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衣原体感染染时可以做人工受精吗?

号,相识两年多的男友从异国他乡发来邮件说衣原体感染了!    而他一致认为是因我而造成的!    因为他六月份回国呆了近一个月,回去后就发现有不舒服的现象!而且近五年以来他的体检报告告诉他他是健康的!最后一次体检是今年的三月份,那是在从今年第一次回来后回去的体检结果!    但是两年没有和除他以外的人接触的前提下,    谁又能告诉我这是怎么来的呢?        去医院问医生,    她们说现在感染的途径有很多,    性接触并不是唯一的感染接口!    但他的医生告诉他,    性接触是唯一的感染途径,    到现在我是莫口难辩!        在接到他的信息的第一时间,    我就上网去查询相关资料,    网上的资料显示和中国的医生所说的基本相符,    同时我也将相关的资料有发给他看(因为我相信他除我以外没有其它的女人),    但他说如果我对他没有隐瞒的话,    为什么要找如此多的借口来逃避问题?        目前,    因在服用抗生素,    副作用很大,    脸上长满了痘痘,    并且经常伴有头痛、恶心、恶梦,    偶尔还有便血的情况出现!    常常夜半醒来,    泪流满面!        多少次他告诉我他对我是信任的,    可如今信任何在?        因最近工作比较忙,    来自工作的、生活的、感情的以及药物的压力,    很多时都在彷徨!    一直以来我总是从人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但到现在我却找不到一个理解我的人!        我要好好地生活,    不至于让家里失望;    我要好好地工作,    不能让我的老板为他的选择失望;    我要好好地爱,    不要让我自已失望;    可到如今,    我度日如年!    不敢给家里联系,    不敢和朋友们联系,    并且换了一份新的工作!    新的工作在上岗三十个工作日的时候加薪了,    意思就是必须付出更多!    可又有谁知我快心枯力竭了?        请问作为男性,    若发生类似的事情你们会如何对待?    作为女性,    你们又会如何看待?    因为我知道事情没有对错,    只在于看待事物的人的立场!        这段感情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SF。。。是你有感染吗?我没有看明白  另外,支衣原体感染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你
  是啊,支衣原体感染是什么意思呢?    楼主还是去专业医院问一下资深的医生.支衣原体感染又不一定是性病的意思,当然,广义上是属于&性病&吧.    前不久去医院检查身体时,医生说很多妇女的妇科病都有支衣原体感染,特别是宫颈糜烂,90%的宫糜患者都有支衣原体感染.男性有些前列腺炎什么的,一些炎症也会伴随着支衣原体感染.医生说,包括阴道炎这些妇科病,在广义上也属于&性病&的范围.    所以楼主放宽心吧,只要不是绝症,有什么病是不能治好的呢?楼主不要过于担心,可能是一些妇科病伴随着支、衣原体感染也有可能的。不过听医生说大量服用抗生素肯定是不好的,楼主可以多跑几家医院看看医生,不要只听一个医生的。现在有太多新闻,因为服用过量的抗生素引起的疾病,而且抗生素会有依赖性,病菌也会产生抗药性。
  这只能证明楼主的男朋友在医学方面几乎是等同于一个白痴
  你看看你有没感染?
  看LZ说吃药,LZ也是上了?  你男朋友为什么那么在乎是谁开始得呢? 应该在乎得是赶快治疗。再诊断确定的确消除了才是。  如果因为这他不信任你, 那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了, 没有信任得感情是走不远得,如果他怀疑你, 这会再他心里留下永久得印得。
  身正不怕影子斜,你BF是不是中国人啊,现在商场等等公共场所都是坐便,女孩子身体结构跟他们不一样,不小心感染也挺容易的  我小时侯看一篇新闻,讲的就是在公共厕所感染上怪病的,那叫一个记忆犹新
  照他说7月回去就不舒服,那应该早就检查了,不可能拖到10月再告诉你  是不是他在国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又把责任全推你身上都说不定呢  你没怀疑他就不错了  自责什么??    衣原体慢慢治,关系不大的。MM别担心了  现在的这些病除了爱滋没有办法,其他的都可以治好的  而且我建议你去做个血检,鬼知道你BF在国外有没有鬼混染上那什么
  阴道炎也会引起支衣原体感染的~
  应该很好治的  楼主别怕    说得就跟得了爱滋了一样  呵呵
  找正规的医院去看病,这不是绝症,楼主的思想负担太重了。大量吃抗生素是不可能的,我问过医院的表姐了,主要是打点滴,治一个疗程基本就有效了。大概就半个月。同时会连带有一些妇科病的,一样样的来治,很快就治好了。    至于你男朋友的这种态度,看来你们的关系太不稳固了,要是以后再遇到其他的困难,你们可怎么走下去啊。
  楼主不要这么压力大了好吗?  不是你的错,就要勇敢的坚持    这件事无论是不是你的错,做为一个男人都该有疼惜女人的风度和心,而不是抱怨和发怒    病不是治疗不好的,倒是看人更要看清楚    另外别给自己任何压力,你在生活里的勇气很让人欣赏和心疼
  谢谢各位的回复,  现在也在市级医院在治疗,  并且治了一个疗程现在还是阳性!    你们都知道的,  在医院里看病她们三五份钟就可以打发一个病人,  你要问一些问题吧她们觉得很搞笑!  比如我问一般的消毒液是否可以杀死支衣原体,  医生告诉我一般的水洗就可以消除,  如果真如她们所说,  那么现在的感染群体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所以现在还是时刻威露士!    你们要说中国的医生说此感染机会很多,  可人家发了很WHO的论文给我,  那上面可是言之凿凿地说性接触是唯一的感染途径呢!  故我男友的结论是:  中国的医生肯定没有专家厉害!  他相信他的医生,  也相信检验结果,  同时更相信WHO专家们的所说!    那我要相信谁呢?  我只能相信我自己是清白的!    诚如你们所说,  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只有艾滋才是绝症!  但抗生素的副作用真的很大,  其实有时说不定医生开出来的药正在拿我当小白鼠呢!  因为我看每一种药都说经过小鼠实验结果如何,  但我又怎么能保证我是不是试用此药的第一人!  现在的医生不可能开一些很普遍而药效相当的药给你用(因那样利润空间太小),  而我不相信医生又能相信外面那些江湖郎中的话?  就拿此次开出来的药说吧,  我问了除了开药的那家医院,  所有深圳的连锁药房及其它的医院都没得买!  可想而知我们病人面临的风险有多大!      
  晕.................先治一下吧,听说这个病也是分重与轻的:(
  据说近三分之一的女性都有。去大医院看看,不难治,吃几个疗程的药就能好
  楼主,你怎么这么悲观呢?思想负担太重了!    一度媒体都大量报道宫颈癌的死亡案例,加上梅艳芳、李媛媛等明星也因为这个病而死,我曾经也为自己得了宫糜而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天癌变,那时候的心理负担不比你现在轻。但是去医院治疗了一下,配合医生的指导,现在已经好了。  所以我觉得,面对疾病,积极治疗总是好的。    再说你的病又不是性病,这么有负罪感干嘛呢?我不知道是不是性传播是唯一感染此病的途径,但是由于性接触引起妇科病,再引起支、衣原体感染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是说得了支、衣原体感染就是“不清白”的,楼主不要这样想。  而且国外很多医疗方法和国内不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不同吧。并不是说国外的就是权威的,国外很多医生对妇科病都不重视,也是草草了事,不注重治疗,但在国内,妇科永远是医院里最热闹的一个科室。    不过大量服用抗生素确实是不可行的,会引起霉菌性阴道炎。据我所知,听医生说,目前治疗衣原体最有效的药是阿奇霉素,有口服和点滴吧,而且10月8日药价下调后,阿奇霉素也降价了,药价好象在45元左右,不是很清楚了。  还看到报道,人体内支、衣原体的正常寄居是很正常的,有些人一辈子都不能转阴,就跟乙肝一样。我在看病时,有个女孩子她在省人医用了阿奇后转阴了,但后来又变阳性了,所以支、衣原体也会有反复的情况吧。  具体我不是很懂,所以建议楼主多找几家医院看看,不要只听一个医生的,你这位医生这样敷衍你肯定是不对的。
  TO阿黛6435   根据网上有资料显示衣支原体是有部分人是正常寄居的!  其实我也是一直都没有任何症状!  我的医生也是这么说!  但当我问她象我的这种现象是否需要治疗时,  她什么回答也没有了!  那只好拿药治疗了!  第一个疗程是输了一周的阿奇霉素同时吃了十天的罗红霉素,  可检验结果还是阳性!  故现在在作第二个疗程的治疗,  药物反映是越来越大!  更可怕的是,  药物毒理性很强!  还做了什么小鼠显性致死实验呢!  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看了北京一些秘尿专家对于前列腺、非淋看法的相关文章,觉得很多内容对于处于非淋初期的患者有帮助,但是没有数据显示这篇文章的科学性!    
