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哪里有比较好的中医科,主要想看脾肾内科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看肾病哪家医院好
匿名用户|女|66岁|
看肾病哪家医院好看肾病哪家医院好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您好,欢迎登录
没有注册医生用户,请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为保证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等待医生认证审核结果。
3秒后跳转,请在专家回答区查看信息
有1名医生为您解答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已帮助用户:0
指导意见:你好 如果是在当地医院,一般市级医院肾内科就可以,如果想去北京可以去北大医院或者301医院,上海可以去瑞金医院,广州可以去中山附院。
看肾病哪家医...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研究生毕业后已工作三年,治疗肾病、风湿病临床经验丰富,有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经验,希望与通道在道客平台上交流经验,切磋技艺。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中医“脾”的功能 文档 (6)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浅谈中医“脾”的功能 文档 (6)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57|
上传日期: 02:12:2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中医“脾”的功能 文档 (6)
官方公共微信&&&&&&&&&&&&
陈以平-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现状与展望
发布于: 22:55:14
陈以平,王琳.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现状与展望[J/CD].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164-167.【摘要】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防控形势尤为严峻。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特长,系统挖掘与整理中医理论之精华,寻找与开发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各类新药与治法,这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必由之路。现就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些新的研究热点,如健脾补胰说、重视清热解毒论及化痰祛湿法治疗胰岛素抵抗等,做一述评,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一、概述2010年3月《新英格兰杂志》公布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4 800万以上,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在5~10年后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肾病。我国上海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糖尿病肾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衰患者占所有透析患者的30.5%,是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大病因[2]。糖尿病肾病不仅本身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且巨额医疗费用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主要与糖及脂肪代谢异常、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反应及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反应性氧中间产物产生过多以及遗传易感因素等有关[3]。本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病变累及全身微血管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因此治疗相当棘手。目前认为有效控制血糖、血压、纠正代谢异常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等是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4]。然而糖尿病肾病早期往往被忽视,患者大多因大量泡沫尿始来就诊,而此时已经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肾脏呈现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现有的治疗措施已难以遏制病变的持续进展,肾功能急剧恶化,最终导致肾衰竭。虽然随着肾移植和透析技术的普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并没有减少。由此看来,早期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同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目前肾脏病学领域最紧迫的任务。二、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现状早在《黄帝内经》即对糖尿病(消渴)病因病机及其症状已有论述,数千年来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糖尿病肾病可归属中医学“消渴病”、“虚劳”、“水肿”、“尿浊”、“关格”等范畴。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及稳定肾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关于糖尿病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目前较为公认的观点是病之初期以阴虚燥热为主;病变中期阴伤及气,而致气阴两虚成为这一时期的常见证候,且以脾肾气阴两虚最为突出;病变后期阴损及阳,脾肾虚衰,五脏受损,三焦受阻,升降失常,水湿泛滥,而诸症蜂起;在整个病程中,兼夹痰、饮、热、郁、毒、瘀等标实之候,其中瘀阻脉络伴随疾病始终[5]。针对上述病机特点,初期治以滋养肝肾、清热泻火,中期治以益气养阴,后期则治以培补脾肾、调补阴阳等法;各期之中,又根据兼夹之证,分别予以利水化饮、清利湿热、疏肝解郁、解毒通络等法;活血化瘀、祛瘀通络之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单味中药或中药提取物在控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的治疗中亦有良好的作用,因此被广泛运用于临床[6,1011]。如黄芪注射液、雷公藤多苷片、丹参酮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大黄、冬虫夏草v人工虫草: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w、黄连及其提取物黄连素、葛根及其提取物葛根素等。三、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新的研究热点在传统的糖尿病肾病中医发病机制认识基础之上,近年来又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热点。其共同的特点是,以中医精华理论为基础,借助了现代科学的先进研究技术与手段,在现有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药基础研究中有所突破,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1.健脾补胰说:倡导从脾治胰:中医学无“胰”之脏,但考证古代文献中有关脾的位置、形状、重量、大小、色泽等的描述,均包括或类似于胰腺,而且从胰的生理功能来看,也当隶属中医学“脾”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胰腺既能分泌胰液消化食物,又能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使之能为组织所利用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胰的这些生理功能同中医脾“主运化”、“游溢精气”等生理功能恰为吻合。故中医之“脾”,实质包括胰腺在内。为此有学者提出“脾胰同源”之说,主张应用运脾法治疗胰的病变[7]。临床研究证实,应用益气健脾法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糖尿病肾病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生主要与脾肾亏虚有关,尤与脾虚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统摄,脾气充则固摄水湿精微功能正常;“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脾不升清,升提无力,则精微物质从下而泄,出现蛋白尿。