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焊的眼镜看日全食图片行不行。。。

推荐日全食观测方法四——电焊护目镜_新浪视频
视频:推荐日全食观测方法四&&电焊护目镜
按住此条可拖动
科技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分享视频地址:
本页面地址:
播放器swf地址:
html地址:
扫描二维码下载新浪视频AppRe: 看日全食的时候带黑色墨镜能够观测吗? - 饮水思源
饮水思源 - 文章阅读  [讨论区: Science][][][][][][][][][][][][]
发信人: (今天开始用term), 信区: Science
题: Re: 看日全食的时候带黑色墨镜能够观测吗?
发信站: 饮水思源 (日19:51:20 星期六)
引自科学松鼠会
有个网友翻译的nasa安全手册
然而,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防护措施,观察太阳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到达地面的太阳电磁辐射的频域很广,从波长约290纳米的紫外辐射一直到波长在几米的数
量级上的射电辐射。
其中关键的波长在380~400纳米的近紫外辐射是可以通过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
因为暴露在紫外辐射下,人眼的外层会加速老化从而导致白内障,所以在日蚀观测中没有
正确的防护的最常见后果就是“日蚀盲”或视网膜烧伤。
(译注:此段关于病理方面的内容的翻译由于译者水平问题而可能存误)
即使在可见光波段,强烈的辐射也会导致视网膜上的圆柱细胞和圆锥细胞的损伤。
强光照射在这些细胞上会导致细胞内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降低了细胞对于
光信号的反应能力;如果光更强烈,甚至会直接摧毁掉这些细胞。
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会造成暂时的或永久的视力下降。
如果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时间或多次观看太阳,除了光化学反应造成的损伤外,还
会带来热损伤――也就是说,强烈的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直接把视网膜的组织烤熟!
这种热损伤――或者叫光焊接――会直接摧毁圆柱细胞和圆锥细胞,在视网膜上形成一小
最危险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因为视网膜上没有痛觉神经。也就
是说,你的视网膜在不知不觉中被烤熟!
而且,强光对视觉的损伤当时是不会被明显的感觉到的,至少要几个小时之后,你才会发
现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引用自Pitts在1993年的研究结果)
以上说的是裸眼直接观察太阳的结果。如果使用了没有正确防护的望远镜、双筒镜或其他
光学仪器观看太阳,由于成像和照度都被放大了,结果是瞬间的视网膜严重烧伤。
只有在日全蚀时,月亮完全挡住太阳的短短几分钟,是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
其他时候,无论是日偏食或日全蚀的偏食阶段,都需要正确的防护,否则是很危险的。
即使在太阳表面(这里指光球层)已经有99%被月亮遮住的时候,天空已经暗得像是黄昏一
样,太阳剩下的一点点“日牙”也足以造成视网膜烧伤。(引用自Chou在年和
Marsh在1982年的研究结果)
在这些时段,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防护措施,会造成永久的视网膜损伤和视力下降。
据统计,因观测日蚀而造成眼镜伤害的人群以儿童和年轻人为主,这些伤害对他们今后的
职业选择和事业前景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引用自Penner和McNair在1996年、Chou和
