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叫庞良晨的

当前位置:黑龙江晨报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黑龙江晨报
《黑龙江晨报》是新中国第一张晨报,创刊于日(时称《东方晨报》)。她以犀利精辟的文字,深刻敏锐的观点及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社会的鲜明个性,在黑龙江省、 尤其是哈尔滨市报界独树一帜,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目前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 、大庆等大中城市拥有读者50余万人。第一批晨报人为佟堃、白永利。性&&&&质新中国第一张晨报创刊时间日版面数24个版面创刊人佟堃
最新改版的黑龙江晨报《黑龙江晨报》始终秉承 “做深、做精、做大、做强”的办报理念,坚持办报的高质量、高品味、高标准、高要求,不媚俗、不迎合低级趣味,努力探索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有效结合。 根据发布的《 2003 中国内地报刊杂志影响力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晨报》是黑龙江省最具成长型的报刊,成为最受黑龙江省,特别是哈尔滨主流群体关注的大众媒体。日再次改版后,黑龙江晨报调整为包括时政、经济、政法、民生、现场、热点、报料、评论、视野、文化、体育、医疗等在内的24个版面,重点打造独家新闻和现场新闻,再次赢得读者认可,市场反馈良好。
时事要闻版:以深度报道见长,聚集热点、难点事件,探讨重大现实问题,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权威时效,深得民心,其直面社会问题的勇气赢得了广泛赞誉;综合新闻版: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是您了解全省各地、各行各业最新动态的窗口;社会新闻版:源于群众生活,反映百姓身边新鲜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晨报视野版:大篇幅深度报道,剖析国际风云、反映国内时事,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重大题材;新闻纵横版:追踪焦点,透视热点,长于背景披露,善于新闻分析,讲述新闻背后 的新闻,使人眼界大开。十年辛苦不寻常――《黑龙江晨报》建社十周年感言[1]
作者:靳国君(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
东晋人陆机的《文斌》,讲的是为文之道。他说为文“知之不难,能之应难”,意思是,知道怎么写文章不难,写好文章难。报业的知与行,也同此理:知道怎么办报不难,办好报则很难。改革开放后,办报势席卷南北,许多单位申请办报,各行各业要求办报的人也很多,似乎有文化就能办报,能看报就能办报,视办报为举手之劳。一些报纸办是办起来了,到头来无非是半死不活地活着,也有一些很快就夭折了。真正办起来又办得好了,并不多,《黑龙江晨报》就是这不多中初具特色的一家。   成如容易却艰辛   白居易有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是说辨才较难,需要时间,所谓’需待七年期”,是说时间之长,并非整整要七年。一张报纸、一本刊物办起来,前程短期难卜,优劣庶几难定,一时只是雾里看花,雨中寻景。办报、办刊没有10年是不成的,借用白居易的诗意,可说是办报需待10年期。   《黑龙江晨报》办到现在,整整十年了。她经历了困难期、巩固期,进入了发展期,大家说她成功了,赞誉有加,这是晨报总编辑和全社同志得到的充分肯定和褒奖。老前辈董必武有一句话说得精辟:“人生在世,事业为重。”古往今来,事业成功是十分难得的。晨报的同志们应当感到这十年创业成功的幸福,这是人生一大乐事。   想当年,佟堃和白永利,两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离开《哈尔滨日报》和《生活报》,告别那里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裕的待遇,走到一起,开始了晨报的艰苦创业。   他们开辟的是一条新路。晨报从诞生那天起,就得自己去闯天下。佟堃、白永利手中只有暂借的5000元钱,借钱开办;没有编辑记者,他们请来新闻界5位老同志,借余热发光;没有办公室,他们借来4个房间,借地生报。初期,几个创业者,只有奉献,没有报酬;只有日夜奔波,没有休息日;只有往哈一百、道里菜市场等人多的地方送报,免费赠阅,培养读者,没有可依托的发行网络。一切从无开始,从零出发,事事得求人,碰壁之事常有,白眼冷面常见。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动摇,没有退缩,他们顶着创业之艰,迎着开拓之难,不计寒暑,披荆斩棘,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开辟出了晨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辟出了一块新的思想文化阵地。晨报由当年创刊时的4开8版,铅字印刷,发展到现在的4开32版,激光照排,彩印;由当年只在哈尔滨赠阅几千份,到现在省内外发行近20万份;由当年在报界叨陪末座,到现在与各报互为瑜亮,得到全国报业的承认,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这是晨报新老职工精神和心血的结晶,是对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贡献。   “淡妆浓抹”常相宜   晨报10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或淡妆,或浓抹,常有新意。说“总相宜”,似是过誉,说常相宜,较为妥帖。其风格和特点逐渐形成,印象深刻,我有六比;   一、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歌唱时代精神,是悦耳动人的主旋律。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浓墨重彩,突出精髓。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宣传,时效性强,稿件精炼。对改革开放重大措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宣传,位置醒目,提纲挈领。团结、稳定、鼓劲,是其基调,正面宣传为主,是其宗旨。   二、典型宣传视野开阔,是带露的百花。哈尔滨电业工人李庆长在默默无闻时,晨报推出长篇通讯《心揣一团火,温暖千万家》,引起强烈反响。先后刊发的全国劳模马永顺、王启民、孙俊福等人的事迹,弘扬正气,催人奋进。哈尔滨造纸厂意外遭受火灾,大批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闻讯纷纷奔赴工厂,不顾生死,与烈火搏斗,抢救国家财产,晨报立即发出感人泪下的通讯《工人本色》。在1998年我省遭受百年特大洪   水侵袭时,晨报租用飞机火速采访,大部分记者走上抗洪第一线,在风里浪里扑捉新闻,连续发出大批稿件,为抗洪群英立传。