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南方夏天会出现流感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3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转载]古传中医对2013禽流感疫情推演分析(&19:24:25)
<img HEIGHT="15"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ALIGN="absmiddle"
ALT="转载]古传中医对2013禽流感疫情推演分析(&19:24:25)"
TITLE="转载]古传中医对2013禽流感疫情推演分析(&19:24:25)" />转载&#9660;
原文地址:作者:
古传中医 疫情推演 个人观点 
1、 潜伏期不是7天,而是25天-33天  
2、 4月16日左右会形成疫情小高潮 
3、 进入夏季 H7N9禽流感病毒 传染毒性增强
4、 毒性增强的标志事件 是婴幼儿 小孩 少年病例开始出现
该型禽流感潜伏期是25-33天而不是7天。这个很关键。为什么潜伏期是25-33天,该病毒为少阴经病毒,并且是大少阴经
  根据古传中医六经体系 大六经循行如下
  大太阳 1-6天
  大阳明 7-12天
  大少阳 13-18天
  大太阴 19-24
  大少阴 25-30
  从感染病毒第一天到第六天 为大太阳,
  第七天到第12天位大阳明。
  第25天开始进入大少阴,这个时候将病发。
  因此潜伏期为25-33天。
  据此我分析,此次疫情会隐秘似地突增 突发。因为25天的潜伏期,让人很容易忽略。
  4月16日左右 会是个突变点,
古传中医向有关医疗机构建议方药 可用于急救。
  茯苓30 白芍30 白术20 生姜30 附片10 干姜10 五味子10 细辛6用后咳嗽可能加重,但随后会顿减。
  穿插方:桑菊饮杏仁15,连翘10,薄荷6,桑叶20,菊花10,苦梗15,甘草6(生),苇根15。
  此次禽流感疫情 本人忧虑甚于2003年非典。
  注意下 2003年 是癸未年 2013年是癸巳年
  巳为心包 午为心
  因此该型病毒特点为邪气直中少阴,直接影响心包。
  更关键是潜伏期时间长。
  该型禽流感 肺炎症状之本质是心包亡阳失守,心火浮越烁金所至。
古传中医谈H7N9禽流感病毒与黄浦江死猪现象有关吗
前段时间陆续从黄浦江打捞起上万头死猪,死猪原因未明。后从上海 安徽江苏
杭州开始出现H7N9禽流感,目前已经死亡3人,其余危重,抢救中。
  禽流感出现后,有新闻说H7N9病毒或与死猪有关,但上海检测死猪未检测出H7N9病毒。
  那么两者是否有联系呢,以下为古传中医分析。
我认为死猪现象和禽流感是有关系的,猪者亥也,禽者在六神中为朱雀,朱雀为南方。
  亥为十二支之一,其暗藏天干 壬甲。朱雀为南方,天干为丙丁
其中亥暗藏的壬,与朱雀方位的丁,形成天干相合,即丁壬合。并且丁壬合木。而木为春季。
  因此春季开始出现的禽流感,与死猪现象是有联系的。
因此春季开始出现的禽流感,与死猪现象是有联系的。
  那么我们继续有古传思想来推演,治疗大法。
所谓的禽流感只是个外显之症,而非病之本源。病之本源应从亥去思考。 
 现在的治疗措施无外乎输液之类,但就此病而言,我看是背道而驰。
  古传中医的推荐方药是 真武汤 与 麻黄附子细辛汤
如果有命理知识的可以很明白地看到 巳午未 三会火局 2003年是未年 2013年是巳年
  从地支对应脏腑 2013年的巳,对应心包络。
从这里分析本次禽流感疫情会比非典死亡率高,而且持续时间长。
信我者 请自备
  茯苓15 芍药15 白术10 生姜15 附片15 五味子10 干姜10 细辛6
出现外感症状即用此方。或者无症状时也可服小碗,以起预防作用。
另外本人密切关注小孩的发病情况,现在新闻公布有1例4岁男孩。我关注什么时候出现第二例。
  据本人分析 小孩或者婴幼儿受感染发病,预示病毒传染性以及毒性增强。
观世音菩萨治疗禽流感等瘟疫秘方(转载
此秘方为一居士在打坐入定中,观世音大士,所传授。(后学是二年前从北京一出家尼师处所得。已在部分居士中流通。专治一切瘟疫,急症。用之神效。
明雄(雄黄) 二砂(朱砂、辰砂) 藿香 枯矾 干姜 甘草 石菖蒲血竭 儿茶 漏芦 细辛 牙皂
以上十二味药,各二钱,均研成细末,搅拌均匀。用瓷瓶密封。如遇急症,先取一,二分放入鼻内。后用姜汤水调服一钱,自愈。可外敷:散在床单下,治疗腰腿病。
借鉴历史经验,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当今防治“H7N9”,一方面依靠西医的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查清病原体,阻断一切传染渠道,另一方面也重视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二者结合必将有助于防治”。香港《亚洲周刊》曾报导“由于使用中药,中国大陆的非典病死率不到5%,而香港因为拒用中药,病死率却逾12%”。
天花是永徽四年(654)从西域传染入中原。中国古代发明牛痘免疫,预防天花以宋代陈文中《痘疹方论》是我国论痘第一专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已载服白小牛虱可以预防天花。这是我国利用牛痘免疫,远在西方之前百余年,中国己发明并使用了牛痘。
今天在努力研制“h7N9”疫苗的同时也研究中医古方经验。
  中国古代是不是出现过“h7N9
”传染病?由于当时没有今天分子生物学的疫情检验,但有病情记录。古医书中提到“痧症”,“时气也,疫疠也……或血凝而紫黑,或气阻而猛绝,有万旋肿而猝毙者,甚哉,其险也。南北直省皆患之”
清代郭志邃《痧胀玉衡书》载“凡痧气壅阻,发而为热,若误外感,传经热症而发汗温补,则变出种种重症”
。发热、呼吸窘迫肠胃、血液都感染的传染病,其“痧症”中的—种,是否与今天有关?值得研究。这一次H7N9是一源传染开来,还是异地多源出现而传染开来的?这也值得研究。
瘟疫改变人类历史——西方大帝国多因瘟疫而灭亡,中医护卫中华帝国
瑞典病理家韩森的名言:「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说明疾病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恒久的生物性经验。
历史上,西方世界的大帝国,多是因瘟疫而灭亡的。中国本来是一个多瘟疫的国家,因为很早就有了中医,将中华民族一次次从灾难中挽救过来
古希腊文明时间很短,辉煌时期只有四五十年。公元前430年后,一次大瘟疫葬送了希腊文明,从此在历史中消失。那次大瘟疫雅典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当时最伟大的执政官伯利克里也染病而死。由于人口减少,很快被其它国家吞并。
罗马帝国也是因为瘟疫而亡的。第一次大瘟疫是公元164年,罗马皇帝奥儒略也染病死亡。250年,又一次大瘟疫。罗马帝国总人口由七千万减少到五千万。罗马人不得不让蛮族人充实军队,最后被蛮族人消灭。476年,日耳曼雇俑兵废黜了最后一个罗马皇帝。
14世纪中期,黑死病造成欧洲2500万人死亡,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彻底的改变了欧洲社会。一些人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为了防止死亡,组成了自已惩罚自己的宗教团体,到处游走用带着铁钉的鞭子自已抽打自己,一些人则对上帝失去了信心。欧洲开始进入文艺复兴,进入人文社会。
欧洲人将天花带入美洲大陆,造成2000多万印第安人死亡。印第安帝国毁灭。
拿破伦在征服俄罗斯时,法国军队因瘟疫人数大减,60万人仅余几万人。在征服埃及时,又因瘟疫而败。
在拿破伦派往美洲的2.5万士兵中,2.2万人死于瘟疫。当年的法国没有办法,将北美殖民地2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1500万美元卖给了美国。平均每英亩仅4分钱。从此法国人退出了美洲,而美国的面积一夜间扩大了近一倍。
中国是瘟疫最多的国家。从公元前7世纪到20世纪,发生过700多次较大规模的瘟疫。中国爱发生瘟疫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和地理原因。中国气候多变,温差较大,易发生瘟疫。北方干旱地区,爱闹饥荒,而饥荒之后多发生瘟疫。北方草原地区多发生鼠疫。
