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晚期治疗病人是早、中、晚期,按什么指标确定?

医生在线手机版-游离与总PSA比值——一种前列腺癌检测的可靠指标
游离与总PSA比值——一种前列腺癌检测的可靠指标
〉 〉 〉正文
医生在线网
游离与总PSA比值——一种前列腺癌检测的可靠指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12期第19卷 论 著
作者:方祖军 杨柳平 宋建达 邓守真
单位:200040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方祖军、杨柳平、宋建达),核医学科(邓守真)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癌;前列腺特异原
  摘要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1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游离PSA(F-PSA)、总PSA(T-PSA)值,并计算游离与总PSA比值(F/T比值)。其中前列腺癌31例,前列腺增生86例。结果显示: F/T比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认为F/T比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尤其当PSA水平限定在4~10μg/L范围内,应用F/T比值较PSA为优。[-hzh-]
  The percentage of free to 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A method in detecting prostate carcinoma Fang Zujun, Yang Liuping,Song Jianda,et al.Department of Urology,Hua Shan Hospital,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
  Abstract Serum 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PSA) and total PSA were measured with immunoradiometric assay and free/total PSA ratio was studied in 117 patients. Among them,31 were prostatic carcinomas and 86 BPH.It was found that free/total PSA ratio is lower in patients with CaP than in those with BPH.It was believed that free/total PSA ratio can be us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aP, especially when serum PSA level is within between 4~10μg/L.
  Key words Prostate neoplasms   Carcinoma  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
  近年来有关游离与总PSA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已有不少报道[1~4]。我院自1996年9月~1997年9月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1例前列腺癌、86例前列腺增生病人血清游离PSA(F-PSA)、总PSA(T-PSA)值,并计算F/T比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前列腺癌病人组31例,年龄54~81岁,平均72.4岁。全部由穿刺细胞学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PSA<4μg/L者3例(10%),>10μg/L者15例(48%),4~10μg/L范围内者13例(42%)。前列腺增生病人组86例,年龄54~84岁,平均70.3岁。其中71例由手术病理证实,15例由穿刺细胞学证实。PSA<4μg/L者40例(47%),>10μg/L者15例(17%),4~10μg/L范围内者31例(36%)。
  二、测定方法
  在前列腺操作(直肠指检、经直肠前列腺活检)前或一周后抽取全血3ml, 冷冻保存。F-PSA、T-PSA药盒由美国DPC公司提供。所有标本均由本院核医学科测定。
  一、两组病人血清F-PSA、T-PSA、F/T比值见表1
  二、T-PSA限定于4~10μg/L范围内二组病人F-PSA、T-PSA、F/T比值见表2
  三、不同水平的PSA、F/T比值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总有效率值见表3
   表1 病人血清F-PSA、T-PSA、F/T
  比值(±s)
  (μg/L)
  (μg/L)
前列腺癌 
65.5±81.7
0.13±0.80
前列腺增生
 6.8± 8.6
0.28±0.11
   表2 T-PSA在4~10μg/L范围内,病人F-PSA、
  t-PSA、F/T比值(±s)
  (μg/L)
  (μg/L)
前列腺癌 
0.10±0.50
前列腺增生
0.25±0.10
   表3 前列腺癌病人不同水平的PSA、F/T比值
  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总有效率(%)
PSA水平(μg/L)
   讨  论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人体血液中以三种不同分子形式存在:(1)以自由分子形式存在的PSA(F-PSA),(2)与α1-抗糜蛋白酶形成复合物的PSA即PSA-ACT。(3)与α2-巨球蛋白酶形成复合物的PSA(PSA-α2M)。PSA在血液中大部分与α1-抗糜蛋白酶结合存在,即大部分分子形式为PSA-ACT,小部分为F-PSA及PSA-α2M。由于PSA-α2M不具有免疫活性,不能被现有的PSA检测法检测到,所以目前可定量检测到的PSA有三种: T-PSA、F-PSA、PSA-ACT。已有研究证实,利用比值可区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1993年Christensson等[2]首先报道了F/T比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他们发现前列腺增生组病人F/T比值平均为0.28,而前列腺癌组为0.18, 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 利用F/T比值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 可在不降低敏感性的基础上(两者均为90%),特异性由原来的55%提高到73%。 此后F/T比值的临床应用屡见报道, 已成为近年来前列腺癌瘤标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组结果与国外资料相近,前列腺癌病人F/T比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病人(均值为0.28)。一般而言,PSA<4μg/L的前列腺癌是罕见的, PSA>10μg/L的前列腺癌是常见的,因而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空白区在4~10μg/L范围[6]。 本组资料显示,PSA限定于4~10μg/L范围内,13例前列腺癌病人的T-PSA均值与前列腺增生病人 T-PSA均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而F/T比值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因而PSA在4~10μg/L范围内, 应用F/T比值可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 而T-PSA则不能,这是F/T比值的一个独特优点。