他们固定版面,常年宣传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谱写群英谱,在追逐娱乐“流星”的流行时尚中,独树一帜。   三、传播信息既快又多,是纸上的网络。不论是国内和国外,不论是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还是投资、证券、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只要是有用的最新信息,总是及时刊出,方寸之间必有新闻。   四、经济和教科文卫的报道分量重、层次深,是读者的大学。各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新趋势、新课题,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总有重点稿件刊发,阅后必有所得,思考必有所悟。   五、国际问题解疑释惑,观点鲜明,立场正确,是有深度有说服力的专题讲座。围绕和平与发展,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讲政治多极化,条分缕析;讲经济全球化,利弊同陈;讲加入WTO,既讲机遇又讲挑战。讲外交、军事,既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又不“天低吴楚,眼空一切”,使人头脑清醒,坚定信心,冷静观察,韬光养晦。   六、宣传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是润物的细雨,无声的和风。锐利的批评,是带刺的玫瑰;真实的揭露,是刮骨疗毒。心系万家忧乐,一片爱国爱党之心。   版面设计大方有序,层次分明,中规中矩。新闻标题浓眉大眼,概括精练,一语中的。短稿琳琅满目,简明,读之不嫌其短;常发大块文章,文好,读之未觉其长。通观全貌,策划自成一格,“淡妆浓抹”,初露大家风范。   菽粟之交写主流   读者喜欢晨报,听街谈巷议可知,在旅次馆舍中可见,在《我和晨报》专栏中看得更为分明,数以百计的大批来稿,吐露心声,夹叙夹议,情凝笔端,晨报与读者是菽粟之交,得读者之心,晨报的编辑记者对此格外看重和珍惜,这是报纸生存的沃土,发展的良因。   晨报社长兼总编辑佟堃同志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职工基本都有高学历,但是学识、阅历、经验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思想方法和认知力也有差距。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编辑、记者感兴趣的,不等于是读者关心的;读者关心的,才是编辑部应当格外重视的。”这是真知灼见,也是办好报纸的真谛。   他们 厥佣琳叩牡缁啊⒗葱拧⒗锤澹?厥佣琳叩囊饧?⒁?蠛徒ㄒ椋?段液统勘ā纷ɡ福?琳呓彩龅拇罅渴率担?杌娉隽苏飧鎏氐恪Nㄆ淙绱耍?庞谐勘?谌莸姆岣恍浴⒐惴盒浴⑷褐谛浴?纯疵刻斓某勘ò桑?ㄉ嫌惺忻竦男纳?湍烟猓?姓??幕赜?托卸?挥信┐宓男氯撕托路纾?谐鞘械慕ㄉ韪脑欤挥薪滞返亩?顺【埃?锌蒲Ъ业姆⒚鞔丛欤挥猩?钚〕J叮?形摹⑹贰⒄堋⒕?拇罂翁猓挥卸约佟⑽薄⒘拥慕衣叮?卸哉妗⑸啤⒚赖脑扪铩@?酚胂质等塾谝宦??把舸喊籽?庇搿跋吕锇腿恕被慵?惶谩?   晨报努力适应读者需要,但又不是“跟着感觉走,拉着梦的手”,而是做具体分析,针对价值取向有对错之分,趣味有健康与庸俗之别,要求有可行与不可行之异,风尚有进步与落后的不同,他们划清界限,重视主流民意,顺应主流民意,反映主流民意,求新而不猎奇,服务而不媚俗,标新而不立异。人有,我不一定有;人无,我可能有,时有独到的创意,常防新闻流行病的传染,不为这“星”、那“星”做无谓的炒作,不为这先生、那女士做廉价的吹捧,编辑、记者甘于幕后服务,读者来稿取舍不论张、王、李、赵、刘。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旗帜鲜明;讲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除旧布新。新事、国家、天下事,尽收眼底,观九州于须臾,抚四海于良晨,读者怎么能够不喜欢呢?   不负关爱和期盼   晨报10年成绩可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导向尤为可贵。不过,由于它是新人、新队伍办起来的一张新报,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有的报道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受碰者口出微词也在情理之中。它之所以能够办下来,站住脚,是有广大读者的关爱。再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省委的关怀和几任省委主管领导的关心和爱护。省委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十年内几次变化,但是每一任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都对晨报扶持有加。晨报取得成绩,他们充分肯定;晨报有不足,他们及时指点,耐心引导;晨报有困难,他们亲自帮助解决。一位省委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对新闻宣传要严格要求,及时提醒,不断促进提高宣传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对媒体体谅,报纸天天出,广播电视天天说,要想一点纰漏没有,很难啊!”以这样的胸怀和眼光对待媒体,对待晨报,是热风吹雨,舵正利舟,晨报受益匪浅。   晨报现在是春景宜人:“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大家对晨报寄以厚望,期盼晨报春色满园,万紫千红。前面的路还很长,路上也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和考验,企望晨报的同志认真回顾过去的10年,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视经验为财富,化经验为营养,以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团队精神,继续开拓创新,争取在第二个10年,把晨报做大做强,成为全国一流的报纸,全省报业的又一大亮点。■   (新闻传播)
执子之手——贺《黑龙江晨报》创刊十周年 [2]作者:蒹葭伊人
一个落叶飘飞的金秋,你蹒跚着步履,在黑土地上萌芽。那时在何方?年幼的我还不知道你的到来,或许那时我正徘徊在乡间的小路上折着树枝;和小伙伴在娇阳下打闹着、追逐着,在寻找蜻蜓和蝴蝶;或许正躲在妈妈背后拉着她撒娇;可能是蹲抚摸那条温驯的大黄狗;或许是在葡萄架下面数着葡萄吧!反正在那个秋天,父母宠爱着年幼的我。一定也有许多人宠爱你,呵护你,关心你。你把根伸入黑土,汲取营养,众人的汗水灌溉了你,你就在沉默中壮大枝叶。
去年秋天,清爽的秋风中带着恬静,裹夹着你飘到我面前。那时,你踏着落叶款款而来,撞上了我寻求浪漫与新奇的心灵,于是我年轻张狂的岁月里,开始有了你的稳重成熟。从此你便深获我心,我决定紧随你的墨痕,踏遍我喧闹的路程,让我在纷扰中生出一点闲。我又不想仅仅这样与你擦肩而过,有了一种无知的冲动,提起笔,于是你的血液里渐渐注入了我的笔墨,我于懵懂中,书写了你的灵魂。你的繁荣我应该尽责任,这样我与你就荣辱与共了吧!
