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孩子时,夸他夸人聪明的句子好不好?

第28章 适当赞美,肯定他的优点 (2)
-- 与孩子这样沟通最有效
《与孩子这样沟通最有效》
第28章 适当赞美,肯定他的优点 (2)
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男孩乘公共汽车,上车坐了一段路程后,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上车了,母亲起身让座,并对男孩说:“来,小大人,站一会,看看能不能坚持住。”小男孩高高兴兴地站在坐椅旁,并认真地扶着坐椅不让自己摔倒。这样,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他就会乐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战,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其自信也随之日趋强化。
一位父亲是美国一个超级市场公司的老板,他与儿子之间的沟通基本上是批评,儿子也不愿意与父亲沟通。
后来,儿子负责主管其中一家超市。有一天,父亲去儿子店里视察时,发现这家店竟然在儿子的手中扭亏为盈,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到这家店来买东西,也很喜欢他的儿子。
父亲非常佩服儿子的能力,把他叫到一边,说:“你做得太好了,没有人比你更能招徕这么多的顾客!”
没想到,高大的儿子听了父亲的称赞后,竟然流下了眼泪,他对父亲说:“爸爸,您从来没有这样称赞过我,我很高兴你对我有这样的感觉。”
后来,这位父亲对别人说:“这是儿子长大后,我与他第一次真正的沟通。”
成功是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渴望的。就像运动员一样,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需要人们的喝彩和掌声,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也是如此,只有每一次的小成功累积起来,才能渐渐成就孩子的大成功。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是赞美让平凡的人生变得精彩,然而,如今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期望较高,常常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长者的面孔,以为这才是教育,却不知孩子渴望得到赞美。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可见赞美能给我们带来奇妙的教育效果。
赞美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行为,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行为,你的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适宜的赞美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孩子是非观念模糊,自控力差,因此成人的引导、奖励与赞美至关重要。赞美能给孩子以他所需要的价值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可以强化儿童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欲,激发孩子尝试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以求获得更大的成就。
父母以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经常予以赞美,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气氛,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使彼此之间更亲近,产生信任感。“教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年轻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忘记赞美您的孩子。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赞美是春风,让人温暖和感动。赞美是激励,它能充分体现孩子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生活和人生需要赞美,孩子们需要热情鼓励。我们应当学会赞美,一个善于把赞美献给孩子的父母,一定是一个时刻快乐、幸福的人。
那么怎样的赞美才能对孩子起到较好的效果呢?
1.坚持原则
由于溺爱,有些父母无原则地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加以赞美,造成孩子是非不清,骄横跋扈的坏习惯。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了并做得很好,就应该及时赞美,做了不对的事情,即使孩子哭闹,耍赖皮也千万不要迁就他、说好话。否则,赞美就会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
2.及时赞美
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效果很好。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父母应立即予以赞美。
3.就事论事
不要直接赞美孩子整个人,而应该赞美孩子的具体行为。也不要夸大其词,这样会使孩子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如孩子对七巧板十分感兴趣,常常拼出一些新颖的图案,“这孩子真聪明。”这种赞美就显然不恰当,而应当就事论事,可以这样说:“这个图案真不错。”否则,言过其实的赞美会给孩子播下虚荣的种子。
4.当众赞美
