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40岁的张某因流星蝴蝶剑炼铁狱时铁销进入眼睛

中国炼铁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发展预测报告_乐收 >
> 详细信息中国炼铁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发展预测报告 发布于: 14:03:47中国炼铁行业&十三五&整体规划及发展预测报告年※※※※※※※※※※※※※※※※※※※※※※※※ 【报告编号】:174510【报告价格】:[纸质]6500元 [电子版]:6800元 [纸质+电子]:7000元(价格优惠)【交付方式】: 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联 系 人】:王娜 韩幽【客服 QQ 】:8494500 【电话订购】: 010-【传真订购】:010-【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炼铁行业发展综述 1.1 中国炼铁行业定义 1.1.1 行业定义 1.1.2 行业主要产品大类 1.2 中国炼铁行业统计标准 1.2.1 炼铁行业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1.2.2 炼铁行业统计方法 1.2.3 炼铁行业数据种类 第2章:中国炼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1 炼铁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1.1 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机构 2.1.2 行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 2.1.3 行业进出口相关政策 2.1.4 行业发展规划 2.2 炼铁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世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世界经济增长情况 (2)世界经济对炼铁行业的影响 2.2.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内经济增长情况 (2)国内经济对炼铁行业的影响 2.3 炼铁行业贸易环境分析 2.3.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2.3.2 人民币升值 2.3.3 进出口关税 2.3.4 贸易环境小结 2.4 炼铁行业节能环保分析 2.4.1 行业环境保护分析 (1)行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2)行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 (3)行业废固排放及处理情况 2.4.2 行业能源消耗分析 (1)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2)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2.5 炼铁行业市场环境小结 第3章:中国炼铁行业发展动态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炼铁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3.2 炼铁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第4章:2015年炼铁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4.1 2015年炼铁行业运行数据挖掘分析 4.1.1 2015年炼铁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4.1.2 2015年炼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4.1.3 2015年炼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4.1.4 2015年炼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4.1.5 2015年炼铁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4.2 2015年炼铁行业经济数据挖掘分析 4.3 2015年不同规模企业数据监测及处理分析 4.4 2015年不同性质企业数据监测及处理分析 第5章:2015年炼铁行业供需结构分析 5.1 2015年全国炼铁行业供给数据监测及处理分析 5.1.1 2015年全国炼铁行业总产值分析 5.1.2 2015年全国炼铁行业产成品分析 5.2 2015年各地区炼铁行业供给数据监测及处理分析 5.2.1 