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痘疮血热吃什么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是什么意思?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历代中医本草
红 & &花(《开宝本草》)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南、河北、四川、浙江等地。原植物多为栽培。喜温暖高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以向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喜。味辛,性温。入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临床用名有红花、酒红花。【本草汇言】《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珍珠囊》:苦,阴中微阳,入心养血。《药类法象》:治产后口噤、血晕,腹内恶血不足,绞痛,破留血神验。《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阳也。其用有四: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之虚,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之晕。《本草衍义补遗》: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本草》云: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胎死腹中,并酒煮服。又其子吞数颗主天行疮不出。又其胭脂治小儿耳,滴耳中妙。《本草发挥》:洁古云:破留血,神验。入心养血,谓其苦温,为阴中之阳,故入心。《本草纲目》: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养疴漫笔》:新昌徐氏,病产运已死,但胸膈微热。有名医陆氏曰: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乃可活。遂亟购得,以大锅煮汤,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妇寝其上熏之,汤冷再加。有顷指动,半日乃苏。按此亦得唐许允宗以黄芪汤熏柳太后风病之法也。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本草经疏》:红花禀地与火之气,洁古、海藏皆兼甘苦温。阴中之阳,故入心。海藏以为肝经血分药也。入酒良,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者,缘恶血不下,逆上冲心,故神昏而晕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恶血下行,则晕与口噤自止。腹内绞痛由于恶血不尽,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则不下,瘀行则血活,故能止绞痛,下死胎也。凡蛊药之毒必伤血分,此药能行血,血活则毒可解。子主天行疮子者,痘疮因血分有毒,血行则毒散,故主之也。小儿聤耳亦血凝也,血散则耳肿自消矣。简误:红花本行血药也,血晕解,留滞行,即止。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世人所不知者。《药性解》:红花,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疗跌扑损伤,疮毒肿胀,老人血少便结,女子经闭不行,催生下胎衣及死胎。其苗生捣敷肿毒。其子吞服数粒,主天行痘疮不出。按:红花下行血海,宜入足厥阴而逐血。洁古去苦温为阴中之阳,故又入手少阴而补血。然长于行血,欲其补血须少用,或佐补剂。《药鉴》:气温味辛,可升可降,阳也。惟入血分,专治女科。下胎死腹中,为未生圣药。疗口噤血晕,诚已产佳品。多用破血,小用养血。大都辛温则能和血,故少用养血。若过于辛温,则血又走散,故多用破血。此通经药中宜用之,必须酒煮。东垣以为补血虚者,为其兼血药用之,斯能行血养血,而有补血之功也。苗捣敷游毒殊功,胭脂滴耳立效。《景岳全书》:味甘微苦微辛,气微凉,阴中微阳,惟入血脉,多用女科。少用可活血引经,多用能破血通瘀。可下死胎,亦疗血晕。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润燥活血,止痛通经,亦消肿毒。《本草备要》:古名红蓝花。通,行血润燥。辛苦甘温。入肺经而破瘀血,活血瘀行则血活。有热结于中,暴吐紫黑血者,吐出为好,吐未尽,加桃仁、红花行之。大抵鲜血宜止,瘀血宜行。润燥,消肿止痛。凡血热、血瘀则作肿作痛。治经闭便难,血运口噤,胎死腹中,非活血行血不能下。痘疮血热,《本草》不言治痘。喉痹不通。又能入心经,生新血。须兼补益药为佐使。俗用染红,并作胭脂。胭脂活血解毒。痘疔挑破,以油胭脂敷之良。少用养血,多则行血,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相类,故治血病。有产妇血闷而死,名医陆氏以红花数十斤煮汤,寝妇于上而熏之,汤冷再加,半日而苏。《金匮》有红蓝花酒,云治妇人六十二种风。《本经逢原》: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活血解痘毒,散赤肿,产后血晕,及胎死腹中,并宜和童便服之。少则养血,多则行血,过用使人血行不止,且性兼上行,不可不知。亦主蛊毒下血,堪作胭脂。治小儿聤耳,解痘疔毒肿。产后血闷,以红花十斤,煮汤盛桶,置于横格之下,舁妇寝上熏之,汤冷再加,半日乃苏。《本草求真》:[批]活血通瘀。红花专入心包、肝。辛苦而温,色红入血,为通瘀活血要剂。血之下而清者,营虚有热;血之下而浊者,热与湿蒸。血色鲜者属火发,血色黑者属血燥极。血与泄物并下者,属有积,或因脉络受伤;血从尿出者,属火动,或因房劳过度,营血妄行。血色黑黯,面色枯白,尺脉沉迟者,属下元虚寒,阳虚阴走;呕吐而见血色紫凝者,属热甚销铄,故见稠浊。热甚水化,故血见黑而紫。血从汗者属火。喜伤心,喜则气散,故血随气以行。血在粪前者为近血,其血由于大肠;血在粪后者为远血,其血自于肺胃,由气虚肠薄,故自渗入而下出也。血自口鼻上出,为阳盛阴衰,有升无降。盖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一有外邪内侵,则血滞而不行。红花汁与血类,故凡血燥而见喉痹不通,痘疮不起,肌肤肿痛,因血热血瘀,作肿作痛。经闭便难,经闭本有血滞、血枯之分,但此止就血滞论。