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女儿8岁了,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她记忆里

《赏识你的学生》在线阅读
赏识你的学生 主编 孟繁华 海南出版社 【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 《赏识你的学生》专家组成员名单 (按评析文章的先后顺序排列) 黄亢美: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文科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广西 21 世纪园丁工程 A 类导师,
《赏识你的学生》专家组成员名单
(按评析文章的先后顺序排列)
黄亢美: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文科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广西21 世纪园丁工程&A类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谢学宾:广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小学数学学科专家组成员,小学数学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特邀研究员。
【前言】&&&&&&&&&&&&&&&&&&&&&&&&&&&&&&&&&&&&&&&&&&&&&&&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张晓风(3)
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 (美)安妮&斯通 罗顺文 译(7)
【老师,您听我说】&&&&&&&&&&&&&&&&&&&&&&&&&&&&&&&&&
老师,您听我说&&&&&&&&&&&&&&&&&&&&& &&&&&&&&&&&&&&朱秉欣(13)
这条小鱼在乎&&&&&&&&&&&&&&&&&&&&&&&&&&&&&&& 田 辉 编译(17)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文 燕(20)
新一代书生&&&&&&&&&&&&&&&&&&&&&&&&&&&&&&&&&&&&&&& 池 莉(23)
坏牌不一定输&&&&&&&&&&&&&&&&&&&&&&&&&&&&&&&&&&& 阿忆博士(26)
要帮助,不要教训&&&&&&&&&&&&&&&&&&&&&&&& &&&潇湘雨 编译(28)
【每个人都是天才】&&&&&&&&&&&&&&&&&&&&&&&&&&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端 木(33)
我曾是智障者& &&&&&&(美)弗雷德&爱泼斯坦 袁光荣 编译(43)
每个人都是天才      &&&&&&&&&  &&&  (美)刘 墉(49)
熊家的儿子         &&&&&&&&&&&&&&&&&&   金圣华(53)
谁错了&&&&&&&&&&&&&&&&&&&&&&&&&&&&&& &&&&&&&&&&&&&文& 心(55)
特迪的礼物     &&& (美)伊莉莎白&巴拉得 李威 译(57)
&老师是一只青蛙&   &&&&&&&&&&&&&  &&     孙 娟(61)
翅膀下面的风         &&&&&&&  &&& 王 欣 编译(64)
信念             &&&&&&&&&&&&&  &&& 章剑和(67)
&我也可以当诗人了&     &&&&&&&&&&&&&  &&& 许 冰(70)
【一生的感谢】&&&&&&&&&&&&&&&&&&&&&&&&& &&&&&&
师恩浩荡          &&&&&&&&&&&&&&&&    苗 壮(77)
一束鲜花          &&&&&&&&&&&&&&&&    陈永林(80)
华盛顿先生       &&   (美)莱斯&布朗 李威 译(83)
让孩子摆脱噩梦    &&&&&&&&&&&&&     &&&&  吴雯(88)
报复与报答      &&&&&&&&&&&&&&&     &&&&& 冯& h(98)
难忘的八个字     &&&& (加)玛丽&伯德& 蒋成红 译(106)
我本差生     &  &&&&&&&&&        &&&& 何碧峰(109)
优点单&&&&&&&&& &&&&&&&&(美)海伦&摩尔斯拉 曾国平 译(113)
他要感谢那只手  &&&&&&        &&&& 尉颖颖 编译(117)
幸运的七十七      &&& (美)维达&欧妮& 郑恩恩 译(119)
美丽的回报     &&&&&&&&&&&&&       &&& 肖 雨(123)
布伦托老师,您给了我自信 (美)诺亚&埃德尔森 李威 译(126)
我心中永远的神&&&&&&&&&& &&&&&&&&&&&&&&&&&&&&&&&&&张英雄(130)
【就这样被你感动】&&&&&&&&&&&&&&&&&&&&&&&&
就这样被你感动     &&&&&&&&& &&&&   &&   邓 皓(135)
有种水果叫香蕉     &&&&&&&&& &&&&&   &&  杨国华(139)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 (美)奇克&牧门 寒烟翠 编译(143)
