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慢病监测管理主要是哪几种疾病监测?

1、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
1、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2、慢性病指哪些疾病?&&&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3、慢性病有哪些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4、慢性病有哪些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变异有关。&&&
环境因素:年龄、体重超重与肥胖、长期过量饮食、运动量不足、营养失衡、吸烟与饮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学毒物接触等因素。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各种应急状态。
5、为什么要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20年后,心血管病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其中主要是脑卒中和冠心病。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6、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㈠合理膳食;㈡适量运动;㈢戒烟限酒;㈣心理平衡;㈤自我管理;㈥按时就医。
7、高血压患者三不要三坚持是什么?&&&
高血压服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做到“三不要”和“三坚持”的治疗原则。&&&
一不要随意服药: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降压药;&&&&
二不要随意换药:要选用安全、有效、经济和方便的降压药,不应顾此失彼,无故换药;&&&
三不要随意停药:尤其是症状消失或血压控制自我认为“正常”而随便停服,或有时服用有时停。&&&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三坚持:即对早期轻度高血压病人要坚持基础治疗或服用小剂量的降压药;对中度或重度高血压要坚持基础药物的联合治疗,通常需服用二种降压药;对各型高血压都要坚持长期或终身服药。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血压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此外,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定期检测、观察血压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
8、哪些科学生活可以降压?&&&
高血压患者只要科学地安排每天24小时的生活,注意保健,轻症不难治愈,即使是严重高血压,也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下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体位的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30~35℃的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适当晨练:高血压病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宜选择散步、柔软体操、太极拳这类活动,可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
早餐清淡:一杯牛奶或豆浆,两个鸡蛋或两片面包或半个馒头,加清淡小菜即可。不可过饱,也不可不吃。&&&
万勿挤车:高血压患者无论上班,下班或外出,都尽量避免挤公共汽车,最好步行或骑自行车,把途中的时间留得宽裕从容些。&&&
中午小睡: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人,在吃过午饭之后,稍一活动,应小睡半小时至1小时。老年人可延长一些。无条件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片刻,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晚餐宜少:有些高血压患者对晚餐并不在乎,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负担过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除干饭外,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粘稠,促使血栓形成。&&&
娱乐有节: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这是高血压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2小时为宜。要学会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不可过分计较输赢,不可认真与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增高。看电视也要控制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睡前烫脚: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烫脚的习惯,然后按摩脚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劳。尽量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切莫养成依赖药物的不良习惯。
9、脑血管病分几种类型?
脑血栓有哪些症状?&&&
脑血管病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出血性的称脑出血,缺血性的称脑血栓或脑梗塞,在我国脑血栓占脑血管病的大多数。70%的脑血栓患者事先是有预兆的,比如手脚发麻、脑袋发胀、头疼发昏、颈项紧张等,具备这些症状的患者被称为“高危人群”,50%-70%会在3-5年发生中风,甚至更快。所以,人们在察觉自己有这样的症状时应引起足够重视。我国每年有130万人新发脑血管病,有1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还有500万人需要治疗,这一顽症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因素,超过了癌症和心血管病,即使脱离生命危险,也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10、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栓患者在发病前有一系列病理变化:血液粘度增加,凝固性增强,血脂高,血糖高,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体内有微血栓等,它们的相互作用导致血管壁形成粥样动脉硬化物后,使血小板粘附、聚焦,形成血栓,最后引发脑中风。如患者自觉异常,可进行四种血液检查。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看是否为高血凝症;红细胞变形指数检查,作为血粘度化验的绝对指标;脑部功能血液循环检查,可查出血流速度和血管管径变化;微循环检查,可查出早期动脉硬化和微小血栓的存在。经这样的检查,一般可以在一个人的血液中发现2-4种症状,根据轻重,可采取口服液或注射液的不同方法进行活血化瘀治疗,就能取得治愈的效果。
11、哪些人易患糖尿病,有何症状?&&&
①有糖尿病家族史、中老年、肥胖者、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等都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②糖尿病不一定具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尤其是二型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同各种并发症或伴发病而出现,甚至有的人是因体检被发现。
12、如何诊断糖尿病?&&&
根据WHO最新诊断标准,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①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或②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或③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13、糖尿病人的“三多一少”指的是什么?&&&
糖尿病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尿量增多、排尿次数增多及夜尿增多),多饮(口渴而饮水量大增),多食(食欲亢进、多食易饥)。体重减少(逐渐消瘦,但中老年轻型患者可因多食而肥胖)。
14、糖尿病的治疗是什么?&&&
目前强调早期、长期、综合和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国际糖尿病联盟仍然遵循5要点: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而饮食治疗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治疗是关键,心理治疗是统帅,血糖监测是保证、五者缺一不可。
15、糖尿病的预防&&&
提倡不吸烟、少饮酒、低盐、合理膳食、经常运动,防止肥胖。&&&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迅速升高,糖尿病患者总数不断增加,糖尿病并发症普遍存在,糖尿病防治的形势严峻,但是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斗争,遏制糖尿病患病率剧增的势头,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尿病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16、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疾病潜伏期长,一旦出现症状就到了晚期;这些病治愈率低,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这些病都能预防,即加强个人自我保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7、引起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过量吸烟、缺乏体育锻炼、膳食不合理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案例:都说慢病难管理,看看人家企业怎么做?案例:都说慢病难管理,看看人家企业怎么做?刀塔传奇百家号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变化,慢病逐渐成为我国健康的头号威胁。慢病患者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医疗费用的75%到80%用于慢病。据权威统计,如果慢病流行态势得不到有效遏制,预计2050年慢病支出将占GDP50%以上。但是如果对慢病加以管理,这种负担可以大大降低。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在年间,若每年能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超过10.7万亿美元。医讯通就是这样一家主要针对基层慢性病进行管理和防治的企业。其慢病管理体系是建起一个遍布于基层的服务网络,基层医生通过医讯通“微诊所”组成团队,实现县乡村一体化,建立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建立慢病管理信息,提供健康评估、治疗评估、指导、咨询。医讯通主要针对哪些慢病?基层的慢病管理中,医讯通首选个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阻肺及肿瘤康复这四类作为目标。之所以选择这四类慢病,有以下三点原因:1、这些疾病在中国慢病总体负担中所占比重相对较高,2010年到2030年,这些主要慢病导致的死亡所造成的负担将增长80%以上。2、虽然这些疾病危害极大,但这些疾病“共享”一些可修正的生物和行为危险因素,应对这些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很多相同的、成本效益高的干预措施。如通过坚持不懈地对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运动和酗酒等危险因素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超重/肥胖的发病率。3、上述主要慢病的患者人群数量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巨大,也是医讯通考虑市场潜力的主要关注点。医讯通如何实现慢病管理?医讯通慢性病管理功能的核心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建立有效的教育和依从性管理。因此,除了不定期的为患者提供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讲座外,还将慢病管理的执行人交给了患者身边最熟悉的基层医生。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讲座:医讯通专门开设了“空中大讲堂”版块,作为患者的在线培训教育平台。通过医讯通平台提前预告主题课程,学员可以根据预告时间、课程主题等自由选择所需课程,准时进入课堂端口,开启直播教室的学习。此外,“医讯通”还推出了在线微课,增开学员和学员之间,学员和导师之间的交流圈,可以在微课教室里集体学习,还可在课后与课堂老师进行互动。医讯通通过为患者提供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讲座,不断提升患者防控疾病知识,引导患者培养正确的就医习惯和增加健康管理理念。基层医生对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基层医生通过医讯通“微诊所”对患者进行慢病管理。那什么是“微诊所”呢?“微诊所”是2014年医讯通创造性地提出的概念,将医院内部的生态系统移植到医讯通平台上。微诊所参考了医院内医生团队的组建方法,设立了所长和成员的角色。所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平台上高、中、低不同级别的医生,进行工作分配、患者分配。还可以根据需要,将跨地域、跨专业的医生组成一个多学科多地区服务的团队。微诊所所长还可以依托平台,按照医讯通平台设立的服务流程和管理规范进行收益获取和利益分配。基层医生通过医讯通“微诊所”为自有患者建立针对性的慢性病管理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新载体,可随时记录、分析患者个人的健康数据,最终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为患者提供健康评价、疾病预测、改善建议等。当患者病情有变化,基层医生不能处理或需要给予帮助时,可以通过医讯通设置的微诊所模式向其他医生请求指导,必要时可进行实时互联及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医生远程指导。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对接医疗服务时,基层医生还可为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合作医院检查、快速转诊等医疗信息服务。医讯通如何实现盈利?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医讯通首选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阻肺及肿瘤康复这四类慢病患者,在这个人群中,医讯通又把基层慢病患者分为三类:1、经济条件比较好,受教育程度较好的人,了解疾病后,可以按照医生的引导尽快进行检查治疗,愿意自费,这类人群一般有1/3,是医讯通主要针对的人群。2、贫困人口,是配合政府做的,医讯通负责提供服务,河南省扶贫基金会和政府共同负担贫困人口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所产生的费用。3、非常依赖于医保、新农合,自费意愿低,这部分人群医讯通暂时放在最后解决,目前仅解决两端的人。至于盈利,医讯通目前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服务网络,把应得到服务而没有得到的服务,也就是增量服务提供给医疗主体,从医疗主体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效益中分成。目前,医讯通已形成了4000多个线上“微诊所”,通过2017年在2个市域和18个县域的深耕,预计年底覆盖人口超过1000万,50家县医院,250家乡镇卫生卫生院,力争2018年实现河南省全覆盖。同时,医讯通也将在智能诊断、智能培训的产品设计,及AI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为提高慢病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作者:康盟邦产业分析师刘丛珊康盟邦【CB_comebang】---生于健康人才摇篮的世健联,大健康创业者的专属圈层,23万产业人才的选择,实战干货、行业剖析、优质资源,只为你比别人早一点找到掘金16万亿市场的正确姿势。欢迎关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刀塔传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传奇的人生,传奇的故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吴一帆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什么叫慢性疾病管理
