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纯牛奶奶加水煮沸后出现块状物是什么原因

牛奶加热有絮状物需警惕_新浪健康_新浪网
牛奶加热有絮状物需警惕
  “说话”似乎是高等动物的专利,无论高兴与否、身体舒服与否,他们都会通过语言来告诉对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食物也会“说话”,它们会通过一些外在变化向你“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上海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陈霞飞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于磊教你“听”懂食物的表达。
  表达1:烤肉产生棕红色、烤馒头变黄。
  解读:发生美拉德反应,可能产生致癌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经过120℃以上高温烹制后,颜色会发黄发褐,同时释放出诱人的香气,这个反应叫美拉德反应。比如红烧肉、烤鸭、烤面包、烙饼、油炸…各种烹调后颜色变深发褐的处理,几乎都促进美拉德反应。丙烯酰胺(一种致癌物)是这个反应的一个副产物,它本身和香气无关,也没有颜色,但一般来说,食物加热后颜色越深重,香味越浓郁,丙烯酰胺含量也会越高。因此,馒头片、面包片不要烤到太黄的程度,尽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类制品,如炸薯片等。
  表达2:土豆切开后变褐、鲜榨果汁变色。
  解读:发生酶促褐变,损失维生素C。
  果蔬和薯类食物中天生存在“酚氧化酶”,同时还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物质”,它们如果碰到一起,再加上氧气,就会发生“酶促褐变”,即酚氧化酶催化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色的“醌类物质”。这些醌类物质能够相互聚合,使颜色越来越深。这个过程中虽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但褐变后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并且还伴随着维生素C的损失。要想避免此反应,榨果汁前应该先用沸水烫一下原料,使酚氧化酶失活,或者榨汁时加一片维生素C,土豆、藕片或山药切后如果不能马上烹调,应该放入滴了醋的水里。
  表达3:紫甘蓝焯水变蓝。
  解读:花青素遇碱变蓝,稳定性下降。
  草莓、紫甘蓝、紫薯、紫米等食物富含花青素,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花青素的特点是,在酸性下呈红色,碱性下通常会变蓝,中间还可能有紫色、绿色等过渡色,而北方的水一般呈弱碱性。这些变色都很正常,可以放心食用,但一般来说,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相对较好,比如稍微加点醋,紫甘蓝颜色会更红艳。
  表达4:绿叶菜炒后变黄。
  解读:叶绿素脱镁,损失镁。
  绿色蔬菜之所以呈现绿色,多数归功于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当光线照射在叶绿素上,含镁离子的卟啉(叶绿素中的一种化合物)会让其他颜色的光有来无回,只让绿色光反射回去。但加热过程中,叶绿素非常不稳定。研究证明,醋中的乙酸(醋酸)会破坏叶绿素的结构,将叶绿素变成“脱镁叶绿素”,蔬菜会迅速变成黄褐色。因此,炒绿叶菜要少加醋或不加。
  表达5:牛奶加热后出现絮状物。
  解读:蛋白质变性或微生物过多,已经变质。
  牛奶加热后出现絮状物,有以下两种原因。第一,牛奶中存在的某些蛋白酶改变了牛奶中蛋白质的结构,从而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变性和凝结。这样的牛奶虽然没过保质期,但也不建议饮用。第二,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增殖导致牛奶的酸度发生变化,进一步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从而出现絮状物。总之,加热后有絮状物的牛奶不建议饮用。
  表达6:醋长白毛。
  解读:毛霉产生的霉花浮膜,可能含其他致病菌。
  醋里长的“白毛”很可能是毛霉产生的霉花浮膜,毛霉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如果醋长白毛单纯是毛霉引起的,去除霉花浮膜继续吃不会有多大问题。但空气中还有别的致病菌,如果也在醋中繁殖,可能会带来健康威胁,因此,长了白毛的醋最好不要继续食用。
  表达7:酸奶变酸。
  解读:乳酸菌迅速繁殖,但活力下降。
   酸奶的酸度是有限度的,如果酸奶在储存、物流过程中脱离了冷链,如被搁置在室温或者户外环境下,乳酸菌会迅速繁殖而导致酸奶酸度增加,并且超出可接受范围,这样的酸奶口感会很酸,而且乳酸菌活力下降,乳蛋白变性程度增加,不利于人体吸收,也不利于肠胃健康。保存越久,酸奶的品质越难保证,所以,酸奶不要一次性买很多,尽量现买现喝。
  表达8:豆腐表面发黏。
  解读:细菌滋生,可能含毒素。
  豆腐和肉一样,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所以容易在通风不良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滋生细菌,而使豆腐变得黏黏的。若菌种是纯的,则不必担心其安全性。但是居家环境里杂菌多,会混有有害菌,有些会产生毒素,用热水冲洗也不能保证完全洗掉。因此,发黏的豆腐不建议食用。此外,豆干、动物内脏等高蛋白的食品如果表面有黏、滑物质,也应扔掉。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现挤牛奶加热后有块状