2015年总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5.2.2 2015年产成品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5.3 2015年全国炼铁行业消费数据监测及处理分析 5.3.1 2015年全国炼铁行业销售产值分析 5.3.2 2015年全国炼铁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5.4 2015年各地区炼铁行业需求数据监测及处理分析 5.4.1 2015年销售产值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5.4.2 2015年销售收入排名前10个地区分析 5.5 2015年全国炼铁行业产销率分析 第6章:2015年炼铁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6.1 2015年炼铁行业进出口总体数据挖掘 6.2 2015年炼铁行业出口数据挖掘 6.2.1 炼铁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6.2.2 炼铁行业出口前景预测 6.3 2015年炼铁行业进口数据挖掘 6.3.1 炼铁行业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6.3.2 炼铁行业进口前景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年各项全球PMI指数变动趋势图 图表3:季度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对比分析图(单位:%) 图表4:季度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升、贬值情况(单位:%) 图表5: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石油价格指数走势图 图表6:年社会消费量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速(单位:%) 图表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趋势图(单位:%) 图表8:年我国进出口金额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图表9:近年来中国炼铁行业能源消费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0:近年中国炼铁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单位:%) 图表11:2015年炼铁行业经营效益分析(单位:家,人,万元,%) 图表12:2015年炼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3:2015年炼铁行业运营能力分析(单位:次) 图表14:2015年炼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单位:%,倍) 图表15:2015年炼铁行业发展能力分析(单位:%) 图表16:2015年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17:2015年大型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18:2015年中型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19:2015年小型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20:年不同规模企业数量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1:年不同规模企业资产总额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2:年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3:年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4:2015年国有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25:2015年集体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26:2015年股份合作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27:2015年股份制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28:2015年私营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29:2015年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30:2015年其他性质炼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单位:人,家,万元,%) 