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体检的心脏杂音是怎么回事

超声心动图在高考体检心脏杂音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广西医学》2010年11期
超声心动图在高考体检心脏杂音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高考体检中对心脏杂音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参加高考体检心脏听诊中发现心脏杂音的考生270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检出异常45例,其中结构性心血管异常9例(3.3%),非结构性心血管异常36例(13.3%)。以瓣膜关闭不全多见,其中轻度关闭不全多属生理性范围。结论高考体检中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准确、及时对有心脏杂音者作出鉴别诊断。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45.1【正文快照】:
高考体检时常发现有心脏杂音,但性质难以判定,需要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判断产生心脏杂音的病因。本文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杂音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西贵港市高考学生体检中心脏听诊发现心脏杂音的考生270例。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文英;[J];广西医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陆丹;;[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王海燕;卢晨;于浩菊;;[J];北京中医药;2008年07期
于丽;;[J];包头医学;2009年01期
王艳萍;;[J];重庆医学;2008年17期
丁继虎;;[J];重庆医学;2008年24期
段晓峰;;[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6期
陆培明;孔潇玉;易月婵;;[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赵金龙;管益国;马晓玲;朱芳芳;潘维维;陈勇;;[J];临床医学;2008年09期
耿玉亭;;[J];临床医学;2009年01期
王琴;刘霞;郄占军;李俊仁;杨明武;王婷婷;;[J];广东医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娇;朱琦;;[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陈娇;杨太珠;朱琦;罗红;杨帆;田雨;庞厚清;何敏;徐红;郭文琪;;[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宁佩萸;;[A];全国第五届心功能、第二届心脏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卢南河;卢焰山;马作明;姚明;朱立欢;胡中保;;[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凌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霍根红;[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孙建平;[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范磊;[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耀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姿丽;[D];中南大学;2010年
卢琳;[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许鸿燕;[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文华;[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陈新华;[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张雁飞;[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高伟;[D];青岛大学;2009年
陈海宁;[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樊丹;[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徐亮;[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兴俊;黄奕江;蒙冲;冼少静;;[J];海南医学;2010年01期
周祥军;薛祥龙;胡孟谋;;[J];淮海医药;2010年01期
夏慧芬;;[J];中国病案;2010年01期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简伟研;卢铭;乔丽娜;胡牧;;[J];中国医院管理;2010年02期
陈志刚;;[J];中国病案;2010年03期
;[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1期
;[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0年01期
;[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02期
