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临床护理理工作中,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用错药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中最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血液净化中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中最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创新医学会员账户信息
我的积分:0分账户余额:0.0元
申请服务:我的稿件:
上次登录时间:未登录过
账 户:
密 码:
在本机保存我的登录信息
临床护理路径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 16:02:13
来源:创新医学网
浏览次数:7次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整体诊疗护理计划,是为患者疾病康复的最佳快捷路径[1]。我科月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33例面神经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我科月收治33例面神经炎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70~16岁,平均年龄41.5岁;左侧面神经炎14例,右侧面神经炎1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轻度(Ⅱ级)8例,中度(Ⅲ级、Ⅳ级)20例,重度(Ⅴ级)5例。本组33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疗效评定标准参照Housae-Brackmam面肌功能评价分级[2],其中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2临床护理路径制定面神经炎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时间为横轴,以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物理治疗、功能训练4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为纵轴,制定标准化的面神经炎康复护理流程(包括时间、内容、效果评价、实施签名等项目)。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路径针对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心理差异逐步进行。2.1.1发病1~7天为该病急性期,其患者突然出现面部肌肉瘫痪,自身形象改变加之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极易产生急躁、焦虑情绪,会质疑治疗、担心预后。但该病在急性期的治疗又尤为关键[3]。因此,须做好心理疏导,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区环境,采集病人病史(文化程度、工作、生活),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语言轻柔、态度和蔼,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观察患者有无心理异常表现,鼓励表达对面部形象改变后的心理感受和对疾病预后担心的真实想法,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愈病例,告知预后多数良好,帮助建立信心,克服焦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1.2发病7天后逐步进入缓解期,症状得到控制,是综合治疗的最佳时期。责任护士详细介绍治疗、用药和康复训练计划,以及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提醒患者不能因病情缓解而疏忽大意,主动参与康复训练。2.1.3患者出院前要鼓励其增强信心,坚持服药、理疗及康复训练,如面肌痉挛、口角歪斜加剧,随时就诊,责任护士定期回访。2.2生活护理患者因患面神经炎但生活仍能自理,易忽视日常防护,责任护士有必要自入院起向其介绍发病诱因,逐步教会日常生活防护常规方法。2.2.1急性期注意休息少说话、忌大笑,以免加重口歪症状。少看书报、电视、电脑,以免加重眼睛疲劳。2.2.2防风防寒防感冒注意颜面及耳后保暖,尤其患侧耳后茎乳孔周围应予保护,可用温热毛巾热敷耳后。忌用冷水洗脸,外出戴口罩、系围巾等既可防风防寒,又可适当修饰自身形象。2.2.3预防眼部并发症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者予以眼罩,眼镜遮挡及点眼药等保护,防止角膜炎症、溃疡。2.2.4饮食清淡富营养戒烟酒,避免生冷、粗糙、干硬、辛辣食物。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以防烫伤口腔黏膜。指导患者饭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患侧滞留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2.3物理治疗护理路径2.3.1针刺疗法(1)急性期,发病1周内,此期为面神经炎症水肿进展期,针刺时注意控制强度,避免强烈刺激,减轻局部水肿,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2)缓解期,发病8~15天,针刺时中等强度刺激,对于面部穴位可采用滞提手法,促进眼肌和额纹的恢复。(3)恢复期,发病15~3个月内,采取到院随诊的方式进行针灸,针刺患侧头面部运动代表区。(4)恢复后期(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半年以上,顽固性病症患者可定时到院针灸,予深刺、透穴或电针增加刺激量,并根据后遗症状对症选穴,仍有一定恢复作用。2.3.2按摩治疗(1)急性期由理疗师对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上唇方肌、颧部肌肉、唇部肌肉进行按摩。(2)恢复期可教患者自我按摩,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做画圆按揉,对额肌上唇方肌做十字形按摩,按摩轻重、次数以按摩部位舒适、有酸胀发热感为度。2.4面肌功能训练护理路径2.4.1面肌功能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能预防面部肌肉因失用造成的萎缩,促进面部神经肌肉协调功能恢复,从而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责任护士针对面部不同肌群的运动障碍设计不同的训练计划,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面肌运动训练。2.4.2方法患者坐于镜前或手持镜子训练,每日3~5次,每个动作20~30次。(1)抬眉练习:尽力抬眉,如无自主运动,可在眉部轻加向对侧力协助运动,动作尽量缓慢、规律、到位。(2)闭眼练习:用力宜轻,闭合双眼20~30次,若患侧眼睑不能完全闭合,用患侧食指的指腹围绕眼眶向中心轻揉,再稍用力闭眼5~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3)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功能的恢复,不会耸鼻运动者,要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4)咧嘴训练:嘴角向两侧同时运动,嘴角左右交换偏斜运动。(5)嘟嘴训练: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嘟嘴,且同时用力,并作鼓腮运动[5]。3小结我科对33例面神经炎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从心理、日常生活、物理治疗、功能训练4个方面进行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护理后,全方位帮助患者调整好身心状态,积极投入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可规范护理行为、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参考文献】[1]方立珍,王爱莲.临床路径—全新的临床服务模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2]兴林,黄德亮.面神经麻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5.[3]吕周焕,田剧宝.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分期治疗[J].针灸临床杂志,):14.[4]朱明蓉.中国病人康复治疗能动性的定性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6-17.[5]张敏.浅谈周围性面瘫的康复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98.
