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决明子能否长期服用用?有何副作用?

当前的位置:&&&&&&
(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
问中医问病友快来参与讨论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①《本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b,女子疝瘕。"②《别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独摇草(《别录》),独滑(《本草蒙筌》),长生草(《纲目》)。
【药用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毛当归、兴安白芷、紫茎独活、牛尾独活。
毛当归根含当归醇、当归素、佛手柑内酯、欧芹酚甲醚、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当归酸、巴豆酸、棕桐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植物甾醇、葡萄糖和少量挥发油。软毛独活根含白芷素、虎耳草素、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牛防风素、异虎耳草素、异佛手柑内酯等多种呋喃香豆精类。叶除含上述成分外,还含补骨脂素等,其中主要的呋喃香豆精类为牛防风素。还含挥发袖0.26~0.57%。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①《本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b,女子疝瘕。"②《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③《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⑤张元素:"散痈疽败血。"⑥李杲:"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头项难伸。"⑦王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⑧《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⑩《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⑾《现代实用中药》:"发汗,利尿,消浮肿。"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①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力度。(《干金方》独活酒)②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世医得效方》独活寄生汤)③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④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延年方》)⑤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活幼心书》独活汤)⑥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独活紫汤)⑦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独活汤)⑧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⑨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⑩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千金方》)⑾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两。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普济方》独活散)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独活3钱,红糖5钱,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疗程1周。治疗422例,显效29例(6.9%),有效282例(66.8%)。有效病例均显示一定的镇咳、平喘作用。副作用有头昏、头痛、舌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一般不必停药。
阴虚血燥者慎服。①《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②《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瘙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独摇草(《别录》),独滑(《本草蒙筌》),长生草(《纲目》)。
【药用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毛当归、兴安白芷、紫茎独活、牛尾独活。
毛当归根含当归醇、当归素、佛手柑内酯、欧芹酚甲醚、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当归酸、巴豆酸、棕桐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植物甾醇、葡萄糖和少量挥发油。软毛独活根含白芷素、虎耳草素、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牛防风素、异虎耳草素、异佛手柑内酯等多种呋喃香豆精类。叶除含上述成分外,还含补骨脂素等,其中主要的呋喃香豆精类为牛防风素。还含挥发袖0.26~0.57%。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①《本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b,女子疝瘕。"②《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③《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⑤张元素:"散痈疽败血。"⑥李杲:"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头项难伸。"⑦王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⑧《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⑨《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⑩《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⑾《现代实用中药》:"发汗,利尿,消浮肿。"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①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力度。(《干金方》独活酒)②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世医得效方》独活寄生汤)③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④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延年方》)⑤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活幼心书》独活汤)⑥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独活紫汤)⑦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独活汤)⑧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⑨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⑩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千金方》)⑾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两。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普济方》独活散)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独活3钱,红糖5钱,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疗程1周。治疗422例,显效29例(6.9%),有效282例(66.8%)。有效病例均显示一定的镇咳、平喘作用。副作用有头昏、头痛、舌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一般不必停药。
阴虚血燥者慎服。①《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②《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瘙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声明:药品通产品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如您对价格有疑问请联系对方。
客服电话:400-
含有独活的中成药
含有独活的保健品
独活同类药品
关注或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39药品通
联系邮箱:ypk@mail.39.net
合作电话:020-(媒体&市场合作)
掌上用药查询、预约挂号、问医生,随时与万千病友交流。
更多药品信息扫描二维码查看→ 独活有什么副作用
独活有什么副作用
健康咨询描述:
婆婆有眩晕症,吃了独活煮鸡蛋后,后脖上起了好多红垞,很痒,并且嘴角干裂,鼻孔也很干,以前从来没干裂过的.婆婆本身有血小板减少症.请问是否与吃了独活有关系.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是否与吃了独活有关系.有什么解决办法?