又将有一个秋天来临,是我们相识的第二个秋天,听说你要过生日,我高兴的竟手足无措。想把这一年来我所知道的,你的好处都道给别人听,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没什么可说,只因为一激动,一切都纷纷的争着涌出来,堆在脑子的一处,一时间竟理不出个头绪来。
你带着不同的字体和各种图片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你阅历了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收入了许多地方的新闻轶事。换上彩衣的你,比原来又漂亮了许多。你总在不断的充实自己,改变着自己。我则放纵着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尝试着写不同的文字。你不能发出声音,就把想说的话凝成一段段文字,写在心上展示给别人。现在,你迈着踏踏实实、刚正不阿的步子,走着独特的道路。“”有你独特的情调,“文史大观”有你的书卷气,“声音”有你的,“花鸟鱼虫”体现了你对生活的,要精粹、奇闻、漫画,你还有“九州方圆”。这些构成了你丰富的人生,使得你在众人之中脱影而出。
十年是微不足道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几个十年可以聚成一个人生,更多的十年凑在一起能形成一个有泱泱大国的五千年。你生命中的这十年,是你走向繁华的十年,朴实的语言铸就了你,现代城市的喧器成就了你。
你离起点渐行渐远,离精彩却越来越近了。因为有了你,生活中每一天都是新的、惊奇的。于是,走过你身边的人,都感染了一种无名的。
自从那个秋天轻轻的捉住你的衣裳襟,让你指引我的行程,就再也不想放开,就这样走下去,不会厌烦,不知疲倦。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向读者汇报——写在《黑龙江晨报》创刊十周年之际[3]
东北网哈尔滨12月31日电今天《黑龙江晨报》发表题为《向读者汇报——写在〈黑龙江晨报〉创刊十周年之际》的文章,庆祝《黑龙江晨报》创刊十周年。全文如下:
十年,弹指一挥间。
日,一张散发着墨香的新报纸诞生于松花江畔;日,一份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日发行量20多万份的报纸已在全省报刊中名列前茅。
十年,用报龄衡量也许太短,用心衡量却很长、很长。
十年里,晨报人以心血打磨文字,《黑龙江晨报》从幼稚走向成熟。《黑龙江晨报》是晨报人精心奉献给社会的一份记录,真心捧给读者的一份汇报。
报纸从每周两期、4开8版、黑白印刷,到今天的日刊、4开32版、彩色印刷;报社办公条件从打游击式的租房办公,发展到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智能化采编大楼;日发行量从最初的不足万份,发展为现在遍布龙江大地的20多万份;从业人员从十几个人发展为现有编辑、记者百余名……《黑龙江晨报》已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新闻战线的小字辈,一步步走进读者的视野,一点点扎根读者的心里,成为黑龙江的重要主流报纸,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2003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在北方严寒的季节里,在新世纪灿烂的阳光下,承载着广大读者的祝福和所有晨报人的心血和汗水,年轻的《黑龙江晨报》迎来了自己10岁的生日。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现在的晨报正是灿烂怒放的青春时节,回顾走过的波澜壮阔的风雨路程,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是晨报人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最终傲然挺立的制胜心法。
晨报的独特成长过程向世人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市场的激烈厮杀中,一张报纸,没有巨额启动资金,没有传统行政手段,一样可以办得成功。
晨报的发端是从哈尔滨市南岗区汉广街62号一幢不起眼的小二楼里开始的。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促成了我省思想解放的大潮再度涌动。几经论证,创办晨报被列为省委宣传部的一个重点项目。
没钱、没设备、没采编队伍、没发行量——这就是开始起步的晨报所面临的现实。面对特殊的困难条件,创业决心十足的晨报领导集体没有把希望寄托在等、靠、要上,而是把着眼点放在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这一基本点上。为了迅速地打开市场,为了扩大影响,编辑、记者走上繁华的大街向读者赠送报纸。
时值寒冬腊月,办公室所在的南岗区环卫局下设的简陋招待所,院里是十几台清淘厕所的拉粪车。因为少有旅客住宿,暖气几乎不热。屋子寒冷,大家身穿羽绒服、脚穿大棉鞋写稿、改稿,有时手冻得握不住笔,只好停下来放在衣服里暖暖后再写。
就是在这个小二楼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东方晨报》(《黑龙江晨报》前身)发出了自己最初的声音。二十几个编辑记者把一张8个版的报纸办得有声有色,初步确立了晨报的办报风格,奠定了晨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白手起家的晨报人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计较待遇、条件,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办报上。在晨报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仿佛上满了“发条”,工作中的压力变成了动力。
那是一段艰苦而又美好的日子,那是一段创业的日子,那是晨报永远的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关心的就是晨报关注的
作为新中国第一张晨报,《黑龙江晨报》创办之始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告诉我们:晨报的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和争取广大的读者,只有赢得了读者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赢得主动权。
为了实现“办好报纸”的承诺,十年来,我们潜心修炼,我们精心打造。《黑龙江晨报》的报道领域始终围绕着党和政府重视、广大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
如冬季供暖、教育问题、医疗收费、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环境建设等等,以“为百姓分忧、为政府解难”为基本依据,从维护大局出发,接触热点,破解难题,通过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广为群众关心、深受领导重视的典型报道、重点报道、深度报道、追踪报道,树立了晨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声誉和影响力,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省领导多次表扬晨报舆论导向正确,舆论监督主动,社会作用积极。
10年前,当一名国企的技术人员跳槽成了被告,晨报的声音也传递到社会:《赵鸿,该不该走?》、《人才应该属于谁?》,引发社会各界对新形势下人才合理流动的思考。
当哈尔滨市儿童公园将晨练老人拒于门外,晨报密集推出《儿童公园不该拒晨练老人于门外》等13篇报道,最终促使问题解决。
当许许多多的年轻父母为接送子女而烦恼时,晨报以大量篇幅连续发表了记者调查《一个家长的苦恼》,把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问题摆到桌面上,不久一些学校推出了看护班,社会上一些个人和企业开办起接送孩子的业务……
人文关怀精神是晨报编辑部始终的追求。一位拒绝向老师下跪的中学生为什么愤而砸伤自己的手指?这里面反映出怎样的教育问题?1998年,晨报的报道《陈晓欧砸伤自己的手指》一经刊出就在社会上引发,全国几十家报纸转载。这篇报道进而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具有探讨意义的话题:校园体罚和精神虐待如何避免?师道怎样才能尊严?
