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问题:胸透CT和CT

“一点症状都没有,要求做CT”|体检|医生_凤凰资讯
image download error : .cn/images//37/wbms_sx4662_b.jpg" />
“一点症状都没有,要求做C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2年底,卫生部发文规定,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在健康体检中使用CT,但依然有民众要求增加这项检查。“一点症状都没有的人过来,说要做冠脉CT。”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乔岩略显无奈,“看到有亲戚得了冠心病,或者突然猝死,就担心了。这是完全不推荐的,一是辐射,再者有些老人需要使用造影剂,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原标题:“一点症状都没有,要求做CT”空气雾霾、食品安全、生活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影响健康的因素层出不穷。“没事儿检查检查总是好的”、“查得越多越细越放心”成为流行的健康管理理念。人们付出金钱,换回一系列数据,在上上下下的箭头中捕捉着焦虑、寻求着安慰。而不久前中国科协主席所做报告称,“除老年人外,人们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最终死亡率并没有多大影响”颠覆了人们对体检的印象。这一年一次的体检是否有必要,算得上过度吗?除了“画蛇添足”,体检更严重的问题在哪儿?都说体检应针对“高危人群”,而不是毫无意义地“广撒网”。但由谁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呢?“过些天换健康证要验血,今天还有必要抽上几管吗”上周五早上八点刚过,建国门附近一家体检中心已是熙熙攘攘。人们坐在各个科室门口,等待接受医学仪器的扫描。采血窗口前,赛特商场的几位年轻员工在犹豫,8月就要换健康证了,血液检测是免不了的,今天还有必要被抽上几管血吗?“过来的时候前台直接就给单子,什么都没问,查的项目都是什么意思,也没人介绍。”一位女孩指着X射线这项,“到时候健康证也要胸透,给我们的体检单太没有针对性了,应该把验血、胸透这些重复项目都去掉的。”妇科门口,某30岁出头的女士正和朋友小声讨论要不要增做一项针对宫颈问题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查”。这是医生刚刚向她推荐的,比她体检套餐中已经包含的“宫颈TCT”更精准,290元,在体检中心二楼交款就可以。“说我有宫颈糜烂,让加一项。我确实听说过这个检查,但不是说宫颈糜烂已经不算病了吗?为什么还要用这个理由推荐呢?”鱼贯进出于各个科室,五花八门的仪器如同流水线般“招呼”到身上,疑惑这些检查是否必需的同时,查得不准,甚至查不出来的情况,更令人们诟病体检质量的良莠不齐。“还是没查出来。”刚查完口腔的一位女生笑着摇摇头。她左侧曾经补过的一颗臼齿填充材料掉了,牙沟处形成了一个小洞。只不过由于害怕,她一直拖着没有处理。然而连续三年的体检,从未有医生注意到,“都是拿小镜子在嘴里划拉一圈,就说挺好的,没问题。”29岁的白领小缪,年初在东城区的松乔体检中心查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平时经常健身的他虽感觉不到任何症状,还是跑到同仁医院花了300元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而在女孩小聂看来,由医院负责的体检也并未严谨多少。她的单位每年都会联系石家庄某医院,由对方出人,带着胸透、B超、心电图等仪器过来给员工体检。“有男的居然查出子宫肌瘤,这不胡闹吗?还有人每年体检都没啥问题,结果突然得肿瘤,发现就是晚期。这就是检得不认真,萌芽阶段没查出来。”查癌症的“派克”全身检查,也被当作“高大上”项目来推广“总体来说,目前体检在我国的普及率并不高,但在已经涉及到的人群中问题很多。”煤炭总医院病理科主任杨连君指出,首当其冲就是过度。“比如CT,涉及到辐射量,一般B超发现问题之后才做,但很多常规体检中都用上了。”2012年底,卫生部发文规定,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在健康体检中使用CT,但依然有民众要求增加这项检查。“一点症状都没有的人过来,说要做冠脉CT。”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乔岩略显无奈,“看到有亲戚得了冠心病,或者突然猝死,就担心了。这是完全不推荐的,一是辐射,再者有些老人需要使用造影剂,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据乔岩观察,查癌症的“派克”(PET/CT)全身检查,也被很多体检机构当作“高大上”的项目来推广。“好像能做这个项目,表示我这个地方很高级。但派克辐射量非常大,一般用于癌症的确诊或治疗后的复查,普通人在体检中使用,对身体是有损伤的。”就连如今被广泛纳入体检套餐的心电图,乔岩也认为意义不大。“主要对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有价值,好在它的损害比较小,问题不算严重。”而各类考学、入职中的重复体检,在乔岩看来属于医疗资源浪费。