美得不明显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声带息
帮助网友:69280称赞:4379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04次
&&&&&&病情分析:&&&&&&你好,独活一般入汤剂的用量是3-10克。&鸡蛋中的蛋黄,是中药药材,称为鸡子黄,有滋阴润燥、养血息风的作用。&&&&&&指导意见:&&&&&&你婆婆目前的症状是过敏症状,独活有过敏者但是很少见。你的情况需要去皮肤科就诊,先抗过敏治疗,不能说是独活的副作用。
擅长: 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胃炎、胃溃疡、 脾肿大、胆囊炎
帮助网友:6876称赞:447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83次
&&&&&&您好,患者目前是过敏,先暂停服用,另外患者有病还是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单味独活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映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挂号科室:血液科
温馨提示:血小板减少的护理中防止剧烈运动和外伤,平常活动要防止关节受伤,只要受伤要固定而且局部冷敷。病人要充分卧床休息,禁止太过与过早下床走动。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鼻衄、出血倾向、氮质血症、肝掌、恶心、高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28
参考价格:42.4
参考价格: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
参考价格:¥2.5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
参考价格:¥3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推荐专题:
您的位置:
>> 中药独活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中药独活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核心提示:中药独活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中药独活的临床运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独活3钱,红糖5钱,加水煎成100ml,分3-4次服,疗程l周。治疗422例,显效29例(6.9%),有效282例(6……
  中药的临床运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3钱,红糖5钱,加水煎成100ml,分3-4次服,疗程l周。治疗422例,显效29例(6.9%),有效282例(66.8%)。有效病例均显示一定的镇咳、平喘作用。副作用有头昏、、舌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一般不必停药。
  中药用药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2、《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独活的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镇痛和抗炎作用
  独活煎剂或流浸膏给大鼠或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产生镇静乃至催眠作用,独活能明显抑制中枢神经,发挥安神与镇静作用.与牡丹皮、等有中枢抑制作用的中药相比,独活的毒性较大.独活可防止士的宁对蛙的惊厥作用,但不能使其免于死亡.独活煎剂腹腔注射,可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表明其有明显镇痛作用.独活寄生汤同样有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一定抑制作用,能使炎症减轻,肿胀消退快.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独活对离体蛙心有明显抑制作用,随剂量加大最终可使心脏停止收缩.从独活中分离出γ-氨基丁酸可对抗多种实验性,并影响大白鼠心室肌动作电位.白素、异虎耳草素等具有类似凯林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但较凯林为弱.煎剂在蛙腿灌注时,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剂量加大,作用增强.
  用独活酊剂或煎剂对麻醉犬静脉注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但不持久.酊剂作用大于煎剂.切断双侧迷走神经不影响独活降压效果,但注射阿托品后,降压作用受到部分或全部抑制.
  动物实验表明:独活醇提取物能抑制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聚集抑制率随药物浓度提高而增加;对血栓的形成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既能后延“雪暴”发生时间、特异性血栓形成时间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亦能使血栓湿长缩短,湿重减轻,对小鼠尾出血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
  3、抗菌作用独活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伞形花内酯对布鲁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花椒毒素等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一般无明显抗菌活性,但它们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一起曝光,则也发生光敏感作用,使细菌死亡.
  4、解痉作用柑内酯、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等对兔回肠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虎耳草素、虎耳草素、素能显著对抗氯化钡所致的十二指肠段痉挛.东莨菪素对雌激素或氯化钡所致在体或离体子宫痉挛有解痉作用.