1999年,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一名女学生下课时进了教师的厕所。学校有关人员发现后,将这名学生锁在厕所里。事发后学校领导不但不承认错误,还要处罚学生。校长、老师的观点是:这是制度,也是为了保护老师的“尊严”。由此引发的晨报记者的《关于中小学厕所的调查报告》告诉社会的却是:许多中小学的学生厕所,孩子们入厕无处下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却视而不见。正是因为学生不愿或不敢去室外厕所,才演出了进入老师专用厕所里而被处罚的事情。
“他们被国外杂志称为活在哈尔滨的最后的俄罗斯‘莫希干’,他们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对他们来讲,中国是异国,而哈尔滨不是异乡……”《老俄罗斯人在哈尔滨》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凝重的历史画卷。
当打工妹玄丽华讨工资遭遇暴行时,晨报关于《打工妹玄丽华讨工资遭暴行》的连续报道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谁来尊重打工者?”
体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感受生活的原汁原味,关注民生,为民解难,呼唤真情,使晨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品位胜出。晨报给予更多关注的不是充斥绯闻的影视明星,而是大批生活着的普通人,他们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以及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在晨报的版面上得以充分展示。实践证明,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反映出改革和发展的大主题。
晨报同样十分注意提高社会新闻以及副刊、专刊文章的品位和格调。虽然晨报是一张规模小、新创刊的报纸,但编委会要求社会新闻以及副刊、专刊文章要讲求报道的方式和角度,讲究品位和格调,要做到内容有度,报道有方,努力去提升社会新闻的品位,使之与提高读者的精神境界、文明程度结合起来,做到“微言中含大义,细微处见精神”。
《黑龙江晨报》虽然创刊较晚,但“做深、做精、做大、做强”的办报理念始终鞭策着我们坚持办报的高质量、高品味、高标准、高要求。不媚俗、不迎合低级趣味,下大力气努力探索严肃的思想性和现实的市场化的有机结合,在努力抓独家新闻的同时,从不猎奇和炒作。
在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后,《黑龙江晨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大批充满向上的、鼓舞人心的、启迪人们思想力量的报道。鲜活的新闻,深刻的观点,先进的理念,不仅让新生的晨报表现出大气,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同时也在国家和省里的各类新闻评奖中赢得了荣誉。到2002年末,《黑龙江晨报》共获得中央及省部级新闻奖200多篇,其中全国晚报好新闻一等奖4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黑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2篇;黑龙江省报纸奖一等奖15篇;黑龙江省晚报好新闻特等奖2篇,一等奖12篇;东北三省晚报好新闻特别奖5篇,一等奖20篇。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奇迹总是在发生之后才备受激赏与赞叹,而此前的合理的自信与不羁的预言肯定要遭遇嘲讽与非议。曾经有多少人认为晨报是“一群两手空空的年轻人在瞎折腾”,但就是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7岁的“初生牛犊”,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报社编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新老报人的团结协作下,在广大读者的倾情关爱下,以“新鲜、深刻、先进、卓越”的精神,谨慎地还原,理性地整合专业资讯,建设性地传播生活理念,在获取新主流人群高度注意力的同时,也使晨报的影响力扶摇直上。
晨报的编辑记者队伍以拼搏进取的形象,获得广大读者的赞扬。抗洪的紧要关头,他们不是和老百姓一起乘船驶向安全港湾,而是冲向惊涛骇浪里的最险处;浓烟滚滚中,他们顾不得去想随时要爆炸的液化气罐,而是想方设法冲进火场,抢拍惊心动魄的第一手扑救图片;沉沉夜色里突发重大交通事故,他们从被窝里跳出来火速出击,和闻讯而来的交警一起赶到现场……在更多的日常报道时,面对大量的群众投诉、经济纷争、部门工作、行业纠风、、腐败典型等种种市相百态,他们整日、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从普通中找出不普通,从平凡中找出不平凡,在日益浮华喧嚣的尘世里不屈不挠地历练着自己睿智、清醒的眼睛,把新的发现奉献给读者。这就是晨报的编辑记者每天做的事情,这就是晨报人的工作。
不管在什么困难情况下,只要新闻事件发生,晨报的记者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在许多新闻报道中,晨报打响了第一枪。
创刊伊始,报社编委会就提出,要办一张党和人民满意的报纸,就首先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编采队伍,这是晨报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晨报编委会的规定明确:报社编辑记者的任务,第一是办好报纸,第二是办好报纸,第三还是办好报纸。在编委会领导下,一支适应新形势、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能打硬仗的编辑记者队伍已经形成。
“当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报纸上;当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十年来,为了给我们深爱的读者奉献出精彩的新闻,奔波跋涉在这条充满理想、拼搏、汗水和艰难的路上,晨报人无怨无悔。因为,新闻之于我们,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新闻之于我们,还是一种产品,一种力图吸引读者令读者欢迎的精神产品。十年,3650个日日夜夜,3000多期报纸,为了尝试为读者做得更多、更好,我们付出了不懈努力。“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读者?”答案只能是更新、更好的新闻作品,希望我们用心奉献给读者的那些文字、图片、版式,经过时间洗礼与锻造,仍然蕴涵着打动人心的力量与光彩。
忘不了那沉甸甸的关怀
多年来,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支持信任和各阶层读者的广泛支持,一直是晨报人拼搏奋进、与时俱进的动力。
得知晨报迎来10岁的生日,许多省领导欣然命笔,写下对这张充满朝气的报纸的勉励和期许。省长题词“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开放意识”;省委副书记不仅为晨报《晨钟报晓》系列丛书写序言,还题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对晨报未来寄予了殷切希望。、宣传部部长为社庆丛书撰文,对晨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省离退休老领导孙维本、李剑白、赵德尊、陈雷、周文华、王钊、王海彦等也纷纷题词、撰文,寄语晨报,祝愿晨报越办越好。
