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白高是什么意思,甲胎蛋白不高如何解释

父亲查了肿瘤三项:甲胎蛋白(6.6)癌胚抗原(3.29)铁蛋白(467.9)这样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父亲查了肿瘤三项:甲胎蛋白(6.6)\癌胚抗原(3.29)\铁蛋白(467.9)这样的结果表示什么意思?
09-03-07 & 发布
甲胎蛋白是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球蛋白。1963年G.I.Abelev首先发现AFP主要是由胎盘层其次是卵黄囊合成,胃肠道粘膜和肾脏合成较少。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含糖4%,AFP的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4q11-12,与血清白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同属一大家族。近年来已发现了AFP的异质体。妊娠的妇女的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增高,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达高峰。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μg/L,周岁末婴儿的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而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均有增高。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转移性癌。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铁蛋白是1884年Schmiedeber所发现的水溶性铁贮存蛋白,1937年被Laufberger命名为铁蛋白,1965年Richter等从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铁蛋白,并发现铁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铁蛋白是一种脱铁蛋白组成的具有大分子(450ku)结构的糖蛋白,由24个亚单位聚集而成,每个铁蛋白分子可贮存4500个铁原子。正常血清中含量(RIA法、EIA法)男性为20-250μg/L,女性为10-120μg/L。铁蛋白具有两个亚基,为肝脏型(L型)和心脏型(H型),不同比例的亚基聚合而成纯聚体和杂合体,可得到不同的同工铁蛋白图谱。在肿瘤状态时,酸性同分异构体铁蛋白增高,一般情况下与白血病、肺癌、乳腺癌有关,当肝癌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甲胎蛋白是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球蛋白。1963年G.I.Abelev首先发现AFP主要是由胎盘层其次是卵黄囊合成,胃肠道粘膜和肾脏合成较少。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含糖4%,AFP的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4q11-12,与血清白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同属一大家族。近年来已发现了AFP的异质体。妊娠的妇女的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增高,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达高峰。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μg/L,周岁末婴儿的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而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均有增高。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转移性癌。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铁蛋白是1884年Schmiedeber所发现的水溶性铁贮存蛋白,1937年被Laufberger命名为铁蛋白,1965年Richter等从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铁蛋白,并发现铁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铁蛋白是一种脱铁蛋白组成的具有大分子(450ku)结构的糖蛋白,由24个亚单位聚集而成,每个铁蛋白分子可贮存4500个铁原子。正常血清中含量(RIA法、EIA法)男性为20-250μg/L,女性为10-120μg/L。铁蛋白具有两个亚基,为肝脏型(L型)和心脏型(H型),不同比例的亚基聚合而成纯聚体和杂合体,可得到不同的同工铁蛋白图谱。在肿瘤状态时,酸性同分异构体铁蛋白增高,一般情况下与白血病、肺癌、乳腺癌有关,当肝癌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甲胎蛋白是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球蛋白。1963年G.I.Abelev首先发现AFP主要是由胎盘层其次是卵黄囊合成,胃肠道粘膜和肾脏合成较少。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含糖4%,AFP的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4q11-12,与血清白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同属一大家族。近年来已发现了AFP的异质体。妊娠的妇女的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增高,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达高峰。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μg/L,周岁末婴儿的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而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均有增高。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转移性癌。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铁蛋白是1884年Schmiedeber所发现的水溶性铁贮存蛋白,1937年被Laufberger命名为铁蛋白,1965年Richter等从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铁蛋白,并发现铁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铁蛋白是一种脱铁蛋白组成的具有大分子(450ku)结构的糖蛋白,由24个亚单位聚集而成,每个铁蛋白分子可贮存4500个铁原子。正常血清中含量(RIA法、EIA法)男性为20-250μg/L,女性为10-120μg/L。铁蛋白具有两个亚基,为肝脏型(L型)和心脏型(H型),不同比例的亚基聚合而成纯聚体和杂合体,可得到不同的同工铁蛋白图谱。在肿瘤状态时,酸性同分异构体铁蛋白增高,一般情况下与白血病、肺癌、乳腺癌有关,当肝癌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甲胎蛋白是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球蛋白。1963年G.I.Abelev首先发现AFP主要是由胎盘层其次是卵黄囊合成,胃肠道粘膜和肾脏合成较少。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含糖4%,AFP的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4q11-12,与血清白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同属一大家族。近年来已发现了AFP的异质体。妊娠的妇女的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增高,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达高峰。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μg/L,周岁末婴儿的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而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均有增高。