不要被非淋菌性尿道炎吓唬住!     据新闻报道,北京性病诊疗市场很多地方存在着欺骗行为:病人多花钱自不必说,有的人根本不是什么性病,只是局部有一些炎症,但一些诊所抓住患者对性病不甚了解的现状,任意夸大性病的危害和后果;有的诊所还拿出非常恐怖的照片给患者看,给患者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有的医生还故意拖延病人的治疗时间,让病人花了许多冤枉钱。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曾在私人诊所或者在被某些医院租赁出去的性病或泌尿专科诊治过的患者,很多人被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所吓唬住,使得患者在经济上的受到很大损失,在心理上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使得患者惶惶不可终日。真的是“非淋”猛于虎吗?     究竟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怎么一回事呢?     非淋菌性尿道炎从字面上就是可以看出它不是由淋球菌引起的,而是由淋球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所引起的尿道感染,它可以与淋病性尿道炎同时或交叉感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微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主要包括有衣原体、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庖疹病毒、包皮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兰氏鞭毛虫等。其中衣原体及支原体性引起得非淋菌性尿道炎为多见。  衣原体和支原体这些微生物对温度变化都很敏感,温度在560C~600C时它们仅能存活5~10分钟;而在冰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一般的消毒剂都能很快将其杀死。它们对肥皂、酒精、胆盐、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也敏感。但是青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无效。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     非淋菌性尿道炎好发于青年性旺盛时期,从感染到发病一般为1~3周,发病较缓慢,症状比淋病轻。     典型的表现是男性患者会出现尿道口刺痒、有烧的感,尿频(小便次数增多)、尿急(尿有控制不住的感觉)、尿痛(小便时尿道疼痛)有时有轻度排尿困难,尿道口略微发红,如在较长时间不排尿,或晨起时尿道口有水样或稀薄粘液流出。有时仅表现为尿道口有一层痂皮似的薄膜,或者在内裤上可见污秽物,偶尔可发生尿道口被痂皮封闭,当排尿时,由于尿流受痂膜阻挡,可产生尿流分叉现象。但也有些病人无尿道分泌物或者分泌物量很少,需用手用力挤压才能有分泌物从尿道日溢出。     女性患者的表现不典型,有的可以毫无症状,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同性恋者,由于他们的异常性行为如肛交、口交等还可造成直肠炎、咽炎或其他疾患。     在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时,常常需要与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鉴别。     做衣原体抗原检测试验可靠吗?     有关开展衣原体抗原检测试验是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有关衣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检验,虽然对诊断有帮助,但是由于目前卫生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实验室检查,没有规定统一的检验标准,所以在目前临床上所使用各种检验方法并不可靠,假阳性居多。因此,我们说,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还不能以实验室的化验为主,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     究竟怎样才能诊断非淋菌性尿道炎呢?     我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规定,诊断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除了有症状和体征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② 尿道分泌物涂片在油镜(1000倍)视野下观察,若平均每个视野中多形核白细胞数)4个为阳性,晨尿(前段尿15毫升)沉淀在高倍镜(400倍)视野下每视野的多形核白细胞)15个,有诊断意义。     如果患者没有性乱史,没有尿道炎的症状和体征,尿道分泌物或晨尿没有找到白细胞,那么即使尿道内分离出解脲支原体,亦不能确定患者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因为在很多正常人群的生殖道中也有携带解脲支原体的现象。因此,光凭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不问青红皂白就给患者套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帽子,这不仅是对患者本人的不负责任,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稳定与美满,因此诊治性病的医生在给患者作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而慎重定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能治愈吗?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可以治愈的,它的治疗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采用口服广谱抗生素治疗,但是需要按照规则、定时、定量,彻底治疗。下面是常用的几种抗生素疗法(只要使用1-2种,至多使用2-3种就可以了):     1.四环素每天4次,每次500毫克,口服共14天。     2.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500毫克,共7天。     3.强力霉素一天两次,每次100毫克,共7天。     4.美满霉素每日两次,每次100毫克,一日两次,共8天。     5.氟哌酸每日400毫克,连续7天~10天。     当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有尿道口红肿,龟头有充血,红疹,女性有外阴痊痒,白带量多及阴道瘙痒等症状时,除服药治疗外,可以采用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辅助性治疗。常用的外治药物有:     (1)3%硼酸水:取200mL湿敷阴部或冲洗外阴。     (2)苦参饮:苦参20g,蛇床子20g,地肤子20g,黄柏20g,野菊花20g。水煎外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3)洁尔阴、皮肤康、洁身纯等洗液兑入适当的水,冲洗患部。     “非淋”经过治疗仍有症状怎么办?     治疗“非淋”的疗程结束后1周,如果患者仍有症状存在则需进一步检查是否有“非淋”以外的其它的炎性感染,如都为阴性,则可再重复治疗一次。     如果经重新治疗后症状仍不消失,则应该追查其配偶感染的情况及其有无异常性生活习惯。反复发作,症状持续不消退的病人多半是与有传染性的性伴保持性接触有关,所以对其配偶同时治疗和终止不正常的婚外性关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愈标准是什么?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愈标准是:自觉症状消失,尿道分泌物,尿沉淀物涂片检查无白细胞出现即可。     如何预防非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的传染来源主要是通过与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者的性接触所引起。为了预防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并防止其死灰复燃,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避免婚外性交、制止性乱现象。②坚持正规治疗,避免半途而废,这对消灭传染源和预防合并症都有好处。疗前和疗后至少2周禁性交,这样有助于疾病的彻底痊愈。③在完成治疗后需做复查,以评定是否真正痊愈。④患者和性伴侣要同时检查,进行正规的治疗。⑤在性伴彻底治愈前避免性接触。⑥如症状持续存在或复发,应到正规的医院有关专科进行检查。⑦提倡使用避孕套等屏障性工具。⑧排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大夫治疗。⑨疗期多饮水,以降低尿的浓度,减轻对尿道的刺激。⑩不饮酒。饮酒可以加重尿道的充血,使炎症更加急剧。⑾注意正常性生活的卫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问:检查出支原体、衣原体后,医生说是性病,他(她)怀疑我,但我洁身自好啊...     答:现在,的确有不少人将“支原体、衣原体”和“性病、不洁性交”等同起来,这是极不科学的,也导致了患者夫妻相互猜疑、争吵甚至家庭破裂,这是不道德的。看看这一组数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4%正常男性可分离到解脲支原体,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从11%的无症状士兵、11%城市急诊部门无症状男性和7%无症状的大学生中分离到沙眼衣原体。据《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3卷第2期资料:福州地区273名无临床症状妇女进行生殖道Uu(解脲支原体)培养,132名阳性,阳性率48.35%。 在对孕妇的研究中: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美国乡村人群中孕妇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为9.0%;墨西哥低经济收入的孕妇CT感染率为10.1%;丹麦Vestsjaelland 城,孕妇CT感染率为2.9%;巴西圣保罗,孕妇CT感染率为9%;而法国Martinique城,孕妇CT感染率为26.7%。”你就应该知道,检查出支原体、衣原体寄居是很的事。 其实,如果医生为你进行全身的微生物培养,至少可以分离出数十种病原体的,但这并不代表你有数十种疾病。    我是阴道炎到医院检查,检验出支原体、衣原体,医生说如果不治疗,会导致不孕,我很害怕,是这样的吗?     答:至今没有权威、可信的研究资料证明支原体、衣原体寄居会造成不孕。相反,怀孕后,由于阴道环境的改变,更适宜让支原体、衣原体寄居。看看我文章上引用的资料:“在对孕妇的研究中: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美国乡村人群中孕妇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为9.0%;墨西哥低经济收入的孕妇CT感染率为10.1%;丹麦Vestsjaelland 城,孕妇CT感染率为2.9%;巴西圣保罗,孕妇CT感染率为9%;而法国Martinique城,孕妇CT感染率为26.7%。”,可想而知,不应对此担心的。    抽血检验说我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这可信吗?     答:不可信。1,取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作支原体、衣原体培养才是可信的检测方法。2,需要同时伴随有相应的症状、不适才考虑“感染”;没有任何症状,仅仅从分泌物培养出支原体、衣原体也只是“寄居”,并非感染。    如何理解“感染”和“寄居”的区别?     答:我文章里论述过的,这里再次解释一下:我们人的身体的皮肤、粘膜、口腔、上呼吸道、胃肠、生殖器外部、尿道、阴道、直肠、肛门等等部位平常就有大量的微生物寄生,其中很多是病原体。在人的抵抗力正常的时候,它们和众多其它寄生微生物相互制约(争取寄生环境的‘资源’),达到一种平衡,使得相互的数量受到控制,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影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菌群平衡”。此时,就叫“寄居”。   看看,我们人类就是这样每天生活在危险中的。