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8岁了,极限智力流正常,就是从小流口

我儿子今年五岁了说话还是不清楚智力也正常,只是个别字...
来自:西藏 昌都
浏览 487 次
提问时间:
回答数量: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540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一般小孩在1岁时可以说出简单的生活用语,5岁以上还是吐字不清的话就要看一下了。建议看一下儿科,仔细检查一下,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TA帮助了2552人智商测试76分 8岁石家庄男孩入学遭拒_获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55贴子:
智商测试76分 8岁石家庄男孩入学遭拒收藏
 燕赵都市报记者梁晓波实习生崇海林  “我的孩子就是好动贪玩,为什么就不能去正常小学上学?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为什么我的孩子上个学就这么困难?难到他一辈子从现在开始就被贴上标签?”日前,家长王先生哽咽着向记者讲述,今年他为8岁的儿子在新华区新开路小学报名入学,但校方认为儿子智力与正常孩子有差距拒绝接收。儿子生活能够自理,认识数字,还会写字,王先生坚持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问题,一个多月来,他一直在学校和区教育局间奔波,却始终无法让孩子顺利入学。  家长:  我的儿子为啥不能正常入学?  王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户籍所在地是新华区东焦村,已到上学年龄,去年由于没有赶上小学报名,没能按规定年龄上一年级。一年来,儿子一直跟着爸爸在石家庄某菜市场卖菜,一边玩耍一边陪爸爸看摊。  “今年刚放暑假,我就在片内的新开路小学给儿子报名了,结果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接到学校的通知书。我去学校问,人家说我的孩子不能上这个学校。”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一个多月来我多次和校方沟通,但学校负责人和班主任老师总说我家孩子和其他孩子表现不太一样,让我们签订协议,而且要求家长陪读。”
电磁辐射测量与防护的领导者!
 “学校还说有好多家长看见我儿子在菜市场拿着刀乱跑,认为孩子不正常,怕上学影响其他孩子学习或者发生意外。”说到这里,王先生哭了起来,“上学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为什么我的孩子上个学就这么困难呢?”  学校:  “为了学校和其他孩子考虑”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新开路小学的刘校长,她告诉记者,曾经有几位家长都看到王先生的儿子在菜市场拿着刀乱跑乱跳,很危险,“他的爸爸带他来学校,孩子的表现和正常儿童确实有所不同,我正在和他的爸爸聊天,他竟然动手打人,这一幕我们学校警卫人员也看到了。”  “我们并不是拒收,只是希望家长能够和我们签一份协议书,保证并监督孩子的行为,同时也希望家长可以试着陪读一段时间。可家长不接受我们的建议,为了学校和其他孩子的考虑,只能暂时不收,希望他去一些培智学校,接受特殊教育。”刘校长说。  部门:  智商中等偏下,建议上培智学校
王先生说,他多次就儿子上学的事找过区教育局。记者拨通了新华区教育局的电话,教育局负责人张先生说:“王先生的儿子来的时候我正好见到他,当时他见人就藏到栅栏后边,我问他1+2等于几时他也不会算,可以看出他和正常孩子的思维稍有区别。”区教育局建议王先生带孩子去测智商,测试之后发现孩子的智商属于中等偏下,于是教育局建议王先生将孩子送到培智学校,但王先生认为儿子很正常,坚决要上正常小学。  现场  男孩活泼好动,会数数能写字  昨天上午,王先生带着儿子来到了报社。孩子见到陌生人有些羞涩,但问他姓名、年龄和属相,他都能答得上来。孩子看到记者手中拿着本子和笔,便问爸爸:“你会写字吗?我会!”说着在记者的本子上工整地写下了“东”、“大”、“小牛”、“大牛”这几个字。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孩子与另一位女记者聊起了天,并亲切地喊对方“阿姨”。王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在家里,孩子很懂事,生活也能够自理,并没有发现有不正常的地方。男孩可能比较调皮,他很爱玩,一会也不闲着。”  记者送王先生父子离开等电梯时,孩子看着电梯显示的数字对父亲说:“在15楼,一会儿就下来了,把咱们送到一楼。”
 专家:  国家无明确规定,“也不知如何对待”  王先生告诉记者,按照学校的要求,前些天他刚带孩子到新华区东焦村妇幼保健所测试了儿子的智商,测得的智商指数显示为76分,随后学校和教育局以孩子智力属于中等偏下为由拒绝接收。据记者了解,智商(IQ)是指智力测试的商数,是智力数量化单位。以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韦氏智力量表为例,如果IQ在85~115之间属于一般正常智力,115以上属于超常智力,70~84为边缘智力,低于70为弱智。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就王先生儿子的情况,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教育厅负责培智和特教工作的刘处长。“对于智力低弱的孩子来说,只要他的生活能够自理,一般培智学校都能接收。学校接收孩子主要是看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刘处长介绍,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规定来对智商指数偏下的孩子到底应该上培智学校还是正常小学做出指导,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进行划分,“这只能具体看孩子的个人实际情况来确定。”目前就他掌握的情况,仅能就在培智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情况进行说明,对于智商测试处于临界范围的孩子,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编辑:黄国清 来源:燕赵都市网
老爸如果是土豪,还有这事儿吗?
