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尿蛋白1 严重吗7000多严重吗

尿蛋白3+表示肾病很严重吗【患者推荐】北京肾病专科医院
热 门搜 索
肾 病人 群
肾 病人 群
您现在的位置: ->& ->尿蛋白3+表示肾病很严重吗
尿蛋白3+表示肾病很严重吗
发布时间:点击:7
尿蛋白3+表示肾病很严重吗
3+表示肾病很严重吗?如果人的尿中出现了尿蛋白,则可能是肾脏出现了损伤,很多人对于尿蛋白3+不是很了解,常常不太会重视该问题。以下由专家介绍尿蛋白3+是怎么回事,希望大家对于尿蛋白3+能够引起重视。
尿蛋白3+表示肾病很严重吗?
人的尿液中是不含或是含有一定量的蛋白的,用(-)表示,而一旦大于150mg尿蛋白定性阳性通常用(+)表示,加号越多代表的漏出的蛋白越多,肾脏受到的损伤也就越严重,而蛋白尿又是肾病的典型的症状表现,因此在出现蛋白尿的时候及时就医检查诊断治疗。
肾脏是身体的排泄器,人体的废物经过肾脏排泄,肾脏回吸收之后,把废物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就是正常的尿液,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
尿蛋白是肾脏疾病常见表现,如果被诊断为肾病,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了。肾脏病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增强意味着启动了肾脏的纤维化,如果不及时的治疗,肾脏固有细胞表型会发生转化,沉积在肾脏,终会发展成终末期--。
尿蛋白3+表示肾病很严重吗?相信专家的介绍已经让大家对此提高警惕了,所以,一旦发现有尿蛋白的出现,我们就要及时的控制尿蛋白的发展,以避免引起病情的恶化。
本文地址:.cn/shenbing/ndb/.html
>>>>>>>>>>>>>>>>
誉美肾病医院是由国家卫生局批准的以广大肾病患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现代化时尚医院,集疾病治疗、预防体检、康复、科研、生活...
章友康 擅长对肾小球疾病(包括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对肾脏病...有肾病问题?问专家!一分钟解决您肾病困扰,只需在下方输入自己的症状!
        
Copyright 200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肾病在线咨询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尿微量白蛋白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尿微量白蛋白
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反映异常渗漏。 英文缩写:mAlb 参考值: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外文名urinary microalbumin概&&&&念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疾病的专业名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很少见,也就造成大家都不认识的局面。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中的体现。临床检查内容一般包括免疫功能障碍评估,炎症状态监测,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链球菌感染等各个方面。[1]
对于的治疗,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渐进性损伤。激素治疗,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也是整个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2],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尿微量白蛋白,是疾病的标志。对于普通人,或许对它认识不够,从而麻痹大意,只要您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不会出现大问题。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  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期。[3]预防糖尿病肾病,应该更多的了解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因为尿白蛋白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首选指标,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只有微量白蛋白,因此这一检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1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1~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需要马上进行这项筛查,结果正常者仍然需要每年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这一检查,留取尿液有四种方式: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病理性增高:见于、高血压、妊娠,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期。
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何在?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4]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
疾病现状及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据调查,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中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年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出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进入血液透析过程的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两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2型糖尿病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同时控制血糖,低蛋白饮食。
基于的现状,早期发现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为此,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受体阻滞剂治疗
一些国内权威的肾病专家主张早期预防要从青壮年开始,随着生活的富足,肾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并发症越来越年轻化,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检测肾功能的诊断试剂。尿微量白蛋白指高于正常,但常规方法无法检出的白,他的检测作为早期肾损害诊断的重要指标已受到广泛重视,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ELASA法等。应用较多的是免疫透射比浊法,但报告方式不一,有的以每升尿中白蛋白量表示,有的以24小时排泄量表示,常用的报告方式是以白蛋白/肌酐比值报告。我们以不同表示方法对正常人尿白蛋白的正常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部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1.仪器与方法: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肌酐测定试剂盒均购于凯创公司。仪器应用瑞士产Cobas MIRA 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白蛋白测定,取标本10 ml,1 5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10 μl,加缓冲液250 μl,抗血清50 μl,测定波长340 nm,反应温度37℃,测定时限300秒,5点定标,范围5~200 mg/L。肌酐采用Jaffe′s法,尿标本预先用生理盐水30倍稀释测定。
2.对象:对照组,健康人70例(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1.2岁(21~54岁),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和有关病史。糖尿病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2岁(34~72岁),病程2~20年。高血压组,62例(男39例,女23例),平均年龄44.5岁(31~71岁),血压范围160~190/95~120 mmHg,病程2~27年。临床诊断Ⅰ期21例,Ⅱ期41例,其中Ⅱ期患者以或心脏改变为诊断依据,分析蛋白定性均为阴性。
3.标本:对照组均分别留取24小时尿和随机尿,测定24小时白蛋白和每升白蛋白及白蛋白/肌酐比值,并以不同方法计算正常值,患者组均取随机尿测定白蛋白及肌酐,以白蛋白/肌酐比值报告,以上标本均当日测定。1.不同计算方法尿正常值:以mg/L计算,范围2.2~41.7,均值12.7;以mg/gCr计算,范围2.7~26.1,均值8.1;以mg/24 h计算,范围2.4~34.3,均值11.4。因尿白蛋白值呈非正态分布,低值无临床意义,在建立参考范围时以百分位数法按单侧值95%上限确定。从以上结果可见,不同计算方法的结果正常值范围有明显差异,尤以每升结果报告时,由于受尿量影响较大,正常范围较宽,这样易使部分异常标本落入正常范围而延误诊断。
2.高血压组:诊断Ⅰ期、Ⅱ期高血压的标准是以是否累及血管、脏器为依据,我们测定的41例Ⅱ期患者中,常规尿蛋白定性均未发现损害,诊断是以眼底改变和心电图改变为主。我们将测定结果依据高血压病期、病程、舒张压水平分组进行统计,结果。Ⅰ期21例,范围4.6~38.2 mg/gCr,均值17.8 mg/gCr;Ⅱ期41例,范围5.1~62 mg/gCr,均值29.7 mg/gCr;舒张压95~105 mmHg 34例,范围4.6~43.4 mg/gCr,均值16.4 mg/gCr;舒张压106~120 mmHg 28例,范围5.0~62 mg/gCr,均值31.2 mg/gCr;病程2~10年19例,4.6~40.2 mg/gCr,均值13.1 mg/gCr;病程11~15年,28例,范围4.6~54.2 mg/gCr,均值19.3 mg/gCr;病程16~27年,15例,范围5.1~62 mg/gCr,均值37.2 mg/gCr。上述结果中以正常值? mg/gCr为界,Ⅰ期高血压中有4例超过正常值,Ⅱ期高血压中有14例超过正常值,说明这些患者已有轻度肾损害。尤其1期高血压中有五分之一患者出现尿白蛋白异常,尿白蛋白的值与病程及血压水平相关。
3.组:42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组,2~10年28例,尿白蛋白为5.2~39.6 mg/gCr,均值21.2 mg/gCr,大于25 mg/gCr 13例;11年以上组14例,结果为10.4~68.
1 mg/gCr,均值29.4 mg/gCr,大于25 mg/gCr 8例。通过了解病史并分析结果,坚持长期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治疗者与不经常治疗两者结果间有明显差异(P?.01)。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标本,但因留取困难,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随机尿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法。但应同时测定肌酐,因每日肌酐排除量相对恒定,可避免尿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易于在常规实验室中广泛应用,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远远优于常规定性或半定量试验。[5]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蛋白1 严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