还有教师、大中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工人、农民、军人……许许多多的读者书写着自己和晨报的不解之缘,表达着同一种深情:十年来,晨报始终与读者心灵相通,带给人们力量和希望,祝愿晨报如东升旭日,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其实,晨报十年来从萌芽到发展始终得到社会各界领导和读者的共同呵护。翻开由3000多期报纸组成的厚厚的合订本,几乎每一篇脍炙人口的报道背后都积淀着这种关怀和支持。几乎晨报的每一篇起到轰动社会效果的稿子,读者都能在连续报道中看到有关省市领导的及时批示,甚至在某些重大的报道中,一些领导还亲自指导,这对晨报的记者和编辑来说,都是莫大的精神鼓舞。
早在1996年,晨报在头版头条刊发《哈市一些声讯台内容不健康》,对声讯台传播迷信、色情、赌博内容,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批评。报道引起了当时的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的重视,指示有关部门对哈市声讯台进行清理整顿。1999年,声讯台又出现越轨行为,大肆宣扬堕落淫秽等不良内容。晨报推出系列报道《到底想干什么》,当时的省委副书记和、宣传部长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哈尔滨市委宣传部、扫黄办、电信局等部门对声讯台进行了彻底清查,对存在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声讯台要停业整顿、严肃处理,同时肯定《黑龙江晨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应坚持不懈,净化社会空气。”
1999年,晨报《性病专科招太损》的连续见报,副省长王佐书还以患者的身份到哈市9家医院进行了“微服私访”。省城多家违规性病门诊被停业整顿,医疗秩序在短时期内有了较大的改观。
2001年11月,晨报以内参的形式反映:位于哈市黄金地段、价值千万的“大鹰楼”被主管部门以150万的低价卖给了私营企业;与此同时,坚持在楼内从事了几十年生产经营活动的5家企业的500多名职工因失去生产经营场所而面临严重的生活困境。毫无疑问,隐藏于“大鹰楼”交易背后的背景也引起了领导的重视。省长在本报内部参考上做出批示,责令相关部门督办,查清此事。在省领导的直接过问下,“大鹰楼”被省轻工局买回,继续供下属企业使用,500多名职工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解决了百姓的实际困难……
十年来,一大批忠实的晨报读者、作者、通讯员真心热爱着新闻事业,始终关注晨报发展,提供大量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和线索,撰写大量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和副刊文章。是他们不断注入的智慧和汗水,才使晨报信息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深度报道越来越多,文章越来越厚重严谨。
作为晨报人,我们清醒地知道,如果没有各级领导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关怀,如果没有千千万万读者的支持,特别是那些最底层的普通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晨报就不会有今天的种种成功。
日,一个崭新的日子。
今天,我们作别十年的耕耘与荣耀;明天,我们将开始新的跋涉与拼搏。
全体晨报人会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虚心钻研,用我们全部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最珍视、最感谢的读者奉献出更好的精神食粮。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最珍视、最感谢的读者奉献出更好的精神食粮。
晨钟响彻龙江――《黑龙江晨报》十年发展述评[4]
日,是《黑龙江晨报》诞生10周年的日子。这张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报纸,现在已成为哈尔滨市的重要主流报纸。10年来,晨报发行量由当年的不足1万份增长到20万份,报纸由周二刊4开8版发展到今天的日报4开32版,办公条件由当年的几间小房发展为现在的几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黑龙江报业市场上,《黑龙江晨报》以其发行量、影响力,与几家同类报纸形成。
一、白手起家创办新中国第一张晨报   回首10年来的历程,《黑龙江晨报》的发展颇具几分传奇色彩。   (一)小平南巡讲话鼓舞了几个“不安分”的报人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在全国引起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热潮。当年4月18日,时任黑龙江、宣传部长的单荣范从南方考察归来,立即向宣传部全体同志传达落实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在4月20日的一次讨论中,省委宣传部提出办一张新体制下的晨报的设想,以对黑龙江省的新闻改革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   这些想法打动了几个“不安分”的报人,如今的黑龙江晨报社长佟堃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只有30岁的佟堃在哈尔滨日报社已当了七八年记者,在同行眼里,佟堃是非常成功的,他采写的一系列报道如《“南极”现象》《市长摆地摊》等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佟堃说,干了几年记者,特别是写完获中国新闻奖的《“南极”现象》以后,觉得自己写什么东西都很顺利了,思想有点“膨胀”,总想“干点儿啥”。当时省委宣传部的一个朋友告诉他部里正准备创办一张报纸。于是他加入了这个创业活动中。   日,省委宣传部长办公会议决定报纸的名字就叫《东方晨报》,在经营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在业务管理上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负责制,并指定省委宣传部的干部处和新闻出版处共同负责对办报人员进行考核和招聘。   (二)艰苦创业让梦想变成现实   除了办报的想法,除了佟堃、白永利、陈桂琛、谈进善等几个报人外,他们没有钱、没有设备、没有办公地点,甚至连正式的刊号都没有,但办一张具有时代气息的报纸的想法激励着这几位报人,他们信心十足:要让晨报诞生得轰轰烈烈!   日10时,哈尔滨的上空机声隆隆,一架“运11”飞机超低空飞行,巨大的机翼下面赫然写着4个红色大字———东方晨报。彩色传单和大块报纸从飞机上纷纷扬扬飘向地面,从哈一百到秋林公司,从尚志大街到新阳路,10万份散发着墨香的晨报在攒动的人群中飞快传递着———这是《东方晨报》试刊首发式的盛况。用飞机在天上撒报,晨报开了中国报刊发行的先河。   1993年元旦,《东方晨报》正式创刊。这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张晨报已“呱呱坠地”。   如今还在晨报工作的老报人谈进善回忆说,当时,办报经验对他们几个人来说并不是大问题,关键问题是物质上的困难。没有钱,没有办公地点,佟堃从他一个同学那里借了一部分钱,并让这个同学把公司的房子腾出几间,这就是《东方晨报》最初的办公室。十几个老少报人搓手跺脚围坐在没有热气的“暖气”旁写稿、编稿。虽然寒气彻骨,他们却激情如火。   有时外出采访归来的记者、编辑和社长、总编围坐在一起,同吃大锅饭;有时职工从自家拿来米、油和锅碗等用具,自己动手做,午餐就是一锅米饭,一盆豆腐汤,外加咸菜、大酱。有一次社长佟堃请大家在火锅店吃饭,摆在桌上的只有一盘羊肉片、两斤挂面和一点蔬菜,在锅里一煮,算是报社领导给大家改善伙食了。