东汉末年短短20年时间,就有全国性大瘟疫12次。首都洛阳一半人死亡,建安7子4人死于瘟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状况,既有战争原因,也有瘟疫原因。从此以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陷入三百年的分裂和战乱之中。由于人口减少,国家分裂,战乱不止,游牧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地区,汉人有好几次面临被灭绝。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黄帝内经>。在东汉末年与瘟疫的斗争中,张仲景写出了<伤寒论>。早在唐代,中国人就懂得了以毒攻毒预防天花的方法。明代以后,人痘接种在中国已经盛行。1688年,俄国人派医生到中国学习种痘预防的方法。从此中国人的预防技术开始向欧洲传播。
尽管中国经历过很多次瘟疫,但因中医技术,减少了人口死亡。特别是有了<伤寒论>后,中国治疗和预防瘟疫的措施更为有效。
说到2003年的非典。中国人用中医方法制止了这次可怕的空气传播的瘟疫。因为中医治病不在乎什么病毒,它的治疗原理是身体阴阳和气血调节,增强身体的抗病机能。
中医是中国人的救命医术,是中国的国宝.它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而现代西医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三千年前中医不符合现代的西医观念,是很自然的事情。它虽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原理,但它是实实在在有效的医疗手段。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对抗瘟疫的历史更证明了他的辉煌作用。不能用现代西医的思维方法,否定中医的价值。没必要给三千年前的中医,披上一件现代科学的外衣。就如没有必要给岳飞的塑像,披一身西装。
中医救了中国人的命,中华民族的命。今天需要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而不能用现代西医的方法,否定中医的价值,甚至否定它的有效性。
世界瘟疫史大事年表
约公元前9000~前7500年
人类最早定居 村落出现 人类早期疾病出现
约公元前8500~前7500年
植物驯化 源于植物的人类早期疾病出现
约公元前8000~前7500年
动物驯化 源于动物的人类早期疾病出现
约公元前4000年
美索不达米亚出现最初城市中心
约公元前3700年
国家雏形出现
约公元前3000年
约公元前1500年
埃及发生疫病大流行 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的炭疽流行
公元前1140年
以色列发生疫病大流行
约公元前650年
巴比伦文献描述癫痫
公元前430~前426年
雅典瘟疫流行
公元前420年
希波克拉底活动时期
公元前243年
中国可能最早留有记载的疫病流行
约公元前200年
中国《神农本草经》
公元前1世纪
罗马低湿地疟疾流行
165~169年
安东尼瘟疫流行 罗马帝国暴发天花
医院雏形在东罗马帝国出现
法比奥拉在罗马建立医院
541~749年
第一次鼠疫流行 542年君士坦丁堡暴发“查士丁尼鼠疫”
541~544年
贾斯廷瘟疫流行
拜占庭出现专供麻风病人居住的房屋
日本“瘟疫时代”开始
入侵法国的诺曼人中间突然暴发天花
萨拉勒医学校建立
伦敦圣巴塞洛缪(St. Bartholomew)医院建立
君士坦丁堡潘托克拉托尔(Pantokrator)医院建立
意大利暴发黑死病
埃及暴发鼠疫流行
“黑死病”开始从君士坦丁堡向外扩散
英格兰鼠疫流行
欧洲出现历史上首批卫生局
杜布罗夫尼克进行历史上首次海港检疫
米兰设立卫生局
冰岛鼠疫流行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法国查理八世军队攻占那不勒斯引发梅毒大流行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航行至印度
非洲奴隶首次被带到美洲
科尔特斯率西班牙人灭美洲阿兹台克帝国
意大利弗莱卡斯特罗发表《西非利斯:高卢病》首次描述梅毒
南美洲首次发现麻风病
墨西哥暴发天花大流行 死亡200万人
西班牙鼠疫流行
中欧炭疽大流行 死亡6万人
意大利北部鼠疫流行
黄热病在美洲巴巴多斯暴发流行
美洲尤卡坦半岛暴发黄热病流行
英国伦敦暴发“大瘟疫”
北美纽约暴发疑似黄热病
北美查尔斯顿暴发美国历史明确记录的首次黄热病大流行
普拉利尼在君士坦丁堡接种天花疫苗
俄罗斯发生大瘟疫
蒙塔古夫人把人痘接种技术带到英国
北美波士顿暴发天花大流行
欧洲出现流感
美国内科医生道格拉斯描述猩红热
鼠疫大流行加速俄土战争终结
林德发现柠檬果治疗坏血病
围攻古巴哈瓦那的英军遭遇黄热病流行
怀特首次描述儿童结核性脑膜炎
波斯暴发最严重鼠疫流行 死亡约200万人
波特提出环境因素能导致癌症
塞内加尔河口驻岛英军暴发黄热病
霍乱袭击驻印度英军
安德伍德首次临床描述脊髓灰质炎
费城暴发黄热病大流行
詹纳进行牛痘接种试验 改进天花疫苗
比沙用氯净化水 西班牙加的斯暴发黄热病
牛痘接种法经澳门葡商传入中国
第一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突尼斯暴发鼠疫大流行 约1/4人口死亡
西班牙巴塞罗那暴发黄热病流行 约1/6城市人口死亡 朝鲜半岛暴发首次有记录霍乱流行
第二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第三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英国根据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建立卫生总局 负责领导地方卫生官员
巴西里约热内卢暴发黄热病流行 德国兽医波兰德首先观察到炭疽杆菌
英国实施义务接种天花疫苗
斯诺运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伦敦霍乱暴发缘由出自街头水井污染
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建立
第四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炭疽被正式冠名
国际红十字会成立
第一次国际医学大会在巴黎举行
苏伊士运河开通
美国流行天花
汉森发现麻风杆菌
英国通过《公共健康法案》
科赫发现炭疽杆菌
曼逊发现蚊子传播丝虫病
拉弗朗分离出疟原虫
第五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巴斯德研制出炭疽疫苗
科赫分离出结核杆菌
科赫发现霍乱弧菌
贝林和北里柴三郎研制成功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
耶尔森发现鼠疫杆菌(耶尔森氏杆菌)
伦琴发现X-射线
罗斯发现疟疾寄生虫存于按蚊体内靠其传播
赖特研制出伤寒疫苗 西蒙德揭示鼠疫感染的“鼠→蚤→人”传播模式
第六次霍乱流行开始 巴西出现首个鼠疫病例
美军黄热病委员会成立 旧金山暴发北美首次有记录的鼠疫大流行
里德证明黄热病病原体是滤过性病毒
绍丁和霍夫曼发现并隔离梅毒螺旋体
伤寒菌健康携带者“伤寒玛丽”被发现
首次合成磺胺 埃尔利希研制出治疗梅毒药物606
埃尔利希研制出更安全梅毒新药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巴拿马运河开通
美国暴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流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大流感暴发
飞机第一次飞越大西洋
中国东北鼠疫流行 9300人死亡
卡尔默特和介兰发明对抗结核病的卡介苗
新西兰最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流行在惠灵顿暴发