他介绍,安贞医院病人手术前会做一个免疫学检查,若病人转院过来,半年之内的结果都有价值,不会再让病人重复检查。“医院或有资质的体检中心得出的结论,一段时间内应该通用,需要国家出台相关规定。”除了辐射等隐患,过度体检往往会指向过度治疗。杨连君回忆,自己成为医生的早期阶段,还有“宫颈糜烂”的概念。2008年《妇产科学》教材将其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治疗。“但还有体检机构拿它说事儿,让人做这个刀那个刀,几百几千就这么出去了。”“胃镜、肠镜是45岁以上人群最该查的,可消费者不接受”而在过度宣传某些不必要检查项目的同时,有医生遗憾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检查却尚未纳入常规体检范畴。“我们考试会考年轻医生一个问题,早期胃癌表现是什么?如果答‘没什么’就对了,因为早期胃癌基本就是没什么感觉的。”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普外科主任医师李世宽指出,早期胃癌最好的发现方式就是胃镜检查,可往往数千元的高级体检套餐里都没有。顶多是有“钡餐”,但钡餐对早期胃癌检测效果不如胃镜,往往要到中晚期才能检出。李世宽介绍,中日韩是胃癌高发国家,日本早已将胃镜纳入体检项目,早期胃癌检出率超过一半,而我国仅为10%。胃镜和肠镜其实是中国人,尤其45岁以上人群体检时最该查的,对人体也没有损害。“主要是消费者不接受,做胃镜不是很舒服,大夫建议来体检的人做个胃镜?他说,不做。一半以上的大肠癌可以通过直肠镜检测提早发现,但大家也忍受不了。”同样,在乔岩的心血管领域,一项名为“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检查对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是有很大意义的。“但这个检查比较复杂,没有被纳入体检范围。”“自己决定放弃或增添哪些项目,对大家的要求太高了”“体检的项目和人群,应该个体化,不能一概而论。”乔岩介绍,体检作为“无症状人群筛查”,在国外都有对应的指南,规定不同人群应定期检查的项目。“45岁以上的男性、50岁以上的女性,每段时间都应该查一下自己的血脂血糖,评估一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都是有明确证据的。45岁以上,长期吸烟的人,应该每年查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这是发现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李世宽强调,体检人群要学会协商与加减,有重点地去查。“家里是不是有高血压、糖尿病人?是不是有胃癌、结肠癌的家族史?妇女乳腺、妇科一定要查,不是等到50岁肿瘤才跑出来。X线若担心有辐射,可以不选不查,剩下的血液、常规等检查,都是没有危险性的。”然而,明辨体检套餐中多余的项目放弃掉,并参考家族史和个人情况增添一些有用的检查项目,对普通人群来说难度太大。31岁的赵静依去年替50岁出头的父母选择体检项目,网络上出来的多是各种来路不明的医院推荐和艰深的医学词汇。翻查大家对体检中心的评价,也集中在“环境好坏、人多不多、要不要排队、服务是否热情”等无关痛痒的方面,得不到具体有效的指导。“老百姓这方面的科普很少,如果不选套餐,自己决定应该查哪些项目,对大家的要求太高了。”杨连君介绍,国外家庭医生比较普及,能够长期跟踪、评估个人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而我们目前并没有这样的环境。“哪怕医院里的体检中心,跟独立体检机构相比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水平也不见得就高。因为大医院不会把中青年业务骨干、专家医生放到体检中心。”体检前缺乏“聊一聊”的环节,被医生视作过度体检抑或体检不足的关键。“中国的医疗体制有个大问题,不把知识当作财富。”杨连君感叹,“比如我们病理医生,都说看一张片子多少钱,这种情况下导致医生不愿意给病人多解释。我给你开点药,还能赚点钱呢。做完片子,拿到病理报告就走吧,我也不跟你多说。但国外不是,医生跟病人谈话,一个小时多少钱,解释就是钱,这样医生就有动力给你讲啊。”主笔 魏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05 08:43
04/05 08:55
04/05 08:52
04/05 08:50
04/05 08:48
04/05 10:15
04/05 10:10
04/05 11:21
04/05 10:14
04/05 10:13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05 09:06
04/04 09:10
04/05 09:09
04/04 09:10
04/03 09:29
04/05 12:11
04/05 12:11
04/05 12:11
04/05 12:11
04/05 12:1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41515
播放数:361100
播放数:266207
播放数:224300
48小时点击排行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单位体检,老公做了以上这两种检查,我想知道会对我们准备计划怀孕有什么影响吗?是不是要等1、2个月计划怀孕才会安全啊?
