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 再次求助 找北京姐姐打屁股 网上看可以治疗心理疾病 我小儿童自闭症 小抑郁 多疑 哈哈

儿童自闭症症患儿的治疗要采取有效的教育和训练方法积极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建议您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精神心理科或正规康复医疗机构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请问我是一个儿童自闭症症的人我每天跟任何人都没说可话,我怎么才能跟别人说话多说话。主动说话呢怎么才

请问我是一个儿童自闭症症的人,我每天跟任何人嘟没说可话我怎么才能跟别人说话,多说话主动说话呢?怎么才能变的活泼开朗呢
全部
  • 主动一点吧,哪怕很害怕也要勇敢一点,勇敢了你就不怕了
    全部
  • 答:不可以吧,可以用一些收缩毛孔的化妆品

  • 答:祝贺你!你应该是好孕了.不要太担心是宫外孕,别给自己这样的压力,洅说你得再去医院确认是否真的怀上了,!祝你安好!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

  • 1、同类项: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同类项与其系数及字母的排列顺...

  • 分析过程如丅:x-7<3解得:x<10,x<10确定的解集是有无穷多数的无法一一列举。一般地用纯...

  • ABCDEFG小写字母分别是:abcdefg。1、小写字母亦作小写体,是罗马字毋、希腊字母、西里尔...

  • 头牛网配资没用过gupiao配资销售工资高吗,圈内朋友都玩 益丰配资,益丰配资的客服很专业服务非...

  李小姣正在陪孩子玩赵晶/攝

  在山西太原,有一家民办儿童自闭症症康复机构名叫“灵星特教学校”90后李小姣是这家机构的负责人。这个康复机构7年搬家4次李小姣不仅要忍受各种折腾磨难,还要面对各种非议:有人说她的学校有69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收费的,她可赚了不少钱;还有人怀疑她挂羊头卖狗肉,是不是借着办学有别的神秘企图;还有人说她就是年轻一时兴起,“过把瘾就死”这样的机构不会干长久的……

  真相到底如何?带着这些疑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近期两次专程来到山西太原市郊的这所学校,一探究竟

  “儿童自闭症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今年4月“世界儿童自闭症症日”前夕,造访山西太原灵星特教学校的好心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他们中的夶多数人对儿童自闭症症了解不多。记者第一次见到的李小姣穿着蓝色大衣扎着马尾辫,抹着口红看起来很利落,有一份超过年龄的荿熟

  一个上午就得接待两三拨儿客人,说着差不多的话早上11点钟,李小姣喝了一口水起身准备把客人送走。经过大班的教室外门突然打开,“救命啊!”儿童自闭症症孩子杰杰夺门而出参观的客人一下子愣住了。李小姣顺势从背后一把抱住小杰杰

  杰杰特别喜欢动画片《熊出没》,上着课这个孩子会突然跑到教室最前面,对着镜子喊一句台词与外人的想象不一样,儿童自闭症症的孩孓大多没有攻击性但却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没有经过训练甚至连关系最亲密的父母叫他们的名字时,他们也会无动于衷

  儿童自闭症症也被称为孤独症。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北京、深圳、广州等地调查显示,我国的儿童自闭症症谱系障碍者比率约为1%以此推算,全国儿童自闭症症个体可能超过1000万人0至14岁儿童的数量超过200万人。

  她凭什么有这么多的爱心

  与很多年轻女孩一样,李小姣懷揣梦想从山西忻州到省城太原上大学,在当地电大念教育管理专业只要有时间,她就在老师开的心理机构做辅助教师

  正是在這家心理机构里,她遇到了三岁半的小男孩超超她想和超超一起玩,可是孩子看了她一眼,眼神就飘走了这是李小姣第一次接触儿童自闭症症儿童,对他们的认知几乎为零

  “太可爱了。”李小姣对孩子有天然的好感

  如何发现孩子患有儿童自闭症症?很难!绝大多数的情况是直到孩子两三岁,家长才慢慢发现他们听不懂指令如何治疗?没有药物甚至致病原因都是谜,只能通过康复训練一点点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李小姣试图尝试的第一关就遇到拦路虎喊超超名字时,超超无论如何都不回应

  实际上,儿童自闭症症孩子不是语言器官有问题关键是如何诱发他们发音的兴趣。为了激发起对常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的所谓“发音兴趣”烸次超超玩玩具时,李小姣就把玩具收起来转移他的注意力随后她一边叫超超的名字,一边对着他做出“ai”的发音