Krailo在1981年和Michaelides等人在2001年的研究结果)
观测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蚀的偏食阶段的方法是一样的。(引用自Sherrod在1981年、P
asachoff在2000年、Pasachoff和Covington在1993年以及Reynolds和Sweetsir在1995年的
研究结果)
最安全而且最便宜的方法是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投影观测。
让太阳光通过一个小孔,在小孔后一米远的地方放一个白屏,让这束光照射在白屏上,就
投影出一个太阳的像。(译者引用自墨翟在约前400年的研究成果)
也可以用多个小孔,这样就能投影出多个太阳的像。
这种方法可以就地取材。比如一个扎了很多孔的板、一个编得松松垮垮的破草帽、甚至把
两手的手指头交叉起来,都可以在屏幕上投影出一系列太阳的像。
如果身边有阔叶树,那么它的叶子互相重叠形成的“小孔”会在地面上投影出由无数“日
牙”组成的漂亮树荫。
也可以把双筒镜或小望远镜支在三脚架上,在后面放上白板,也能投影出放大的太阳像。
这些方法都可以让一群人同时安全的观察日全蚀的偏食阶段。
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让任何人透过用于投影的望远镜或寻星镜等直接观看太阳。
小孔成像的方法的优点是安全,因为不是直接去看太阳;问题是用于承接太阳像的屏幕一
般需要放置在距离小孔一米远以外,这样才能够得到足够大的太阳像以方便观察。
只有使用了特制的滤镜之后,才能直接观察太阳。
这种特制滤镜大部分带有一薄层铬合金或在表面上蒸镀了一层铝,这样的金属膜能够过滤
掉大部分可见光和近红外线辐射。
安全的太阳滤镜,至多允许通过0.003%(也称密度约4.5)的可见光,同时至多通过0.5%(
也称密度约2.3)的在波长为780~1400纳米的近红外辐射。
(这里的密度指光能通过率的常用对数的绝对值,比如密度0就表示100%的光可以通过,密
度1表示10%的光可以通过,密度2表示1%的光可以通过……)
图23是一系列安全的太阳滤镜的透过率曲线。(译注:图片在原文的pdf文件中)
最常见的安全滤镜是遮光号为14的焊工防护玻璃,可以在电焊器材的市场买到。
另外一种常用的便宜替代品是专为太阳观测而设计制作的镀铝聚酯薄膜。
(这种材料一般被称为“Malor”,它是杜邦公司的注册商标,但并非专为太阳观测而生产
。注意“space blankets”和用于园艺的镀铝聚酯薄膜不适用于太阳观测!)
与焊工防护玻璃不同,这种薄膜可以裁剪成不同大小来适配不同的观测器材,而且掉在地
上也不会摔碎。
需要指出的是,有很多镀铝薄膜上面有较大的瑕疵(比如大约1毫米左右的),这可能会带
不过对于这些瑕疵的显微分析表明,这种瑕疵往往是一层镀铝膜上的小孔,
但滤镜往往包含两层镀铝膜,而它们在同一个位置产生空洞的概率很小,一般不会出现完
全没有镀铝膜保护的大孔洞。
这是个质量控制问题。有瑕疵并不代表一定就会产生危险。
谨慎起见,如果发现很大的瑕疵,比如超过0.2毫米,或者在5毫米的范围内找到了不止一
个瑕疵,那么就换一张用吧。
(译注:此段关于瑕疵产生方面的内容的翻译由于译者水平问题而可能存误)
除了镀铝薄膜外,黑高分子材料也非常流行。它是在树脂基质上渗入悬浮着大量细小的碳
粒。(译者注:没用过,不知道确切的译名)
这种材料比聚酯薄膜硬很多,所以如果放在望远镜、双筒镜或长焦镜头前面的时候,需要
一个特制的支撑结构。(译者注:硬?粘?没明白)
黑高分子材料是设计为目视观察的,透过它看太阳,颜色是白里透黄。(透过镀铝聚酯薄
膜看太阳是白里透蓝)
这种材料的颜色和密度可能会非常的不均匀。透过它的不同部位看太阳,亮度可能相差甚
太亮的区域会透过更多的红外线,可能是不安全的。
如果要做高分辨率的天文摄影――比如拍摄太阳,对于滤镜光学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巴德膜是一种镀了金属的树脂膜,可以用于目视和拍照。(译者注:我们一直用它!)
它很薄,光学质量优异,与前述的聚酯薄膜相比,内部散射少得多。
目前可以买到的巴德膜产品有两种密度,分别用于目视和拍照。(译者注:密度分别是5.