做CT、X光胸透等检查
不用等待 隨時可以受孕
三个月以上,最好半年后。
当然不可以 整个孕期都要避免 在不知道自已怀孕的情况下做了胸透建议向医生询问危害程度 不要太紧张 祝你好运当然不能做了,对宝宝不好的 祝你有好孕
应该没有,胎儿还没发育!对眼睛有点伤害,孩子出生后好好观察观察,要是有问题带几年眼睛就好了
虽然辐射很大会造成损伤但是一次的X光身体会在一周左右恢复不用担心,我怀儿子时也是胸透一次!他现在一周了很健康 放心吧!没事我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因为单位体检也误做了一次。我儿子今一周了也挺健康...我怀儿子时也是胸透一次!他现在一周了很健康 放心吧!没事我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因为单位体检也误做了一次。我儿子今一周了也挺
x光胸透对胎儿的影响是很大的,会严重导致胎儿的智力严重下降,有些甚至还会产生畸形。普通彩超检查的不够全面。您应该做三维B超...特别多吃些给孩子补智力的食物,如坚果、核桃、花生、、、、、是同样的会有影响,不过影响不是特别的大,因为怀孕十天宝宝还没成型
怀孕是不能做胸透的,又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怀孕是在腹部,而胸透检查胸部,一般是看不出来的。早期妊娠胸透不能测出,如果胎儿骨骼已经开始发育那就能检查出来。
刚怀孕照过X光胸透我女朋友刚怀孕的时候大概一个月以内.因一直咳嗽去做过一次X光胸透,然后吃了一些医院开的一些消炎药.之类的.请问这种情况对胎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胎儿能要吗?X光,药对胎儿影响到底多大啊?谢谢.希望详细的答案.我在刚怀孕的时候由于单位体检自己又不知道怀孕了也做了X光胸透和颈椎.发现怀孕后前后咨询过3个医生.第一个医生说在怀孕早期可能会有影响.后来又去专门的妇产医院问了两回.医生说少剂量一两次应该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要了这个孩子.现在生下孩子一个半月了,暂时没发现有什么大问题.建议你也去专门的妇产医院挂个专家号再问一下.反正我问来的结果大多数说没什么事.
有一点点影响,没有磁共振的副作用大,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这样说吧,就好像手机的辐射一样。建议最好不要多照X光。
你好 这样很不好的 祝你幸福 你好 有辐射的 影响也不大 但是一次两次也不碍事祝你幸福
如果我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做了X光检查怎么办?不用过于恐慌,X光对你和宝宝造成的伤害是很小的。不过少数特殊情况也是存在的,...胸透一般照不到子宫,上面已有描述,定期遵医嘱做孕检吧,祝您和您的宝宝健康!
呵呵,这个问题真不好说,没有明确依据说照下X线就会影像胎儿,所以不要担心,都说放射科的大夫容易不育,我们的科医生生的宝宝都是男孩子,都很健康,想开点问题不大,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2230
关注: 0 人核磁共振和CT区别是什么?对人体来说有辐射么? 核磁共振做一次价钱是多少?
最近右侧腰和大腿不舒服,像是肌肉绷着和酸痛的感觉,去医院检查,第一个医生副主任问了我病情,让我去做腰部平扫CT,后来过了几天取出片子和结果找主任医师看,主任看都没看直接甩我一句话,“CT根本没用,看不出来",让我去做核磁共振,然后再找他,我就很气也很纳闷,核磁共振比CT好在哪里?区别是什么?PS,有的医生素质真的太差了,态度特别不好!!!
