就会找上门来。  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血的教训实在太多。事实上,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可能只闭塞某条冠状动脉,而其他冠状动脉也可能有粥样硬化,即使与心梗相关的冠脉,通过溶血栓治疗或紧急冠脉球囊扩张术等把它打通,若不积极治疗,完全有可能再次造成闭塞而引起第二次心梗。  所以,目前对心梗后的患者,有条件的都主张在心梗后做一次冠脉造影,全面看看各条冠脉情况,发现有狭窄的及时进行内科治疗或施行球囊扩张术,这样就有可能避免再次梗死的发生。对于广大患者来讲,要牢记5条基本措施,即所谓ABCDE方案。A.一般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前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后者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重塑、变形,对合并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更有帮助。B.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和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目前已证实,若无禁忌症的心梗后患者使用β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梗复发率、改善心功能和减少猝死的发生。控制高血压,对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一般来讲,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可减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且可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C.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和戒烟(Cigarettes)。  众所周知,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血清胆固醇增高应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把胆固醇降到4.6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以下,这样可大大降低心梗的再发率。  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心梗后患者即使血清胆固醇正常也要服降脂药,尤其是他汀类药,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凡是心梗患者无论血清胆固醇增高还是正常,都需长期服用降脂药。  至于戒烟的好处人人皆知,不仅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肺癌的患病率,还可减少烟对血管内皮的损害,从而达到减少冠心病发生的目的。D.控制饮食(Diet)和治疗糖尿病(Diabetes)。  冠心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管好嘴,吃出来的。每天进食过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是促发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因此,心梗后的患者应当远离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提倡饮食清淡,多吃鱼和蔬菜,少吃肉和蛋。  糖尿病不仅可以引起血糖增高,也是引起脂质紊乱的重要原因。在同等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2―5倍。由此可见,控制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是何等重要。E.教育(Education)和体育锻炼(Exercise)。  冠心病患者应学会一些有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事件的急救知识,如发生心绞痛或出现心梗症状时可含服硝酸甘油,别小看这些简单方法,这可大大减轻病情和降低病死率。心梗后随着身体逐渐康复,可根据各自条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减肥。这样不仅可增强体质,也是减少冠心病再发心梗的重要举措。  总之,广大心梗后患者若能在医生指导下,定期随访,牢记并坚持上述ABCDE方案,相信不少冠心病心梗后患者,仍可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和过上正常生活,颐养天年。老年急性心梗病人溶栓治疗要当心?  据科研人员在3月11日出版的《内科学文献》杂志上报道,即使是没有禁忌症,老年急性心梗(AMI)病人应用溶栓治疗也会明显增加死亡率。   在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中,年龄每增加1岁,其死亡的可能性就增加4%(优势比:1.04,p=0.03)。对于那些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溶栓禁忌症的病人来说,死亡的危险性则增加更多(优势比:1.57,p=0.04)。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相比,接受溶栓治疗者死亡危险性增高,且与年龄相关(校正年优势比:1.08,p=0.008)。   “与那些有溶栓禁忌症但没有接受溶栓治疗的老年病人相比,许多有溶栓禁忌症但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不管其年龄如何,都显示出更高的死亡率。但是即使对指征明显的病人来说,溶栓治疗所致死亡也显示与年龄有关并且稳定增长。”   他补充说,“溶栓治疗对80岁以下的病人有保护作用,但对80岁或80岁以上的病人来说,与溶栓治疗相关的死亡率增高。我们发现,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相比,在指征明确并接受溶栓治疗的80到90岁老年病人中,死亡率增加40%。”他还称,近期的另一项研究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   Soumerai博士建议:“内科医生在决定对老年病人进行溶栓治疗时应当格外谨慎,应该修订治疗方案来更加小心谨慎地对特别年老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出院后为了防止病情反复,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在恢复期,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可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活动量大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心功能而定。散步是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可早、晚各一次,逐渐增加距离和速度,还有广播体操、太极拳等项目。运动应循序渐进,如果运动后,出现心悸、胸痛及心率过快,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必须到医院检查,寻找原因,予以调整运动量。运动应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效果。  节制饮食,勿吃过饱  饮食既要保证营养,又要控制体重,限制高脂肪,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和含纤维素食物,进食定时定量,每餐吃七八分饱为度,忌烟、酒。  生活规律,避免七情  日常生活应有规律,按时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避免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伤身。老是担心能否康复,整天忧郁、焦虑和紧张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心绞痛频频发作;与人争吵、发怒或过悲都会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量;不宜捧腹大笑,因大笑可加速血液循环,心跳加快,导致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或再次梗塞;不宜收看情节紧张的电视节目,或竞争激烈的球赛,因它可使人情绪激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发生心绞痛或再次梗塞。  节制房事,切忌纵欲  病人何时可恢复性生活,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塞治愈后8周,由于心脏功能尚未完全复原,仍处于逆变之中,此时应禁欲,如果无心绞痛发作或能耐受使心率提高110-120次/分的运动量,不出现心跳过快、气促或心绞痛,则可恢复性生活,但不宜过频。如果性生活时出现胸痛、气促、出汗等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或送医院。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病人出院后应按医嘱定时服药。家中必备急救保健盒,万一发生严重的心绞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毫克,如仍不缓解,可用亚硝酸异戊酯安瓿,置于手帕中压碎,放在鼻孔处,做深呼吸2-3次。疼痛仍不缓解者,则不宜随便加服扩张血管药物,应立即去医院,切忌步行或挤公共汽车,以免血管过度扩张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得病情,导致意外。定期复查,测量血压及心率,了解心功能变化,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性生活会不会诱发心肌梗死呢?
  有人统计15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发生在休息或轻度活动时,仅有2%发生于异常用力时。人们一天的活动中,33%―67%的活动(包括性生活)属于轻度至中度用力,仅有2%的活动属于重度用力,可见性生活时发生急性心梗的机会不比日常活动时多,因此不必过于担忧。 &  许多冠心病患者都害怕性生活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绞痛的发作和心肌梗死甚至淬死,因而对性生活怀有戒心。性生活的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率加快、耗氧增加,但是这种负担与日常生活相比,其实并无很大差别。整个性生活过程所消耗的体力,大约相当于爬上三层楼而已,这一点已经为许多临床研究所证实。
  日本有一学者报告5559例猝死,只有34例发生在性生活时,其中仅18例因心脏病骤发而死;而另一报告称5000例冠心病患者,只有3例因性生活死亡。而性生活时猝死,通常都发生于非法性交,或过于酒足饭饱或酗酒后,或在陌生环境内性交。那些伴有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明显心绞痛、呼吸困难或心力衰竭的重症患者,尤其是在急性心梗2―3周内过性生活的患者,才是猝死的易发对象;而且这样的患者即使没有性生活,猝死的可能也是很大的。
  所以,冠心病患者能否过性生活,最好请医生做专业指导,不能妄自揣测。
如觉得本文有用,请向朋友推荐39健康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肌梗塞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