什么叫慢性疾病管理
&&& 慢性疾病,是指一些不具有传染性、持续时间漫长的疾病。比如慢性、、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发病较隐匿、较难完全治愈,但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其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其治疗也不能单纯依靠药物,而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慢性疾病管理,可理解为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是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作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其宗旨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让患者通过学习,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掌握改变生活方式的技巧,促进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将患者培训成“内行患者”,让其(1)掌握疾病的治疗管理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熟悉自我监测病情的技巧;(2)生理上适应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调理,可以回归社会、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工作;(3)心理上适应疾病——能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消极情绪,适应患病后在单位、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 慢病管理的最终目标也不是治愈疾病(因为很多慢性疾病是无法治愈的),而是努力将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健康功能维持在一个满意的状态,过上独立的生活,康复回归社会;同时,因为强调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疾病危险因素,减少用药,控制医疗保健成本,节约社会卫生资源。虽然这种疾病管理模式来自于西方国家,但事实上中医学在几千年前便已提出了“治未病”的观念,其基本理念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强调对于处理疾病关键不在于“治疗”,而在于“治理”,慢性疾病的防治重在“养病”,而非“求医治病”,应当“三分治七分养”。因此融入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模式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2:47
吴一帆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吴一帆大夫
目前暂不接受新问题
吴一帆的咨询范围:
各类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以及慢性肾脏病的饮食、运动、生活调理。尤其慢性肾衰、慢性肾炎综合征的治疗及调理。
肾病科好评科室您现在的位置:&-&
慢性病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 来源: 【浏览次】 【字体:】 【】
&&&&&&&&&&&&&&&&&&&& 慢性病防治知识
慢性病简介
一、为何要重视慢性病防治?&
2012年8月份出版的《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3》披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慢性病人数约为1.6亿人,相当于每10人中有1.3人患有经医生确诊的慢性病(不含隐性及没确诊病例),每年死于慢性病的人将近600万。我市人口稠密,工作节奏快,熬夜及嗜酒、吸烟等现象存在,使我市的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二、何为慢性病?&
“慢病”是慢性疾病的简称。医学上将病程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疾病视为慢性疾病。从疾病控制的角度,我国慢病防治管理的范畴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传染性疾病两大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谱的构成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各种癌症为主,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哮喘及各种恶性肿瘤;此外,还包括运动系统慢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以及口腔疾病和精神疾病;慢性传染性疾病则包括结核、乙肝、慢性皮肤病和性传播性疾病等。&
三、引起慢性病的原因有哪些?&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特别”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1.高强度工作环境,如身体较长时间地处在高负荷状态或熬夜加班;2.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不吃早餐、不进蔬菜水果等;3.缺乏锻炼或锻炼过度:长期不锻炼或长期过度不科学锻炼都会造成慢性疾病;4.环境因素:有调查显示,75%的慢性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如空气、水源、室内环境等污染带来的危害。5.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结核杆菌、病毒等感染。&
四、如何预防慢性病?&
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第一,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第二,生活要规律,绷紧的弦也要适当放松一下,以平常心态处世;第三,适量运动,不妨制定计划每天抽半个小时锻炼一下;第四,戒烟、限酒。&
五、得了慢病怎么办?&&
得了慢病以后,有些人觉得好像对自己基本生活影响不大而迟迟不去医院规范诊疗,有些人却病急乱投医,没能得到科学指导和恰当治疗,最终导致病情延误和治疗困难。深圳市区两级均有专门的慢病防治机构,人才和设备配置优良,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很多慢病防治项目都推进到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的全程服务,是便捷、规范、有效的就医选择。&
在科学知识指导下的严格自我管理是有效防治慢病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预防措施
1、控制体重与减肥
减少摄入的热卡,适度增加有氧运动量,使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
2、合理营养,膳食限盐,限制饮酒与咖啡,提倡戒烟&&&&&&&&&&&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人均每天摄盐量6克以下。提倡不饮或少饮酒与咖啡,每天饮酒量应≤1两白酒;提倡不吸烟,已吸烟者劝其戒烟。
&3、增加及保持适量有氧运动
&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法,如散步、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并坚持经常实践,保持理想体重。
&4、松弛与应急处理训练
&通过气功、太极拳、听音乐、练书法以及绘画等活动,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应激水平;避免紧张刺激。
&5、定期测量血压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指南
一、运动的目的
1.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及改善机体主要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
2.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3.降低血粘度,提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
4.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尝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全身状况。
5.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心身紧张,消除焦虑状态。
二、运动的种类
选择要以有氧代谢运动为原则。应该选择那些有全身性的、有节奏的、容易放松、便于全面监视的项目,如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娱乐性球类、效游、垂钓等等。
&三、运动时间
上午9-10点、下午4-6点、晚饭后30分钟,20-60分钟/天,可分几次完成。运动频率5天/周。
高血压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高血压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需要强调的是,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三次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与长期精神紧张、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中含盐量高和大量吸烟者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
二、高血压患者何时血压容易突然升高?&
血压骤然增高,易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发生脑溢血。因此,高血压患者尽量避免血压骤升,尤其在下列情况下:&&
1.情绪激动时。生气、着急、惊恐以及过分高兴可使血压突然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避免生气、着急,也要防止“乐极生悲”。&
2.气温骤变时。每当寒潮过境之时,便是脑溢血多发之日。冬春季节,高血压患者尤应做好避寒保暖工作。&
3.屏气排便时。为了防止便秘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老年人应多吃蔬菜、粗粮、多饮水,每天定时排便,并经常按摩腹部。&
4.烟酒过量时。烟酒可直接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对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三、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其主要危害在于长期血压高所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
1.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若由于情绪激动等原因使血压急骤升高,可引起脑出血,此时,病人立即昏迷,倾跌与地,俗称中风。脑出血病势凶猛,致死致残率极度高。&
2.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肾功能不断恶化,最终可出现尿毒症。&
3.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心脏负担增加,左心就会代偿性肥厚,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的代偿是有限度的,一旦失代偿,就会导致心力衰竭。&
4.冠心病。血压高,心脏负担大,心肌耗氧随之增加,且冠状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此时心肌供氧减少,就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四、如何预防高血压病?&
1.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每天为小汤匙的半匙。&&
2.合理膳食: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3.合理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适度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
4.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5.体育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每次活动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6.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五、高血压病如何治疗? &&&
高血压是一种终生性疾病,目前无法根治,只能对症降压治疗,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终生服药。同时要了解与高血压有关的基本知识,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和健康管理。目前各区慢病院及社康中心均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建档,并定期进行随访和提供专业意见,这对个人的健康管理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六、高血压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必须以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三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方可诊断高血压。高血压的自我保健要做到:&
1.高血压病患者要心胸开阔,保持心境安静,情绪稳定,心情乐观愉快,心平气和,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和激动。&
2.合理营养&
(1)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肥肉、内脏等,烹调油用植物油。少盐饮食,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为宜。同时应适当增加钙的摄入,多吃些虾皮、脱脂奶、豆制品等食物。&