所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对人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能否杀灭所有人体的微生物? 唉,当然很好~~~,这样人类就不会有感染性疾病了,真的很好!但这是不可能的!接受现实吧。    我阴道炎,医生检查阴道分泌物后说我是“非淋”,是支原体引起的...     答:如果你没有听错,那个人就未必是“医生”的。“非淋”是指“非淋菌性尿道炎”,这和“阴道炎”是两码事。你检查的是“阴道分泌物”,不是“尿道分泌物”,这样的诊断让人怀疑。    我有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是可信的大医院检查的,应该如何治疗?     答:如果确实是支原体、衣原体导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那当然是需要治疗的。支原体、衣原体对抗菌素很敏感的。阿奇霉素对此效果很好的,用法:一,顿服法:一次服用1g(每片250mg的片剂4片)就可以了。 二,第一天服0.5g(2片),每天各服一片,服够1.5g(6片)就可以了。(一般的阿奇霉素包装都是每盒6片,每片250mg的,一般是70元/盒)    我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他们说每天用药要500元,要使用十天,真的那么贵吗?     答:我不知道他们用什么药,但我不会这样用药的。    说实话,我比较“花心”,在外面有很多女人,我有了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但我老婆却没有,为什么我不会传染她?     答:如你所说:由于你的“花心”,在外面有很多女人,你必然是性生活频率很高的。由于性交频繁,性器官长期处于慢性充血状态,生殖器的局部抵抗力就大大下降了,所以你容易出现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而你夫人没有纵欲、生殖器慢性充血的情况出现,她的局部抵抗力是正常的,就不容易出现感染了。 还是学会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好。    我是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服药后症状消失,但休息不好、疲劳、饮酒等情况却又出现症状,我难道要这样反复服药一辈子?     答:“但休息不好、疲劳、饮酒等情况却又出现症状”的重要原因是,你的体质差、自身的抵抗力不好,这样当然是容易出现复发的。你现在更重要的是加强运动锻练身体,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这样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记:    唉...支原体啊支原体~~~~    支原体是目前所能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    要搞清楚的几个概念:    一,感染和寄居:     网友们不容易搞清楚“感染”和“寄居”的区别,觉得不管它是感染还是寄居,如果自己检查发现是“阳性”,那还是将它“清除”出去为放心!能够“清除”它们当然很好,但很多时候,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身体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干净”。其实,上中学《生物》课时就应该知道,我们的身体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的。只是我们的身体有一套完善的免疫系统,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和微生物之间的竟争、制约(争取寄生资源),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菌群平衡”,而这种寄居微生物即称之为“正常菌群”。      举一个让人不那么舒服的例子:人死后,很快就开始腐烂、发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死后,这些“正常菌群”由于不再受到免疫系统的制约,人的尸体成为它们最好的“培养基”,它们马上开始大量繁殖,吞噬人的尸体。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也可以是人体内的“正常菌群”之一。如何理解“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这一概念呢?     例如:实验室作细胞培养、研究已经是要求十分严格,卫生、消毒条件一流了吧?但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问题。 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一些支原体在人体是正常菌群)、培养基的污染、污染支原体的细胞造成的交叉污染、实验器材带来的污染和用来制备细胞的原始组织或器官的污染。     嗯~~~没办法,接受就接受吧,但为什么它会造成“感染”而不是老老实实地“寄居”呢?     这引出了另一个概念“环境性病原体”或“环境性致病菌”:这些“正常菌群”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不会和人类老老实实“和平相处”的,它们一有机会就大量繁殖,侵噬我们的机体。当它们寄居的环境一改变,有机会时它们就大量繁殖,出现“感染”的表现。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在任何人的皮肤身上检验出来,它由于“皮肤屏障”的保护,它不会造成什么问题,此时,它就是“正常菌群”了; 当受伤、皮肤破损后,环境发生了变化,“皮肤屏障”受到破坏,它可以轻易进入皮下组织大量繁殖,出现“感染”。此时,这“正常菌群”就变成了“环境性致病菌”了。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吧?皮肤出现破损后,如果处理不及时正确,很快就会出现伤口“化脓”的。 造成伤口化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又例如:白色念珠菌(霉菌、真菌)在自然界也是广泛存在,也是人体最常见的“正常菌群”之一,但同时,它又是造成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的罪魁祸首。为什么呢? 因为女性的生殖器解剖上的特点,它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优良场所”,它是最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的。 女性如果不注意生殖器卫生、盆腔慢性充血、性交摩擦造成阴道粘膜的损伤等等都为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这就容易出现“感染”了。      总结:“寄居”是指病原体在人体内生存,但数量受到控制,不会造成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表现;“感染”是指局部环境改变、局部抵抗力下降后,病原体乘虚而入,在局部大量繁殖,损害、吞噬了正常的组织,出现了症状、不适的表现。 两者的差别在微生物的“量”上。     所以,人要接受这样一种概念:我们是生活在危险中的,人类的身上本身就存在各式各样的微生物,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人类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和它们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平衡受到打破,微生物大量增生、繁殖的话,身体就表现出症状和不适了。    二,性传染病和“不洁”性生活:     网友在很多网站上、医疗广告宣传都看到,支原体感染是性病!而国人心目中的“性病”观念是和不洁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性病”意味著它与性行为及寻花问柳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于是,当夫妻一方检查出“支原体阳性”后,“性病”的联想马上让人怀疑伴侣的不忠、相互猜疑导致感情受到了破坏甚至破裂...     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这需要大家分清楚广义性病和狭义性病的概念:     广义性病是指有可能通过性交传染的疾病都称之性病:除了传统认为仅仅是通过性交传播的疾病外,凡是有可能通过性交传染的疾病都称之为性传染病。 如:非淋菌性尿道炎,霉菌、滴虫性阴道炎等都列为“广义性传染病”中。     但一定要记住,它们是有可能通过性交传染,但感染上它们却未必和“不洁性交”有关!     例如:“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指除了淋球菌导致的尿道炎外的所有尿道炎,而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很多,支原体、衣原体只是其中的一类,其它还有 1,大肠杆菌,2,脑膜炎双球菌,,3,其他微生物(腺病毒、腐生葡萄球菌、解脲类杆菌),4,生殖支原体,,5,原发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6,阴道滴虫,等等。     由于女子的解剖学特点(尿道短而直,感染的机会较多),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以上尿道炎的患病经历。 如果将“非淋菌性尿道炎”列为“不洁性生活”的证据,那这个世界就太“淫乱”了...      狭义性传染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性病疱疹此类性病的病原体不会在正常人身上寄居,所以出现此类性病时,那多半就是“不洁性生活”的证据了。 但是,即使是此类“狭义性病”,近年也发现越来越多的间接传染的报道,如:同居一室,生活上密切接触,共用公共用品、办公用具,共用公用厕所(坐式)等等方式也有传染此类性病的可能的。     妇女在怀孕时,阴道环境发生改变(盆腔充血),更适合微生物寄居。所以,研究发现,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      病友最常见的疑问  抽血检验出“支原体感染”,怎么办?      答:血液内是不可能有“支原体”的,这至多只是检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这只有参考意义,不能作为“支原体感染”的依据。    如何检测支原体才是正确的?      答:卫生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实验室检查,也没有规定统一的检验标准。所以,我也无法准确回答。 但至少,在现在的情况下,在炎症部位如果检测出支原体大量增生、繁殖,那才需要怀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例如:尿道炎时,作尿道分泌物检查出大量支原体。 阴道炎时,从阴道分泌物(白带)检验出大量支原体。 此时,“大量”两个字很重要,这是分辨支原体是“感染”还是“寄居”的重要依据。      他(她)支原体阳性,我查资料,美国的医疗机构都说这是“性病”!这还不是他(她)不忠的证据?      答:是的,欧美社会将“非淋”列为“性传染病”的范围内。但一定要搞清楚,欧美社会没有将这认为是“不忠”的证据的!这是广义上的“性病”,连“霉菌性阴道炎”都是广义上的性病啊。 女性尤其是中年妇女们都应该知道,“霉菌性阴道炎”在妇科比感冒还常见啊~~    我的确有症状表现,可以确定是“支原体感染”,但使用了那么多抗生素为什么效果也不好呢?      答:有症状表现是需要治疗的,由于支原体对抗生素很敏感的。如果使用了大量抗生素症状仍然没有好转,那要考虑“混合感染”的可能。     混合感染是指感染不单单是支原体造成的,如:女方有阴道炎时,阴道炎的病原体霉菌、滴虫也可以造成男子出现尿道炎,由于“霉菌、滴虫”是需要使用特别的针对性药物才可以控制的。此时,单纯使用一般的抗生素就会没有什么效果了。 此时,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去更好的医院,作尿道分泌物检查,看看是否有其它病原体造成混合感染,然后采取针对性治疗。
  《别让医生杀了你》
作者简介:VERNON COLEMAN——英国著名医学博士,名誉科学博士;其90多本著作,被译为22种文字,畅销印多个国家。全世界数百万读者阅读他的周刊专栏,十分之一的英国家庭,把他的医疗热线当作福音。      
通常,发达国家的人们会把巫术看成落后和有点搞笑的玩意儿,仅仅因为那些头插羽毛、脸上涂鸦、身穿草裙的巫师说自己要死了,就深信不疑,认为自己真的要死了,对此,我们往往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而我们的人身是有保障的。   殊不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和那些愚昧、易受侵害的原始居民一样,也受着巫医的摆布。不同之处仅在于,我们虽然不会听命于身穿草裙、头顶鸡毛的人,但对身穿白大褂、口口声声依靠科学诊断的人却言听计从!    
