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安装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影响寿命吗

安装心脏起搏器
健康咨询描述:
2什么情况下必须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会不会影响到生命?手术后会不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安装后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1:41:17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050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特殊心肌组织,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产生节律性电脉冲,依靠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传遍整个心肌,从而触发心脏的节律性搏动。因此,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显而易见,如果窦房结发放电脉冲的功能在某些疾病的影响下受到损坏,或传导组织丧失功能,那么,心脏的搏动必然受到影响,甚至停搏。常见的有冠心病、心肌病或心肌炎等疾病所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医生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一个“窦房结”,发出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来代替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激动心肌,使心房或心室按一定的频率有效地收缩,从而挽救恿者的生命,这种人工制造的“窦房结”就叫人工心脏起搏器。使用临时性或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有下列几种情况: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停搏而导致心源性晕厥(阿一斯综合征)发作,都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绝对指征。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引起双束支或三束支传导阻滞等均需要短期地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永久性起搏是在有症状的或加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症状的慢性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2~3周以上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它心动过缓的心律失常(如Q—T延长综合征)等情况下安装。快速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的各型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有困难,而试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奏效者,均可考虑作永久性起搏。做大手术时,预计要出现阿一斯综合征或明显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可考虑短期人工心脏起搏以作保护性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电他和电极导线三部分组成。实际上前二者密封成一个整体。目前电池多用锂碘电池,寿命一般在5年以上。起搏器有不同型号,功能各异,国际上现应用五位命名代码,以标志起搏器的功能。安装起搏器的手术不大,不需要开胸,只须在胸部右上方做一个5厘米长的皮肤切口。医生在X光屏幕监视下,将电极沿一根静脉血管送入右心室,电极尾端与起搏器相连接,将起搏器放入皮下,分层缝合皮肤,手术即告完成。这项技术近30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安装起搏器后,除住院期间应严密观察外,一般出院后每月随访一次,半年后每三个月随访一次,检查起搏器带动心搏的阈值、起搏功能、感知功能、电池耗竭和观察起搏电极的位置等。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应注意避免下列电磁干扰以免严重影响起搏器的功能。一是电透热疗法等理疗;二是电子烧灼器(手术电刀),避免在距起搏器三英寸(约7.6厘米)的距离;三是电剃刀,不能直接接触起搏器上方皮肤表面。为安全计,这些生活用品和治疗方法最好摒弃不用。起搏器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延长患者寿命,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近年来,起搏器又有很大进展,主要是发明了抗心律失常起搏器(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房室顺序起搏器、生理反应性起搏器,使起搏器多功能化,多程控化,更加符合生理性要求。目前,一个性能齐备的起搏器,体积已小于普通火柴盒,但还将日趋微型。其安全性、寿命和效能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可用20年的核能起搏器正在研制之中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动态、运动试验
并发疾病、、、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参考价:27
参考价:36
参考价:12
参考价:45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本品主治气阴两虚兼...
参考价格:¥27.9
1.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参考价格:¥36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正文
老年患者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护理
17:02 来源:&    【
】【】【】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起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病人。[1]我院自2001年至2004年共为5例老年患者安装了永久起搏器,跟踪回访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62-76岁之间,平均年龄67岁,心动过缓病程0.5-2年。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Ⅱ0Ⅱ型房室房导阻滞(Ⅱ0ⅡAVB)2例,Ⅲ0房室传导阻滞(Ⅲ0AVB)1例。合并高血压2例,冠心病2例,5例患者均有晕厥史。
  2.方法
  起搏器安装术均在介入导管室X线透视、无菌操作下完成。切开皮肤右锁骨下静脉穿刺3例,左锁骨下静脉穿刺2例,植入起搏器导管到右心室,电极至右心室尖部后常规描记单极心内膜电图,调节起搏阈值、起搏频率、感知等起搏相关心内参数,结果满意后,将起搏器植入术侧胸大肌前皮下囊袋内。