  为确定本组资料T-PSA和F/T比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标准 (即截点),我们分别计算了PSA和F/T比值在不同水平上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并取最大总有效率值[(敏感性×特异性)/100]时的PSA和F/T比值水平作为鉴别诊断标准, 结果显示PSA在5μg/L水平时,前列腺癌诊断的总有效率值最大(表3)。F/T比值在0.20水平时总有效率值最大。而且,与T-PSA相比,F/T比值在不降低敏感性的基础上,可使特异性由55%提高到79%,假阳性率由45%降低到21%,从而使24%的前列腺增生病人避免了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此结果与文献结果相近。
  参考文献
  1 Oesterling JE,Jacobsen SJ,Klee GG,et al.Free complexed and total serum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he establishment of appropriate reference ranges for their concentrations and ratios. J Urol,∶.
  2 Christensson A,Bjork T,Nilsson O,et al.Serum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complexed to α1-antichymotrypsin as an indicator of prostate cancer.J Urol,0-105.
  3 Catalona WJ,Smith DS,Wolfert RL,et al. Evaluation of percentage of free serum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o improve specificity of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JAMA,14-1220.
  4 Shin Egawa,Shigehiro Soh,Makoto Ohori,et al. The ratio of free to total serum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and its us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rcinoma in Japan. Cancer,-98.
  5 Partin AW,Carter HB.The use of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and free/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in the diagnosis of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Urol Clin North Am,1-540.
  6 Luderer AA, Chen YT,Soriano TF,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proportion of free to 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improves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in the diagnostic gray zone of 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Urology,7-194.
(收稿: 修回:)
相关标签:
医生在线网-导航您现在的位置:
前列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专家提醒:中老年男性体检查查PSA
|来源:中国医药报|作者:朱国旺|字体: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膀胱癌,成为男性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将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必然会越来越高,但在我国,大多数患者来就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日前在治疗前列腺癌新药阿比特龙上市会上,湖北省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叶章群教授等专家呼吁中老年男性要重视前列腺癌,虽然它早期常没有症状以致难以发觉,但可以通过防癌筛查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帮助早期发现,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 & &&我国发病率呈直线上升
  &1993年,我们泌尿外科整个科室1年只确诊了12例前列腺癌患者;但到2015年,我们确诊前列腺癌病例数是598例,这说明前列腺癌的病例增长非常快。&从12例到598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谢立平教授用这样一个例子说明前列腺癌患者在我国的快速增多。
  叶章群教授表示,由于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早期筛查的普及,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直线上升状态,以每年平均约增长12.07%的速度在迅速增长。前列腺癌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大城市更成为&重灾区&,其中上海市发病率最高,其后是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地。