没有人知道每年究竟有多少人死于医生之手。显然,医务界人士无意披露这样的信息,—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因此将大多数病人吓跑。毕竟,医学正面临着各种替代疗法的激烈竞争,而正统医学的安全性并不比替代疗法好多少。医生们对此羞于启齿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的曝光将会迫使他们陷入无休止的诉讼之中。全世界大多数医务人员,想必会对我所提供的证据视而不见(尽管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确实是事实。  
总的来说,由于医疗的失误而导致病人生病或死亡的严重危害性甚至可以与心脏病和癌症相提并论,医生在治疗中给病人造成的问题往往比他们所解决的问题要多。对“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失误造成的”这一说法,我想私下里是很少有医生会提出异议的,但许多医生会因为我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这一观点而感到不快。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抱怨就是,我的言论给他们的职业抹了黑。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希望我从此闭嘴或者远离此地,医学领域内的事最好还是让医生们去打理吧。      病人死于(不仅仅是得病)医生之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医生都属于邪恶之辈;相反,多数医生的为人都是很好的,他们的行医动机相当纯正,他们试图通过提供一种有益的服务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诚然,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一些心术不正的医生,但其数量决不会比会计师、律师和房地产商这些职业中的邪恶之徒更多。      医生造成病人死亡或生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许多医生在专业技术上的无能。问诊本是医生诊断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他们通过与病人交谈(更重要的是聆听病人的倾诉),与病人进行沟通。虽然你可能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但交谈和倾听确实是医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     多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生可以使用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然而,这些仪器却在病人和医生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医生们往往完全依赖仪器,所作的诊断全凭仪器检查的结果,而不是根据鲜活真实的客观事实。这样的诊断当然很难引导正确有效的治疗。     医生们最为常用的医疗设备就是听诊器,这项如今具有历史意义的发明,使得医生可以从容倾听患者的胸部,而不必像以往那样把耳朵贴到病人的胸前。听诊器从形象上提升了医生的地位,但它也是第一件在医生和病人之间筑起屏障、使之产生隔阂的医疗设备。自从瑞尼·林奈发明听诊器以来,医患关系就因彼此间得不到尊重而显得逐步疏远,甚至有所伤害。     几年前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如果医生在诊断时更多依靠他们的大脑而不是仪器的话,那么每10名死亡的患者中就有1名至今仍有可能活着。     医疗仪器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它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事实上你我的身体存在着许多不同。更糟的是,医疗仪器经常发生故障,并有维护不良的情况。商店会经常校验他们的衡器,但问问你的医生吧,上一次他是在什么时候校验血压计的?没准他会脸红的。     试想一下,医院里拥有的数千件医疗设备就一定比你厨房里的小家电更可靠吗?可以相信,医院购置的新设备中有相当部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你担心的话,那么再让我们瞧瞧:许多使用那些仪器的医生其实并不真正懂得它们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如何调校,更不了解如何判断仪器运作是否正常。如果真是这样,你还能在接受检查时泰然处之吗?     造成医疗事故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在政治上的天真和商业上的无知。总之,医生们远不如人们想像和期待的那样聪明。更可悲的是,由于他们的天真和无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向引以为荣的事业正在受到利欲熏心的制药商的全面控制。     至于医务人员中有人被制药公司所收买,那究竟是因为其自身的贪婪堕落,还是因为存在上述的天真和无知,目前我还难以确定。但我认为大多数医生都太过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世界也过于隔离,这使得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是否已掉入世界上最贪婪的制药业的陷阱。     在中世纪,人们不愿到医院去的原因是:从那里活着出来的希望几乎是渺茫的。那些有幸捱过庸医和护士”治疗”的人们,最终仍可能会死于病房中的交叉感染。这种情况直至20世纪才有所改观,这得益于麻醉剂、消毒药物和抗生素的发明。医院里的患者因此有了相当大的痊愈和康复的机会。然而好景不长,现代医药又一次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生们也再一次成为导致死亡和引发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有证据表明医生导致的严重疾病与癌症、心脏病一样多。看来所有的医院也许都该在它的门口贴上这样的就医警示牌:每6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的住院是由医生误诊引起的。     政客无疑也该为此类灾难性的现象负责,因为正是他们把医院的控制权交给了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无能的官僚体系。     在许多国家,医院中的护士人数和床位数正逐年减少,但行政管理人员却在增多。病房被关闭或闲置的同时,管理人员却花费大量金钱去购买巨大的壁毯和进口的花卉,还要在高级酒店安排奢华的周末聚会。     换个电灯泡本是一桩小事,几乎不花什么钱,但在这个官僚机构中却耗时费力,需要经过5名行政管理人员的层层报批才会安排1名电工去更换灯泡。因此有的护士宁愿自己贴钱购买灯泡,自己更换,毕竟这比填写各种烦琐的表单要快速和容易得多了。     我们可以抱怨无能的管理人员,但我们更应该谴责那些授予他们权力又听凭他们滥用职权的政客们。   政客和管理人员浪费金钱和滥用权力,无疑削弱了医疗服务的有效性,但传统医疗成为病人健康威胁的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是:医疗机构把自己——从肉体到灵魂都出卖给了大制药商。     如果你认为医生给你开处方时都以科学为依据,都是对症下药的话,那你真是太天真了。多数医生并不知道药物是如何被研究开发出来的。当医生掏出纸笔开处方时,他只记得医药公司代表介绍的那些药物,或是那些医药公司广告中宣传的药物。     医生再也不是一种职业了——这个事实够残酷的,今天的医生仅仅是制药公司市场部的附庸。一度受人尊敬的医生如今为了免费的午餐、赠送的礼品和免费打高尔夫球而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灵魂被制药公司所收买。     说到广告的真实性,就连二手车的推销广告也得在药品广告面前甘拜下风。医药公司和它们旗下大量收入丰厚的雇员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在这些残酷无情的人面前,哥伦比亚的毒枭无异于一些不谙世事的童子军。不少医生处方的药物几乎完全无效,其中多数不仅无效,而且具有危险性。多数制药公司在试验了他们用于动物(无法预计在人类身上会产生什么作用)的药物之后,就极不人道地用推销洗发香波、香烟、汽车和香水的方法将它们通过医生推销出去。政客、官僚和医生携手,使医疗水平退化到了中世纪时的状态。  
VERNON COLEMAN
  别让医生给你乱贴标签,如果在几年前,你告诉医生你觉得有些抑郁,很可能医生会给你开一些无害的滋补品,与你交谈20分钟并告诉你多出去活动,用心享受一下生活。  
但今天,如果你对医生说同样的话,他很可能诊断你得了抑郁症。接着他就会给你开一些作用强大的抗抑郁药。  似乎直到今天抑郁症才成为相当常见的疾病。以前,世界上每年售出的抗抑郁药的价值很少超过25亿美元(对于世界上的制药公司来说,这么小的数额还不值得存入银行呢)。  
但今天,抑郁症看来是世界上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数百万的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诊断与新的,昂贵的特效药的使用一起大幅度增长。  我怀疑,今天的人们,一旦感觉痛苦,不高兴或对生活感到厌倦,都可能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虽然我(大家都知道我对于制药工业的动机抱有怀疑甚至嘲讽的态度)但心其中有些新的抗抑郁药物在不久以后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但大多数医生还是很乐意把它们成瓶成瓶地开给病人。对于这一点,你可别感到惊异。  
我目前最大的担忧,是现在倍受医生推崇的抗抑郁药最终会引发巨大的副作用。这种情况在19世纪70年代曾发生过,其诱因是当时的医生十分热衷于使用苯化重氮类药物。今天,类似的悲剧又将重演。  
实际上,可能只有少数抑郁症患者需要通过服药解决问题。  
我不怀疑那些真正患有抑郁症的人,那些经常哭喊,无法入睡,感觉被社会遗弃,食欲衰退,抱有自杀倾向和具有其他严重抑郁状患者,确实需要复杂的专业性治疗。  
但是,我也相信那些强力抗抑郁药对人体的危害往往胜过它们带来的好处。  
毫无疑问,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沮丧,失望和不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我要对所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是否真的得了抑郁症提出质疑,他们或许只不过是一种“情绪消沉”(我称之为“20世纪消沉”的心理失调)。对于这些“消沉”的人们,可能更需要另一种类型的治疗。  
我认为医生们应该鼓励那些感到消沉,绝望和不快的人,激发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缓解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而不是用强大的,有潜在危险性的药物,去对付这样一种连定义都很模糊的“疾病”。这是可以做到的。  *
据说,抑郁症,哮喘和关节炎这三种疾病现在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认为,实际上并不是这些疾病越来越多了(还有其他许多疾病也是这样),而是医生们乱下诊断使它们看起来增多了。  
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年头,如果你稍有轻度的气喘就去看医生,很有可能就会被医生诊断为哮喘。他(她)会告诉你,你的下辈子别指望能离开治疗哮喘的吸入剂了。  
当你抱怨“关节痛”的时候,你就会被贴上“关节炎”的标签,并施以药物治疗。  
这种过度处方的行为简直近乎疯狂。无数自认为患了哮喘,关节炎的人实际上并未患上那些疾病。他们所有的,仅仅是轻微的,暂时的症状,不需要长期治疗。  
我认为,操纵这种滥开处方行为的黑手,正是那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制药公司。   *
制药公司希望医生尽可能地多开药(理由很简单、开出的药越多、制药公司获利越多)。我认为,是他们无处不在的势力在左右医生的思想,使医生认为每一种气喘都应该作为哮喘治疗;每一种关节痛都必须诊断为“关节炎”,每一次哪怕是轻微的消沉都必须当作抑郁症。  
像哮喘,关节炎和抑郁症等疾病,将给制药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因为这类疾病一经诊断,就必须经年累月地用药,有时长达数十年之久。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有些病人被告知“不治疗、则有生命之优”的原因了。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每一个病人带来的利润虽然不起眼,但合起来却是可观的财富。  
这种奇怪,野蛮,同时又是有利可图的逻辑得以存在的理由,是医生们太乐于相信制药公司的推销员了。给医生讲授新药知识的原本应该是专家,如今大多数已由制药公司雇佣的推销员取而代之了!  