图表31:年不同性质企业数量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32:年不同性质企业资产总额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33:年不同性质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34:年不同性质企业利润总额比重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35:年全国炼铁行业总产值及增长率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36:年炼铁行业产成品及增长率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37:2015年总产值居前的10个地区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38:2015年工业总产值居前的10个地区比重图(单位:%) 图表39:2015年产成品排名靠前的10个地区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40:2015年产成品居前的10个地区比重图(单位:%) 图表41:年炼铁行业销售产值及增长率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42:年炼铁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43:2015年销售产值居前的10个地区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44:2015年销售产值居前的10个地区比重图(单位:%) 图表45:2015年销售收入排名靠前的10个地区分析(单位:万元,%) 图表46:2015年销售收入居前的10个地区比重图(单位:%) 图表47:年全国炼铁行业产销率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48:2015年中国炼铁行业进出口总体状况(单位:万美元,%) 图表49:2015年中国炼铁行业出口产品(单位:个,千克,万美元) 图表50:2014年炼铁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分布图(单位:%) 图表51:2015年炼铁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分布图(单位:%) 图表52:2015年中国炼铁行业进口产品(单位:千克,个,万美元) 图表53:2014年炼铁行业进口产品结构比较图(单位:%) 图表54:2015年炼铁行业进口产品结构比较图(单位:%) 本公司报告每个季度可以实时更新,免费售后服务一年,具体内容及订购流程欢迎咨询客服人员,感谢您的关注!本公司报告每个季度可以实时更新,免费售后服务一年,具体内容及订购流程
欢迎咨询客服人员,感谢您的关注!
联系人: 王娜
销售专线: 010--
绿色通...联系信息相关搜索张之洞为什么不把铁厂建在黄石港--黄石新闻--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张之洞为什么不把铁厂建在黄石港
来源:黄石日报&&时间: 10:53:00&&标签:
&&文字大小:【
  (黄石日报) 张实  近代钢铁工业史上第一人
  接到“调补湖广总督”的上谕一个半月后,尚未赴新任的张之洞,于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1889年9月20日),仍然以两广总督的身份,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要求在广东“筹设炼铁厂”。  这封奏折其实是先斩后奏。对朝廷他并不讳言,从这年的三月起,他与出使英国的使臣刘瑞芬函电往返,筹商数月,已经在英国预付了定金,签订了合同,订购了机器。显然是他将离开广东了,这件事必须要报告朝廷,作一个交待。  虽然这次他奉旨调到湖北是筹办铁路,虽然订购的机器也考虑到了建铁路的需要,在这封奏折里却没有将办铁厂仅仅局限于修铁路,而是从宏观上着眼于“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他认为这是“自强”的首要问题,也是筹办铁路的宗旨。他指出洋铁“向用机器,锻炼精良,工省价廉”,所以畅销,导致了“土铁之行销日少”,近两年“竟无出口之铁”。因此,“必须自行设厂,购置机器,用洋法精炼,足杜外铁之来。”在汇报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后,他还强调,“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须悉心仿造。”雄心勃勃地要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在中国近代史上,高度认识创办近代钢铁工业对于振兴经济、富国强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张之洞是第一人。  当时他选择的厂址,是在“省城外珠江南岸之凤凰岗地方”。&&&   铁厂移到湖北