  叶章群教授说,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多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前列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是高发人群。二是饮食结构的改变,如肉类食物摄入量增多。三是其他因素,如代谢综合征、肥胖、种族因素等。前列腺癌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有家族史的发病率,通常比没有家族史的发病率要高。如兄弟/父亲中有1人患前列腺癌,则患病风险增加超过1倍;如果兄弟/父亲中有2个以上的患前列腺癌,患病风险增大5~11倍;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患者通常会比无家族史患者的发病早6~7年。
  我国中晚期患者多,表明重视不够
  前列腺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就可以采用根治性的治疗手段,有望使治愈率大大提高。但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学术带头人李汉忠教授表示,我国来医院就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有2/3为中晚期。&为什么一来就是晚期了?就是由于医生和患者对前列腺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2015年全国前列腺癌认知水平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公众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较低,能正确认识到前列腺癌高危因素、自查症状、早期筛查和治疗方案的公众不超过三成。其中,有30%的调研参与者能正确识别全部列出的前列腺癌高危因素(年龄、家族史、前列腺癌病变);有26%的调研参与者能正确识别所有前列腺癌症状,如排尿困难,或者尿频、尿急等;约24%的调研参与者了解前列腺癌4种主要治疗方案(激素治疗、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同时,调研发现在45岁以上男性群体中,仅14%的人接受过前列腺癌的检查,而其中只有44%的人接受过PSA检查。
  五六十岁男性体检时最好查查PSA
  前列腺癌常被形容为&沉默的杀手&,早期常常没有症状。谢立平教授说,如果肿瘤没有压迫尿道,前列腺癌就不会有症状;如果肿瘤阻塞尿道或侵犯膀胱颈时,则会发生下尿路症状,如排尿增多、小便次数增多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现象。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前列腺癌,它在前列腺局部没有任何异常,却已经在全身其他部位转移了,因此通过症状很难发现早期肿瘤。
  即使没有症状,前列腺癌也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因为防癌筛查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它,那就是PSA。谢立平教授说,这个指标非常敏感,在正常情况下,PSA的正常值在4ng/ml以下。据美国的统计表明,假如这个数值超过10ng/ml的话,患前列腺癌的概率会达到66%左右;4ng/ml以下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比较小;4~10ng/ml之间为可疑区,发生率在30%左右。此外,另一个早期诊断很重要的方法是医生指检,还有影像学检查,如直肠超声检查、核磁共振等,可以帮助
  判断前列腺有没有出现问题。如果这些检查发现有异常,可以在超声甚至在核磁共振引导下穿刺,检验后就可以确诊。
  叶章群教授说,在美国,50岁以上的男性,基本上都会进行PSA的检查。而我国现在50岁以上的男性只有很少数人会进行这项检查。李汉忠教授建议,五六十岁以上的男性在体检时应有防癌筛查,检测一下PSA;当前列腺有其他疾病的时候最好也查一下PSA。如果发现PSA升高,可以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的了解以及进行其他检查,这样前列腺癌患者就有可能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链接
  前列腺癌的治疗
  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手段包括主动监测、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姑息护理。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改进,前列腺癌的治疗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注重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主动监测:通过定期进行血清PSA检查、直肠指检及活检,密切监测癌症的进展迹象。如果出现症状进展或者其他检查异常,患者应该开始治疗。
  手术治疗:通过综合评估肿瘤分期以及自身健康状况,患者可以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这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放射治疗:通过直接暴露于放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包括外放射治疗和放射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
  内分泌治疗:任何去除雄激素和抑制雄激素活性的治疗均可称为内分泌治疗。目前,内分泌治疗是国内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国际研究显示,雄激素水平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存期可进一步延长。因此,除了阻断睾丸、肾上腺激素合成,同时抑制肿瘤本身合成雄激素,已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思路。
  化学治疗:当癌症已经转移或者进展,扩散到前列腺以外,并且/或者已经对内分泌治疗或免疫治疗无应答,则可以选择对一些有症状的患者进行化疗。这类患者仍需要通过内分泌治疗维持体内的低睾酮水平。
  免疫治疗:通过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辅助控制前列腺癌进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表现是什么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表现是什么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表现是什么,前列腺癌患者也要注意好的心情,人们应该注意一些护理方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表现是什么?