孩子应当得到赞美时,应当着别人的面前得到。孩子的成绩当众传播了,这就是双重的奖励。如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很懂礼貌。”以后孩子总是十分小心地维持这种赞美,并且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每次将客人送到门外,都会说:“再见,请以后再来玩。”
5.掌握分寸
孩子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或者他做完了他理所应当做的事情,他都应该得到赞美。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复赞美某件事情,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赞美。赞美孩子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
(第1/3页/5042字)
[常用操作]
----------
Processed in 0.0750043 second(s)表扬毁掉孩子的自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曾问一位母亲是否经常夸孩子聪明,她得意地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夸他。”另一位父亲也说:“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毫不吝啬地表扬我儿子。”我听说,现在很多孩子去上学时,父母会把写有夸奖词句的便签放在饭盒里;孩子一回到家,就会看到冰箱上贴着奖励的小星星。男孩洗洗碗就能赚取自己梦寐以求的棒球卡;女孩按时完成作业,就能得到一个美甲的奖励。你看,他们都这么聪明,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他们都应该被赞美包围。
《关键教养报告》[美]波·布郎森
阿什利·梅里曼夏婧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星期日周刊记者
王崇这一点都不是耸人听闻。如果你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当你被表扬时,你的感受并不太好。如果你足够敏感,当你听到有人被表扬了,你也会看到对方有些不知所措。这不是什么秘密,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孩子更敏感。在养育孩子方面还存在很多迷思,比如,看《海绵宝宝》的孩子,攻击行为更多……这些观点来自波·布朗森和阿什利·梅里曼,他们是 《关键教养报告》的作者,这本书从头看到尾,至少能起到一个作用:颠覆你之前的很多育儿观点,从而开启新的养育孩子的思考。从小听到“你很聪明”的托马斯托马斯上五年级了,他所在的学校是纽约一所极具竞争力的一流名校。托马斯很瘦,最近他把金色的长发剪短了,新发型看起来很像新版007邦德。但有一点不像,他的穿着;他喜欢穿休闲裤,再搭配一件印着偶像的T恤。在学校里,托马斯有5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所谓的“天才儿童”。托马斯是其中之一,他很享受这种归属感。从托马斯会走路起,他就不断地听到“你很聪明”这样的表扬。不只他的父母会这样表扬他,任何一个接触过这个早熟孩子的人都会这样说。当他申请进入该校幼儿园就读时,他就被证明是一个高智商的孩子。因为凡是想进入该校的孩子都必须进行智商测试,只有智商位于前1%的孩子才有可能被录取。而托马斯的智商测试成绩不只是位于前1%,而是前1%的前1%。但是,当托马斯顺利入学后,他对自己天赋的认识并没有成功地转化成自如应对各门功课的强大自信心。更糟的是,托马斯的父亲发现正好相反,“托马斯拒绝尝试他不擅长的事情。他会迅速地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但是,一旦他发现这些事情很难成功时,就会立刻放弃,并且说‘这个我不会’。”只要瞥一眼,托马斯就能把世界上的事物分成两部分:他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例如,托马斯低年级的时候,在词汇方面表现得不太好,所以他会默默地念而不开口读。当托马斯第一次看见自己的词汇考试成绩时,他显得很畏缩。最让人头疼的是他三年级学习书法的经历。当时他正在学习花体字,但仅仅尝试了几周,他就放弃了。后来老师要求所有家庭作业都要用花体写,托马斯不但没有积极去弥补差距,反而断然拒绝再写花体字。托马斯的父亲尝试跟他讲道理:“孩子,你很聪明,但这不等于你可以不努力啊! ”最终,托马斯掌握了花体字,但这多半要归功于他父亲持续不断的连哄带骗。为什么这个在智商测试中遥遥领先的孩子,对于应对学校日常功课,如此地没信心?像托马斯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几十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大部分“天才儿童”,也就是那些智商位于前10%的学生,严重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他们总认为自己无法胜任一些事情,并且备受这一想法的折磨,因此只好降低对自己的期望。他们往往低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高估外部因素对其取得成功的作用,因而过度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很多父母认为,夸孩子聪明可以让孩子更自信。哥伦比亚大学一项调查表明,85%的美国父母认为,表扬孩子聪明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的随机调查,几乎所有纽约父母都这样认为。我曾问一位母亲是否经常夸孩子聪明,她得意地说:“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夸他。”另一位父亲也说:“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毫不吝啬地表扬我儿子。”我听说,现在很多孩子去上学时,父母会把写有夸奖词句的便签放在饭盒里;孩子一回到家,就会看到冰箱上贴着奖励的小星星。男孩洗洗碗就能赚取自己梦寐以求的棒球卡;女孩按时完成作业,就能得到一个美甲的奖励。你看,他们都这么聪明,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他们都应该被赞美包围。父母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孩子坚信自己很聪明,那么,他就能对学业上的挑战无所畏惧。