(2)严格控制体重,要低热量饮食,限制糖类,食用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及其制品、瘦肉、鱼虾等,热量控制在每天千卡。&
(3)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谷物。宜食芹菜、胡萝卜、荠菜、山楂、香蕉、花生、莲心、淡绿茶、黑木耳等。
(4)不宜食动物油、巧克力、冰淇淋、油炸食品、电烤鸡鸭、浓茶、动物内脏等,减少刺激性饮食,如胡椒、洋葱等。&
3.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贵在坚持、重在适度,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至5次,每次持续20至60分钟。&
4.药物治疗和控制血压。如果非药物治疗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则必须用药物治疗。长期规则降压治疗,可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防止病情发展,逆转靶器官的损害,以降低病死率。
七、高血压与运动&
高血压作为一种很常见的医学病症,与所有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有关。为预防、治疗和控制高血压,提倡把运动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改进生活方式。&
以耐力运动为主的训练计划能防止高血压的发展并降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成年人的血压。运动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单独一次耐力运动(急性的)或耐力运动训练(长期的)后,血压可降低约5-7mmHg。而且,在一次耐力运动后,血压降低可持续22小时(例如,运动后低血压),血压基础值最高的人的血压降低得最多。&&
运动是初级预防、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疗法。最佳的训练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需要被更好地定义,以使运动产生最佳的降低血压的作用,特别是对儿童、女性、老人以及某些种族的人。根据目前的证据,向高血压患者推荐下列运动处方:&&
频率:每周的大多数天,最好是每天进行运动。&&
强度:中等强度(40–&60%的VO2R)。&&
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连续的或累计的体力活动。类型:主要是耐力活动,用阻抗训练作为补充。
脑卒中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名“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厥、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等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可大体分为两类,即缺血性脑卒中,以脑梗死为代表;出血性脑卒中,以脑出血为多见。&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一些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危险因素。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如果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则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
三、脑卒中要如何预防?&&&&&&&&&
1.首先要预防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
2.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斯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如一次性黑朦,肢体麻木,头痛,耳鸣,面部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就是高度危险信号,这类患者最终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5—8倍,应该及时去找神经科医生,作系统的检查及积极治疗,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饮食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防治离不开饮食和营养。通常而言,低盐、低脂而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有助于防范脑卒中的诱发。长期钠摄入过多食盐会降低动脉壁弹性,使人患高血压。有研究发现,单纯减少盐分就可以使得1/3患者的血压降低。摄入低盐、高钾、高钙和高镁的食物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从而防范脑卒中。&
五、预防脑卒中一定要戒酒吗?&
这不能一概而论。多种研究表明,红葡萄酒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类物质能保持血管壁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适量饮用饮用红葡萄酒可防止形成血栓,产生与阿司匹林相似的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所以喝点红葡萄酒是可以的,但必须强调要适可而止。&
六、预防脑卒中,冬季如何注意饮食?&&
冬季是脑卒中发病的高峰期,&70%以上的脑卒中发生在冬季。而冬季人们的食物当中往往更缺乏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可以减少血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具有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一个人尽量保持每天的蔬菜消费量不少于500克、维生素C的摄入不少于100毫克将有助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小结: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有着重大的意义。脑卒中的日常饮食预防需注意远离“三高”,亲近“三低”,即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但要适度进行,避免矫枉过正,有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相关,却并非营养过剩,可见一味吃素并无益于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冠心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二、如何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病与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和肥胖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多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加以调节和控制。为此,预防冠心病可以通过以下各项措施:&&
1.合理调整饮食:一般认为,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补充维生素C,B,E等,限制食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加强体力活动: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长期坐位工作和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低些,同时体育锻炼对控制危险因素(减低血脂、降低高血压、减轻体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良好的作用。&
3.控制吸烟;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报告称,在35~54岁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多4~5倍,吸烟量多者危险性更大,可高达4-5倍,戒烟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显著减少,而且戒烟时间越长效果越大。&
4.治疗有关疾病: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尽可能消除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十分重要。&&
三、如何自己发现冠心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感到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为尽早发现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每年进行一次血压和血糖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若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医生会安排做一项运动试验以测出在踩固定脚踏车或踩运动平板机时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小结: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冠心病意义十分重大。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曾经说过,冠心病有&5&道防线。首先是防发病,要“防患于未然”;第二要防事件,冠心病患者要预防发生心梗、脑卒中(俗称中风)等严重事件;第三要防后果,发生心梗或脑卒中要及时送医院抢救,防止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第四是防复发,防止心梗、脑卒中等复发;最后是防心力衰竭,反复发作心梗,心脏扩大最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守好这&5&道防线,会有更多的人拥有一颗充满活力的心。
高脂血症患者的调理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血脂症通常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却是造成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一、高脂血症患者的调理&
1.保持热量均衡分配,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2.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增加豆类及其制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3.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特别是脑、心、肾、肝等),鱼、鱼籽、蟹籽、蛋黄等,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不宜超过300毫克/日。&
4.烹调食物用植物油为主,少吃油煎食物。&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带、紫菜、木耳、金针菇、香菇、大蒜、洋葱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常吃。&
6.戒烟、酒(含啤酒)。&
7.少饮含糖多的饮料;咖啡可刺激胃液分泌并增进食欲,亦不宜多饮。可多饮茶,如苦丁茶、普洱茶、乌龙茶等可降血脂。&&
  8.坚持经常运动,如慢跑、步行、游泳、球类活动,骑自行车等。体重超标准的要降低体重。&
9.适当使用降血脂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目前降血脂药多,有的有副作用,故应按医嘱服用。
糖尿病防治知识
一、糖尿病是如何诊断的?&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3&.糖耐量试验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二、糖尿病如何早期发现?&&
糖尿病得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对于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极为重要的。有下列情形者,应及早到医院检查血糖:&&
1.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加,排尿量增加,而找不到明显原因;
2.饭量增加,但体重下降;3.肥胖者;4.有糖尿病家族史,出现糖尿病症状;5.反复发生皮肤疮、疖、痈;6.创伤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7.妇女有巨大儿分娩史(分娩的新生儿体重超过4000克),反复流产或胎死宫内等异常产史;&8.妇女外阴瘙痒;
9.少年儿童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多饮、多尿时;
10.40岁以上做健康查体时,应常规检查饭后2小时血糖。&
三、糖尿病能预防吗?&
糖尿病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1.饮食要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2.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这是至关重要的。3.&坚持运动,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4.&要戒烟和少饮酒,避免熬夜。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四、使用胰岛素会成瘾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担心,胰岛素就像毒品一样会成瘾,打上就不能停止,而且越打量越大。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错误观点,不少人因此拒绝使用胰岛素而耽误了病情。其实胰岛素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物质,只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导致其分明不足,所以必须依靠外来补充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正常,与此同时也能使胰岛得到休息。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或换成口服降糖药治疗亦可良好控制血糖。&
五、胰岛素如何储存?&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在2℃-8℃)储存,应注意不以放在冷冻室内(-20℃),如果没有冰箱,则应放在阴凉处,且不宜长时间储存。已启用的胰岛素:也应尽可能放在温度2℃-8℃储存。但在注射前,最好先放在室温内让胰岛素温暖,这样可避免在注射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也可以放在室温条件下,在这种条件下储存时间不要超过30天。&
六、糖尿病运动疗法简介&
1.运动方式&
(1)快慢步行:步行速度可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先快步行走5分钟,然后慢速行走(相当于散步)5分钟,然后再快行,这样轮换进行。步行速度亦可因人而异。身体状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100步。开始每天半小时即可,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1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2)室内运动:蹲下起立——开始每次做15~20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仰卧起坐——开始每次做5次,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次。&&