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
患者的症状表现是很复杂的。前列腺癌是男性朋友常见、多发病之一,该病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一些阻碍,对男性朋友们的健康很不利。为了预防前列腺癌应当掌握哪些前列腺癌症状呢?前列腺癌的症状可以表现为全身的症状,只要是很细心的区分是不难辨别的。
一、如果确实是得了前列腺癌,病人会出现排尿不畅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现象也会加重。患者还会出现排尿不净、尿急、尿频、尿流中断的症状,而且排尿比较困难。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无尿、少尿、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二、前列腺癌症状表现为骨骼疼痛,而且是持续性的疼痛,当患者卧床时会更加严重,骨骼疼痛的典型部位多发生在腰骶部和盆腔。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后需及时治疗,避免疾病加重,给治疗增加难度。
三、前列腺癌的晚期现象一般是表现为腹股沟处,有时因为肿瘤压迫还会引起下端的肢体出现浮肿的现象。前列腺癌症状有时可表现为全身的症状,比如会出现一些贫血、消瘦、身体乏力的症状,而且还会有恶液质表现。
如果患者出现了类似前列腺癌症状的表现,专家建议尽早到医院检查,确诊后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加重,避免为健康埋下隐患,影响生活。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表现是什么
晚期的前列腺癌有着非常多不同的症状值得大家了解,必定晚期的癌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让人感觉非常恐怖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的重要。在了解了自己患有晚期前列腺癌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治疗。
前列腺癌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或伴血尿及尿潴留。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
晚期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
(1)排尿障碍:80%的病人由癌灶引起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血尿病人只占3%。
(2)疼痛: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是常见的,剧烈难忍。可能由于癌灶转移至骨骼或侵犯神经或肾积水、肾感染所致。约31%的病人发生疼痛。
(3)转移症状:在前列腺癌病人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血行转移多见于骨骼(如骨盆、骶骨、腰椎、股骨上段等〉和内脏(如肺、肝、脑、肾上腺、睾丸等)
大家的身体如果出现了前列腺癌的反应一定要注意一下晚期的问题,在了解了不同的发展问题时注意更多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晚期的前列腺癌问题和症状。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解决前列腺癌的影响有什么。
前列腺癌患者在晚期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前列腺癌对患者的危害很大,尤其是男性,那么前列腺癌的晚期症状是什么呢?由于疾病的好发性,对很多男性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果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不够及时,便很容易向晚期发展。那么,前列腺癌的晚期症状有哪些?下面就由我院专家针对这个问题为您进行回答。
1、排尿障碍。
在临床上,根据调查显示,大约有80%左右的患者通过癌肿细胞的刺激,出现了排尿困难的现象,并呈进行性,尿液性状的改变或者是尿痛等感觉,都是非常多见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尿滴沥,甚至是尿潴留的现象,而血尿则有很少人发生。
很多患者在疾病的晚期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常发生于腰、骶、臀、髋以及坐骨神经部位的疼痛,这在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疼痛程度十分严重,难以忍受。当癌肿细胞向骨骼以及神经部位转移的时候,还会出现肾积水以及神感染的现象,这些都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
3、转移症状。
在男性前列腺癌当中,出现转移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有的患者刚发现疾病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就会出现向淋巴部位的转移,从而出现淋巴结的肿大现象。常出现转移的部位是:骨骼内外、腰部以及腹股沟的部位,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血行转移的现象,常在骨骼和内脏部位更为明显
前列腺癌的危害表现是什么呢
如今很多的男性朋友都患上了前列腺癌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让他们苦不堪言,因为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部分,所以这种疾病对于男性朋友是一种威胁,患上了前列腺癌会有哪些危害呢?大家应该关注其中的症状特征,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实证明,到2006年,前列腺癌的危害比肺癌更为普遍。由于人们对吸烟的控制,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已经有明显降低。
