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经经不通怎么办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三焦为决渎之官
&&& 三焦经在中医里号称“孤府”,它是一个很奇特的脏腑。所谓“三”者,取象“三才”,就是人的腹腔,将所有脏腑包罗不遗也。三焦与心包络互为表里,三焦为脏腑的外卫,心包络为君主(心)的外卫,就像北京城墙和紫禁城墙的和关系一样。它们都属阳,均称之为“相火”。如果能够明白心包络的功能,那么,三焦的功能也就好理解了。&&& 《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是开决、疏通,“渎”为水沟,三焦的社会职能为疏通水道,保障水利万物并且无害于万物。中国自古就重视水道的通利,大禹就因治水而为圣王,因此,用“决渎之官”来比喻三焦,无非是强调三焦于的重要意义。 &&& 我对三焦的理解是这样的,人体的中间都有一个联系的系挂,而三焦就是这个系挂。人体系挂是哪些东西?像膜、筋,还有脂肪或其他连缀物,这些都相当于三焦。三焦一定要保持通畅,这样人体才能健康。如果不通畅,人就会生病。一旦三焦都生病了,那人就很危险了。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我们看任何一个病,都不能孤立地去看,因为经脉都是相通的,“如环无端”,所以如果病变出现在这些系挂上,就是三焦不通畅,是三焦出问题了,相当于水道出问题了。在华佗的《中藏经》里,曾经提到过三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腑脏,它是总领 的。为什么总领五脏六腑?因为它是连缀五脏六腑的筋膜,而且还管营卫之气、经络等。它的主要就是调和内外,让内外不通畅的地方全部都通畅,并且“营左养右”,营养左边养护右面,而且还会“导上宣下,”这说明三焦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起着决定性作用。 &&& 《黄帝内经》把三焦归为少阳,所谓的少阳就是小火,“焦”字下面的四点水,实际上是火的意思,而上面的“隹”是指小鸟,既然烤小鸟一定要用小火,所以人体内部不可以火太大,火太大会折损寿命,叫做“壮火之气衰”。而“少火之气壮”,少火就能够使气一点点地生起来,这是三焦的一个作用。即人体内部一定要保持一个相对恒温的状态,温度不要太高。 &&& 三焦“主枢纽”,枢纽就是连接点,如果枢纽出问题了,整个系统就会出问题。所以中医一再强调,要保持三焦的通畅。 &&& 常见三焦经病 &&& 第一,耳鸣。三焦经是走耳朵的,如果耳朵出现了“浑浑”的,都和三焦有关。“浑浑,耳聋声也”,所谓的“耳聋”指的是耳鸣,耳鸣又分实证和虚证。如果是很细微的蝉鸣就是虚证,如果像火车的“轰隆轰隆”就是实证。 耳朵里边有很多的经脉,像肾经、三焦经、小肠经等,所以耳部的病变不容忽视。人会耳鸣,一种是肾精亏虚,透支太多;一种是三焦不通;一种是营养气血上不来。一般人老了以后,出现耳鸣是很正常的,因为人老了之后,元气、肾精亏失得很厉害。如果中年人出现这种,就要有所注意了,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对自己的身体有进一步的认知,要注意养护身体,不然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 第二,肿胀喉痹。咽喉要肿胀、痹住的话,都是三焦经的病变。 &&& 第三,汗出不止。如果三焦少阳转输的时候出了问题,人就会出现“汗出不止”这些现象,因为体内不通畅。 &&& 第四,目锐眦痛。三焦经也走外眼角,所以外眼角的疼痛,也和三焦经有关。&&& 第五,无名指麻木。三焦经也走无名指这条线,如果三焦经不通畅,无名指会出现麻木或者不灵活的现象。
查看: 1186|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路新宇经络养生(1)——自我疏理心包经、三焦经》 自我疏通心包经、三焦经的两个常见堵塞点——...
自我疏通心包经、三焦经的两个常见堵塞点——舒缓情绪,排解郁气,养生从养心开始。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7-11 21:0007-11 21:0007-11 21:0607-11 21:0607-11 21:1007-11 21:1107-11 21:1307-11 21:1507-11 21:1607-11 21:17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4 开心网查看: 9925|回复: 24
本帖最后由 xhui26 于
09:55 编辑
简单记经络不通的症状 1、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2、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3、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4、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5、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6、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7、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8、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小腹绕脐而痛
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9、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10、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11、膀胱经不调的常见症状: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12、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13、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14、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容易感冒保肺经;头面疾患找大肠;消化不良找胃经;疲劳透支找脾经;心烦心痛打心经;吸收不好问小肠;颈肩腰背靠膀胱;精力不足养肾经;失眠多梦调心包;疑难杂正理三焦;体弱多病灸任脉;虚寒怕冷温督脉;情志抑郁舒肝经;结节肿瘤通胆经。
条条对证,似乎每条经络都不通。
感谢这里的朋友们,总结这些易懂好记的材料为我们理解中医搭建了桥梁,功德无量,好人平安!!