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转移性癌。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铁蛋白是1884年Schmiedeber所发现的水溶性铁贮存蛋白,1937年被Laufberger命名为铁蛋白,1965年Richter等从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铁蛋白,并发现铁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铁蛋白是一种脱铁蛋白组成的具有大分子(450ku)结构的糖蛋白,由24个亚单位聚集而成,每个铁蛋白分子可贮存4500个铁原子。正常血清中含量(RIA法、EIA法)男性为20-250μg/L,女性为10-120μg/L。铁蛋白具有两个亚基,为肝脏型(L型)和心脏型(H型),不同比例的亚基聚合而成纯聚体和杂合体,可得到不同的同工铁蛋白图谱。在肿瘤状态时,酸性同分异构体铁蛋白增高,一般情况下与白血病、肺癌、乳腺癌有关,当肝癌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甲胎蛋白是1956年Bergstrandh和Czar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专一性的甲种球蛋白。1963年G.I.Abelev首先发现AFP主要是由胎盘层其次是卵黄囊合成,胃肠道粘膜和肾脏合成较少。1964年Tatarinov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FP。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其分子量平均为70ku,含糖4%,AFP的编码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4q11-12,与血清白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同属一大家族。近年来已发现了AFP的异质体。妊娠的妇女的血和尿中的AFP含量会持续增高,从妊娠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达高峰。胎儿血浆中的AFP值可达到3mg/ml,随后即逐渐降低,出生后,AFP合成很快受抑制,其含量降至50μg/L,周岁末婴儿的浓度接近成人水平,一般健康成人血浆AFP浓度低于25μg/L。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肝癌患者血清AFP含量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一定相关性,分化程度较高的肿瘤AFP含量常大于200μg/L。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CEA的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情况下,CEA经胃肠道代谢,而肿瘤状态时的CEA则进入血和淋巴循环,引起血清CEA异常增高,使上述各种肿瘤患者的血清CEA均有增高。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变残存或进展。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会明显升高,大多显示为肿瘤浸润,其中约70%为转移性癌。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若CEA浓度持续不断升高,或其数值超过正常5-6倍者均提示预后不良。连续随访定量检测血清CEA含量,对肿瘤病情判断更具有意义。。铁蛋白是1884年Schmiedeber所发现的水溶性铁贮存蛋白,1937年被Laufberger命名为铁蛋白,1965年Richter等从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铁蛋白,并发现铁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铁蛋白是一种脱铁蛋白组成的具有大分子(450ku)结构的糖蛋白,由24个亚单位聚集而成,每个铁蛋白分子可贮存4500个铁原子。正常血清中含量(RIA法、EIA法)男性为20-250μg/L,女性为10-120μg/L。铁蛋白具有两个亚基,为肝脏型(L型)和心脏型(H型),不同比例的亚基聚合而成纯聚体和杂合体,可得到不同的同工铁蛋白图谱。在肿瘤状态时,酸性同分异构体铁蛋白增高,一般情况下与白血病、肺癌、乳腺癌有关,当肝癌时,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原发性肝癌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对比检测的观察--《临床肝胆病杂志》1986年04期
原发性肝癌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对比检测的观察
【摘要】:正 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是目前公认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可靠依据之一,但近年来有报告病理学确诊的肝癌,血清中的AFP却不高,而血清铁蛋白(SF)则明显升高。我们对37例原发性肝癌,1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AFP和SF对比测定,初步观察到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来源:原发性肝癌患者系我院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血清甲胎蛋白(人FP)升高,是目前公认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可靠依据之一,但近年来有报告病理学确诊的肝癌,血清中的AFP却不高,而血清铁蛋白(SF)则明显升高。我们对37例原发性肝癌,1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AFP和SF对比测定,初步观察到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价值。内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谋深;[J];癌症;1989年04期
张建,林莲初,吴立华,梅蔚德;[J];淮海医药;1999年04期
潘桂梅,马清光;[J];航空航天医药;2000年03期
朱少立,李锦清,黄育昌,陈建清;[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东波,罗泽民;[J];癌症;1988年04期
汤钊猷;;[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5年01期
潘伯荣,牟震先;[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5年04期
孟宪镛;徐克成;陈秀玲;杨大明;李莉君;;[J];临床内科杂志;1985年01期
袁佩英;王琦;王娜;郭俊芳;王英霞;高桂珠;;[J];山西医药杂志;1988年06期
杨鸿钧;高炎;李建刚;高政;;[J];中国肿瘤临床;1988年02期
国爱英;石磊垣;张文萍;;[J];中国肿瘤临床;1993年04期
梁鸿发;井清源;兴源;杨坤兴;邸荣庆;王自正;;[J];中国肿瘤临床;1993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春义,朱有名,张建,刘金生,王美岭,李仁祧,韩友曦;[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李仁祧,李吉昌,高春义,朱有名;[J];山东医药;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梅昆,逄宝忠,于仁波;[J];山东医药;1991年10期
王全林;梁正路;厐吉才;;[J];华西医学;1986年03期
叶振斌;徐双木;泮友英;寿建新;;[J];广州医药;1992年04期
谢志淳;林好学;马顺元;阎平;;[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沈康年;林进令;黎乐群;;[J];广西医学;1989年01期
彭晓燕;薛兰芳;杨吉生;;[J];云南医药;1993年02期
单守纯;;[J];黑龙江医学;1981年04期
孙胜菲;;[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8期