0和3.8,但5.0的也可用于拍照)
也有几个公司有用光学玻璃做衬底的滤镜产品,一般非常贵,尤其是较大面积的滤镜。
很多老一辈的爱好者会把黑白胶卷完全曝光,然后充分显影到黑色,然后用一层或两层叠
起来观看日蚀。
我们新一代的爱好者要注意,不是所有的黑白胶卷都可以这样使用。
起过滤作用的是胶卷乳胶里的银颗粒,但并非所有的黑白胶卷都是真正的“银盐”胶卷,
彩色胶卷甚至反转片就更不行了。
当然,正常拍摄的胶卷,比如有花花草草的,显然是不可以用的。
也有人用软盘或光盘作为滤镜,透过它(当然不是指中间的孔)看太阳。
然而,软盘或光盘的光学质量是远远不如以上提到的镀铝聚酯薄膜或焊工防护玻璃等材料
有些光盘只有很薄的一层铝膜,如果你发现透过它可以看到电灯,就千万不要用!
我们说的几种代替品只是勉强仅能用于目视。
如果要对望远镜、双筒镜、照相镜头等器材做防护,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的滤镜,而且只能
放在设备的前端(物镜前面)。
后面列举了一些太阳滤镜的购买渠道。(译注:见原文的pdf文件)
(译注:根据很多非官方测试,比如
等,软盘是可以透过红外线的,所以不安全)
不安全的滤镜包括(译者注:但不限于):
彩色胶卷、不含银的黑白胶卷(比如采用显色剂的黑白胶卷)、有图像的胶卷。
烟熏的玻璃、太阳镜(带几副也不够)、照相用的中性密度滤镜(ND)、偏振滤镜。
这其中的大部分都能透过大量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
虽然透过它们看来,太阳似乎足够暗,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这不意味着安全,实
际上正如前文所述,你的视网膜正在被烤熟。
有些便宜的望远镜往往会配备一片可以安放在目镜上的太阳滤镜,不过它是很不安全的。
当望远镜指向太阳时,目镜上的滤镜会慢慢被加热,在人们完全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炸裂
然后强烈的辐射以迅光不及掩目之势直扑视网膜,瞬间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各地的天文馆、科普单位和爱好者社团在组织活动时应该多多
讲授观测安全方面的知识。
【 在 agassironald 的大作中提到: 】
强极则辱,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来源:?饮水思源 bbs.?[FROM: 61.171.134.79]
[][][][][][][][][][][][]可以用墨镜看日食么?介绍几种看日食的方法,越多越好。_百度知道
可以用墨镜看日食么?介绍几种看日食的方法,越多越好。
越简单越墨镜底啊
提问者采纳
  千万要用墨镜!  墨镜根本能效滤阳光强烈光线各种害射线.  用底片能用冲洗照片底片.暴光度,所仍能眼睛造伤害.非要用底片,找没用胶卷,直接暴光...  1.巴德膜、专用观测镜  巴德膜其实太阳滤光片高精度且相安全市面专用食眼镜售采用种观测效伤害眼睛  2.望远镜投影观测  太阳影像经望远镜面投影通观测投影观看全食手要乱晃否则太阳影跑并且千万要拿着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定要用靠滤光镜  3.电焊护目镜  电焊护目镜本强光保护眼睛用直接看太阳比较重  4.孔像(树荫观测)  张白纸穿整齐圆形孔通孔另外纸面或其界面投影观测全食手指交叉组孔观测另外阳光穿树叶间孔隙面形斑斑驳驳图案周围许树食候树荫缝隙孔树荫底亮点都太阳孔像食程看些亮点由圆亏每亮点都食影像需要张白色海报纸放映太阳图像  附送升级版光投影观测需(双筒)望远镜辅助  注意:要直接使用望远镜观看全食  1.双筒望远镜固定三角架  2.剪块纸板作防护罩纸板挖两纸孔防护罩套双筒望远镜前端两镜别穿两纸孔伸向前  3.用镜盖双筒望远镜镜遮住(其实使用单眼望远镜)  4.使用胶带封住纸板所孔防止光线泄露  5.双筒望远镜朝向太阳同目镜30厘米左右位置举起白纸板  6.