正在準備考試
肺经不通如何治疗
对号入座,伴有多条经脉不通的咋办?
很实用,不通的话是敲打经脉?还是按揉某个穴位?谢谢
谢谢xuhui26的帖子,对照下来似乎每条经络都有问题,请问应该怎样来疏通这些经络呢?有没有可以自行解决的方法(不用去医院找推拿或针灸医生的)?再次谢谢!!
minjianzhongyi 发表于
回复 xhui26 的帖子
谢谢xuhui26的帖子,对照下来似乎每条经络都有问题,请问应该怎样来疏通这些经络呢?有 ...
我也是初学者,平时本人也不喜欢去做那些针灸、按摩,所以自己在家里比较注意看一些养生方面的书。我觉得要靠自己疏通经络,主要应该做好三件事:
首先,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养生其实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习惯了,做起来就自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不需要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也不必担心自己忘记今天需要做什么养生项目。就象吃饭一样,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做。要做到这点,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固定而且方便的时间里去做这件事,我每天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前都要做功课,已经坚持一年多时间了,现在基本成为习惯了。
其次,要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 &1、按时作息,特别是要保证晚上睡觉时间充足。最好22点左右能上床休息,因为从23:00开始是胆经当令,以后分别是肝经、肺经当令,也就是从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五点,正是身体排毒、造血、布气的时间,这段时间休息充足,身体就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气血就充足。这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凡是经络不通的人,时间长了肯定会气血不足。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生活没规律,不按时作息,经常熬夜。如果能做到23:00前进入深睡状态,那就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有这种好习惯的人,想气血不充足都难。还有就是要睡午觉,午时是心经当令的时间,睡好午觉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 &&&2、合理安排饮食:饮食结构要合理,要讲究膳食平衡。《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所以平时还是吃得清淡一些,大鱼大肉要适可而止。要以五谷为主,它是各种食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每顿饭中,应当多吃主食。果核、果肉浑身是宝
,果肉为了滋养果核而存在,因此坚果类如杏仁、核桃仁、松子仁等都是营养成分充足的好东西,平常经常的食用一些坚果,有益健康。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弥补植物蛋白质的不足,平常食用一些肉类,可以大补精血。五菜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可以帮助我们疏通气息、易于通便。合理安排好每天的饮食,对保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这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对于存在经络不通的人来说,除了做到以上两条,还需要平时注意调理,可以每天坚持敲打经络,网络上有许多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介绍,可以重点看看陈玉琴老师的讲座,还在中里巴人(郑幅中)、徐文兵老师的一些讲座,讲得都不错,通俗易懂,便于操作。
陈玉琴老师的视频材料:
徐文兵老师的视频材料:
中里巴人的视频材料:& &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本人也是初学者,平时本人也不喜欢去做那些针灸、按摩,所以自己在家里比较注意看一些养生方面的书。我觉得要靠自己疏通经络,主要应该做好三件事:
首先,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养生其实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习惯了,做起来就自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不需要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也不必担心自己忘记今天需要做什么养生项目。就象吃饭一样,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候做。要做到这点,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固定而且方便的时间里去做这件事,我每天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前都要做功课,已经坚持一年多时间了,现在基本成为习惯了。
其次,要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 &1、按时作息,特别是要保证晚上睡觉时间充足。最好22点左右能上床休息,因为从23:00开始是胆经当令,以后分别是肝经、肺经当令,也就是从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五点,正是身体排毒、造血、布气的时间,这段时间休息充足,身体就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气血就充足。这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凡是经络不通的人,时间长了肯定会气血不足。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生活没规律,不按时作息,经常熬夜。如果能做到23:00前进入深睡状态,那就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有这种好习惯的人,想气血不充足都难。还有就是要睡午觉,午时是心经当令的时间,睡好午觉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 &&&2、合理安排饮食:饮食结构要合理,要讲究膳食平衡。《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所以平时还是吃得清淡一些,大鱼大肉要适可而止。要以五谷为主,它是各种食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每顿饭中,应当多吃主食。果核、果肉浑身是宝
,果肉为了滋养果核而存在,因此坚果类如杏仁、核桃仁、松子仁等都是营养成分充足的好东西,平常经常的食用一些坚果,有益健康。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弥补植物蛋白质的不足,平常食用一些肉类,可以大补精血。五菜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可以帮助我们疏通气息、易于通便。合理安排好每天的饮食,对保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这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对于存在经络不通的人来说,除了做到以上两条,还需要平时注意调理,可以每天坚持敲打经络,网络上有许多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介绍,可以重点看看陈玉琴老师的讲座,还在中里巴人(郑幅中)、徐文兵老师的一些讲座,讲得都不错,通俗易懂,便于操作。
陈玉琴老师的视频材料:
徐文兵老师的视频材料:
中里巴人的视频材料: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
发布时间:&&&来源:&&&86人关注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穴、止于丝竹空穴,左右各23穴。   本经循行路线: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间,沿手背出小臂后侧两骨间上行,过肘尖,沿上臂后侧向上过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由膻中分出支脉1上行出锁骨上窝向后至后项连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弯下向面颊,至眼下。由耳后分出支脉2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交面颊,至外眼角接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于委阳穴处脉气相通。   本经所主病候:外经&&耳聋,外眼角痛,咽喉肿痛,腮、颊部疼痛,耳后、肩及上肢外侧经脉所过部位疼痛。          内脏&&腹部胀满,少腹实,小便不通,水肿,遗尿,尿频,尿急。   本经主治病证:头面疾病、神志病、发热。   关冲(手少阳三焦经穴;井穴)   位置:手环指末节尺侧,指甲角外展0.1寸。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热病,心烦,咽喉肿痛,中暑。   液门(手少阳三焦经穴;荥穴)   位置:手背,第4指与第5指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咽喉肿痛。   