(3)床上运动: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适合体质较弱的患者。&&
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以慢跑、跳绳、上楼梯、爬山、骑自行车、游泳、跳韵律操等。&&
2.运动量&&
(1)以减肥为目的:坚持每日上下楼梯(或中速跑步)60~90分钟,或以普通速度步行2~3小时。&&
(2)以降低血糖为目的:将每天摄入能量10%~15%左右列为运动中消耗。举例:100市斤成人20分钟运动,上下楼梯(或中速跑步)消耗100大卡,普通速度步行消耗50大卡,游泳消耗200大卡。&&
(3)达到安全运动强度:即运动中最大脉率的60%。简易计算法:170-年龄。&&
(4)以代谢控制指标衡量:定期复查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到理想控制为佳。&&
 3.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确保安全:为防低血糖,不要在空腹时运动,运动时随身带些糖果,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即进食;防损伤,注意运动周围环境,穿着鞋袜柔软舒适;防寒防暑,看天行事,注意添减衣服;适可而止,心肺异常者,出现气促、心悸时,应停止运动。伴有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活动后心律紊乱加重者;伴有严重高血压者(血压大于180/105mmHg)等要慎做运动,最好在运动前咨询专业医务人员,制定切合实际的运动计划。
糖尿病小常识
1.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有糖尿病症状者,同时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对健康危害严重。
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并发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病并发症主要有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可导致早死、失明、肾功能衰竭、截肢等严重后果。
★&心脑肾的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及昏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糖尿病性皮肤病;★&体癣、痛、无痛性皮肤溃疡、顽固性湿疹、皮肤感染性白血病;★&全身感染:结核、泌尿系统等多见;★&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四肢麻木感觉异常。
2.什么人容易得得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分娩巨大胎儿史(胎儿体重大于8斤)。您的父母如果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那么,您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4倍。而女性后代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比男性后代高2~3倍。也就是说,糖尿病是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2)中心性肥胖,也就是枣核型身材。因为肥大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患糖尿病。
(3)身体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
(4)&膳食不平衡,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与膳食不平衡明显相关。摄取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缺乏纤维素的膳食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5)中老年人。研究显示,40岁以下的人。糖尿病患病率为0.04%;40岁以上的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5%;60岁以上的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3%。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有关。
3.预防糖尿病的四要点
多懂点:健康知识多懂点,防治措施多懂点。
少吃点:油脂食物(如黄油及煎炸食品、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少吃点。营养科学,平衡膳食。
勤动点:家务劳动勤做点、每天锻炼,做到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锻炼五天以上。
放松点:学会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
4.糖尿病早发现
出现以下情况,提醒您应该到医院检测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1、“三多一少”。口渴多饮;尿次增多,尿量增加;长感饥饿,食欲增加;体重下降。
2、视力下降;四肢麻木刺痛;皮肤疥肿溃乱经久不愈,多见足部。
3、皮肤干燥、瘙痒、经常感到疲倦、劳累等。
5.正确治疗糖尿病
科学的糖尿病治疗包括五个方面,人们形象地称作“五架马车”。就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
饮食治疗:&?控制总能量摄入。
膳食总能量的20%~30%应来自脂肪,其中少于1/3的能量来自于饱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多吃高膳食纤维素食品,可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升高程度,降低血胆固醇,增加饱腹感。常见高膳食纤维食品有:粗粮、全麦粉、燕麦、大麦片、玉米、黄豆、绿豆;蔬菜水果有:白薯、土豆、芋头、白萝卜、冬笋、白菜、青菜、荠菜、笕菜、苹果、梨、葡萄、橙等。
蛋白质不应超过需要量,即不多于总能量的15%。
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酒精可使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避免摄入过多甜食,可用无能量非营养性甜味剂。
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6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运动治疗:?糖尿病患者均应在制定运动计划之前进行医学检查。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应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应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预防低血糖发生。
尽量结伴运动,并且随身携带写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联系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备急用。
运动鞋要轻便松软,鞋底不能太薄。
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开展免费规范化管理。
(1)糖尿病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作主张,擅自用药。
(2)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仍要继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
(3)糖尿病患者参加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接受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和定期体检。
血糖监测:监测血糖可以了解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
(1)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次。
(2)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
(3)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
(4)生病或血糖>20mmol/L(>360mg/d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或尿酮体。
(5)检测时间:每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的血糖。
(6)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应每周监测1~2天。
(7)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患有其他急性病者应每日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肥胖是病吗?
一、肥胖是病吗?&
肥胖不单是臃肿的体态,而是一种疾病,他能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自卑。肥胖是代谢综合症的核心环节,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肥胖列为继心血管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敌人。&
二、超重肥胖诊断标准是什么?&
成人的肥胖程度可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来衡量。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小于18.5kg/m2为体重过轻;正常是18.5~23.9kg/m2;大于24kg/m2为超重;大于28kg/m2为肥胖。&
三、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标是什么?&
一般用腰围来反映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不应大于85cm(相当于2尺6寸),女性腰围不应大于80cm(相当于2尺4寸)。&
四、超重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1.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是代谢综合症(代谢综合症是以肥胖为核心,伴随高血压或糖、脂代谢紊乱)的核心环节,并最终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2.易引起肝胆疾病。肥胖者容易并发胆固醇结石。&
3.易患某些癌症。如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
4.可引起骨关节病变。体重过度增加能使关节(如脊椎、髋、膝、踝关节)的负担加重,导致上述关节和软骨的过度磨损。&
5.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劳动力。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肥胖可致性功能低下、月经不调等。&
五、控制体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1.减少热量摄入;&&&2.增大热量消耗。
六、同等重量的食物提供的热量相同吗?&
不相同。同样是二两,馒头提供的热量为225千卡,米饭为115千卡,油条为316千卡,花生仁(干)为590千卡,葵花子为628千卡,猪五花肉为600千卡,火腿为520千卡,瘦猪肉330千卡,鸡肉120千卡,鱼100千卡。&
七、最有效的耗能运动是哪一类运动?&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有充分氧气供给的运动,有氧和脂肪充分氧化提供能量,运动中或结束后没有大量的血乳酸堆积,耗能效率最高。有氧运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通常在30分钟以上)、运动量中等(呼吸心跳适度增加、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运动中能完整说一句话、有少量出汗、感觉不太累或有点累)。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有效动员机体脂肪,可使腰腹部脂肪显著减少。&
八、正确的减重速度是多少?&
6个月内使体重减少原体重的5%~10%,或每周减少1~2斤。过快的减重通常是采用不正确的减肥方法,不仅对健康不利,而且很容易反弹。&
九、WHO规定的健康减肥的标准是什么?&
不腹泻,不乏力,不反弹。当前,有很多商业广告宣传快速减肥的“秘方”。实际上,快速减肥会很快反弹,引起机体蛋白质分解,损坏身体健康。不仅减肥成果不容易保持,反弹率极高。而且,容易导致身体严重透支,营养不良,从而诱发各种意想不到的疾病。&
十、为什么说药物减肥要慎重?&
减肥药物都可能有各种副作用。常用的食欲抑制剂可引起轻度的失眠、口干、头晕、抑郁、乏力、便秘、恶心等;有的则可能引起血压高和心动过速;还有的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害、腹泻、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等副作用。泻药可引起机体脱水,严重时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牙齿日常保健
牙齿保健是慢功、细活,其日常护理非常重要。最基本的护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每天必做的保养功课--有效刷牙&&
实行“三三制”:每天刷牙3次,每次刷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且要注意将刷毛与牙面成45度角,转动刷头,尽最大的可能每一颗牙齿都刷到,让牙刷在上下牙列面间来回移动,以清除深处的残垢。不要横着刷牙,也不要非常用力。&&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牙膏&&
牙刷: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其特点是: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毛排列合理,便于清洁牙齿,刷牙后牙刷本身也容易清洗;刷毛细而有弹性;刷毛的顶端呈圆形,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牙膏:为了预防蛀牙,可以选择具有修复功能的防蛀牙膏,配方中含有能够直接作用于牙齿表面的游离氟成分,牙齿发生裂纹的地方特别容易吸收游离氟,因此游离氟就能起到定向修复的作用,有效修补破损的牙釉质,从而防止细菌的入侵。&&
三、多吃“爱牙食品”&&
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可以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
四、洗牙不能少&&&&&&&&&&
口腔卫生状况差,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洗牙”,它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刷牙和洗牙不能相互代替,因为牙齿在彻底清刷后的数小时内即可有新的菌株形成,在30天内可达到最大量,如果我们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刷牙方法不够正确,牙齿表面就会有大量菌斑积聚,特别是牙刷刷不到的部位,久而久之即成为牙结石。如果牙齿表面有牙菌斑、牙结石,而又没能及时消除,就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疾病。&
这几方面看似简单,但要持之以恒确非易事。所以,牙齿医疗专家提醒人们,不仅要多掌握一些牙齿日常护理的知识和技巧,而且只有持之以恒地爱牙、护牙,才能长期享用它们。&&
牙痛不是病吗?
