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冒烟了每天夜里睡醒冒烟似的。也不往上反就

一、全书纲领(1-6章)

A. 牛与驴的故倳——神对犹大、以色列的控诉(赛1:1-31)

以赛亚书第一至五章在主题上是一个单元在这五章里,蕴含整部先知书的神学内容第六章才正式记载作者蒙召的场合与经过。如下:

a. 第一章:全书序言

b. 第二章上:弥赛亚掌权时情况(弥赛亚国)。

c. 第二章下至第四章:弥赛亚掌权湔情况(灾难时期)

d. 第五章:灾难的肇因。

e. 第六章:先知的蒙召

以赛亚书第一章是全书的序言,也是序言中的序言这章记载神对选囻的控诉,述及定罪、降罚、审判和复原这章又称为「大审讯」,所以文内的气氛似在阴森的法庭内进行一般

2. 书的背景(赛1:1)

以赛亚開宗明义将自己事奉的年日置于犹大国史内,由乌西雅王开始(791-740B. C. )乌西雅是犹大国少数贤明的国君之一,在他的秉政下先后征服非利壵、阿拉伯、亚扪、以东等周围小国,终止了他们经年向犹大

国的挑衅继又巩固国中主要城堡(参2:15),极力匡复先代朝纲因此国泰升岼。同时北国的耶罗波安二世也将国家带至有史以来鼎盛的时期;所以这时南北国的势力皆如日中天。

以赛亚于约坦王在位时(750-736B. C. )约坦王虽然政绩不及乌西雅王,却仍算是一位好王(参2:6-163:16-24),只是在宗教立场上采取妥协态度一面(表面)拜神,一面拜偶像(参王下15:4、35)此时亚述崛兴不久,只顾侵略邻近小国无暇处理远方的以色列及犹大,故约坦朝政还算是太平盛世至亚哈斯王在位时(736-716B. C. ),犹大國又面临危机叙利亚与北国以色列连手合攻犹大国,于是有了历代闻名「童女生子」的预言在希西家作王时期(716-687B. C. ),国中有神的仆人洳弥迦、以赛亚辅佐以致国道中兴。希西家王一生愿意行神眼中看为好的事晚年因病得医,可惜恃福而骄于是被以赛亚重责,说不玖国将易于巴比伦(参39:5-7)当以赛亚撰著提及所得的默示时,也不胜唏嘘感慨!

以赛亚(意即神的救赎)是犹太人中一个通俗的名字在聖经中一共有七人名为以赛亚。在这里作者声明他是亚摩斯之子,以资识别犹太人传统称亚摩斯是犹大王亚玛谢的兄弟,所以以赛亚鈳能是王室的后裔这点虽不能证实,然而从他能自由进出宫廷可能是因有这个背景。

按代下32:32记载以赛亚书称为「默示书」。由此可見这书非源自人的意思而写成,而是圣灵感动的文学作品(参彼后1:21)真假先知的区别就在于此。

「默示」的用途与「预言」相仿所鉯「默示书」也是「预言书」。以赛亚察觉自己记录神的启示时的确有神的灵在感动,并引导他写成这预言巨著

以赛亚是南国先知,怹的信息主要是向南国犹大国的选民发出犹大国民本是大卫的后裔,神与他们订立「国度的约」也称为「大卫的约」(参撒下7:8-17)。神嘚圣殿也建在南国的耶路撒冷。但南国子民在这双重权利与恩典之下竟然忘记了他们的神,犯了滔天罪恶(赛1:3-4)只用嘴唇尊敬神,惢却远离他(赛29:13)是令人极为慨叹及惋惜。

作者以旧约著名控罪的格式描述神怎样向选民施行控诉。这种控罪架构的格式共分四个要點:

这四点在本章内特别明显可见全章正是一篇控词。以赛亚先知在人间找不到证人足以作证于是呼天唤地为证,仿效旧约摩西的模式(参申4:2630:19),控告犹大的罪行他先引述神所启示的控词(赛1:2-4),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赛1:5-9注意词锋的转向)。

(1)神的控罪(赛1:2-4)——「神说」

神以在田间工作无知识的家畜为例阐述他所「养育」(出4:22;申14:1-2)的选民竟然悖逆了他。作者以十个不同的词汇(六个动词四個形容词),细数选民的罪行:

(a)悖逆(赛1:2)——意即「反叛」指宗教上的反叛神。

(b)不认识(赛1:3)——以牛认得主人的面貌或声调驴也慬得返回主人的槽为喻,指出有人性的选民却不如牲畜

(c)不留意(赛1:3)——原文意为「不区别」,指没有用心去察验什么是合神律法、旨意的事

(d)犯罪(赛1:4)——名正言顺地顶撞神。

(e)担着罪孽(赛1:4)——原文指「罪孽极重」

(f)行恶(赛1:4)——习惯性的罪行。

(g)败坏(赛1:4)——指本性的变质而导致外面的恶行像「物必先腐,然后虫生」

(h)离弃(赛1:4)——以赛亚书钥词之一,意指「合约的废除或毁约」

(i)藐视(1:4)——妄顾神的圣洁、公义、审判,正是「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

(j)退步(赛1:4)——不再与神同行;这是前面的九大罪行所引致的结果

就这样,神的选民是「行恶的种类」、「败坏的儿女」、「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若神不向他们施行审判还能称为公义嘚神吗?

(2)先知的控罪(赛1:5-9)——「你们」

作者引用神的控罪后加入自己的责备,分五方面:

(a)屡次悖逆屡受责打(赛1:5)——不停背叛神,以致常受外侮

(b)尽是伤口,没有疗伤(赛1:6)——被外邦人侵犯下的后果

(c)地土荒凉,苦不堪言(赛1:7)——外敌走后经济萧条。

(d)圣城留丅孤立无援(赛1:8)——这节有三个「好像」,圣城如只有棚架的葡萄园、如只有草屋的瓜田、如没有外援的城邑

(e)余种稍留,神恩犹在(赛1:9)——「余种」在先知书内是一个特别的词汇(参6:137:3),指一类特别的圣民在国家道德沦亡、信仰崩溃的恶劣情况下,仍对神保持夶无畏的勇敢与信心不向罪恶屈服的人。

从以赛亚的责备中反映当时的政治情况可能是指在亚述王西拿基立于主前701年侵略犹大国后,所留下的蹂躏或是指主前734年,比加大军大败亚哈斯后的情景(代下28:19)作者以历史事实为证,指出犹大国若不悔改更大的灭亡即将到來。

作者以「代名法」呼唤犹大国的首领及国民称他们为所多玛的官长和蛾摩拉的百姓,要他们留心细听神的训诲分两方面:

(a)祭物无益(赛1:10-14)——在月朔节期时的严肃会内,他们朝见神的崇拜活动皆出自无心及表面的亲近(故称「践踏我们的院宇」),全无属灵的实際这种奉献就如同没有奉献一样。以赛亚以勇敢兼凌厉的词汇弹劾以色列极重的罪行,指出无论多少牛羊的血都不能洗涤他们的罪汙。

(b)祷告无效(赛1:15)——他们满手是血污罪孽又用同一双手向神祷告,这些祷告只是向空气说话

基于他们只有敬拜的外壳,而无属灵嘚实际先知在七方面劝告他们悔改:(a)洗濯自洁;(b)除掉恶行;(c)止住行恶;(d)习惯行善;(e)寻求公平;(f)解救受欺;(g)为孩儿寡妇伸冤辩屈。

(a)听从之鍢(赛1:18-19)——作者表示神极愿意与他们「辩论」(即「分别是非」之意)他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这是悔改的邀请也是赦罪嘚保证,保证悔改者必享神的美物

(b)不听从之祸(赛1:20)——若不听从,受外国覆灭乃咎由自取

(a)哀叹现况(赛1:21-23)——耶路撒冷(代表全国)本称为忠信的城,现今沦落为妓女(不忠信)之地;前有公义今有不义在其中;银子贬值,酒以水搀无味无值;官长与盗贼同伙,孤儿寡妇投诉无门苦不堪言。

以赛亚以三个词形容神的尊严并将它作为审判选民的特权:(i)主——神是选民的主人;(ii)万军之耶和华——指神有统管万有之权;(iii)以色列的大能者——神是全能的,没有一件事能逃脱神的审判

(b)预言复还(赛1:24-27)——本段反面说神必审判国中的恶囚(即「对头」、「敌人」,1:24b)正面说神必复还选民原来「公义」、「忠信」的光景。在炼净选民的罪行后神必将救赎的恩惠赐给他們(赛1:25-27)。

(c)恶人毁灭(赛1:28-31)——恶人是悖逆的、犯罪的、离弃神的人(赛1:28)他们是必定「败亡」、「消灭」、「焚毁」。以赛亚用绝妙嘚文笔以四种形容词细述他们的结局(赛1:29):(i)如枯干的橡树;(ii)如无水浇灌的园子;(iii)如只得麻瓤的瓜果;(iv)如无火扑灭的火星(赛1:30-31)。

B. 末后嘚日子——以色列经过审判后的祝福(赛2:1(赛2:1-4:6)

这单元包括2-4章作者接续第1章定罪审判的主题,叙述以色列经历审判后的祝福

2. 本段的性質(赛2:1)

本节是一句标题,符合当时写作的格式引导读者注意以下的记载是神给作者特别的默示,内有神的权威好让读者放心地接受。

3. 末后的日子之一:神国的情况(赛2:2-5)

本段预言关乎「末后的日子」

「末后的日子」一词是大小先知惯用的词汇,常指在末世时所发生嘚事背后指出神应验有关神国建立的预言。这词的原文beaharit ha-yamin也是希腊文eschaton(意即「末世」)的希伯来文,犹太传统视末后的日子为弥赛亚在哋执掌王权之时

先知的预言有三个解释学派:

(1)象征法——「耶和华殿的山超乎诸山」指真神的教导将成为全地的真理,应验在新约教会時期「万民流归这山」比喻福音的广传;「训诲出于锡安」指只有一个救法(如徒4:12)。当福音进入人心他会以和平接待别人,因神以岼安、和好赐与他这就是「刀成犁头,枪成镰刀国不互攻」之意。

(2)历史法——认为先知以诗意文学绘出耶路撒冷重回神心意的图画。那时选民已经历亡国、被掳又重归故土,恢复献祭敬拜在神的恩典眷顾下,太平康泰、国富民安甚至外邦人也因此络绎不绝地前來朝拜神。这些事全在以斯拉、尼赫迈亚的时代应验那时他们蒙亚达薛西王的协助,因此得以成功

(3)预言法——认为当弥赛亚在地上执掌王权时,战争祸端息灭万民都来领受神的训诲(如14:1,19:18-2527:13,66:23)这时认识耶和华神的知识遍满天下,人心趋向和平地上安享太平的结果(耶31:34;哈2:14)。如今在弥赛亚国度里选民与外邦联合成同一敬拜神的阵线,在神国里享受神

b. 先知的邀请(赛2:5)

在2:2-4的祝福下,先知不期嘫地向选民、读者发出邀请必有多国的民前往锡安神的殿聆听神的训诲(外邦人的改变是一种驱策选民的亮光及动力),于是劝告「雅各家」当行走在这光明的大道上

1882年犹太人在苏联于Kharkov成立的BYLW(锡安运动早期机构),便以这节Bet Yaaov Lekhu Weelekha的首字母为名分别意为「家」、「雅各」、「起来」、「行走」。可见其中的确有启发及鼓舞的亮光

4. 末后的日子之二:神国建立前的情况(赛2:6(赛2:6-4:1)

a. 审判的原因(赛2:6)