中渚(手少阳三焦经穴;俞穴)   位置:手背,环指本节(掌指关节)后方,第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咽喉肿痛,上肢痛。   阳池(手少阳三焦经穴;原穴)   位置: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目赤,咽喉肿痛。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位置:小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展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支沟(手少阳三焦经穴;经穴)   位置:小臂背侧,阳池穴(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肌腱尺侧缘凹陷处)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展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头痛,胸、胁痛,肘、臂痛,落枕。   会宗(手少阳三焦经穴;郄穴)   位置:小臂背侧,腕背横纹上展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桡侧缘。   主治:耳聋,痫症,上肢肌肤痛,耳鸣,上肢痹痛。   三阳络(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小臂背侧,腕背横纹上展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耳鸣,热病。   四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小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下展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小臂痛,耳鸣,耳聋。   天井(手少阳三焦经穴;合穴)   位置:臂外侧,屈肘,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主治:偏头痛,胁肋痛,颈项痛,肩、臂痛,瘰疠,瘿气,癫痫,肘、臂痛,耳鸣,耳聋。   清冷渊(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臂外侧,屈肘,肘尖直上2寸,天井穴展上1寸。   主治:头痛,目黄,肩、臂痛不能举,目痛,胁痛,黄疸。   消泺(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臂外侧,清冷渊穴与臑会穴连线中点处。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癫痫,肩胛肿痛,肩、臂痛。   臑会(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臂外侧,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穴下展3寸,三角肌后下缘。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疠,目疾,肩胛、背肿痛。   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肩部,肩髃穴后方,臂外展时肩峰下凹陷处。   主治:肩、臂痛,肩重不能举,中风瘫痪,风疹。   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交会穴)   位置: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中间,肩胛骨上角。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天牖(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颈侧部,乳突后方直下,胸锁乳突肌后缘,平下颌角。   主治: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瘰疠。   翳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疠。   瘈脉(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耳后乳突中央,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中下1/3交点处。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风,呕吐,泄痢。   颅息(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上中1/3交点处。   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风,呕吐涎沫。   角孙(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折耳廓向前,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偏头痛。   耳门(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面部,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角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目赤肿痛,眼睑 动,癫痫。   耳和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侧,鬓发后缘,平耳廓根前方,颞浅动脉后缘。   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颌肿,鼻准肿痛,口歪。   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面部,眉梢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 动,齿痛,癫痫。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穴、止于中冲穴,左右各9穴。本经循行路线: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过膈肌,经胸部、上腹、下腹络于三焦。由胸部分出支脉1沿上臂前侧的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间下行入肘横纹,向下走小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肌腱)间入掌中,沿手中指桡侧出指末端。由掌中分出支脉2沿手无名指出指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所主病候:外经&&胸胁胀满,腋肿,肘、臂部拘挛不能屈伸,手心热。          内脏&&心烦,心悸,心痛,喜笑不休,面赤。   本经主治病证:神志病、诸痛痒疮、胃病等。   天池(手厥阴心包经穴)   位置: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外展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疠,疟疾,乳痈。   天泉(手厥阴心包经穴)   位置:臂内侧,腋前纹头下展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心悸。   曲泽(手厥阴心包经穴;合穴)   位置: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尺侧缘。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痛,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咳嗽,泄泻。   郄门(手厥阴心包经穴;郄穴)   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5寸。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胸痛,咯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胃痛,热病,肘、臂痛。   间使(手厥阴心包经穴;经穴)   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3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癫狂,痫症,腋肿,肘挛,肘、臂痛,咯血,呕血。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症,郁症,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腕、臂痛。   大陵(手厥阴心包经穴;俞穴;原穴)   位置:腕掌横纹中点,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症,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失眠,头痛,热病,腕、臂痛。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治疗方法:
有哪些症状
今日坐诊大夫
和岚副主任医师
擅长:三叉神经痛、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疱疹后遗神经痛、坐骨神经...
胁痛&是怎么引起的?
胁痛&如何治疗?
胁痛&吃什么好?
胁痛&病人的经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少阳三焦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