不要忘记每10个服药的病人中就会有4个出现副作用。如果你确实需要用药,那么药物对于你当然是利大于弊的;否则,你就是在冒不必要的风险。
  最有可能杀害你的,不是你的家人、朋友或是某个劫匪、盗贼、醉酒的司机,而是您的医生。病人死于(不仅仅是得病)医生之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医生都属于邪恶之辈;相反,多数医生的为人都是很好的,他们的行医动机相当纯正:他们试图通过提供一种有益的服务来创造美好的生活。诚然,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一些心术不正的医生,但其数量决不会比
  会计师、律师和房地产商这些职业中的邪恶之徒更多。没有人知道每年究竟有多少人死于医生之手。显然,医务界人士也无意披露这样的信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因此将大多数病人吓跑。毕竟,今天的正统医学正面临着各种各样替代疗法的激烈竞争,而正统医疗的安全性并不比替代疗法好多少。医生们对此羞于启齿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的曝光将使他们陷入无休止的诉讼之中。      最近看到一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名叫《别让医生杀了你》的书。掩卷之余,我不禁骇然!难道,我们意识中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那种对医生的信赖感竟然如此的“荒唐”?!难以想象——我们居然将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了这些为了所谓的临床费(其实也就是回扣)而不顾什么所谓的医德的“现代版白衣天使”。可是我又不得不相信这的确是可怕的现实!我曾经有一位朋友,也是我大学的同学,他的职业在我们的社会中称作“医药代表”。他曾经给我写信,信中曾经真实地流露过他的心迹:      “……这个月,我手头已经没有任何工作费用了,还欠了医院客户一屁股的帐(是大夫们用了几个月的药品之后的回扣,好听的名字叫做临床观察费)。世界真的很奇妙,你求爷爷告奶奶地想尽办法让药品通过院长主任点头之后在医院里开始试用,又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感化医生多开些处方以扩大药品的销量,背过身来就可以大骂这些杀人不眨眼的畜生们胃口太黑。你就像一台勤劳的ATM自动取款机一样每个月吞吐着被称做各种支出名目的人民币。如果,你在医院里药品的销量变魔术般地增长,你就是一名称职能干的医药代表;如果你的销量像一只睡着了的乌龟一样没有动静,那么,你就趁早玩儿完走人。你就是那张枯燥无味的药品月销量统计表格的附属品,它可以勒紧你的脖子让你透不过气来;也可以让你有腾云驾雾般的满足感。所有一切当然包括你所谓的人生价值的大小有无全仰仗这老兄脸上那条红线的箭头是向上还是冲下了。      我的药送进医院之后卖得并不好。      前几天,公司发来一份传真,白纸黑字——由于全国医药市场正在整顿,为了避免纠风的风险(触上整顿的霉头),公司决定改变所有产品的操作方法。于是,过去本就少得可怜的临床费也被取消了。先前临床大夫们对这么一个可有可无的药品不甚感兴趣,但是冲人民币的面子还时不时地照顾一下,这到好,没有了费用支持的进口麻醉剂被医生们彻底遗忘到了太平间。      两三周之后,我的主管来电话启发我,过去的临床费不是不用,而是尽量换一些“温和”的方式,比如开会,买礼品什么的……他一再强调这个特殊的时期,操作手法一定要“温和”,“安全第一,懂不?”主管在电话里说。      打个比方,给你一笔钱或者给你同样价值的几卡车大米,你觉得哪一样可心?毫无问题,是前者,对吧?现在,公司把同样的问题摆到了我的面前。公司不断地培训教育我们基层的医药代表“我们的客户有生理、安全、归属、被人尊重、认同、成就、自我实现等一系列的人性需要,我们的任务就是从不同的方面去满足他们”;每次面孔不同的培训师也同样地告戒我们,不要陷在金钱促销的火坑里,因为一方面我们不可能持续满足医院客户群体日益增长的胃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被纠风机关逮住把柄的危险。说来说去,就是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战略上藐视人民币组成的临床费本身,而在战术上重视每一分钱组成的临床费带来的客观效果。现在,公司就是要求我们医药代表必须做到,一方面安全地为客户提供大米,另一方面还要让他们享受到远远超出大米所值的心理满足。试着做那么一段时间的医药代表,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让大夫们面对人民币和大米产生相同的快感是多么的不现实。      我不是一个冥顽不化的呆子,但我一直认为如果完全按照公司明里所言的正规操作,那我的药品推广工作只有死翘翘啦,我的白衣天使们究竟需要的是银子还是大米,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不断地要求公司恢复以前的操作办法,我直截了当地在传真里说现在当婊子立牌坊的做法只会伤害到我孜孜以求的命根子——月销量。我的主管高屋建瓴地为我提出无数个建议,只是每次批给我的费用越来越少。      我奋力地弥补临床费消失带来的销量下滑,可是根本无法阻止那销量表上滴血的箭头一路俯冲。离任务额度越来越远的月销量促使主管不断打电话监视我的出勤率。我也恨不得每天从街上绑架若干陌路人塞进医院打足我们的药品,再被我恶狠狠地一脚踢出医院……”      我的这位朋友曾经深深地陷入了自责和沮丧感之中。最终他远离了他曾经熟悉的一切,重新回到了学校,成为了一名边远地区大学的2002级研究生。我衷心为他的选择感到高兴,因为他现在的来信内容简单而快乐。      我想我的这位朋友恐怕写下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内心独白,而是一个还有良知的年轻人对自己道德观的一次洗练。并且这种经历恐怕很多的“医药代表”都曾经有过的。真要感谢Vernon Coleman博士,他从一名专业医生的角度说出了全球医疗界存在的怪现象。并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医生、正确理解健康。《别让医生杀了你》的确是一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阅读的好书。Vernon Coleman博士写作此书的目的并非是要否定现代医学的巨大成就和作用,他主要是想告诉我们:医生并非百分之百的正确,把身体健康完全寄托在医生的手中是极端危险的。正是对医生过分的信任和依赖是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我们忽略了自己对身体的调养和锻炼,使它在药物和手术刀关怀中变得弱不禁风。其实,90%的疾病是可以自行痊愈的,更为可怕的是,对医生的过度信任使病人产生畸形的依附心理和弱势人格。但是,也正如本书作者Vernon Coleman博士在文中提到的“每六名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的住院其实是由于医疗失误造成的。全世界大多数医务人员,想必会对我所提供的证据视而不见(尽管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确实是事实,我想私下里是很少有医生会提出异议的,但许多医生会因为我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这一观点而感到不快。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抱怨就是,我的言论给他们的职业抹了黑……”Vernon Coleman博士用《别让医生杀了你》这样骇人听闻的名字写出的畅销书并不是企图哗众取宠,而恰恰是因为作为一名资深从医人员的职业道德。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消费者对医生的信任已经几近迷信。对于医生的服从已经成了盲从。这恰恰潜移默化地助长了医生在身份上的优越感,其实在Vernon Coleman博士看来,病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面对医生所扮演的弱势者的形象纯属多余。按照我们的经验,医生是属于那种高高在上、面无表情的从业人员,求医问药者往往要遭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在医生面前,再聪明的病人也会变得一无是处;不论是多么坚强的人也都会变得脆弱可怜。我们几乎难以相信却又无法否认——病人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医生,自己却像被人抓住了罪证的犯人那样毫无人格!病人生病的痛苦几乎要被内心的屈辱感淹没,本来是理直气壮的花钱买服务的事,怎么就成了低头认罪的苦差?      在本文的结尾,我更加想问问我们每一个人:权威(不仅仅是医生)真的就那么可信甚或是可怕吗?究竟,独立而自由的精神离我们有多远?    
