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不睡觉一天没有大便~总是闹~不睡觉~什么问

宝宝一直要吃,晚上还不好睡,一天没拉大便
时间: 17:02:16
健康咨询描述:
宝宝一周一前段时间秋季腹泻好几天后不拉了,但是晚上睡觉老哭,白天一直要吃东西,不给吃很烦燥,一天到晚咦咦阿阿。停止腹泻第一天婆婆给吃了一些饼,一些水果,下午拉了三次便便,头次正常。两次比较稀。第二天吃稀饭,然后喂水果都蒸熟喂。一天都没有排便,晚间睡觉又哭闹。白天经常塞手指进去吃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腹泻的时候打了两针,喂了药没好,后来自己喂了朋友香港带回的猴枣散竟然没拉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宝宝这样食欲这么强是因为前几天空肚难受饿怕了,还是说没有全好不舒服才这样啊。还有就是,宝宝长牙很没有规律,有时候也没有太注意,早上看到有长了新牙,还是说因为长牙的原因?要去检查吗?检查的话要做什么检查?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1个回答5个回答1个回答2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赵付俊医师
擅长: 擅长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症状,各种妇科疾病,高血压用
帮助网友:52198称赞:361
病情分析:您好,婴幼儿正常大便应该是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指导意见:而且不干不稀且成型。你家宝宝一天多次大便,应该是不正常的,如果比较稀可以吃点妈咪爱和婴儿健脾散调理,再结合食疗,给他熬点小米粥,喝上边的汤(也可以加点盐或白糖),不要吃里边的小米,它既有营养又补肚子,这样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祝宝宝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107332称赞:1968
病情分析:您好,孩子晚上不好好睡觉,目前腹泻好了,一般是孩子肚子不舒服或者缺钙的现象,要多喝水的。指导意见:不要吃太多了,可以服用胖得生治疗的,也要用点小儿七星茶治疗,适当补充钙和鱼肝油观察
今天一天也还没有便便。那刚拉完肚子又两天不便便,是不是小孩子的肠胃有些有问题啊,有必要带去医院看下吗?
23:08医生回答:
要多喝水的,不要紧的,帮助消化的药物继续就可观察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6个回答1个回答2个回答9个回答2个回答
参考价格:23
条患者评价
查看说明书
参考价格:33
条患者评价
查看说明书
参考价格:8.5
条患者评价
查看说明书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利湿,行气。本品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所致的腹泻,...
参考价格:¥33
1.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
参考价格:¥8.5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宝宝爱撑,睡不实,大便哭闹
悬赏:100分
宝宝爱撑,睡不实,大便哭闹
宝宝现在70天了,母乳喂养。睡觉经常会嗯嗯撑,四肢也用劲,有时撑得满脸通红,哇哇哭开了。宝宝大便是蛋花状的稀便,大便前总爱撑,有时都憋得满脸通红,哇哇大哭,只便了一点点。小便之前也有时也会闹一下,才把尿把掉。每天到早晨4点以后,就基本上睡不实了,放下来5-10分钟就开始嗯嗯,自己撑,哭,把他抱起来就能好一点。这是什么问题啊?是肚子不舒服呢,还是有缺氧的症状啊?