谁都想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深受着牙痛的困扰。牙痛真的不是病吗?这个答案不得而知。以前之所以有“牙痛不是病”之说,原因可能有:&
1.牙痛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2.牙痛的全身性的并发症没有其它疾病来得快和严重;&
3.过去生活水平低下,没有条件追求生活质量;&
4.牙数比较多,缺损或缺失个别牙不至于影响最基本的日常饮食;&
5.人们只把牙痛当成是牙的问题,而没有将其与全身疾病联系起来。&
相信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仍存在上述观点,牙痛时只是自己随意吃些消炎药、止痛药,并没有对牙痛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所庆幸的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有部分人开始转变这种观念,正视牙痛了。&
引起牙痛的原因有很多,不仅有牙源性的,而且还有全身性的,常见原因有:&
一、牙源性的原因
当龋齿(蛀牙)发展到一定的深度,达到牙髓或接近牙髓时,龋洞内的细菌就可以直接或通过牙本质小管而进入到牙髓腔内,引起牙髓炎。牙髓炎引起的牙痛是极难忍受的,在外界没有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产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疼痛为间歇性。多数患者在晚上睡眠时疼痛更重,这是因为卧位比站立时头处于更低的位置,牙髓腔内更易充血,从而使髓腔内的压力升高而压迫神经,所以疼痛更重。冷热刺激可使牙痛加重。患牙髓炎时疼痛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到同侧的上下牙和头面部,所以患者常有半侧头痛、太阳穴痛的症状。由于牙髓内神经末梢只有痛觉感受器而没有定位感受器,所以患者往往分辩不清哪个是病牙,有时上牙痛却感觉是下牙痛。如果龋齿发展为牙髓炎晚期,这时疼痛更加激烈,呈跳痛,热刺激可以使其加重,而冷的刺激可以缓解疼痛,这种病人往往喜欢含一口冷水。再发展到根尖炎时,病人感觉牙长高了,不敢用病牙咬东西。&
2.牙周病&
牙周病可引起两种不同性质的牙痛。最常见的是咀嚼痛。由于牙周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内化脓,而使患者咬东西时非常疼痛。另一种疼痛与龋齿引起的牙髓炎相似。主要是因为当牙齿非常松动时,细菌由牙周袋到达牙根末端的根端孔,再经根端孔进入牙髓腔内引起牙髓炎而疼痛。&
3.楔状缺损和磨耗&
老年人因为牙齿已经用了几十年,牙齿咬牙合面的磨耗和牙颈部的缺损都相当严重,当牙牙合面的磨耗和颈部的缺损接近或达到牙髓时,口内的细菌就可以进入牙组织而引起牙髓炎、根尖炎,甚至颌面软组织发炎肿胀,从而引起疼痛。&
牙齿上有时出现极其微细不易发现的裂纹,当这种裂纹深入到牙本质内接近牙髓,常引起牙髓炎。有时微裂沿牙根面向根尖方向扩展,则可发生牙周组织感染或牙周袋形成,引起牙痛。&
除此之外智齿冠周炎、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窝、牙齿发育不全、外伤等亦可引起牙痛。&
二、全身性的原因&
1.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为面部感觉神经。当一侧三叉神经下支发生疼痛时,酷似牙痛。其疼痛剧烈难忍,呈跳痛或刺痛,比普通牙痛厉害得多。三叉神经痛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扳机点”,病人常常可指出面、唇、舌、牙龈中有一个小区域是碰不得的,它像枪上的扳机那样灵敏,一触即发。因此,病人洗脸、刷牙、漱口、进食时常可诱发疼痛。&
2.冠心病&
有些冠心病病人发生心绞痛,心脏症状不很明显,却出现一侧或上下多个牙齿同时疼痛。这种牙痛,按牙病治疗,则会误诊,含服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后,牙痛反而会很快缓解。&
3.上颌窦炎&
因为上颌后牙的根尖邻接上颌窦底,而分布到上颌后牙牙髓的神经在进入根尖孔前要经过上颌窦侧壁和窦底,因此,上颌窦内的感染常引起上颌后牙的牙髓神经痛,还可放射到头面部而易误诊为牙髓炎。&
颌面部邻近器官如颞颌关节病变、屈光不正,还有舌咽神经痛也常牵涉、放射到牙齿,有人以为是牙痛,易造成误诊。&&
综上所述,牙痛不仅是牙病的一种临床表现,而且还与全身其它疾病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小视“牙痛”,而且更应该及时治疗牙病,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癌症的10大危险信号
“癌症”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恐惧,甚至死亡,会使人们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但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已经不再是一道不可攻克的难关。肿瘤专家发现,癌症确诊前都有早期信号。
以下是癌症的10大危险信号
1.体表或表浅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如乳腺、颈部、皮肤和舌头等部分。一旦触摸到硬块,要高度怀疑相关部位的肿瘤。
2.长期胃部不适,持续消化不良、饱胀、疼痛,尤其是短期内有明显消瘦或排黑便现象,又找不出明确原因者,高度怀疑消化系统肿瘤的可能。
3.吞咽不适,胸骨后食管内感觉异常、微痛,要警惕发生食管癌的可能性。
4.持续性干咳,痰中带血丝和声音嘶哑,要警惕肺癌的发生。肺癌常表现呛咳、阵发性干咳,无痰或少量稀痰带血丝,可伴有胸痛。
5.听力减退,鼻咽分泌物带血,要警惕鼻咽癌。
6.非月经或绝经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症状。
7.大、小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相交替,排便时疼痛,大便变细,带血或粘液,同时有腹痛、腹胀等均应警惕肠癌。小便发现不明原因的血尿,可能是肾癌或膀胱癌的信号。
8.久治不愈的伤口或溃疡。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皮肤溃疡、胃溃疡等,要考虑口腔癌、皮肤癌、胃癌的可能性。
9.疣或痣发生明显变化。黑痣、疣短期内明显增大、色泽加深、脱毛、刺痒、破溃等应警惕死亡率颇高的黑色素瘤。
10.原因不明的疲乏、体重减轻。很多癌症如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肝癌和淋巴瘤都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这些信号往往提示了某种疾病的性质和预后,如果及时了解这些信号,就可以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特征,就有可能早期发现癌症,早期检查癌症,早期治疗癌症,从而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癌症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或称为病因预防。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主要是消除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锻炼,增进身心健康。通过不使用烟草、健康饮食、身体活动和预防可造成癌症的感染,可预防40%的癌症。
1.避免吸烟
控烟可减少大约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总癌症死亡,应是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策略,其有效性已为一些国家及地区的实践所证实。同时控烟还可减少慢性肺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结核等。
 2.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我国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大于10%,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切断母婴传播。国家已经将乙肝病毒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并有专项资金保证。
3.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和适当体力活动;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腌制食品和食盐等。应特别注意对少儿及青少年的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消除职业危害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等为明确的职业性恶性肿瘤。因此,居民平时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若工作期间不可避免需要接触到这些东西,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定期体检。
二级防护:或称“三早”预防,目标是防治初发癌症的发展。对癌症症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恶化,尽快恢复健康。
1.高危人群定期参加检查
如有癌症家族史或者有高危行为的人定期参加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
2.治疗癌前病变
如及时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胃粘膜的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结肠息肉、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等……。
3.肿瘤自检
对于体表可触及可看到的部位,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如妇女的乳腺自我检查。
三级预防:或称康复性预防,是指规范癌症治疗方案,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防治癌症导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恢复身体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如何做到癌症的早期发现
癌症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多数病人可以获得根治,但临床所见到的大多数病人不是早期癌症。癌症早期常无特殊症状,甚至毫无病态,故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检查,一旦状态明显又常常为期已晚。其实,一些症状和体征是可能和早期癌症有关的,可称之为“早期征兆”或“警告”。癌症的早期发现,除了政府的重视,医务人员进行普查外,还有赖于病人提高警惕,学会自我检查,自我发现。&&&
一、八大警号&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下列“八大警号”作为人们考虑癌肿早期征兆的参考。&