  同年十月十七日,李鸿章致电张之洞,大叹炼铁“实非易事”,同时作了“粤既订购机炉,应运鄂试办”的表态。随后,他的哥哥新任两广总督李瀚章上奏,说是铁厂的“大炉倾销铁甚巨,矿务稍延,即难源源供用”,又叫了一通经费困难,接着提出建议:现在直隶、湖北在创办铁路,如果把铁厂搬去,可以事半功倍。――明明是要把铁厂推给张之洞,却要假模假样地拉出他的老弟直隶总督李鸿章来作个陪衬。  十二月二十七日,主持海军衙门的醇亲王、庆亲王把李瀚章的建议转给张之洞,征询他的意见:“炼铁厂可否移置鄂省,俾省开矿重购之费?”十二月三十日,张之洞复电:“今两广李督既不欲在粤置机采炼,且此机内本兼订有造铁轨机器,自以移鄂为宜。”他在这里强调是对方主动交出来的,似乎含有深意,为以后与李瀚章打交道留下了伏笔。  开年以后,海军衙门据此上奏,铁厂移到湖北就这样定了下来。  在张之洞回复醇亲王时,他的初步打算是:将来大冶的煤方便,铁厂就设在大冶;如果大冶缺煤,湘煤湘铁还合算,铁厂就设在武昌省城外江边。&&&   设立湖北铁政局
  光绪十六年(1890)正月,张之洞在武昌水陆街旧营务处公所设立了湖北铁政局;后来因地方狭小,将其又迁移至城内宝武局公所办公。“总办局务”的领导班子规格很高,由湖北的布政使、按察使、粮道、盐道和候补道蔡锡勇五人组成,包括了全省民事财政、司法监察和主要经济部门的首长,而由蔡锡勇任驻局总办,具体负责筹办工作。  蔡锡勇,福建龙溪人,1867年广东同文馆毕业,后入总理衙门天文算学馆学习,曾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国使馆翻译、参赞。以西方知识和自强思想受到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赏识,受聘在广州,先后于1886年创办鱼雷学校,1887年创办水师学堂,1888年建立造币厂,是张之洞奏请随同调来湖北的少数重要幕僚之一。来武昌后,在负责筹建汉阳铁厂的同时,蔡锡勇还先后负责创立湖北枪炮厂、织布局、造币厂、缫丝局、自强学堂、武备学堂,成为了张之洞从事洋务活动的主要助手和执行者。  这时初选的炼铁厂厂址,是在省城武胜门外塘角地方,近江处所,便于转运。&&&   选择厂址的第一次交锋
  筹建伊始,在选择厂址问题上就费了许多周折,张之洞与李鸿章、盛宣怀仍然谈不拢,再次产生分歧,双方前后有过三次交锋。  第一次是李鸿章与张之洞交锋。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五日,李致电张,认为老远地运煤来,费用太大。听说西洋都是把铁矿石运到煤产地去炼铁,没有把煤运到铁产地去的,“炉厂似宜择煤矿近处安设。”当时钢铁厂的煤耗一般是铁的三到四倍,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是应当考虑的;但是,李鸿章此时应该知道张之洞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煤矿,如此说来,岂不是给张之洞出难题?  三天后,三月十七日张之洞回电,多少有点针锋相对的味道:“我详细地询问过矿师,外洋也有把煤运到铁矿去的,‘但视所便,不拘一格’。我这里的铁集中而煤很分散,铁近而煤远,运铁是上水而运煤是下水,而且煤在湖北的上游和湖南的内河,如果把铁矿石运到那里去炼,炼好了又要运到武汉来,结果是铁要运两次,倒不如煤只运一次了。”李鸿章主张移铁就煤,说的是一般原理;张之洞主张移煤就铁,是从湖北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在当时情况下,把炼铁厂建在江西萍乡或湖南宝庆、衡州,恐怕很难办到;即使建成了,诚如张之洞所说,把大冶的铁矿运到那些地方,再从那里把铁轨、钢锭运出来,也未必合算。最后,张之洞又加了一句:“且距省城近,经理较便。”当时所谓的‘经理’,大体就是经营管理的意思。  三月十八日,李鸿章回电:“鄂事运煤就铁,势非得已,但盘运费多耳!”口气是无奈的、有些遗憾的、不屑争辩的,仍然保留自己的意见。&&&   选择厂址的第二次交锋
  第二次是盛宣怀与张之洞交锋。盛宣怀倒也是主张移煤就铁的,他在光绪三年亲率洋矿师郭师敦在黄石港勘测了厂基,初步定在黄石港东边半英里的吴王庙。听说张之洞要在武昌设厂,于四月七日致电张之洞,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大冶的铁矿石、石灰石都要逆江而上运到武昌,运费太贵,主张仍在黄石港建厂。但他委婉地把武昌建厂称之为白乃富的方案(张采纳了白的意见),把黄石港建厂称之为郭师敦的方案,建议张之洞从长远考虑,“此系二百年远计,似宜从郭不从白。”最后他又谦逊而虔诚地表白道:“宣凡有所见,必直陈宪台,事后必知宣心无他,宣言皆实。”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表白打动了张之洞,隔了一天,张之洞于四月九日洋洋洒洒回复了一封六百字的电报。权衡利弊,列出了七条,详细阐明了他的观点,为什么不能设在黄石港,而要设在省城附近。从这七条看,张之洞在省城附近建厂已经考虑成熟,不可动摇了。&&&   厂址选中了汉阳