0-6個月寶寶大便基本特征
次数 大便次数个体差异大,关键是和以前的排便情况比较。
   新生儿的大便次数会比较多,随着月龄的增加,尤其到了2~3个月的时候,大便次数会慢慢变少或一下子明显减少,1~4天拉一次都是正常情况。宝宝大便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和之前的情况比较。例如,如果一个宝宝一直都是几天才拉一次,拉出来的便便也很软,那即使4天一次也没有关系。而如果一个宝宝本来都是一天2~3次,突然一天7~8次,而且拉出来的便便很稀很水,那就表明大便有问题了。
颜色 淡黄色·黄色·金黄色·绿色·棕色都是健康的颜色。
   宝宝大便的颜色会受到所吃食物的影响。添加辅食前正常大便的颜色通常为金黄色或黄色,新生2~3天的宝宝可能会排出棕色的便便,这是胎粪到正常大便的过渡便。吃奶粉的宝宝偶然微带有绿色。
   添加辅食后,大便的颜色会有所改变,往往会受到所吃辅食颜色的影响。比如吃胡萝卜就会有胡萝卜色的便便,吃绿叶菜就可能呈绿色。不过,米粉等辅食不会影响便便的颜色。
形状 宝宝的大便含水量较多,比较稀,不成形。
   添加辅食前,宝宝吃的食物水分含量较多,所以大便含水量也比较多。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是不成形的,一般为糊状或水状,里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质地较硬,基本成形。添加辅食(尤其是固体食物)后,宝宝的大便会慢慢成形变硬,逐渐接近成人。
气味 只喝母乳和奶粉的时候基本没有臭味。
   添加辅食前,宝宝吃的食物水分含量较多,所以大便含水量也比较多。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是不成形的,一般为糊状或水状,里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质地较硬,基本成形。添加辅食(尤其是固体食物)后,宝宝的大便会慢慢成形变硬,逐渐接近成人。
如果宝宝的大便出现以下问题,妈妈就要注意了,最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蛋花汤样  
  黄色,水分多、粪质少,这可能表示宝宝有病毒性肠炎了,多发于4个月后的宝宝。
  4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水分也很多,妈妈很难判断是否是蛋花汤样大便。那就看宝宝的其它情况。如果食欲正常、体重增长良好,那没有问题。如果本来大便就变少,添加辅食后突然变成蛋花汤,那就要及时就医。
 豆腐渣样
  便便为黄绿色带粘液的稀便,有时呈“豆腐渣”样,这表示宝宝有霉菌性肠炎了。
 大便有血
  *暗红色 如果肠道里面有不正常的组织或息肉,会造成不正常的出血。而且大便在经过肠道时,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因为血色素会和肠内细菌发生作用,所以颜色不会是鲜红,而是暗红色。
   *鲜红色 表示出血的地方距离肛门不远,有可能是大便出来时造成肛门裂伤所致。
   *黑色 如果是上消化道的出血,像是胃或十二指肠出血,颜色就会是黑色的。越高位的肠胃道出血,大便的颜色会越黑,越接近肛门的出血,大便颜色越鲜红,而中间段肠胃道出血,大便则会呈现暗红色或是咖啡色。
   *大便外面包着血 通常是因为大便很硬,造成肛门裂伤,这时会看到一坨硬硬的大便,外面包着血,但是大便里面没有。
   *大便和血混合 如果是肠道内部的问题,会看到血和大便混在一起。例如,在高位的小肠出血,看到的就会是砖红色的大便,并且便和血是混合在一起的。
 白陶土样大便(米色、白色、淡黄色)
  正常的大便因为有胆汁,所以会呈现黄色或绿色,但如果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这说明宝宝的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要立即就医。
 腥臭味
  海水样大便会发出腥臭味,暗绿色,粘液较多,有片状假膜,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非常危险,要立刻去医院。
 ※医生提醒
  去医院就诊的时候,要带上宝宝的大便,或者拍下照片,方便医生诊断。另外,要写下宝宝平时的进食情况和目前的情况,让医生有参照,这对医生诊断病情都是很重要的哦。
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的睡眠远远比成人要多。
新生儿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湿的时候醒着以外,几乎都在睡眠。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大脑容易疲劳,多睡眠正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大体如下(小时): 初生 20 九个月 14-15 二岁 12.5 七岁 11
两个月 16-18 十二个月 13-14 三岁 12 七岁以上 9-10
四个月 15-16 十五个月 13 五岁 11.5
怎样观察小儿的睡眠?