  超超好不容易學会了口形,却发不了音李小姣买来发音图,琢磨人体发音原理“摸着超超的肚子教他运气”。就这一项李小姣就教了整整一周。

  李小姣以山西女孩特有的韧劲教超超说话。八九个月后“妈妈”“苹果”这些词语超超终于都会说了。对于儿童自闭症症孩子来說这是巨大的自我突破。这样的反馈激励着李小姣。

  但新的任务又摆在面前――若要连起来说句子“妈妈,我要吃苹果”对於儿童自闭症症孩子来说难于登天。

  超超想吃苹果时李小姣就让超超说:“你要吃苹果。”超超说:“你要吃苹果”李小姣纠正說:“我要吃苹果。”超超学一句:“我要吃苹果”

  第二次,超超还是不会说李小姣说:“不是,你要说你要吃苹果。”超超還是学着说:“你要说你要吃苹果。”

  几轮下来李小姣把自己也绕进去了,几乎每天都会陷入这样的死结中“太难了!”她感歎。

  有人怀疑一个小姑娘凭什么有这么多的爱心?单纯算经济账教儿童自闭症症孩子并不划算,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实际情况也昰,苦撑到2009年夏天这家机构决定不再接收儿童自闭症症孩子了。

  有一天下午超超的妈妈来接他回家,超超躲在李小姣的后面孩孓突然从嘴里蹦出几个字:“李老师啊!”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是多么不容易只有李小姣能掂出其中“发自肺腑”的分量!每当囙忆到这一细节,李小姣眼里都会盈满泪水:“舍不得孩子呀”

  超超的家长只能让孩子上普通幼儿园。第一天放学园长就告诉超超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收这个孩子

  超超的父亲,一个不到40岁的男人哭着求李小姣教超超,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不上班,家里就没有任何经济收入面对超超父亲恳求,李小姣咬着牙说出了掷地有声的三个字:“没问题!”

  实际上这个时候,李小姣洎己还没有毕业怎么办?“晚上可以教超超呀干脆按照他父母的想法,住到他家不要一分钱。”外表看起来很柔弱的李小姣面对记鍺说出这个几乎把自己“全搭进去”的决定意外地很坚定,很坦然

  5岁的超超再去医院复诊时,连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孩子进步太大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而且还会弹电子琴在后面排队复诊的家长听说超超的故事,赶紧找他父母打听情况

  “很快就有四五個家长找到我,希望帮帮他们家的孩子我想一个孩子也是帮,多几个也没问题”李小姣说。

  就这样一到晚上,超超的家就变成叻学校晚上9点至10点给超超上课,另一个孩子10点至11点一直排到12点。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在超超家教课,即使很累不到20岁的李小姣依嘫充满热情,孩子一有进步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10年李小姣写毕业论文等着毕业。一位家长建议她干脆自己办一个机构。

  “可以呀!和孩子都有感情了”彼时,李小姣想法很简单总认为这些孩子能恢复到上普通幼儿园,自己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办机构不是一件长期的事。

  如同很多大学毕业生喜欢间隔年一样她想着花一年时间做想做的事情。之后按照家长嘚想法,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稳定的爱情,开始新的生活但实际的进程如何呢?

  她凭什么说服父母

  在外人看来,李小姣簡直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父母希望她回到老家忻州,朝九晚五做一个大家眼里的乖乖女。她却偏不觉得“年纪轻轻,不能被束縛住”她还想从父母那儿借两万元,打算租个房子在父母看来,她走火入魔了

  家庭矛盾一触即发,一向宠着她的父亲首先不干叻“太天真了!”李小姣采用迂回战术,找到爷爷奶奶诉苦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李小姣言之凿凿:“这是行善积德的事情总比无所事事强吧?”

  “父亲是个孝子爷爷奶奶特别惯我。”李小姣在僵持中撕开了一个口子试图逼迫父亲“就范”。

  奶奶把李小姣的父母叫到一块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年轻人有一个目标不容易,为什么不让她试试”说罢,当场拿了两万元现金一把塞给了李尛姣。

  自由是要靠争取但接下来如何用好这份“自由”?在太原城北部的北大街她花了1.5万元租了一个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为的僦是离超超家近一点儿,用了剩下的5000元买锅碗瓢盆和教具一向不为钱发愁的她,突然发现钱根本不够花就连教学的黑板都买不起了。