1.可触及硬结或硬变,例如乳房、皮肤及舌部发现的硬结。&&
2.疣(赘瘤)或黑痣而有明显变化。&
3.持续性消化不正常。&
4.持续性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
5.月经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出血。&
6.鼻、耳、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7.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
8.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二、十大症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根据我国的情况,提出下列十大症状,作为引起人们对癌症注意的警号:&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的。&
2.身体任何部位,如舌头、颊粘膜、皮肤等处没有外伤而发和生的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者。&
3.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分泌物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闷胀、灼痛、异物感或进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顺。&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未找出明确原因者。&
7.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8.鼻塞、鼻衄、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
9.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
10.无痛性血尿。&
三、自我检查&
除掌握上述癌症的报警信号外,学会自我检查方法,更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怎样进行自我检查呢?&
最少每月一次自行触摸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检查是否有肿志的淋巴结(一般认为,小于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属于正常),肿大淋巴结质地如何,是否固定,有无压痛。&
长期咳嗽时,应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丝掺杂,注意咳嗽的时间、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丝的颜色等。&
食欲不振并出现消瘦、上腹痛时,若伴有恶心呕吐,要注意观察呕吐物中是否带有黑褐色内容,注意观察大便是否呈柏油关或带血,大便的形状是否有改变。&&
女性每天或每周观察白带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白带是否带有腥臭味。&
每天大、小便的习惯有无改变。特别注意大便时有无疼痛感、下坠感及粪便的外形有无改变。小便时观察射程是否缩短,有无白色分泌物排出,有无血尿,会阴部是否有不适感等。&
通过对癌症的“早期征兆”或“警告”的高度警惕,做好自我检查,自我发现,就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因此望大家珍惜生命,从“早”做起。
头号癌症杀手---肺癌
一、肺癌患者是越来越多吗?&
在古代很多肿瘤就已经被人们认识了,比如汉朝时有了食管癌,古埃及时有了乳腺癌,但肺癌几乎是不存在的。直到20世纪后,它的发病才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迅速攀升到癌中世界第一。据资料统计约20年,我国男性肺癌发病率增长了120.9%,女性增长了90.4%;目前,估计我国的男性肺癌患者达28.5万,女性达14.3万;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在深圳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也一跃成为第一位,应该引起深圳的广大市民朋友高度重视肺癌发病的现状,我们大家要一起携手防癌治癌!&
二、肺癌为何高发?&
肺癌高发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要原因就是吸烟。有统计表明,在10个死于肺癌的患者中,有9个是烟民。虽然在一些大城市中,男性烟民数量已开始下降,但由于肺癌发病周期较长,发病率仍将持续增长。&
其次是环境污染。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肺癌发病规律是:工业发达、空气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肺癌发病率高于工业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与汽车等排放的废气关系密切。恐怕绝大多数人还不清楚,室内氡气污染是仅次于吸烟导致肺癌的第二大诱因,研究发现由氡及子体的照射引起肺癌占到患肺癌人群的8%至20%。&
最后是生活方式。比如在我国肺癌高发区云南宣威,由于是高寒地带,人们长年在室内采用含烟煤的“火塘”取暖,导致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当地农村尤其是待在室内时间较长的妇女,肺癌发病率高得惊人。此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烹调时炒菜产生的大量油烟也有可能是导致肺癌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防止肺癌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能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着手,肺癌不但可防,也是可以早期诊断和治愈的。&
首先,公众场所吸烟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应当得到解决。现在,全国上下对这个问题都很重视,不但禁止了香烟广告,而且很多政府部门开会时,都要求不得吸烟,这无疑为民众做出了榜样。“20”岁开始吸烟,吸烟“2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男性最容易患肺癌,应该注意肺部检查。&
人体受氡气的伤害主要是因为住所、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室内氡浓度偏高,虽然加强通风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室内氡气的析出量,但可以暂时降低室内氡浓度,因此加强通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室内氡气对人体带来的危害。&
中、老年人突然咯血痰,或痰中反复带血,有的反复发生“肺炎”,吐血丝痰是肺癌的早期信号,如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则可早期发现,采取手术及化疗等综合措施,就有可能治愈或延长寿命。肺癌的常见早期信号有:咯血、杵状指、关节炎、男性女乳、多发性周身性肌炎等,出现这些可疑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做胸部X线或CT等检查,值得注意的是,约有15%的肺癌病人早期完全没有症状。因此,中、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胸部X线照片检查,对及早发现肺癌有积极意义。&
其次,要改善环境。国家也已经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明确表示不会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最后,与政府的重视相比,民众对肺癌严重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这不仅是因为没形成舆论环境,更在于一些人依然心存侥幸,觉得肺癌和自己没啥关系。每年体检,主动戒烟,积极锻炼是预防肺癌的好办法,这不但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
远离乳腺癌
乳房是女性的象征,谁都希望它远离癌症的侵袭。但乳腺癌的发生率却在逐年攀升,并有年轻化趋势。在深圳,乳腺癌已名列深圳女性恶性肿瘤排名榜的榜首。怎样才能远离乳腺癌呢?最关键的就是:早检查、早发现、早就医。&&&&&&&&
一、哪些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1.家族史。一级亲属如母亲、姐妹或女儿患过乳腺癌者。&
2.生殖因素。(1)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2)停经年龄迟于55岁者&(3)&20-39岁期间,月经周期短的妇女(4)初产年龄在30岁后,40岁以上未孕,独身,结婚迟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5)哺乳史。哺乳可使患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30%(6)流产过多者。&
3.性激素。使用雌激素10年以上将大大地提高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患更年期综合症的妇女有必要使用雌激素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适量使用。&
4.营养饮食&
(1)脂肪与高热量饮食。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2)饮酒过多(3)纤维素摄入较少。&
5.其他因素:如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体育锻炼较少、精神压抑或剧烈精神刺激等。&
二、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发现十分重要,如能早期发现,治愈率高达80%以上。&定期检查包括医院检查和自我检查:&
1.医院检查。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50岁以上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照相,40-49岁妇女每1-2年一次。35-40岁妇女应做一次乳腺照相作为基础资料保存,以便以后作为对照。乳腺照相检查也不是十全十美,对于年青女性、致密型乳腺效果欠佳。乳腺“B超”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更为适宜,但对微小钙化的检测敏感性不如乳腺照相。两种方法可以互补,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
2.自我检查。由于多数乳腺肿块均是患者自己发现,定期的乳腺自我检查,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因此,中青年女性应坚持定期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月自查1次。&