现在,前列腺癌的危害在迅速提高,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一种好办法精确测定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生无法知道哪些病例是良性的,不必处理,哪些病例是恶性的,需要马上接受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经报道,由于人口逐渐老龄化,在过去的25年里,英国的前列腺癌患者增加了1倍。如今,前列腺癌每年夺去9500名英国男性的生命,每20 个男性中就有1名前列腺癌患者,而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2万名。由于已经有更多的男性显现出前列腺癌迹象,因此在下个10年里,这个数字可能会增加1到2 倍。
前列腺癌疾病多发生于前列腺后叶,早期是看不出什么症状的,即使身体不适,患者也多以为是自己年龄大了,排尿有点不适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尿道导致排尿费力时,又往往与引起的排尿困难等表现相混淆,这就是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就使得病人迟迟不去医院就诊,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大好时机。
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癌肿生长的速度和压迫尿道的程度。因前列腺环抱尿道,故癌变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压迫尿道,表现出排尿异常的症状,仅有少数人出现尿意频繁、夜尿增多。当肿块进一步增大压迫尿道后,会出现尿流变细、排尿不畅、尿程延长。少部分病人可出现排尿疼痛。
另外,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有的还会出现血尿,此时应引起警惕。当癌肿逐渐增大时,尿道受压迫为严重,致使小便困难,造成尿液在膀胱内潴留,膀胱充盈胀大,以至高度膨胀,极为难受。此外,当前列腺癌发生转移,尤其是经骨骼转移时,可出现腰背部疼痛,疼痛常可向会阴部及肛门周围放射,甚至会出现截瘫。
常见表现是什么:
(1)排尿障碍:80%的病人由癌灶引起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血尿病人只占3%。
(2)疼痛: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剧烈难忍。可能由于癌灶转移至骨骼或侵犯神经或肾积水、肾感染所致。约31%的病人发生疼痛。
(3)转移症状:在前列腺癌病人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血行转移多见于骨骼(如骨盆、骶骨、腰椎、股骨上段等〉和内脏(如肺、肝、脑、肾上腺、睾丸等)。
(4)全身症状:由于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
以上就是对前列腺癌危害介绍,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前列腺癌的危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预防,阻止疾病的入侵。生活中男性应该注意保健事项,同时注意其中的治疗方案,避免不良后果。
得了前列腺癌的一些临床表现是什么
前列腺癌的一些临床表现是什么?前列腺癌的出现导致了很多疾病的发生,对于前列腺这种疾病,大家在生活中一定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前列腺癌的一些临床表现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前列腺癌差别很大,与肿瘤分型有关。潜伏型、隐匿型皆无局部症状。临床型局部症状与症相类似。早期无症状。当癌肿引起膀胱颈及后尿道梗阻时可出现症状,血尿较少,部分病人以转移症状就诊,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
故对男性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应排除前列腺癌。侵及膀胱颈后尿道,有炎性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排尿困难。患者有慢性消耗症状,消瘦、无力、贫血。在早期阶段,病人并没有一点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能会注意到以下情况:尿频、尿急;尿潴留;排尿时有辛辣的感觉;难以形成尿流;血尿;排尿疼痛;骨头疼痛。
已到前列腺癌晚期的病人可能还带有以下复杂情形:骨髓压抑症;骨瘤转移;副肿瘤综合症;含钙量高;疼痛;高尿酸;胸膜渗漏;腿部肿胀
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在时偶然被发现,也可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前列腺癌一般发展较慢,随肿瘤增长和病情发展可出现以下症状:
1.泌尿系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是肿瘤增大至一定程度或浸润尿道、膀胱颈部等处所致,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尿流中断、排尿不尽,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血尿少见,并发感染时可见脓尿。
2.转移病灶症状:淋巴结转移压迫可出现下肢水肿;骨转移可出现骨痛、、脊髓压迫神经症状。
3.非特异性症状:晚期出现,非前列腺癌所特有,如贫血、衰弱、排便困难、少尿或无尿等。少数患者以转移症状就医而无明显前列腺癌原发症状。
前列腺癌的一些临床表现是什么?以上是专家对于前列腺癌的一些临床表现是什么?的介绍,对于前列腺癌的一些临床表现很多人看了上文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了吧,还有什么问题,问专家哦。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木小姐分享经验102
你的名字真简单分享经验14
董木子7分享经验8
静水流深ff88分享经验13
凡百商城分享经验9
高精仿三w2014分享经验6
苏格拉裤分享经验22
小·皓·分享经验6
2177070分享经验15
氵酉亻山分享经验4晚期前列腺癌用化疗有用吗?
