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舌前巴氏腺囊肿手术术问题

您的位置: &
不同方法治疗舌前腺囊肿疗效比较观察
作者:杨俊岭 整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
此文章来源于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口腔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指出,舌前腺联合囊肿摘除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疗效,优于注射及单纯舌前腺囊肿摘除术。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6期《人民军医》杂志上。
  选择舌前腺囊肿134例,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8例和C组44例。A组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法治疗,B组采用单纯舌前腺囊肿摘除术治疗,C组采用舌前腺联合囊肿摘除术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及1年内复发率。
  C组治愈率95.5%,显著高于A组的47.6%(P&0.05)和B组的52.1%(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1年,C组复发率4.5%,非常显著低于A组的52.4%(P&0.01)和B组的47.9%(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关链接:
,舌前腺囊肿,平阳霉素,舌前腺摘除术
推荐名医专家
职称: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科室:
用户名:&&
&新闻阅读排行榜
战略合作伙伴
广告条款 |
copyright(C)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舌前腺囊肿(粘液腺),到底该如何来治疗?_百度知道
舌前腺囊肿(粘液腺),到底该如何来治疗?
二次手术又复发了,线还没拆。有点痛苦折磨!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其实不用手术的,囊内注射碘酊几乎是一次搞定。
这样的我建议最好是去医院治疗因为这不是小事
这是要把腺体切除的。
其他类似问题
粘液腺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舌前腺囊肿怎么治
不用手术能治吗
09-02-14 &匿名提问 发布
治疗原则  1.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  2.已扩展到颌下区者,应在完全摘除舌下腺后,将残留囊液抽尽,然后口外加压包扎10日左右即可治愈。  3.不愿手术者,可将囊液抽出后,再注入9%碘酊,使之纤维化。  4.对体弱年幼不宜手术或注射药物者,可用不锈钢丝穿过粘膜及囊壁作小环并固定,以达到引流及减轻症状。[编辑本段]治疗方案  1、小唾液腺黏液囊肿 可在抽干净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分钟,再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再形成囊肿。但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2、舌下腺囊肿 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头下面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作简单的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7岁后再行舌头下腺切除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般都用手术治疗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其他方法都没有效果吗???手机得需要多长时间康复啊!需要住院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概述先天性甲状舌囊肿及瘘管又名颈前正中囊肿及瘘管,是在甲状腺发生过程中,甲状舌管未退化或未完全退化消失而产生的。可发生于自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甲状舌瘘管的内瘘口位于舌盲孔,外瘘口在颈前正中线上或稍偏一侧。囊肿位于舌骨下方时,连接囊肿和舌盲孔之间的瘘管可经舌骨前、舌骨内或舌骨后走行,以从舌骨后走行者多见。诊断瘘管或囊肿X线碘油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应与鳃裂囊肿、皮样囊肿及异位甲状腺相鉴别。 1.多见于小儿和青年。颈前舌骨平面下有圆形肿块,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囊性感,皮肤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沿舌骨方向可触及索状物,张口伸舌时可觉肿块回缩上提。 2.囊肿继发感染时,局部红肿触痛,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 3.粘液性分泌物,常含柱状和鳞状上皮细胞。治疗措施非手术疗法如用腐蚀剂烧灼瘘管效果欠佳,一般主张应手术彻底切除。其手术方法: 1.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 2.切口:在囊肿最隆起处,顺皮纹做横切口,如有瘘管则围绕瘘口做横梭形切口,分离上、下皮片。 3.暴露囊肿及分离瘘管:纵行分离胸舌骨肌,暴露出囊肿包膜。为确定瘘管的行程及深度,由瘘管口或囊肿内注入美蓝,以组织钳抓住囊肿或瘘管的皮肤开口向舌骨方向分离,术中应注意不要伤及喉上神经及血管。 4.切除舌骨中部:分离至舌骨体时,仔细检查管道盲端是否止于此处,若止于此处则将瘘管与囊肿一并切除。若管道绕舌骨上升,则应在舌骨中线两侧各 0.7~1cm处切断,去除1.5~2cm长的舌骨。沿中线剪开舌骨舌肌,顺瘘管向舌体深部分离至舌根。此时食指伸入口内将舌根盲孔推向前下,在手术野后方可见一突起点,此时瘘管的终点,将瘘管剪除,以肠线缝合舌盲孔处缺损。 5.逐层缝合切口,并置橡皮引流条。术后应注意清洁口腔和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切除囊肿、瘘管和舌骨中段,直达舌盲孔。为便于术中寻找可注入美蓝染色。合并急性感染者,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切开引流,俟类症消退三个月后手术摘除。病理改变甲状舌囊肿内多覆有复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或移行上皮。囊液为粘液性,感染后为脓性。上皮下可见有甲状腺组织。临床表现1. 甲状舌囊肿:位于舌骨以上的较小囊肿可无症状,囊肿增大时才有舌内发胀、咽部异物感、发音不清,检查见舌根部有一圆形隆起。位于舌骨以下、甲状舌骨膜之前的囊肿较为多见。病人常无明显症状,检查可见颈前皮下有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质韧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穿刺囊肿可抽出半透明或混浊、稀稠不一的液体。 