血晕口噤,子死腹中,治当用此通活。时珍曰: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按《养疴漫笔》云:新昌徐氏,病产晕已死,但胸膈微热。有名医陆氏曰: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乃可活。遂亟购得,以大锅煮汤,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妇寝其上熏之,汤冷再加。少倾指动,半日乃苏。但用不宜过多,少用则合当归能生,多用则血能行,过用则能使血下行不止而毙。胭脂系红花染出,[批]胭脂红。可治小儿聤耳。红蓝花三钱半,枯矾五钱,为末,以绵杖缴净吹之。无花则用枝叶。一方去矾。并解痘疮毒肿。胭脂即红花染出,有痘疮挑破,以油胭脂敷之良。《得配本草》:得酒良。辛、甘、苦,温。入手少阴、足厥阴经血分。破瘀血,行新血,散肿止痛。血行痛自止。配当归,活血;配肉桂,散瘀。破血,多用,酒煮;养血,少用,水煮。产后勿宜过用,使血行不止而死。《本经疏证》:红蓝花,初捣出水色黄,黄水去尽,方有红色,以染布帛,其红甚鲜泽,而味辛性温,其有力于行血固宜。开宝所胪产后血运口噤,正与仲景六十二种风合。盖口噤非风不能成也。腹内恶血不尽绞痛,又与腹中血气刺痛合。盖但瘀作痛定而不移,曰绞曰刺,仍是气为之也。治血者因其始黄终赤,德协火土,故能彻上彻下;治气者因其味辛性温,辛则能散,温则能通。因是而思,则其有异于他物之通瘀矣。《本草分经》:辛、甘、苦,温。入肝经。破瘀活血,润燥消肿。过用能使血行不止。【现代药理研究】1. 红花黄色素II、III和醌甙母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红花油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2. 红花黄色素能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3. 红花煎剂小剂量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大剂量时对心脏又产生抑制作用。4. 红花煎剂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梗死。5. 红花黄色素对乌头碱所致有一定对抗作用。6. 红花注射液能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明显保护脑梗塞动物的脑组织。7. 红花还能扩张外周血管;红花黄色素具有降压作用。8. 红花黄色素、红花醇提液能明显延长常压和减压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9. 红花对缺氧脑病及缺血心肌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0. 红花黄色素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11. 红花黄色素、红花水提液与5%甲醇提取物均有消炎作用。12. 红花黄色素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花多糖对免疫功能有既抑制又促进的双重调节作用。来自:传播中医书馆 && 《历代中医本草》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6:15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赵东奇大夫电话咨询
赵东奇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颈肩腰腿痛以及相关中医内外妇儿皮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赵东奇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推拿科好评科室当前的位置:&&&&&&
(Carthami Flos。)
问中医问病友快来参与讨论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Y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红花含红花黄色素及红花甙。红花甙经盐酸水解,得葡萄糖和红花素。还含15α,20β-二羟基-Δ4-娠烯-3-酮。另尚含脂肪油称红花油,是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甘油酯类。
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Y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盏。(《妇人良方补遗》)
③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⑦治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⑧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⑨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
用红花制成5%的注射液,在痛点或循经取穴注射。针头刺入后先行提插,待患者有酸麻胀感后再注入药液,每穴0.5~1毫升,每天或隔天1次,疗程视病情而定。观察132例,经治3~15次后,痊愈51例(37.8%),显效49例(37.1%),好转21例(15.9%),无效11例(8.3%),有效率达90.8%。有的注射5~6次即愈,1年多未见复发。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有的首次注射后有酸痛加重现象,以后多能逐渐减轻,一般仍继续治疗,不需使用辅助药物。
②治疗砸伤、扭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等
取干红花按1%的比例浸入40%的酒精中一周,待红花呈黄白色沉于瓶底后,用纱布过滤。临用时加1倍蒸馏水稀释,以脱脂棉浸湿外敷,用绷带包扎,如果加热则效果更为显著。换药次数视伤处的轻重而增减。治砸伤、扭伤775例,痊愈347例,好转399例,无效29例。较轻病例2~3天即可恢复,较重者敷药后3~5天亦即充血消失,肿胀渐消。另治腱鞘炎59例,痊愈18例,好转39例,无效2例。此外,本品对疖肿初期亦有效,但已化脓者无效。
③治疗褥疮