呵呵,天朝                        ✎﹏﹏₯㎕ ﹏﹏我颠倒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身影。   
没钱,没人
"智商测试76分 8岁男入学遭拒"续:希望社会宽容  燕赵都市报记者梁晓波实习生崇海林  王先生8岁的儿子在新华区新开路小学报名入学,校方让孩子测智商得分76分,认为他儿子的智力与正常孩子有差距,拒绝接收。10月18日,本报以《智商测试76分8岁男孩入学遭拒》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省会还有很多像王先生儿子一样情况的孩子,他们或是智力在正常范围内偏低,或是患有轻度脑瘫,或是有自闭倾向。虽然有别于正常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都在通过各种努力,让孩子走进普通学校,正常地学习生活,能够被同学和老师接受、被认可。而这一切,不但需要家长们对孩子不放弃不抛弃,还要学校勇于接纳和承担,同时还有其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的爱心支持。  故事:  家长的坚持让自闭男孩成为全班第一  石家庄薛女士的孩子峰峰,在婴儿时期因为重病长期治疗,康复后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刚刚得知孩子的情况时,还沉浸在孩子康复后喜悦的薛女士再次被推入绝望的深渊,但她很快就收拾好心情:“他是我的孩子,我不会放弃他!”
由于患有自闭症,峰峰不但在和人交流上存在障碍,而且注意力也不集中,容易发怒和打人,因此当薛女士准备送峰峰上幼儿园时遭到了很多家长的联名拒绝。看到这么多人拒绝峰峰上幼儿园,薛女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家长们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孩子的情况,把她为孩子所做的努力,把一家人对孩子的希望都写在了这封感情真挚的信中。看到薛女士的这封信,很多孩子家长都被她的真挚和为了孩子的努力所感动,最终薛女士得到了家长们的理解,峰峰顺利地进入了幼儿园。  峰峰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薛女士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因为小学以教学为主,薛女士在和学校以及其他孩子家长沟通的同时,还要培养峰峰的学习能力。就以最简单的听课来讲,薛女士为此费了很多心血。薛女士先观察峰峰最初能坐住的时间,发现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也就不到10分钟,而学校要求一堂课是45分钟,她必须让峰峰能达到这个目标。为此,薛女士一点一点开始训练峰峰,从十分钟的目标延长到15分钟,达到目标后便奖励孩子,然后再循序渐进,逐渐向20分钟、25分钟的目标迈进。最终,峰峰也能安静地坐上45分钟了。
专注硬笔书法培训12年,固定老师,一对一授课,常年开班
 为了让峰峰能达到一个正常孩子所能达到的最低标准,薛女士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曾经的自闭症儿童峰峰,在妈妈的不离不弃下,也给了妈妈最好的回报。如今峰峰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现在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都非常好,还曾经考过全班第一名。而且峰峰的阅读能力很强,非常喜欢看书,全班同学都公认他知识量最大,知识面最广,看书最多。就连老师给峰峰的评语都是“能够帮同学扩展知识面,老师提问的一些课外知识他很多都能回答。”  “在孩子的问题上,做家长的就是不能放弃,不能抛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特别是在上学受教育的问题上,不能光要求学校,家长自己更要做好,要自己争取机会,让学校感受到家长自己的努力和真诚。”面对峰峰取得的成绩,薛女士非常高兴,“最后,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享受正常的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多增加一份保障。”  深入:  为了让孩子正常生活,他们一直不懈努力  在河北省,有一所非盈利事业机构,专门针对各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培训,这就是河北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作为河北省残疾人康复、康复人才培养及信息与社会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该中心拥有较先进的康复医疗设备、训练器材和优秀的康复人才队伍。而康复中心的启智部(现分为智力康复科和自闭症康复科)就是专门为弱智儿童、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康复指导和教育服务的。