不同月龄的小儿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下面介绍一下不同月龄小儿应睡眠时间及如何观察小儿睡眠。
(1)新生儿:一昼夜要有20小时为睡眠时间,睡眠时要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正确。
(2)2~3个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为睡眠时间,约18小时,观察同上。
(3)4~6个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约需2小时,共约6小时,观察同上。
(4)7~12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时左右,共约4小时,观察同上。
(5)13~18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约1.5~2小时,共约3~4小时,观察同上。
(6)19~24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外,还要观察是否闭眼,睡得是否安静,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等。
(7)25~30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正确与否,还需看安静入睡否及醒后经成人提醒能否安静躺着,不影响别人,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及醒后精神是否饱满愉快等。
(8)31~36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还要看是否主动躺好,是否安静入睡,醒后能否静卧、不哭不闹等。
(9)4岁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观察内容同上,同时成人应经常注意是否有不良习惯,如吃手,吃被子角、蒙头睡等,对睡眠不安的要仔细进行观察,找出原因,及时给予治疗处理。
通过仔细地观察婴幼儿睡眠状态,可以了解婴幼儿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婴幼儿的睡眠是入睡后安静,呼吸轻而匀,头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时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现下列睡眠异常现象,则往往是病患潜伏或发病的征兆:
(1)睡眠不实,时而哭闹乱动,睡眠不沉。
(2)全身皮肤干燥发烫,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超过正常次数。
(3)入睡后不安宁,头部多汗(湿了枕头),时常哭闹不安,摇头抓耳,睡眠易醒。睡后时有出现痛苦难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这些婴儿应去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并给予治疗。
有些小儿睡眠的异常现象是由于白天兴奋过度或饮食过量所致。有的异常如突然滚动或哭闹,则是排尿的表示。对这些现象可有针对性地处理。每个小孩有其独自的睡眠规律和睡眠表现,应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
要睡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天要定时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点喂(21:00-22:00)。吃饱后夜里尽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换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单独睡,不要和母亲合睡,这样空气新鲜,孩子也不致因为母亲离去而睡不着(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亲睡得过沉,合睡有时会把孩子压着,甚至压死,单独睡就不会发生这种意外。
孩子盖的被要轻软、温暖、舒适,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闹孩子或随便吓唬孩子,以免过于兴奋影响睡眠。也不要养成抱在怀中抖动,拍背或含着奶头才入睡的坏习惯,应该放在床上让孩子自己睡。
怎样哄婴幼儿睡觉?
夜间婴幼儿入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睡前玩个不停,想睡时,一躺到妈妈怀里就睡着了。有的睡前要吃奶,临睡时还要吮着空奶瓶。有的小儿按规定的时间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后则折腾好久才可入睡。那么,如何让婴幼儿按时入睡呢?
(1)若小儿在睡前精力充沛,不愿早睡,那么白天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他的活动量,让他玩得有点疲劳,但在入睡前则应让他静下来,不要过分兴奋,这样就有利于入睡。
(2)睡前不给婴儿吃得过饱或过少,以免因胃肠不适或饥饿而影响睡眠。也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使小儿睡前保持情绪安定,防止过度兴奋。上床后,不应给予玩具,以免小儿因贪玩而不肯入睡。
(3)对于半夜醒来的小儿,如果吃母奶能睡着,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静入睡。这不必担心会养成不良习惯。因随着幼儿的长大,半夜醒来吃奶的习惯会渐渐消失。
(4)幼儿多数喜欢妈妈陪他一起上床入睡。这样孩子会十分安心、愉快;在妈妈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稳稳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养成从小抱着入睡的习惯。要培养成1岁时愿意自己躺下入睡,2岁时能按时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岁后能自己上床盖被,醒后下床穿上拖鞋。
婴幼儿睡觉易醒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父母都对宝宝的睡眠十分关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婴幼儿特别容易于睡眠中醒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够协调,易兴奋,稍有外来的刺激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婴儿惊醒,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步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
(2)进食过饱: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妈妈不管孩子饿不饿,睡前总要给加餐点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吃奶的婴儿,有些妈妈习惯于喂着母乳伴宝宝入睡,结果导致孩子睡时食奶过量,腹胀易醒,醒后年轻的母亲却又立即用奶去安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3)疾病因素:小孩肠寄生虫病是幼儿睡觉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患寄生虫病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足,出现贫血、易惊等症状,早期佝偻病的小孩也常睡觉易醒。
(4)环境因素:小孩在睡觉时,室内光线过强,家人在看电视及大声谈话说笑均会干扰幼儿的正常睡眠,易于惊醒;小儿夜间易踢被子,或被子盖得太厚太重,这都会造成孩子睡觉时过冷或过热,引起幼儿烦躁不安、手脚乱动,这亦是睡觉易醒的常见原因。
(5)兴奋过度:有的幼儿白天或睡前游戏玩耍过度,或听了、看了惊险故事、电视。常可造成幼儿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智力发育较好较快的孩子也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孩子常可在梦中惊醒。
哪些因素影响小儿睡眠?