  5、其他作用独活能使离体蛙腹直肌发生收缩.软毛独活对人能引起日光性皮炎.独活静注时可兴奋,使其加深加快,用奴弗卡因封闭血管壁化学感受器不能使其作用减弱.柑内酯及虎耳草素对大鼠实验性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异虎耳草素与花椒毒素作用较弱.东莨菪素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大鼠乳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伞形花内酯则无效.花椒毒素、柑内酯等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大鼠肌肉注射花椒毒素的半数致死量为160mg/kg,香钳内酯半数致死量为945mg/kg。花椒毒素400mg/kg可使豚鼠死亡,肾上腺出血;200-300mg/kg可引起肝脏浊肿、脂肪性变及急性出血性坏死,肾脏严重充血、;1-2mg/kg连续给于幼鼠5月可使肝脏坏死。小鼠腹腔注射欧芹酚甲醚的半数致死量为16mg/kg。另有2例独活根的报告。
将"中药独活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独活】_独活的副作用_功效与作用
【独活】_独活的副作用_功效与作用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独活又叫川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肉独活,独活的功效是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独活的作用是治风寒湿痹,头痛齿痛,腰膝疼痛,独活用药禁忌是气血虚而遍身痛,血燥,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独活
  药名:独活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归经:归肾经;。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药材基源: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当归、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采得独活后细锉,拌淫羊藿二日后,曝乾,去淫羊藿用,免烦人心。《雷公炮炙论》   
  1、独活能宣通气道,自顶至膝,以散肾经伏风,凡颈项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动移,非此莫能效也。能治风,风则胜湿,专疏湿气,若腰背酸重,四肢挛痿,肌黄作块,称为良剂。又佐血药,活血舒筋,殊为神妙。《药品化义》   2、独活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   3、独活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千金方》)   4、独活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千金方》独活酒)   5、独活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者,金疮为风寒之所袭击,则血气壅而不行,故其痛愈甚,独活之苦甘辛温,能辟风寒,邪散则肌表安和,气血流通,故其痛自止也。奔豚者,肾之积,肾经为风寒乘虚客之,则成奔豚,此药本入足少阴,故治奔豚。G与皆风邪之所成也,风去则G自愈矣。女子疝瘕者,寒湿乘虚中肾家所致也,苦能燥湿,温能辟寒,辛能发散,寒湿去而肾脏安,故主女子疝瘕,及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也。《本草经疏》   6、独活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穷、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世医得救方》独活寄生汤)   7、独活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延年方》)   8、独活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独活紫汤)   9、独活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活幼心书》独活汤)   10、独活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一两。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普济方》独活散)   11、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汤液本草》   12、独活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13、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因其所胜而为制也。《本草求真》   14、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苦辛而温,活动气血,祛散寒邪,故《本草》言能散脚气,化奔豚,疗疝瘕,消痈肿,治贼风百节攻痛,定少阴寒郁头疼,意在此矣。《本草汇言》   15、独活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独活汤)   16、独活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独活大豆酒   配方:独活60克,大豆30克,酒1公斤。   制法:将独活用酒渍之,并煎取0.5公斤,别炒大豆热投酒中,2小时后去渣即得。   用法:每次饭前温服20毫升。   主治:中风舌强不语。      独活粥   组成:独活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法:将独活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适应症:适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湿痹,周身疼痛,骨节酸痛等。   粥义解说:独活,又名大活、川独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主产于湖北、浙江、安徽等地。   中医认为,独活性味辛、苦、温,入肾、膀胱经,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祛风解表之功,本品辛能祛风,苦能燥湿,温能散寒,故有祛风解表,除湿散寒之功,《本草正义》言其"为祛风除湿通络之主药"。煮粥服食,对外感风寒,痹阻经脉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无论其病程长短,均可选用,尤适用于风寒湿邪痹阻半身以下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   羌活与独活皆为辛苦温之品,都有祛风止痛,解表之功,均可用于风寒湿痹,及风寒兼湿的外感表症。但独活性善下行,长于治疗下半身痹症。羌活发散作用强,能上达巅顶,横行肢脉,长于治疗上半身痹症。在治疗头痛方面,独活入少阴,善治头痛连及齿颊的少阴头痛。羌活入太阳,善治巅顶头痛为主的太阳头痛。   