不断的赞美就像天使一样保护着孩子,使他们的天赋不被埋没。但是,一项来自纽约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调研表明:夸奖孩子聪明往往适得其反。大人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并没有让他们表现得更好。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表现不佳的罪魁祸首。表扬毁掉孩子的自信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萝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在过去的10年里,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表扬的话就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表扬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会觉得沮丧。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表扬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成绩好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德韦克的研究指出一点,一流脑力本身并不会把小孩变得特别敏感或脆弱,是表扬把小孩变脆弱的。有趣的是,在德韦克的某次实验中,考过很难的测验之后再考正常的测验,女生分数全都大跌,原本成绩越好的退步越大。第一轮考最高的,到最后一轮竟然比原本考最糟的还要糟。这种现象,德韦克提出了可能解释:“女生习惯完美,女生也较重视他人的看法及反应。男生则总是在互骂笨蛋,因此也不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怎样表扬才对总的来说,表扬是好的,是一股积极的、激励的力量。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有积极作用。德韦克认为,表扬的效果是好是坏,取决于表扬本身。研究发现,具体、明确、针对某一件事情的表扬,才能发挥作用。表扬是否真诚也至关重要。德韦克指出,父母常常误以为孩子太小,不能理解父母的真实意图。其实不然。就好像我们可以察觉出到底是假意恭维还是真心赞美一样,孩子也可以察觉到表扬背后的真正含义。只有7岁以下的孩子,才会相信所有的表扬。稍大一点的孩子完全可以像成人一样辨别表扬的真伪。心理学家伍夫维·梅耶研究过孩子看到同伴受到表扬之后的反应。结果显示,12岁的孩子已经明白,被老师表扬并不代表你做得好,相反,正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老师认为你需要额外的鼓励才表扬你。小孩已经看透了这个思维模式:只有落后的学生才会总被老师表扬。专家惊奇地发现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认为,得到表扬不是什么好事,还不如被批评。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威林厄姆认为,当老师表扬某个学生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你已经发挥出了全部天赋。”而当老师批评某个学生的时候,可能他的本意是:“你还有提升空间。”纽约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朱迪丝·布鲁克认为,表扬很重要,但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表扬。如果孩子认为表扬很假,那么,他们不仅会不相信虚假的表扬,也会不再相信那些真诚的赞美。过分的表扬会扭曲孩子的行为动机。他们会变得为了得到表扬而去做一件事情,而在过程中没有真正享受。里德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学者们回顾了150多项关于表扬的研究。结果表明:总被表扬的学生,会变得不愿意冒险且缺乏自主性。与同伴相比,总被表扬的学生,做事很难持之以恒,过分依赖老师,说话中也透着不自信。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成绩普遍降到全班倒数水平。他们大多害怕选择,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害怕失败。一位高中英语老师曾告诉我,她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在家里受到过度表扬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的表扬是对孩子的支持,而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父母极高的期望。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法专注学习,只关心考试会得多少分。“我遇到过一位母亲,只因为我给她儿子的成绩是C,她就说‘你毁了我儿子的自尊’。我跟她说:‘你的孩子以后会做得更好。我给他C,是希望他不要满足现状。’”虽然我们一直以为,被过度表扬的孩子会搞不清为了什么而学习,或缺乏动力,但德韦克却给了我们相反的结果:被频繁表扬的孩子更看重输赢,对击败对手更感兴趣。另外,这样的孩子非常爱面子。在一个实验中,学生要参加两次测试。在两次测试的中间休息时间,学生可以作出如下选择:要么选择上课,学习第二次测试需要的技巧。要么选择知道第一次测试的成绩排名。时间有限,只能选一项。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学生几乎都选择了第二种任务,他们关心自己的成绩,而不愿意花时间去准备第二次测试。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成绩单,并告诉他们,这些成绩单将寄给其他学校的学生。其实,他们既不会见到那些学生,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结果发现,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学生,有4成夸大了自己的成绩;而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学生,表现较诚实。那些在小学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入初中之后,会面对更大的压力。在深度访谈中,许多这样的学生都承认,他们认真考虑过考试作弊。学生选择作弊,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当家长忽略孩子的失败,并且坚信他下次会做得更好时,问题就更严重了。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2/01 08:00