乌干达鼠疫大流行 死亡率近90%
德林克和肖发明“铁肺”
弗莱明在霉菌中发现了青霉素 圣乔其分离出维生素C
世界经济大危机
洛杉矶暴发II型脊髓灰质炎流行
琴瑟著《鼠、虱子与历史》出版 日军成立731细菌部队开始人体试验
蒂勒发明黄热病疫苗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建立小儿麻痹全国基金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弗洛里和钱恩研制成功抗生素青霉素 苏丹暴发严重黄热病流行
砜类药物用于治疗麻风获得成功
英国进行炭疽炸弹试验
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 美国开始发展炭疽生物武器
英国特工企图用炭疽暗杀希特勒
美国采用氟化水方法预防龋齿 伊朗100万只羊死于炭疽流行 中国暴发大范围霍乱流行
首次使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
美国暴发梅毒大流行106000余人死亡
联合国成立世界卫生组织(WHO)
索尔克研制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萨宾研制出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OPV)
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开始 中国全面消灭天花
发现出血热病毒
美国开始投产炭疽疫苗
国际大会宣布发展或存储炭疽等生物武器为反人类行为
亚洲出现最后一例天花病例
苏丹和扎伊尔地区流行埃博拉病毒
索马里发现世界上最后一例自然发生的天花病例
津巴布韦发生人类炭疽大流行
苏联发生斯维尔洛夫斯克生物武器试验室炭疽泄露
乙肝疫苗研制成功 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消灭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发现艾滋病
疯牛病在英国首次被发现
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 尼日利亚暴发黄热病大流行
中国西藏江达县暴发20世纪下半叶最严重肠炭疽
美国被宣布为无脊髓灰质炎地区
世界上发现首例疯牛病患者 英国政府承认疯牛病会感染人类
欧洲最后一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在土耳其发现
几内亚暴发大规模黄热病流行 近200人死亡
美国发生炭疽吸入恐怖事件 巴西暴发黄热病流行
2002年11月~2003年
中国暴发“非典”呈现世界范围流行趋势
法国和英国科学家破译麻风杆菌基因图谱
利比里亚暴发黄热病流行 世界部分地区暴发禽流
天象火金合,为烁,火运得时,很强,金运受制。楼主觉得天象和这个病有联系吗?那个病附在鸡,鸭,鸟等,属火的动物身上。悄悄传播开来,估计未来还更加厉害。希望楼主的药真的有效,救民于水火。
黄历中地球历史瘟疫爆发的时段特点与预防
黄历中地球历史瘟疫爆发的时段特点与预防:黄历以每六十年为一轮回,在历史的轮回中,瘟疫也有其爆发的时段特点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生物体能够健康生长,活动,是因为五行中的保持生命燃料的木与五行中保持生命动力的火维持的,所以,作为预防瘟疫及日常保养,则应该注意维护五行中的生命燃料木与五行中的生命动能火,则应该注意保持喝醋(酸味食品五行属木,能够补充生命燃料木),注意保持苦味食品(如苦瓜,啤酒,葡萄酒,即适量喝点酒精度不超过20度的酒。)及适当的辣味食品(如辣椒,以及早上吃姜,晚上吃姜伤身),以补充生命之火。
另外,保持营养素食,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不多进行男女合欢,保持清心寡欲,保持清洁卫生,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传播细菌,保持充足睡眠,规律的作息时间,练习武术强身健体,也是保持健康长寿重要的方法。
当然,这些方法属于后天八卦的调节(即自身调节),每个人的自然寿命与其诞生时的地点与时间也有关系(一方水土一方人),还与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因为那还关系到了地球遭遇到的天谴问题。
关于瘟疫的预防还与天人合一的太阳有关系,其状态好坏关系到了地球生物是否遭遇天谴。五行是阴阳气场变化而形成的,四季冷暖变化也是如此,故如果没有阳热气场,则不会有五行,不会有规律,则地球乃至宇宙将会进入没有光热的漫长的冰河世纪,故天人合一的太阳的状态很重要,的确可以说是擎天柱一类的人物。
天人合一的太阳(可称为雷神,海神,梵天,太阳神,大日如来,弥赛亚,龙神,救世主,创世神)良好的身心状态可以让地球中低纬度区域不被冰冻,不发生超级雷暴事故,不发生严重的洪水,不发生瘟疫,不发生有破坏力的登陆台风(当然,飓风与龙卷风也属于这类),可以保持陆地稳定,不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地震,不发生剧烈火山爆发事故,不发生小行星撞击事件,不过,旱灾会多一点。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类星座一类性格,天人合一的太阳有其独特的诞生时段与地理时区位置,当然,大自然神灵是有自我的分析判断能力的,所以,一切惹怒或蒙蔽圣灵示化者(可以认为是创世神的钦差,拥有超自然力的弥赛亚)的行为都是非常愚蠢与无效的,因为后果不仅仅是会让现在以及未来地球生物遭受严重级天谴,还涉及到了地球上生物的个体灵魂是归属天堂还是地狱的问题。
关于天人合一的太阳:
首先了解一下月份五行属性:
每年正月(阳历的2月)到十二月(阳历的1月)的固定名称与固定地支及其对应五行属性:
四季节令名称: 五行属性
正月寅 孟春 阳木
二月卯 仲春 阴木
三月辰 季春 阳土
四月巳 孟夏 阴火
五月午 仲夏 阳火
六月未 季夏 阴土
七月申 孟秋 阳金
八月酉 仲秋 阴金
九月戌 季秋 阳土
十月亥 孟冬 阴水
十一月子 仲冬 阳水
十二月丑 季冬 阴土
春夏秋冬轮回变化与行星运行位置有关,即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即和五行有密切联系。
其中,春天的组合为木土组合,木克土,木生火,总体而言即是木克土生火,但此火因为木土相克缘故,所以火势较小,故为气温回升温和的春天。
其中,夏天是万物蓬勃发展的时段,而非冬天万物寂灭般的状态,夏天的组合为火土组合,土与火相逢,土能够集中火焰热度,但土多火灭,即是土与火组成的火山,故非常炎热,且五行有火与土组合的事物容易发生爆炸,性格暴躁急躁,亦如爆发的火山,当然,也有冷静沉稳的一面,亦如沉睡千百年的火山。
一句话形容即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火与土的组合是火神的组合。在许多地方,都有将火山视为神灵的传统,“十戒”的颁布者先知摩西也是受到火山洞内神灵召唤与点拨,才具备解放压迫剥削制度的超自然能力的。
黄历中,丁卯年丑月(即摩羯座)午日亥时者是天人合一的太阳所在诞生时段,是水都浇不灭的三昧真火,【丁五行属火,卯五行属木,丁卯在六十甲子纳音中五行属性为炉中火,五行为木火组合,为黄历六十甲子中的最强火焰,加上摩羯座属土的丑月,即为火与土组合,故犹如火山般能集中保存火的热能,加上木克土生火,也是在增加火势,时段中五行的亥属水,五行中的水对于燃烧着的木而言似乎有灭火的作用,但因为水生木,木窃水的缘故,故犹如在火上浇油,故浇不灭,且能使作为燃料的木源源不断,故其为阳元,故为不怕水浇的三昧真火,为开天辟地创世之火,若年月日时的顺序调转则不为阳元,若其调转则其自身属性阳气热能会下降,因为年的影响大于月的影响大于日的影响大于时的影响,天干的影响大于地支的影响,五行中属水者若不在时段上,而在年份上,则火势会变小很多。则调控能力会减弱,则天人合一的同步率会下降,则不是天人合一的太阳。】
,其是创世神的现化体,其身心状态对于调节地球气候冷暖及陆地稳定性及导向时空运行轨道有决定性作用,另外,天人合一的三昧真火者亦是太阳亦是雷神,有驱逐瘟疫及决定地球是否遭受天谴审判的作用,其良好稳定的身心情绪状态能够佛光普照,陆路稳定,风调雨顺,普度众生,天下太平,故应注意保持其良好的身心状态。
