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黄酒送服知柏地黄丸的副作用吗

教你如何对症送服中成药
作者:& & & 时间: & & &
  黄酒 中医认为,黄酒本身就是味中药,药性温热,有通经、活血、散寒的作用,用黄酒送服治疗跌打损伤、气滞血瘀、腰腿疼痛的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跌打丸等,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米汤 米汤具有保护胃气的作用,服用养肠胃、健脾、利膈等中成药,如香砂六君丸、理中丸时,可用米汤送服。
  盐水 食盐能引药入肾,服用治疗肾亏、肾虚等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
  姜汤 生姜或干姜具有散寒、温胃的效用,把它们熬成水来送服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兼有脾胃虚寒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片,能锦上添花。
 中医认为热水具有助阳气、行经络的功能,而凉水则具有降火气的作用。而且疾病从中医看也有寒热之分,那么服药最好顺着病因来服药,这就是中医的正治法,即对燥热之证(如发热、上火),采用清热之剂,若同时又用凉开水送服,则可增加清热药的效力。相反,若为虚寒之证(如风寒感冒),应服辛温发表散寒之剂,此时就应用温热的水送服了。但是,根据水温服药也别矫枉过正,应先分清个人的体质,对于咽喉肿痛、上火发热的人,应该服用清热败火的药,如双黄连片,尽管喝凉开水能解热,但如果本身脾胃虚寒,反而会造成胃肠不适,影响药效。
  对于节后的上火,推荐三款中成药:
  牛黄解毒片 ...
本频道合作联系方式 | QQ: | 电话: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网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治疗情况:韭菜籽半斤炎黄用黄酒送服详细对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韭菜籽半斤炎黄用黄酒送服详细对阴虚早泄对症吗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8156称赞:51
指导意见:肾阴虚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等进行食补,补肾药物则有阿胶黄精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百度智能推荐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养阴益胃,缓急止痛。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隐隐灼痛、口干...
参考价格:3100
养阴益胃,缓中止痛。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隐隐灼痛,口干...
参考价格:6200
养阴益胃,缓中止痛。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隐隐灼痛,口干...
参考价格:7320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内服:用于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
参考价格:3800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养阴益胃,缓急止痛。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隐隐灼...
参考价格:¥31
养阴益胃,缓中止痛。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隐隐灼...
参考价格:¥62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1.圆机活法&适度取舍.2.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薯蓣丸剂量和用法对疗效的影响.
国医大师路志正临证经验
1.圆机活法&适度取舍
——调理肝脾治梅核气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刘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某,女,49岁,1964年生。日初诊。
&&&&患者主诉咽堵4年余,因父亲去世,悲伤但未能放声痛哭、发热引发。患者咽中如有物堵、咽干,有痰易出。口微黏,伴有胸闷气短,喜太息,胃胀,两胁有拘挛状,急躁易怒。头发白,时有多梦,健忘、心悸、胆怯易紧张,食欲不振、纳谷不馨。得嗳气则舒,排气少,大便不畅。自4年前情志不遂后闭经至今。未婚。望其舌体胖大,目窠晦暗,唇红发汗,质暗红,边略有齿痕,苔薄黄厚腻,脉弦稍迟紧。
&&&&辨证:肝胃不和,气滞痰凝。
&&&&治法:疏肝和胃,调理气机。