在临床治疗中,健脾益气之法已成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的关键方法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胃肠道在进餐后受食物的刺激会分泌某些内分泌激素,直接刺激胰岛素释放。据此,国外学者提出了“胃肠胰岛素轴”的概念[8],将这些激素称为肠促胰岛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等,这些肠促胰岛素通过刺激胰岛素释放,降低血清中胰高血糖素水平来降低血糖;其还具有刺激胰岛β细胞增生和抑制胃肠道蠕动、延缓胃排空等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蔡淦教授研究发现[9],以《脾胃论》中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而来的健胰方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GLP-1浓度,降低空腹及餐后30min胰高血糖素浓度,体现了“从脾论治糖尿病”的中医治法。现代医学研究为“脾胰同源”理论提供了佐证,提示益气健脾法及中药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深入挖掘。2.清热解毒论: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慢性亚临床炎症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部分,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有多种途径导致炎症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以及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等炎症趋化因子,导致肾脏慢性炎症,从而加快糖尿病肾病进展。又如糖尿病肾病时,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潜在的炎症活性,它可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刺激炎症介质的产生以及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来看,热毒是其病变过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热毒之邪可伤络、致瘀,导致毒瘀互结,在临床实践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感染多较隐匿,而感染往往可加重病情,促进疾病的进展,导致蛋白尿增多。临床中,应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及复方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是擅用清热解毒类中药(以黄连为主)治疗糖尿病的代表,他针对糖尿病的中满内热核心病机及郁热虚损各阶段病理特点,分别选用黄连类方如大黄黄连泻心汤、葛根芩连汤、小陷胸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运用于糖尿病的不同时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10]。临床研究发现[11]黄连中的主要生物碱――盐酸小檗碱(黄连素)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和血脂、降低血尿酸、抗炎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上述药理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血液中的以下成分有关: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醛糖还原酶、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因子的表达及p38MAPK通路等。此外,还有研究证实[12],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对降低微白蛋白尿、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液流变性紊乱、改善肾功能均有裨益;牛蒡子等在临床中具有降血糖和消除蛋白尿的双重作用,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无论从现代发病机制研究还是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来看,清热解毒类中药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挖掘。3.化痰祛湿法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胰岛素效应器官或部位对胰岛素生理作用不敏感而致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过多的内脏脂肪组织可以释放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后者可以增加肝脏的糖原异生,降低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清除率,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抑制胰岛素诱导的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和糖原合成,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13],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胰淀素分泌异常以及刺激多种细胞因子释放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等多种途径造成对肾脏的损害。目前研究已经证实,胰岛素抵抗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中医素有“肥人多痰湿”之说,脾虚痰湿内生转为脂膏导致肥胖。痰湿证患者大多存在糖、脂质代谢紊乱、血液黏滞性增加、自由基损伤、炎性因子异常等病理生理现象,而这些现象也较集中地发生于胰岛素抵抗的病人。临床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湿浊内停之证。据此,有学者提出脾虚湿盛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14-15]。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时可以多从痰湿论治,应用化痰祛湿中药及复方,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化痰祛湿类中药及复方在预防和治疗胰岛素抵抗方面,有着独特的潜力和优势,具有更广泛的前景。四、问题与展望近年来临床上已经出现一些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临床研究多集中于糖尿病肾病Ⅲ期,而对Ⅳ期及以上的糖尿病肾病尚缺乏系统深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多数的临床研究样本例数偏少,缺乏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中药复方及单味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多数还缺乏系统性等等。今后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中西医结合学会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提高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水平。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涉及分子、细胞、器官等多层次,糖脂肪代谢异常、血液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免疫介导、遗传相关等多靶点,因此,任何单一的药物与治法都无法控制疾病的进展。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其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即不可逆转,因此,早期防治尤为重要。同时,应当积极推进糖尿病肾病的基础研究,改进动物模型,在整体与细胞分子水平,选择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欠坚破积、化痰通络等类药物,希望从这些药物中发现一些有效的药物或成份,再通过转化医学应用于临床。总之,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特长,系统挖掘与整理中医理论之精华,寻找与开发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各类新药与治法,这是在当前如此严峻的疾病防控形势之下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略)陈以平,王琳.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现状与展望[J/CD].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164-167.