彭文岗;王宏志;刘静;李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劲;吴明;张敬文;;[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游斌权;郭航远;王新华;刘旭;;[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谢育梅;林曙光;张智伟;李渝芬;钱明阳;李俊杰;石继军;王树水;潘微;梁东坡;蒋秋平;陈凌;;[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杜亚娟;张玉顺;成革胜;李巍;和旭梅;;[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李永华;宋治远;舒茂琴;何国祥;迟路湘;刘建平;仝识非;钟理;冉擘力;张倩;;[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陈海荣;;[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侯传举;邓东安;朱鲜阳;;[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李强;;[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荀运浩;施军平;过建春;石伟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李莉;徐志云;王曾炜;;[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珍妮弗·A·约翰逊等 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布里格姆和妇女医院内科等
蒋鸿鑫 译;[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吴东 朱华栋
杨静;[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王辰等 张致媛;[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一福;[N];健康时报;2010年
健康时报记者 许晓华;[N];健康时报;2009年
北大医院三部
余光明 (主任医师);[N];家庭医生报;2009年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骨科
李月萱;[N];健康报;2009年
陈翔;[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刘道安 张平;[N];中国医药报;2009年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陈武强 史春玉;[N];广东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鹏;[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闫险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袁彬彬;[D];中南大学;2008年
汪涛;[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肖苍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解春红;[D];浙江大学;2007年
王奭骥;[D];吉林大学;2007年
史浩颖;[D];复旦大学;2007年
仇佳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宋宁;[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丽娟;[D];浙江大学;2010年
邱伟智;[D];吉林大学;2009年
陈俊艳;[D];暨南大学;2009年
陈旭;[D];吉林大学;2009年
夏淑妍;[D];暨南大学;2009年
梁芳芳;[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王立娟;[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刘志明;[D];昆明医学院;2009年
霍纪宝;[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张月清;[D];浙江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高考体检心脏杂音怎么办_百度知道
高考体检心脏杂音怎么办
心脏杂音说明心脏有问题,建议你去比较正规的医院检查一下。我邻居家的小孩就是这样的。。。结果比较令人心痛。。。当然啦,但愿你是没事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心脏杂音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有问题,快检查,尽量别拖。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心脏杂音及P波高尖超声检查无异常的分析
一般内科体检中,常遇到医生用听诊器判断心脏是否发生病变,有的检查还辅助以心电图的结果加以比对,目前北京市几个专门的指定体检医院尚未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诊断依据,因之不排除误检现象的发生。
在对我的听诊中,发现有肺动脉瓣收缩期二级杂音,位置于胸骨左缘二、三肋间,经心电图检测,发现窦性心率过速,达拍分(复检为拍分),且伴有波高尖,约为,认为可能出现右心房肥大。
于是,我按建议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超声数据:左房横径、长径,右房横径、长径,右室横径,肺动脉内径。型超声数据: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室间隔厚度,室间隔运动幅度,左室后壁,左室后壁运动幅度,主动脉窦内径,左房前后径。多普勒超声数据:主动脉瓣:,二尖瓣:,肺动脉瓣,三尖瓣返流压差:。
超声所见:各房室腔内径属正常范围;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各瓣膜未见明显增厚,示收缩期三尖瓣极少返流信号;主动脉窦、肺动脉主干内径正常;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左室下壁心包腔内可见微量液性暗区。(此项医生认为影响不大)
结论为:目前心内结构及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按照目前普遍的认识,肺动脉瓣轻度返流产生杂音的机制是:当右心室舒张末期,右心室容积压力已经降低,在右心室压力接近或低于肺动脉压力一瞬间,而此时肺动瓣尚未完全关闭,因此可以有少量血液从肺动脉返流到右心室。肺动脉瓣轻度返流所至的杂音为胸骨左缘肋间,由此导致右心室肥大。【】而心电图波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右房肥大的传统诊断标准是PⅡ≥0.25mV)。【2】其电生理基础是由于右心房肥大引起右心房除极向量增大并与左心房除极向量叠加而形成的。【】
而本人虽然在听诊中出现杂音,且心电图显示有波高尖,经超声检查却未见结构及功能存在明显异常,原因何在?