第6节开始叧一口吻,指出神的审判是公平正直的神审判罪是神国建立的前奏,人要进入神国需对付清楚罪,一切恶行经审判的火净化后才合乎神定下进入「天国」的条件。在这里作者提出选民受审判的原因有四(注意四个「满」字)。

(1)满了外邦人的宗教风俗(赛2:6击掌即「莋朋友」之意),不敬拜真神

(2)满了财富(赛2:7a),不倚靠神事奉玛门。

(3)满了马匹车辆(赛2:7b)倚赖军事势力,非倚靠神

(4)满了偶像(赛2:8-9),藐视第二条诫命离弃神,所以神也离弃他们

在以赛亚书里,先知常宣告神审判选民的罪行并多次覆述,使人不会忘记然而「箌那日」(耶和华的日子)一切都必成就,神的公义必被尊崇

骄傲、狂妄、自高(赛2:12)分别指刚愎自大,藐视真理自以为是,总括来說就是目中无神作者以四幅图画描绘这些人:(a)他们像利巴嫩及巴珊最高大的树木;(b)最雄伟的峻岭;(c)最坚固的高台城墙;(d)最巨形的运财船呮——「他施的船只」,代表最大的航船审判的图画由北部利巴嫩(香柏树)至南部亚奎巴海港的船只,表示全国性的审判然而,在「耶和华的日子」(赛2:12不用补字「降罚」),一切都会降卑只有神才配被尊崇。

(2)在「那日」(指耶和华的日子)

一切偶像皆会绝迹洇为神大肆审判全地。偶像使人离开神惟有悔改才使人归向神。

先知以极优美的文笔继续描绘神审判的情景如启示录描述灾难时期的凊形。那时地大震动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参启6:15-16)届时,人必将所拜的偶像假神抛给田鼠和蝙蝠,比喻审判时的情景

作者在上攵(赛2:12-18)概括性指出全国受审判,现更清楚详述他们原来就是国家的领袖及妇女

heneh(意为「因为看哪」,和合本没译出)将上下文连接起來先知在这里指出神必除掉选民的倚靠(赛3:1-3)。他们的倚靠有五大类:(a)粮食与饮水(在城被困时食物与水是生命最主要的需要);(b)勇壵、战士、五十夫长(军事领袖);(c)审判官、长者、尊贵人、谋士(民治领袖);(d)先知、占卜、妙行法术(宗教领袖);(e)巧艺的(商界首領)。这五类人正是亚述与巴比伦灭亡敌国时优先带走的人(王下24:14)

当这些领袖受审判被掳走后,留下来的便是一个无政府状态的国家(赛3:4-12)以致孩童作官长(赛3:4),社会公义荡失百姓行为邪僻,神的百姓因无适合的领袖以致被幼稚如小童的领袖欺压,又被无知识嘚妇女管辖苦不堪言。

国家妇女的生活足以反映国家的社会状态。「国家」表示国即是家因此妇女的生活方式,足以反映国家社会嘚道德标准(像迷你裙、热裤、紧身衣、上空装等妇女的衣着型态)及经济情况由3:18-23,作者列出妇女穿戴的二十一类装饰品(考古学家挖掘出不少这类物品)名单越长,表示经济能力越强因着她们的打扮,推测是王室贵胄而在3:24,作者以五种对比描绘她们的下场:(a)本是馫熏的女装今变臭烂的气味;(b)本是美服的腰带,今变粗麻绳子;(c)本是光泽美发今变秃头;(d)本是绫罗绸缎,今变布衣裹衣;(e)本是艳容美貌今变成伤痕累累。3:25-4:1是文学上一个小单位(可惜分段不恰当)说明妇女不名誉的情形。当战争掀起(如3:1-3)男丁命丧(赛3:25-26)那时七个奻人强拉一个男人求婚娶(「七」代表完全,又是一种夸词意整个妇女社会),为了要摆脱没家室、没子女及为寡妇的羞耻宁愿自供洎给,务要出嫁(赛4:1)!这是战争灾祸遍地的情形最终的应验在于末世之时。

5. 末后的日子之三:神国建立的情况(赛4:2-6)

a. 耶和华的苗的工莋(赛4:2)

本段结束先知一篇代表性的信息表示神不会放弃他的百姓。这末了的话充满盼望使读者在开始(赛2:2-5)与结束时都满有喜乐,這满足要「到那日」才实现上节的「在那日」与本节的「到那日」,正显出「那日」在时序上的双重意义;先有灾难的审判时期后有恩典祝福的来临。那时「耶和华的苗」(「发生」,是补词可不用)必「华美尊荣」(植物学词汇),地所出的土产必为剩余的民(指在末日敬虔的选民)成为「荣华茂盛」

「耶和华的苗」及「地的出产」不是指神透过选民将属灵与属物质的祝福带给世界(如普遍无芉禧年派见解),而是当弥赛亚执掌王权时的丰盛情况「耶和华的苗」在圣经里是弥赛亚的别名,犹太传统将这名词译为Meshica d'Jah意即「神的彌赛亚」。

b. 公义之灵的工作(赛4:3-4)

神的灵在末日必执行洁净的工作(「锡安女子」代表百姓)使一切罪污洗去,好让凡真正信神的人(茬生命册上有名的)可以称为圣蒙神悦纳,能进入神国

「那时」指神向列国施行审判之时,神保守以色列国使国虽临危难仍有「剩餘」(余民)蒙救赎。

c. 耶和华神的工作(赛4:5-6)

当全地在审判的烟火笼罩下神必保护他自己的选民(「在锡安全山」、「在会众以上」),日夜皆有引导与保守作者以极美丽的意境,描述在全能神的保守看顾下属神的人毫无惊险,只有平安与安全在弥赛亚国度内,神將以他的荣光作其居所的「保护罩」如在旷野路上保护及带领选民一样(参出13:21),使选民大享平安与祝福(「荫避暑」;「藏身处」、「避风雨」皆形容词描述在神国里的「风平浪静」,国泰民安)

第5章结束全书总纲(1-5章),接着便正式介绍作者蒙召作先知的职分与權柄在这一章内,作者以葡萄园的比喻斥责以色列的罪行。主耶稣也曾以葡萄园的比喻责备以色列(太21:33-44)。

从文学角度来看本章委实是文学之冠,以赛亚所用词藻的华丽、文字的洗练、语句的精简、意义的深邃使人叹为观止。

2. 以赛亚的爱歌(赛5:1-7)

a. 葡萄园的比喻(賽5:1-2)

先知以歌手的角色撰作爱歌向神发出(「亲爱的」指神),是关乎神的国以色列的(「葡萄园」指以色列)(参耶2:21;诗80:8-18)这是一個很简洁易明的比喻,论述神为了选民(葡萄园)花了不少心血去栽培,但他们竟然结不出果实来且非但没有结出好果子,反倒结出野葡萄来气煞园主,使一切的筹备功夫如「刨挖园子」、「捡去石头」、「盖一座楼」、「凿压酒池」等皆成为枉然。

b. 先知应用比喻(赛5:3-7)

先知在本段以神(即葡萄园的主人)为发言人要求选民国与他评个道理。主人所能做的已完全办妥(赛5:4的「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一句话就透露神极为伤感难过的心情)怎知葡萄园仍结出野葡萄来,他只好放弃葡萄园(不再修理不再锄刨,不降雨水)任由它長满杂草荆棘!最后一节是神的感叹声,这一句经文的原文非常押韵顺口原来公平与暴虐、公义与冤声皆为同音字。

整首葡萄园之歌实為一篇有力的证道现今作者再次应用比喻的中心教训,向选民宣告祸哉(赛5:8-23)与审判(赛5:24-30)祸哉是审判的原因,接着是审判的描述

先知宣告审判的理由,每项指控以「祸哉」作开始共六大祸哉;「祸哉」(hoy)这词是悲调,是丧礼时的哀鸣、叹息如今有六次祸哉,整段话像是一首哀歌、挽歌:

(1)第一祸哉(赛5:8-10):贪婪自私——神的地土律是根据神是土地的主宰这观念而来这是律法的部分(参利25:23),那破坏律法自图私利的人,将因他们的罪受到神的审判以致美地成为荒凉(赛5:8-9),于是庞大的田园只能出产极少量的土产(赛5:10)据估计,三十亩葡萄园可出产十罗特酒、十伊法粮食如今只有十分之一的土产,距离目标相差甚远

(2)第二祸哉(赛5:11-17):饮酒作乐——早上酗酒比喻道德败落,以致不事生产田园荒废。以色列人破坏神的律只顾宴乐享受,不顾念「神的作为」(即为神的工作)因为工作昰为神而作,神是土地的主人是雇工。神的惩罚便来到在四方面大大施行审判:(a)被掳(赛5:13a),应验在主前586年及主后70年;(b)饥荒(赛5:13b)茬历史上多次应验;(c)死亡(赛5:14-16),为富不仁的必受神公平的制裁,死亡结束他们不公义的行径(赛5:14)有些则沦为别人的奴仆(「降为卑」)(赛5:15),神处理他们是公道正直的(赛5:16);(d)易主(赛5:17)这是一幅描绘以色列全然败亡的图画,别国的人来到以色列的地在他们嘚草场上放牧(羊羔是指外邦的羊,他们到以色列的草地上放羊表示以色列败亡)。

(3)第三祸哉(赛5:18-19):讥诮神的话——那些冥顽不灵鈈肯悔改归向神的人,将受神急速的审判

(4)第四祸哉(赛5:20):颠倒真理——善恶不分已难容忍,那些颠倒是非的人更为可恶因为他们所荇所为的影响力,足以摧毁一切

(5)第五祸哉(赛5:21):恃才叛神——他们与第四祸哉的人物相似。「智慧」与「通达」是神赐给人的礼物為要装备人行善;如今这类选民不认为自身的才能为神所赋予,反而自诩不用神的帮助(如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

(6)第六祸哉(赛5:22-23):受賄不义——国家首领只顾自己的生活享受,日夜以饮酒作乐为念罔顾国家大事,以致公义颠倒真理不彰,这实在是个黑暗的世界

5:24及5:25兩节起首词「所以」(和合本在5:24没有译出),结束上文的六个祸哉总结是他们厌弃神的训诲,藐视神的言语(赛5:24)因此,作者述及神嘚审判是公义的审判不得不来临:如火(赛5:24),地震(赛5:25)以凶暴的外邦国为工具(即亚述的大军压叙利亚境内)(赛5:26-29)。当这些审判来临时那日必天翻地覆,海浪匉訇日月昏暗,天云变色极为可怕(赛5:30)。

使徒约翰记载以赛亚曾见弥赛亚的荣光(约12:41)那是以賽亚在蒙召时的经历,以赛亚将自己蒙召经过置在全书总纲之末显然有双重作用:一是将全书总纲(1-6章)带进一个自然的结束,让读者對全书有概括的认识尤其是解释以赛亚工作的对象是冥顽不灵、铁石心肠的人。因此以赛亚大呼他活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6:5)。

叧一作用是要引介7-12章的信息6章记述以色列国不信神的硬心,必受神的审判神的审判是奇特的,在审判中却有祝福的应许这信息在7-12章嘚历史中有更明显的举列。

2. 以赛亚见异象(赛6:1-4)

)(传说是罗马立国之年)此时以赛亚的生命有一扭转国运的转折点。当年以赛亚忠爱嘚君王因僭越祭司职位而招痲惹神怒长大疯直到死的那日(参代下26:1-23)。乌西雅王是自所罗门王后一位非常尊敬神的君王在他的治理下,国富民安国强兵骁,正是国、民两强之际他竟以自己的成就自豪。一次因为骄傲导致忘形不管祭司的专职,强行进入圣殿献祭洇而受罚染了不治之症,导致国家急速败落以赛亚目睹国王之死是因僭越圣职而起,但其深知神的圣洁不能随意冒犯相信这时的他必萣产生更敬畏神的心,更加强自己事奉神的心志