  3.术前准备
  3.1心理护理& 首先向病人讲解与手术及疾病相关的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3.2向患者讲解术后如何配合及其重要性,如术后心电监护24-48小时以便于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及电极脱位,术后切口砂袋加压,防止切口出血,术肢制动,防止电极脱位,但健肢、臀部可以活动等,[2]以利于术后的配合。
  3.3一般护理& 术前一日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试,双侧颈胸部备皮,术前晚口服镇静药物,保持良好的睡眠,术晨禁食,术前肌注安定10mg,以解除紧张情绪,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床边备齐抢救药品、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抢救物品。[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4.术后护理
  4.1病情观察 建立特护记录单,术后48小时内心电监护,观察有无电极脱位及心律失常,术后立即描记心电图一次,12小时内密切观察心电示波,术后每30分钟记录心率、脉搏、血压一次,平稳后改2小时一次,24小时后改12小时一次,特别要注意观察的是心率和起搏频率是否一致,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同时注意询问病人有无不适主诉,注意并发症的观察以便以早发现及时处理。
  4.2卧位的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3天,取平卧位或低半卧位,该组老年病人我们给于卧气垫床,防卧位不适及皮肤压疮。术肢制动,定时给予患者四肢肌肉按摩,指导术肢腕部及健侧上肢、双下肢轻度活动,以减轻卧床时的不舒适。保持大便通畅,床上大便避免用力过猛,使起搏器电极脱位。
  4.3防止出血 切口局部用0.5kg沙袋压6-8小时,重点观察伤口有无出血,一周内每天换药,注意观察伤口颜色、温度,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症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伤口感染及全身感染。本组有1例伤口囊袋内出血,由于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止血。
  5.健康指导
  5.1告诉病人及家属,医院中多种仪器如核磁共振、手术电刀、碎石震波、电灼等均会对起搏器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因病到院就诊时,应事先告诉医务人员。
  5.2应详细了解病人的居住环境,有无磁场干扰,绝对禁止接近强磁场、电场,一般的家居电器不会影响,但注意如电吹风不要频繁开关,接触家电如感异常时要注意远离。
  5.3活动要循序渐进,卧床三日后,可下床室内活动,但术肢仍不可大幅度活动。日常生活中不要做大幅度的运动及过量体力劳动,活动以感觉舒适,不过度疲劳为限,可以进行骑车、游泳、洗澡、跳舞等日常生活。
  5.4出院时为患者制定封塑防水的保健卡,标明起搏器型号,安装时间,起搏频率,主治医生通讯号码等,复查的时间安排,并教会病人自测脉率,早、晚一次,若发现有起搏心率少6次以上或感到胸闷心悸、头晕、黑朦及其它不适时立即就诊。[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 理]
  6.体会
  近40年来起搏治疗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已达到相当先进、成熟的水平,救治了众多的心脏病患者。[3]通过5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手术成功与有效护理、特别是术后健康指导密切相关,因为安装起搏器的患者终生携带,终生的自我维护与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保持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使病人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丽梅,张秀英。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护理。& 黑龙江医药科学,):88-89.
  2、李中清。& 安装起搏器术后不适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 现代护理,2004, 10(8):717.
  3、马长生,盖鲁奥,张奎俊。& 介入心脏病学第1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护理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帕金森病对人的寿命有影响吗?
& &众所周知,帕金森是目前神经内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从事神经内科30余年,对帕金森、肌张力障碍、舞蹈病、共济失调等脑科疾病掌握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临床上始终没有遇到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为病人解除痛苦,直到分离型脑起搏器应用于帕金森领域。分离型脑起搏器开创了帕金森治疗的新纪元,为帕金森治疗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帕金森的相关常识: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帕金森氏病(ParKinson&Disease)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状:1、运动障碍。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2、震颤。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3、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随着病情的发展,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都出现困难。另外,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油脂脸、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出现忧郁和痴呆的症状。&
一份有关中国帕金森氏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显示,国内患帕金森氏病总人数已达250万人,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咽、腭肌运动障碍。&(2)辅助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来做出诊断,有时鉴别困难要借助辅助检查。&
