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无力神经失控

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神经康复科改善排尿及吞咽障碍
腾讯大辽网大连站
(“此文属于腾讯大辽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大家都在看
近日,宋先生实施了髓内血管瘤手术。术后,虽然成功切除肿瘤,但由于神经系统损伤,而引发了双腿无力、尿潴留等问题,于是转入大医二院钻石湾院区神经康复科继续治疗。该科主任姜永梅带领团队,对宋先生进行了泌尿系统超声、残余尿量测定、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等检查,评估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膀胱容量、压力等指标,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在给于一系列的药物、中频、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长唐妮妮带领的膀胱管理小组开展了间歇导尿,并给患者制定了饮水计划,宋先生由术后每日导尿六次、每次400~600毫升,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残余尿量正常,每次排尿量正常,停止间歇导尿,可以安心出院。大医二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姜永梅介绍,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或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尿失禁和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患有该病的患者十分痛苦,膀胱里充满尿液却无法排出,或者尿液不受膀胱括约肌的控制不由自主地流出,也有患者尿潴留尿失禁交替出现,痛苦难言,生活质量根本得不到任何保证。脊髓病变、脑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病变都可以引发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神经康复科以治疗师、医生、护士为治疗小组,专门应对该疾病,通过个体化的规范评定和系统化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尿潴留、尿失禁或潴留失禁交替出现,减轻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几率,保护肾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球囊扩张术最大限度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此外,神经康复科还接诊了不少吞咽障碍的患者,他们因为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功能受损,常常把食物和液体咽到气管内,发生误吸引起肺炎,进食困难导致脱水及营养不良。神经康复科针对吞咽障碍在常规的饮水实验登临床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喉镜、吞咽造影等检查,并针对环咽肌失迟缓的患者开展了球囊扩张术,结合吞咽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疗法、吞咽功能训练等,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了患者进食的安全性。球囊扩张术是目前先进的专门治疗食管期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的康复专科医院能够开展。姜永梅主任强调,以往的治疗方法是吞咽功能没有恢复就不能拔除鼻饲管。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吞咽功能还没完全恢复就可以拔掉鼻饲管,通过体位调整、食物改变、气道保护、经口间断置入胃管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进食能力,避免出现长时间使用鼻饲管所引起的吞咽相关肌群废用性萎缩、贲门括约肌松弛导致的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问题,同时有效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姜永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辽宁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分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评定与康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图文】神经膀胱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神经膀胱症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52.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专家:骶神经调节疗法有望根治排尿异常-中新网
专家:骶神经调节疗法有望根治排尿异常
  上海6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年逾八旬的陈阿姨十多年来饱受尿频、尿急的痛苦,每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就得上一次厕所,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受疾病困扰甚至精神抑郁,因为常常担心自己“尿失禁”,整个人都弓起来,随时准备去厕所。
  记者今日获悉,和陈阿姨同样受到尿频、尿急、尿失禁困扰的人在中国有上千万。上海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冷静教授2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普通人群中,特别是女性,约有超过60%者,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会发生或重或轻的“小便问题”。他介绍,引起排尿功能异常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感染、结石、肿瘤等原因外,很多人是由于支配膀胱收缩的神经受到了损伤。此外,难产、盆底损伤以及肥胖等都可引发排尿障碍。
  冷静说,若每天正常喝水CC,正常排尿间隔在2小时以上。每天正常上厕所的次数应在8次以内,晚上起床上厕所1次以内,超过这个次数就需警惕。
  据了解,当下,由于排尿障碍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超过糖尿病,位列慢性疾病的前10。排尿障碍会导致膀胱和肾脏的感染,病情严重者甚至羞于走向社会,因而被称为“社交癌”。
  怎样治疗呢?冷静告诉记者,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包括行为训练在内的一线治疗,比如,做蹲起运动或者仰卧起坐,以锻炼受损的盆地肌肉,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其次,对症状较重、且以一线治疗效果甚微的患者,应进行骶神经调节疗法。
  据悉,被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陈阿姨就接受了骶神经调节疗法,安装了全球最先进的膀胱起搏器。这使她的生活状态得到较大改观。目前,虽然全球已有13.8万患者因安装了膀胱起搏器受益,但中国安装者数量只有区区百余人。
  另一位泌尿外科专家李佳怡介绍,膀胱起搏器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长期使用的电调节治疗通过弱电脉冲影响骶神经,调控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神经反射。简而言之,就是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排尿症状的改善,能使病人恢复日常活动,也避免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创伤很大的手术。
  据知,植入膀胱起搏器治疗尿失禁技术于20世纪初进入中国。仁济医院于2013年10月与芬兰坦佩雷医院达成交流学习,全面引进开展该技术,成为上海独家成功开展该技术的医院。冷静称,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这一技术已经日渐受到关注。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尿无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