另一引起先知忧戚不已的,是当时亚述兴起到处并吞邻近小国,而且已将叙利亚与利巴嫩纳入版图(742-740B. C. )先知惟恐亚述大军不久西侵犹大,于是一日进入圣殿(外殿)祷告求神引导解救国家未来的危机。

圣经没有记载以賽亚在哪里蒙召但敬虔的人常上圣殿为国为民祷告,以赛亚可能在圣殿某处默祷在异象里看见神以大祭司的身分显现(烟云、地震、長袍;参出39:24),殿内的情景似乎崇拜正在进行中6:2-4的词汇如「三圣哉」、「撒拉弗」(意即「燃烧」,是事奉神的天使)、「门坎」、「榮光」、「烟云」等正描绘神在圣殿内显现的情况。

以赛亚所见的异象是神特别容许他目睹的正当地上宝座空悬时,天上的宝座显现;正当地上世局动荡不安时天上的权力彰显,以赛亚的信心得以被神坚固

3. 以赛亚蒙洁净(赛6:5-7)

先知在圣洁与荣耀的神面前自惭形秽,這种自觉内心污秽的感觉在爱神的人心中一旦觉察神的同在时,是颇自然的事他环顾所处的世代也是一个污秽的世代,先知感觉自己身处在不洁的人当中;再因他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又对照乌西雅王的死,正显出神的圣洁与公义神学家J. N. Oswalt说「外邦人视不洁为被鬼附身,犹太人却认为是失去神的同在」如今乌西雅王已殁,先知仍看见神与选民同在他在宝座上以王及祭司的双重身分执掌治理忝下之权。

正当先知大呼「祸哉」(oy与5:8、1120-22的「祸哉」hoy有别),「我灭亡了」;那是一种认罪、求赦免及洁净的呼喊神便差遣撒拉弗以燔祭坛上的「红炭」洁净他,这是接受神使命的前奏

神在异象中首次说话,他似乎是向天使团体征询志愿军去宣告他的信息因为在人間好像没有人愿意为神作出口。先知乍听之下立刻自告奋勇向神自荐。

神吩咐先知向「这百姓」(非「我的百姓」)宣告审判的信息並向他声明讲道的效果。在神的全知中他早知道先知的工作是没有果效的,那是因为神的选民非常硬心落在神「定罪式的审判中」,那也是神学上称为「神的任凭」、「神的放弃」其后果是「非打不可」(赛6:9-10)。耶稣一生中也有两次引用以赛亚书6:9-10的话(参太13:14-15;约12:39-40)噵出神的选民的确冥顽不灵,硬心至极保罗也以此语指出,他转向外邦人传福音是有原因的(徒28:25)保罗称这「硬心」为「奥秘」,是蔀分性及暂时性的(参罗11:25)

先知乍听神的预告,内心的难受非笔墨可以形容他向神询问这硬心的情况要到何时才停止(赛6:11)?神说要臸审判完成——「城邑荒凉」(赛6:11b)「人被掳到远方」(赛6:12),才暂告一段落这预言后来应验在主前722年,那时以赛亚初尝这预言的「苦味」但选民中必有余民留下(十分之一)躝。这群余民再受蹂幸好「树不」仍在,就像大树被砍伐后「不」仍存留这「树不」在國中称为「圣洁的种类」(「种类」zerah,应译作「圣洁的种籽」)(赛6:13)这是神应许给选民的,这世上独特的民族永不废去(参罗11:5)

6章嘚内容是以赛亚事奉神的动力,这里有神的荣耀、同在、公义、圣洁、尊贵及赦免——这一切是先知一生事奉不遗余力的动力来源

二、鉯马内利书(7-12章)

7-12章在神学主题的思辨上是一个单元,年代上可能至14章才结束(参14:28记亚哈斯王的死)但主题可以12章作结。这段颇长的信息俗称「以马内利书」因主题环绕在神的弥赛亚——以马内利身上,而篇幅颇冗长所以称为「书」。一般学者都认为此「书」是先知茬亚哈斯王秉政时所传的信息或所得的启示主题是「信靠神」。「信靠神」不仅是本段的中心也是全文的主旨。

以马内利书的分段架構可分:预言(7-8章上)、历史(9-11章)、颂赞(12章)

在6章里,神已预告以赛亚事奉时将遭遇的困难现在正式引证犹太人心硬如铁,甚至拒绝神自动给予拯救神迹的兆头以致神的怒气不得不发作,这是7-8章的信息

7章开始记载亚哈斯王的事迹,他父亲约坦王的生平全部省略叻

)合攻犹大,却不成功(参王下16:5)亚述崛起,到处消灭附近小国北国因恐惧便起来与叙利亚联盟合力抵御亚述,并邀请亚哈斯王參加盟约谁料亚哈斯王非但不参加,反投靠亚述以图苟安(参王下16:7-9)。按列王纪下16:5的记载亚哈斯王因不能防卫自己,只有助于亚述并允许亚述掠夺圣殿内的财宝为报酬,亚述才肯出兵杀退这「叙以」联军所以有「不能攻取」一语(赛7:1),但这是后话以赛亚却迫鈈及待将此语置在此处。

这时有人将「叙以」准备联攻犹大的消息告诉「大卫家」即神的选民国,亚哈斯王胆颤心惊民心也惶惶不安,到处风声鹤唳(赛7:2本节的「跳动」与6:4的「震动」是相同的词)。

3. 以赛亚预言之一:有关以马内利的预言(赛7:3-25)

在人心惶恐之际人却鈈晓得转向真神(祭司在哪里?参王下16:10-18)因此神差遣以赛亚传达重要的信息。这是以赛亚记录蒙召后首次「上阵」所发出的预言这些預言(包括至12章的)全部在亚哈斯王时代传出。内容有关:(1)本国的命运;(2)北国的灭亡;(3)选民国仇敌的歼灭;(4)神的弥赛亚出现建立神治王國。首两点较近期后两点较远期,将在末世应验

a. 国位危殆的预言(赛7:3-9)

一日,亚哈斯王到上池水沟处(耶路撒冷南端)视察城中饮沝供应的情况,显然亚哈斯王考虑到「叙以」围攻时城中水源供应的问题就在这时,神命以赛亚携子施亚雅述将神旨传给亚哈斯王。這孩子也许是以赛亚接受在6:13的应许后才得的麟儿故以此为名,以志神恩「施亚雅述」(「施亚」意即「余民」),「雅述」意即「归囙」其字意可代表一篇精简的预言信息。

以赛亚在亚哈斯王面前以极优美的言词坚固王的心。他说「叙以」两王只是「冒烟的火把头」不能成大事,并说「叙以」的恶谋必不成立(赛7:4-7)因为比加曾以谋杀、诡诈而篡了别人的王位(参王下15:25-31)。今北王竟然与「外人」勾结向「兄弟」进攻,表示他已落在离弃、反叛真神的光景中他的计谋无疑与撒但同伙。

7:8的「六十五年之内」究有何指原来此预言昰在734B. C. 发出,该年亚述王亚述巴尼帕Aohwbanipal(669-626B. C. )开始将各国的人种运至撒玛利亚(直至艾萨克哈顿在位时)将他们与覆亡的北国余民混杂,以致撒玛利亚成为「混血民族」(参拉4:2、10)应验了「以法莲不再成为一个国民」一言。因此六十五年是包括一连串的事件,现在浓缩在一起讲述

神看见亚哈斯王对先知的预言犹疑不决,而向他施怜悯邀请亚哈斯王求「兆头」,好让他确知神必照顾大卫家(赛7:10-11)

「兆头」(ot,原意即「割痕」或「陷下」)可指记号(如立约的天虹;创9:12-17),或灾祸(如十灾也称为记号;出7:3;民14:22)或神迹(如赛38:7)。7:11的气氛(在深处、在高处)透露「兆头」必定指神迹的彰显,这是神给亚哈斯王在信心上的一个试验

亚哈斯对神虽无信心,但神对他仍极其忍耐因为他是「大卫家」(赛7:2、13)的后裔,承受神给大卫的约(撒下7:12);因此神迁就他的小信,让他目睹神迹或是地震(在深处),或是闪电、打雷、下雹(在高处)甚至日月停留。没想到亚哈斯王一个兆头也不要一心一意要与亚述结盟。宁可与人结盟也不与鉮立约如J. Wesley所说:「当人放弃神后,他什么都相信」Martin形容亚哈斯王像一只小老鼠被两只大恶鼠欺侮,于是转向恶猫求援

以赛亚看见亚囧斯拒绝兆头的赐予,显然为大卫家的命运种下祸根(赛7:13的「厌烦」一词道出了第一代以色列人不能进入迦南而死在旷野的审判)因此先知转向大卫全家发预言,非向亚哈斯一人(注意7:14「你们」一词;先知还用「我的神」非「你的神」此言对亚哈斯也是一个打击),这預言就是著名的「以马内利降生」的预告(赛7:14)

7:14下的启语字「看哪」(和合本没有译出)引介下文是一件极重要的事;这事件使经学家意见分歧,主要是有关「童女」(almah字根「隐藏」)一词的解释及应验。

「童女」一词原文在旧约多处指未婚的「童女」(如创24:43;出2:8;玳上15:20;诗46:1,68:25;箴31:19;歌1:36:8)。乌加列(Ugarit)文献有记载一个童贞女(almah)生子的故事可见almah有个「限定意义」,指「未婚少女」早期的译本如Aquila, Symmachus, Theodotion, Justin等也将almah译成「少女」、「童女」。新约马太于圣灵引导下在引用赛7:14时选用parthenos一词(意「未婚童女」)(参太1:23),却没用rumphe(指已婚妇人)表示马太也认为almah是指未婚童女,所以almah一词的意义配合新约的应用应该指未生育过孩子的童女。

至于「母子」的配对是谁及如何应验综匼各学者意见可参下图:

以上三种解说的任何一种,均需指出下列各点:

(a)孩子的诞生是兆头(普通的诞生不能成为兆头)

(b)他的母亲必是未婚的童女(普通的童女需要同房才能产子)。

(c)孩子的诞生将神的救恩带进人间(普通的人不能将救恩带入世界)

因此,只有马利亚及耶稣才能应验此预言以赛亚也不敢称其妻为童女,而任何母亲绝对不敢轻易命其子的名为「以马内利」而犯上亵渎神的可能;以赛亚哽不会这样做。

(d)「童女」前有定冠词非指亚哈斯或以赛亚所认识的一位童女,而指一位特别的童女与普通童女有所分别。此外「怀孕」一词非动词,而是形容词表示这有孕的女子仍是童女。这童女的身分在七百多年后才彰显出来一因是兆头对亚哈斯全无作用(他還拒绝兆头显现),所以目前的应验是不必要的;二是因圣经多将远期要发生的事拉近距离,似乎立即就要发生因此不必期待当时应驗。

先知继续说当这孩子出生时,那就是神永远与人同在然而,这预言却利用这孩子在婴孩时代的年日(即短暂)如以吃奶油与蜂蜜(这句在原文是首句),及懂得弃恶择善为时限北国与叙利亚必会先后败亡(叙利亚在732B. C. 先遭亚述的毒手,接着北国以色列在722B. C. 也沦陷)(赛7:15-16)这两国败亡的时间离「以马内利」预言,分别是三年及十三年;但南国自南北于主前931年分裂后(「以法莲离开犹大」)也难以逃离亚述的毒手(赛7:17)。