分离型脑起搏器是如何治疗帕金森的呢?分离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Transcranial&magnetic&electric&stimulation,TMES)由孙国安教授研究成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可在体外充电的脑起搏器,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和鉴定,给予高度评价,建议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已在威海国安医院临床应用。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由内电极、外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仪四部分组成。
  一、内电极(磁场电极)
  内电极由极强的磁性材料组成,通过头皮微创切口在颅骨上打磨一个空间植入其内,直径(Φ)6-11mm,高度(h)根据颅骨厚度不同一般3-7mm不等,数量(M)根据头颅面积计算一般植入5-12个不等。
  内电极有两个功能
  1、导电
 &正常人体颅骨皮质含钙量高电阻值大,外加电流很难导入颅内,植入内电极之后皮质去除电阻减少,外加电流容易通过。
  2、实现经颅磁刺激
 &内电极磁场强度约为GS,这样多个磁场内电极的合理分布,使整个头颅的任何部位都充满磁场,全面实现经颅磁刺激。
  二、外电极
  外电极不在体内,需要治疗时固定在头皮上,头皮本身就是导体,这样外电极通过头皮与内电极相连,把脉冲发生仪发出的脉冲电通过导线→外电极→头皮→内电极→颅内,实现经颅电刺激。
  三、导线
  导线一端连接脉冲发生仪输出端,一端连接外电极。
  四、脉冲发生仪
  脉冲发生仪能发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强度和频率根据其病情需要可调。
  为什么称之为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呢?它是相对于中枢型脑起搏器(DBS)而言的。DBS由内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仪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连在一起不能分离的,都需要植入体内。脉冲发生仪植入胸大肌内,导线沿皮下上行,在颅骨上开个洞,导线进入颅内,导线末端的一对内电极固定在特定部位,实现局部电刺激。这是一个大胆而创新的构思和设计,当然也存在不足,第一安装手术难度大,要开颅,副作用和风险大;第二植入体内的材料要求高,价格昂贵;第三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仪电能耗尽,每隔2-3年要更换一次,增加风险和医疗费用;第四只能实现局部单纯刺激。而TMES内电极和导线、脉冲发生仪是分离的,使用时由外电极接通。安装手术简单,仅微创手术将内电极植入颅骨即可,不开颅、风险小,脉冲发生仪在体外充电方便安全,医疗费用仅为DBS的十分之一。更重要的是TMES实现了经颅磁和电双重刺激,所以临床效果更好,治疗的病种更加广泛。
  分离型脑起搏器适应症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对癫痫、帕金森、帕金森综合症、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梅杰氏病)、手足徐动症(家族性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性核上麻痹、少动性锥体外系病、多动性锥体外系病、舞蹈病(亨廷顿病、老年性舞蹈病)、共济失调(继发性共济失调、家族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抽动秽语综合症、发作性睡病、脑瘫、脑萎缩、小脑萎缩、高血压、重度失眠、脑梗塞、脑出血、偏瘫、老年性痴呆、植物人等有显著疗效。
  TMES已在威海国安医院临床应用。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病机理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具备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两大功能。
  一、经颅磁刺激
  将如此大剂量的磁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颅从而治疗癫痫、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等疾病在医学领域TMES首开先河,属重大发明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磁为什么能治疗这类疾病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是一门新的学向,许多机理尚不清楚,需要我们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认真探索。TMES发明人孙国安教授对此有许多新的见解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多年来人们发明了许多抗癫痫药物和开颅手术治疗癫痫病,但都解决不了异常放电的电流,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癫痫病。20多年前,孙国安教授就提出用物理方法减弱异常电流的设想,用什么?用磁!这是TMES发明的初衷。在致痫因素作用下神经细胞过度兴奋,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电荷外流到细胞间质,形成异常电流,从而电压升高,脑电波幅增高,脑电频率变慢。正常脑电频率是8-13次/秒,癫痫病人变成了3-6次/秒,如何能把3-6次/秒的脑电频率变为8-13次/秒,成为治疗癫痫病的关键,需要脑起搏器来增快脑电频率。
  其实磁场就是一个起搏器,它起搏的过程是:在磁场力(洛仑兹力)作用下,大脑(大脑是容积导体)中的电荷由直线方向运动变为切线方向移动,这样电流分流了→电流↓→电压↓→波幅↓→频率↑。因而TMES最早用于治疗癫痫病取得成功。在治疗癫痫病的过程中发现对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孙国安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人体生理功能的实现由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个系统共同完成,它们不断发出有规律的电信号,一个管运动,一个管协调,锥体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上就会出现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就会发生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表现。这一见解得到临床验证,证明是正确的。磁场能够通用抑制电流使慢波变为快波,所有能够有效治疗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疾病。
  磁场除了能够消除大脑异常电流外,对人体组织还有什么作用呢?国内外许多医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对人体有如下良好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紊乱的神经细胞有整合作用,对缺氧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修复作用,对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有激活唤醒作用。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防止老年性痴呆,延长人的寿命。