  武胜门外的塘角,因为地势低洼,张之洞此时已放弃了;他告诉盛宣怀,现在选的建厂地址是省城东南二十里汤生湖边的金鸡垸。――不料后来又生波澜,原来金鸡垸与大江一水可通,但常年通行轮船要疏河建闸,工程不小;特别是要拆除一座桥,遭到当地人士的激烈反对,不得已,张之洞再次派人选址,才选中了汉阳大别山(即龟山)下。  到了五月,负责勘地的蔡锡勇向张之洞报告,新到的“洋匠头”贺伯生提出来,汉阳这地段虽然可以填起来建厂,终究不如实地好,希望能在黄石港到省城之间,另找一块高地,不必拘定省城。张之洞虽然认定“除汉阳外必无善地”,为了消除众人的疑虑,还是派船专程送贺伯生“速往沿江一看。”  七月二十二日,张之洞向海军衙门报告:他再次派了多名洋工程师和徐建寅勘测,黄石港不宜于建厂。最近选择了汉阳大别山下一处地方,“长六百丈,广百丈,宽绰有余。南枕山,北滨汉,面临大江,运载极便,气局宏阔,亦无庐墓。与省城对岸,可以时常亲往督察。又近汉口,将来运销钢铁货亦便。”只是此地地基需要填高九尺,沿汉江的堤也要加高,才能确保盛夏水涨时不被淹没。虽然要花一笔费用,但比金鸡垸筑闸开河要省得多。外国工程师们都认为合适,他亲自去看了也认为可用。现在已和北洋商定,就在这里建厂。他还打算,将来枪炮厂也放在这里。&&&   选择厂址的第三次交锋
  张之洞口称“与北洋商定”,实际上李鸿章并不认同在汉阳建厂,这就有了第三次交锋。  这年的九月十八日,盛宣怀的学生钟天纬写信告诉他的老师,炼铁厂在汉阳大别山下购地筑堤已经花了三万缗,在江边晴川阁下建一码头,又花了一万缗,看这形势厂址已经不可能再改变了,“嗣后吾师来信可勿提此节矣。”盛宣怀不听劝阻,见自己说不动张之洞,便要李鸿章出面来干预。他给李鸿章发了一通电报:“大冶江边煤铁锰矿与白石均在一处,天生美丽,如在江边设厂,百世之功。惜在大别山下,转运费力。屡谏不从,将来迁徙不易。”十月十六日,李鸿章把盛的电文转给张之洞,问他在大别山下动工了没有?能不能尽早地考虑?  十月二十日,张之洞再次对李鸿章断然回绝,强调大冶的煤不能炼钢,黄石港也没有地方建厂。其不便有七,七月份他给他的电报已经详细说明了,请去查一查。他又强调,即使在大冶建厂运费可以省四五万,但将来的浪费一定不止一二十万。他还指出,盛宣怀是不知道大冶的煤质,又没有把布厂、枪炮厂等通盘考虑。  十一月初六,张之洞正式向朝廷递上了《勘定炼铁厂基暨开采煤铁事宜》的奏折,重点阐述了选址问题。他首先报告了重新派徐建寅和外国矿师去黄石港勘查的情况:那里长江沿岸的平地都容易被水淹没,高地只有数十丈宽,绝对放不下这样的大工厂,并引用徐建寅的报告说:“须将山头开低数丈,仍留山根,高于平地三丈,再将平地填高始可适用,劳费无算;山麓兼有坟数十冢,碍难施工。”  奏折报告了汉阳大别山下厂基的位置和形势,在此前回复盛宣怀、李鸿章所列七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它的优势归纳为“六便”: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是综合考虑运输问题,在过去陈述的基础上,又强调了从上水运煤到黄石港,空船回头,运费必贵;在汉阳炼成的钢铁,既便于供应枪炮厂,也便于销售外运。第三条说“人才难得,通达洋务,谙习机器者尤不易见”,现在湖北铁厂、织布厂、枪炮厂同时兴建,人手紧缺,铁厂设在汉阳,各种人才可以“通融任使”。第六条是从汉口的城市建设考虑,大量的煤渣、矿渣可以用来填湖防洪。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条和第五条:张之洞强调“员司虚浮,匠役懒惰,为中国向有之积习,不可不防;厂距省远,料物短数,煤斤搀杂,百人仅得八十人之用,一日仅作半日之功,出铁不多不精,成本即亏。”这一条还只是着重考虑节约和效率;与此相联系的,便是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和责任了:“官本两百余万两,常年经费、货价出入亦百余万两,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易动浮言;今则督抚司道等皆可亲往察看,百闻不如一见。”  就在张之洞寄出了这封奏折之后,盛宣怀仍不甘心,又于十一月十六日致函庆亲王,“可否请钧署托为西洋熟习矿务者之言以讽之,或尚及挽回。”也就是要求庆亲王以海军衙门的名义出面干预,假托是西洋矿务专家的意见,去制止张之洞。这封信后来好像也没有下文。&&&   对选址之争的评价有了新变化
  近百年来,对于这场厂址争论的评价,一般都是批评张之洞的。在一些研究著作中,往往将张之洞办洋务的失败归咎于他的决策失误,或曰缺乏科学知识,或曰不懂得经济规律,瞎指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中炼铁厂设在汉阳便是典型的例证之一;著名的洋务运动史专家姜铎先生还以此证明张的“刚愎自用、官气十足”等等。他说:“在决定这一问题的讨论过程中,不少人主张以厂就矿,铁厂厂址应选在邻近大冶铁矿的江边,即石灰窑黄石市一带,亦即后来的大冶钢厂的所在地,可以大大节省铁矿砂的运费。”这里姜铎先生对地址有一点误解。需要说明的是,盛宣怀当年带领郭师敦亲自踏勘初步选中的厂址是距离“黄石港东边半英里的吴王庙”,联系徐建寅复勘时所说的“须将山头开低数丈,仍留山根”来看,可能是现在黄石电厂的原址,上世纪五十年代黄石电厂扩建时,就是削去了山头的。