联系我们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秘书处邮箱:联系电话:010-网站管理邮箱: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5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网 A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中医对急进性肾炎有何认识
13:54:04来源:放心医苑网
栏目关注:
中医对急进性肾炎有何认识?
急进性肾炎发病早期,其中医病名可属“肾风”。如《素问*评热病论》云:“有病肾风者,面跗庞然壅。”随着本病迅速发展,肾功能毁
中医对有何认识?急进性肾炎发病早期,其中医病名可属“肾风”。如《素问*评热病论》云:“有病肾风者,面跗庞然壅。”随着本病迅速发展,肾功能毁损,又属中医“关格”、“癃闭”范畴。根据本病的发展及证候特点、病情变化规律,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风热毒邪外袭,肺失通调,肺司呼吸,主皮毛,通调水道。风热毒邪外袭,风热毒邪伤肺,则肺失宣降,水道通调失司,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滥肌表,发为水肿。热毒损伤肾络,则尿血。(2)湿热内壅,三焦阻滞:素体湿盛,外感热邪,或湿热侵袭,或湿郁化热,以致湿热中阻,脾不升清降浊,三焦气机阻滞,水道不利。(3)肝肾阴虚;风热内侵,肾络受损,血热妄行,以致尿血。肾不化水,水湿潴留,发为水肿。(4)脾肾虚衰,湿浊潴留:素体脾肾虚弱,感邪后脾肾更伤,脾虚不运化水液,肾虚不能气化,则水湿内停,湿浊内阻。急进性肾炎有何中医证候特点?(1)风水泛滥:眼睑或全身浮肿,发热,咽痛,或皮疹,腰痛,小便短赤或尿血,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2)湿热内蕴:全身浮肿,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胃脘痞满或,少尿或无尿,偏于热者,见口苦口粘,恶心,尿血,或大结,或大便粘滞不爽,苔黄腻,脉滑数。.(3)肝肾阴虚:身倦乏力,面色灰暗,浮肿,头晕,腰酸痛,口干,饮水不多,或口中有尿味,尿黄赤或尿血,少尿或无尿,大便干,舌暗红少津,苔薄黄或黄腻,脉沉细数。(4)脾肾阳虚:腰酸腰痛,全身乏力,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尿少或无尿,纳食不香,恶心或口中有尿味,面色苍白无华,全身浮肿,苔薄白,脉虚无力。中医如何治疗急进性肾炎?(1)风水泛滥:治宜疏风解毒利水,可用五味消毒饮合越婢五皮饮加白茅根,牛膝、车前子。(2)湿热内蕴:宜分利湿热,用己椒苈黄丸合五皮饮加石韦、白花蛇舌草、生侧柏叶、茜草、白茅根。(3)肝肾阴虚:宜滋肾活血清利,用滋肾化瘀清利汤加茯苓、牛膝。(4)脾肾阳虚:宜温补脾肾,活血利水,可用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加丹参、牛膝、车前子。(责任编辑:jbwq)
问题分析: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
问题分析: 中医常讲,小儿是“纯阳之体”,体质偏热,容易出现肺热...
问题分析: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
问题分析:治疗骨质增生(骨刺)最理想的方法从目前来看,应该当属中...
专家在线咨询
王强主任医师 副教授专业擅长:胸外科
倪幼方主任医师 副教授专业擅长:各种心血管
程云阁主任医师 副教授专业擅长:胸腔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用于急性惊风,伤寒发热,临夜发烧,小便带血...
[功能主治]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
[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5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
外科男科妇产科皮肤性病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传染病科肿瘤科整形美容心理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