&&&&方药:太子参12克,柴胡15克,八月札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白芍(各)12克,炒苍术15克,炒白术12克,炒杏仁10克,炒薏苡仁30克,醋莪术12克,醋元胡12克,川楝子10克,炒山药15克,炒三仙(各)12克,砂仁(后下)8克,&车前子(包煎)15克,生龙牡(各)先30克,生姜2片为药引。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后心悸、胆怯、紧张好转,仍感咽中如有物堵、急躁、心慌、心烦、腹胀、矢气少,舌脉同前,继服上方14剂。
&&&&三诊:服14剂药后仍感咽中如有物堵、嗳气、胸中憋闷感,心烦急躁易怒、焦虑、抑郁、口干、口苦、口黏、舌干纳谷不馨、呃逆,大便成形,1日1次,小便黄,眠差多梦、乏力,月经未至。舌体胖大质暗红,苔薄黄略腻,脉沉弦无力。此时路志正平脉辨证,圆机活法,法以疏肝解郁,和胃降浊、兼以调经为主治疗。
&&&&方药:焦栀子8克,丹皮12克,瓜蒌15克,姜半夏12克,郁金12克,黄芩12克,青蒿15克,柴胡12克,佩兰(后下)12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八月札12克,婆罗子10克,茵陈12克,龙胆草8克,炒枳壳12克,甘草6克,生姜2片为引。14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服药14剂后咽堵、嗳气、胸中憋闷、心烦急躁易怒、焦虑、抑郁、口干、口苦、口黏大减,已不呃逆,小便不黄,已有食欲,气力渐增,月经已行、量少,舌质暗红,苔薄黄略腻,脉沉弦有力。路志正守此方续服28剂,诸症皆愈。
&&&&按&梅核气多为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滞痰凝、肺胃宣降失常所致,《金匮》谓之:“咽中如有炙脔”,《医宗金鉴》:“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诸贤多以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治疗。
&&&&本案路志正先期法以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为主治疗,效果不佳。三诊时,路志正审病度势,圆机活法,法以疏肝解郁,和胃降浊,兼以调经为主治疗,以冀肝胃调和,气机畅达,清升浊降,郁开痰散,梅核气消。切中病机、显效后,基本守方而行,竟收全功。纵观全案,可以窥见国医大师路志正:“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肝)脾胃指导思想,更可看出其辨治圆机活法,适度取舍之妙。
2.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储真真&金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肿瘤血液科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最早出现是在《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而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作为内服药首次提出。与其他剂型相比,膏方具有煎煮药浓缩而成,有效成分高,作用持久;服用方便且可长期服用;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生物利用度较高;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膏方应用时适用于以下4大人群:一是因身体虚弱或体力透支,易感外邪时。二是慢性病已恢复,巩固治疗时。三是肿瘤患者。四是性功能减退者。其中,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临床常表现为局部包块。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可以向外周扩散、浸润,侵犯重要脏器,并引起器官功能衰竭,最后导致死亡。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毒内蕴、脏腑失调、癌毒作祟。膏方作为一种滋补作用为主的剂型,主要适应于体质虚弱的肿瘤患者,可以用于肿瘤的全过程治疗。肿瘤患者在初期阶段以邪实的表现为主,正气虚弱较轻,因此应以攻邪为主,可以进行放化疗治疗,之后可以吃膏方巩固治疗;到了中晚期,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俱衰,患者出现明显倦怠乏力,失眠心悸,不欲进食,失眠健忘等,应以滋补之力较强的膏方扶正固本,调理气血阴阳;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亦会损伤正气,服用膏方有益于身体机能的恢复。
&&&&肿瘤中期
&&&&肿瘤发展到中期时,邪气较深,正气亏虚日益严重,应扶正为主的膏方与攻邪为主的汤药相互配合服用。当患者出现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口苦咽干、低热盗汗、腰酸腿软、便秘等肝肾阴虚症状时,应益肾柔肝,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主要药物为知母、黄柏、生地、熟地、枸杞、丹皮、女贞子、茯苓、白芍、山茱萸、五味子、野葡萄藤、半枝连等。当患者出现腹部疼痛绵绵,喜温喜按,消瘦乏力,精神萎靡,面色少华,畏寒肢冷,胃纳减少,大便溏稀,次数频多或五更泄泻等脾肾阳虚症状时,应温补脾肾,方用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主要药物为制附子、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肉豆蔻、补骨脂、干姜、吴茱萸、五味子等。膏方的治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症状。