2.甲状舌瘘管:外瘘口常位于颏下与甲状软骨之间的颈前正中线上或稍偏向一侧。瘘口可有分泌物外溢,如有继发感染则有脓液外溢。从外瘘口注入美蓝,如为完全性瘘管,可见舌盲孔处有美蓝流出。经瘘口注入美蓝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利用于手术中能将瘘管完全切除。 回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概述先天性甲状舌囊肿及瘘管又名颈前正中囊肿及瘘管,是在甲状腺发生过程中,甲状舌管未退化或未完全退化消失而产生的。可发生于自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甲状舌瘘管的内瘘口位于舌盲孔,外瘘口在颈前正中线上或稍偏一侧。囊肿位于舌骨下方时,连接囊肿和舌盲孔之间的瘘管可经舌骨前、舌骨内或舌骨后走行,以从舌骨后走行者多见。诊断瘘管或囊肿X线碘油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应与鳃裂囊肿、皮样囊肿及异位甲状腺相鉴别。 1.多见于小儿和青年。颈前舌骨平面下有圆形肿块,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囊性感,皮肤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沿舌骨方向可触及索状物,张口伸舌时可觉肿块回缩上提。 2.囊肿继发感染时,局部红肿触痛,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 3.粘液性分泌物,常含柱状和鳞状上皮细胞。治疗措施非手术疗法如用腐蚀剂烧灼瘘管效果欠佳,一般主张应手术彻底切除。其手术方法: 1.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 2.切口:在囊肿最隆起处,顺皮纹做横切口,如有瘘管则围绕瘘口做横梭形切口,分离上、下皮片。 3.暴露囊肿及分离瘘管:纵行分离胸舌骨肌,暴露出囊肿包膜。为确定瘘管的行程及深度,由瘘管口或囊肿内注入美蓝,以组织钳抓住囊肿或瘘管的皮肤开口向舌骨方向分离,术中应注意不要伤及喉上神经及血管。 4.切除舌骨中部:分离至舌骨体时,仔细检查管道盲端是否止于此处,若止于此处则将瘘管与囊肿一并切除。若管道绕舌骨上升,则应在舌骨中线两侧各 0.7~1cm处切断,去除1.5~2cm长的舌骨。沿中线剪开舌骨舌肌,顺瘘管向舌体深部分离至舌根。此时食指伸入口内将舌根盲孔推向前下,在手术野后方可见一突起点,此时瘘管的终点,将瘘管剪除,以肠线缝合舌盲孔处缺损。 5.逐层缝合切口,并置橡皮引流条。术后应注意清洁口腔和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控制感染。手术治疗,切除囊肿、瘘管和舌骨中段,直达舌盲孔。为便于术中寻找可注入美蓝染色。合并急性感染者,应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或切开引流,俟类症消退三个月后手术摘除。病理改变甲状舌囊肿内多覆有复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或移行上皮。囊液为粘液性,感染后为脓性。上皮下可见有甲状腺组织。临床表现1. 甲状舌囊肿:位于舌骨以上的较小囊肿可无症状,囊肿增大时才有舌内发胀、咽部异物感、发音不清,检查见舌根部有一圆形隆起。位于舌骨以下、甲状舌骨膜之前的囊肿较为多见。病人常无明显症状,检查可见颈前皮下有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质韧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穿刺囊肿可抽出半透明或混浊、稀稠不一的液体。 2.甲状舌瘘管:外瘘口常位于颏下与甲状软骨之间的颈前正中线上或稍偏向一侧。瘘口可有分泌物外溢,如有继发感染则有脓液外溢。从外瘘口注入美蓝,如为完全性瘘管,可见舌盲孔处有美蓝流出。经瘘口注入美蓝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利用于手术中能将瘘管完全切除。治疗原则  1.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  2.已扩展到颌下区者,应在完全摘除舌下腺后,将残留囊液抽尽,然后口外加压包扎10日左右即可治愈。  3.不愿手术者,可将囊液抽出后,再注入9%碘酊,使之纤维化。  4.对体弱年幼不宜手术或注射药物者,可用不锈钢丝穿过粘膜及囊壁作小环并固定,以达到引流及减轻症状。[编辑本段]治疗方案  1、小唾液腺黏液囊肿 可在抽干净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分钟,再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再形成囊肿。但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2、舌下腺囊肿 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头下面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作简单的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7岁后再行舌头下腺切除术。由于治疗原则差异大,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必须与囊性水瘤等下颌下区的肿瘤性疾病相区别.囊性水瘤常见于婴幼儿,肿胀区域非常柔软,触摸时有水囊一样的手感,具有透光性,用电简等照射瘤体的一侧,从另一侧观看有磨砂玻璃样光感,穿刺瘤体抽出的液体外观清亮、色淡黄、不黏稠,涂片检查可见淋巴细胞.   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是从几腔内摘除舌下腺,并将囊腔内的黏液彻底吸净,然后对下颌下区做加压包扎,为美观起见,不必在下颁下区皮肤做切口摘除囊肿:如果是下颌下区的囊性水瘤或其他肿瘤性疾病,则无可选择,必须切开下颌下区的皮肤,摘除或完整切除瘤体.  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全身情况不适合做舌下腺切除手术,可做简单的袋型缝合术.力法是切除囊肿表面部分黏膜和囊壁,形成一个囊袋,让囊肿产生的黏液自行排入口腔,控制囊肿的发展,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进行舌下腺切除.但袋型缝合术经过一定时间会复发.婴儿的舌下腺囊肿也可做上述处理,待其长到4~5岁后,再做舌下腺切除手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临床体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1.002页¥2.001页¥0.502页¥1.001页¥0.50 2页¥1.001页¥0.504页¥3.002页¥3.00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
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舌前腺囊肿的临床体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氏腺囊肿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