02/01 08:00
02/01 07:59
02/01 07:59
02/01 07:58
02/01 12:39
02/01 12:41
02/01 12:42
02/01 12:44
02/01 12:45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2/01 11:05
02/01 11:05
02/01 11:05
02/01 11:05
02/01 11:05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61572
播放数:233631
播放数:134668
播放数:172004
48小时点击排行三春晖家庭教育工作室
当前位置:&&&&
《怎样表扬孩子更有效果》
上传: 王艳娜 &&&&更新时间: 10:11:51
怎样表扬孩子更有效果 & &&&&&&& 我看过不少教育方面的书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观点对我影响很深,但由于理解的偏差,我认为夸赞是多多益善,致使表扬无处不有。看见小朋友完成作业会说:&你真棒&,小朋友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说:&真聪明&。表扬可以张扬孩子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直到有一天一位小朋友&大闹天宫&我才开始反思地孩子的表扬是不是该多多益善。我班有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她很伶俐,平时我总是表扬她,那一天我带全班的小朋友做手工,做完之后小朋友一起评价每个小朋友做的怎么样,在做手工时她把胶水弄到作品上了,看起来补角脏,所以有的小朋友跟她提意见,但平时听惯了表扬的她很不高兴,反过来说别的小朋友的不是,还大哭大闹,看到这些我意识到以前的表扬法有很多不妥,孩子总是被表扬,会导致自尊心膨胀,期望过高,抗挫折能力减弱等很多问题。后来我逐渐将表扬由多到少,由密到疏,让孩子慢慢不再依赖表扬。 &&&&&&& 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那位小朋友终于回到了能正常面对表扬的成长轨迹。 &&&&&&& 其实表扬的方式有很多,我以前在表扬小朋友时总是用&你真棒&&真聪明&等溢美之词。这样的语言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选择表扬的方式呢? &&&&&&& 首先,表扬忌空泛。&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能干&,不少人这样夸小朋友。这样笼统、抽象、空洞的表扬,使孩子懵懵懂懂,不知所云,弄不清自己好在那里,聪明在那里,不仅起不到 激励作用,还容易助长孩子的自负,甚至影响到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和分辨能力。正确的做法是:表扬孩子应具体、明了,就事论事。 &&&&&&&& 比如:你看到小朋友自觉将玩具&归还原处&,你可以趁机表扬他,&老师很高兴你能把玩具收拾好,这习惯真好,以后要坚持。&这种具体的表扬比泛泛地说&你真棒&&你真好&效果好的多。 &&&&& & 其二: 表扬忌虚伪。我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个小女孩正在练字。写的歪歪斜斜,但其母为了鼓励她,就表扬说:&写的真好看,比妈妈写的字还好看,比妈妈写的字还漂亮。&谁知小女孩嘴巴一噘说:&妈妈撒谎,撒谎不是好孩子,你写的比我的好看。&孩子虽小,但也有基本的辨别能力,你别想用廉价的表扬糊弄她。这种虚伪的表扬多了,还会使孩子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反感你的表扬。记住,夸奖也需要真诚。真诚是一种力量。 &&&&&&& 其三:表扬忌贬损。有人是在表扬孩子,但话语里隐含着贬损,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表扬&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今天讲故事不磕巴了。&&你画画居然得奖了,看样子不笨。&&你今天终于没作错,了不起!&向这样明褒暗贬,好话坏说的表扬,流露出不信任和怀疑,会损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避免此类伤害孩子的表扬。 &&&&&&&&&其四:表扬忌过滥。表扬要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忌过多过滥。有的人不分时间、地点、场合表扬孩子,这样表扬方式很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孩子被你表扬皮了。你的表扬对他不起什么作用!另一种是把孩子给惯坏了。孩子在你的不断表扬声中变的骄横、自大、脆弱。心理学研究表明,有间隔的、不定期的表扬方式比每次必奖更能塑造孩子的品格。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把表扬完全等同于爱。另一点家长要明白,表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引导孩子自我激励,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有没有表扬都能积极向上,这就是表扬的大智慧了。 &&&&&&&&总之一句话,表扬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夸人聪明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