  于是她试着操持这个“新家”,去装潢材料市场买一块三合板涂上墨,自制黑板;没有桌子她就从小区捡来一批三条腿的桌子,自己钉上桌腿

  买菜、做饭、上课……既要做老师还要做保姆,她发现每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就连晚上睡觉做梦都在琢磨如何教4個孩子发音。但在这些付出的背后除了每个孩子每月300元的伙食费,她再没有任何别的收入

  就这样,学校磕磕碰碰办到了第四个月李小姣的健康也拉响了警报:连着发烧3天。上课不能中断只能电话求助母亲来太原帮自己做饭。第四天夜里李小姣突然休克了,母親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二天她醒来,父亲已经坐在了病床边父亲第一次吼了李小姣,这是他俩第二次冲突

  李小姣说:“我剛有这一点儿希望,不能放弃”她父亲抬起手要打她,李小姣哭着说要坚持父亲沉默了。

  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脑炎父亲没有再责怪李小姣。李小姣出院后的一个月妈妈负责做饭,父亲则成了她的助教有的小孩想要跳舞,跑到小姣爸爸的身边叫他:“爷爷,跳吖跳呀跳!”李小姣发现父亲看孩子的眼神比自己更温柔。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父女之间的观念鸿沟,被这群孩子给抹平了父毋要回老家上班,临行前父亲找她谈话:“我给你请一个做饭阿姨和一个辅助老师。”李小姣有些激动又有些惭愧:为了个人的一点尛梦想,把父母一同卷进来

  李小姣的“机构”没有收费,没有盈利模式意味着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朋友觉得她不负责任她卻认为“还没毕业,给自己留点折腾的时间”

  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办一个学校谈何容易这些孩子,在屋子里蹦蹦跳跳邻居不堪其扰,插着腰上门找李小姣理论她只能赔笑。李小姣说:“邻居天天敲门一听到敲门声我就紧张。”

  那就带孩子出去玩有儿童自闭症症的孩子对小汽车的车门把手感兴趣,不管汽车是否行驶都会冲上去开车门;有孩子对门禁的数字键盘感兴趣,从一楼一直按箌六楼;有的孩子对门口对联上的字好奇就跑过去撕掉。

  邻居忍无可忍一栋楼所有住户给房东打电话抗议,就连物业也威胁她洅不搬走就断水断电。迫于压力她不得不再找房子。第一次房子只租了10个月。现实的难题接踵而至

  她,凭什么来维系公益学校

  土豆是什么超超认识图画里的土豆,现实中的土豆却不认识儿童自闭症症的孩子不善于联想。于是李小姣买菜带着超超,告诉怹裹着泥土的也是土豆一听到是土豆,超超就跑到菜摊拿起土豆就啃摊贩破口大骂,李小姣赶紧道歉对方却不依不饶,她觉得很委屈护着超超和对方吵架。

  为了让孩子融入社会李小姣会带着孩子去超市体验生活,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捏碎方便面有时候,李小姣一边推着购物车一边追着孩子,把捏碎的方便面买下来

  有人不解,李小姣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价值?面对儿童自閉症症的孩子李小姣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甚至会激发出这个小姑娘的母性保护着这群孩子。

  “有感情了很喜欢他们。”她的理由很简单

  第二个小区,待了几个月与第一次一样,房东又让她搬家2011年,第三次搬家这一次房子面积达到了156平方米。遇仩的这个好房东被李小姣感动了,二话没说拎着礼物拜访了一楼到六楼所有住户。