用红花500克加水7000毫升,约煎2小时红花呈白色后过滤取液,再用文火煎约3~4小时,使呈胶状。用时涂于纱布上贴患部,覆以消毒纱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据20例24处褥疮治疗观察,5次以内治愈者8处,10次以内治愈者11处,10次以上者5处(其中有20~25次治愈的2例,病程达1~2年)
④治疗冠心病
用红花5钱、郁金6钱、丹参6钱、瓜蒌1两为一剂,经煎熬成流浸膏再烘干研碎后压成片剂30片。每次10片,日服3次,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44例,经2~4疗程后,90%以上心绞痛患者的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显效48.8%,改善41.5%);对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63.5%(显效40.9%,好转22.6%)。初步证明:对轻度、中度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并具有如下特点:㈠疗效出现较快(第1疗程症状改善者达75.6%);㈡服药期间疗效较稳定(硝酸甘油类药物停减率100%);㈢对合并有第一期和第二期高血压的患者同样有效。服药后几无副作用,除1例仅有短时上腹不适、轻度腹泻外,并无影响食欲和肠胃功能及其它不良反应。
⑤治疗胼胝
取红花和地骨皮各40克研成细末,加甘油适量(约100克)搅匀备用。用药前以温肥皂水洗脚,擦干,涂油于足底,用消毒敷料包扎,每日2次,换药周余即可获愈。如胼胝有脓液内积,可以无菌梅花针轻刺引流脓液后,再行涂药,经数日后亦可痊愈。
孕妇忌服。
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红花含红花黄色素及红花甙。红花甙经盐酸水解,得葡萄糖和红花素。还含15α,20β-二羟基-Δ4-娠烯-3-酮。另尚含脂肪油称红花油,是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甘油酯类。
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Y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盏。(《妇人良方补遗》)
③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⑦治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⑧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⑨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
用红花制成5%的注射液,在痛点或循经取穴注射。针头刺入后先行提插,待患者有酸麻胀感后再注入药液,每穴0.5~1毫升,每天或隔天1次,疗程视病情而定。观察132例,经治3~15次后,痊愈51例(37.8%),显效49例(37.1%),好转21例(15.9%),无效11例(8.3%),有效率达90.8%。有的注射5~6次即愈,1年多未见复发。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有的首次注射后有酸痛加重现象,以后多能逐渐减轻,一般仍继续治疗,不需使用辅助药物。
②治疗砸伤、扭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等
取干红花按1%的比例浸入40%的酒精中一周,待红花呈黄白色沉于瓶底后,用纱布过滤。临用时加1倍蒸馏水稀释,以脱脂棉浸湿外敷,用绷带包扎,如果加热则效果更为显著。换药次数视伤处的轻重而增减。治砸伤、扭伤775例,痊愈347例,好转399例,无效29例。较轻病例2~3天即可恢复,较重者敷药后3~5天亦即充血消失,肿胀渐消。另治腱鞘炎59例,痊愈18例,好转39例,无效2例。此外,本品对疖肿初期亦有效,但已化脓者无效。
③治疗褥疮
用红花500克加水7000毫升,约煎2小时红花呈白色后过滤取液,再用文火煎约3~4小时,使呈胶状。用时涂于纱布上贴患部,覆以消毒纱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据20例24处褥疮治疗观察,5次以内治愈者8处,10次以内治愈者11处,10次以上者5处(其中有20~25次治愈的2例,病程达1~2年)
④治疗冠心病
用红花5钱、郁金6钱、丹参6钱、瓜蒌1两为一剂,经煎熬成流浸膏再烘干研碎后压成片剂30片。每次10片,日服3次,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44例,经2~4疗程后,90%以上心绞痛患者的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显效48.8%,改善41.5%);对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63.5%(显效40.9%,好转22.6%)。初步证明:对轻度、中度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并具有如下特点:㈠疗效出现较快(第1疗程症状改善者达75.6%);㈡服药期间疗效较稳定(硝酸甘油类药物停减率100%);㈢对合并有第一期和第二期高血压的患者同样有效。服药后几无副作用,除1例仅有短时上腹不适、轻度腹泻外,并无影响食欲和肠胃功能及其它不良反应。
⑤治疗胼胝
取红花和地骨皮各40克研成细末,加甘油适量(约100克)搅匀备用。用药前以温肥皂水洗脚,擦干,涂油于足底,用消毒敷料包扎,每日2次,换药周余即可获愈。如胼胝有脓液内积,可以无菌梅花针轻刺引流脓液后,再行涂药,经数日后亦可痊愈。
孕妇忌服。
含有红花的中成药
含有红花的保健品
红花同类药品
关注或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39药品通
联系邮箱:ypk@mail.39.net
合作电话:020-1/8673(媒体&市场合作)
掌上用药查询、预约挂号、问医生,随时与万千病友交流。
更多药品信息扫描二维码查看红花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红花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