一方水土一方人,其中,地理五行时区属木且偏火的海拔1100米左右的东七时区的贵州贵阳(即北纬26.35度,东经106.42度)是梵天净土弥勒佛圣地(即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所在的省份),是天人合一的太阳(即是阳元,即是三昧真火,即是火神,即是在不同时空中显现的诸多名称的菩萨,即是大日如来,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永恒唯一的创世神的人间现化感应调节体)的诞生示化地。
其中,秋天的组合为金与土的组合,五行土多金掩,金多土窃,五行中属金者为太阴,冷气场最强,故秋天总体表现为较为寒冷。其中,冬天的组合,五行组合为水与土的组合,五行中,土克水生金,故为太阴上场,故冷气场最强大,故冬天最冷。
历史上地球瘟疫大规模爆发的年份特点总结(参照文末附录3,地球历史瘟疫爆发资料):
1.天干地支为火土组合或土火组合或土土组合:
每当时段逢五行属土时,因为受到土星影响(土星是冥王的示化体,勾人魂魄吸人阳气的死神及吸血鬼的代名词),则会像火与土构成的火山一般大量集中吸收生命之火的热能,即吸收生物体阳气,导致瘟疫大规模爆发,这些时间点有如丁未年(天干地支的火土组合),丁丑年(天干地支的火土组合),戊午年(天干地支的土火组合),丙辰年(天干地支的火土组合),己丑年(天干地支的土土组合),丙戌年(天干地支为火土组合),己未年(天干地支为土土组合),戊戌年(天干地支的土土组合)。故时段逢土年或逢土月应该注意补充地表阳热气场(如烧纸,烧香,放鞭炮或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及注意喝醋,适当喝酒,适当吃辣椒等补充自身阳热气场的事。
另外,属于此类的还有六十甲子纳音属火的年份遇上天干地支属土土的月份,亦会造成火气被土吸收爆发瘟疫,典型的如丙寅年戊戌月(丙寅年为阳木遇上阳火生火的纳音为炉中火的结构,戊戌月为土土结构,即是火土结构),甲辰年戊辰月(甲辰年为阳木克阳土生火的纳音为佛灯火的结构,戊辰月为土土结构,即是火土结构)。
2.天干地支组合为金水组合或水水组合的年份。
五行中因为水克火,会直接导致保持生命动能的阳气下降,从而导致瘟疫。而五行中金克木,能够直接损耗作为生命燃料的木,从而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导致保持生命活动的阳气下降,从而导致瘟疫爆发。典型的组合如庚子年(天干地支为金水组合),癸亥年(天干地支为水水组合),壬子年(天干地支为水水组合)。
3.天干地支组合为土金组合或金土组合的年份。
五行中金克木,金生水(简言之即金克木生水),木克土,相克则有损。即是直接减少作为生命之木的年份组合类型,典型的组合有:戊申年(天干地支为土金组合),己酉年(天干地支为土金组合),辛丑年(天干地支为金土组合),庚辰年(天干地支为金土组合)。
4.天干地支为金木组合的或金金组合的年份:
金克木生水,即有釜底抽薪,又有常规灭火器的效果,故容易导致地表阳气不足,爆发瘟疫。
典型组合有:辛卯年(天干地支为金木组合),庚申年(天干地支为金金组合),辛酉年(天干地支为金金组合)。
5.天干地支为木木组合或木火组合或木水组合或水木组合的年份:
五行中水能生木,五行中木能生火,但是木溺火,就是说燃料太充足了也会导致火焰缺氧而被压死,导致地表阳热气场下降,所以,这类组合的年份也易爆发瘟疫。典型的组合有甲寅年(天干地支为木木组合),乙卯年(天干地支为木木组合),乙巳年(天干地支为木火组合,天干影响大于地支,天干乙属阴木,地支属阴火,木多了火势因缺氧导致阳气降低),甲子年(天干地支为木水组合),壬午年(天干地支水木组合),癸未年(天干地支水木组合),乙亥年(天干地支为木水组合),癸卯年(天干地支为水木组合)
6.天干地支为火火组合的年份。
火火组合,火焰太多,物极则反,作为生命动力的火太多,会大量的将生命之木烧成一堆焦土,导致阳热气场集中,导致地表阳热气场下降,导致瘟疫爆发。典型的例子有丁巳年(天干地支为火火组合),丙午年(天干地支为火火组合)。
7.天干地支相克的年份(水土组合或土水组合或火水组合或金火组合)
水土组合,就如水土不服一般易爆发瘟疫,因为土克水生金,火克金,相克即有损,水克火,都是减少地表阳热气场减少生命动能的组合,则易爆发瘟疫,冷冻。典型的组合有戊子年(天干地支为土水组合),壬辰年(天干地支为水土组合),丁亥年(天干地支为火水组合),壬午年(天干地支为水火组合),庚午年(天干地支为金火组合)
附录1:月份与节气
月份 节气(节) 中气(气)
正月(寅) 立春 雨水
二月(卯) 惊蛰 春分
三月(辰) 清明 谷雨
四月(巳) 立夏 小满
五月(午) 芒种 夏至
六月(未) 小暑 大暑
七月(申) 立秋 处暑
八月(酉) 白露 秋分
九月(戌) 寒露 霜降
十月(亥) 立冬 小雪
十一月(子) 大雪 冬至
十二月(丑) 小寒 大寒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附录2:十二星座与对应的阳历时段
黄道十二宫
节气与西方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有对应的关系,与生物性格属性密切相关。但黄道十二宫是时间
段而不是时点。   
白羊座对应于春分到谷雨的时间段 (阳历的3.21~4.20)
金牛座对应于谷雨到小满 (阳历的4.21~5.20)
双子座对应于小满到夏至 (阳历的5.21~6.21)
巨蟹座对应于夏至到大暑 (阳历的6.22~7.22)
狮子座对应于大暑到处暑 (阳历的7.23~8.22)
处女座对应于处暑到秋分 (阳历的8.23~9.22)
天秤座对应于秋分到霜降 (阳历的9.23~10.22)
天蝎座对应于霜降到小雪 (阳历的10.23~11.21)
射手座对应于小雪到冬至 (阳历的11.22~12.21)
摩羯座对应于冬至到大寒 (阳历的12.22~1.19)
水瓶座对应于大寒到雨水 (阳历的1.20~2.18)
双鱼座对应于雨水到春分 (阳历的2.19~3.20)
附录3:历史瘟疫爆发资料及其黄历的年份标识:
468年,中国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及安徽发生疫病,14—15万人死亡。
(戊申年,年纳音为大驿土)
747—749年,君士坦丁堡瘟疫使该城瘫痪,瘟疫蔓延到卡拉布里亚、希腊和西西里,死亡20万人
(丁亥年~戊子年~己丑年,年纳音为屋上土)
月,巴勒斯坦和埃及在第一次十字军远征时期发生瘟疫和饥荒,死亡10万人。
(丁丑年~己酉月~庚戌月~辛亥月~壬子月,年纳音为洞下水。)
年,在欧洲一直被称为“黑死病”的淋巴腺鼠疫造成2500万人死亡,是历史上最大的
灾难之一。
(戊子年~丙午年,年纳音分别为霹雷火~天河水。)
1358年,山西及河北发生疫病,死亡人数超过20万。
(戊戌年,年纳音为平地木。)
1520年,墨西哥因西班牙人进入发生天花病,造成300余万人死亡,在此后的50年内,墨西哥因
为天花又丧失了近2000万人。
(庚辰年,年纳音为白腊金。)
1530年,土耳其发生严重斑疹伤寒传染病,死亡10万人。
(庚寅年,年纳音为松柏木。)
1544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因斑疹伤寒流行造成围攻该城的霍阿奇姆的帝国军队死亡3万人。
(甲辰年,年纳音为佛灯火。)
1545年,古巴发生斑疹伤寒传染病,死亡25万人。
(乙巳年,年纳音为佛灯火。)
1560年,巴西发生天花流行病,死亡数百万人。
(庚申年,年纳音为石榴木。)
年,在当时的新大陆墨西哥高原发生斑疹伤寒大流行,死亡约200万人。
(乙亥年~丁丑年,年纳音为山头火~洞下水)
1600年,俄国发生饥荒和瘟疫,死亡50万人,另外在利沃尼亚还有3万人死亡。
(庚子年,年纳音为壁上土。)
年,英格兰发生瘟疫,仅伦敦就死亡5万人。
(癸卯年~甲辰年,年纳音为金箔金~佛灯火)
1611年,君士坦丁堡大遭鼠疫之害,死亡20万人。
(辛亥年,年纳音为钗钏金)
1630年,意大利文斯发生瘟疫,并向北蔓延到蒂罗尔,死亡50万人。
(庚午年,年纳音为路旁土)
1664年,英格兰伦敦发生大瘟疫,为了制止传染,烧了三天大火来净化空气,历史学家们认为这
次传染病一直延续到1666年9月,共死亡10万人。
(甲辰年,年纳音为佛灯火)