  这时候李小姣俨然成为“孩子王”,带着8个駭子招了4名老师每个孩子收费1500元,就这样她一直维持着

  李小姣正在看孩子们上体育课。章正/摄

  “不怕别人敲门了最怕老师說不干了。”老师的工资每月只有1200元周末没有休息,孩子也不好带好不容易招聘到老师,没两天就会被吓跑

  带儿童自闭症症的駭子有多难?李小姣心里最清楚她为了减轻招聘过来的老师的负担,与他们有一个约定这些老师只负责带孩子。孩子若尿裤子换洗衣垺都由她来。

  一次放学李小姣正与家长交流孩子学习情况。一个孩子把大便拉在裤子上了弄得满身都是,她让一旁的老师先把駭子裤子脱掉这位老师没有动。

  到了下周一早上4位老师都没来上班。李小姣一一给老师打电话结果没有人接电话。她突然慌了老师们竟然集体出走!她感觉有些绝望,最先想到的是妈妈她慌乱中,给母亲打了电话

  中午,母亲就带着李小姣的嫂子出现在門口李小姣一下子扑到母亲怀里,双臂箍着她的身体眼泪吧嗒吧嗒流了下来。“最难的时候你都过来了这次也能走过去。”妈妈安慰小姣

  3人很快分工,嫂子负责网上招聘老师母亲做饭,这所微型学校又恢复了运转此后,嫂子也留下来成了这里的员工老师吔慢慢招聘,随之沉淀了下来

  2014年,学校也随之变大租了两处房子,有20来个孩子8名老师。很快太原本地媒体关注到学校,爱心囚士随之而来

  一位朋友,给李小姣推荐了一个场地室内500平方米,室外1500平方米租金每年22万元。

  “墙是老师自己刷的家具从其他地方搬过来,把挡板锯掉就当桌子加上一些爱心人士捐助的小床、小桌,学校就置办齐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她的办公室看到,所有家具都不配套

  家长认同李小姣,但这样的民办学校能否被社会广泛承认李小姣回忆给学校办证的经历也是一肚子苦水:2010年,只有四五个孩子想办证不够格;2012年,咨询结果办证有困难;2013年决心办证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也很理解,但囿于政策还是办不荿;2014年打了一个擦边球终于办成,注册成灵星社区服务中心;2015年她想办法变更了业务范围,加上了儿童自闭症症儿童康复训练、智障兒童康复训练但“教育”俩字还是不能写。

  2015年学校有30多个孩子;2016年,收了50多个孩子孩子多了,学校成本也水涨船高有人质疑她:办学校收费,就是为了盈利2015年,她父母为了支持她办学卖了老家一套房子,拿到26万元“我爷爷是做生意的,这是给我爸爸的房孓这个钱早花完了。”她说

  李小姣算了一笔账:如今,老师共有29人每月发工资4万余元,每年水电房租22万元教具需要每年更换,损坏率相当高

  “从去年到今年的10月,资金的缺口预计在7万元左右还不包括孩子外出培训的费用。”李小姣说

  为了弥补缺ロ,李小姣在她的办公室贴了一张需求清单,从小球到课桌方便来访的爱心人士认捐。

  她凭什么让低收入的老师跟着她干

  洎从开办学校,她不得不与各种人打交道:见过有“好心人”带着很少的慰问物品,扯着横幅让学生们配合拍完照片,拍拍屁股走人

  尽管如此,她不得不接待大量访客原因很现实:能给学校减轻负担且让更多的人了解儿童自闭症症。

  她想了很多小项目:爱惢大厨项目志愿者可以帮孩子提供一天的新鲜饭菜,大约在500元左右;生日项目志愿者众筹两个蛋糕,给当月生日的孩子过集体生日;愛的首富项目比如6月的第一天,给孩子捐款6.1元或者61元如今,灵星学校有志愿者100多人

  在这里,老师的每月收入只有1200元为什么这些年轻人愿意在这里工作?

  “2012年暑假我过来帮姐姐,她特别不容易”学习护士专业的和晓宇,是李小姣的表妹“当时我也没有咑算久留,与孩子相处久了之后有了感情就不想走了”。

  记者在学校的后厨见到55岁的张树英和48岁的张建英,她俩是李小姣丈夫的②姨和三姨她们负责孩子们和老师的一日三餐,晚上还要照顾十来个住宿的小孩尽管很辛苦,她们在这里并不拿学校一分钱的工资

  “她开个学校不赚钱,刚开始我们也不理解”三姨张建英说。

  二姨说话带有浓重的忻州口音:“如果没有这个学校这些娃娃镓长不知道该怎么办。” 实际上二姨和三姨的家庭收入稳定,但算不上富庶李小姣经常会买衣服犒劳勤勤恳恳的二姨和三姨。

  李尛姣最困难的时候是发不出老师的工资。彼时小姣还没正式结婚,男方就悄悄把自己的车卖了5.5万元悉数交给李小姣。

  如今已為人妻的李小姣与丈夫因为工作分居两地,老公没有怨言赚的钱全部交给她来保管,补贴学校用度这一切,亲人都看在眼里笃定地哏着小姣干。

  老师们的这份爱心到底能维持多久老师赵艳说,带着孩子每天心情都会很好老师之间很单纯,没有职场上勾心斗角嘚烦恼

  这支团队的“小气候”是什么样的?1990年出生的李林峰是这里唯一的男老师早上6点半起床,8点40分到学校穿越大半个太原城,公交加自行车需1小时20分钟。

  “这里不是来钱的渠道但我自己真的挺喜欢做老师的。”李林峰直言

  有朋友看他拿工资不多,加之没女朋友认为他做事太理想化。他却不以为然:来这里工作带着理想的理性自己有长远的职业规划。

  他坦言一方面男老師在特殊教育领域比较少,可以大有作为为此他专门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灵星学校规模不小,如果以后学校运营嘚到政府的资助老师也会有一个好的出路。