学习啦【食材知识】 编辑:立文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那么你知道红花的其他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红花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花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齿端有锐刺;几无柄,微抱茎。头状花序顶生,直径3~4cm,总苞片多层,最外2~3层叶状,边缘具不等长锐齿,内面数层卵形,上部边缘有短刺;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初时黄色,渐变为橘红色。瘦果白色,倒卵形,长约5mm,具四棱,无冠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红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养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红花的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红花的附方
  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妇人良方补遗》)
  ③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⑦治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⑧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⑨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看过&红花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红花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食材知识】图文推荐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红花油,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
&&红花:菊科(Aster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为Carthamus tinctorius,原产於亚洲、非洲部分地区,从印度中部起沿中东至尼罗河上游和埃塞俄比亚。株高0.3??1.2公尺(1??4呎);花红、橙、黄或白色,乾花可提取红花素(一种重要的红色纺织染科,但自合成苯胺染料问世以来,仅在西南亚部分地区继续使用)。红花还可用作调味品番红花的掺和剂。由于红花油不因久置而发黄,现用於清漆和颜料生产。但红花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主要供制人造奶油、沙拉油、食用油。炼油後的渣块可饲牲畜。红花主产於印度,已作为油料作物引入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土耳其和加拿大。目前我国新疆出产的红花子和西藏生产的藏红花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声誉。各家论述:1.《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2.《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3.《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书上的红花4.《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5.《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6.《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7.《本草衍义补遗》: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8.《本草经疏》:红蓝花,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者,缘恶血不下,逆上冲心,故神昏而晕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恶血下行,则晕与口噤自止。腹内绞痛,由于恶血不尽,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则不下;瘀行则血活,故能止绞痛,下死胎也。红蓝花本行血之药也,血晕解、留滞行,即止,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  9.《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沥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http : // w w w .x j h h z y .c o m/10.《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同苏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经闭,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也;分量多寡之义,岂浅鲜哉。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5-01 15:0105-01 15:0505-01 15:1005-01 15:1205-01 15:1905-01 15:2105-01 15:2205-01 15:2205-01 15:2505-01 15:25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版权所有 &便捷服务网& Copyright& 2011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208号友情提醒:便捷服务网是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参与双方任何交易活动!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9 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虚血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