影响小儿睡眠常见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一定规律或睡前由人抱着走动、摇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受惊吓、太热、太闷,蚊虫咬或尿布潮湿等。
(3)小儿对梦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惧心理而影响睡眠。
(4)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蛲虫病,每晚蛲虫爬出肛门造成瘙痒,影响入睡。
(5)饥饱不适,被褥过暖,过厚,使小儿身体产热难以散发,或盖被过少,使小儿受凉。
(6)大一点的小儿睡眠不好,常与生活习惯改变和情绪的变化有关。例如睡眠场所的变化,或睡前听了怪诞的故事或看了惊险的电影,以致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
(7)各种疾病,也会影响睡眠。
如何安排幼儿白天睡觉?
宝宝长到1周岁以后,会对周围的环境兴趣增加,学说话,还会做许多简单地动作,如“再见”、“谢谢”等,确实讨人喜欢。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越来越贪玩,白天难以入睡,有的一定要让奶奶抱着、拍着才能入睡。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生后1个月的小儿除吃奶外,其余时间都是睡眠,随着小儿月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1岁之内白天睡2~3次,1~2岁白天睡1~2次,2岁以后睡1次即可。如果小儿的睡眠不足,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还会影响小儿的长高。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安排宝宝的白天的睡觉呢?
(1)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睡觉的房间要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略微暗淡些;不要在房间里大声谈话,要保持安静。
(2)要让宝宝从小养成白天独睡的习惯。在安排宝宝入睡前半小时,要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并和宝宝一起来到床前,将睡觉用的被褥准备好、并注意训练1岁以内宝宝到睡觉时愿意自己躺下睡,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培养2岁的宝宝能自动按时去睡,不需父母陪伴或拍着入睡。3岁以后能自己上床盖被睡觉,不需父母照管。有条件的最好与父母分床,让宝宝独睡小床上,较大的幼儿可睡在另一房间。
(3)睡觉时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也不要摇晃宝宝或轻拍其身体,更不要讲紧张、恐怖的故事,但可以低声唱一些催眠曲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入睡。
(4)白天睡觉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效果。一般以1小时到2小时为宜。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的睡眠远远比成人要多。
新生儿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湿的时候醒着以外,几乎都在睡眠。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大脑容易疲劳,多睡眠正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大体如下(小时): 初生 20 九个月 14-15 二岁 12.5 七岁 11
两个月 16-18 十二个月 13-14 三岁 12 七岁以上 9-10
四个月 15-16 十五个月 13 五岁 11.5
怎样观察小儿的睡眠?