  2.对血液血管的作用,磁场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体积增大,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增加,纠正人体缺氧。血液流经磁场时,血液被磁化,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相互之间排斥力增加,减少了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磁场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径变大,血流加速,血液粘稠度下降,血脂下降,血压下降。
  3.对其他方面的作用,磁场能促使心脏血管扩张,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提高供血能力,能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对内分泌系统有调理作用,增加免疫力。
  二、经颅电刺激:
  TMES内电极的安装,去掉了颅骨皮质,电阻减小50—70%,外加电流很容易通过,其正负两个外电极分别作用于左右两颞叶下部,这样脉冲发生仪发出的脉冲电流就能遍及整个大脑,治疗作用较DBS的局部电刺激更广泛,效果更好。外用的脉冲电通过超强抑制消除慢波,使脑电频率恢复正常,从而治疗疾病,我们称之为电场调频。
  分离型脑起搏器的副作用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通过10余年的观察未发现有副作用。
  1.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是物理疗法,作用于局部,不是作用于全身,对全身的器官没有影响。
  2.手术不开颅,不损伤脑组织,不会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3.安装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手术的麻醉方式是局部加诱导麻醉,非常安全。
  4.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采用的电源是对人体安全的直流电源,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分离型脑起搏器临床应用实例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例已有150余例,术后有效率达到96.8%,有效缓解了帕金森病人的症状,阻止了病情进一步发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下面是2位在威海国安医院治疗过的帕金森病人的资料:
张玉香&女&75岁&因进行性四肢僵硬、全身震颤6年入院。
&&&&患者于6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肢体僵硬伴不自主震颤,初以右上肢为主,静止时震颤较重,当时未做特殊治疗,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逐渐发展为全身性震颤,以双上肢及头面唇部震颤较明显,同时肢体僵硬感加重,在当地诊断为“帕金森病”,服用“美多巴”效果不理想,现在运动障碍明显,走路时身体前倾,起步、停步及转身困难,呈“慌张步态”,精细动作差,有“小写症”表现,伸舌震颤,饮水呛咳,语言不清。
&&&&于日接受了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内电极置入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自述全身肌张力明显降低,全身感到轻松,头面唇舌震颤明显减轻,指鼻试验可以顺利完成。术后第7天,患者肌张力进一步降低,走路平稳,舌震颤消失,语言进食能力均恢复正常。拆线后回家继续行分离型脑起搏器的脉冲发生仪治疗,患者症状进一步减轻,正逐步恢复正常。
&&&&讨论:帕金森病为老年常见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为黑质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美多芭亦只能控制症状,不能延缓病情进展,不能延长患者寿命。分离型脑起搏器为帕金森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而且立竿见影,疗效显著。分离型脑起搏器是经颅磁刺激和电刺激双重作用来激活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调节神经,从而恢复生理功能。
吴学军&&男&&56岁&&因左侧肢体震颤伴活动障碍36年,加重9年,于日入院
&&&&患者于36年前开始出现左侧上下肢静止性震颤,右侧轻微,不影响生活,未治疗,近9年明显加重,出现全身肌肉僵直,呈“面具脸”;姿势步态异常,表现为站立时呈特殊屈曲体姿,头前倾,躯干俯屈,早期走路拖步,起步困难,迈步身体前倾,呈“慌张步态”;写字“小写症”。2001年于江苏省涟水县县人民医院确诊为“帕金森”,服用“美多芭”药物治疗(具体剂量不详),开始服用症状减轻,1-2个月后无效。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现生活不能自理,在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医院复查加服溴隐亭控制效果不理想,为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既往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
&&&&患者于日接收了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安装手术,术后3天症状就明显减轻,7天拆线后外接分离型脑起搏器的脉冲发生仪进行治疗,症状明显减轻,双手变软,活动灵活,双上肢可以举过头顶,到2周时肌肉僵硬明显改善,行走较自如,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患者感谢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讨论:帕金森综合症可以是中年起病,以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临床症状表现为主。病因主要为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不能产生足够的多巴胺而发病。而帕金森综合症则是已知病因的综一合征,脑的病理改变是大脑黑质遭到病变破坏,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多巴胺产生不足或不能传输多巴胺来维持正常神经功能所致。该患者以肌肉强直、表情呆滞、震颤、运动缓慢为主要表现,多巴胺治疗有效,但疗效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经安装分离型起搏器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自理水平明显提高。
综上,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分离型脑起搏器,您可以登录“震颤偏瘫治疗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