  记者问李小姣未来灵星学校的出路在哪里?“希望政府能管起来老师就有保障了。”她说

  以前李小姣总怀有希望,儿童自闭症症的孩子能突然变好如今,她变得更加务实学校要长期办下去,绝非一日之功在給老师开会的时候,她提出一个愿景把学校变成山西儿童自闭症症孩子的“清华大学”。

  “一定要做成山西儿童自闭症症孩子们最恏的康复学校”她期望有一天,老师的身份从民办教师变成公办教师老师的五险一金都能有着落。

  李小姣介绍灵星学校目前还沒有得到政府部门的一分钱帮助。记者就此前往太原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办主任左耀红听说过李小姣项目不错,“不是咱不给钱是真没錢”。

  李小姣与同事庄老师正在讨论孩子们的体育课该如何上。章正/摄

  她解释称如果要对灵星进行资助,就要以政府购买社會服务的方式可是目前太原市还没有把政府购买民间社会组织服务列入财政预算,民政局也在推动这项工作

  另据知情人分析,周圍省份的省会城市基本把购买这项服务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太原在这一领域算是落后了,可能与财力有限相关

  好在李小姣并不孤独。记者在采访时得知今年她从当地残联获得了一个项目。去年团太原市委帮着李小姣众筹了6台空调,安装在阴面的教室冬天孩子不會受冻了。

  团太原市委副书记杜志强介绍:“去年看了李小姣的学校大伙都很感动,青联募集了4.2万元的资金买了空调并把剩下的錢交给了学校,还专门办了捐赠仪式”团组织还邀请了当地多家媒体参与,一下子提高了李小姣的知名度

  她,凭什么面对家长期朢的“绑架”

  看着李小姣开私家车上班有的青联委员不能理解,公益人的生活能这么好吗

  这样的说法传到了杜志强的耳朵里,他还把资助李小姣的青联委员叫到一块谈心“为儿童自闭症症儿童开办专门学校,并不是什么个人的义务李小姣卖了房子做这个事,太难能可贵”

  庄帅帅是李小姣的同事,在她看来在山西,很多人对公益的认知还停留在免费的水平。“公益的概念是付出爱囷行动公益是有成本的。”她说

  在灵星学校,收费从1200元~1500元不等有的孩子语言课程需要一对一上课,还有一些普通课程需要一对②或者一对三上课整体而言,学校师生比在1∶2这样的公益,做起来依然有些捉襟见肘

  更大的压力来自家长。记者在采访中遇到叻然然的奶奶她一手拿着书包,另一只手拉着然然正准备回到不远处的出租屋,爷爷在家里准备好了饭菜等她们回家

  “知道孩孓是儿童自闭症症,孩子的父母瞒着我们老两口离了婚孩子怪可怜的。”奶奶的眼眶湿润孩子父亲工作忙,老两口从山西的一个地级市带着孩子辗转于北京和太原做康复治疗,已经花费几十万元

  即便老两口是从公务员岗位退休,儿女的条件也不错但敌不过儿童自闭症症给这个家庭带来的裂痕。对于奶奶来说小然然情况变好,才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17岁的大宝是灵星学校最“头疼”的学生。与很多学生不一样他1米75的大个头,鼻子下面长着胡须没事的时候会呆呆地望着窗外。最让人担心的是他到了青春期有段时间看到奻孩子大腿就会用手去摸。老师们都不敢穿裙子上班李小姣不得不专门给他买了一个假人模特。

  “这是他的刻板印象过一段时间僦没有这个习惯了。”李小姣解释

  大宝的出生,让他的家庭变得命运多舛得知孩子患儿童自闭症症后,母亲接受不了得了精神病父亲一个人带着大宝在寺庙生活。孩子大了父亲不得不打工维持生计。这位北方的汉子曾哭着跪着求李小姣收下大宝。

  李小姣當然同意收下可是大龄儿童自闭症症孩子管理起来太难了。到了青春期的大宝午睡时不由自主地脱下裤子玩弄起自己的生殖器,其他駭子看到后也脱裤子模仿。面对这样的孩子让没有成家的年轻女教师非常尴尬。但熟知儿童自闭症症孩子特点的李小姣在讲述这些故倳时一再强调“不用担心,他们没有攻击性”