按投票排序
CT主要通过骨头、肌肉和脂肪之间不同的对比度来诊断,同时分辨率很高,是最常用的的诊断方式,可以看成是三维版本的胸透,但缺点是辐射剂量很高。MRI的成像原理完全不同于CT,MRI对软组织的对比度相当好,所以常被用来做脑组织以及肝脏的成像。不过其分辨率比CT低很多,而且成像时间长。但是MRI绝对的优势在于对人体没有辐射,相比起CT是很安全的诊断手段。下面是同一个肝癌病人CT和MRI图像的对比:CT:图中亮度最高的是骨头,中间正下方的是脊柱,两侧的是肋骨。主要的软组织都在图中标出来了,可以看到不同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很低,几乎难以分辨。图中亮度最高的是骨头,中间正下方的是脊柱,两侧的是肋骨。主要的软组织都在图中标出来了,可以看到不同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很低,几乎难以分辨。MRI:图中亮度最高的是基本都是血液,骨骼在MRI中无法被成像。虽然分辨率很低,但是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相比CT却有提高,特别是肝脏内部的结构得以分辨。图中亮度最高的是基本都是血液,骨骼在MRI中无法被成像。虽然分辨率很低,但是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相比CT却有提高,特别是肝脏内部的结构得以分辨。
有朋友已经详细解释过了CT,我这里稍微说一下磁共振的东西。磁共振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参数选择更多,设计更加复杂,这就提供了技术来提高不同组织间的对比度。比如人体磁共振是检测组织的氢信号,不同的组织含氢量不同,在不同的参数选择中就可以显示高信号或者低信号,这就给了医生很多选择性。给你看两张图片,用不同参数扫描同一位置也可以得到不同图像:所以相对而言,磁共振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但由于其成像时间长、成本高,医生往往会先建议患者去进行X光、CT的检查,如果无法满足要求,再去进行磁共振检查。再说关于辐射,X光的用的电磁波频率在10^18Hz以上,而电磁波能量根据公式可以写为E = hf,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f为频率,即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在这个数量级的电磁波,能够打断人体细胞内的化学键,这就为基因突变提供的可能性条件。而磁共振所用的电磁波在10^7Hz这个数量级,相当于无线电波,如果你担心磁共振有辐射的话,那么收音机、手机等对你来说恐怕也是有辐射的,他们所使用的电磁波能量在一个数量级上。至于价格,请参照 最后你也可以直接要求进行磁共振检查,如果有钱不怕花时间的话,磁共振图像信息丰富,还无电离辐射,何乐而不为╮( ̄▽ ̄")╭
上过一段时间的现代医疗设备。(回答如有错误 请指正)先说说CT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成为可见光以后,由光电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当时我们老师说 医学仪器设备的发展要感谢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它解决了庞大的计算问题,让这些仪器得以应用。)CT所呈现的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的是组织和器官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比如你软软的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比如你硬硬的骨骼。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优点密度分辨力高。CT扫描有好几种方式,我想你做的应该就是平扫。就是不用造影增强直接扫一下。 题主只说了感到身体不舒服 具体是什么没说。 做腰部CT
一般是用作 间盘退行性病变和椎间盘突出;脊柱外伤啊;各种原因的椎管狭窄啊;或者骨肿瘤和脊柱感染性疾病等。
核磁共振成像就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成像的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在一些部位的检查上大大优于CT~(贵有贵的道理,仪器比较贵。)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也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对人体无电离辐射。对检测脑内外血肿、脑肿瘤啊、颅内动脉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也很有效。核磁共振在安全性上要优于CT的。对 骨 关节 肌肉的检查也比CT要精细准确(价钱也贵)主任说CT看不出来可能是成像不够好 不能够下出准确的诊断。生活中的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6月24日、25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分别刊登《生活中的辐射并不可怕》、《实地检测辐射 多数远低限值》,对非电离辐射进行了解读和测试,证明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非电离辐射是在标准范围之内。那么,电离辐射有哪些?是否得到有效监管?为此,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在内地和香港进行了调查采访。
常见的电离辐射在哪里?