 每年二三十名患儿接受免费治疗  在河北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记者见到了前启智部负责人,现在负责组建自闭症康复科的孟老师。据孟老师介绍,启智部从2001年成立后,每年都有二十到三十名智力患儿前来接受治疗。在这里,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会在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接受康复训练和治疗。  由于存在智力障碍的孩子们年龄都很小,自理能力差,所以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中心接受治疗和培训。“一方面我们对这些患儿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教育和康复训练,另一方面我们也对孩子的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  孟老师告诉记者,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所有的这些训练和治疗都是免费的。同时他们还会免费提供家庭指导、家长培训等服务,免费提供康复训练教材,协助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等。  一家三口背井离乡给重度脑瘫儿子治疗  在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几十名患儿和他们的父母在接受康复培训。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叮叮和他的父母。叮叮的爸爸告诉记者,叮叮一出生就被认定为重度脑瘫患儿,出生时叮叮一声不吭,全身发紫。
 “连续四天,叮叮都是在特危病房度过的,悄无声息,鼻里插着氧气管。”叮叮妈妈回忆道,“当时医生也劝我们放弃,家里人也说‘放弃吧,你们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但是看着十月怀胎的幼小生命,我们不忍放弃。”  一直到2岁多叮叮都不会走路,还不停地流口水,手也抓不住东西,夫妻俩便开始辗转各地求医。有一次在连续治疗时遇上大雪天,因为怕延误治疗影响康复,叮叮爸爸骑着自行车带叮叮出门治疗,结果一不小心滑进了水坑里。在湿滑泥泞中,他把孩子扶起来自行车倒了,把自行车扶起来孩子又倒了……当走到医院时,两个人都成了泥人。  叮叮手脚不灵便,小手捏不住东西,夫妻俩便开始和儿子比赛撕纸条,看谁先将纸撕成直条。最开始时叮叮连纸都拿不住,更不谈撕成直条了。可游戏对于孩子吸引力较大,渐渐的叮叮可以撕称直条,甚至可以撕出各种花样来,而这就花费了一年时间。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康复训练,夫妻俩带着叮叮从承德来到了石家庄,在省残联康复中心接受免费的治疗。虽然各种治疗训练是免费的,但是为了照顾孩子,夫妻俩都没有稳定的收入,在石家庄还要租房子,吃饭,都要花钱。
 “每一顿饭,我们和孩子吃的都不一样,孩子的营养要保证好,我们俩能吃饱就行。”叮叮的爸爸说,“预计再训练半年时间,我们就准备回老家,看看能不能让叮叮进学校上学接受教育。”  患儿康复之路需要社会的宽容和接纳  省残联康复指导中心启智部从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接待和治疗了一批批患儿,这些孩子和家长在指导中心接受了治疗和培训,有了一些进步和改变,但中心工作人员和家长也都发现,对于这些弱智儿童、自闭症儿童和脑瘫儿童而言,虽然经过了系统的康复治疗,但是距离正常儿童的生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启智部筹建之初没有任何经验,工作人员们面对有残疾的孩子们开始也不知如何更好的进行教育和训练,因此大家开始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到其他兄弟中心学习取经,通过网络研究国外最新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康复中心的孟老师告诉记者,如今,启智部作为河北省专门针对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机构,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育和康复体系,通过功能分析法、个别化教学、图片交换法,结构化教学法、ABA训练法、行动疗法、药物疗法、食物疗法和心理疗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全体教师也均是教育相关专业毕业或经过专业培训上岗。
  但孟老师也表示,虽然针对患儿的教学方法有了长足进展,但是目前患儿康复的情况并不十分乐观,一方面是由于多数来中心进行治疗的患儿年龄偏大,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另一方面很多患儿由于基础较差,虽然较以前有很大好转,但仍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学习生活。  “我们也曾经选取过病症较轻,治疗效果较好的孩子,送到合作的普通学习就读,但由于患儿适应性较差、同学接受度不高、老师专业度不够等原因,最后都没有完成学习。”孟老师表示,“其实针对弱智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不光是专业机构就能解决的,需要家长的坚持努力,以及社会层面的宽容接纳和爱心支持才行,这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  社会各界应去关爱、接纳智商偏低儿童  对于像王先生儿子一样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偏低,却并非智力障碍儿童的上学问题,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心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河北省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支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袁立壮教授发表了他的看法。
