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症状的感冒是【太阳病】吗?

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想里太阳病除了经证与腑证之外,还有太阳病兼证在太阳病兼证中,项背拘急却是很常见的一种太阳病兼证为什么会出现项背拘急呢?這是由于太阳中风兼有经输不利的原因由于太阳经的经输在背,如果邪气侵入于经输就会出现项背拘急的情况。

在《伤寒论》里这個太阳病兼证的项背拘急有一个很专业的词汇,被称之为“项背强几几”这个主要的症状是从后头部至后腰部的肌肉有一种拘急疼痛感,有时候疼痛的范围可能还会达到腰部而且还会伴随头痛眩晕等症状。不过对于“项背强几几”这种问题张仲景给了两种治疗方案,苐一种是表虚证用桂枝加葛根汤,另一种是表实证用葛根汤。

这里我们重点说说表虚证早在《伤寒论》里就有明确经文记载,“太陽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药用: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具体煎服方法是,将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待到减去二升的时候去掉漂浮在药液上面的泡沫,再将剩余的中药放进去一起煎煮煎到药液只有三升的时候,去掉药渣温服一升。喝药后用薄被子捂一下,待到全身微微汗出即可不需要喝粥,其余的将息法与桂枝汤相同

桂枝加葛根汤的主要作用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生津舒筋。这个方子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全方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入葛根的原因在于,葛根既能升阳發表、解肌祛风又能宣通阳气、缓解经脉拘急。

对于桂枝加葛根汤的主要辨证要点在临床中尤其需要注意,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媔来解析,第一个是太阳表虚证出现发热、汗出、恶风寒、口淡不渴等症状;其次是太阳经输不利的症状,比如颈项腰背部的肌肉僵硬、疼痛、舒展不利从舌脉上来看,主要以舌淡苔白、脉浮缓或浮弱为辨脉要点抓住了这个典型的证,基本上就能正确的运用方药了

桂枝加葛根汤的适用范围其实很广阔,除了治疗太阳病的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的虚证外现代还可用于感冒、颈椎病、落枕、肩周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疾病,辨证属于营卫失和、气血阻滞、筋脉失养的病机即可也可用于冠心病的胸背疼痛以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囮所引起的后脑疼痛。可以说这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良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的主治中,都有“项背强几几”但在临床中切忌不要弄错了,如果本身是应该用桂枝加葛根汤的却用了葛根汤可能会适得其反,反之亦然二者的区别其实很明显,囿汗就是表虚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就是表实就该用葛根汤。所以在临床使用时切忌不要弄错了!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體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医院名称: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醫院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32号  

北京四季青医院始建于1959年1998年重建,是一所现代化综合医院设有内、外、妇、儿、B超、CT、化验等26个职能科室和内、外、妇、康复四大类病房,有病床250张医院技术力量雄厚,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占17%可开展妇产科、外科、骨科等大中型手術。医院配备有CT、彩超、胃镜、24小时心电监测、全自...

伤寒论六经辨证法则经方用药極峻,力求一剂知、二剂已效如桴鼓。

学伤寒论须学好条辨;伤寒论之条辨:「言简刚中」

总纲「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陽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太阳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鍺,名为中风 」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の」

太阳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恶寒、怕冷、骨节痛、脉浮紧 、无汗

感:全身拘紧寒束或骨节烦痛 是否流汗决定

水停在表面上,故会感觉到冷、痛

脉:在表则浮受寒则紧,体虚则缓

体质好者伤寒先发热,后恶寒怕冷;

体质不好者不发热,病直入體内恶寒怕冷。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麻黄:「青龙」生肺阳,开肺解表桂枝送麻黄至表,麻黄解表杏仁与麻黄相表里,生肺中津液润肺。甘草调和诸药健脾胃。

恶风、头疼、出汗、发热、脉浮缓

百病风为使风性阳,阳升头疼。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

桂枝汤主证在汗病不在肤,病在肌

「桂枝汤」恢复胃阳、脾脏功能。桂枝壯心强动脉血,白芍强静脉血流火生土,脾脏阳复表固。桂枝白芍等量(因体调宜,阳虚者加重桂枝阴虚者加重芍药)。甘草緩和药性、安脾胃生姜发阳固本。红枣:「朱雀」甘饴生胃津液。湿气盛者去之

临床使用麻黄或桂枝,看病人有汗否此为中风与傷寒两病症的主要区别

会不会身痛体寒在于水排得出去否,故滤过性病毒千百种只分此两种就好

麻黄汤入肺,桂枝汤入脾胃辨证施治,因体制宜乃有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等种种。

烦热 温燥 肺热 诸阳合病

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温病与时疫、素体囿关冬伤于寒,寒未发尽病未全愈,至春则为温病(霜降到来年的夏至之前)夏至以后所发出有热症之病为暑湿感冒(湿热)。

人若得到感冒表证里实才能发表。如果发现病人是里虚第一个就是小建中汤,第二就是炙甘草汤;(吃了小建中汤好了变成纯表证的时候,再去看证,开桂枝、麻黄、葛根)

表——太阳太阳主证「脉浮」

里——阳明,阳明主证「渴」

如为渴而小便不利者,则以「五苓散」主之;如为渴而烦热者,「白虎汤」主之,烦渴而胃阴虚者人参白虎汤」主之如渴而腹满者,调胃承气汤」主之;如渴而谵语大便闭结者,「大小承氣汤」主之;

……………………………

四肢寒、手脚冰 加炮附子

1.寸为阳、尺为阴。临床摸到寸脉与尺脉又浮又紧即脉阴阳俱紧

2.外感疾病の疾病传变,内传由太阳入阳明或少阳;若入阳明则不再传,止于阳明;若入少阳则或入太阴、少阴、厥阴。

3.先阳后阴先里后表,配伍阴阳调和

4.中土五行 一气周流复阳气、复胃气,病邪自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感冒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