注意事项:本品性温,易伤阴液,阴虚血燥者慎用。      独活人参酒   配方:独活45克,白藤皮15克,羌活30克,人参2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前4味共研粉末,和匀备用。   功效:祛风湿、益气血。   主治:产后中风,困乏多汗,体热头痛。   用法:口服。用时每取药未10克.加水7份,白酒3份.煎至7份,去渣.待温,不拘时候,每次温服15--30毫升。   来源:《太平圣惠方》。      黑豆独活汤   材料:黑豆(四两),独活(六两),炖肉(3块),水(12碗)   做法:黑豆放入镬中用慢火炒至豆衣裂开,再将材料洗净放进煲内,水滚后转慢火煲2小时,加盐即可   功效:治腰膝酸软,肢体乏力,风湿痹症,并可益气养血,散寒止痛,风活络      当归独活酒   处方:独活60g、大豆500g、当归10g、黄酒1500   制法:   1、先将独活、当归捣碎,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酒浸泡24小时;   2、之后翻炒大豆至青烟冒出,倒入酒中密封;   3、冷却后,去渣,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祛风补血。适宜产后血虚、中风口噤者服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按语:独活:性温味辛苦,祛风湿,止痛,解表,是方中主药。当归:补血活血。大豆:即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此酒有祛风止痛,补血活血,祛湿止痹之功效。   摘录:《民间验方》      附子大独活汤   组成:白姜9两,人参9两,肉桂9两,干葛9两,北芍药9两,当归9两,川独活16两,大附子9枚,防风12两,甘草12两。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两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其验如神。中风者此药不过10服,立见殊效也。   主治:男子、妇人体虚中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㖞斜,手足曳,经脉挛缩,足膝软弱,四肢酷冷,肌肉麻痹,骨间冷疼,行步艰难;及风湿相搏,关节i痛,自汗恶风,项拘急,面目浮肿;兼疗八风、五痹,久患头风,每遇阴雨发则头疼,项强筋紧,头晕憎寒,呕吐不食,发渴不已;一切风气,虚损不足。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一。      独活寄生酒   配方:独活30克,桑寄生20克,秦艽30克,防风20克,细辛12克,当归50克,白芍30克,川芎20克,生地、杜仲各50克,牛膝、党参各30克,茯苓40克,甘草、肉桂各15克,醇酒1.5公斤。   制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密封口,14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用法:随量饮用,不拘时候。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腰膝酸痛,肢体麻木,阴雨加重。   来源:《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防风独活汤   组成:防风1两(去叉),独活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土),黄耆1两,芍药1两,人参1两,茯神1两(去木),白术1两(锉,炒),芎䓖1两,山茱萸1两,薯蓣1两,桂1两(去粗皮),天门冬1两(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1两,厚朴4两(去粗皮,生姜汁炙),羚羊角4两(镑),升麻4两,甘草4两(炙),丹参4两,牛膝4两(去苗,酒浸,切,焙),五加皮4两,石斛4两(去根),地骨皮4两,远志(去心)4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如觉心膈虚烦满闷,气喘面赤,即与荆沥汤相间服。   主治:中风初得,四肢不收,心神昏愦,眼不识人,不能言语,服防己竹沥汤后,风若未除者。   出处:《圣济总录》卷五。      杜仲独活汤   组成:独活4两,生姜6分,麻黄2两,桂心3两,芍药3两,甘草3两(炙),葛根3两,栝楼子2两,防风2两,杜仲4两,附子1两(炮),杏仁2两(去尖皮,碎),干地黄2两。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8升,清酒2升,煮取3升,分3次服。   主治:腰痛。   来源:《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   
  1、阴虚血燥者慎服独活。   2、蠡实为之使。《本草经集注》   3、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独活。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本经逢原》    独活图片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2&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3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4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5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6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7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8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9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0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1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2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3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4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5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6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7
独活的功效与作用18
转载地址:/s/33521.html
------分隔线----------------------------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穴位图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明子能否长期服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