不同月龄的小儿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下面介绍一下不同月龄小儿应睡眠时间及如何观察小儿睡眠。
(1)新生儿:一昼夜要有20小时为睡眠时间,睡眠时要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正确。
(2)2~3个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为睡眠时间,约18小时,观察同上。
(3)4~6个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约需2小时,共约6小时,观察同上。
(4)7~12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时左右,共约4小时,观察同上。
(5)13~18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约1.5~2小时,共约3~4小时,观察同上。
(6)19~24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外,还要观察是否闭眼,睡得是否安静,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等。
(7)25~30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正确与否,还需看安静入睡否及醒后经成人提醒能否安静躺着,不影响别人,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及醒后精神是否饱满愉快等。
(8)31~36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还要看是否主动躺好,是否安静入睡,醒后能否静卧、不哭不闹等。
(9)4岁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观察内容同上,同时成人应经常注意是否有不良习惯,如吃手,吃被子角、蒙头睡等,对睡眠不安的要仔细进行观察,找出原因,及时给予治疗处理。
通过仔细地观察婴幼儿睡眠状态,可以了解婴幼儿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婴幼儿的睡眠是入睡后安静,呼吸轻而匀,头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时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现下列睡眠异常现象,则往往是病患潜伏或发病的征兆:
(1)睡眠不实,时而哭闹乱动,睡眠不沉。
(2)全身皮肤干燥发烫,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超过正常次数。
(3)入睡后不安宁,头部多汗(湿了枕头),时常哭闹不安,摇头抓耳,睡眠易醒。睡后时有出现痛苦难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这些婴儿应去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并给予治疗。
有些小儿睡眠的异常现象是由于白天兴奋过度或饮食过量所致。有的异常如突然滚动或哭闹,则是排尿的表示。对这些现象可有针对性地处理。每个小孩有其独自的睡眠规律和睡眠表现,应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
要睡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天要定时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点喂(21:00-22:00)。吃饱后夜里尽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换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单独睡,不要和母亲合睡,这样空气新鲜,孩子也不致因为母亲离去而睡不着(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亲睡得过沉,合睡有时会把孩子压着,甚至压死,单独睡就不会发生这种意外。
孩子盖的被要轻软、温暖、舒适,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闹孩子或随便吓唬孩子,以免过于兴奋影响睡眠。也不要养成抱在怀中抖动,拍背或含着奶头才入睡的坏习惯,应该放在床上让孩子自己睡。
怎样哄婴幼儿睡觉?
夜间婴幼儿入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睡前玩个不停,想睡时,一躺到妈妈怀里就睡着了。有的睡前要吃奶,临睡时还要吮着空奶瓶。有的小儿按规定的时间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后则折腾好久才可入睡。那么,如何让婴幼儿按时入睡呢?
(1)若小儿在睡前精力充沛,不愿早睡,那么白天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他的活动量,让他玩得有点疲劳,但在入睡前则应让他静下来,不要过分兴奋,这样就有利于入睡。
(2)睡前不给婴儿吃得过饱或过少,以免因胃肠不适或饥饿而影响睡眠。也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使小儿睡前保持情绪安定,防止过度兴奋。上床后,不应给予玩具,以免小儿因贪玩而不肯入睡。
(3)对于半夜醒来的小儿,如果吃母奶能睡着,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静入睡。这不必担心会养成不良习惯。因随着幼儿的长大,半夜醒来吃奶的习惯会渐渐消失。
(4)幼儿多数喜欢妈妈陪他一起上床入睡。这样孩子会十分安心、愉快;在妈妈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稳稳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养成从小抱着入睡的习惯。要培养成1岁时愿意自己躺下入睡,2岁时能按时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岁后能自己上床盖被,醒后下床穿上拖鞋。
婴幼儿睡觉易醒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父母都对宝宝的睡眠十分关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婴幼儿特别容易于睡眠中醒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够协调,易兴奋,稍有外来的刺激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婴儿惊醒,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步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
(2)进食过饱: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妈妈不管孩子饿不饿,睡前总要给加餐点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吃奶的婴儿,有些妈妈习惯于喂着母乳伴宝宝入睡,结果导致孩子睡时食奶过量,腹胀易醒,醒后年轻的母亲却又立即用奶去安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3)疾病因素:小孩肠寄生虫病是幼儿睡觉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患寄生虫病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足,出现贫血、易惊等症状,早期佝偻病的小孩也常睡觉易醒。
(4)环境因素:小孩在睡觉时,室内光线过强,家人在看电视及大声谈话说笑均会干扰幼儿的正常睡眠,易于惊醒;小儿夜间易踢被子,或被子盖得太厚太重,这都会造成孩子睡觉时过冷或过热,引起幼儿烦躁不安、手脚乱动,这亦是睡觉易醒的常见原因。
(5)兴奋过度:有的幼儿白天或睡前游戏玩耍过度,或听了、看了惊险故事、电视。常可造成幼儿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智力发育较好较快的孩子也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孩子常可在梦中惊醒。
哪些因素影响小儿睡眠?