(e)7:14的「子」与9:6的「子」是同一个人除耶稣基督外,不可能有其它历史上的应验

7:18-25是一个独立单位,承接上文对亞述作特别的详论。

在这段里先知以四个「那时」(原文「在那日」)的架构,记述神向犹大发出警告若投靠亚述,势必国破家亡:

(1)7:18-19嘚「那时」是指埃及与亚述同时侵略犹大。这事在主前609年埃及的尼哥与亚述(即后来的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于迦基米施河畔大战,结果约西亚王被杀犹大的国势从此一蹶不振,直趋灭亡这事已超越先知的时代了,是之后才应验的

(2)7:20的「那时」,是指亚述王如剃头刀┅样将犹大国掳来的人口剃净胡须,成为奴隶这事在主前701年,亚述的西拿基立入侵犹大毁灭四十六个城市,将二十万犹太人带走为奴可见神一再预告亚述是犹大的腹患,切不可与她结盟

(3)7:21-22的「那时」,是指犹大一时商贸鼎盛的都市生活顿时变成农村生活。

(4)7:23-25的「那時」是指亚述大军大肆蹂躏犹大的结果。

亚哈斯向亚述求援他作梦也想不到亚述竟然会反噬他。先知把亚述的残暴形容得淋漓尽致稱亚述王为「外赁的剃头刀」(赛7:20),将犹大尽情破坏多人被杀或被掳,使得犹大国土人丁单薄一人有一牛两羊,余剩的少数人可享鼡牛畜的出产丰盛有余。但因人口不多土地无人耕耘,以致荒地遍处(赛7:21-23)人要出外耕种,需配带弓箭以防猛兽;人在近处放牛羴,不敢远出(赛7:24-25)这剃头刀的锋利,使犹大成为刮光净土这就是那「流奶与蜜之地」吗?离开了神连应许之地也不为人效力!

4. 以賽亚预言之二:有关以马内利境的预言(赛8:1-10)

a. 北国灭亡的预言(赛8:1-4)

这时神要先知在一块大牌写上「掳掠速临,抢夺快到」的字样(即「瑪黑珥色拉勒哈斯罢斯」的名字)大牌是让多人能读出,先知找着两位见证人签名盖章(记录这事)(赛8:2)使它成为合法文件(参申17:6,19:15)也成为将来神审判不信之人的凭据。现在先知不直接向亚哈斯进忠谏而采用间接的方法。此法向王直言也不逊色因这两位见证囚必将事故禀告亚哈斯。

这事不久之后以赛亚再获麟儿,妻子是女先知(据犹太人规矩先知的妻也可称为女先知;如祭司的妻也称为奻祭司〔mishnak Ketuboth7:1〕),儿子名叫「掳掠速临抢夺快到」(那块大牌也是这孩子诞生的预言),以提醒与警戒国民在这孩子还不晓得呼叫父母の先,叙利亚与北国必会沦陷在亚述的手里(赛8:4)

b. 亚述犯境的预言(赛8:5-8)

先知以极美丽的词藻,描绘神的应许如西罗亚的缓流一样(西羅亚河起自锡安山流贯圣域西南处,水质清澈耶路撒冷的饮水大部分靠它供应。这河即考古学发现著名的「所罗亚地道」又称「希覀家隧道」),可惜神的百姓竟厌弃它反喜悦如翻腾大河的亚述。

亚述大军(大水)势如破竹直趋北国,不久将淹没犹大地(赛8:7-8a)這路大军如大鹏展翅一般(按亚述典故,伯拉河的支流统称为「翼」)席卷犹大地,称「以马内利地」及「你的地」(赛8:8b)

c. 列国受罚嘚预言(赛8:9-10)

先知向列国发出召唤的呼声,他们虽然向神的选民尽施(四个「任凭」)蹂躏与劫掠但因有神看顾自己的地,并与选民同茬他们的喧嚷、束腰、同谋、言定,终归徒然(四个「终」)

先知感到大能的手在引导他(这是强烈圣灵默示论的一项依归,参结1:33:14),信心得以坚固(参8:12)使他不要参与国中敬虔的余民「同谋背叛」(背叛指赞成与外邦国「结盟」),反要尊神为圣为大(赛8:13)凡鉯神为圣的,神便作他们的避难所;反之神则作他们的绊脚石。

以赛亚信心得着安慰后立即承受一个光荣的使命,分两方面:

(1)封住训誨(赛8:16-18):以赛亚受嘱咐将神给他的「律法」(torah)及「训诲」(teuda意即「教训」)(律法与训诲两词合指神的指示)「封住」(指收集成為「正典」,或使它成为不能修改的合法文件参耶32:14。杰里迈亚先知也将他的文件合法化并藏在瓦器内,妥善珍藏)以便传给神的门徒(「我的门徒」意指信服神的人)(赛8:16)。在以赛亚时代背道者横行,先知却表达绝对信靠神的心承认自己两个儿子同是在国中作預兆及奇迹的(甚至包括自己的名字「以赛亚」——神的救赎——在内)(赛8:17-18)。

(2)责备交鬼(赛8:19-22):国中有一群对神没有信心的人他们寧可转向邪灵求异象、启示、训诲,询问将来的遭遇(这是神明明禁止的参利19:31,20:6-7)交鬼者只在黑夜工作,难怪他们所说的也是语意不清(中译绵蛮细微)人离开神而转向迷信与邪灵,向死人求问活人的生活方向胡涂至极(赛8:19)。人离开神的训诲与律法何处会有光奣(赛8:20),结果必是各种艰难焦躁埋怨掌权的,甚至咒骂神无论在哪里(上天、下地),都是黑暗的路途人在痛苦中挣扎、呻吟(賽8:21-22)!

上文(赛7:1(赛7:1-8:22)是「以马内利诞生」的预言,及「以马内利境」的遭遇这段(赛9:1-11:18)是「以马内利」的工作。这位「以马内利」将來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建立王国,称为弥赛亚国以公平公义治国,仇敌尽除他赋有神所赐的灵力、知识、智能和谋略,因此在他的國权下太平盛世,甚至整个世界皆有破天荒的改变

a. 弥赛亚王的诞生(赛9:1-7)

9:1-7整段全用过去式动词表态,在预言文学上称「预言过去词」以示将来应验的确切性。

上文述及神的百姓离开了他倚靠亚述,所以落在百般黑暗痛苦之中虽然如此,神恩仍然浩瀚他们的「黑暗隧道」将近尽头,真光快要临到他们当中(赛9:1)西布伦、拿弗他利一带,是亚述王普勒将各地人种先行安置以图混合以色列人血统嘚地方,所以此带地区的后人全是被人藐视的混血儿(参王下15:29)如今他们首先得回荣耀,因为「大光」快照耀他们(圣经多处以神的出現为大光出现;如42:16)使喜乐归回选民,如收割时或分掳物时的情景(赛9:2-3)先知连续以三个「因为」(ki),解释「大光」的出现是一件异常欢欣的事:

(1)因为ki他的出现,释放选民身上的轭大败仇敌,像在米甸侵犯选民时的光景(参士6-7章)(赛9:4)

(2)因为ki他的出现,带来全嘫的胜利(赛9:5起首词是「因为」和合本没有译出)。

(3)因为ki有一救世君王将会降生他必将平安福乐赐给选民(赛9:6a)。

至于这位救主君王嘚权能与身分作者在四方面详加介绍(赛9:6b):

(1)奇妙的策士——指他执掌王权,国策奇妙

(2)全能的神——他有神的能力在身上,强调他有治理国度的力量

(3)永在的父——指他有为父的性情(非指他是「天父」),如照顾、供应和保护

(4)和平的君——他又是一国之君,他的国必康泰民安有这样的国君,国必坚定直到永远。他的国是神无条件应许给大卫的国(赛9:7a;参撒下7:12)

从弥赛亚降生至立国的预告,整個预言(赛9:1-7)必定应验因神以自己的热心,必要成全这事(赛9:7b)

b. 弥赛亚国权的实施(赛9:8-11)

弥赛亚生下来就要成为永远坐在大卫宝座上嘚君王,他的诞生就是反叛神国的人的末日亚述国是预告弥赛亚诞生时的大国,也是全地反叛神国的总代表所以他所受的审判也是在末日,反叛神国受审判的象征

(1)亚述与选民灭亡的预告(赛9:8-10:34)

本段集中在亚述与选民国皆受审判的预告,只是选民国经历审判后前途却昰光明,而亚述则全然灭亡共分五小段:

先知「宣布」(「一言」dabar,意即「宣布」)北国以色列(即以法莲和撒玛利亚)受管教的原因(赛9:8-9)是骄傲自大他们说墙壁塌了可再重建,树木砍倒了可换更巨大的木材(赛9:10)暗指他们倚靠己力不要神,所以神的怒气便不断向怹们发作先知以四次「虽然如此,神的怒气还未转消他的手仍伸不缩」的格式,指出神的忿怒达到沸点:(i)9:11-12神使用亚述人(「利迅的敌囚」)及其它的外邦国成为管教选民全国的工具(在722B. 应验);(ii)9:13-17神因国家首领的败坏,少年人与其它人的亵渎与行恶在一日之间剪除他們;(iii)9:18-21神的忿怒如丛林中的大火,烧尽选民国的罪行在患难中,百姓失落兄弟相爱的心(指南北国历年来的争战)这是他们受神烈怒的苐三大原因;(iv)10:1-4屈枉正直、欺压无靠的孤儿寡妇的,必会受更大的报应(赛10:4的「只得屈身」改为「必会屈身」)较被掳或被杀的还厉害。泹神的怒气仍未转消

本段起首的词(赛10:5)是hoy(意即「祸哉」参5:8;和合本没有译出),指出亚述虽只是神手中管教选民的工具他们因为洎己的罪行必招惹神的审判。

先知说亚述是神「怒气的棍」「恼恨的杖」(赛10:5-6),只是他却不知道自己在神手中只是一件工具(赛10:7a)洇此他野心勃勃(赛10:7b),曾先后灭亡(由伯拉河横跨至撒玛利亚所以地点名单是按地理列出,非按年代)迦勒挪(738B. C. )、迦基米施(717B. C. 这城一度是赫人的首都)、哈马(720B. C. )、亚珥拔(740B. C. )、撒玛利亚(722B. C. )、大马色(732B. C. )(赛10:9),亚述的臣仆人人自认像「王」一样威武(赛10:8)。亞述王战绩辉煌所以极其自傲地宣称他的手已构到有偶像的国,撒玛利亚(北国)和耶路撒冷(南国)也算在有偶像的国内南北两国嘚沦陷,是指日可待的事(赛10:10-11)

作者在上文布下本段的背景,神不能容忍自大的罪(赛10:12-14共有八个「我」)先知说,被造之物岂可向主囚夸大那无疑是夜郎自大(赛10:15),因此神必如烈火一样烧灭他们(赛10:16-19)亚述十八万大军于主前701年,在一夜之间被耶和华的使者全数歼滅便是一个例子。

神的选民经历亚述的背约及神的审判后应学习惟有神是可靠的功课(赛10:20,这节「逃脱的」应译作「余民」)选民雖多如海沙,但能经历神「归回之恩」的只是少数「剩下的民」(赛10:21-22a;参罗9:27),以示神灭圣民之举是公义的不能因选民是神的百姓,犯罪就不会受罚(赛10:22b-23)

10:24-27重复上文的主题,再次坚固选民神以亚述为怒气的杖,但亚述也会受神的审判如神在古时审判米甸及埃及一樣(赛10:24-26)。到那时选民将像吃饱的肥牛,能撑断颈项上的轭(赛10:27)这是极大安慰的话,可是10:25的「就要完毕」一言却是安慰中的安慰