关于吻猪的诺言     &&&&&&&&&&&&&   &&    陆勇强(147)
爬行上班的小学校长    &&&&&&& &&&&&&  &&   草 秧(149)
难忘的体罚      && &(美)兰妮&麦克穆林& 放心 译(151)
老师的眼泪       &&&&&&&&&&&&&&&&&     杨旭辉(154)
她跪下了左腿      &&&&&&&&&&&&&&&&&     秦 彤(156)
迟到的理由       &&&&&&&&&&&&&&&&      冯 娟(159)
特级教师        &&&&&&&&&&&&&&&&&     王 新(162)
再加两个苹果      &&&&&&&&&&&& &&&&     林清玄(164)
春天在雪花的后面      &&&&&&&&&&&&&&&&&   张 杰(168)
老师无法拒绝美       &&&&&&&&&&&&&&&&&   李树彬(170)
老师的泪          &&&&&&&&&&&&&&&&&&   齐 玉(173)
粉笔盒里的特殊奖品     &&&&&&&&&&&&&&&&&&   王道明(176)
【师心深处】
老师的忏悔         &&&&&&&&&&&&&&&&&   张 欣(181)
女教师的祈祷     &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雷怡 译(183)
临别赠言          &&&  &  赵丽莲 萧兰男 译(185)
大师的学生          &&&&&&&&&&&&&&&&&  家 贤(188)
美丽的歧视          &&&&&&&&&&&&&&&&&  胡子宏(190)
从3分到73分&&&&&&&&&&&&&&&&&&&&&&&&&&&&&&&&&&&& 林& 湘(193)
宽容让我如此美丽       &&&&&&&&&&&&&&&&&  张 燕(196)
我们是弱智          &&&&&&&&&  玄 文 编译(199)
内疚&&&&&&&&&&&&&&&&&&&&&&&&&&&&&&&&&&&&&&&&&&& 杨 捷(202)
不会唱歌的人       &&&&&&&&&&&&&&&   & 张宁静(205)
喜欢教书        && (美)P.G.贝德勒 一帆 译(208)
两毛钱       &&&&&&&&&&&& &&&      王 强(211)
&收服&顽皮老龚     &&&&&&&&& &&&&&&   劳颖明(213)
开火车           & &&&&&&&&&&&&&&  陈静雯(216)
特批作文           &&&&&&& &&&&&&&& 杨绍秋(218)
王奕当上了班长    &&&&&&&&&&&&   &&    廖 涛(220)
没白背的&黑锅&     &&&&&&&&&&&& &&&   袁 建(223)
&老师不好!&       &&&&&&&&&&&& &&&   崔治峰(226)
四颗红枣          &&&&&&&&&&& &&&&  陈锦龙(229)
&兵法&实践       &&&&&&&&&&& & &&   贾& 长(231)
【恨,铁就能成钢吗?】&&&&&&&&&&&&&&&&&&
恨,铁就能成钢吗?   &&&&&&&&&&&    &&  沙& 漠(237)
谁刺痛了谁          &&&&&&&&&&& &&& 施& 凉(242)
不敢忘记           &&&&&&&&&&& &&& 薛瑞萍(245)
难愈的伤痛          &&&&&&&&&&& &&& 张小鸥(248)
自尊无价           &&&&&&&&&&& &&& 古 月(250)
【后记】&&&&&&&&&&&&&&&&&&&&&&&&&&&&&&&&&&&&&&
教育的意境        &&&&&&&&&&&&&&& &&&&&王(253)
附录1:致老师的一封信
附录2:对学生具有杀伤力和鼓励作用的评价&&&&&&& &&&&&(257)
附录3:与教育相关的网站、网址或链接&&&&&&&&&&& &&&&&(263)
附录4:建议阅读书目及报刊&&&&&&&&&&&&&&&&&&&&&&&&&& (264)
附录5:教师实践调查表&&&&&&&&&&&&&&&&&&&&&&& &&&&&&&(268)
&&&&&&& &&&&&&&&&&&&&&&&&&&&&&&&&&&&&&&&&&&&&&&&&
&&& 黄亢美:各位同仁,当家长&不曾迁移户口&,也没有&越区就读&,满怀期待地把他那&欢欣诚实又聪颖&的小孩交到我们老师的手上时,多少年以后,我们将还之以一个怎样的青年?面对这个重大的教育命题,每个教师都必须作答。我想,我们应还给家长和送给社会一个&三健&的青年:
体健&&&体&为会意字,从人从本,可见,古人造这字时就意识到健康的身体为人之根本。很多年来我们也提倡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具体的实施中却常常有所忽略或淡化。每位教师对此都应扪心自问:学生的体育锻炼正常吗?因有关活动耽误了课时,如果是语文课或者数学课你一定会设法补回来,如果耽误的是体育课你会&一定&补回来吗?下课铃响了,学生多想出去嬉戏蹦跳一下,而你还经常拖堂吗?金色的秋天过去了,明媚的春天又来到了,你可曾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融进那湖光山色、阡陌田畴之中呢?