  沙眼好像也是这个感染    
  別讓醫院殺了你   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人可能因醫療錯誤而白白喪命?據估計,救人的醫療業很可能是隱形的第9大殺手……  康健35期   作者/黃惠鈴  攝影/黃宜慧    一個37歲男子因倦怠、頭暈、四肢無力、冰冷就醫。醫生診斷是感冒,但沒有幫他量體溫、血壓、脈搏,就直接替他打一劑抗生素,第2天病人因心肺衰竭而死。事後發現病人得的是心肌炎,不是感冒。  *   *   *   老太太因貧血就醫。醫生為她輸血治療,卻為O型血型的老太太,輸入AB型血液,造成老太太死於腎衰竭……  *   *   *    「最重要的是,勿傷害病人。」(First, do no harm)這是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在兩千多年前寫下的「醫師誓詞」中,叮嚀醫者的首則。    1年多前,美國「醫學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Medicine, 簡稱IOM)提出《To Err Is Human》(犯錯是人性)的調查報告,指出在美國每年約有4萬4千~9萬8千人因可避免的醫療錯誤而喪命,舉國嘩然。    近10萬人的死亡,約相當於每3天就有2架搭載400人的波音747客機,失事墜毀,全機罹難。即使連最保守的估計4萬4千人,都比美國的第8大死因還高,亦即比因車禍、乳癌、愛滋病而死的人數還多。    而在台灣有多少人在求醫過程中,因為誤醫、誤診等錯誤而死亡?    雖然國內目前沒有正式大型的研究與官方統計,但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學生何曉琪,在碩士論文中利用美國IOM的研究結果所套用的公式,推算在台灣因醫療傷害所導致的死亡件數。    以民國86年215萬多(2,151,792)人次的急性病床服務量為母數,她推估出當年可能有2,911人,至多有6,281人死於醫療錯誤;如以澳洲不同的定義來推估,死亡人數更高達8,927人。    這樣的數字代表什麼意義?    如以最低的推估值2,911人來看,已達當年10大死因的第9位,超過因高血壓疾病及自殺死亡的人數。    令人擔憂的是,這個隱形殺手,可能不只是第9大。    「一年有5千~1萬人,因誤醫誤診而死,這可能是合理的估算,」曾任陽明大學醫學系副主任的衛生署企劃處處長郭旭崧認為。至於受到傷害、但未死亡的人,「可能就更多了!」他說。    走進醫院,期待醫療人員能治好你的病,沒想到病沒治好,還可能使病情更加重甚至賠上性命,你能想像得到嗎?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系助理教授楊秀儀指出,《犯錯是人性》報告揭露了醫界長久以來心照不宣的現象──醫療如此不安全。這樣的消息,「對我們來說很驚訝,但對醫生來說,可能天天在醫院看到有人犯錯。」    為何救人的醫療,變成危機處處?    白色天使或黑色死神  首先,運用很多先進技術、儀器的醫療,並非那麼科學。醫學本身不是絕對的。    「醫療行為有一個特點,就是『不確定性』,」郭旭崧指出。當醫生已盡了全力、按照規定來做,病人還是可能出現負面的結果,與其他病人的結果不同。尤其很多治療本來就有風險,程度因人而易。    更遑論醫療人員因疏忽、過失,而把病人推向死神的懷抱。    美國「醫學研究機構」的報告中即發現,在醫療傷害中,有一半以上(58%)的比例,肇因於醫生可避免的錯誤,其他42%的傷害,才是不可避免的,如一定比例的併發症、感染等。    事實上,醫療過程中幾乎每個環節都有人為操作。有人為介入,錯誤就等著發生。    從你走入醫院掛號,不知該掛哪一科,便可能延誤治療;兩、三分鐘的看診時間,醫生對你的診斷是否正確?診斷對了,給藥是否正確?你是否拿對自己的藥,並按時吃藥、吃對劑量?要做檢查,檢驗人員有沒有把你的資料與別的病人的資料弄混?進開刀房,醫護人員知道你要開哪個部位,不會要開左腳,卻鋸到右腳?……    隨著醫療組織愈趨大型化,分工愈細,一個病人會接觸到的醫療人員愈多,發生錯誤的機率也因此提高,尤其當醫生與病人間無法良好溝通時。    美國「健康照護研究與品質機構」(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最近一項研究便發現,醫生普遍未盡力協助病人在被充分告知下才做決定。  工作環境特殊  另外,醫療環境的某些工作特點,也是錯誤難免發生的助因。    例如,經常超時工作,壓力大。    在大醫院的門診,一個醫生動輒得看五、六十人,有的醫生甚至得看上百人,「怎麼不會有錯誤?有時是『運氣』才沒出錯!」一位知名的內科教授坦言。    在通常醫療錯誤發生率較高的外科系統,超時工作卻往往是常態。    「醫院不是工廠的生產線,不是加班就可以的,」有十幾年資歷的林口長庚醫院外傷科醫師葉文凌說。    年輕的住院醫師可能前一晚得值班,徹夜不眠,隔天一早急忙進開刀房幫忙。體力透支下,不小心打個瞌睡,手中拿的鉗子一不小心就掉進病人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亡,這樣的事情時有所聞。    以護理人力而言,負責午夜到清晨的大夜班護理人員,可能只有兩、三人,卻得照顧二、三十床病人,但國內很多戴呼吸器的病人住在一般病房,需更仔細的照護,卻不一定可得。而各醫院特別是小醫院,常找不到合格的護士。在願意做的人少的情況下,「往往無法要求品質,」在醫學中心任職的一位主治醫師觀察。    醫院交班制度不周全,也為醫療投下一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    三、四年前曾到美國受訓,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江晨恩指出,美國醫院對假日前的交班「鉅細靡遺」,星期五晚上交接班的主治醫師們會一一到病人床邊,交代每個病人的情況;如是值班醫師,半夜病人有狀況,也得從家裡趕來。    反觀台灣,主治醫師的責任沒被確實強調。有些主治醫師離開醫院後,就把呼叫器關掉,病人有什麼問題,醫院還不一定找得到他。甚至有的醫院值班表,沒列出主治醫師的呼叫器號碼,住院病人一旦發生狀況,底下的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可能慌亂成一團,不知該如何處理。    藥物方面也常出錯。因藥品種類眾多,有些藥物的名稱類似,醫護人員、藥劑師開錯藥、看錯藥,或是給錯病人、給錯劑量、用錯投藥方法,都可能對病人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國內一位大企業家的親家母,到醫院做胃鏡檢查,卻因醫護人員給錯檢查前吞服的藥水,喝下後,當場口吐白沫、不醒人事,變成植物人。    另外,國內缺乏治療準則(guidelines),在健保「多做多拿錢」支付制度變相鼓勵下,醫生鼓勵病人接受一些不需要的檢查、手術,也是隱憂。    不承認錯誤的風氣  求醫過程如同一連串齒輪,需環環相扣,才能運作順暢。只要某個齒輪缺一齒或生鏽脫落,整組齒輪就會運轉不順,甚至讓病人的生命停擺。    但當這組齒輪運作出狀況時,醫療人員卻往往不願向焦急、滿心疑惑的病人、家屬多做說明,往往是醫院、醫生、護士等屬於「醫療那個圈子」的人知道,只有病人、家屬被矇在鼓裡,毫不知情,逼得民眾到醫院抬棺抗議、灑冥紙、丟雞蛋。    「有醫療疏失,除非真的瞞不住,否則能瞞盡量瞞,不會告訴病人、家屬,」一家大醫院的開刀房醫師誠實分析現況。    為什麼不願承認錯誤?    長久以來,救人的醫療人員被視同上帝,不允許犯錯的文化,以及犯錯被視為弱者、無能,是一個很重要的桎梏。    行醫數十年,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教授朱迺欣深感病人、家屬對醫生的期望太高,不切實際,要求醫生不能出錯,「他們心目中的好醫生是永遠不出錯的!」問題是,醫生也是人,有可能永遠不出錯嗎?    而醫療組織又偏是高度階層化、重視輩份的深深宅門。    「醫院裡缺乏司法制度!」一位中生代的內科醫師評析。    尤其亞洲社會強調輩份文化,不可犯上,年輕醫師剛入醫界,縱使有理想、熱情,但看到一些不合理現象,特別是資深醫師犯錯,也只能摸摸鼻子,沈默不語。    「除非我不想在這個圈子做下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位醫師感嘆。而且,被談論的醫生會覺得「被出賣了」。    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更指出,有些前來找他求醫的病人的前一位醫師,沒有幫病人把全部的腫瘤拿掉,可能只處理一小部份,半年後病人不舒服、出現問題,改來找他開刀時,他也只能保持沈默、盡力再治療病人,而不願意指出前一位醫師的錯誤,「這是某種程度的江湖道義,」這位外科醫師無奈地笑稱。    「不說」這種不成文的默契,甚至是「將心比心」的心態──可能自己就是下一個犯錯者。    尤其,與美國不同,台灣的醫療糾紛絕大多數訴諸刑法而非民法,醫護人員需負刑責,被判刑坐牢,也是令醫界避談醫療疏失的一大關鍵。    但當醫界把焦點放在醫療糾紛,其實是見樹不見林,只處理到下游,沒有面對上游的醫療錯誤    上游的醫療錯誤要先解決  「很多醫院不是談醫療錯誤,而是談如何避免醫療糾紛,」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感嘆,醫界反果為因,不懂如不談醫療錯誤,糾紛自然愈來愈多。但:「到目前醫界還沒有想到要坐下來,承認醫療錯誤並積極思考如何提供安全的就醫環境,」他再次感嘆。    即使有談到醫療錯誤,醫界也傾向以抓出「犯錯者」的方式,而不以「系統」概念來處理問題,以致不一定能發現癥結點。    「不要把醫療錯誤簡化成『一個人』的問題,以為除去某個人,問題就解決,」長庚大學助理教授楊秀儀提醒。    無奈的是,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面對病家,一有事情發生,首當其衝成為箭靶,即使有時錯誤是因制度設計或醫院流程配合失當而導致的,也往往只能有苦難言。    例如,一家醫學中心的婦產科醫師為產婦接生時,發現剛出生的小嬰兒呼吸有問題,馬上抓起一旁的氧氣筒要給小嬰兒用,卻發現氧氣筒裡沒氧氣,小嬰兒因缺氧受到嚴重傷害。這位醫師雖按正常程序做處置,但因醫院管理有疏失,錯雖不一定在他,卻還是吃上官司。    另外一家醫學中心有個病人住院時,因戴的呼吸器脫落,呼吸衰竭死亡。年輕的住院醫師在科部晨會中報告,他在死亡診斷書上寫明病人「因呼吸器脫落而死」。誠實以告的結果,不但沒有贏得在場醫師讚許,反而換來哄堂大笑,怪他「怎麼可以這樣寫」?而沒有人關心,病人是否真的是因呼吸器脫落而死?如是,醫院又該如何改善對病人的照護?    擁有法律、醫務管理等學識背景的楊秀儀,常利用受邀到各大醫院演講的機會,談「醫療錯誤」。    她發現,許多醫生覺得這個主題很有趣,並沒有反彈,但提到要自律自省:「台灣醫界對醫療錯誤的態度是漠然、事不關己(indifference),」楊秀儀語氣擔憂:「台灣醫界反映出來的是反應緩慢(slow)。