常见于医院,是否危害健康关键看监管能否到位
香港天文台的数据显示,电离辐射有足够能量使原子中的电子游离而产生带电离子。这个电离过程通常会使生物组织产生化学变化,对生物构成伤害。一般所说可引起伤害的辐射,就是电离辐射。其照射方式一般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指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照射,内照射是指放射性核素经由人体食入、吸入或通过皮肤进入体内。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顾问赵玉峰说:“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电离辐射包括医院的CT、X光、胸透,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达尔问环境研究所所长赫晓霞介绍,地铁安检仪所用的X射线也属于电离辐射。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香港玛丽医院临床肿瘤科医生、香港辐射管理局成员邝丽云说,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全身的辐射量限值为20mSv(毫希沃特)。在玛丽医院一间会议室,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比手表略大的监测仪。“这个仪器记录医护人员所受的辐射量。”据介绍,该医院临床肿瘤科的每个医护人员口袋里都装着这个设备。
医护人员口袋里的小监测仪,每月都要交到香港辐射管理局,由局方统计辐射量。每人有两个监测仪,可以循环使用。医院内也有记录辐射量的系统,如果一个医生在一定期限内为病人做治疗达到辐射临界点,就必须停止接触辐射。
“X光、伽马射线都属于电离辐射,能量很高,释放出的离子侵害人体DNA,过量有风险。”邝丽云说,但只要规范管理、保护到位,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育龄女性在医院工作时与X光打交道,是否会影响怀孕或胎儿健康?邝丽云介绍,玛丽医院肿瘤部门的护士、医生怀孕、生育都很正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最危险的电离辐射是什么?
氡气已成诱发肺癌的重要原因,花岗岩等建材可能释放氡气
谈到最危险的电离辐射,人们往往想到核辐射。事实上,据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运行核电厂周围环境电离辐射均在当地的天然本底水平涨落范围内,辐射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最危险的电离辐射来自氡气。”作为研究电离辐射的专家,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教授余君岳说,“石头、土壤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铀238,很不稳定,会衰变为氡气,并释放到空气中。”
余君岳介绍,氡气具有放射性,其辐射皮肤就可以阻挡,在外边照射对人体危害不大。但问题在于,氡气进入空气后会继续变化为固体形态的氡子体,氡子体与空气中的气溶胶结合,被吸入后容易黏着在肺上,并留存下来,发生“内照射”,从内部攻击肺组织,并可能导致癌症。建材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一旦衰变为氡气,危险就产生了。
据香港特区政府《办公室及公众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指引》,氡气已经是美国人患肺癌的第二主因,仅次于吸烟。而香港建造楼宇所用的混凝土通常含有花岗岩,可能会释放出氡气。“现代楼宇的使用者因暴露在氡气中而增加患癌机会的可能性已经引起关注。”
此外,据专家介绍,人们生活中接触的电离辐射还包括宇宙射线等天然本底电离辐射,但危害比较小。
如何防范电离辐射?
严格执行规定,加强医院监管,规范建材市场,多开窗降低氡气辐射
目前,X光检查所释放的辐射,是非专业人员可能接触到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医院相关医疗器材,专家建议加强监管与使用。邝丽云说:“建设医院时,就要考虑辐射设备的安放问题,法律对墙壁的厚度有要求。”我国卫生部出台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
据报道,目前有少数医院仍存在违规操作,病人在无任何防护下就进行了X光检查。专家建议,患者在进行X光、CT检查时,要查看是否在非照射部位穿上或覆盖了含铅的衣物。
氡气也是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重要电离辐射源之一,如何防范?余君岳指出,“很难对建材监管,因为氡气浓度受建材表面涂层质量、室内空气交换率等因素影响很大,所以一般会以室内氡气浓度作为检测标准。”对于氡气浓度,香港环保部门有一个推荐的“行动水平”——200Bq/m3 (贝可每立方米空气),意思是超过这个水平时,就要采取应对措施。余君岳介绍,防范措施很简单,最主要是开窗通风,让氡气离开。另外要提高石材表面涂层密封度,减少氡气进入空气。
香港环保署曾进行室内氡气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研究的619个处所中,10%超出200Bq/m3,最高为300Bq/m3。缺乏妥善的通风装置是导致氡气偏高的主要原因。环保署随后印发有关氡气的宣传材料,介绍降低方法。4年后,环保署对其中一些处所进行跟进研究。在进行研究的172个处所之中,只有2个超出200Bq/m3,最高为205Bq/m3。这显示简单的措施就能有效减低氡气的浓度。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透C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