今大冶钢厂的所在地在石灰窑的下游,离黄石港约十公里,原名袁家湖,《大冶钢厂志》第一页开宗明义便说该厂“原始地貌为布满沼泽湖塘的一片狭长地带”。它是1896年盛宣怀接办以后,在大冶、鄂城沿江一带多次勘测才确定下来的。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于选址问题的评价才发生变化。武汉大学教授代鲁先生多次在有关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对张之洞办铁厂的几条指责,“虽皆事出有因,但均有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片面化之嫌。”在对上述奏折中的“六便”进行分析后,他认为“关于厂址远距大冶铁矿石产地,不符工业布局的经济原理之说……显然系是似而非。”(《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中华书局,1999)谢放先生在2004年广东高教社新版的《张之洞传》中,也认为“张之洞列举的这六条理由并非没有道理”,“以现代经济理论关于工业投资须考虑‘关联效应’、‘市场效应’以及‘城市聚集效益’的观点来看,这一决策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然而,也有不少的新作,仍然在沿袭旧说。  笔者认真阅读了张之洞与李鸿章、盛宣怀往来的电报,在选址这一具体问题上,不能不承认张之洞比李、盛考虑得较为全面,也较为细致、深入。这不仅是张之洞身在湖北,掌握了较多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张之洞是这一工程的当事人,重任在肩,成败攸关,比旁人更多了一层心理压力。&&&   “此则中法,非西法”
  综观所谓的选址之争,李鸿章主张建在煤矿附近,盛宣怀主张建在黄石港,贺伯生主张在黄石港与武昌之间,只有张之洞力排众议,坚持要建在省城附近。回顾张之洞筹办铁厂的全过程,不论是在广东,还是在湖北,他一贯倾向于建在省城附近;唯有一次报告海军衙门时说过,如果大冶有煤就建在大冶,但后来在大冶发现了王三石煤矿,也并没有动摇他把铁厂建在省城附近的决心。  张之洞为什么不把铁厂建在黄石港,而要坚持建在省城附近?在致海军衙门和致盛宣怀的电报里,他都曾经一再强调:“中国与外洋不同”,“此则中法,非西法。中法者,中国向有此类积习弊端,不能不防也。”这一点很重要,似乎与他后来提倡的“中体西用”有着某种联系。至少,说明他在此时已经意识到,建铁厂不能完全照搬“西法”,也就是论者们强调的经济规律、科学知识,同时还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考虑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特别是要考虑晚清官场的“潜规则”。他“不得不防”的积习流弊,首先当然是他已经阐述得比较透彻的“工作物料虚实优劣”等“糜耗”;同时,更值得注意的则是他已经点到的“岁糜巨款,易动浮言”。这一点,他在奏折中说得较为含蓄,不如致盛宣怀电文详尽,后者特别提到“亦易报销”,更堪玩味。  张之洞坚持要把铁厂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除了表面上的便于亲自管理外,似乎还有更深一层的不便公开的苦衷。&&&   报销的公案
  当时,张之洞正是在“报销”的问题上,栽了一个不小的跟头。  在《光绪朝东华录》上,十五年十月甲午(二十二日),有一道措词严厉的“上谕”谴责张之洞。内容是张之洞上奏,要求“广东善后军需报销,请免造细册”。光绪交给户部拿一个意见。户部先说了一通大道理:向来核查报销,都要造明细账,才能按照制度详细审核,分别确定该不该批准。如果只凭清单,就无从核算。接着又拿出依据:户部过去已经奏明,光绪九年以后军需等款,一概都要造册报销,各省都应该遵照执行。然后就对张之洞痛加批驳:说他随便提出要求,不按户部的制度办事;“且事止一省,时仅数年,按籍可稽,何难详细造报?”事关国家财政收入,“岂容只图简便,不顾定章,任意陈请”;什么“尤不成话”,什么“殊属非是”等话语都用上了。上谕最后的指令是:“所有九年至十四年收支各案,仍着督饬局员迅速具细造册,报部核销,毋得稍有含混。”  这桩让张之洞碰了一个大钉子、颇失颜面的公案,涉及到一个大背景。要不要造明细账只是一个形式,实际上是个财权下放还是上收的矛盾。过去曾、左、李、胡与太平军作战,都是兼任地方督抚,就地自行筹饷,掌握了财政实权,向户部报销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正如1864年曾国藩在与沈葆桢争江西厘金时在奏折中说的:“我朝之制,一省岁入之款,报明听候部拨,疆吏不得专擅。自军兴以来,各省丁、漕等款纷纷奏留,供本省军需,于是,户部之权日轻,疆臣之权日重。”现在户部要求“军需等款,概令造册报销”,实际是要把军事支出的审批权收回到中央来,而明确提出从“光绪九年起”,就界定了中法战争时期,矛头正是首先指向了张之洞;张之洞要求免造细册,实际是以曾国藩等人为先例,要求把军事支出的审批权依旧交给地方总督,延续曾、左等人开创的地方督抚集军、政、人、财权于一身的体制。这实质上是一个中央集权与督抚分权的矛盾。&&&   与翁同和的恩恩怨怨