我們在醫療專業科技上一直很先進,但在病人權利、病患安全上就很慢,這點令人無法接受。」    醫界要向前行  尤其,建立安全的醫療環境,醫界應責無旁貸。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昱瑞比喻,醫院裡的全體醫療人員,如同飛機上的全體機員,需要團隊合作。病人就像乘客,搭機時把性命交給機員,能安全到達,「這是個醫療品質,我們應該做到,」他強調。    搬來筆記型電腦,陳昱瑞敲敲鍵盤,螢幕上立刻顯現長庚醫院每個月的各項醫療品質監測指標,包括給藥錯誤事件發生率、院內感染發生率、輸血錯誤發生率等。    除了按月分季分析院內的缺失外,林口長庚醫院也與台北榮總、台北馬偕醫院連線,了解其他兩家醫院的品質現況。    「如果他們有比我們好的部份,我們要學,」陳昱瑞解釋為何要連線。    其他醫院也有類似的努力。    接任台大藥劑部主任不到1年,看來年輕、俐落的陳燕蕙,一上任就推動「門診及住院處方藥品鍵入錯誤」,每月分析各科醫生在開藥時,曾犯了哪些錯誤。    經過分析,將資料通報各科醫生後,「有些藥出錯的次數從以前一個月有七、八件,降到現在只有一件,」對分享開藥錯誤資訊的成效,陳燕蕙予以肯定。    而在檢驗部門,有鑑於國內從國家實驗室到各醫院的實驗室、檢驗科,除了未符合國際要求,幾乎沒有標準作業流程外,並缺乏合於標準的任何認證機構,也有人開始著手努力。    曾有個懷孕3個月的孕婦,在一家大醫院做產檢時,檢查出人體絨毛性腺激素過高,婦產科醫師根據報告,認為這位準媽媽不是胚胎發育不完全、懷了葡萄胎,就是長絨毛膜癌,於是替她拿掉懷孕組織。後來拿掉的組織送到病理部做確認,卻發現是個正常的胚胎!原來是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弄錯了血液分析程序,造成一個無辜的生命被扼殺。    「台灣的實驗室一定要有認證的概念!」三總臨床病理科主任戚偉明急切指出。    身兼台灣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理事長,戚偉明近5年來積極推動建立國內的實驗室標準。    他自嘲,現在拜政府大力扶植生物科技產業之賜,實驗室認證的推動工作才得以擺脫最初幾年國內沒多少人搭理的窘境,慢慢獲得一些支持。    雖然醫界看來有對醫療品質做些努力,並非真空,但擔任台北縣、台北市醫事審議委員會委員的楊秀儀評析,台灣醫界目前努力的深度並不夠。    特別是,相較於國外醫界這一、兩年來,不斷開研討會熱熱烈烈討論醫療錯誤,政府也大力介入,積極建立錯誤回報系統、監控系統等,台灣醫界仍不見相關的公開討論,即使在醫院內部的錯誤檢討會,也未必確實執行。    一位知名的腦外科教授坦言,醫院裡雖有開會討論病人的死亡與併發症,藉由經驗分享,讓彼此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立意雖好,但犯錯的醫生會覺得被找麻煩、被揭瘡疤。    「即使是我們關起門來討論,都沒有互信的基礎!」這位外科教授說。所以這類討論常常避重就輕。    衛生機關請拿出魄力  另方面,衛生機關對醫療錯誤議題,也不應置身事外。    衛生署直到今年5月底,才首次公布從民國76~88年歷年來的醫療糾紛案例鑑定結果,希望提醒醫界注意避免重蹈覆轍,因為造成民眾死亡的類似個案一再反覆出現,一位衛生署官員憂心地向外界解釋。    但這樣的努力顯然不夠,衛生機關可以拿出魄力做到更多。    其中一項重點即是建立重要的資訊系統,確實監測醫療品質。    「健保局、衛生署有必要公布一些數字,」陳昱瑞院長認為,要降低醫療錯誤,單靠醫院是不夠的,還必須加上衛生機關,「必須兩方推動,」他強調。    不同於國內衛生署、健保局未監測、公布各醫院的各項手術成功率、死亡率等重要數據,讓民眾就醫憑運氣,美國的健保局在1986年公布各大醫院的住院(in hospital)死亡率。紐約州衛生局也公布州內各醫院的心臟手術成功率,提供民眾參考。    自從紐約這麼做之後,原本醫術醫德較差,或常犯錯的醫生紛紛關門大吉,紐約反而成為國際間知名的心臟手術重鎮,各國病人風聞而至。    陳昱瑞認為,特別是健保局是付錢單位,有人力、健保資料以及某種程度的公信力,可以鼓勵醫療院所來改善醫療疏失。    衛生署企劃處處長郭旭崧也指出,建立資訊系統確實必要。尤其,提供的資訊雖然可能不是那麼完美,但「不提供資訊所造成的後果更糟,」因為病人求醫時「只能瞎猜、拜大廟,往大醫院跑。」郭旭崧說。    是陽明醫學院第一屆畢業生,且曾任教陽明大學,他有機會常聽一些醫生朋友提起「某某大牌醫生又捅了樓子」,對民眾因缺乏資訊誤投醫,心中十分感嘆。    「醫療資訊一片黑暗,應該要在醫界點一盞燈,」郭旭崧強調。    建立鼓勵承認錯誤的環境  不過,當要求醫界面對錯誤、承認錯誤時,社會也該適時提供一個鼓勵承認錯誤的環境。    「社會上要有一種機制,提供管道,鼓勵醫界願意討論醫療錯誤、疏失,否則是無解,」台大醫院麻醉科醫師王明鉅指出。    例如,處理醫療糾紛時,仿國外做法,以民事賠償為主,不以刑法為訴求。    「處罰誠實者,誰會願意當誠實者?」陳昱瑞院長分析,任何人要承認錯誤是件難事,大家應該欣賞、鼓勵人承認錯誤。不處罰誠實者,不是鼓勵犯錯,而是鼓勵犯錯的人把錯誤說出來,讓問題能更顯現。    另方面,民眾也需以理性的態度,了解醫學的極限與風險。    特別是當整個社會普遍缺乏認錯的文化時。    「今天我們要醫生承認錯誤,我們也要基於犯錯是人性的想法,做好『原諒』的準備,」楊秀儀提醒,民眾要讓醫界不會害怕承認錯誤,「然後整個社會來研究為什麼有錯,才會有改進的空間。」    改進的可能,是為了讓醫界、民眾都能有個更好的醫療環境。    「為病人提供安全的環境,要變成一個機構的文化,」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指出,錯誤可以被原諒,「但永遠不該被忘記!」醫界應該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    當其他危險行業如航太、核能等,紛紛提出科學方式,做風險管理、降低錯誤時,處理人命的醫學,是否也該放棄高高在上的「白色巨塔」形象,用科學化、管理化的態度,來面對醫療錯誤問題?    犯錯固然是人性,不過台灣醫界更應該好好深思:在可理解的範圍內,有沒有犯太多錯?有沒有管理改進?    在江湖术士、封建女巫和赤脚医生的时代,我们对“医生”的态度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依赖和信任,他们对身体的唯心主义的想象和细工慢活的照料时常遭到置疑,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现代医学也就是西医无可置疑地被纳入科学主义的范畴之中,它借助国人在近两个世纪以来的心理弱势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华佗、扁鹊、李时珍们留下的手艺。锃亮的手术刀,雪白的长大褂,整齐划一的病房,细致的管理分工……现代医学的科学主义外观构成了某种权威,医生,医院,甚至药方都变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     可是现在却有一个人在人群中惊呼:注意,别让医生杀了你!他就是——英国著名医学博士,名誉科学博士,BBC著名为生节目主持人Vernon Coleman,他用这样骇人听闻的名字写了一本畅销书,不过这本书的畅销并不是因为哗众取宠,作者在书中再三谴责现代医学存在着各种不容忽视的弊端:职业道德滑坡、医生们惟利是图,不负责任,过分依赖医疗器械和药品,制药厂和医院官僚机构相互勾结,增加病人不必要的开支……这样的现象我们即使没有亲身体会,也是会有所耳闻的,我们一直以为“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的祈愿和各种离奇古怪的医疗事故和医业丑闻是中国特色的一部分,现在把这本书一翻,才知道,老外也和我们一样对医生有着一肚子苦水和怨气,不过人家的牢骚可是有根有据,请看下面两组数据:1、在每十个服药的病人中就会有4个出现副作用,至少有1/6的住院病人是因为医疗上的副作用而入院的。2、当研究人员对100份死亡患者病历进行复检的时候发现这些尸检证实为心脏病发作的心脏病人生前只有53%得到治疗,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得到确诊的患者也只有半数接受了心脏病专家的治疗。看了这样的数字,我们对医生的印象是不是会立刻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想想我们对白衣人无条件的信任是不是觉得不寒而栗?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对医生的相信已成了迷信,对医生的服从已经成了盲从,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病危者的家属对着医生哭喊:医生,你一定要救活他,现在只有你能救他……这样的言词潜移默化地助长了医生在身份上的优越感,其实在作者看来,病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在医生面前扮演弱势者形象纯属多余,因为“一般的医生对患者的不安,哀求和诉苦都不会报以太大的同情,”按照我们的经验,医生是属于那种高高在上,面无表情的从业人员,求医问药者往往要遭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在医生面前,不管多么聪明的人都变得一无是处,不管多么坚强的人都变得脆弱可怜,我们发现,把病情告诉医生,有时       候自己就像被人抓住罪证的犯人那样毫无人格,事情完全搞错了,本来是理直气壮的花钱买服务的事,却成了低头认罪的苦差。       Vernon Coleman写作此书并不是要否定现代医学的巨大成就和作用,他主要是想告诉我们:医生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而认为医生总是会为患者考虑更是无稽之谈。把身体健康完全寄托在医生手中是极端危险的,在作者看来,正是对医生的过度信任和依赖使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我们忽略了自己对身体的调养和锻炼,使它在药物和手术刀的关怀中变得娇生惯养。其实90%的疾病是可以自行痊愈的,更为可怕的是,对医生的过度信任使病人产生畸形的依附心理和弱势人格,这对破除一切虚假权威(不仅是医生),发展自由独立精神是一个大大的障碍。--摘自&&扬子晚报&&    