心健&&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端直的品格,这应是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为此,就应春风化雨般的给他们输予道的醍醐,饮以爱的琼浆。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也就此扪心自问:我能真正地以&幼吾幼&之心去呵护和诱导每一位学生吗?你是因为&告状&才去家访吗?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时,你还是坐着训斥,学生垂首站着听吗?&今晚回去写张检讨,叫家长签字后明天早上拿来,不然,明天早上你不要进教室!&也许你没有直接地&体罚&学生,可是,你这毫无教育艺术可言的情绪化的话语是在&心罚&学生呀,学生离你而去到明早踏进教室的十几个小时里他心里将会如何的备受煎熬,你换位想过吗?
脑健&&具有灵活的脑子和开拓性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为此,我们就必须强化规律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发现和总结知识的规律,开启科学的大门。为达此目标,我们也应反思我们的教学:&知识就是力量&,掌握了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才是最有力量的,学生才会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那么,你在教学中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你在课堂上还是自我陶醉地串讲串问吗?你的学生开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了吗?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反思,反思然后善教。如此之道,让学生心健、体健、脑健,当我们把这么一个&三健&青年交给家长,送上社会,我们才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思考与探讨:
家长留言:
已意识到对孩子的磨练,宁苦而不娇。利用课余时间,有的让孩子去当一个小小报童,有的让孩子去体验野外生存锻炼,有的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 黄亢美:
思考与探讨:
&&&&&&&&&&&&&&&&&&&&&&&&&&&&&&&&&&&&&&&&&&&&&&&&&
&&&&&&&&&&&& &&&&&&&&&&&&&&&&&&&&&&&&&&&&&&&&&&
黄亢美:60
思考与探讨:
这条小鱼在乎
&&&&&&&&&&&& &&&&&&&&&&&&&&&&&&&&&&&&&&&&编译/田& 辉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 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着拯救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的一个市的人,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能做得到的。
  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勤奋、努力地学习,永远不要放弃!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是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美国老师的演讲。他在把讲稿让校方过目时,一位领导不知为何竟很不喜欢,让他重写。后来外教还是坚持用了这篇演讲稿。我想他讲的这个故事也许不仅仅适合医学院学生,所以译过来与大家共享。 &&译者注)
家长留言:
何祖林(云南,退休教师,儿子30岁,女儿27岁):每个孩子都是稚嫩的小鱼,如果他们不幸被冲上岸边,希望能够有人及时的把他们救回水中。
许云帆(加拿大,推销员,原来在国内是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儿子18岁):就是为了孩子我们才放弃了国内的优厚条件,因为老师觉得我们这个孩子已经没有指望了,儿子也特别的自暴自弃,加上我们工作忙,小时候没有太在意,等到我们知道孩子的情况的时候,他已经被视为害群之马了,惟一的办法就是给孩子换一个环境,重新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我们知道,中国的孩子多,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是五六十人,老师可能顾不过来,但是最需要帮助的其实就是那些学业不顺利和生活不快乐的孩子,关心好孩子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希望老师知道,每个学业不顺利和生活不快乐的孩子都是在岸上挣扎的小鱼,你们帮助了他,就是拯救了他呀!