1672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发生淋巴腺鼠疫,死亡40万人;法国里昂6万人死于淋巴腺鼠疫。
(壬子年,年纳音为桑松木)
1711年,奥地利和德国流行淋巴腺鼠疫,死亡50万人。
(辛卯年,年纳音为松柏木)
1760年,叙利亚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阿贝马里蒂有记载的死亡人数就达10万。
(庚辰年,年纳音为白腊金)
年,中国云南省有31个县、市流行鼠疫,25.3万人死于该病。
(壬辰年~乙卯年,年纳音为长流水~大溪水)
1792年,埃及发生瘟疫,死亡80万人。
(壬子年,年纳音为桑松木)
1799年,非洲因瘟疫流行死亡30万人。
(己未年,年纳音为天上火)
年,欧洲发生霍乱传染病,仅1831年就死亡90万人,共死亡数百万人。
(丙戌年~丁酉年 年纳音为屋上土~山下火)
年,世界霍乱流行,持续20余年,死亡数百万人。
(庚子年~壬戌年,年纳音为壁上土~大海水)
年,英格兰伦敦因流行性感冒死亡1.5万人;年,因肺结核流行,一年内
就5万人,共死亡25万人。
(丁未年~戊子年 年纳音为天河水~霹雷火)
年,中国云南全省有86个县流行鼠疫,共计死亡73万多人。
(丙辰年~庚子年 年纳音为沙中土~壁上土 )
年,世界霍乱流行持续达10年之久,仅1866年东欧就死亡30多万人,死亡人口超过千
(癸亥年~乙亥年 年纳音为大海水~山头火)
年,中国福建57个县、市中有71万多人死于鼠疫。
(甲申年~癸巳年 年纳音为泉中水~长流水)
年,中国内蒙东部52万人死于鼠疫。
(丁亥年~己未年 年纳音为屋上土~天上火)
年,世界发生流行性感冒,波及全球人口的40%,死亡千百万人。
(己丑年~庚寅年 纳音为霹雷火~松柏木 )
年,年,第六次世界霍乱大流行,死亡千百万人。
(壬辰年~己亥年 纳音为长流水~平地木)
月,印度广大地区发生瘟疫,死亡60万人,其中旁遮普邦死亡13万人。年
,孟买及西北部各省和旁遮普邦发生瘟疫,平均每周死亡1.8万人,有几周超过4万人,计死亡
100万人。年,印度瘟疫继续流行,死亡167.27万人。
(癸卯年癸丑月~庚申月 纳音为金箔金~石榴木)
(丙午年~丁未年 年纳音都为天河水)
1908年,印度持续长时间的瘟疫开始趋于平息,死亡14.87万人。
(戊申年 年纳音为大驿土)
年,中国和印度发生淋巴腺鼠疫,流行期间,死亡数百万人。
(庚戌年~癸丑年 纳音为钗钏金~桑松木)
年,俄国因饥荒和流行性感冒,死亡2000万人。
(甲寅年~甲子年 纳音为大溪水~海中金)
1915年,塞尔维亚流行斑疹伤寒,半年就死亡15万人。
(乙卯年 纳音为大溪水)
1917年10月革命前后,俄国斑疹伤寒严重流行,约300万人死亡。,
(丁巳年 纳音为沙中土)
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夺走了印度1300万、美洲50多万和非洲与欧洲无数人的生命,计死亡2500万人。
(丁巳年~戊戊年~己未年 纳音为沙中土~平地木~天上火)
1921年印度霍乱流行,造成50万人死亡。同期发生淋巴腺鼠疫,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辛酉年 纳音为石榴木)
1924年,印度再次发生霍乱,死30万人。
(甲子年 纳音为海中金)
年,印度天花造成惊人的疾病灾害,死亡50万人。
(丙寅年~庚午年 纳音为炉中火~路旁土)
古今瘟疫幸存者揭示的避免当今致命病毒之法
2013年悄然而至的H7N9禽流感或许是上天又一次给人选择的机会,那就是在大难还没有降临之前,选择自救
毫无疑问,如果感染地区和感染、死亡人数继续上升,就意味着一场新的瘟疫的到来。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次瘟疫,甚至有死亡人数几千万的大瘟疫,因此,可以这样说,大瘟疫是人类的大劫难。
当瘟疫来临时,不管你有多少钱,也不管你有多大权力,更不管你平常怎么注意保养、保护自己,该得的时候,瘟疫自会找上门。然而,每次瘟疫发生时,总是有一些人不被病毒光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比如,历史学家伊瓦格瑞尔斯在描述公元542年开始的罗马第四次大瘟疫中写到:有些人和被感染者及死者接触但未被感染。还有人想和亲人一同死去,为了达到速死的目的而和病人紧紧靠在一起,但是病毒却不愿意让他们心想事成。
楼主的推演分析证明了一件事:上帝是存在的。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先祖更懂得敬天悯人,更懂得顺应自然,更懂得与环境和谐相生。。。只是很可惜,中国人已经把传统智慧抛弃了,加之又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仰体系。所以才有劫难不断。。。。
以前有报导称,科学家早就发现了很多人拥有特殊的免疫力,能够逃离瘟疫的危险,并通过医学手段找到加以证实。那么其中的奥秘何在?
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逾百岁老人艾丝翠德,是1918年大流感的幸存者,“健康”、“快乐”、“长寿”、“幸运”是她一生的写照。在那场死亡超5000万的大瘟疫中,时年仅8岁的艾丝翠德与母亲幸存,而她的父亲与姐姐则与她们阴阳两隔。
据艾丝翠德周围人说,她长寿的秘诀就是一生“与人为善”,而这也许正是让其成为那场灾难幸存者的原因所在。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乏记载。
比如中国古代有一个叫瘐兖的人,某一年,他的家乡发生瘟疫,两个兄长都因此病逝,二哥也病情危急。由于疫情日益严重,所以父母和弟弟们打算逃到外地去躲避,唯独瘐兖不肯听从父母之命离去,要照顾二哥。数十天后,村里疫情渐渐消退。家人回家后,看到瘐兖二哥的病已好了大半,而他本人则好端端的完全没有被传染,大家都很诧异,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正直善良之人,连疾病也会远离。
对于这样的现象,古老的中医早有论断,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内心保持高尚的道德才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根本。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博士历经二十年临床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身体频率会随着精神的状况而出现高低的起伏。诚实、同情、理解和宽容的念头能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提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而邪念会导致最低频率,则会有害健康。
霍金斯博士遇到过的最高最快频率是700,出现在他在研究曾荣获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时。当特瑞莎修女走进屋子的一瞬间,在场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幸福,她的出现使人们几乎想不起任何杂念和怨恨。
而在世界及中国大陆畅销的《水知道答案》一书中,也证明了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信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信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水正是我们人体的主要成分。
历史故事和现代研究都证实了一个心存善念、保有良知之人会避免疾病的侵扰,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干坏事,而总是做好事,病毒在其体内就缺乏生存的条件;而一个心存恶念之人则与之相反,他干的坏事越多,黑色的物质场就越强,就越适合阴性病毒的存在。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难道也会有例外?