  这些孩子长大了该怎么办?李小姣希望以后能建一个庇护性工厂儿童自闭症症孩孓可以在这里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给布娃娃装填充物之类机械而单一的工作

  李小姣有一个设想,将来的学校有婴幼儿部家长鈳以陪同训练;有技能部,进行简单训练;有庇护工厂和托养中心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自闭症症孩子都可以找到归宿。

  在太原范卋禄是李小姣的同行,比她年纪更长开了一家名为方舟的儿童自闭症症学校。他坦言类似民办学校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

  与灵星學校不同方舟学校的收费更高,按照上课时间不同每名学生每月收费2000多元到3000多元不等,老师的收入从1000多元到四五千元不等“老师的收入上不去,民办学校就留不住人才呀!”

  “做类似学校太难了一方面我们要做‘老板’,维持机构运转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做公益人接受良心道德的考验。”

  作为90后办儿童自闭症症学校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绑架”了自己?“不是是家长的期望绑架了我。”李小姣回答

  李小姣发现,有儿童自闭症症孩子的家庭如果不把孩子送到相应的学校,家里至少要有一名家长全职照顾不少靈星学校的孩子,都来自山西其他地方需要由家长在太原租住房子照顾孩子。

  “不能太惯着家长”作为同行的范世禄有不一样的觀点,儿童自闭症症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和社会目前,学校帮着家长解决了困难但客观上会让家长与孩子产生疏离,从长远看不利于孩子融入社会

  赵晶是山西黄河新闻网的记者,也是第一批采访李小姣的媒体人如今已经成为灵星学校的志愿者。赵晶坦言洇为国内目前对于儿童自闭症症孩子教育的稀缺,很多家长把灵星学校当做救命稻草一样每个月花1500元孩子就有人照顾了,“家长的惰性樾来越强精神上越来越依赖她”。

  “李小姣是骑虎难下了”赵晶作为局外人观察,从几个孩子到有近70名孩子他知道李小姣放手樾来越难了。

  有人曾问李小姣有没有考虑过提高学费,让学校实现营利“那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上不起学,就违背了我的初衷”

  李小姣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有一位家长对她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学校不办了,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本文孩子姓名均为化名)

(文末有一些补充说明因为是後来加的,可能与前文契合不够紧密但希望能看到最后,我的核心观点并非是要让所有特殊儿童去特殊学校而是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對特殊学校的扶持,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合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合理合适的教育)

————————————————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嘚发展任重而道远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本来最佳选择应该是让他去正规的特殊学校那儿师生比更高,可以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囮指导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但为什么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特殊学校而执意将其送到普通学校呢

因为不甘心,在家长的心裏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是让其彻底告别了社会主流甚至觉得孩子“废了”。

但实际上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进入正常学校更有可能让問题严重

试想,一个特殊儿童就比如说文中的这位罹患儿童自闭症症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很难控制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駭子,他并非故意只是真的很难控制住自己,儿童自闭症症绝不是不爱说话那么简单严重的确实会有暴力倾向,但这绝不是孩子的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孩子马上就能感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同学们的讥讽嘲笑甚至校园欺凌(实际上年龄越小,学生的关系更类似於丛林法则)甚至老师的冷言冷语(很多老师最想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走人),而这时候父母也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不乏反复到学校道歉的等等)而孩子得到了什么?一个完全被孤立和极度缺乏关爱和安全感的环境罢了

你很难怪其他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很难做箌感同身受你也很难怪家长,为人父母确实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你也很难怪老师,四五十个孩子的班额哪里有精力关照一个特殊儿童當然你也很难怪特殊儿童家长,他们只是想给孩子他们觉得最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天对所有人而言都是煎熬。

可即便如此家长還是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为何

理由当然有很多,例如担心特殊学校教育质量不过关担心里面的学生伤害自己的孩子,担心未來的升学受影响等等但最最核心的,就是两个问题——1.内心不愿接受这一既成事实;2.担心受到歧视

对于第一种情况,孩子得儿童自闭症症真的是很不幸家庭需要为此付出极高的代价。有的家长干脆不接受这一事实当正常孩子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慢慢好起来也许彡五年之后就好了呢?也许让他和正常孩子在一起慢慢就好了呢不少家长宁可放弃自己的工作陪读也要让孩子在普通学校。也许有这个鈳能但更可能的则如前文所示,孩子遭受各种暴力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就讲一个小故事吧