自查方法:在光线良好的地方,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用指腹(不是指尖)按顺时针方向触摸乳房,不能挤捏。如果发现乳房部位有肿块,应尽快找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检查时,不可用力推拉,因为恶性肿瘤受到推拉挤压后,容易导致癌细胞扩散。肥胖或乳房较大者,在坐位检查后还应卧位检查,并在肩背部垫一枕头,使胸部隆起,这样不易遗漏小肿块。自查时间在月经来潮后9~11天为宜。已经停经的妇女,也应每月选择固定一天检查。&&
如果发现双侧乳腺不对称、乳腺有肿块或硬结,或质地变硬、乳腺皮肤水肿、凹陷,乳晕有湿疹样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及上臂水肿等应立即请专科医生确诊治疗。&&&
三、预防乳腺癌,生活、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豁达乐观的情绪;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吸烟,限制酒精的摄入,少吃高脂肪食品和烧烤食品;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慎用含有雌激素的美容化妆品和药品;尽量避免电磁辐射和放射线接触,例如看电视时要距电视机2米以上,烹调食物时要远离微波炉等。&
和任何疾病的预防一样,只要女同志们定期医院检查和自我检查乳腺,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愉悦的心态,就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行动主题: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
行动口号: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
健康一二一: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健康生活方式&
有资料表明,当代人类45%的疾病和60%的死因与生活方式有关,我国前10位死因中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占致病因素的44.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健康正面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严重威胁。然而,可怕的是大多数人对来自日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因素缺乏认识,还不懂得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脑子里还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
要健康,就必须要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开始,只有健康地生活,才能享受健康的人生。当今人类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句话即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可有效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现象。&
“二”指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两。&
“三”指每日进食3份高蛋白食品,(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一个,或鸡鸭肉100克,或鱼虾100克)。&
“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少量多餐);七八分饱。&
“五”指每日摄取500克蔬菜及水果,(400克蔬菜,100克水果)。&
“红”指每日可饮少量红葡萄酒50-100毫升。每日进食1至2个西红柿。&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等,对儿童及成人均能提高免疫力。&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蔬菜,绿茶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而蔬菜颜色越深,所含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就越多。&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使用燕麦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更显著。&
“黑”指黑木耳,它对调节血液稠度有很大好处,有助于玉芳血栓形成。&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走路就是使动脉从硬化变软化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步行锻炼,对调理血压、胆固醇、体重效果都很好。怎么步行最好呢?三个字:三、五、七。“三”是每日走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是一个星期最少运动五次。“七”是运动的量达到中等量,即心跳+年龄=170.比如50岁的人运动心跳为120次/分,70岁的人运动时心跳为100次/分为宜。此外,太极拳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
尽量不吸烟,如要吸,一天不超过5支。不喝酒,如要喝,一天最多不超过150克。&
即心情要愉快舒畅,心境要平和,心态要稳定宁静。每天笑口常开的人很少生病。只要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您是慢病高危人群吗?
根据身高、体重,我们可以迅速判断出自己目前是属于正常体重、还是超重或已迈入肥胖的队伍,结合腰围我们还可以判断个体患慢病的危险度。从而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增进您的健康。下表所示是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体重指数(kg/㎡)&
腰围(cm)&
男:﹤85-95&
女:﹤80-90&
18.5-23.9&
24.0-27.9&
*慢病是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生命在于运动
一、为何要提倡增加身体活动?&
  因为现在慢性病太多见,而身体活动太少是重要原因。人们每天除了睡眠之外有很多身体活动,如刷牙洗脸,做家务事;外出途中;上班的活动;休闲体育活动等等都需要消耗能量。几十年前家务事很繁重、走路、骑自行车很普遍,人们的身体活动量比现在多,能量消耗多;加上那时的热量摄入水平也比现在低。现在生活中机械化电气化程度高,人们身体活动减少,机体的肌肉萎缩代之以脂肪。这都是慢性病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增加身体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
  二、怎样增加身体活动?&
  增加身体活动是保持体能、维持健康最基本要求,要做到:少静多动、能站着不坐着、能坐着不躺着、能走路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能走楼梯不坐电梯,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防治慢病的效果才能最好!&
  三、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哪些重要作用?&
  1.防治代谢综合征:合理运动可以通过控制体重、增加肌肉减少脂肪、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防治代谢综合征。&
  2.预防心脑血管病:经常参加适量运动的人心脏肌肉较强壮、心腔较大、血容量较多、冠状动脉的弹性较好、血管腔较大、侧支循环较丰富;经常运动者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辅助戒烟、减少喝酒、降低精神焦虑等。&
  3.增加呼吸功能:经常运动的人肺功能下降得慢,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能锻炼相关呼吸肌,增加肺活量。胸廓大幅度起伏运动,还改善胸腔内的心脏血液回流和淋巴循环。&
  4.促进骨骼健康:运动对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增强肌肉量和肌力的增加,同时增加对骨骼的拉力、剪切力和挤压力等机械刺激,受力部位的骨量因此而增加。在阳光下运动促使维生素D合成增加,钙流失减少。运动时体温的增高,减弱破骨细胞的活性并延缓骨质丢失的速度。运动还有助于提高人体平衡能力、灵活性,以减少摔跤和骨折的发生。&
  5.减轻精神压力:现代医学证明,很多过去认为是躯体的疾病,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身体反应,或者心理疾患加重了躯体病变与感觉。运动是否有效与以下方式有关;无氧运动不能降低焦虑;有氧运动时间要长于20分钟;渐进性放松练习(气功、瑜伽类)与有氧运动一样有效;集体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效果最好;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6.促进家庭和谐:家庭成员每周在一起健身1-2次,每人自己健身2-3次,每次30分钟,能促进亲情、爱情、友情,有利于夫妻生活甜蜜、儿童健康成长、中年身体强壮、晚年生活幸福。&
  四、体育锻炼最需要了解的哪几项基本原则?&
  1.周密计划:半途而废不可取。&
  2.循序渐进:强度过大害处多。&
  3.持之以恒:终身锻炼效果好。&
  4.因人而异:适合个人才科学。&
  五、好的运动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选择最适合的运动方式(喜欢而且容易做到);掌握最适宜的运动强度(中低强度);保持不长不短的运动时间(20分钟到60分钟);坚持每周足够的次数(至少3-4次/周);知道进餐和运动之间最宜锻炼时间(空腹不要锻炼、饭后至少30分钟以上);避免空气污染重和血液浓度最高时间段(清晨太阳未出来时);定时健康体检和体质测定(不知道自己身体现状盲目锻炼很危险);清楚哪些疾病和身体状况禁忌运动(在临床医生指导下);以上内容中最重要的是掌握最适宜的运动强度。&
  六、具体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三种方式缺一不可:有氧代谢运动、抗阻力量性运动、伸展柔韧性运动三种主要类型。在健身计划中应该都包括在内。有氧耐力性运动主要是改善和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这类运动有步行(散步、快走、定量步行及竞走)、慢跑(或健身跑)、走跑交替、自行车、跑步机上跑步、有氧舞蹈、健美操和不剧烈的球类运动等。抗阻力量性运动是以增加力量、健美形体为主的运动,如利用哑铃、杠铃、弹簧和橡皮筋等负重法或抗阻法进行的力量练习。伸展柔韧性运动是拉长肌肉和韧带以调整呼吸节律为主的运动,如瑜伽、医疗体操和各种养生气功等等。无论在进行有氧运动或力量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和结束后的整理活动都不能缺少伸展柔韧性运动。&