&&&&肿瘤晚期
&&&&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时,就发展为晚期了。患者体内正气大虚,正不胜邪,治当扶正培本为主、兼驱邪外出。此阶段患者气血阴阳不足,五脏六腑亏虚,治疗应调整气血阴阳,改善机体内环境,疏通五脏六腑,使原本失衡的机体功能恢复协调,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扶正培本的方法有益气、补血、养阴、温阳、益肺、健脾、和胃、补肾、填精、养肝等,根据患者病情差异可辨证选用。方药可选用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等加减,主要药物为人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当归、白芍、熟地、五味子、桂心、远志、生姜、大枣等。患者服用膏方达到补气养血,健脾补肾,增强免疫力,恢复体力,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肿瘤术后
&&&&癌症患者手术后因麻醉及创伤,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随血脱,使气血两虚,此时应重在补益气血,以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为代表方加减制作膏方,药物主要为:熟地、白芍、当归、川芎、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莪术、丹参、炒杏仁、陈皮、枸杞子、菟丝子等药,补气生血。术后出现腹胀、纳呆、便秘等脾胃不和症状时宜用健脾和胃法,方选香砂六君子或参苓白术散,主要药物为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香砂、山药、焦三仙、黄芪等,可以调理胃肠,健运脾胃,促进手术后身体的恢复。
&&&&放疗化疗后
&&&&癌症患者放化疗之后,常会出现机体衰弱、腹胀、纳呆、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造血系统抑制、炎性反应等。在放化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全身乏力,四肢困倦,腰膝酸痛,精神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等。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分析,多为脾肾两虚、心肾不交,气血两虚,治当益气健脾、养心滋肾,补益气血。以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等为代表方加减制作膏方,药物主要为黄芪、党参、白术、山药、龙眼肉、山萸肉、熟地、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夜交藤、木香、阿胶、茯苓、杜仲、川断等。若放疗后咽干舌燥者,可加养阴生津之品,如龟板、鳖甲、天冬、麦冬、花粉、葛根、玄参等;若兼见纳呆者,宜加健脾开胃、消积导滞之品,如砂仁、陈皮、鸡内金、炒麦芽、山楂、神曲等。
&&&&当出现造血系统反应即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贫血时,说明脾肾两虚,气血两虚较重,膏方治疗作用缓慢而持久,并且疗效巩固,通过补益脾肾、滋养肝肾,补益气血等扶正药不仅能恢复骨髓功能,还能健体强魄、补肾生发、和胃健脾等多种疗效。可根据辨证加减使用,如属气血两虚者,治以益气补血,代表方有归脾汤、八珍汤等加减,主要药物为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鸡血藤、阿胶、熟地、白芍、大枣、龙眼肉、淮山、木香、酸枣仁等;肾阳虚者可用右归丸、肾气丸等加减,主要药物为制附子、肉桂、当归、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杜仲、川断、鹿角胶、龟板胶、补骨脂、肉苁蓉、山药、山萸肉等;肾阴虚者宜左归丸等方,主要药物为枸杞子、龟板、首乌、鳖甲、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熟地、山药、鹿角胶、怀牛膝等。通过膏方辨证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