 袁立壮表示,儿童的智商低于70才属于智力障碍,而王先生儿子的智商指数是76,虽然得分偏低,但却是在智力障碍分数以上,所以不应被归为智力障碍的儿童,学校不应把他当做智力有问题的孩子来对待。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袁立壮说,“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孩子的权利,拒收属于侵犯人权的行为,学校不能对于一些智力正常,比较活泼好动的儿童,以难管理为由拒绝招收。”  袁立壮认为,学校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做的不是简单粗暴的剥夺孩子的受教育权利,而是应该提高自身的管理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一些学生的家长也不应该仅仅从自身角度考虑,单纯为了自己孩子而断绝其他孩子的求学之路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同样身为父母,更应该能够体会当事家长的心情才对。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应该给这些儿童提供一个相对正常的成长环境,去接纳和认可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孤立。袁立壮说,“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如果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认同,他们也有可能铸就梦想,成为祖国的栋梁。”(文中家长和儿童均为化名)编辑:黄国清 来源:燕赵都市网
“智商测试76分8岁男孩入学遭拒”续:男孩上学了  燕赵都市报记者 梁晓波  省会王先生8岁儿子因智商测试得76分导致入学难的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家长和学校进行深入沟通后,10月21日,王建鹏终于背起了心爱的书包,跟着爸爸一起走进了新开路小学,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喜讯:8岁男孩背起书包走进校园  10月18日,本报刊登了石家庄东焦村王先生8岁的儿子因为智力测试只有76分而面临入学难的问题,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8日下午,王建鹏的爸爸就再次带着王建鹏来到石家庄新开路小学,就儿子的上学问题与校方再次进行了沟通。  因为家长和学校双方已经有过接触,而且学校也通过报道感受到家长希望孩子上正常学校的强烈愿望,在经过了详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后,校方和家长终于达成了一致。新开路小学为王先生的儿子办理了入学手续,并将孩子安排在一年级二班,表示立即就能进教室上课。  幸福来得太突然,王先生还没有为儿子准备好上学的书包和纸笔,考虑到当时已经是周五下午,最后确定孩子21日正式上学。  10月21日星期一的上午8点,经过了周末两天的准备,8岁的小王背着爸爸为他准备的新书包,牵着爸爸的手,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新开路小学。  孩子:“第一天上学,老师教了我拼音”
 10月21日下午放学,记者在新开路小学门口见到了来接儿子放学的王先生,此时父子俩脸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愁容,换上的是一脸的兴奋和满足。  “高兴、非常高兴!”当记者问到第一天上学有什么感受时,王先生的儿子大声地告诉记者,“今天上课学了拼音,学了字母,上课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也能记住。”随后,孩子拿下背上的书包,从书包里拿出了新发的语文书让记者看。“老师放学后还留了口头作业,让我复习今天学到的拼音,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家长:一定让孩子好好学习  看到儿子的兴奋劲,站在一旁的王先生也满脸欣慰,“星期五知道自己终于能上学后,孩子非常高兴,回家了还在念叨。”  王先生告诉记者,周五从学校办完入学手续回来后,他利用周末的时间准备了书包,还买了铅笔和练习本。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王先生特意学习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为了让孩子能安安静静地上课听讲,不打扰其他同学,他会一条一条的和孩子说清楚。”  说起儿子第一天的表现,王先生说,“今天一天和班上的同学关系处的都很好,和小伙伴们都很和谐,也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但他同时也表示,由于孩子没上过学,还比其他孩子晚了一个多月,而且别的孩子都是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现在小王还在适应阶段,“争取早点适应!”