朂后一段重申亚述大军逼近耶路撒冷外围十五里内的各小镇(赛10:28-32),如10:29的迦巴只离开耶京六里挪伯更近,其中先知所用的动词尤其逼真像亲历其景,目睹神的审判何等真实如「来到」、「经过」、「安放」、「过了」、「住宿」、「战兢」、「逃跑」、「高喊」、「哀号」、「躲避」、「逃遁」、「歇兵」、「抡手」等(赛10:33-34)。

(2)弥赛亚王的能力(赛11:1-5)

亚述的败亡是以色列复原的前奏从末世论的角度看,亚述代表敌基督国消除后便是神国建立的信号。先知接着预告这国的主是谁及他能作王的资格。

原来这人本是7:14的「童女之子」9:6嘚「婴孩」;在本章说他出自「耶西的本」,耶西的「根」sores他是耶西的「嫩芽」hoter(中译「一条」),这嫩芽后来变成结满果实的「枝子」neser(赛11:1)「嫩芽」、「根」、「枝子」全是弥赛亚的外号(参4:2,53:2;亚3:86:12;耶23:5,33:15)现在这枝子能结满果子,是因神的灵降在他身上

这靈有六种功能:(a)「智慧的灵」能洞察人的需要;(b)「聪明的灵」做事有分寸与公义,不是以力服众而是以德服人;(c)「谋略的灵」善用国策、战略,能定方针(他名称为「奇妙的策士」;参赛9:6);(d)「能力的灵」非能讲而不能行;(e)「知识的灵」指认识神的灵明白神旨意的知识;(f)「敬畏神的灵」是最首要的功能(参申17:18-20),由它产生顺服与敬奉这六点也分为三组,每组有两个特征每点相辅相成(赛11:2)。

由此可見这位耶西的后人也分享神的属性,以致他的审判是公义与正直的(非像人的准则只凭眼见耳闻作审判)并有权能执行(秉公行义)(赛11:3-4)。这位被圣灵充满的弥赛亚在这里彰显七方面的生命特征与治理的权能:(a)以敬畏神为乐;(b)施审判不凭眼见;(c)断是非不凭耳闻;(d)以公義审判穷人;(e)以正直判断谦卑人;(f)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g)以口里的气灭绝恶人

总括而言,公义与信实是这王秉公行义时的表现(赛11:5)囚盼望在地有平安,却不寻求公义无疑是痴人说梦,缘木求鱼甚为可笑。

经学家对本段经文争论颇为激烈主要解释的立场有三:

(a)灵意法——这是形容人接受了弥赛亚(得救)后的心境:以前是残暴,如今是驯良(如保罗);以前对神的话语没胃口如今大改变,这多昰无千禧年派学者的立场(如加尔文;J. Ridderbos)

(b)喻意法——视本段为隐喻文字的用途,描绘在神的统治下一切恐惧、不安、罪恶、连对死亡嘚恐惧也告消除。这解释法与灵意法大同小异也受无千禧年及部分有千禧年的学者拥戴(如J. N. Oswalt;J. D. W. Watts)(此见解多认为这王是希西家)。

(c)字义法——按字的基本意义解释动物与动物,及动物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异常珍贵他们胃口大改,生活样式前所未有在描述中共有七点,表示地上完全太平:狼与绵羊羔;豹与山羊羔;小孩是狮、牛、肥畜的牧人;牛与熊同食同卧;狮与牛同吃草;婴孩在蛇洞口玩耍;断嬭小童按手在蛇穴不怕受害(参65:25似是描写相同时期;另参何2:18)。作者在结束时将这段情景放在一个时代的框架内:(i)那是在认识神的知識充满遍地之时(赛11:9);(ii)到「那日」之时(赛11:10)。

第一项时标(「认识神的知识如洋海一样充满世界」)不能在教会时代实现因那是指噺约(参耶31:34)应验之时,亦即天国在地上建立的时候那时全地的人都认识神是王。

第二项时标(「到那日」)指「耶西的根」成为招聚萬民前来锡安山的旗帜包括神的选民从四面八方归回(参太24:31)。现在全地的人都前来崇拜神(参2:2-5)在他那里有安息,有荣耀这是亚伯拉罕的约(「万民因亚伯拉罕而蒙恩」)应验之时。

在这国度内一切均相安无事,伊甸园的情况重现在人间动物与人的胃口也回复墮落前的消化机能。Martin&Martin说若弥赛亚的受苦是照字义应验,为甚么他的国权不可照字义描述应验

弥赛亚国虽是完美无瑕,但神的选民仍受外邦列国管辖哪有前途可言?所以本段预告神的选民虽然流放在天下四方,将来仍会被神召回蒙接纳,得洁净然后进入弥赛亚国內。

「当那日」一词将应验的时间移至主再来的时日神必再次从四方八面召回他的百姓(赛11:11-22)。第一次招聚在以赛亚书的亮光下可指主前536年选民归回那次,第二次便是末日的事件到那时南北两国必彼此相爱(赛11:13),他们先前战胜外邦国的辉煌必回复如克服非利士人、东方人、以东人、摩押人、亚扪人(赛11:14)。那曾使埃及河枯干的神(出埃及的历史)必使伯拉大河枯干(参启16:12形容神的能力),使被擄的人从亚述归回(赛11:15-16)

因着以马内利降生的预告,他将成为选民国的「梦幻君王」必带救赎、国权、公平、稳固、太平、盛世于选囻间,继而延伸至全地先知为此欣喜莫名,随即不禁由衷发出大颂赞

有谁听到上文战胜与回复的预告而不雀跃万分?先知(代表全国)领受后那喜乐的心情蓦然洋溢,生发颂赞的乐曲这颂赞是上文全大段(7-11章)的总结,以及称谢的原因(注意两个「因为」ki):

a. 因为(ki)神怒气转消了(赛12:1)

b. 因为(ki)神是他的安慰、力量、诗歌、拯救;这拯救不只是属灵方面,也包括政治与物质的复原(赛12:2-3)这时先知心情涌溢的喜乐,难以描绘犹太人在守住棚节时,祭司将从西罗亚池拿来的水用水瓶浇在坛的周围时,及背诵这两节经文(参约7:37-38)

神是拯救者,那是一切喜乐的泉源然而喜乐不单限定于个人(赛12:1-3是单数代名词「我」),而应人人有分(赛12:4-6是复数代名词「你们」)有七方面的表达:(a)称谢;(b)求告;(c)传扬;(d)提说;(e)唱歌;(f)普传;(g)扬声。原因有二:(a)因ki神的行动甚是美好(赛12:5);(b)因ki神的本性是为至大(赛12:6)他是「以色列的圣者」(这名字在圣经中出现29次;26次在本书,其余3次在诗篇)意思是说神将以色列从世人中挑选出来,使她为圣與众不同,为了承担传扬神的本性与对人的恩典之使命

「以马内利书」的主旨有关「以马内利」的生平,由降生至执掌王权为选民及卋人施行拯救。这主题的连贯可以下列经文表述——11:1(耶西之本)→7:14(童女诞生)→9:6(有神的属性)→11:2(被神灵充满)→11:3-5(秉公行义)→10:20-23(解救选民)→11:11-16(招聚归回)→9:7(国权从今直到永远)。

三、列国受罚(13-23章)

由13-23章先知向十国发出她们将受罚的预言,此段列国受罚嘚预言正是8:9-10的解释。这段长篇的预言也说明亚伯拉罕之约中的一个原则:「那咒诅你的,必受咒诅」(创12:3)

在主题发挥方面,上文預告神国的建立这段则预告神国建立前一切咒诅以色列国的外邦国,皆受神的刑罚所以本段的目的有四:

a. 一面向选民宣告安慰的信息,让他们知道神并没有放弃他们

b. 指出神是公义的,不会让外邦国的罪继续猖獗下去他将追讨他们个别的罪,及对选民态度的罪

c. 又让選民知道神是万国的主宰,那些对选民较友善的将来也会蒙神恩待,得以和神国有分分享以色列的荣耀。这又说明亚伯拉罕之约中的叧一准则:「那祝福你的必受祝福。」(创12:3)

d. 藉此彰显神拥有建立神国的权能使选民读者能安心信靠他。

13-23章的预言统归一个名称:「默示」(massa,字根意即「举起」意即「沉重的心情」)。因这系列信息是令人难受及重要的原来当神伸张公义,向列国发烈怒之时┅方面对选民固然是安慰的信息,但对不信的人的收场也是难堪不已。因此说「默示」是「甜与苦」的经历一点也不为过(如结2:8,3:3;啟10:8-10)

巴比伦是列国中的第一强国,也是圣经中对选民最残暴的外邦国虽然在以赛亚时代,巴比伦还未完全崛兴但因他们骁勇善战,其势力已潜伏在他们部落的性情里甚至在以赛亚时代的亚述王撒珥根二世时(720-708B. C. )也甚难驾驭他们,他们的中兴是指日可待的

此时巴比倫被传召接受神的审判(在13:17才提名是波斯玛代。他们称为「我的勇士」13:3)。在这里先知蒙召,要在净光的山上竖立大旗(古时行军湔召集士兵的信号),向群众(神的军兵)召唤使他们进入贵胄之明(把巴京王宫)(赛13:2),毁灭全地(指巴比伦大国)(赛13:5)(这预訁在539-538B. C. 应验)先知以八句话形容这些军兵(赛13:3-5):

(1)他们是神所吩咐的。

(2)他们是神所挑选的

(3)他们是神的勇士。

(4)他们是矜夸高傲的人

(5)他们昰大国的民(「许多国的民」是因为灭巴比伦的是玛代、波斯两国合并的势力,而这两国又由多个城邦小国阻成)

(6)他们是神的军队。

(7)他們从远方天边来

(8)他们是神「恼恨的兵器」;他们被召是为了「成就我怒中所定的」(赛13:3)。

先知使用「以远喻近」的文笔借着预告巴仳伦的受罚,用了「耶和华的日子」一词来描绘这场审判查「耶和华的日子」这名词有「预言的双指性」,一指末日灾难时期的审判②指不远之将来的审判。在历史是指主前539至538年全能者毁灭巴比伦之时(赛13:6)。

先知用极强劲的文笔描绘这时候的情况:

(1)人心消化惊惶蕜痛,痛如产难脸如火焰(赛13:6-8)。

(2)地土荒凉日月无光(赛13:9-10)。

(3)神申怒气天地震动,罪人灭绝(赛13:11-13;13:12的「俄斐」是指沙特阿拉伯南端)

(4)人被杀戮,惨绝人寰妇孺也不能逃脱毒手(赛13:14-16,13:14的「各归本族各逃本土」指住在巴比伦的外地人不能在国内躲藏避祸)。

巴比伦雖是神审判选民的工具然而也难逃脱神以别种工具来审判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参哈巴谷书主题)这工具乃是玛代人。瑪代人好勇斗狠首都设在Ecbatana,该地盛产金银所以他们不重视金银财帛(赛13:17),却凶残成性抢掠城池时以酷杀为乐(赛13:18),主前505年与波斯合并成一国在玛代后裔之波斯古列大军下,巴比伦大国不堪一击旋即被覆灭,毁坏的程度与所多玛与蛾摩拉一样(赛13:19)这节13:19的「列国的荣耀」原是巴比伦国神马勒古的名号,如今这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也将披尘蒙灰了世代永无人烟,沦为废墟为猛兽野狼盤踞之处(赛13:20-22),巴比伦至此可算是完全灭亡

在外邦大国巴比伦受到神宣告责罚之际,神向选民发出安慰、同在及复原的保证共分六方面:

(1)神又再怜恤他的子民雅各。

(2)神又再拣选以色列即再接纳他们(参亚1:17,2:12)

(3)神将他们安置在本地。

(5)外邦人必协助他们归回故土反猶运动将从地上消灭。

(6)他们将平反一切仇敌(参创22:17的「得着仇敌的门」)他们本受世界辖制,如今他们成为世上掌权的王国

这是一首屬希伯来诗歌体裁,极其优美的文学作品是希伯来文坛中罕见的。

首段论巴比伦王仆倒(钥节:14:8);次段论那控制巴比伦王的「王」仆倒(钥节:14:15)

先知以极细腻的文笔,抒写巴比伦败亡的哀歌全因耶和华在巴比伦身上施行「折断的工」(赛14:5)。这巴比伦是「在忿怒Φ连连攻击众民的」「在怒气中辖制列国」,「行逼迫无人阻止的」(赛14:6)神却使全地得脱离他的手,安享平静(赛14:7)似乎连利巴嫩的松树和香柏树(「巴」国以此种树建筑甚多华厦),也拍手欢乐(赛14:8)阴间也欢迎巴比伦「驾临」(赛14:9)。在阴间被「巴国」灭亡嘚灵魂连连向他讥笑(赛14:10),他的床铺是附尸的虫蛆,多么可怕(赛14:11)!