前列腺癌的化疗
晚期前列腺癌最后的治疗方法是内分泌治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平均2~4年)后会出现内分泌治疗无效的情况(医学称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原来的症状又重新出现,如疲劳、贫血、骨痛、PSA升高和排尿困难等。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医生就“投降”了,因为缺乏有效的药物来控制肿瘤,常用的化疗(雌二醇氮芥等)的疗效非常低,缓解率只有8.7%。但是进入21世纪,经过全世界科学家共同的努力,终于发现“多西他赛联合强的松方案”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首次证实能有效延长HRPC患者的生存。
我自己亲手治疗的HRPC患者中,大部分对化疗效果明显,一位林XX患者出现HRPC后把房子卖了、家产分给了儿女,以为活不过1年。经过我为其应用化疗后现在已经过了3年,每个月都定时回医院找我复诊,精神奕奕外观一点也看不出是晚期肿瘤的患者。
那么化疗怎么用呢?
目前最有效的是多西他赛三周的方案:每三周用一天的多西他赛75mg/体表面积,辅助以每天采用强的松10mg口服。据国际几千例患者使用后疗效报告,中位总生存率达到了19.2个月、疼痛缓解率高达35%,PSA下降≥50%以上为45%,生活质量方面(Quality
of life)提高缓解率高达22%。目前这个方案被美国、欧洲和中国三个国家的权威指南所推荐。
但是、化疗的副作用毕竟比内分泌治疗要大,需要注意;常见的副作用为血液学的毒性,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等等,疲劳、脱发或者恶心、呕吐等。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化疗的早期PSA可能还会上升,这并不说明治疗失败,因为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大多数的患者在后续的治疗里,PSA会继续下降,并且有可能会达到较好的缓解程度。
有哪些指标来判断化疗有效呢?
1、PSA值:据美国的研究发现,50%患者的PSA缓解出现在治疗的前两个周期,80%患者的缓解出现在前四个周期。一般认为,化疗需要8到12周,再以PSA作为疗效判定的依据,以判断是不是真的治疗失败,不能过早的停用化疗药。在12周时再判断是否有缓解以及进展情况,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2、PSA倍增时间:PSA倍增时间同样对HRPC患者总生存有着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倍增时间越短,患者的预后越差,总生存期越短。
3、骨痛程度:预测预后的有意义指标除了PSA外就是疼痛缓解。疼痛缓解的患者总生存要明显地优于疼痛未缓解者。
4、其他的预测因子:血如碱性磷酸酶、低血红蛋白等、临床因子(如明显疼痛和体能状况)以及分期因子(例如 2
个以上转移灶)。如果达到3个标准中的一个进展标准,中位总生存期为 15.9 个月。如果达到 2
个进展标准(例如PSA和放射或PSA和疼痛或放疗和疼痛)的总生存期达到 13.2 个月;如果达到 3
个进展标准-PSA、疼痛和放疗的生存期为 8 个月。因此,进展标准在生存期的化疗后中具有较高的预测性。
如果多西他赛化疗失败还有其他方法吗?
最近又出现了新的药物给化疗失败的患者又带来了新希望,就是阿比特龙、卡巴他赛cabazitaxel、恩杂鲁胺Enzalutamide等…….
延伸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