影响小儿睡眠常见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一定规律或睡前由人抱着走动、摇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受惊吓、太热、太闷,蚊虫咬或尿布潮湿等。
(3)小儿对梦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惧心理而影响睡眠。
(4)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蛲虫病,每晚蛲虫爬出肛门造成瘙痒,影响入睡。
(5)饥饱不适,被褥过暖,过厚,使小儿身体产热难以散发,或盖被过少,使小儿受凉。
(6)大一点的小儿睡眠不好,常与生活习惯改变和情绪的变化有关。例如睡眠场所的变化,或睡前听了怪诞的故事或看了惊险的电影,以致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
(7)各种疾病,也会影响睡眠。
如何安排幼儿白天睡觉?
宝宝长到1周岁以后,会对周围的环境兴趣增加,学说话,还会做许多简单地动作,如“再见”、“谢谢”等,确实讨人喜欢。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越来越贪玩,白天难以入睡,有的一定要让奶奶抱着、拍着才能入睡。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生后1个月的小儿除吃奶外,其余时间都是睡眠,随着小儿月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1岁之内白天睡2~3次,1~2岁白天睡1~2次,2岁以后睡1次即可。如果小儿的睡眠不足,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还会影响小儿的长高。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安排宝宝的白天的睡觉呢?
(1)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睡觉的房间要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略微暗淡些;不要在房间里大声谈话,要保持安静。
(2)要让宝宝从小养成白天独睡的习惯。在安排宝宝入睡前半小时,要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并和宝宝一起来到床前,将睡觉用的被褥准备好、并注意训练1岁以内宝宝到睡觉时愿意自己躺下睡,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培养2岁的宝宝能自动按时去睡,不需父母陪伴或拍着入睡。3岁以后能自己上床盖被睡觉,不需父母照管。有条件的最好与父母分床,让宝宝独睡小床上,较大的幼儿可睡在另一房间。
(3)睡觉时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也不要摇晃宝宝或轻拍其身体,更不要讲紧张、恐怖的故事,但可以低声唱一些催眠曲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入睡。
(4)白天睡觉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效果。一般以1小时到2小时为宜。
大便不好哦.是不是不舒服呢.
大便不太正常哦,可以带宝宝看是否有肠炎。
至于睡不好,易惊醒、哭闹检查一下是否缺钙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最近宝宝白天总哭闹不杂吃也不睡.大便也没拉是怎么回事_育儿问答_宝宝树
最近宝宝白天总哭闹不杂吃也不睡.大便也没拉是怎么回事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大多数情况下婴儿平均每天大约有18~22小时是在睡眠中。但往往还有些新生儿睡眠睡得不安稳,在遇到新生儿睡眠不安时年轻的父母该怎么办呢?抓住三个重点就可迎刃而解。 首先辨别发生的时间看小儿睡眠不安是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部分的新生儿白天睡觉很好,可是一到了夜晚就开始哭闹不休。若是这样,可让孩子白天少睡一些,使其疲劳,晚上睡眠自然好一些了。 其次要仔细分析睡眠不安的原因,分析了原因,就要对形成的原因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注意一下室内温度是否 过高,是否给孩子包裹的太多,孩子因太热就可导致睡不安稳。