  户部在给光绪的回奏里只是打了一通官腔,其实桌子底下还藏着小集团的私利和个人的恩怨。张之洞在《抱冰堂弟子记》里说:“己丑、庚寅间,大枢某、大司农某,立意为难,事事诘责,不问事理。大抵粤省政事,无不翻驳者;奏咨字句,无不吹求者。醇贤亲王大为不平,……又与大司农言曰:‘如张某在粤有亏空,可设法为之弥补,不必驳斥。’其实粤报销款固无所谓亏也,然贤王之意,固可感矣!”已丑是光绪十五年,庚寅是十六年,正是他从两广调湖北这一时期;大枢,即枢廷大员,指军机大臣。当时军机大臣为礼亲王世铎、额勒和布、张之万、许庚身、孙毓汶共五人;大司农即是主管财赋的户部尚书,时为福锟和翁同和。被认为“立意为难”的某大枢,从上述五人中用排除法推测,或许是指排班最后而又操纵实权、为人刁钻的孙毓汶;而“某司农”则一定是翁同和,这在张的诗集里有明白的记载。张之洞与翁同和的侄儿翁曾源是同年中的进士,早年在京中常往翁家走动;同和的胞兄翁同书在安徽任巡抚时,因为被太平军夺去了地盘而被流放。在翁曾源陪同父亲出塞时,张之洞送行时写过一首诗。后来张之洞为这首诗加了一个自注,说翁同书关在大牢里,他曾两次去探望,可见和翁家的情谊不浅。  不料后来翁同和却对他“一意倾陷,仅免于死”,“此种孽缘,不可解也。”  光绪十五六年间的户部尚书翁同和,虽然退出了军机处,却仍然保留了一个很重要的差事:“毓庆宫行走”。也就是说,他以光绪皇帝师傅的身份,有着天天和光绪单独相处的特权;事实上,“亲政”后的光绪,每有疑难也常与他在书房中密商,翁同和再任军机大臣也只是早晚间的事。  翁同和为什么要与张之洞过不去?这历来是一个谜。据军机大臣张之万的孙子张达骧记述,当时户部有一条潜规则,各省向户部报销的经费,每一百万两,要交四万两的回扣。张之洞在广东时,因为练兵打仗、举办洋务,经费支出超过别省许多倍,相应回扣的数额也很大,便要求把回扣减少一半。这样一来,便是虎口夺食,严重侵犯了户部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翁同和本来就对张用款过多不满,因此不满更甚,执意不许扣减。张之洞写信给哥哥张之万叫苦:“两广报销事,司农若一意诛求,是有意陷弟也。”张之万把张之洞的信交给醇亲王,面陈两广的困难。醇亲王便致函军机处并特地给翁同和打招呼,对两广用款应加以关照,准予报销一百万两扣留二万两。翁张两人因此结怨,在张之洞的书信中对此谈论甚多。张达骧在文章的开头曾特地表明:“张之洞致张之万的来往私札,达骧曾经摩挲翻阅,对其中的事实,反复印证,所知较为详确。”(《张之洞事迹述闻》,《文史资料精选》第一册,中国文史出版社)&&&    张之洞不幸而言中
  笔者费了不少的口舌来说这桩报销的公案,实在是因为它就发生在筹办钢铁厂的同时;由于张之洞正在经受着官场倾轧的煎熬而对之深具戒心,由于他深知中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积习弊端”,这些都必然要在心理上影响他的办厂决策,促使他必须采取预加防范的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他的地位身份、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他的选择便是将铁厂放在省城附近,放在他耳目所及的范围之内,也放在全省实缺大员们的耳目范围之内,加强“官的督察”。我们不能期望晚清的张之洞能够先验地搞出一套管理“官办企业”的模式来,那将是历史留给华夏子孙长期探索、至今犹未圆满交卷的任务。  “岁糜巨款,易动浮言”,并非张之洞的杞人忧天,恰恰是被他不幸而言中。三年后,光绪十九年正月戊申(1893年3月12日),一道谕旨下到军机大臣,说是“有人奏疆臣辜恩负职”。这个疆臣便是“移督湖广以来,改办炼铁并开煤铁各矿”的张之洞,罪名是“乞留巨款,轻信人言,浪掷正供。又复多方搜索”等等;而上奏人就是曾经多次上书坚决反对修铁路的大理寺正卿徐致祥。大理寺是复审平反刑事案件的机构,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正卿就是它的最高首长。于是,朝廷决定派遣两江总督刘坤一“按照所参各节确切查明,据实回奏”。刘坤一会同两广总督李瀚章查了两个多月后,于四月戊辰(5月31日)向朝廷发布了一道上谕宣布调查结论。处理的结果是,张之洞虽然“勿容置议”,却得到了“务当督率属员力求撙节,妥为经理”的警告,而他的得力幕僚总文案赵凤昌则被当作了替罪的羊和吓猴的鸡,革职勒令回籍了。  渡过了一次劫难的张之洞,捧读上谕时的心情如何,我们很难深切体味;但是他一定会庆幸自己把铁厂建在了省城附近,却是毫无疑义的。  张之洞上奏确定厂址一个月后,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去世。  这意味着张之洞失去了一个有力的政治庇护人,也意味着他在办厂经费上将遭遇更大的困难。
【】 【】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主 管:中共黄石市委宣传部 黄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 办:黄石日报社
电 话: E_MAIL: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鄂ICP备号 网站建议浏览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铁矿炼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