本段经文按内容而言是论巴比伦王心高气傲,自以为神洇此神将他摔倒在地,而致「死无全尸」有不少学者将这段解释作撒但的堕落。

就神学而言以赛亚如其它先知一样,常用目前的形势代入末日的情况,如他以亚述的肆虐代入末日敌基督残害选民的情形。「代入」是先知书的预言文学特色先知们常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代入末世的人物或事件(如以东或亚述被灭代入末世选民的强敌被灭;从巴比伦归回,代入末世选民的归回;安提奥古第四世代入敵基督;但以理书及启示录里罗马帝国的灭亡成为末世反叛神国消灭的象征等)。

有时先知会以历史人物代入那背后操纵该历史人物嘚恶势力。在这里作者以巴比伦的自傲代入那控制巴王的空中掌权者撒但的自傲,因此「巴王」的仆倒也是撒但的仆倒就预言解释学洏言,这也是「预言双指性」的原则:一指当时的历史情况另一指同类别的情况。

从预言神学内容而言先知似乎跨越一个历史人物,洏进入形容那个操纵巴王的势力Martin&Martin说,在圣经中神向撒但作出宣告时,有时是向他的工具发出的(如创3:15〔蛇〕;太16:23〔彼得〕;结28:1-19〔推罗迋〕)撒但藏在工具之内,使人不易觉察他的存在更不易觉察他的诡计。在这时神借着先知向世人解释,那控制世人的堕落天使的「来龙去脉」尤其是他堕落的前因与后果。J. N. Oswalt也说凡被造的,包括撒但在内都有骄傲与反叛神的本性(自由),所以本段也可应用在撒但身上(但他的释经却仍指巴比伦王)在题材方面,先知选择当时盛行的数据构成一幅撒但堕落的图画(参启13:4)。这幅堕落的图画囿预言性质因撒但还未真正被神歼灭,直到末日之时这段所说的才全部应验。

作者直呼受罚的对象为「明亮之星」及「早晨之子」(賽14:1)「明亮之星」(helel,字根意即「吼叫」;也有「发光」之意)(参伯41:18)这词可用专有名词译出,不少英译本据拉丁通俗本译成专有洺词名Lucifer;古译本Aquila;古叙利亚译本;耶柔米皆这样译出。从「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两个专有名字的运用表明他们才是预言的主要對象,巴比伦王只是间接对象

圣经在形容灵界的活物时(如天使),也称他们为「晨星」(参伯38:7;启12:4)所以这里所说的「明亮之星」囸是「假晨星」(参「假基督」、「假先知」等冒牌名字)。「明亮之星」与「早晨之子」在希伯来文是同义词「早晨之子」指早上曙咣初露时的朝晖,这两词相互左证这位受预言者「明亮之星」,本有光明的地位所以有这么美丽的称号。先知以极优美的文笔抒写「早晨之子」、「明亮之星」多年前因犯了僭越神地位的罪行,而被神加以审判(以「从天坠落」及「砍倒在地上」形容他被打倒)(赛14:12)

他被摔倒下来乃基于五个原因(五个「我要」)(赛14:13-14):(a)「我要升到天上」——这意图是指升到真神的所在,想要与神争取同等崇高嘚地位;(b)「我要高举宝座在神众星之上」——「众星」是天使的代名词这位「明亮之星」要超越同辈,成为天使总长;(c)「我要坐在聚会嘚山上」——聚会的山代表灵界聚集之处在「北方极处」(原文beyaketi)sapon,可译为「圣山」

现在「明亮之星」要在众星之上主持大会,显示怹想要成为「天使大会」总领袖;(d)「我要到高云之上」——星晨之子也想在殿宇内至高之处居高临下「主持大局」,受更大的崇敬;(e)「峩要与至上者同等」——「至上者」为选民之神的同义词撒但此举,无疑视自己为神的一份「巴比伦王」为多神教的君主,他虽心高氣傲却不会一边拜偶像,一边高举自己过于所敬奉的神因为凡多神论者,都不会自称自己「与至上者同等」

14:15是另一项审判的宣告。先前(赛14:12)记「晨星」在人被造前受罚的时代此节则预告他完全被神「收服」的时候。那时人人都知道(「看见」意即「知道」因灵界鈈能凭肉眼可见)那驱使「巴王」占灭列国的「你」被抛弃,死无葬身之处(赛14:16-20)14:19的「可憎的枝子」,指树枝不结果子而被拗断比喻「晨星」诡计不得逞。作者在这里以死人被弃乱葬冈借喻明亮之星的灭亡,不仅自己受害连子孙也不得兴旺起来(喻永不复生,遗害万代因灵界没有子孙)(赛14:21)。

对以赛亚来说巴比伦灭亡是千真万确的。虽然那时巴比伦仍不算「如日中天」的时代但神以四大誓言宣告,他有不能逃脱的劫数:

(1)神亲自攻击他们(赛14:22a)

(2)神完全的覆灭他们(赛14:22b)。

(3)神必将「巴国」夷为平地成为野猪的居所(赛14:23a)。

(4)神像打扫尘埃一样将他们扫除净尽(赛14:23b)在历史上,这预言有多次应验如主前689年(在西拿基立手下)、主前539年(在古列手下)、在末世时还有永世性的应验(参启17:8、11,18:21-2319:19-21)。

B. 论亚述、非利士、摩押、大马色受审判(赛14:24-17:14)

这章将四大受审对象放在一起本没有任何格式汾隔,只是为解释的方便;而下文论古实与埃及受审判则可放在一起所以这一章的分段,纯粹是诠释上的主观决定

作者在上文早已预告亚述受罚的下场(参9:4,10:5-34)在这里,先知随着宣告巴比伦受罚后再三宣告亚述的审判,旨在证实反对神的帝国必不能逃避神的怒气,这样神的选民也可安心过活在这段向亚述宣告审判的话里,重复神管理全地的主权(参14:26)及埃布尔拉罕的约的准则(参创12:3)。

在这尛段里「誓言」、「旨意」、「定意」等词汇的运用,显著指出万国的存亡都在神的策画定旨里。这主题在旧约极其显著在大小先知书里,以赛亚书尤甚14:24正是全书神学主题的诠释。世上一切的活动事情的发生,都朝着神的「蓝图」进行T. C. Vriezen说,以赛亚的预言是以永活之神的眼光来看他对世事的了解,全不脱离神对万事的掌权

「巴勒斯坦」此字源自「非利士」一字,意即「外邦人的地」(参14:32小字)以赛亚在那年蒙神默示,传讲一篇重要信息是有关非利士的审判。这篇预言发生于亚哈斯驾崩那年(赛14:28)

在主前722年,亚述王(称「击打你的杖」14:29)撒缦以色五世逝世,非利士乘机反叛但被撒缦以色五世的继承人撒珥根二世(称「北方的烟」,14:31;「毒蛇」及「火焰的飞蛇」14:29)于主前718年镇压杀戮(赛14:31)。主前715年亚哈斯崩非利士又反叛亚述,翌年(714年)被撒珥根围剿非利士于是差遣使者求希西镓解救(赛14:32),先知的忠言(如先前给亚哈斯的一样参7:3-4)现给希西家进谏,当信靠神不可动摇,不要参与不用害怕,神必亲自照顾錫安(赛14:32)

先知以极美丽的文笔,抒写非利士受审判那击打他们的亚述王,手段之凶残狠辣比以前更甚,一代胜过一代上代称蛇,这代称「毒蛇」;上代是毒蛇这代是「火焰的飞龙」(考古学家在亚述地掘出有翼的蛇画,甚符合第八世纪的历史背景)但在审判非利士人时,神对自己百姓有特别的呵护与照顾使贫穷的人吃得温饱,缺乏的人安然躺卧可是欺凌选民的非利士人却饱遭报应。

a. 摩押受罚的哀号(赛15:1-9)

摩押受罚的预言竟有两章篇幅的长度可见先知深明选民国备受摩押的欺负,侵侮多年(不像巴比伦、亚述等是转瞬之間)因此详述摩押怎样受神重重的审判。摩押南部重镇「亚珥」中部要塞「底本」(赛15:2的「巴益」是「女子」之意,和合本译作地名原文全句是「底本的女子〔代表百姓〕到高处哭泣」;底本在摩押境要河亚嫩河侧,参民21:26-28)南边的「基珥」(即16:7的「吉珥哈列设」),北部各城镇皆因神的审判以致「眼泪汪汪」、「哀号」、「哭泣」、「头上光秃」、「头发剃净」、「腰束麻布」等一片凄凉死亡的景況(约应验在701B. )(赛15:2-4)因全国倾覆的剧烈,使以赛亚也为之大洒同情之泪在国家倾亡时,国家元首四散逃命主要藏身在死海东南部(赛15:5-6)。他们逃到「琐珥」(近死海东南角)直至与以东接连分界线的「柳树河」财宝被运走(赛15:7)。摩押全国遭殃灾民凄声直达南方的「以基莲」,北方的「比珥以琳」(赛15:8)中部的「底们」(RSV作「底本」,参15:2)这一带血流成河,正是一幅惨不忍睹的亡国景象先知记述神还要加增底们的灾难,叫猛狮穷追逃难的人使那些战乱逃命的难民,苦上加苦苦不堪言(赛15:9),但这正是神公义的伸张

摩押在大卫时代本已臣服于犹大(参撒下8:2、12),

这点成为摩押在灾难中向神求恩情的一线光芒先知劝那些藏身在各处的居民(如在亚嫩渡口没窝巢的飞鸟,16:2)将贡物不辞劳苦地带到耶路撒冷(如摩押王米沙时代一样,参王下3:4)(赛16:1)这样或可使以色列的神息怒。在16:3-5先知以摩押人的口吻向犹大国求情,要他们向摩押劫后余生的人给予指引和忠告(谋略),及对他们秉公行义并向他们施予援助及保護(赛16:3)。当他们求接纳时应鼎力接受他们;当他们在逃难时,不要出卖他们使他们在以色列国的新生活中能安居乐业(赛16:4)(「大衛帐幕」的权能福荫下,享受各种权利;16:5这节在弥赛亚国在地上实现时便应验)。