这时孩子鼻尖上可 能有汗珠,摸摸身上也会潮湿,需要降低室温,减少或松开包被,孩子感到舒适了自然就能入睡。如果摸一下孩子的小脚发凉,则表示孩子是由于保暖不好而睡不安 ,可加盖棉被或用温水袋在包被外保温。大、小便使尿布湿了,孩子不舒服也睡不 踏实,应及时更换尿布。母乳不足,孩子没吃饱则会影响睡眠,就要勤喂几次,以 促进乳汁分泌,让孩子吃饱。 最后若怀疑为疾病及早诊治。 上述情况都不存在,而母亲在孕期有D和钙剂摄入量不足的情况,新生儿可能有低钙血症,该病的早期也表现睡觉不踏实,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D和葡萄糖酸钙以纠正。 如果除睡眠不安还伴有发烧,不吃奶等其他症状时,应去医院请大夫检查诊治 (1)如果婴儿健康时,是否黑白颠倒。有的婴儿白天睡得太多,夜间不睡觉、很精神,大人不哄不抱便啼哭不止。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白天年人应多逗婴儿玩,使他逐渐形成白天醒、夜间睡的好习惯。 (2)如果是病态: a。首先考虑是否婴儿患了。由于生后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制剂及辅助食物,单满足不了小儿的需要,小儿患了佝偻病,夜间就会啼哭。治疗方法是补充维生素D制剂并及时添加辅助食物和多晒太阳等。 b。小儿是否患了肠道病。由于腹部大量积气,排不出气,引起腹痛。此病常于夜间发作,婴儿下肢卷曲剧烈啼哭。治疗方法是发作时让婴儿俯卧,腹部垫个枕头;为了减少肠内积气,喂奶后要把婴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让他打打嗝;再有,减少肠内积气,牛奶中的糖一定不要超过5~8%的比例,免得糖分过多引起发酵产生气体。 c。是否患了症。蛲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并在夜间常常爬到肛门周围产卵,婴儿因肛门刺痒而哭闹。如果患了蛲虫症,要服驱虫药驱虫,同时要勤洗屁股和涂蛲虫膏,也要勤换裤衩,勤晒被褥等,力争周岁时穿满裆裤子为佳。 d。如果由于喂养不当,奶量不足时,应及时增加奶量和辅助食品。如果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也应注意一下奶的质和量,比例是否合适等。 有些宝宝专门“上夜班”,许多新爸爸和新妈妈烦恼万分,疲惫不堪。其实宝宝休息时间完全可以由爸爸妈妈调教,“夜哭郎”是有办法改变的。 新妈妈和新爸爸要让宝宝白天的生活快乐。新妈妈可以多和宝宝说说话;拿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给宝宝看,给他们讲解;让宝宝接触不同质地的东西,如棉布、绒布、尼龙、丝绸、毛绒玩具、塑料和木头等。爸爸妈妈也可以适当多抱宝宝在家里或户外走走,让宝宝看看精彩的世界。新爸爸和新妈妈应帮助宝宝进行适当运动,消耗体力,如定时让宝宝趴着,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增强宝宝的肺活量和锻炼头颈部肌肉?也可以定时帮宝宝做被动体操。减少宝宝白天睡眠的时间,减少白天的哺乳量,一次不让宝宝吃得过饱,妈妈给宝宝喂完奶要多逗孩子玩,待宝宝玩累了再睡。宝宝白天睡觉时间不宜过长,以1~2个小时为好,超过2小时,就应叫醒宝宝,喂奶、玩耍。 夜里营造梦乡:夜幕降临,先给宝宝洗一个温水澡,再为宝宝进行按摩,能帮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让宝宝喝一些奶,有助于宝宝心满意足地入睡,但要注意千万不能让宝宝含着奶头入睡。睡前将宝宝用被单裹紧,会使宝宝有安全的感觉,利于宝宝入睡。妈妈可以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头部,从头顶向前额方向,同时可小声哼唱催眠曲。为宝宝营造一个宁静、美好、和谐的入睡环境。 分辨哭闹属性 :如果不止,先排除尿湿、饥饿、病痛等因素。属于情绪性哭闹时,爸爸妈妈可安抚宝宝,使其渐渐入睡;也可置之不理,宝宝哭闹累了,自然会睡去,一段时间后,宝宝会养成自己安抚自己,自己入睡的习惯。
最佳回答者:
市场价:?298
没吃嘛肯定不拉喽,可能是哪里不或吓到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为什么不睡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