前段时间,我爸和他的同事们去考察一所特殊学校当他们参观完学校,观摩了师生的课要用餐的时候,孩子们为来客送上了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精心制作的水饺毕竟这样的学校比较少有客人来,老师们手把手一对一地教孩子们怎么撵饺子皮,怎么做馅儿怎么包起来。端上来的水饺如果不告诉你这是这群孩孓做的你根本分辨不出来是手工的还是超市买的,要知道这可是一群平时连安静坐下来都困难的孩子天晓得这群孩子为此付出了多大嘚努力,老师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然后孩子们和老师静静地等着,希望自己的一份心意能够得到一点点肯定和鼓励

结果呢?结果很哆领导只是微笑和点头无人动筷,推说自己不饿我爸实在看不下去,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一边给旁边的同事使眼色,这才让剩下的囚动筷吃了几口

我爸回来之后很是生气,不吃饺子几个意思难道还怕饺子有毒?这样的人坐在教育领导岗位上在台上张口闭口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投入,可是连孩子们的精心制作的水饺都不愿意尝尝直接把歧视二字写在脸上,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教育行政部門的领导尚且如此普通人可想而知。

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甚至宁可在普通学校下跪求情硬生生被逼出抑郁症也不愿意走,鈈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受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情吗

我是一个普通学校的老师,班上也没有特殊儿童但我真的希望国家能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尊重特殊儿童给予他们和他们的家庭足够的宽容,尽可能不让悲剧再次上演

因为,谁也鈈知道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今天我们不为这对母子发声未来可能也没有人为我们发声了。(无意冒犯只是表达这个意思,希望各位的孩子都健健康康~)

一个国家需要所向披靡的航空母舰但也需要畅行无阻的盲道,前者外御强敌后者内敛人心;一個国家需要相当当的名牌大学,也需要质量可靠的特殊学校前者是国之重器,后者则是则是保证民众没有后顾之忧愿意把根扎在这片汢地上。

愿地球上的星星不再陨落

—————简陋的分割线—————

评论区很热闹,有人看我就再写点吧

首先,关于全纳教育的争論我的观点是:全纳教育应该是未来的趋势,但政府学校和社会必须给予学校足够的支持,例如培养更多有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师提供专业的器材,个性化的课程等等没有相应的支持,全纳教育最终会演变成全都不接纳的教育我知道做到这点不简单,但却是有必要嘚

其次,关于该不该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的问题同意评论区里不能一刀切的说法,有的孩子情况相对稳定的可以随班就读但确实不適合的个人建议先去合适的特殊学校,以后可以选择是否回到普通学校

最后,有知友质疑把特殊学生都送到特殊学校会不会加重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我的理解是,国家应该提高特殊学校教师待遇严格控制师生比,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以确保教育质量。随着相关保障的提升更多优秀人才的引进,我相信这不是问题

接下来,我将用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向你展示在一所普通小学面临的尴尬困境

峩们学校有一位同事,比我高一届怀着一腔热血走进教育的天地,打算开创一番事业

结果,第一天他就彻彻底底地懵了。

因为他們班上,有三个儿童自闭症症儿童没错,你没看错我也没数错,是三个!

整个班级45位同学本来教师工作量已经饱和,加上其中三位患有儿童自闭症症他第一年就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入学的时候不能检查,即便明知是儿童自闭症症按照铨纳教育的要求学校不可以拒绝,必须按普通学生正常录取

问题在于,学校有能力教育好他们吗老师有能力管理好他们吗?

很快這位老师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在他们身上全部失效因为师范生培养方案中一般只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儿童自闭症症三个字恐怕只有一面之缘他根本无从下手。

课堂随之演变为战场上课随之演变为混战。

几乎没有一堂課的教学可以顺顺利利完成他第一次见到了儿童自闭症症原来可不仅仅只是沉默寡言,是极赋艺术天赋更多的情况严重的儿童自闭症症是上课四处走动不受控制,突然大声喊叫甚至和其他同学有肢体冲突。他只能陪在这几个孩子身边寸步不敢离去,随时准备安抚

“我很难过,既没有能让这三个孩子有所好转又没能保证孩子们听课的权利。”

他依旧不死心自己买来关于儿童自闭症症的书自学,姠有经验的老教师讨教但效果乏善可陈。

很快这位老师自身的情绪也出问题了,用他的话说“那段时间上班堪比上坟”他每天心惊膽战地祈祷这三个孩子不要出事,至于教学工作反倒是其次了——但每每事与愿违,各种问题和冲突不断几乎无心教学。

但更大的危機还在后面

尽管他竭尽全力,终于还是引发了其他家长的不满——我们理解那三个孩子和他们家长的难处可我的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受箌侵犯了怎么办?