吴清山等人在《例应征青年心脏杂音临床分析》报告中指出,该组听诊心脏例,听诊心脏杂音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一致有例,不相符有例,其中不相符者中超声心动图无异常例。【】蔡菁等人在《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一文中也反映在38例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正常者例。【】张军通过通过对高考体检的名学生进行心脏听诊发现有≥Ⅲ收缩期杂音的学生名,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胸片检查,例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等异常,例心脏未见异常。【】可见与我相似的病例不在少数,而对这类病例产生的原因大致解释有三点:
1、血流产生漩涡影响
戚仁铎、王友赤在《诊断学》中指出,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在血流加速,异常血流通道,血管管径异常等情况下,可使层流转变为湍流或旋涡而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吴清山等人也认为杂音可能与体检时应检者心情紧张致血流加速,血流产生漩涡相关。【】而这也就涉及到其中的第二个原因。
2、交感神经兴奋影响
刘改兰、兰晓丽在《波振幅一过性高尖一例》中怀疑P波振幅升高与心率的快、慢有关、或者与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9】在吴平彬等人《波振幅与心率变异的关系》一文中,对心率与P波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结果为:MaxHR71~157次分,次分,时波振幅在05mV~0.50mV(平均±0.01mV),时波振幅在平均±0.05mV),例中例波振幅比时高,例无差别,检验,=1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波振幅与心率成明显正相关,并认为期机理可能与窦房结内游走节律相同,因迷走神经张力水平不同,使窦房结内不同起搏点起搏所致。【10】曲秀芬则认为是交感兴奋时,原来正常的波电压可明显升高,形成“肺型波”,这是交感兴奋引起心房肌的除极速度加快,使心房除极形成的波幅度升高的结果。【】
3、受检者身材影响
苏芬莲等人在《超声心动图在高考体检心脏杂音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中分析了此类杂音的一般特点,其心脏杂音较柔和、局限,不向远处传导,认为是生理性杂音。其杂音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这些考生多数是男生,呈瘦长体形或扁平胸,心脏较贴近胸壁,心音较响亮,易误为杂音;考生在体检时精神高度紧张,心率加快,心音增强,影响杂音辨别。【】张军的诊断经验亦表明,某些年轻人虽然没有心脏病,由于胸壁薄,心搏有力,心脏听诊也可听到Ⅲ级或以上多为Ⅲ级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无器质性病变的心脏杂音与波变化常发现于高考体检、职业体检等受检者难免出现精神紧张现象,此时仓促下结论诊断为心脏病的话往往导致受检者产生进一步的心理负担,和于年编订的社会再适应等级量表()中将个体的损伤或疾病作为应激生活事件,并将其分值定为,(仅次于配偶死亡、离婚、分居、监禁、亲近家庭成员的死亡排名第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与工作。
因此,对此类受检者的检查应当加以特别的注意,在硬件方面,有条件的医院应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诊断的标准,不应仅从听诊、心电图等间接指标判断某人是否患有心脏病,此外,政府应甚重考虑某些诊断技术有限的医院作为体检定点医院的资格问题。
从医生的角度,应当对非器质性损害心脏杂音有所辨别,如孙美新在《青春期学生无害性心脏杂音的调查》总结的几个特点:杂音时期,均为收缩期杂音静脉营营音除外,无舒张期杂音。持续时间短,为非全收缩期杂音。杂音一般不超过Ⅲ级。杂音部位胸骨左缘、肺动脉瓣和心尖部常见,也见于颈部。性质多柔和,为吹风性,有时为振动性或较粗糙。多不传导。不伴有震颤。呼吸及体位改变对杂音影响较大。【】
最后,正如很多人指出的,心电图检查产生非常丰富的指标数据,且许多指标间存在相关关系,单一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往往割裂指标之间的联系。如何根据受检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建立多变量而非单一变量的诊断标准或许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课题,在这方面王玖等人的《基于统计深度函数法的心电图&波振幅多元参考值范围》【】或有一定的前瞻性价值。
参考文献:
【】陈明明:《肺动脉瓣和右房室瓣返流与儿童心脏生理性杂音》,《中国基层医药》,年第期。
【】郑可帆、石钦胜、颜亮:《例心脏病心电图波的变异及其意义》,《海南卫生》,1983年第期。
【】童世杰:《肺动脉高压患者心电图暂时性&波增高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现代实用医学》,年第期。
【】【】吴清山、龙兆华、林继新、何锐刚、李寿明:《例应征青年心脏杂音临床分析》,《现代医院》年第6期。
【5】蔡菁、高春恒、倪华:《超声心动图对单纯性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诊断价值》,《医学理论与实践》,年第5期。
【】【】张军:《高考体检学生例心脏杂音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年第期。
【】戚仁铎、王友赤:《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版,第页。
【9】刘改兰、兰晓丽:《波振幅一过性高尖一例》,《山西医药杂志》,2003年第期。
【】吴平彬、沈观钦、胡义民:《波振幅与心率变异的关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年第6期。
【】曲秀芬:《自主神经对波振幅和时限的影响》,《临床心电学杂志》,年第期。
【】苏芬莲、陶宗欣、王丽丽、陆长春、欧冰凌、邹艺:《超声心动图在高考体检心脏杂音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广西医学》,年第期。
【】:《健康心理学》(第四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年版,第页。
【】孙美新:《青春期学生无害性心脏杂音的调查》,《现代医药卫生》,年第期。
【】王玖、孙红卫、高永、徐天和:《基于统计深度函数法的心电图&波振幅多元参考值范围》,《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年第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杂音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