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珠黄了就一定耳聋吗?

人老就一定会“耳聋”吗?
人老就一定会“耳聋”吗?
2013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据此推算,我国60岁以上老年听力残疾人总数已超过2000万。因此,做好老年人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老王今年刚从岗位上退下来,本想着以后可以彻底放松和老友打打牌、叙叙旧,谁料却发现听觉有异常:别人说话音量稍微低一点,自己就听不到;音量过大,又倍感烦躁。经过检查,他患了老年性耳聋。老王特别痛苦:我今年才60岁,难道从此将走进一个无声世界吗?究竟什么是老年性耳聋,是不是人老了就一定会“耳背”?
老年性耳聋指一般年龄在60岁以上,因听觉系统老化、无其他致病原而出现的双耳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老年性耳聋患者多希望他人说话“慢半拍”,喜欢安静的环境。有50%~70%的患者还伴有持续性耳鸣。但生活中其发病年龄及进展程度因人而异,有的40岁即出现听力障碍,有的80高龄仍耳聪目明,这与遗传基因、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身体情况等有关。一般认为,男性、城市居民、工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老年人要充分重视自己的听力健康,同时,身边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发现老人的听力减退,及早送医。
七种情况提示老人的听力在减退:1.与人说话时经常“打岔”,答非所问;2.经常侧着脸与人说话;3.说话时非常注意对方口型;4.看电视时声音开得非常大,别人觉得吵自己觉得刚好;5.说话声音很大;6.常要求别人重复所说的话;7.要求别人站在他的一侧说话。
听力下降做哪些检查
一步:问诊、外耳检查首先,耳鼻喉科医生一般会先询问患者感到哪些不适,是否有耳鸣、耳闷、头晕、听力下降等耳聋症状。患者需要详细告知医生什么时候开始
出现哪些症状,曾用过哪些药物治疗等。通过简单的问诊后,医生会对病程有大致的了解,然后耳鼻喉科医生就会佩戴额镜为患者进行外耳检查。目的是要检查外耳
道是否有异物堵塞,损伤,细菌感染。
第二步:音叉实验
音叉是耳鼻喉科医生必备的法宝之一,呈“Y”
形的钢质或铝合金发声器,敲击后会发出“嗡嗡”的低声震动声。音叉是针对神经系统对振动的感应测试,可测试骨传导及气传导的左右耳差异。骨传导是指声音通
过骨头传导到内耳刺激听觉神经到大脑产生听觉,气传导是声音在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着产生听觉。测试前要保证诊室的安静,敲击音叉后放置受试者的左耳旁,
然后以相同步骤与距离放置在右耳旁,如果受试者两耳听起来有明显的强弱之分或
感觉时间长短不同,则证明患者的气传导受到阻碍,有病变的可能。再次敲击音叉,然后置于受试者额头,询问受试者两耳声音差异,检查骨传导是否存在异常。
第三步:洗耳
对于耳朵内耵聍(耳屎)分泌较多的,在进行听力测试前医生会先安排进行洗耳这步骤。洗左耳时,患者用右手持洗耳杯放置在左耳下。医生用针管向耳道内注射温盐水,冲洗外耳道。耳朵内的耵聍(耳屎)就会随水流流入杯中。用棉签吸干耳道内残余水量即完成洗耳。
第四步: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测试目的是了解听力正常与否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并作为诊断和处理依据。此操作是通过专业的测听人员进行检测。
受试者在测试开始前会进入有良好隔音效果的测试间,佩戴好测试耳机,手持一个按钮,如果在测试中听到声响就按一下以示听到。受试者会在不同音频中测出听阈(能听到最小声的分贝读数),绘制出纯音测听图。正常的纯音测听图应该隔音频段都在0-25分贝中波动,如果在某个音频出现突然下降,证明在此频率时受试者听力有困难。
第五步:声阻抗测试
声阻抗测试的目的就是要分析中耳的状况。用以对中耳鼓室压力情况、咽鼓管功能及镫骨肌反射的了解与诊断。
测试方法是将一个探头塞进耳道,使耳道形成一个封闭腔。受试者只需坐着佩戴测试仪器,通过读取耳内压力即了解中耳情况。正常的声阻抗测试图应在±50daPa之间波动,如果是呈现一条直线则表示中耳系统不活动,如中耳积液、探头耵聍阻塞等。完成上述的测试价格并不昂贵,而且并不耗时间,即可了解听力的实际情况,针对出现的情况对症下药改善听力系统。
延缓听觉系统衰老
预防老年性耳聋,关键在抗衰:
保持健康行为
应合理安排生活,丰富精神生活,保持乐观情绪;要胸怀宽广,心情舒畅,心平气和,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避免孤独。
应注意营养,饮食忌“三高一低”(高糖、高盐、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忌快食、热食、冷食;多吃锌铁含量高的食物,如黑木耳、瘦肉、鱼、豆类;戒烟限酒,每天适量喝奶,吃1~2个鸡蛋。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身,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同时每天还可按摩揉搓耳廓80~100次,以增加耳部供血。不随意用药
平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自作主张,特别是对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更应谨慎使用。
防止噪音刺激
凡声音高于90分贝时,对听觉就有损害,因此应尽量避开噪音环境。
应按时参加身体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不要讳疾忌医,以免延误治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人老耳朵一定会耳聋吗
人老耳朵一定会耳聋吗
人的身体就好比是一部机器,使用了50~60年后就难免会发生毛病。人老了听力相应地有所减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难怪不少老人会自叹:&年纪大了,听说话不灵了&。
人类听力的敏感高峰期时在20岁上下。这就意味着,一过20岁,听力就要走下坡路了,40岁以后,听力可能就要出问题。但一般认为老年性耳聋是在60岁以后发生。造成老年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可分为:(1)衰老退化: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组织由幼弱、旺盛走向衰老退化。那么,内耳及听神经也就毫无例外地随之发生退行性改变。(2)代谢障碍:随着衰老,机体各类代谢逐渐发生障碍,听觉器官亦相应受到影响。营养物质的供应日趋不足,最终使内耳感受器萎缩变性。(3)动脉硬化:人老以后,动脉发生硬化是必然的,当然也会引起听神经组织的变形。最初的表现可能是听不清手表的滴答声、门铃声、虫鸟的鸣叫声等高音调声音。而挥动的鞭子所发出的呼呼声属于地音调声音还能听到。因此,人老了,一开始就对高音调声音的听觉变得不那么敏锐了。
老年人常会抱怨听别人说话不像过去那样清楚。但当别人提高嗓门对其交谈时,又会说:&我不聋,用不着那样大声嚷嚷!&的另一种表现是辨别声音方位的能力差了,从隔壁发出的敲打声,可以误认为来自楼上。听力减退,特别是在社交场合听不清声音,使老人感到难堪。久而久之,会逐渐变得行为孤僻,在精神上带来各种消极影响。据最新资料表明,上海地区70~80岁老人中,约有60%~70%高频听力损失在50~70分贝(正常人为0~25分贝)。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以上就是关于人老了一定会耳聋吗的相关介绍,了解更多关于的知识请登录中医耳病防治网: 进行查询,如果还有疑问可在线咨询或直接拨打专家热线:7
zhongyieb2010的人气博文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人老了耳聋,耳鸣,听力下降都来了么?、好可怕
骑兵101_侌塡
这是正常的生命的现象呀!平常的心去对待吧,享受生活,老人也不是没有办法呀,比如现在就可以通过选配助听器来帮助老人听的更好,相对的也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关键看你怎么去选择,怎么去对待!生活还是很美好的!要珍惜美好的每一天!^ ^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着走着人就老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