 学校:只要他每天有进步就是成功  新开路小学的刘校长告诉记者,对于王先生儿子入学的事情,学校和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而且早在9月27日就和家长约定好,家长于9月29日带孩子到学校安排进班试读,但不知什么原因家长没来。直到10月15日中午放学后王先生才再次来到学校,由于此时学校已经放学,而且下午班主任要去教研室开会,便约定10月16日上午来学校安排此事,结果10月16日上午王先生仍然未按约定来学校。  10月18日下午,王先生来到新开路小学,学校便为王先生的儿子办理了入学手续,安排孩子在家长的陪护下进班试读,王先生表示会好好配合学校做好工作,保证安全。  “学校给孩子安排的是一年级二班,这个班的班主任张丽老师是学校里的优秀教师,还是一年级的年级组长,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刘校长告诉记者,“考虑到孩子的情况特殊,只要他每天有进步,我们都应该感到欣慰。”校方表示,当初的考虑主要是怕王先生儿子的一些行为可能影响正常教学,并危害到其他同学。现在孩子入学了,学校“只要求他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打架不影响其他的同学,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就行。对孩子在课程要求和学业要求上没有硬性规定。”编辑:黄国清 来源:燕赵都市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8岁男孩智商146 正学习初中数理化|幼儿园|早教_凤凰资讯
8岁男孩智商146 正学习初中数理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他是一个8岁男孩,和同龄孩子一样,喜欢游戏喜欢玩耍,不过,当他拿出自己研究的奥数“公式”时,很多成年人都看不懂。这个8岁小男孩智力水平达146分,已在家学习初中数理化课程,学校和家长觉得跟不上他的求学步伐,但又不知该咋引导教育。
原标题:8岁男孩智商146 正学习初中数理化小学三年级已在学习初中数理化,学校准其每周3个下午在家学习
他是一个8岁男孩,和同龄孩子一样,喜欢游戏喜欢玩耍,不过,当他拿出自己研究的奥数“公式”时,很多成年人都看不懂。这个8岁小男孩智力水平达146分,已在家学习初中数理化课程,学校和家长觉得跟不上他的求学步伐,但又不知该咋引导教育。两岁半还不会说话 突然就说出“六七八九十”男孩名叫高雍涵,小名仔仔,爸爸是广东人,妈妈是人,在西安城南一所小学读三年级。仔仔妈高昕说,儿子2岁半还不会说话,去医院看说没问题,于是她每天对着儿子说话,慢慢的,她说小狗时儿子会说“汪汪”,她说小猫时儿子会说“喵喵”。有一天,孩子奶奶背着仔仔上楼,边上台阶边数数,数了几遍后,奶奶说完“一二三四五”喘了口气,居然听见孙子说“六七八九十”,全家人都觉得很惊奇。仔仔3岁上幼儿园后,高昕开始对他进行全面早教。仔仔喜欢背古诗词、去书店看到小学奥数中的摆火柴棍兴趣极大,但他对幼儿园生活不感兴趣,别人午睡时他就去图书角翻书。高昕说服全家人同意孩子不去上幼儿园,自己在家学习,主要是数学和阅读。仔仔学习能力很强,3岁就会背乘法口诀,喜欢玩九宫格数独游戏,5岁时做完了小学一二年级的奥数题。课堂上的内容他都会 每周有3个下午在家学习仔仔的数学老师张艳说,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带仔仔,很早就发现这孩子数学方面很突出,课堂上的问题还没讲就已经会了。张艳曾将仔仔叫到办公室,几个数学老师叫来六年级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出了几道难度较大的数学题,仔仔很快给出答案,且解题思路和别人不一样。张艳让仔仔妈去给孩子做智力测试,结果令所有人惊叹,仔仔的智力水平达到146分,而普通人智力水平一般在90-110分。根据规定义务教育段不得跳级,家长申请、教育部门批准,学校每周留出3个下午供仔仔在家学习。仔仔数学水平已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现在在家学习初中数理化课程了。探究出新的奥数解题方法 5名成年人看后无法理解昨日华商报记者见到仔仔,课间他搂着要好的同学正玩耍,见到记者,他拿出魔方表演,1分19秒就拼好了三阶魔方。仔仔说,“我的理想是当数学家”,他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事,他喜欢读书,喜欢科学,喜欢练书法、刻章子、敲架子鼓,最近自己在家做化学实验,感觉很有趣。高昕说,儿子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学习主动性强,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很晚才愿意睡觉。“他是我从教20年来遇到的最聪明的孩子。”仔仔的奥数老师朱老师说,别的孩子属于接纳式学习,而仔仔喜欢探究,总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奥数中的“还原问题”时,仔仔探究出新的解法,朱老师称之为“雍涵公式”。记者将这套解法拿给5名成年人看,他们觉得无法理解。朱老师称,她能理解仔仔的思路,但她自己也没办法操作出来。妈妈现在很矛盾 不想牺牲童年又怕耽误发展“他的后续教育如何进行是我最大的困惑。”