&&&&恶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容易复发和转移,即使手术、放疗、化疗后也需要长期的调理,发展到中晚期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膏方治疗恶性肿瘤是在中医“辨证论治”“调理阴阳”理论指导下,着重纠正机体失衡状态,建立新的动态平衡。因此肿瘤中晚期及手术、放化疗后的患者应在医生正确的辨病辨证后予膏方治疗,以调整体内阴阳,补养正气,改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3.薯蓣丸剂量和用法对疗效的影响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杨杰&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系仲景为“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而设的专方。该方由二十一味中药组成,看似庞杂,但组方补中有疏,静中有动,药物用量比例明晰,配伍精当,主辅分明,其中薯蓣和炙甘草的总量约占全方的三分之一,辅助用药极为轻灵,只及薯蓣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虚损性疾病及虚弱体质调理,疗效显著。笔者近日随安徽中医学院顾植山老师出诊,亲眼目睹了薯蓣丸的神奇疗效,并深刻体会到,经方的药物剂量和服用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非常明显,不容忽视。现分享二则跟师医案以进一步阐释。
&&&&郭某某,女,1953年11月生,日初诊。
&&&&患者诉眩晕反复发作数月,伴乏力,腰酸腿软,视物昏花,心悸,自汗,晨起恶心,近期发作频繁来诊,饮食正常,大便不成形,日行2~3次,血压正常。舌边尖红,有齿痕,苔白,脉沉。辨其病机属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而致眩晕,顾植山处方薯蓣丸改汤剂,去白蔹加黄芪、远志、附子,方药如下:
&&&&怀山药30克,炙甘草28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熟地15克,赤芍药8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北柴胡6克,防风8克,光杏仁6克,桔梗6克,大豆黄卷10克,焦神曲10克,麦冬15克,阿胶(烊化)8克,淡干姜3克,黄芪15克,炙远志10克,熟附子(先煎)10克,川芎8克,大红枣20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日):述服上方后眩晕、恶心、心悸、汗出等症全消,乏力腰酸症状明显减轻,大便转为日行一次,但仍未成形,给予原方剂量稍作调整,继服14剂。
&&&&按&&从该患的处方可以看出,顾植山基本按照仲景原方的比例配方,尤其重视其中两味主药的用量,怀山药一般用30克,炙甘草常用25~28克,才能取得如此快捷疗效。临床应用薯蓣丸时,怀山药30克为常用量,当无顾忌,炙甘草用量则常被忽略,从而影响该方的疗效。
&&&&甘草入药历史悠久,历代医药书籍中均有详细记载,最早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称其“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本草纲目》载甘草“能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血脉,益精养气,壮筋骨”。《伤寒论》中配伍炙甘草的方剂如炙甘草汤、甘草泻心汤、苓桂术甘汤等均用其补益之性。从薯蓣丸中炙甘草的用量不难看出,在此方中炙甘草与山药同为君药,起协同作用,切中虚劳病病机。如果把炙甘草仅当成调和诸药使药,或因担心水钠潴留而随意减量或舍弃,该方疗效则会大打折扣。据同时侍诊的一位医生讲,他曾用薯蓣丸方治疗一位肿瘤患者,按经方比例炙甘草用28克,疗效非常明显,后来病房另一位医生畏甘草量过大减为3克,疗效就明显不如第一次方,恢复原量则疗效又显。可见使用该方时配伍用量比例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山药、炙甘草等主药用量尤为重要。薯蓣丸补益作用及起效时间与炙甘草的剂量相关,临床上有些关于薯蓣丸应用的报道,甘草用量较小者也有效,但起效时间要慢得多;而顾植山按原方比例配伍的薯蓣丸常一次服用即见显效。
&&&&汪某某,女,59岁,日初诊。
&&&&患者乙肝肝硬化5年,常觉乏力,形体消瘦较著,服各种营养品体重不增。前见他人服江阴致和堂所制的加减薯蓣丸(顾植山制定方)效佳,遂自行购服,服用20天,体重竟增长了2公斤。述服至十余天时,曾出现脘闷纳呆,按顾植山煮丸去渣饮水的方法,并遵原方“空腹酒服”后,胃中即适。目前病情稳定,体质也明显改善。
&&&&按&&该案除显示薯蓣丸治疗虚劳诸疾的神奇疗效外,还提示我们要注重经方的煎服法。仲景在方后注明“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在服薯蓣丸时,用米酒或黄酒送服以行药势,或可促进药物吸收。顾植山的经验是因人而异,一般人用温开水送服效亦佳,能守原方“空腹酒服”更好;脾胃功能弱的人可建议煮丸去渣服。症较重需加量求速效者,顾植山在药味上稍作加减改汤剂服用,适应面更广。
&&&&以上两则医案提示我们应用薯蓣丸时要注意药物配伍比例及服用方法,如配伍用量或服用方法不当,均可能影响该方疗效。可见经方的用量和服法是古代医家长期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临床应用时不应凭主观想象随意改动。顾植山的成功经验为我们临床应用经方提供了示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柏地黄丸的成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