先知预告虽将得神怜悯但仍需明白神为什么审判他們,免得他们以为神冤屈了他们所以现今指出他们覆灭,是因他们极其骄傲狂妄夸大(赛16:6),以致全国覆亡哀号国家民丰物盛之地嘟变为「吉珥哈列设」(意即「败瓦之城」,「瓦砾之城」这地原盛产葡萄饼)(赛16:7),其它鱼米之乡及葡萄遍地的城市乡镇(如希实夲、西比玛、雅谢、伊莱贾利等透露摩押本是极富庶之国今竟败亡到这地步,令先知伤痛莫名)(赛16:8-11)摩押受列强所灭,主因他们反對神及对神的选民诸多欺侮侵害之故(赛16:12),使人想起亚伯拉罕约的条款是真确的:「那咒诅你的必被咒诅。」(参创12:3)

以上是摩押滅亡必临的预告(赛16:13)如今先知补充说,三年之内摩押必夷为平地,能活命的人无几(16:14)此言应验,先在亚述王撒珥根于主前715年岼服阿拉伯众国时顺便铲平摩押。主前713年摩押余党与非利士人连手反叛撒珥根,意图一雪前耻怎知又被撒珥根扫荡精光,神的预言洅次应验

a. 大马色必被废弃(赛17:1-3)

17章首三节似是描述「叙以」的危机事件(735-732B. C. ),可能本段是叙利亚覆亡前的信息17:1是整段的定局,大马色艏都被废象征国家败亡。17:2的亚罗珥本是摩押没没无闻的城市今怎在论大马色受审判里出现?原来作者以摩押为鉴喻大马色境内,不論有名无名的城市皆会遭天谴。先知说正如北国以色列的保障(即大马色),亚兰的国权不久将被消灭像以色列人的荣耀也被消灭(赛17:3)。这话在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手上先后应验(732B. C. 〔亚兰亡〕及722B. C. 〔北国亡〕)

以色列虽称为「雅各的荣耀」,但他们如大马色一样必因罪而受神的审判,分别在主前722及586年最后「在那日」应验(赛17:4的「枵薄」原文意为「降低」)。先知以数幅图画描绘以色列由祝福沦落(枵薄)至受咒;肥胖之体今变瘦弱;丰收变荒芜(赛17:5的「利乏音」本是块丰沃之地在耶路撒冷之西北,今出产不多)橄榄的收成吔不多(赛17:6);这是审判的后果。

在受苦完后(赛17:4-6)神的选民将重回神的怀抱,仰望他们的「创造主」、「圣者」向他求恩(赛17:7)。怹们不再向偶像膜拜(赛17:8)就因这崇偶的缘故「插上异样的栽子」(喻拜偶像17:10)。他们的「坚固城」(赛17:9)佳美的稻田果树(赛17:11),铨遭破坏「地就荒凉」,「所收割的如风飞去」(赛17:9、11)在崇拜偶像的时候,他们忘记神是「救主」是「能力的盘石」,所以坚固城池丰沃美地,佳美树木遍地果园,一切美景如幻影般飞逝

17:12起首词「祸哉」(hoy,中译为「唉」)是神向以色列的仇敌宣告他们的末日。

先知以堤坝崩决的情景形容外邦国如洪水狂泻而下,匉席卷挡道的小国包括以色列。但他们虽如「海浪訇」、「万马奔腾」「怒水滔滔」(赛17:12-13),神必斥责他们使他们「远远逃避」,如「山风前糠」「暴风前土」,永无宁日这是他们的报应(赛17:14),也是鉮遵守向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参创12:2)

古实与埃及是同居非洲大陆的国家,在以赛亚时代势力不弱常借故向选民国挑衅,使选民国处于哆难之间现在他们被召前来受审判,使选民读者对神的感恩倍增

非洲的古实,多年前曾是埃及的一部分在以赛亚时代,古实统治埃忣的南部是为埃及王朝第二十五朝代。他的王Pianchi英明神武于主前728年先臣服吕彼亚,再征服埃及在主前716年,其弟Shabaka(716-702B. C. )继位将南北埃及唍全统一(约在712B. C. )。这人对耶路撒冷野心勃勃企图占取。因他们对犹大国早欲染指所以在这两章内,他们与埃及先后同受神判罚的宣告

先知说「古实河外有翅膀刷刷声响」(赛18:1),声音代表来往古实的大船摇桨之声(参伯40:31)他们「差派」(hassleh,专用字词指「公使」)使者坐蒲草船过海,前往某地方去原来古实自统一埃及后,便差遣使者至犹大共商联抗亚述计划这可能是在主前705年,亚述撒珥根逝卋西拿基立刚继位,其势力仍未伸张之际但以赛亚视为不智之举,坚决反对不要与古实联盟并警告「快行的使者」归回「高大光滑」的民去(指古实人)。

在18:2先知以三方面形容这古实国的人:

(1)「高大光滑的民」——查此语在旧约指古实人(参耶13:23)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说古实人「高大俊秀」、「皮肤光滑」。

(2)自开国以来极其可畏——指自他们统一全埃及以来声威大振,使附近小国人人自危犹大吔因多年前于「埃及为奴」的经验,视他们为可畏的民

(3)他们的地有江河分开——这话配合古实(与埃及)的地理景况。

接着先知大声向铨地的人发出严重的宣告当古实敲响战鼓时,即他们的军队在山上摆阵角号吹响时(赛18:3),那就是神准备动工之时了

先知继续说,鉮将在「清凉寓所」(清凉法宛)静观古实的动静(赛18:4)他们只是凋谢的花,待摘的葡萄(赛18:5)候割的禾,待宰的羊(赛18:4)神将古實大军清除净尽,如尸首给鸷鸟土地给野兽盘踞(赛18:5)(应验在主前671及667年)。

这节的「到那时」(baith hahiy)与「到那日」(如4:210:20,11:10)同义古實经历神的判罚后,他们必将礼物献到以色列的神那里去这事在神国坚立选民时便得以应验,正如哈该同样预言「我必震动万国万国嘚珍宝必都运来」(该2:7;另参亚14:11)。

古实与埃及在历史上曾分体、合体又分体在以赛亚时代,他们由分体至合体;因此先知在论及古實受罚与复原后,随即论埃及受罚与复原此为19与20两章的预言。

首段论埃及受罚这十五节的主题可分为三个小段:

先知在首段后三方面預告埃及将怎样受罚:(a)他形容神驾临埃及,使埃及众假神(偶像)惊惶失措连拜偶像的人也心惊胆跳(赛19:1);此举不是说神在他们面前顯圣,而是透过某些方法(即下文的亚述)使埃及举国上下民心惶恐万分;(b)再者,先知述及神将使埃及人内讧(可能因古实的Shabaka想要吞霸铨埃及的事)引起国中政客间的不和,而导致内乱(赛7:2)现今他们不知所措,「心神耗尽」(原文意为「元神走光」)毫无计策,所以向行邪术者求问命运(赛7:3);(c)先知预言神将埃及交在「残忍的主」及「强暴的王」手中(赛7:4)这两人是同一人,是指在主前670年战败埃及的艾萨克哈顿(如Grogan;J.

先知继形容埃及受罚后随即在五方面描述埃及受罚的结果:(a)河水不堪海运商贸及供应鱼获(赛19:5-6);(b)两岸稻田缺沝种植,于是粮食中断饥饿死亡随之而来(赛19:7-8);(c)麻造物靠芦苇而成,也不能生产(赛19:9);(d)国家的高官贵胄生活皆失去倚靠(赛19:10a,本呴「国柱」意义隐晦可能指国家的首领栋梁);(e)雇工因国家在战争的状况下,失业无数生活艰难困苦(赛19:10b)。

埃及受罚的基本原因是怹的首领称「琐安的首领」(琐安原是埃及多年的首都,不少法老设宫于此地)及「法老的谋士」均极其愚昧,指他们的外交政策方媔想要与犹大结盟共抗亚述,但却心怀恶谋后来不守诺言,出卖犹大国

先知因此在三方面讽刺他们:(a)说他们的「智谋」皆为「愚谋」(赛19:11a);(b)说他们怎能自诩为「智慧人的子孙」、「古王的后裔」(传说这些「古王」均为极有智谋的祭司)(赛19:11b)。埃及在哲学、文学與艺术方面均举世无双;七十士译本在埃及译成甚多哲人教父也是埃及本土人士,如裴罗、特土良、俄利根;(c)说他们怎能知道神为埃及所定的旨意(赛19:12)因此全国(「琐安」为北首都,「挪弗」为南首都这两城市代表全国)皆「变为愚昧」,「受了迷惑」这些称为「埃及支派房角石」的首领,竟然使全国人走错了路(赛19:13)

先知还透露这些人不能成为首领的原因,原来是神使「乖谬的灵」进入他们Φ间使他们如醉酒一样,不能走直路(赛19:14)导致全国首领与百姓所做的一切都不能成就(赛19:15),这是神惩罚反叛者的一种法门因受罰者已落在「审判式的刚硬」光景中,非受责打不可(如6:9-10另参29:9-12)。

先知的口吻在本段有全然的改变前论埃及的受罚,现论埃及的蒙恩在亚伯拉罕之约的大原则下(参创12:3),总有一日埃及会因曾善待犹大人而蒙恩。

埃及在历史上虽曾迫害犹太人但在另一个时代,埃忣也是犹太人的避难所(如杰里迈亚、耶稣父母)因此埃及对神的选民有「双面孔」的表态,至终能进入神的恩典里因此,先知用五佽「在那日」表达这日子的来临:

(1)19:10-17埃及因在历史上曾陷选民于苦境将来需经历颇大的劫难(以妇人面临战争战兢惧怕的心情描述之)(賽19:16)。就历史而言犹大从未使埃及惊恐(刚好是相反的),所以这使埃及惊恐之事将在「那日」才应验(赛19:17)

(2)19:18多有犹太人聚集寄居在埃及,在埃及北部三角洲之东的答比匿(Tahpanhes)(参耶2:16)(即Daphne)密夺(Midgol)(参耶44:1),南部的挪弗(即Memphis)更南的Syene(即色弗尼塔;参结29:10;亦即伊里芬丁);伯示麦(即Heliopolis,意即「太阳屋」参结43:13又名安城,参创41:45)及比伯实(参结30:17),这五座城全是犹太人集居埃及的所在地(「五」表示数个非只是五座城)。在这时埃及也因神恩待犹大的缘故,全国兴起「犹太语热」又命定其中一城(或第六城)为「公义的城」(如七十士译本,武加大译本古亚兰文译本,死海古卷IQ Isa等的译法)以示纪念「神是公义的」。

(3)19:19-22埃及将归向耶和华神,各处皆有紀念神的记号和证据(赛19:19-20a)若19:18的「灭亡城」改成「公义之城」,这城可能是19:19的「边界城」城中有纪念神的碑柱,埃及人靠它在苦难中嘚着信心的提醒与挑旺他们向神求恩,神便打发「救主」解救他们的困苦这位救主必是末世重回地上的弥赛亚(赛19:20)。但埃及人在这時必全然认识神因这也是「新约」(参耶31:34)应验之时(赛19:21)。

19:22总结对埃及的预言他们将受神击打,但又蒙神医治;神爱彰显神恩浩夶。

(4)19:23埃及与亚述不再成为仇敌反成挚友,世仇变世交;他们更携手敬拜耶和华这非世人所能料及。

(5)19:24-2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以色列与两世仇竟心连心地同蒙神的赐福,同使地上的人得福这正是亚伯拉罕之约完全应验之期。他们分别称为「神的百姓」、「神的工作」、「神嘚产业」这三句「百姓」、「工作」、「产业」,在旧约全是形容以色列的词汇(参申4:20;诗47:478:71等),今用在外邦与选民身上这是何等榮耀的时刻,神的国度在地上实现了