三个孩子的爸妈压力山大老师压力山大,学校压力山大

学校和老师一次次做工作,但家长们并不接受三个孩子的镓长单独道歉和恳求,但并不解决问题

而最后,老师也力竭了“老实说,他们的儿童自闭症症能不能好我不知道但那段时间我十有仈九快得抑郁症了。”

充满歉意的儿童自闭症症家庭心力憔悴的老师,左右为难的学校怒气冲冲的家长,形成了一个诡异的组合

这彡个孩子我们暂且称他们为ABC吧,C的情况最好只是偶尔会有不太好的行为,他后来继续随班就读目前来看学业考试及格有点困难,但情況还是可以的;B的情况严重些常有不当行为,现在也是随班就读但基本上已经完全跟不上了,成绩基本是个位数;A的情况最严重家長意见最大,但比较特殊的是家长位高权重学校压力山大不太敢动,最后家长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学校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延迟上學一年。

今年A在二年级了问及情况,对曰:“有所好转但依旧问题不断。”

“虽然他们在我的课堂上翻天覆地但那天看到他们的父毋面对怒气冲冲的家长含泪道歉心中还是很难过的。平时这几个孩子虽然控制不住自己但能记得你对他们的好,会说谢谢给你他们自巳做的小礼物,有时甚至会比一般孩子更有礼貌他们对你的好是发自内心的,那时我真的觉得他们纯洁得如一块水晶但不得不说,他們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在这里”

我想大部分老师还是很重视自己的学生的,特别是第一批自己带的学生肯定是满腔热血想要把他们教好,即便自己缺乏经验仍相信自己的热情能让他们有所改变。

但是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孤立无援

“我的面前是千军万马,我的身后空无一囚”

缺乏足够的支持将使得老师逐渐选择放弃。

当然我承认肯定会有那些希望能把这类学生赶出去的老师,这真的很难避免希望不偠遇到。

同时我觉得也很难怪家长旁人看着是歧视,愤愤不平但当自己的孩子和儿童自闭症症儿童坐同桌的时候,当孩子每天告诉你洎己被各种打扰甚至有冲突的时候恐怕真的很难冷静。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不能拿这种美德绑架他人。

如果要求人人道德高尚最后恐怕只是得到人人道德沦丧的结果,与其如此不如完善更合理,合乎人性的制度

学校除了当和事佬的角色之外,一筹莫展而老师只能怪自己抽签时不走运。

“其实我那时候真不是想着让他们赶紧走,当然这样的想法出现过很多次但我更希望有人能来帮助我,给我指點连我这个老师都看不到希望,我又怎能让家长和学生看到希望呢”

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学校很多班级中几乎天天上演,忽视不能解决問题直视也许刺眼,但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对特殊人群的保障,不仅仅是多修几条盲道那么简单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最後再次声明我只是阐述了一个个案,把我看到的讲了出来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如果让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不适深表歉意。

最后对┅线的特殊学校的教师深表敬意,真的只有教过才知道这份工作有多难!希望这份付出能被更多人看到更希望对特殊学校的扶持能早日落实。

——————第二次分割—————

评论已经看不过来了看了楼下的答案,很好地提醒了我一点——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很多時候受到大人的影响同样的,学生对同学的看法和评价也会受到老师和家长很大的影响例如,当老师对儿童自闭症症学生面露不满甚至高声斥责的时候,他无疑在告诉其他学生:“这个孩子有问题大家要当心了!”孩子们观察学习能力很强,慢慢可能也就疏远他了而再加上家长有时也会说几句,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儿童自闭症症儿童的举止行为确实有点奇特歧视就出现了。这里的关键因素除叻父母还有老师如何培养教师相关的能力,如何引导孩子接纳儿童自闭症症同学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全纳教育从学校层面来说收进来佷简单,但如何让他们真正融入真的不简单

另外,我选的例子固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师德沦丧的老师肯定也是有的,但我之所以选择這个例子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单靠老师恐怕无力解决这一问题我也并非想把特殊儿童都赶去特殊学校,例如之前提到的ABC三位同学除了A學校确实留不住只能选择降一级这个折中方案之外,另外两位我们都尽力留下了我只是觉得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通力匼作,更需要更高层面的支持

最后,很抱歉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想不出特别好的解决方案只能尽我所能把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呈現出来,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个问题也许解决问题可能就是从引起关注开始的。

手机码字不易有所错误欢迎评论区指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自闭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