黄亢美:读了这则意味深长的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眼前始终浮现出岸上将干涸的水洼里正在无奈的垂死挣扎的小鱼的情状,由小鱼的无奈又渐渐地演变成班级中那些也像小鱼一样生活在无奈之中的所谓&差生&们。课堂上,当老师与优生&对话&时,&无人问津&的他们也是一脸的迷茫和无奈,他们就像浅水洼中的小鱼,正用微弱的声音在向我们呼救。我们听到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呼救声了吗?!出于人的良知,我们也不能弃之而去啊!由此,我又想起另一个故事:有一天傍晚,林肯驾车回家时,看见一头猪陷于泥淖,虽拼命挣扎仍然继续下沉。林肯想下车把猪救起,一低头,看到自己穿的是一套仅有的好衣服,迟疑一下后,还是没下车。汽车走出半里路,林肯的耳边似乎还听见那头猪的呼叫,他想来想去,还是调头回到了泥淖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头猪救上来。这时,他已成了一个泥人。事后人们虽然肯定可他的行为,但又认为这样做不值得。林肯说:&我不是为那头猪,我是为我的良心。&善良真诚的林肯后来终于成了一位美国人民拥戴的总统。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乎,凭我们的良心,尤须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所倡导的那样:&偏爱差生&。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平等待之,充满期待,耐心引导,那么,我们就能使班级里那些&浅水洼里的小鱼&欣然地游回大海深处。
思考与探讨:
1.您认为这个小男孩的举动是多余的吗?
2.小男孩为什么要不辞辛劳地一次次把小鱼扔回海里?
3.他这样做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吗?
807&6376574%
思考与探讨:
思考与探讨:
&&&&&&&&&&&&&&&&&&&&&&&&&&&&&&&&&&&&&&&
&&&&&&&&&&&&&&&&&&&&&&&&&&&&& &&&&&&
思考与探讨:
思考与探讨:
文/端& 木
如果在几年前,你问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会斩钉截铁大言不惭地回答:&恐怕在20万个父亲中,你才能找到一个像我这么了解孩子的人!&说这样的大话是有根据的。在女儿的整个初中阶段,我们父女俩之间经常进行有趣的谈话,老谋深算的我,常使女儿惊讶地大叫:&怎么我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呀?&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每天5点半,她就要起床,自己匆匆吃点东西,6点多就出门了。晚上,我们只有晚饭的十几分钟可以聊聊,吃完饭她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关门,做作业直至深夜。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
我渐渐感到&信息短缺&,以往&特别了解&女儿的信心开始动摇。事实上,除了议论一下每次测验或考试的成绩,我们几乎来不及再聊点别的。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
我心头一震,心想&大事不好&,这意味着女儿对自己的理科前景作出了否定评价。
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科的(我甚至认为大学本科阶段也应该是&通才教育& ),谁有权这么早就强迫一个孩子只能学什么呢?凭什么这么早就认定一个孩子不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呢?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
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
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再想想怎么样?我认为老师说得没有道理,你很正常,并没有偏科&&&&你说没用,反正我得选一个!&我默然。
家长和学生,竟只能这样屈服于现存的教育制度而毫无反抗余地&&哪怕它是如此荒唐!
我读过不少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深知&评价&和评价的方式在一个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因此,哪怕孩子在某次考试中成绩不好,我也总是说:&这没关系,没准儿比全对还好,因为错过的东西印象更深!&但是我也感到,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小,因为你不&专业&、不&权威&,孩子做不出来的题,你通常也做不出来;你指导的作文,通常还会被判低分。
很明显,在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有时我深感恐惧:我几乎已经完全不了解女儿了&&每天能和她有效相处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她一天要在学校呆10个小时,要说&了解&,恐怕没有人能比老师更了解孩子了。可是很遗憾,无论是每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还是学期结束时老师给孩子的评语,都丝毫不能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我相信与我同感的家长很多,那家长会实际上就是&动员会&,动员家长与学校一起来给学生施加压力,无论哪一科的老师说话,都是形势多么多么&严峻&,希望家长&督促、督促、督促&&&每次家长会后,都有几个被点名留下的男人女人,那笃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每个学期结束后,成绩单上照例有老师的评语,本来就是一个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大好机会,可惜,每次都是那寥寥二三十个字,几乎是年年相同的套话&&两三个词儿的优点和两三个词儿的缺点&&有一次的评语绝对是学生的字体,看来老师自己根本就没有写评语的兴趣,干脆让学生干部代劳了。
有一次女儿回家后很不情愿地告诉我,班主任老师让你晚上10点钟给她打电话。我诚惶诚恐地掐着表准点打过去,不出所料,那是一大堆&必须及时改正&的缺点&&老师大义凛然,刀刀见血,听得我头皮直发麻!