本段继续论埃及的命运(和友邦「亚实突」)。就内容而言故事先在主前711年应验,那年亚实突沦陷在亚述王撒珥根的手里

当时亚述雄霸一时的大王普勒于主前727年病逝,帝位由子撒缦以色五世承继他也在杀败北国以色列后,便撒手塵环其子撒珥根于是执掌王权。传说撒珥根非撒缦以色的亲生子只是一名篡位者,登基后改名撒珥根(意即「真命天子」)以图掩飾他的罪行。约在主前714至713年亚实突得盟友埃及的帮助,伺机反叛亚述(参20:6)撒珥根盛怒之下,授命「五星上将」他珥探(意即「总司囹」;这人是撒珥根之子西拿基立围攻耶路撒冷时的大将)狂攻亚实突,经三年围困亚实突在主前711年终遭亚述大军瓦解(赛20:1),而在主前671年及主前667年埃及与古实这统一的国家也被亚述的艾萨克哈顿及亚述巴尼帕先后覆灭。赛21章的预言在历史上也告一段落

在亚实突亡國前三年(参20:3),神晓谕以赛亚以象征行动(为奴仆的样式)表示埃及与古实将遭同样的命运(赛20:2-4),藉此警惕犹大勿信靠埃及与古实嘚势力(含义:要信靠神)(赛20:5)因这「沿海一带的居民」(指非利士包括亚实突)为抗拒亚述的侵犯,于是与埃及结盟但是他们所仗赖的埃及,到那时也只不过是亚述的亡奴(含义:不必倚靠外力只管安静等候神即可)。

从历史应验的角度来看亚述撒珥根大军虽於主前711年灭掉亚实突,却没乘机进入邻近的犹大可能这时犹大王希西家听从以赛亚的劝导,没有参与这次亚实突和埃及的「叛盟」在主前671年,艾萨克哈顿征服埃及南部;主前667至665年亚述巴尼帕降服埃及北部赛20章所提及的三个国家(亚实突、古实、埃及),正如先知所说均先后灭亡

D. 论海旁旷野、度玛、阿拉伯受审判(赛21:1-17)

本章论及三个国家受罚,他们分别是海旁旷野、度玛、阿拉伯海旁旷野据21:9应是指巴比伦一带,是较古老的名称度玛与以东在原文是同音词,而度玛(意即「静默」)的字义象征巴比伦受审判后的死静阿拉伯是度玛┅带的部落民邦,常侵扰神的选民因此被召前来同受审判。

2. 论海旁旷野(巴比伦)受罚(赛21:1-10)

「海旁旷野」指现今波斯湾一带即古迦勒底(巴比伦)平原,以赛亚在灵里看见有关这旷野地带的异象于是娓娓道来,称为「默示」(赛21:1)他看到有仇敌从可怕的地方来,潒狂风横扫灾情惨重。这场灾祸是有关「诡诈者弄诡诈毁坏者行毁坏」(即21:1的仇敌)的事(赛21:2)。先知似听见有声音吩咐他发施号令要以拦及玛代(即波斯境)上去行围困的事,直至神使一切苦难歇息(赛21:2下)为止

就历史而言,这仇敌应验在波斯古列王的身上他於主前539至538年统领玛代波斯大军,横扫巴比伦不久把雄霸当世的巴比伦大帝国打垮,至永不复原的程度为此,先知悲痛不已如产妇的陣痛,没有心情再看神施行公义审判的情景(赛21:3-4)

21:5似是但以理书5:1-31的另一幅图画。巴比伦人自恃城高兵强不理会古列大军已压境,还摆設筵席尽情淫乐。「抹油盾牌」似是一种宗教仪式(如J. F. A. Sawyer)并非厉兵秣马作殊死战的准备,因他们在宴乐里而非在备战只有巴比伦才能在这时仍喧哗作乐,难怪神的手指在墙上开始写字了(参但5:5)

神在这时候吩咐以赛亚找一个守望者,将在守望时的见闻转告国民(赛21:6)(从下文21:10-11可见以赛亚正是这守望的人)。这守望者看见敌人兵强马壮杀气腾腾,如旋风冲卷过来(赛21:7)他随即以「狮吼功」大喊,说他果然看见敌军杀至的惊恐情景于是懔然畏惧地宣告「巴比伦倾倒了」(这话在启14:8复现,表示巴比伦正是末日神国仇敌的象征)巴比伦的国神也无法抵挡(赛21:8-9)。

在结束这段论巴比伦覆灭的默示先知心痛惆怅地称这饱经巴比伦与外邦国蹂躏的同胞为「被打的禾稼」,「场上的谷」他们已被巴比伦整治够了,但一切皆源自神的旨意;先知只有忠心地向国民宣布开来而神称为「以色列的神」,所鉯他必永不丢弃他的子民这是苦难中的安慰(赛21:10)。

3. 论度玛(以东)受罚(赛21:11-12)

「度玛」与「以东」在希伯来及希腊文皆完全相同从丅文可知度玛即是以东无疑。

以东(意即「死静」、「死亡」)是以扫的后人也是以色列的世仇,圣经多以「以东」为以色列仇敌的象征(参结35:1-15)这国处在约旦河东,国都是石城Sela又名「西珥」(参创36:9)。多年前以色列在进迦南地时需路经以东地以东人不准其经过,鉯色列需绕长道而行后来以色列被巴比伦覆灭时,以东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不念亲情(参俄10-14)至以色列被掳到巴比伦时,以东没有鋶下一滴眼泪这一切都记在神的「黑名册」内,神照亚伯拉罕之约的条款向他们追讨多年来的罪行。就历史而言本段约在亚述王西拿基立毁灭阿拉伯时(即710B.

先知以赛亚听见有声音从以东首都西珥向他呼叫,称他为「守望者」并询问「夜里的景况如何」(原文作「晚仩还有多少时候」,含义是「夜真长了甚么时候才天亮」)(赛21:11)。似乎寒夜不好过这声音似是以东人在苦难中向他询问,苦境究竟還有多久

先知简答:「早晨快到,但夜间仍在」似乎以东苦境未完,但若要继续询问可回来再问(赛21:12)。21:11下半节也可作诚挚邀请他們悔改的话意思是他们欲知夜间景况如何,需要「可以」、「回头」、「再来」全句意思是「你们要问就问吧!不过回转再来吧」。先知结束本段时向有关读者劝勉要他们悔改,转向真神

在古历史里,阿拉伯人与犹大的接触多在商贸方面在所罗门时代,有阿拉伯哋的示巴女王前来觐见犹大王景仰他的智慧(参王上10:1-8)。而在政治方面阿拉伯则鲜与犹大往来。

先知论到阿拉伯时即提及在阿拉伯丠部,靠近以东境的底但贸易队伍在半路突遭「刀剑之灾」(参21:15),结果在靠近提玛的绿洲投宿并获得当地居民的救援(赛21:12-14),可说昰患难中的温馨友情

但先知蒙神默示,在一年之内基达(阿拉伯之北,靠近犹大境)的财物(「荣耀」)及城中的勇士皆陷在强敌手Φ这是神为他们定下的劫数(赛21:16-17)。既然在路上劫夺底但客旅的多是亚述人他

您家的装修预算约7.89万元

报价有疑問稍后装修管家将致电为您解答

该报价为毛坯半包价,实际装修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完善以下信息让我们更了解您的需求优先为您服务

1. 您家的房屋现状是 :

2. 您家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装修 :

全国一站式装修服务平台70%以上的客户来自口碑介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委员会指定最具信赖的装修平台目前已经在16个城市开设分公司和体验店。2017年2月挂牌新三板

先前接反都不会,只记得每次拆开清洗都会不小心压到电線如图,请问是电池该更换还是风扇问题

      当然在*及充电器自身保护和控制电路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对锂电池的保护还是有相当保证的.所以对充电规则的理解才是重点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做出某种让步的.比如你发现*在你夜晚睡觉前必须充电的话,你也可以在睡前开始充电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应该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并且不要刻意按照错误的说法去做. 希望我的回答可帮到您
    • A:您好,电解电容有.就昰那种一个个小圆柱形的.拿掉电容后.主板上印有+的是正.新电容脚长的对应是正.注意.不要把印刷电路搞坏.尽量把焊吸干净了再拿下来. 希望我嘚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A:洗衣机不转有如下原因: 1、皮带松了。 2、安全开关接触不良 3、程序(或*器)问题。
    • A:1新买电池应在前三次作過充放,即是买来后先充满并不拔电源继续充3-4小时然后再用剩下20%以下电量,再次重复3次即可。 2笔记本上一定要配备电池维护*,并在*Φ调整为最佳电池保养即是电池电量保持在50%左右。 3尽量使用外接电源,如无必要就不用单独用电池。 4每1-2个月,重复1次过充放的过程维护电池。 5长期不使用笔记本的时候,请充满并拆下,在干燥地方保存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们承诺:一起装修网提供该项免费服務,绝不产生任何费用

亲,您已经报过名啦给别人留点机会呗

我们还有更多精彩活动,

限时优惠:在线预约设计即送

郑重承诺:以上垺务均为免费服务绝不收取您的任何费用。

总咳嗽怎么回事感觉嗓子冒烟叻冒烟似的总咳嗽怎么回事,感觉嗓子冒烟了冒烟似的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来自: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内科

专長: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肺炎,慢支哮喘等!

你好,你的症状像是支气管炎或咽炎。建议吃点消炎药平时多喝水,戒烟戒酒保暖注意休息。如症状无好转建议去医院呼吸内科治疗。

咳嗽嗓子冒烟了就像痒痒冒烟似的?

咳嗽,多是上感的原因,一般需要抗菌消炎.口服药粅不见效的,建议输液治疗为好.在当地医生指导下使用.有痰的加上鲜竹沥口服试试.建议看医生听诊和透视确诊,必要时拍片检查确诊

请问我囿鼻炎跟咽炎嗓子冒烟了就跟冒烟似的,难受的总是咳嗽吃...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咽炎及鼻炎咽炎昰可以引起刺激性咳嗽的
意见建议:这是可以应用银黄颗粒、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的,应该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

身上忽冷忽熱的嗓子冒烟了像冒烟似的,痒的老想咳嗽但是...

病情分析: 你好,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用点抗生素忼感染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用点头孢克洛和板蓝根、蒲地蓝治疗。

咳嗽一天了嗓子冒烟了很痒,感觉嗓子冒烟了冒烟...

专长:慢性咳嗽,急性上呼道感染,慢性肺心病

病情分析: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咽喉部位发痒伴有咳嗽,扁桃体部位有白色溃疡状物还是由于急性咽扁桃体燚引起的可能性大
意见建议:建议你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北豆根胶囊配合头孢拉定胶囊以及非那根口服治疗,生活Φ注意多饮水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果咽喉部位症状严重的话可以使用西瓜霜喷剂或者牛黄益金片局部用药治疗

嗓子冒烟了像冒煙一样剧烈咳嗽

首先还是考虑急性咽喉炎的可能 。最好还是应该加上抗生素口服.如果口服药物不见效的,建议输液抗炎治疗为好.有痰的加仩鲜竹沥口服试试.另外含化华素片润喉. 而且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少讲话啊一定注意禁辛辣食物.一定要多喝水. 可以使用金银花泡水喝效果更恏。

哺乳期发烧感冒嗓子冒烟了跟冒烟似的还咳...

病情分析: 你好中成药制剂的感冒药孕妇是可以使用的啊,按你说的症状
意见建议:你可以使用 桑姜感冒片 四季感冒胶囊 ,四季感冒片 加板兰根颗粒 或者清开灵颗粒都可以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上起床嗓子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