这样的艰苦创业环境伴随着晨报人度过了很长时间,1993年进入晨报的朱艳如今已是晨报的编委,她描绘晨报记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时说,记者常常一天要去五六个单位采访,每天要交两篇以上的稿子,不管多小的稿件,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只要有新闻立即就要赶到现场采访;采访错过饭口买个面包坐在路边啃着吃,然后再到另一个地点采访……   (三)市场定位“三起三落”   怎样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来成了晨报当时最迫切的头等大事。   晨报初创阶段,正是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形势最“火”的时候,晨报最初就是想办成一张“外宣”报纸,当时将这张新生的报纸冠以《东方晨报》就包含了这方面的想法。基于这种思路,晨报创刊初期大量刊登的是有关边贸的消息,并从国内报刊上选编了一些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客商提供信息。但实际效果却非常不好,一段时间后,晨报人发现报纸在市场上不受读者欢迎。特别是有关东北亚的边贸信息,时效性、准确性都不够,内行不愿看,外行根本不关心。   办“外宣”报纸行不通,晨报又选择了办一张理论性强、供知识分子和企业家阅读的“精英”报的路线。当时晨报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派记者到北京邀请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撰写文章。按照预先的设想,名家肯定能提高报纸的品位和档次,读者一定会买账,但报纸出来后在报摊上销售依然很难。报社的记者也出去卖报纸,卖不出去就免费赠阅,有时记者在寒风中奔走一天也送不出去几份报纸。   一些有相当文化水准的读者反映,那些理论文章我们看不懂,改革理论是学者们研究的问题,我们想知道的是怎么改,改后有什么好处;一些企业界的干部职工对那些长篇大论也不感兴趣,而平民百姓读者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想从报纸上看到同自己生活有关的新闻报道,更欢迎报纸能把大家想说不知向谁说的话说出来,给那些欺负群众,想从群众身上“揩油”的不法之徒曝曝光,帮助老百姓解决点实际困难。   群众的呼声打动了晨报人。改变思路,报道本地人关心的事情,办一张大众媒体,是晨报总结几次挫折后得出的办报新思路。佟堃等人认为,尽管当时市场上已经有了《生活报》、《新晚报》等同类报纸,但是已有的报纸不可能把报业市场完全覆盖,晨报在夹缝中也可以生存,而且能成长壮大。他们决定试一试。   1993年初春,晨报的记者采写了这样一件事例:一位叫赵冬岩的大学生被歹徒刺伤后被路人送到哈尔滨市某医院急诊室,学生随时有死亡的危险,然而医务人员没有及时采取得力的急救措施,还让伤者在“迷宫”一样的医院里来回折腾。这位大学生在医院内转了两个多小时后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当时医院社会关系多,无人能够对其内幕进行报道。晨报抓住这件事,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了题为《赵冬岩之死》的报道,在哈尔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晨报的销售出现了空前火爆的场面。接着晨报又对此事刊发了20多篇连续报道。这段时间报摊上的晨报经常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当时哈尔滨市后台最硬的某中外合资开发公司,独霸哈尔滨市黄金地段开发权,打着改造危房的旗号,把居民本来完好的住房强行拆迁。其他报社都不敢公开报道,晨报派记者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一版显著位置进行了披露。该开发公司没把晨报的批评放在眼里,扬言要砸报社。权势、威胁没有吓倒晨报,他们又用一整版篇幅把居民准备去北京告状的材料登了出来———《官司打到北京城》的标题格外醒目。文章发表后,居民们在全市报摊上抢购晨报,没买到报纸的居民自费复印数百份晨报在市民中传阅,社会反响强烈。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开发商的不法行为受到约束。此举让省城新闻界吃惊,一些同行说,晨报真是吃了“豹子胆”,敢于向这家公司叫板!   晨报从这两次重大报道中悟出了道理:作为一份大众传媒,必须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社会热点,为老百姓说话。多次的实践证明,每当推出有影响的深度报道,报纸销量迅即上升;缺乏有力度的报道,报纸的销量明显下降。从此晨报也确立了自己的办报方向———面向市民百姓的生活类报纸。靠这个市场定位,晨报在省城的报业市场上逐步站稳了脚跟。   二、坚持到底守住舆论监督阵地   勇于揭露、抨击社会阴暗面,敢为老百姓说话,是晨报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办报方针和最突出的特色。   晨报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敢于碰硬,直面矛盾,积极解决问题。   自从《赵冬岩之死》和《官司打到北京城》两篇报道推出后,晨报的办报方向非常明确。10年来,晨报出了3000多期,有关舆论监督方面的批评稿件几乎每期都有。晨报编委会以“为政府出谋、为百姓呼吁”为宗旨,从维护大局和稳定出发,接触热点、破解难题,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几大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冬季供暖问题、公交问题、房屋拆迁改造问题、城市建设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文化问题、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等推出一系列典型报道、重点报道、深度报道、追踪报道,为政府帮忙,为百姓解忧,显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超人的胆识魄力和高超的批评报道艺术。晨报也因此深得人民群众的欢迎,也赢得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树立了晨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声誉和影响力。   对如何正确地开展舆论监督,晨报人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和经验:   (一)敢于向“敏感部门”开火   每年8月是高考录取的关键时期,可谓万众瞩目。然而,肩负考生命运的招生办工作人员却将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拒之门外,关起门来打麻将。   记者将这一新闻线索汇报给了编辑部。编委会认真研究后决定对此事进行报道。初稿完成后,编辑与社领导一起反复推敲文中的每一个细节。2001年8月晨报以《麻将声声里,招办又一天》为题,勇敢地揭露了这一问题,并配发了短评。文章见报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招生办人员在招生期间的工作作风问题也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责成省纪委、省教育厅对这一问题严查严办。省招生办一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好多年没有人敢批评我们了,你们晨报行!”   (二)敢于触动权力部门   如果说批评教育部门只是引起社会反响和关注的话,那么触动公检法等权力部门则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公检法等机关部门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是舆论监督很少涉及的部门。一些执法人员依仗其特殊地位有恃无恐,目无党纪国法。