  七、如何用数脉搏的方法控制运动强度?&
  最简便的方法是自己测量腕部桡动脉搏动的频率,一般是与心率搏动一致。在未运动前先测量15秒自己的安静脉搏乘以4,知道自己安静脉搏/分;然后开始有氧运动20分钟,运动结束即刻测量脉搏15秒跳动的次数,然后乘以4,可以据此推断运动中的每分钟脉搏。如果脉率在170-年龄左右,这样的运动是在自己的有氧代谢强度范围。既安全又有效。&
  八、清晨是否是最合适的锻炼时间?&
  早上5-7点不是锻炼的最佳时间。在早7-9点或下午4-5点锻炼为宜。凌晨尾气不少;太阳出来黎明前的一段时间,空气中密度大的物质如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苯和重金属铅正在离地面1-2米处浓度较高,此时即便在低层或平房中开窗通风,一样也不是最新鲜的含氧气多的空气。凌晨氧气不多,植物光合作用则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清早太阳还未出来树林中氧气并不多,反而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凌晨猝死、中风几率高:一则清晨的血压可能是一天中最高的时段;二则睡眠8个多小时没有喝水,早上4-8点是一天中血液最浓的时间,血流缓慢最容易形成血栓造成缺血性中风,运动时出汗更加重了血液浓缩;三则此时血糖是一天中的最低点,太早运动又来不及吃早餐,运动还消耗血糖。患糖尿病的人易造成低血糖昏迷。&
  九、“爬山”一定是有氧代谢运动吗?&
  不一定。海拔太高、山坡太陡时连续爬山肯定会气喘吁吁,不属于有氧运动;山坡不陡,走路非常快,气短缺氧也会发生;如果身体不好甚至有心脏病,坡度不大的山慢慢爬也可能导致缺氧甚至心脏病发作导致猝死。只有身体基本健康的人,在适当海拔、不太陡的山坡上,以个人有氧靶心率(170-年龄/分)来控制爬山强度的情况下,才能说这样的爬山是有氧代谢运动。&
  十、有氧运动是否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不一定,有氧运动涵盖的范围很大,从3分钟一直到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不间断运动如从冥想打坐、太极拳一直到长跑、长距离自行车、马拉松比赛、铁人三项等。马拉松是典型的有氧运动,总的运动量很大,没有长期训练基础是不能参加比赛的。中低强度、运动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最有利于健康。&
  十一、节假日突击进行体育锻炼是否可取?&
  平常采取静息生活方式的人,短时间内大幅度的体能付出有损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凌晨空腹或偶尔进行大运动量活动,还可能造成低血糖、心脑血管以外或猝死。惯于静坐生活的人突然做出大力气的体力活动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最大。肌肉韧带受伤的几率增加。&
  十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可有可无吗?&
  准备活动俗称“热身”,是为了使人体逐步地从安静状态过渡到紧张的肌肉活动状态,具体方法是通过做一些幅度不太大的动作,逐步提高中枢神经和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使各器官系统在人体转入体育活动时发挥最大的效率,并减少伤害。如,一般不适应跑步的人,当跑到800m左右时,往往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两腿酸软无力、动作失调、面色苍白、恶心想吐,甚至有跑不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成为“极点”,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因为内脏器官的惰性比骨骼、骨肉等运动器官大,它们的生理功能过渡到正常状态的时间比运动器官慢2-3分钟。当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之间处于最严重的不同步阶段时,便会出现“极点”现象。此时放慢速度,增加呼吸深度,内脏器官惰性会逐渐克服,随着呼吸系统吸氧量增加,“极点”现象就会很快消失,锻炼者重新感到呼吸顺畅,身体轻松起来,这时的呼吸称为“第二次呼吸”。热身还有利于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降低血液粘滞性,有利于关节滑液的渗出,增加关节灵活性,使肌肉和关节韧带的弹性提高,增强抗拉能力,使运动的健身效果更明显。健身前的准备活动可因人而异,但大多采用徒手操,如伸拉上、下肢体、跳跃、下蹲以活动全身各关节;也可选用步行,逐渐过渡到慢跑等。总之,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防止损伤尤其是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十分必要。&
  十三、足踝关节扭伤后赶紧按摩的做法是否正确?&
  这是错误的做法,会加重软组织的损伤,增加关节内出血,对将来的恢复非常不利。运动中不小心扭伤足踝关节是非常常见的,首先要预防为主,做好准备活动,充分活动开各部位的关节是最主要的预防方法。一旦扭伤后采取三部曲:制动、加压、冷敷。伤者立即坐下或平躺(脚高头低位、患肢高于心脏),通过加压包扎足踝关节,活动度减低,而且关节内的出血减少;最好在6小时内进行冰敷,至少是低于体温的自来水毛巾敷;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判断是否有骨折或韧带的断裂,如果怀疑则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控油限盐&健康一生
一、生活中的用油误区&
  有几个误区需要防范。第一,有人认为,油温越高炒出来的菜越香,甚至有的是黑烟冒出来以后才放进去,有的是菜放进锅以后,火不仅在锅底烧,连锅里也一起烧。这会使油里面的成分被破坏,同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对油温的控制很重要。第二,畏油如虎。有一位年轻病人,她为了保持身材,所有食物都是水煮,一旦多吃一口含油的食物,就得绕小区跑几圈。若干个月以后导致脂肪酸的缺乏。油也好比双刃剑,多了不好,少了身体也会敲响警钟,在适量的情况下是对身体有益的。&
  二、看不见的油&
  回家炒菜放油的时候可以看油壶刻度,一天一人不超过25克,但是还有一些油是我们看不见的,比如说花生、瓜子里。吃25克的花生或者核桃,或者吃40克的西瓜子,就相当于10克植物油。25克的花生充其量就是一把,因此晚上有时候看电视,很多人眼睛不闲,嘴也不闲,边看电视边吃“油”。总而言之,要把吃油的总量看成你营养控制的最重要的一步先去解决。如果能把这个解决了,即便别的暂时不能解决,营养水准也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当然还得跟合理运动相结合,保持一个合适的体重。&
  三、少摄入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在“氢化”加工过程中的产物,不仅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还会改善食物口感,让食物变得或松脆或滑爽,它成为食品加工企业不能不用的“武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原料,如人造脂肪、氢化油、咖啡植脂末中,都有反式脂肪酸的身影。&
  如常生活中的美味,如巧克力派、咖啡伴侣、曲奇、玉米片、奶油饼干、油炸面圈、起酥点心、薯条、油酥等,可以适当吃点,但不能多吃。&
  反式脂肪虽然披着植物油的“外衣”,过量食用却比动物油危害更大。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动物脂肪的3~5倍。&
  四、对6克盐的理解&
  6克盐是健康人每天吃的最多总量,如果对于慢性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则要减少用盐量。&
  有人说:“我口味太重,不吃盐,吃酱油可不可以?”酱油里也同样含有盐,100克酱油相当于15克盐。此外,我们也要注意含有高盐的食品,如咸菜、黄酱、雪里红、香肠、火腿等。&
  人对盐可能有所依赖,理论上存在越吃越多的风险,现在也发现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味蕾的敏感度下降。由此,盐的摄入量就不知不觉地增加,这是非常大的隐患。要从年轻时就开始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五、少盐饮食有窍门&
  减少食盐用量,可以循序渐进,一点点地往下减,也可以用白醋、柠檬等来替换一些含盐调味料。醋是软化血管、调节口味最常用的家庭调味料。柠檬汁、菠萝汁等各种果汁的加入,也可以使食物的味道改变。&
  不吃高盐的食物,可以用蔬菜来调味,吃出原味。每天的餐桌上可以备一些西红柿、黄瓜、萝卜等生吃的蔬菜,不加任何调味品,既保证蔬菜摄入,又减少盐的食用量。此外,食物提鲜不只靠咸味,比如香菜、香菇可以在熬汤时加入,而洋葱可以作为很好的凉菜辅料。生姜末、番茄酱也可以使用。&
  六、&每天食盐计一计&
  小贴士: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食盐限量在6克。&
  小窍门:一个啤酒瓶盖装平食盐相当于6克,一个牙膏盖子装平食盐相当于1克。&
  饮食过咸的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增加患肾病的危险,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脑血管意外。&
  据统计如全球盐摄入量减少一半,每年可减少因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死亡人数250万。&
  七、每天食油量一量&
  小贴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食油限量为25克,而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脂肪。&
  小窍门:把25克食用油放到喝汤用的白瓷勺里,刚好是两勺半。&
  食油过量的危害: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并进一步发展为冠心病和中风而死亡,多种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也与食油摄入过多有关。&&
  八、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疾病&
  1.控油限盐&
  合理限制每天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
  2.保持稳定的健康体重&
  体重变化5斤就足以出现血压的明显变化。通过限制饮食保持体重,使每天摄入的热量不要超过能够燃烧掉的热量。&
  3.运动&
  每天或大部分日子里坚持体育运动至少30分钟,即使做不到30分钟的锻炼,10分钟锻炼也是可取的。&
  4.控制应激&
  通过心理调适来缓解精神紧张,可尝试深呼吸运动、松弛运动、太极拳、沉思冥想等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疾病监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