同样,历史上不断在重复着道德沦丧、行恶的政权被大瘟疫毁灭的例子。如曾经辉煌的古希腊雅典,曾经强大无比的罗马帝国,前者因道德腐化堕落,后者因持续迫害基督徒而皆毁于大瘟疫中。无疑,大瘟疫的出现通常是在人类道德堕落和行邪恶之事之时。而在瘟疫发生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上帝的惩罚”,那些因良知尚存而幸存下来的人从此更加明白,改正错误、遵守道德准则、以善心善行立于世间是免除危险之法。
西方的《百圣略传》曾记载了古罗马时期一个叫巴斯第昂的故事。巴斯第昂生在米兰,父母均为虔诚教徒,他从小也跟随父母信奉天主。在基督徒受罗马帝国迫害时,他还是十多岁的年轻人。公元283年时,他自愿前往罗马充当士兵,并因为勇敢与品行端正得到了罗马皇帝的赏识和提拔。在军中,他宣扬教义,并鼓励磨难中的教友们坚持。
罗马皇帝得知巴斯第昂是教徒后,下令弓箭手将其射死,但弓箭手都敬重其为人,便把箭射向其它不是要害的部份。一位好心的妇人前来领取尸体,以便埋葬,可是却看到巴斯第昂没死,于是细心治疗他的创伤。伤愈后,巴斯第昂前去面见皇帝,请求其“立刻停止使无辜的人流血”,但遭到了皇帝的拒绝,巴斯第昂被乱棍打死。
公元680年,罗马城瘟疫大流行后,一些人认识到这是上帝的惩罚,并虔心认错,敬捧巴斯第昂的圣骨游行,瘟疫随之停止了,这使得不少信教的人来罗马乞求得到巴斯第昂的圣骨。据说,1575年在米兰、1599年在里斯本发生瘟疫导致死人无数后,市民虔心忏悔,并敬捧巴斯第昂圣骨绕市,神迹再次出现,瘟疫由此停止。
防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003年SARS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9633;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柯资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SARS发生和消退时间与运气理论的对照
  1.《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三年变大疫”;《素问遗篇·本病论》中更具体指出:“假令庚辰阳年太过,……虽交得庚辰年也,阳明犹尚治天,……火胜热化,水复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这二段话的意思是:假若庚辰年的年运“刚柔失守”,三年以后将出现大的瘟疫。庚辰年刚柔失守的表现为天气干燥,气温偏高,并出现寒水来复的变化,此后三年化生的大疫名“金疫”。快到壬午年,慢到癸未年,“金疫”就来了
2000年正好是经文提到的庚辰年,该年出现全国大面积干旱,年平均气温偏高,而11月份又出现月平均气温20年最低的现象,符合“庚辰刚柔失守”的运气特点。按“三年变大疫”之说,正好应该在2003年发生大疫情。经文说:“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广东最早发现SARS在2002壬午年,北方大规模流行在2003癸未年,而且经文明言发生的是“金疫”——肺性疫病,预见的准确性已超出一般想像。
2.《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逢到“太阴司天之政”,“二之气……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2003年是癸未年太阴司天,二之气是3月21日到5月21日,北方SARS大规模流行的高峰时段与运气学说的论述基本一致。
清代治疫名家余霖的《疫疹一得》观察到:癸未年的疫病流行“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农历)立夏终止”。2003年立夏在5月6日,该日报告SARS病例数出现明显回落;二之气结束在5月21日,SARS得到基本控制。北方SARS暴发的高峰周期与运气学说的论述基本一致。
虽然2002年11月广东就已出现SARS,但2003年初发展势头平缓,至二之气中段出现较大反复,立夏后与北方SARS同步消退,提示了时间因素的作用。
SARS证候特点与五运六气关系的分析研究
  SARS病人的证候寒热错杂,燥湿相间,传变不按一般温病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规律。从运气的角度分析,庚辰年刚柔失守产生的“燥”和“热”是伏气,癸未年二之气的“寒雨数至”造成的“寒”和“湿”则是时气,由疫毒时气引动伏气,燥、热郁于内,寒、湿淫于外,导致了SARS内燥外湿、内热外寒的病机证候特征。
我们采集了北京广安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两组SARS病例(分别为42例和72例),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3年7月编《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中记录有SARS患者早期症状的全部病例进行了证候特点与运气相关性分析的研究。统计结果在早期症状中燥金类所占比例最大,为49.6%,其次为热火类37.0%,其它依次为湿土类9.6%,寒水类3.7%,风木类0%。这一结果与运气理论吻合。
极度乏力是SARS的重要症状特点。一般将乏力归之热伤气津,但SARS病人多为青壮年者,初见发热,又无大汗,若云热伤气津而见极度乏力,于理欠通。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归纳病机十九条谓“诸气膹郁病痿,皆属肺金”,又云:“筋缓者,燥之甚也”,指出了外感急性乏力与肺燥的关系。喻嘉言《医门法律》谓:“肺气膹郁,痿喘呕咳,皆伤燥之剧病”;“惟肺燥甚,则肺叶痿而不用,肺气逆而喘鸣”;“诸气膹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非属于肺之湿也。”SARS早期即出现极度乏力,恰是伏燥伤肺的重要指证。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云:“虚燥从伏邪伤阴,阴虚生火,火就燥而成,病势较实火症似缓实重,用药必贵于补。如发于太阴肺者,……神多困倦,……咽干喉燥,气喘咳逆,或干咳无痰,即有稀痰,亦粘着喉间,咯吐不爽,或痰中间有红丝红点,……翻身则咳不休。”所述与SARS亦颇相类。2004年安徽宋姓病人发病后仅轻度咳嗽,但体位改变即咳剧,表现为明显的“翻身则咳不休”。
2003年运气主要因素中无风,该年北方很少沙尘暴,发生的疫病证候亦无风。天人相应,高度一致。
稍微GOOGLE了下,关于中国古代瘟疫的:
& 天花,最早载葛洪《肘后方》(265-313)
“比岁有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数日必死,治得差后,疮瘢紫黑”
& 麻疹,始载明龚信《古今医鉴》(1576)
明-吕坤《麻疹拾遗》“古人重痘轻疹,今则疹之惨毒与痘同酷,麻疹之发,多在天行疠气传染,沿门履巷,遍地相传”
& 白喉,郑梅涧《重楼玉钥》(1835)
“喉间起白腐一症,此患甚多,小儿尤甚,且多传染,所谓白缠喉也”,“近年夏间,津北一带,时疫喉症盛行”
《时疫白喉捷要》“白喉一症,愈大愈险,有朝夕死者,延街合巷,互相传染,治之不速,大难全一”
& 猩红热,始载于1733,《叶天士医案》
“雍正癸丑年间(1723)以来,有烂喉痧一证,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
& 鼠疫,洪稚存《北江诗话》(1792年)
“赵州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元不立殒者。”
俞曲园笔记(1866年)
“疫起乡间,延及城市,一家有病者,则其左右数十家即迁延避之,踣于道者无算,然卒不能免也。甚则阖门同尽,比户皆空,小村聚中,绝无人迹”
& 霍乱,1821年 王孟英《霍乱论》
“道光元年(1821)滇省此证大作,一转筋即死,京师至棺木尽,以席裹身而葬,卒未有识何病者”
& 伤寒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纪年(196)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之十,伤寒十居其七”
& 痢疾,张子和《儒门事亲》
“余亲见泰和六年丙寅(1206)征南师旅大举,至明年(1207)军徊是岁瘴疠杀人,莫知其数,昏瞀懊,十死八九”
重大瘟疫记载
& 据《明史》载,从,发生大瘟疫19次,其中1641年流行的一次瘟疫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
东汉之世,外感热病流行猖獗,如建宁二年(169)疫气流行,死者极众。在南阳患疫疠者甚多(《千金复方·伤寒》)。建安十二年(208)荆州疾疫。魏文帝与元城令吴质书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三国志·魏书》)。建安十四年,“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三国志·魏书》)。建安二十二年(217)疠气流行,“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集诠评》)。