晨报因为敢和这些权力部门“较量”,多年来在哈市某区法院的官司竟然没有胜诉过一次,但晨报不为所动,坚持以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   一次,哈尔滨市某法院出现了法官对当事人大打出手的事情。晨报顶住压力和干扰,推出报道《法官把我的耳朵打聋了》。时值司法系统开展“双评”,法官打人的内情被该区法院严密封锁。法院系统召开紧急会议,一方面下大力气整顿行风,一方面撒下人马疏通关系,希望能够把大事化小。法院上自院长、下至书记员,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报社领导,希望笔下留情。但晨报编委会坚持一个媒体应有的良知,连续报道这件事情。   省人大、省政协、省高院的领导先后作了批示,充分肯定了晨报的正确的舆论监督,并提出要严肃处理责任人。最终被害人获得应有的赔偿,打人者受到应有的处罚。被告人家属给报社送来锦旗,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我们一个下岗职工,能向打人的法官讨到说法,这都是黑龙江晨报为我们主持了公道啊!”   (三)讲究批评艺术和批评技巧   晨报的胆子大、敢说话并非凭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时的猛劲儿,他们敢于说话是建立在讲究批评策略、批评艺术、批评技巧、批评方法的基础之上。社长佟堃认为,“如果不注重战斗的方式、方法和度,报纸就没有战斗力。要使报纸有战斗力、有后劲儿,持续不断地为社会和老百姓办实事,就必须把握好批评报道的‘火候’和‘分寸’”。   1995年,有着悠久历史的哈尔滨电影院被一个自称小野正男的“日本商人”租用了,变成了名噪一时的“小野迪士高”,租期10年。这个假外商不仅违背合同拖欠租费高达3000多万元,而且还赶走了电影院所有的职工,致使100多名职工的工资、医疗费无法保证,养老保险金不能上缴,由丰衣足食一下子跌到朝不保夕的境地。由于这个假外商依靠个别权势人物,背景复杂,无人敢过问此事。晨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但当时怕影响哈尔滨招商引资的环境,就没有盲目报道,而是从侧面做文章。2002年初,“小野”的案子终于告破。晨报又派记者连续采访,乘胜追击,在一版显著位置以大号标题报道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还在另一块新闻版以整版篇幅对“小野”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了回放,由此拉开了对假外商的全面声讨序幕。《大快人心事》、《发人深省事》、《令人痛心事》、《假如依法办事》等报道一篇比一篇深入。电影公司广大员工非常感激地说:“是晨报帮咱把假外商推上了被告席,是晨报把职工们的饭碗又捧回来了!”
(四)勇于过人情关、金钱关   搞这么多年批评报道,遇到的阻力有多少?佟堃谈到这个问题时颇为感慨:“真正来自于上级领导机关的压力很少,上级领导是非常开明的,更多的阻力来自于亲朋好友、老同事、老同学和关系单位。”对于这些人的说情,佟堃很少给“面子”,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他说,读者的信任和记者的劳动是我们报社最宝贵的资源,这两样东西我们不能随便出卖,否则就是在出卖媒体自身的前途。虽然为此要付出许多,但佟堃有自己的逻辑和信念:“我们必须坚持住,不能用稿做交易。不能出卖报纸的信誉,不能出卖原则与公众利益。你现在影响大了,有人求情不发了,但如果你总是出卖原则、信誉与公众利益,将来有事就不会再找你了。”   有了这样的原则和信念,面对各种压力和不理解,晨报领导挺住了。这是晨报的批评报道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不少单位传话以将来花钱做广告许诺,要求撤下批评稿件,也都被拒绝。   三、以质取胜对新闻和版面资源进行深层开发   晨报编委会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还在独家新闻与新闻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新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专副刊版面和栏目的设置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念和做法。   (一)对“独家新闻”的独特见解与对新闻事实的二次开发   每一家媒体都在追求独家新闻,而晨报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信息独享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经不多。新闻的新,已不在于时间上的“新”,而在于观点上的“新”,在于舆论引导水平的“新”,在于深层次开掘上的“新”。各媒体之间独家新闻的竞争已不在于独家发现,而在于新闻制作的独家视角,独家形式、独家编辑。也就是说,抢不到“第一时间”的独家新闻,就应比别人更深入地挖掘新闻事实,依据事实阐发新的观点,用新的视角审视,运用独特的编辑手段对新闻事实进行重新编排,以独家资料,报道对事件的不同评价,以实现“第二时间”的独家新闻。同时报纸要善于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受众。   晨报创办初期,省城发生的新闻,大部分被实力雄厚的新闻媒体抢走。许多部门还不太认识晨报,拒绝提供信息,甚至一些重要会议和新闻发布会都把晨报拒之门外,再加上周二、周三刊的晨报不能及时刊发社会上发生的许多读者关注的社会新闻,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晨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生存,就必须走自己的路。晨报编委会提出了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的观点。他们认为,有些兄弟报纸上刊登的重要新闻,有的只是一点,篇幅、版面不显著,没能引起社会共鸣;有些新闻采访得不深不透,新闻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发掘出来;还有的报道素材群众十分关注,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其他新闻媒体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些重要问题。这些“空档”便成为晨报挖掘、开发新闻事件中深层次新闻的领域。经过策划,晨报把一些已经报道过的新闻,通过找新角度,挖掘新素材,把“蛋糕做大”,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他们自己戏称,“剩饭”经过深加工,增添新“佐料”,照样可以做成读者喜欢的“大餐”。   几经锤炼,对新闻资源的再次开发成为晨报的“杀手锏”。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读者看过别的报纸以后,还想看看晨报是怎么写的,有哪些新内容。   日,哈尔滨市一家电子游艺厅内发生了一起中学生团伙杀人案。当时省内其他媒体将其作为一般案件进行了报道,晨报因当天无报而没能发上这条新闻。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是一位中学生因为借钱玩电子游戏而发生的惨祸,而早在半年前,省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一项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游戏厅的法规。晨报经过深入挖掘素材、提升主题,发出《有法不依谁之过》的呐喊,震撼人心。这是黑龙江省媒体首次向坑害未成年人的游艺厅“发难”。其后,晨报连续推出《电子游艺厅仍在接纳未成年人》、《省委副书记批示:应以高度责任心对待游艺厅问题》、《文化、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暂停审批电子游艺厅》等报道。报道环环相扣,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声讨不法游艺厅的浪潮。   (二)对新闻数量与质量关系的独特认识与处理   传统的新闻理论一直倡导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报纸的信息量大小则以发表新闻的条数的多少为主要标准,条数越多,信息量越大,报纸的质量也就越高。在这种“新闻数量就是质量”的定式影响下,许多报纸盲目追求新闻的条数,有些本来内容很丰富的好新闻,由于受条数限制,变得干干巴巴,使重头新闻变成了简明新闻。   为了和省内众多同类报纸区别开来,晨报率先冲破传统模式,提出“小报要有大气派”,要以质量代替数量。佟堃认为,新闻的信息量要以读者是否关心为标准,一篇重点报道有一万个人关心,那就是一万个人的信息量,10条、20条工作动态或会议报道,只有几百人关心,那就是几百人的信息量。在这种办报理念下,晨报要闻版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和读者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不惜版面全方位报道。优秀稿子上万字不嫌长,劣质稿件百字也嫌多。   得知美国“9·11”恐怖事件发生后,正在国外考察的佟堃马上给国内值班的编辑打电话,要求把已经排完的版面撤掉,不惜篇幅报道这件事。结果9月12日省城的各家报纸上,对“9·11”事件报道最充分的就是晨报。   回顾几年来走过的办报路程,晨报人自豪地说,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他们没有一次失败过。   (三)版面、栏目设置的新与旧   报纸版面、栏目设置也能体现晨报人的观点和思想:让版面和栏目既服务读者,又要引导读者生活、工作和思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时间也越来越短,许多报纸因此将传统的副刊取消了,而晨报却把别人放弃的东西“拣”了起来,并坚持下去。副刊“白桦林”深受读者的喜爱。当初设这个版面时,许多人认为现在读者已经没有时间阅读副刊,但编委会考虑到本报读者的实际情况,觉得有义务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精神食粮。如今“白桦林”已是晨报的一个“拳头”版面。类似的版面还有很多,如“大视野”版,每期都刊登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文章,绝大多数文章都由社长佟堃亲自选定。   别人有的自己不一定要,这是晨报在版面设置的另一思想。如晨报极少摘编有关凶杀、色情等内容的文章,尽管这样的文章也能引起部分读者的兴趣。对于文化报道,如今许多晚报类报纸都对娱乐新闻趋之若鹜,不惜拿出多个版面对影星、名人的活动进行追踪报道,而晨报对此采取的是另一种态度:明星们的衣食起居虽然能吸引一部分人,但远没有老百姓的生活重要,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基于这种想法,晨报在文化娱乐方面只设一个版面,让大家知道大概就行,而对关系到下岗职工生活的“就业版”,多年来却持之以恒,版面再紧张的时候都没有停办过。在晨报举行的报社十周年庆祝征文活动中,许多人来信说,他们是通过晨报的“就业版”找到工作的,并希望晨报把这个版面继续办下去。   一份读者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读者尤其是固定读者群看中了晨报的版面和栏目风格。   四、首开先河彻底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实行彻底的聘任制,晨报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新闻媒体中都是最早的。聘任制让晨报人受益匪浅,也对新闻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产生了影响。   (一)“逼出来”的聘任制   晨报起步初期,全国的人事制度改革还停留在试验、摸索阶段,绝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是“大锅饭”、“铁饭碗”,以报道各行各业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己任的新闻界自身的人事制度改革却远远落在其他行业后面。晨报创刊后需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人事管理机制,也是一片空白。连当时的社长、总编辑都没有正式任命,也不是“铁交椅”,随时可以被“拿下”。   打破常规、面向社会招聘人才,是晨报在当时条件不得已的选择。没有编制,从其他单位调人办不到;没有优厚的福利待遇,无法从其他新闻单位挖人。好在当时报社对许多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而这些人要进入其他新闻单位则非常困难,这给晨报带来了机遇。当时报社几乎没有直接面向社会招聘人才的,而晨报率先面向社会招考新闻人才,引起很大轰动。第一次考试,招聘了12名记者,这些人中除了一名大专生外,其余都是本科以上的专业新闻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为晨报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二)分配按劳动成果不按资历   从日创刊起,晨报没有得到上级的一项工资指标,就连主持工作的社长、总编也“断了炊”,大家共同面向报业市场找饭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根据单位的实际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成为分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晨报起初计算记者的劳动报酬,是按篇幅加字数来计算,结果大家都追求字数和条数,对一些采写难度大、用时长的深度新闻报道,就不下功夫采写,报纸质量一度下降。为改变这种状况,报社又实行了质量、条数、字数三位一体的计酬方法,同时为了鼓励记者写重点稿,编委会把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稿件的稿酬提高几倍,对被评上当月好稿的报道,再发放100至2000元不等的奖金。这样的分配制度,克服了长期以来论资排辈的弊病,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中层领导,不讲辈分,不论职位,奖优罚劣,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   虽然几年来晨报人员变动较快,但不管留下的人还是已走的人都对晨报领导的事业心感到佩服。一位记者说,晨报最吸引人的是事业,大家不用为别的事动心思。这里人际关系简单,没有“溜须”的,也没有告状的。只要工作过硬,就能得到承认。社长佟堃结婚时,大家像平常一样“随份子”,结果被如数退了回来。社里奖励先进采编人员去新马泰旅游,第一批出去的不是社长、主任,而是普通记者、编辑。   2001年,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晨报终于拥有了自己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这标志着晨报的发展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断做大做强,办一张让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是晨报人不懈的追求。■   (新闻传播)在任期间:创刊——2008年1月在任期间: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任期间: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
注:之后梁伟代社长半年。在任期间:2011年4月至今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一种爱叫放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