高昕说,她担心按部就班地上学,孩子数学方面的特长会慢慢湮灭,她目前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学习提供便利,比如请中学、大学老师给孩子辅导。“我很矛盾,既不想牺牲他的童年,又怕耽误了他的发展。”高昕说,自己和儿子探讨少年班的问题,孩子表现出对同龄小伙伴的不舍。高昕也清楚,和同龄人在一起,对孩子是最好的。仔仔这样解奥数题你看懂了吗题目:天天幼儿园有170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的3/4和女生人数的2/3相等,这个学校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名?■仔仔的解题方法:3/4+2/3=9/12+8/12=17/12170除以17/12=120120乘以8/12=80(男生人数)120乘以9/12=90(女生人数)仔仔说,他的思路是将总人数先进行压缩,将其比例相加得出一个总比例,再用总人数除以这个总比例就得出压缩后的总人数,然后再乘以男女生各自的比例就得出结果。■方程解题:华商报记者按照方程解题,得出相同的答案。{x+y=170
3/4x=2/3yx=8/9y17/9y=170 y=90 x=80>>讨论该不该为“天才儿童”设计未来?采访中,仔仔的家长、老师、学校一方面为发现这样智力超常的孩子感到骄傲,同时也在为这个孩子的后续教育发愁。天才儿童到底该如何培养?西安交大招办主任:如果不进行特殊培养 孩子特长会逐渐被同化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訾艳阳曾对媒体说,“不管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对于一些孩子智力突出,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同龄人的现象都是公认的,如果不采取特殊的机制和教育手段对这些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特长就会逐渐被同化,特殊才能就会慢慢消失。教育公平,最大的公平是因材施教,在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还不现实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对一些具有创新潜能、智力超常的孩子进行打破常规的特殊培养以及教育资源的特殊配置,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家长李先生:孩子成长比成才更重要 慢慢来不能急儿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李先生觉得,就像植物生长一样,孩子成长同样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和过程,不能为了成才就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个人品质、良好的性格、健全的身心,这些都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因素。”李先生说,他觉得不应该将孩子的教育特殊化,即使他是一个天才儿童,因为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玩耍,不能为了成才就让他脱离自己的圈子。家长完全没有必要为孩子提前规划,让他按部就班地接受学校教育,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进行探索学习,图书馆、名校名师,这些都是学习的途径和资源,没有必要非得走一条特殊的道路。网友:有的说要专门培养 有的认为不能只有学习网友“旭子”:加把劲,14岁上南开的都有,还得抓紧,全面发展。网友“飞雪”:应该让孩子接受特殊教育进行专门培养,中国缺乏专业领域的大师,有天资的就该从小培养。网友“天涯”:家长应吸取“伤仲永”的教训,让孩子慢慢长大吧。网友“烽火”:不能只有学习,有多少才华出众的,因为没有日常生活经验,最后都销声匿迹了。>>释疑智力水平146分意味着啥?130分以上的比例不到2%昨日,华商报记者在华商头条对仔仔的故事进行了报道,引起网友和市民的关注。大家对于智力水平的标准很是好奇。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张婕介绍,目前国际通用的智力测试分为很多种,仔仔所做的应该是“韦氏测试”,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量表,比较权威准确,测试内容一般为知识、算术等,为了保证测试准确,测试内容都会保密,防止有人进行专项练习。从测试结果看,普通人智力水平一般为90-110分,130分以上就是智商很高的人,比例不到2%,所以仔仔的智力水平确实很高。
华商报记者赵瑞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126160
播放数:563220
播放数:46694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限智力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