还剩下500字
中医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临床其他医学
临床外科学
临床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健康教育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军事预防医学
耳鼻咽喉科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外科学其他
器官移植外科学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寄生虫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医学心理学阅读:5回复:0
关于应用气垫床防治压疮的护理体会
复制本文地址#
发布于: 21:36
鄢琼芳 &杨忠玲 &张敏
(郫县人民医院 & 成都 &611730)
【摘要】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会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预防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这往往会耗费很多人力和体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防压疮气垫床利用定时对2个气囊轮换充气、放气的方法,使患者身体的着床部位不断变化,起到人工按摩的作用,能促进血液流通,防止肌肉萎缩,病人不需人工翻身,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且气垫床工作起来连续不断,不需人工干预,又节省人力和时间。本文将浅谈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气垫床防治压疮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防压疮气垫床 &护理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11(a)-0190-01
压疮(又名压迫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1]。
压疮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影响康复,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护士必须加强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并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2]。
1 &压疮发生的原因
局部长期受压,经久不改变体位,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组织营养不良;皮肤经常受潮湿及摩擦等物理因素刺激;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致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全身营养不良或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和防病能力降低,都易导致压疮的发生[3]。
2 &预防压疮发生的措施
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要求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经常更换体位,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每2~3小时翻身1次,最长时间不超过4h,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撑身体空隙,在骨隆处和易受压部位垫橡胶圈、棉圈、水袋,使受压部悬空。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皱褶、干燥、无碎屑。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擦浴,局部按摩[4]。
3 &防压疮气垫床使用对象及功能
3.1 &压疮气垫床适用于长期卧床的老人
因意外事故或疾病而卧床的病人;因其他原因导致活动少,卧床时间长的任何人。
3.2 &防压疮气垫床的功能、好处
定期对2个气囊轮换充气和换气,从而使卧床病人的身体的着床部位不断变化;起到了人工按摩的作用,又能促进血液流通,防止肌肉萎缩;微电脑控制气囊换气,工作起来连续不断,不需要人工干预;气垫尺寸:200cm×90cm,相当于单人床的面积;连续使用7d,仅1度电,节省能源;气囊采用进口高分子环保材料制成,冬天不变硬,夏天不沾身,让病人感觉很舒适;超低静音设计,可以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3.3 &使用防压疮气垫床的注意事项
超过135kg的病人不能使用;充气时要注意压力控制,不能超过最大压力,防止压力过大将气囊冲破;注意保持气垫床的清洁卫生,经常用中性洗涤剂清洗表面,注意防酸防碱;注意床垫和被单表面不能有尖锐物,防止刺破床垫。
4 &高危压疮的评估
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全身衰竭、年老体弱、消瘦或恶病质、全身水肿、癌症晚期、严重心肺疾病、脑血管意外、骨折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常常是这些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护理人员需使用基础护理书中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5]”对新入院的压疮易发人群进行评估。
5 &现举例说明使用防压疮气垫床的优势
(1)李林,男,66岁,胃癌术后复发伴腹腔转移,恶病质、实验室检查白蛋白低于正常水平、四肢重度水肿、皮肤薄,患者自觉强迫体位,翻身时全身疼痛加剧,院外带入骶尾部压疮Ⅱ期,我科护理人员给予受压部TDP灯照射及常规预防,创面很快就干燥、结痂、愈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每隔2h为病人翻身、护理1次,每6h为病人TDP灯照射1次,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因为翻身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病人的休息,使病人的舒适度降低。有时病人拒绝翻身,使受压部位反复发生压疮。我科护理人员给该病员使用了防压疮气垫床后,其压疮很快好转、愈合,且没有复发。
(2)吴某,男,72岁,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患者因在下级医院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皮肤变得很薄,院外带入多处压疮Ⅱ期。我科护理人员使用常规防治压疮方法,因病员皮肤薄,仍反复发生压疮。给该病员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后,病员压疮逐渐愈合并未再复发。
6 &使用防压疮气垫床的护理体会
6.1 &经上述所述使用防压疮气垫床预防压疮能节省护理人力资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凡被护理评估、诊断为高危压疮患者,如果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可以定时、自动使卧床病人身体的着床部位不断变化,起到人工按摩的作用,又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不需要护士每隔1~4h为病人翻身、悬空受压部位、局部按摩等工作,这就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从而节省了护理人力资源。
6.2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
经上例所述,对于全身疼痛等强迫体位的高危压疮患者,使用防压疮气垫床,避免了人工翻身给病员带来的痛苦,也避免了夜间给病员翻身而影响病员的休息,从而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6.3 &使用防压疮气垫床防治压疮效果优于人工护理
6.4 &经临床实践证明,使用防压疮气垫床防治压疮,把护理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病员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2][3][4]庄红.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5] 殷磊.基础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收稿日期】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注明来源于学术猫[],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临床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