女儿问:&老师说我什么了?&我犹豫了一下,&嗯,没什么了不起的&&&考虑到老师对家长说话多少还客气一点,我难以想象这些话当面对女儿说出来时是个什么气势,我不能再雪上加霜。
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理科成绩确实有江河日下的趋势,老师对女儿的评价开始影响我,&也许女儿真是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也许她真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也许她学习真的不够努力?&我自己都感到在给女儿打气时有些言不由衷了。
终于有一天,女儿迟疑地对我说:&爸,我厌学了&&&
&是吗?&我沉默无语,内心涌起一股可怕的绝望。我明白错不在女儿,是什么让她苦苦挣扎到高三,却突然丧失了自信和学习兴趣?她曾是一个多么快乐和不甘人后的女孩儿呀&&
所有这些,大概就是当有可能脱离这种教育的机会来临时,我和女儿都没有犹豫的原因。
几乎丧失了学习自信的女儿,在美国会怎么样呢?她在陌生的英语教育环境中将遇到巨大困难,这是我可以想见的,也许她一开始就会沦为班上成绩最差的一名,美国老师会对这样的学生作何评价呢?我简直不敢想下去,并且做好女儿再上两年高中的思想准备。
仿佛在验证我的预料一样,进入美国高中没两天,女儿就在邮件中告诉我,&大量的单词听不懂,所有的计算、作图都用计算机,我都不会&&&第一次美国历史课考试女儿竟得了&F&。我心情沉重,但别无退路,&这是正常的适应期,你一定会挺过去的!&听天由命吧!
不久,似乎奇迹发生了。女儿那边好消息不断传来,&突破&先从法语开始,女儿首先得了满分!女儿说,一次法语课,有别的老师进来找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正忙着,她就跟我聊了两句,我们老师过来以后说&她刚从中国来&,那个老师说&我知道&。我们老师又说&刚来,法语就已经得100分了&。那个老师感叹:&Jesus (耶稣呀)!&这声惊叹让女儿心花怒放。
很快,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获满分,女儿给我的信写道:今天化学考试又得了100分。老师判完了卷子后,拿给别的老师看,然后说:&班里没别人这样,这都能当标准答卷了。&正好有别的班的人来问问题,他就跟那人说:&问Stephanie(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
在过去的5个月中,我很高兴认识斯蒂芬。她去年10月到沙龙高中读书时,我教她法语。法语对她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她的第二外语),同时她不得不掌握英语(她的第一外语),还要适应新的文化氛围,但所有这些都没有难倒她。
斯蒂芬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她在沙龙高中的第一周,就问是否可以放学后留下,让我教她以前没有学的功课。令我惊奇的是,斯蒂芬在一个小时内就都学会了。她不时地展示她的语言天赋,在班里成绩最好(从开学第一天起,她的分数没有低于A的)。她对细节和微妙的语法差别有敏锐的目光,能成功地记住新词汇并在文章中创造性地运用。出语轻柔的斯蒂芬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对她适应困难的法语发音的能力印象非常深刻。斯蒂芬学习勤奋、自觉,总是认真完成作业,以自己的努力和精确超出我的预期。
斯蒂芬是成熟、友好的女孩。她的同学大部分像大一新生,只有她像大四学生。她在小组中做得也不错,我经常看见她给同学讲解难题。另外,我们课下经常交谈,她既和我分享她的经历,又喜欢问我有趣的问题。
我相信,斯蒂芬在大学里会继续在个人学术方面取得进步,获取成功。对你的2005班(毕业班)来说,她是宝贵的财富。我毫无保留地推荐她。
凯瑟琳&M&特纳
约翰&C&科林斯
指导老师的评语
去年10月的一天,斯蒂芬从中国来到马萨诸塞州沙龙市的沙龙高中,坐在我的办公室里登记注册,成了我们这里的新学生。哇!我无法理解她脑子里会想些什么。第一印象容易给人错误导向,但我很快被这个女孩的沉着、聪慧所震惊,开始关注在她身上会发生什么。
幸运的是,斯蒂芬以前曾经在澳大利亚住过一年半,英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错。我们开始制订帮助斯蒂芬的学习计划。当天,斯蒂芬表示她的目标是争取和其他高年级学生一样从沙龙中学毕业,然后申请在美国读大学。作为一个在沙龙中学做过37年顾问,接触过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人,我不得不指出斯蒂芬的目标太高了。但是,她以轻柔却坚定的语气笑着回答:&我是高年级学生,想这个学年就毕业。&