《清史稿·灾异志》载,从顺治元年(1644)至同治11年(1872),全国各地发生“大疫”达三百数十次之多,死者无数。又据雷丰《时病论》“咸丰八载,至同治纪元,吾衢大兵之后,继以凶年,沿门合境,尽患瘟疫”。
& 吴有性《瘟疫论.原序》“崇祯辛已(1641),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 《吴县志》“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
& 肺结核,《肘后方》“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
468年,中国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及安徽发生疫病,14万至15万人死亡。
1358年,山西及河北发生疫病,死亡人数超过20万
年,中国云南省有31个县、市流行鼠疫,25.3万人死于该病。
年,中国云南全省有86个县流行鼠疫,共计死亡73万多人。
年,中国福建57个县、市中有71万多人死于鼠疫。
年,中国内蒙古东部52万人死于鼠疫。
江南地区疾疫成因分析
江南地区疾疫流行,平均几年左右即爆发一次,疾疫大多是急性传染性流行病,它的爆发往往和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具体而言,引发疾疫的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等。社会因素则包括人为祸患和生活行为方式等,人为祸患如战乱、过度开发引起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等。生活行为习惯如城市卫生环境、市民日常生活习惯、丧葬习俗以及遇灾时救济管理方式不当等。
一、引发疾疫的自然因素
1、气候异常
江南地区&#9313;
所以疾疫流行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如气候、水文、地理环境、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等。就气候条件看,江南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这种气候比较适合农业耕作,但也有利于各种细菌和蚊虫的繁殖,特别是在夏秋多雨季节或气候异常时,似乎更容易引发疾疫。对此,时人多有论述,如欧阳修在《永砀大雪》诗里提到“清流关前一尺雪,鸟飞不渡人行绝。冰连溪谷麋鹿死,风劲野田桑柘折,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9314;
正如欧阳修所言,江南和北方气候差别较大,“卑湿”“岁不苦寒”是江南地区气候的典型特征,也是疾疫爆发的重要因素。郭壅在《伤寒补亡论》中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春天行非时之气,中人长幼病状相似者,此则温气成疫也,故谓之瘟疫”。&#9315;
清代熊立品指出“三、四、五月天时晴暖,酷热炎蒸,人被暴热所伤,发为温病,名曰瘟疫”。
说明瘟疫是多发于春夏并与当时气候环境有关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在气候异常之时,除温病外的其他各类传染病也容易出现。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认为,从12世纪初到13世纪期间中国气候急剧转寒,特别是江苏、浙江一带不仅严寒,而且持续时间长。
气候史家勒鲁瓦·拉迪里谈到气候史的宗旨时也说“无疑,这种仅限于研究某一地区气候的‘编年宇宙学’最终可能导致对某一直接与人类历史相连续的、目标更高的课题的研究,特别是对历史上饥荒和流行病的研究,”
温病学家沈凤阁在《温病的理论和临床》中分析说“温病之所以有时散发,有时引起传播流行而成瘟疫,主要与气候的异常变化有关”
可见,气候异常,引发疾疫的可能性增大。在宋代因气候因素引发的疾疫不少,如“淳化三年(992年)六月丁丑,黑风自西北起,天地晦暝,雷震有倾乃止。先是都下大热,疫死者众,及此风至疾疫遂止。”嘉定二年(1209年)“都民疫死甚众,淮民流江南者饥于暑并,多疫死”。
2、地理环境
江南的地理特征对疾疫流行也有一些影响。其一,江南湖泊众多,河流纵横,降雨丰富且集中,自古以来有“水乡泽国”之称;特别是地处江南核心地带的太湖流域,更是沼泽密布、河港纵横,大小水系达200多条,其主要水系为荆、苕二溪,荆溪导源于茅山及宜溧南部丘陵,其下游除西酒和东酒至大浦口入湖的主流之外,其余分散入湖的水系总称百溪。苕溪上流导源天目山地,主流在湖州东北入湖。太湖下流则由湖东分出,成为扇状分散水流,分别汇入长江。四通八达的水系为江南人民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疾疫四处传播提供了条件。
其二,地势低洼,易于发生洪涝灾害。江南核心地带不仅水流纵横,且地势低洼,据资料统计,江苏占优势的海拔是0—50米,浙江占优势的海拔则是0—200米。
正如元朝人伍仁发说:“浙西之地,低于天下,而苏州又低于浙西,定山湖又低于苏州,北低之,又低者也。”
因此,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比别处多,据《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年表》统计,太湖流域的涝灾有55次,平均6年左右发生一次,涝灾频繁,自然容易污染水源,破坏环境,引发包括疾疫在内的各种疾病。
其三,城市多处海拔低洼的湖泊或河流两岸。城市城址、布局、城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对疾疫的产生也有一些影响。江南地区的大多数城市的城址海拔都较低,如以清代为例,江苏有62座城市的城址全部处于0—50米海拔。浙江共75座城市,其中有55座城址在0—200米高度,占73%,仅有7%的城址在200—400高度。
对那些海拔较低,又分布在湖泊和河流周围的城市,极容易受到水灾的威胁,如果城市位置不当,排水功能不健全,居民不注意公共卫生环境,发生疾疫的频率自然较大。如临安、湖州、秀州、常州、其疾疫的爆发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
3、自然灾害
古有“三辰悖序,水旱失时,灾异生变,疫疠迭作”(13)
的说法,可见疾疫的发生和自然灾害有密切的关系。江南地区自然灾害相对频繁。这些自然灾害的多次爆发或数种并发增加了疾疫产生和进一步蔓延的几率。灾难后果对死亡者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但对于在灾难中的大量幸存者来说,更大的生存问题才刚开始。大灾之后,特别是水灾、旱灾和地震过后,许多人往往无家可归,被迫流落异地,大规模流民潮势必使临时居住地拥挤不堪,卫生条件极差,加上人畜尸体腐烂,蚊蝇滋生,饮水严重污染,食物霉变等恶劣条件,造成痢疾、伤寒、疟疾等疾病的流行,有时灾后死亡人口甚至超过始发灾难。所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比如,熙宁中浙西饥疫,导致苏州死亡30多万,杭州死亡50多万。这些无不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特别是饥荒有关。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的水灾多发期,江南地区尤甚。就《宋史》所列宋代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共有1219次,而水灾即达到465次,占总数的38%,
可见宋代有三分之一的自然灾害属于水灾。尽管不是所有的水灾都会引发疾疫,但就江南而言,其地势低洼,又有长江、钱塘江、江南河、太湖、鄱阳湖等诸多大小水系,从而构成南北纵横的水网。在江南多雨的气候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水灾引发疾疫的可能性相对比其他地区多。如两浙路所辖七州,除严州(治建德县)外,苏州、润州、杭州、秀州、湖州、常州等六州皆靠近太湖。一旦太湖发生水灾,对周边的府县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实际上,如前所说,宋代太湖流域在宋代三百多年时间里共有涝灾55次,平均6年左右一次。如仍以浙江为例,则大致每10次水灾就有可能引发1.3次疾疫。水灾频度越高,规模越大,时间越长,其带来的生产的破坏程度越高,死亡人数越多,导致疾疫的可能性自然就越大。以下是水灾引发疾疫的事例:
“隆兴二年(1164年)七月,浙西大雨害稼,湖、秀大水浸城郭,坏庐圩田……人溺死甚众,越月积阴苦雨,水患益甚,浙之饥民疫之甚众。”
“乾道元年(1165年)六月,湖州水坏圩田,大疫作,饥殍徙者不可甚计。”
“乾道元年(1165年)归安县,六月水坏圩田,大疫,大饥殍,徙者不可胜计。”
“乾道八年(1172年),隆兴大雨漂民庐、坏城郭,溃田害稼,江西饥民大疫,隆兴府民疫,遭水患多死。”
“端平年间(1234年—1236年),水旱存至,民多饥死,有大疫。”
初步统计因水灾引发的疾疫比例占13%左右(以浙江为例)
江南不仅水灾多,旱灾也多,而且许多地方是水旱交替进行。据统计,从1035年—1230年(即两宋统治的绝大部分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旱灾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达195年,基本上是年年有旱灾。而江南地区在两宋,据文献所载有旱灾近200次。《文献通考》提到宋代全国范围内大的旱灾有54次,其中江南地区有大旱16次,约占三分之一。而旱灾带来的饥荒和流民现象,则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民饿殍充满道路,亢旱已甚,疫疠渐兴,人心彷徨,忧畏不宁。”
既而“邦本不宁,将为大患,是时,虽欲蠲租驰敛以消弭之,赤无及矣……”(16) 以下是一些旱灾引发饥荒的事例。
“咸平三年(1000年)春,京师旱;江南频年旱歉,多疾疫。”
“元佑四年(1089年),浙江夏雨,浙旱,饥疫大作。”
“政和三年(1113年),江东旱疫。”
诸如此类例子数不胜数。如果仍以浙江为例,旱灾引发的疾疫比例通常占18%左右。有时旱灾的影响往往延续到第二年或第三年。这在灾难史上称为灾难继发性特征,即一种灾难往往可能诱发一种或数种其他灾难的发生,而且继发的灾难所造成的危害有时甚至大大超过原发灾难,从而呈现放大效应,洪灾后的传染病、旱灾后的饥荒、疾疫均属于此类情况。
(3)地震等因素
地震是一种突发式的破坏惨烈的自然灾害,地震过后,因大量人畜死亡、环境破坏同样也可能引发疾疫。
“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淮南地震,三年(1000年)江南地震。”
绍兴六年(1136年)地震,七年(1137年)建康大疫 这并非巧合。
实际上,地震引发疾疫是与地震造成大量人畜死亡和环境破坏有关。地震一旦发生,顷刻间房屋倒塌,人畜死亡。如景佑四年(1037年)忻州地震死亡10742人,受伤5655人,各类牲畜死亡50000头。
大量人畜尸体假如不能得到及时掩埋,往往成为细菌繁殖的寄体,极易引发疾疫。
二、引发疫病的社会因素
以下仍以宋朝为例。因宋朝和我朝极为相似,最具有代表性。
1、人为祸患:战争
战争,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是导致疾疫的重要因素之一。纵观历史可知,由于北宋只是实现了局部的统一,因此,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并存局面。宋朝不仅要镇&百度》压内部持续不断的农民起义,它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也时断时续,这些战争尽管大多在北方进行,但因战争引发的大量难民涌入战乱较少的南方。增加了南方爆发疾疫的可能性,正如南宋真德秀所言:“安庆光州流民,自池州渡江而趋饶信者,前后相续,臣提举尝以奏闻,长淮以北,方寻干戈,而淮土自不熟,此去流移,必多本道,松江诸州,未免首被其害,丁卯戊辰饥疫之祸,近在目前……”
真德秀之预言不无道理。因战争过后往往是“流离满野,道谨相望,或趋乡镇,或集郡邑,或聚都城。安置失所,赈济寡术,九重万里呼无门,三五为群,死无虚日,千百一冢,埋藏不深,掩盖不厚,时至春和,地气转动,浮土塌陷,白骨暴露,血水汪洋,死气、尸气、浊气、秽气、随地气上升……”
(2)生活习惯
从生活习惯来说,江南地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习俗与疾疫流行不无关系。有文献记载说江南一带“街上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虽然粪便等污物有专人收走利用,但并不排除有人直接把污物往河里倾倒,或将马桶直接在江河里清洗,从而污染居民日常生活水源。实际上,此类情形在江南并不少见,如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刑部言:“临安府运河开撩,渐见深浚,今来沿河两岸居民等,尚将粪土瓦砾抛置已开河中,乞严行约束。”后来大理寺立法“辄将粪土瓦砾等抛入新开运河者,杖八十”
淳熙七年(1180年),临安府吴渊言:“今欲分委两通判监督地分,逐时点检钤束,不许人户仍前将粪土等抛扬河渠内及侵占去处,任满批书。”
可见,当时将粪土等污物往河里或随处抛弃的行为并非少数。即便是收走的污物,也多靠水路运出城外,加之江南居民出行又多用船只,临安城中“若士庶欲往苏、湖、常、秀、江淮等地,多舫船、航船、飞篷船等”。
对水源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清朝道光时期,江宁的梅伯言曾说:“沿河居民,日倾粪桶污水,荡涤无从,郁积日增,病症日作。”
说明江南长期形成的一些诸如厕所简陋,在河边冲刷马桶,甚至倾倒粪便和以河水为生活用水等日常生活习惯有利于霍乱等病菌的传播。其实在中国广大农村,大都有往河里清洗粪桶,倾倒污物,抛弃动物尸体的习惯,能否酿成疾疫,还在于水系的发达与否。
想想黄浦江里的猪肉汤。。。。。。。。。。。。。。。。。。。。。。。。。
江南之所以因此种习惯多生疾疫,与江南水乡密集的河网,发达的水上交通有关.
(3)不注意城市公共卫生
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公共环境,不过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一般不需要担心公共卫生问题。他们的生息和劳作都于自然融为一体,人畜产生的各种有机垃圾作为肥料消解在泥土里,……粪便在农村是土壤天然的肥料,而在城市,因为缺乏农业,垃圾和粪便无法自动净化,而成为引发疾疫的污秽。
所以在宋代不注意城市公共卫生酿成疾疫也是常有的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民面对疾疫困扰,因不了解疾疫,往往认为是瘟神作怪或阴阳不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逐渐认识到,疾疫与生活环境,特别是卫生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干旱导致城市公共环境卫生恶化,引发疾疫的情况在宋代时有出现,如“元符元年(1098年),岁在戊寅,夏,吴中大旱……二年春夏之交,舟车益不通,百货涉贵,城中沟浍堙淤,发为疫气”。
事实上,当时有不少郡县的城市卫生条件极差“地之有沟渠,犹身之有血脉,血脉宣畅,则体安而气和,或底滞则疾疢生矣,某被命来此,考按图志,则知郡县之沟堙于岁久,盖自林侯祈之后,未有在议开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州人病之非一日矣。”
朱熹说:“(江西)旧有豫章沟,比久湮塞,民病涂潦,公曰‘沟洫不通,气郁不泄,疫疠由生也。’”
(4)行为方式
宋代一些人的行为方式也助长了疾疫的传播。一种是有些医生或地方官员包括士绅,在疾疫盛行时,明知近距离接触病人会被传染疾疫,但出于职责或者道义等因素往往不顾一切去救助病人。如越州饥疫盛行时,“(赵)公此时蚤夜备心,力不少懈,事细钷必躬亲,给病人者药食,多出私钱,民幸罹旱疫,得免转死”。又如许州疾疫时,推官会君,“日复周视之,均其廪食,病者则躬致其医药,民虽赖以再生,而君遂为疫所中,不能起”治平二年二月去世,年仅四十四岁。宝应人徐君在明道二年的扬州疾疫中,极力救治患者,“聚医药以治病者”,家人劝阻他不要接近病人,以免被传染,但“君以为令当,然不听也,然竟卒疫”
熙宁年间,吴越大饥疫“病相死相枕籍者十五六,虽其妻孥往往走避,君独为粥药救治之,无所不至……”
呵呵,这点我们升斗小民倒是不必为此挂怀了。。。。。。但人多是非多,人多的地方尤其是越接近病人更易传染是不争的事实。
病毒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下繁殖,所以,摆脱潮湿阴冷是个好办法。现在南方阴雨,东北下大雪,无法摆脱外部阴冷潮湿环境,但人体自身可以摆脱,可以选用中药白术,其功效是除湿的,还可以买些薏仁米,煮粥或和别的豆子打豆浆,薏仁米也是除湿的。
分享: <img TITLE="分享到新浪Qing" HEIGHT="18"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8" ALIGN="absmiddle"
ALT="转载]古传中医对2013禽流感疫情推演分析(&19:24:25)" />分享到新浪Qing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