小火wan115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加热是破坏蛋白质的过程,当蛋白质变性后一般都会成为沉淀,所以加热后有沉淀是这种牛奶含蛋白质多的表现,不用担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纯牛奶加水煮沸后出现块状物是什么原因
纯牛奶加水煮沸后出现块状物是什么原因
健康咨询描述:
纯牛奶加水煮沸后出现块状物是什么原因喝了此牛奶后对人体有害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中医儿科,中医妇科
帮助网友:175586称赞:7002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24次
&&&&&&病情分析:&&&&&&你说的情况牛奶本身是胶体,也是含有很多的蛋白质,在加温后牛奶会凝结成块是很正常的&&&&&&指导意见:&&&&&&这样的问题对身体没有伤害,是一种溶液的变化,遇热煮沸后的凝结过程。不会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一般的加热后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这种现象是经常性的还是偶尔出现呢
09:11医生回答:
正常的刚挤出生牛奶煮沸都会结块的,不用紧张,牛奶公司卖出的牛奶都经过加工了,一般结块少一些。这个不用担心
但是我们喝的是袋装的纯牛奶,加了水煮沸,出现了3次了,这个和牛奶本身的质量有关还是水的问题或者就是正常呢?
10:23医生回答:
袋装的牛奶一般不用加水可以直接加热,加水后一般都会出现结块的现象。鲜牛奶除外,牛奶没有问题
参考价格:16.2
参考价格:5.4
参考价格:4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
参考价格:¥16.5
适用于焦虑障碍的治疗或用于缓解焦虑症状以及与抑郁...
参考价格:¥8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查看: 24317|回复: 6
[转帖]纯牛奶结块,煮沸后分层,呈豆腐状,有沉淀,这是怎么回事?
在线时间11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34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 积分
纯牛奶结块,煮沸后分层,呈豆腐状,有沉淀,这是怎么回事?
  牛奶的乳香味及风味主要是通过其营养成份体现的,如蛋白质、脂肪、乳糖等等。除了这些主要的营养成份外,还有一些微量的有机物,如各种酶类。尽管酶的数量微小,但是它的存在对牛奶成份及口味的影响却很大,纯牛奶结块,煮沸后分层,呈豆腐状,沉淀,即是由酶引起的。牛乳经超高温灭菌,酶钝化,失活,但是在贮存、运输及撞击、高温曝晒等外界刺激下,失活的耐热酶又可能被激活,进而有机会分解长货架期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将原来稳定的体系破坏了,酪蛋白等结构发生了变化,使牛奶的蛋白与Ca+结合形成凝块。结块后的牛奶成份发生了变化,虽然可能对人体无害,但我们建议不再饮用。
  当然,因为酶的含量毕竟极少,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讲不是每一包牛奶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纯牛奶结块,煮沸后分层,呈豆腐状等却是在异常条件下酶存在时的一种自然反映。&&
身体健健康康
生活简简单单
爱情甜甜蜜蜜
家庭和和美美
在线时间145 小时
阅读权限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转帖]纯牛奶结块,煮沸后分层,呈豆腐状,有沉淀,这是怎么回事?
玲儿对牛奶的知道多哟。。我现在不爱喝了。。
为伊痴,为伊狂,为伊相思苦断肠;
谁思君,谁念郎,谁为笨牛守空房?
在线时间268 小时
阅读权限90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主题帖子积分
[转帖]纯牛奶结块,煮沸后分层,呈豆腐状,有沉淀,这是怎么回事?
教给大家一个全脂牛奶变脱脂牛奶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把牛奶煮沸,稍凉后,将上层凝固的部分分离出去,剩下的就基本上是脱脂奶了。
我就是我!
在线时间433 小时
阅读权限9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转帖]纯牛奶结块,煮沸后分层,呈豆腐状,有沉淀,这是怎么回事?
谢谢tracy简单有效的方法
还有玲儿啊
这两天是猛发贴呀
看的我是眼花缭乱
资源可真丰富
在线时间604 小时
阅读权限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谢谢!!!!!!!!!!1111
在线时间330 小时
阅读权限50
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主题帖子积分
都是强人,佩服的说~~
在线时间269 小时
阅读权限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主题帖子积分
呵呵,又学到新东西。
金牌会员勋章
金牌会员勋章
优秀服务勋章
优秀服务勋章
特邀主讲人
特邀主讲人
食品论坛认证会员
钻石会员勋章
钻石会员勋章
杰出服务勋章
杰出服务勋章
食坛知名勋章
食坛知名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银牌会员勋章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牛纯牛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