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患者的贫血红细胞程度常超过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的程度,为什么?

恶性疟疾在我国现较少见、但高发于非洲热带地区.此种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常以畏寒、发热、头痛为首发症状、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发病机理  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殖子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被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食、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与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病理改变  贫血:疟疾发作几次后、可出现贫血症状发作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贫血越重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是疟疾患者发生贫血的原因之一脾肿大: 主要原因是脾充血与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吞噬细胞因含有大量疟色素、脾切面颜色变深脾肿大可达脐下、其重量由正常人的150g增到500g、甚至1000g以上  流行病学  疟疾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是严重危害人体降的寄生虫病之一、是亚非拉广大地区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现在全球仍有1.2亿疟疾患者、带虫者约近3亿;非洲每年还有百万儿童死于疟疾人群中除由于遗传基因决定对某些疟原虫具先天免疫力、及高疟区婴儿可从母体获得一定的抵抗力外、对疟原虫普遍易感在流行区、成人反复感染的机会多、可呈带虫状态、而易感者主要是儿童孕妇生理功能特殊、免疫力低、易感疟疾此外、非疟区的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区、也为易感者、且可引起疟疾暴发流行

病情分析:疟疾有不后遗症
意见建议:疟疾在我国古代称为瘴气,本病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疟疾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大、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 间日疟、三日疟与卵形疟的首次发病者,预后一般良好。恶性疟经足够治疗者预后亦好。不会有后遗症,

疟疾治疗后有什么后遗症吗

病情分析: 你好,疟疾在我国古代称为瘴气,疟疾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大、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
意见建议:疟疾患者只要及时治疗预后非常好,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请问疟疾有什么后遗症?谢谢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面神经炎,低血压


意见建议:疟疾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而且预后良好:疟疾患者只要及时治疗预后非常好,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请问年轻时得了疟疾,到老年时会有什么后遗症?谢谢。

专长:妇科,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问题分析:你好,你好,疟疾在我国古代称为瘴气,疟疾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大、贫血以及脑、肝、肾、心、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
意见建议:这个疟疾只要及时治疗预后都非常好,一般不会有后遗症,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

请问年轻时得了疟疾,到老年时胡有什么后遗症?谢谢。


意见建议: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是不会有后遗症的,你 不用担心的,建议你早期到医院给予检查治疗的

疟疾一般吃什么药才能好的快一点啊!疟疾能治好吗?有...

指导意见: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天伯喹一起治疗。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一般不会有后遗症的

  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组寄生虫病,分为问日疟、三日疟、恶性疟与卵圆疟。以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及轻重不等的贫血为特点。

  (1)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WBC)数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M)百分比偏高;多次反复发作后,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可降低。

  (2)周围血厚滴血片、骨髓涂片及红细胞内找疟原虫:一般发作前数小时内检查,阳性率较高。

  (3)血清疟原虫抗原测定:可为阳性。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②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①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①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②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j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M):①增高。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

(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成年男性为120~160克/升,成年女性为110~150克/升,新生儿为170~200克/升,婴儿为100~140克/升,儿童为120~140克/升。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找到疟原虫或阳性,即为感染疟原虫,为患有疟疾。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间接免疫荧光法:<1:2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射免疫法:为阴性。

本测定主要用于疟疾的诊断。对于多次寒冷发作而未查明病因者,疟原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诊断。抗体检测的主要价值,在于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了解疟疾地方性流行水平、监测传播强度、确定范围、考核防治效果等。


病情描述: 早晨醒时心跳很快,还寒颤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谢谢

二级医院 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所说情况,一般见于更年期症状、心脏神经官能症、感冒,心肌炎等,最好到医院排除一下再对症治疗。

还有 条回复,点击展开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贫血红细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