寻找太阳位置聚焦单眼望远镜纸板形明显太阳图像轮廓  注意:要手或任何易燃物品置于目镜附近聚焦太阳光造火灾或损伤伴随着全食全程我看美丽、明亮、放太阳图像由于球自转我需要调整三角架位  安全警示:单眼望远镜必须要冷却目镜太阳间工作能造温度高镜片破裂  则推荐使用全食观测敬请注意  1.墨镜/太阳镜  危险观测全食谬传广墨镜/太阳镜专门观测全食设计直接戴墨镜/太阳镜观测全食伤害眼睛  2.曝光底片  前用观测全食由于利用底片制作水平底片曝光程度能完全保证观测安全两片废胶片影响观测效  3.蜡烛熏黑玻璃  比较早期土办仍问题玻璃片找需明火未全烤黑仍危险且由于熏黑程度、玻璃片厚薄等均匀问题能完全保证观测安全  5.X光底片、软盘磁芯  能效滤紫外线红外线能完全保证观测安全  6.倒入墨汁水  尽管墨汁水已经变黑背景仍较太阳光反射观测者眼且观赏效较差要找水盆墨水  没试验:  食太阳光用镜照射墙照墙看食或用普通照相机照留作纪念  边图示:  
其他类似问题
日食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颜色达电旱用防护镜种深度市面墨镜明显行
其实我们平时看太阳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当你从黑暗中突然的看见太阳,对眼睛就会有影响。
自己做得时候用曝光的胶卷贴在墨镜上,就没问题了。主要是在看日食生光和复圆阶段需要带
【土方法】
1 用电焊护目镜看
电焊护目镜本就是在强光下保护眼睛的,用它直接看太阳就可以。
优点:拿来就能用。
缺点:电焊护目镜不好找。
2 用废胶片看
把新买的胶片扯出来,让它完全曝光。两片以上的废胶片叠在一起就可以用来对着太阳看。
优点:较为简便。
缺点:手拿胶片很累。
注意:一定要两片以上,不然还是很危险!
3 用烧黑的玻璃片看
用蜡烛把玻璃片烤黑,可以用来对着看太阳。
优点:无。
缺点:玻璃片不好找,需明火,未全烤黑仍危险。
注意:出现在玻璃上的黑色物质是燃烧不充分的炭粒,煤气、天然气燃烧得很充分,不产生这种物质。
4 用水盆看
在水盆里滴适量墨汁,搞成黑水,借太阳的倒影看日食。
优点:简便,安全。
缺点:水会波动,观赏效果较差。
5 小孔成像法
小孔仪外观可以做成天文望远镜的样子,主体为一根内径不小于2厘米、长一两米的直管,管的一端蒙上一块半透明的平整的塑料薄膜或毛玻璃做投影屏,另一端用不透明的纸板密封,然后在纸板正中,用针刺穿一个小孔,就好了。日食时,将小孔仪像望远镜一样用支架架起来,小孔对准太阳,稍做调整,就能在投影屏上得到细小而清晰的太阳像。
优点:图像稳定,便于观察。
缺点:制作过程麻烦。
6 树荫观察法
在日食的时候,树荫的缝隙就会成为天然的小孔,在树萌底下的小亮点都是太阳的小孔成像,在日食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那些小亮点由圆到亏,每一个小亮点都是一个小小的日食影像,地上,你的胳膊上,旁边散步的狗狗身上,全是这些小小的日食影像。
【洋方法】
1 用日食眼镜看
市面上有专门的日食眼镜出售。可参考本期《新知周刊》的封面。
2 用照相机看
注意,如果没有滤光片,直接从取景框中观察日食也会伤害眼睛,千万不要尝试。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三角架,如果要拍到清晰的日食图像,还需要望远镜头。为捕捉到转瞬即逝的“贝利珠”,你需要快门速度很高的相机。
【另类方法】用耳朵听日食
因为日食时地球电离层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通过短波业余电台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听”到日食。你也可以通过一般的收音机“听”到日食:收听一个日食地区的短波广播电台,对于8月1日的日食,最理想的是从陕西省蒲城发射的国家授时中心BPM标准时间标准频率信号,频率是2.5Mhz、5.0MHz。日食前后,它的声音会突然增大或减小!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全食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