斯蒂芬表现得很完美。在我做顾问的经历中,还没有听说过有外国学生比她更快地完成了学术转型。谦虚的斯蒂芬甚至不愿意接受她应得的高分数。数学和其他理科方面的科目对她来说很轻松,遥遥领先于她的同班同学。她喜欢语言,学起法语来是个明星。然而在英语和美国历史方面,她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需要努力。她的所有老师都有共同的想法,&她太不可思议了,请再给我们20个像斯蒂芬这样的学生!&他们一致赞扬她的勤奋、学术好奇心、专心学习和愿意帮助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行为。平时斯蒂芬在课堂上很安静,但一被叫到回答问题时总是清楚无误,显示出极强的理解力。
她的历史老师这样评价:&考虑到斯蒂芬有限的学习英语的经历,她在字谜、小测验和写作方面的成就是惊人的。我知道她花几个小时做每日的字谜准备,胜过她的同学。她来我的班3个月写作能力就大幅度提高。她总是来寻求帮助,问很棒的问题。&
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她在美国有竞争力的大学里会非常成功。她的法语老师补充说:&尽管这只是初级法语班,但斯蒂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她对语言敏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掌握别的同学一个月才能记住的单词。她人也很好,总是耐心地帮助同一小组中落后的、新来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因而他们特别愿意和她在同一小组。毫无疑问,斯蒂芬聪明、专心、勤奋,而且特别有组织纪律性。&
最后,教她初等微积分和三角学的老师这样评价斯蒂芬,&一个优秀的学习数学的学生,拥有极高的数学技能。她的作业总是无可挑剔,很明显,她依靠直觉,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她谦虚、不摆架子、文静,但是她积极主动地伸手帮助同学,经常放学后来找我,而我在忙着和别的学生交谈时,她就在教室里帮助其他同学。&
斯蒂芬在学业上越来越自信,同时她也开始交朋友,在社交方面开始轻松自如。她爱好运动,希望能参加我们学校的春季田径比赛。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和沙龙高中的同龄人有许多共同之处。最近,她的父亲问她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有什么区别时,她说:&老师不一样。美国老师非常亲切、友好。考完试他们进行评论;而在中国,我们只是拿到分数。在中国我们需要死记硬背,而在美国你不得不学习思考,学会表达思想。&
斯蒂芬是个不同寻常女孩。她独立、灵活,非常善于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她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将来在大学的学习。尽管她想念父亲、其他亲人和在中国的朋友,但她肯定对大学的挑战有准备。在沙龙高中的极短时间里,她就证明了自己是优秀的学生,是积极进取、善于接受挑战的女孩。
我满怀热情地赞同最具竞争的大学接纳她。
乔&贝克汉姆
&没有数学脑子&&&的学生的
思考与探讨:
socialAlSo see AlsocialSo see Al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 2 第一部分 我们谈过道奇高层职员的好心,他们给了我们入场券并安...
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著 前言 教室起火了 写这本书的感觉是个特别的经验。 ...
赏识你的学生 主编 孟繁华 海南出版社 【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 《赏识你的学生》专...
《优秀是教出来的 创造教育奇迹的 55 个细节》 (美)罗恩 克拉克著 汪颖译 电子工业...
班主任工作漫谈 ---献给青年班主任 自序 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
《做最好的老师》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论 序言(1)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曾经风光一时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一年级数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