  别让抗生素贻误病情    感冒、嗓子疼、皮肤瘙痒等不适,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候很可能会侵犯你。不少人生病时总是习惯使用一些抗生素,认为这样可以消炎杀菌、控制病情。而这样治疗的结果往往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      北京地坛医院性传播疾病防治中心接待过一位因为滥用抗生素而使病情加重的患者。这位35岁的女患者因为下身不适,在一家医院被诊断为非淋菌性宫颈炎,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抗生素输液治疗,花了上万元,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后来患者找到地坛医院,对其进行检查后,发现是由于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长期治疗,从而继发了真菌感染。      医生说,虽然这是较为特殊的病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但由不正确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后果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而恰恰是这种没有觉察的伤害,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人们已经听说过滥用抗生素有可能产生很多不良后果,比如:使耐药菌株增多;使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增多;使二重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贻误正确治疗等。但真正事到临头时,可能就顾不上了,只想赶紧控制病情。      下面是几种比较容易错误使用抗生素的常见病。      细菌性痢疾      如果感染细菌性痢疾,会出现免疫力不持久,容易再次感染。急性细菌性痢疾一旦转为慢性则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病死率很高。细菌性痢疾治疗的关键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彻底消灭病原菌,避免恢复期带菌或演变为顽固难愈的慢性细菌性痢疾。选用抗生素时应避免无针对性盲目用药。      尿路感染      在尿路感染时,首先要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杀灭细菌。合理使用抗生素,争取最小的不良反应。因为不少患者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难以痊愈。因此,降低尿路感染的复发率与死亡率,选用敏感抗生素是关键一环。还应避免使用对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尤其是经肾脏排泄的药物。肾功能减退时,抗生素的排泄减少,致使尿中的药物浓度降低,感染不易控制,而且在体内易积蓄中毒,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皮肤病      患皮肤病时通常选择不经常或不作为全身使用的抗生素,以避免增加细菌耐药性,还要考虑不易引起过敏,局部无刺激作用,无明显毒性;作用稳定,如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抗菌活性不为组织代谢产物破坏等;抗菌谱有针对性;无积蓄作用,可迅速排出体外。如长期外用磺胺类药物可积蓄产生类似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且易致敏,所以现在很少外用。      儿童感冒      儿童患了病毒性感冒一般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吃易消化的饮食,通常会很快康复。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种类很多,而且十分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儿童对感冒一般没有免疫力,如果体质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反复发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感冒合并了细菌性感染,如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往往病情较重,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浓痰等,这时就应到医院就诊,一般需应用足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并不是孩子感冒发烧就应静脉点滴抗生素。因为孩子感冒发烧最常见的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静脉点滴抗生素对这些病毒性感染是无益处的,甚至有毒副反应的危险。      医生还提醒哺乳期女性,不同的抗生素自乳汁中排泄的差异很大,其中从乳汁中排泄量较大的有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尽管有些抗生素在乳汁中浓度很高,到达婴儿体内的药量有限,却能引起婴儿过敏反应和导致耐药菌株的发生。有些药物如卡那霉素等经乳汁排泄,有可能导致婴儿中毒,应禁用。磺胺类药物通过乳汁的药量也有可能导致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哺乳期女性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有: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类、呋喃妥因等。需要慎重使用的有克林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医源性疾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把正常人制造成病人,这叫没病找病。比如,家长看见小孩子不强壮,不是给小孩子开胃喝肉汤;而是找医生开了许多化学维生素,结果小孩子的肝肾发生了异常;而家长始终不明白,小孩子为什么发生了疾病。又如,丈夫看见妻子产后虚弱,不是给妻子开胃喝肉汤;而是找医生开了许多补药,结果妻子发生了盆腔炎症;而丈夫始终不明白,妻子为什么发生了疾病。再如,老年人看见自己日益衰老,不是给自己开胃喝肉汤;而是找医生开了许多生长素,结果自己发生了癌症;而老年人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发生了疾病。     ②把一种疾病治成另外一种疾病,这叫把瞎子治成聋子。比如,老年人发生了动脉硬化,不是给自己开胃喝肉皮汤;而是找医生开了大量的活血化痰的药物,结果激惹了体内的癌基因而发生了癌症;而老年人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发生了癌症。又如,慢性气管炎的病人,为了稀释粘痰,不是给自己开胃喝肉皮汤;而是找医生开了大量的稀释粘痰的药物,结果激惹了体内的癌基因而发生了癌症;而老年人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发生了癌症。再如,动脉硬化的病人发生了鼻衄,不是用药棉沾点儿云南白药塞鼻;而是去医院注射止血药物,结果快速止血之后,就发生了脑血栓;而老年人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发生了脑血栓。     ③把小毛病治成大疾病,这叫有苦说不出。比如,婴幼儿发生了急性肺炎,家长不是给孩子喝点儿[麻杏石甘汤];而是找医生静脉点滴抗生素,结果婴幼儿发生了急性肺水肿,经过抢救而遗留了慢性气管炎;而家长始终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发生了慢性气管炎。又如,年青人发生了急性肝炎,不是给自己开胃喝肉汤;而是找医生开了大量的化学保肝药物,结果造成了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发生了肝硬化;而年青人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发生了肝硬化。再如,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不是给自己开胃喝肉汤;而是找医生开了强的松而长期口服,结果造成了肌腱断裂而卧床不起;而病人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越治越坏。       
  看了这些文字,  没有压力那是自己欺骗自己!
  楼主,我真的觉得你心理压力太大了,我都不知道如何安慰你.    真的,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又不是绝症,哪有治不好的理?这种都是很普通的病啊,和妇科病之类的有关联的.  我那时去医院查妇科病,医生说查不查支原体\衣原体都由病人自己选择的,不治的话也不要紧.我想想要一百元一个检查项目,查两项就要200元,就没查.医生在治疗宫糜的时候,也给我打了2天还是3天的阿奇霉素,不过阿奇对胃肠道的反应太剧烈了,胃很难受,会有想吐的感觉,后来疗程到了我就没挂了.    楼主真的太杞人忧天了!心放宽些,调整心态,这种病又不是什么绝症,又不是艾滋病,你这样担心干嘛呢?只会徒增烦恼.  首先,心情开朗才是治病的良方.
  请问:UU呈阳性,性是唯一的传播途径吗?该怎么治?  它属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吗?
  MM你别太自责了
  我跟你一样,也是在痛苦之中,我的男朋友也是怀疑我感染了沙眼衣原体给他,前三个月我的检查是正常的,我这次回家我们在一起他检查出来了沙眼衣原体后就失踪不理我,再我再三打电话的情况下他才跟我说出了这事,然后我才去检查的,他现在每给我发的信息就是恨我什么的,意思就是我传染给他的,我虽然心痛,但我觉得我想通了,通过这件事,,我看出一个男人的自私而不负责人,我当时检查的报告都给他看过的,他居然怪我传染给他的,说话挺狠毒的,亲,为了这种男人不值得,就这点事就乱怪人,怨人,不信任,,那以后真能在一起会幸福吗?但如果你没有的你就不要给他乱骂,我也是的,我叫我男朋友跟我一起当面问医生问是不是我传染的,他都不肯去,坐得正站得直凭什么要被冤枉,那我们又去恨谁好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衣原体感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