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左肱骨髁骨折上骨折,经皮克氏针固定,石膏固定后肩膀一动就觉得胳膊肘穿针的地方有响声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史强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的规范治疗
&&& 肱骨髁上是儿童常见,占儿童的3%~1 8%,儿童肘关节的60%。治疗:Gartland I型:肘关节屈90°位管型石膏制动3周。肘关节活动功能可自然恢复;Ⅱ型:可按I型处理,屈肘位制动。如发现骨质嵌插,内翻大于5°或外翻大于10°应在下复位、经皮穿针固定;Ⅲ型:采用闭合复位加克氏针固定术:推荐内侧1枚+外侧2枚克氏针固定;术后肘关节敷厚棉垫并用长臂石膏维持肘关节中立位制动3周,在拔除克氏针后立即鼓励患儿主动屈肘和伸肘关节功能锻炼。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如果延误治疗会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于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切开复位不应作为常规首选;闭合复位为有效可靠选择;内外侧联合交叉穿针效果满意,该手术方式更易获得良好复位,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对患儿创伤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广泛的临床价值。&附典型病例:患儿XX,男,5岁,外伤后右肘关节伴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术&& 前术&& 后&术后3个月复查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45
史强大夫的信息
史强大夫电话咨询
史强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史强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史强大夫提问
史强的咨询范围:
主要临床专长在于儿童四肢及骨盆骨折、儿童骨关节及肢体畸形的矫正,尤其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股骨头坏死等儿童髋部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在闭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各个年龄段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规范化治疗、儿童四肢及骨盆骨折的救治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外侧穿针与单纯外侧穿针的疗效比较--《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年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外侧穿针与单纯外侧穿针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内外侧交叉与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内外侧交叉与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分析显示,内外侧置针与单纯外侧置针两种技术在尺神经损伤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RR=3.31,95%CI(1.04,10.52),P=0.04],在提携角丢失值、Baumann角丢失值、前倾角丢失值、针道感染率及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置针技术,单纯外侧置针技术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能降低尺神经损伤的几率。两种置针技术在复位后机械稳定性、肘关节功能及针道感染率方面疗效相当。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26.8【正文快照】: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外侧穿针与单纯外侧穿针的疗效比较@丁晓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手外科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内外侧交叉与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内外侧交叉与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建雄,金今,杨新宇,张严,邱贵兴;[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9期
张征石;王晓东;吕建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18期
郭立平;阿尖措;;[J];淮海医药;2009年05期
赵建新;李月梅;;[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22期
吕长虹;陈健;;[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6期
丁晶;甘煜东;岳正华;肖信约;李金光;;[J];西南军医;2009年05期
朱振洪,王晓东,张希峰,王科文,张锡庆;[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杨景帆;郭英;常敏;郭磊;孙皓民;;[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36期
张志辉,李玉书,陈棉智;[J];广东医学;2003年04期
任少海;李运海;张晓虹;段泽敏;;[J];中国临床医生;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晶;甘煜东;;[A];第十七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OS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林立;徐振;丁盛;朱诚;王松克;;[A];2007年浙江省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林立徐;振丁;盛朱诚;王松克;;[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赵友明;韦盛旺;杨杰;吴瑞凯;楼毅;陈华;;[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赵道洲;王亚宁;邓强;张亦工;姚树国;;[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刘曦明;汪国栋;蔡贤华;黄继锋;王庆;徐峰;黄卫兵;;[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王伟;李永宁;刘洋;王根学;朱建国;;[A];2006骨伤科疑难病症诊疗技术新进展、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王永清;徐占敏;郭科民;杨志强;战颖;熊超;白宾;陈洪卫;王京生;;[A];2009“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选集[C];2009年
李方才;陈其昕;陈维善;徐侃;吴琼华;;[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李钟;陈如见;;[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道安;[N];中国医药报;2001年
记者 许晓岚 通讯员 邬凯;[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健康时报记者叶依特约记者 石国本;[N];健康时报;2005年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邱海滨;[N];健康报;2007年
宁夏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郭仲华;[N];健康报;2011年
柴玉?本报记者
通讯员;[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高利杰 罗刚 黄翠兰;[N];健康报;2006年
邱海滨;[N];健康报;2007年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刘冬梅?通讯员
蔺津玲;[N];天津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伯锋;[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宋连新;[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谭江威;[D];山东大学;2009年
李智勇;[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李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连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小东;[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黎力昊;[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炳钻;[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梁博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中强;[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李维明;[D];苏州大学;2010年
于仁华;[D];山东大学;2011年
苏琦;[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陈茂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复位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手法闭合复位后经皮两枚细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两枚细克氏针肱骨外侧髁放射状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86例.结果 83例随访8周~2年,平均3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针孔感染,无Volkman挛缩.优79例,良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6.4%.结论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两枚细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有创伤小,有操作简单,固定稳定等优点.
作者单位: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肱骨髁骨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