沈康年;林进令;黎乐群;;[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席睿,阮翘,韩星敏;[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惠;刘付玉荣;;[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吴春燕;郭晓钟;崔忠敏;李宏宇;赵佳钧;王迪;任丽楠;;[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邵梦扬;杨学峰;;[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王洪;张波;;[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罗小平;;[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陈耀庭;许林锋;任强;马海清;张靖;周经兴;骆江红;陆佩霞;谭绮云;;[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彭志英;黄亨建;郭丹;李一松;吕瑞雪;安振梅;;[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耿坚;姚明荣;詹松华;王辉;;[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范卫君;张亮;欧阳育树;王立刚;;[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席睿;卢艳馨;彭云霞;;[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丹;[N];医药经济报;2009年
胡继雄;[N];大众卫生报;2003年
日升;[N];中国医药报;2010年
冯大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罗学宏;[N];医药经济报;2009年
忠文;[N];民族医药报;2001年
王建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李宏欣;[N];镇江日报;2008年
曾运红 谭卫仙;[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徐光星;[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彦达;[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高姗;[D];复旦大学;2011年
文洁;[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梁嵘;[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田丽媛;[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李玉春;[D];郑州大学;2012年
王娜;[D];复旦大学;2010年
胡劲松;[D];中南大学;2010年
邓伟哲;[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秦成坤;[D];山东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里涵;[D];吉林大学;2011年
徐海燕;[D];中南大学;2010年
李业飞;[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丁海;[D];苏州大学;2001年
吴凤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何颖;[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李清春;[D];吉林大学;2011年
赵翔宇;[D];昆明医学院;2011年
黄爱春;[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罗双艳;[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原发性肝癌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 - 华夏肿瘤康复会
您当前的位置:&>>&&>>&&>>&&>>&&>>&原发性肝癌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
& &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血清学检测结合影像学检讨使肝癌在亚临床期即可做出诊断,从而显著进步了肝癌的远期疗效。目前医院罕用诊断肝癌血清指标有以下几种:甲胎蛋白(AFP)、异样凝血酶原(AP)、γ-谷氨酰转移酶同功酶II(GGT2)及血清岩藻糖苷酶(AFU)。
& &&一、甲胎蛋白 (AFP)
& &&甲胎蛋白是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明的一种胚胎专注性甲种球蛋白,1964年有人在肝癌病人血清中测得它。
& &&参考值: &20微克/升(μg/L)。
& &&病理意义: 正常状况下,这种存在于胚胎晚期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在诞生后即敏捷消逝,如重现于成人血清中,则提醒有肝癌的可以。除此以外,在生殖腺胚胎瘤和多数转移性肿瘤如胃癌,以及在孕妇、肝炎、肝软化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可呈假阳性,但降低不如肝癌显著。甲胎蛋白现已普遍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定医治后果、猜测复发。普查中阳性可早于症状涌现8~11个月。肝细胞癌病人的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
& &&诊断规范: 甲胎蛋白&500微克/升(μg/L)连续1个月,或&200微克/升(μg/L)连续2个月而无肝病运动证据,并消除了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者,应高度疑心肝癌。通常甲胎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联,但集体差异较大。
20%~45%的运动性慢性肝炎和肝软化病人,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个别不超越200微克/升(μg/L),常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显著增高,甲胎蛋白与此同时降低,在1~2个月内随病情恶化、血清谷丙转氨酶降落而降落。但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连续达2个月或以上,而且血清谷丙转氨酶已正常,这时应高度小心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 &&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可以归结为:
& &&1、是一种仅次于病理检讨的诊断方式;
& &&2、为目前最好的晚期诊断方式之一,可在临床症状涌现前8~11个月做出诊断;
& &&3、为反应病情变更和医治后果的敏感指标;
& &&4、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性与转移性肝癌。
& &&二、异样凝血酶原 (AP),也称γ-羧基凝血酶原
& &&参考值: &250微克/升。
& &&临床意义:肝癌病人血清异样凝血酶原阳性率为69.4%。多数材料标明,异样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特异性,而良性肝病、转移性肝癌仅多数呈阳性,因此对亚临床肝癌有晚期诊断价值。
& &&三、γ-谷氨酰转移酶同功酶Ⅱ (GGT2)
&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特异性达97。1%,非癌性肝病和肝外疾病病人的阳性率小于5%。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与甲胎蛋白浓度无关,在甲胎蛋白低浓度和假阴性肝癌病人中,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的阳性率也较高。
& &&四、血清岩藻糖苷酶 (AFU)
& &&参考值:3.5~10.3单位/升(U/L)。
& &&临床意义:AFu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糖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解代谢。AFu超过110nKat/L应考虑原发性肝癌,血清岩藻糖苷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为70%~80%,特异性为90%,该指标阳性与甲胎蛋白浓度及肿瘤大小无关。血清岩藻糖苷酶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和小肝癌病人的阳性率分手为76.1%和70.8%。对转移性肝癌和肝良性肿瘤均为阴性,但肝软化、慢性肝炎病人假阳性率较高。
& &&五、α1-抗胰蛋白酶(AAT)
& &&肝癌细胞具有合成份泌AAT的功能,当肿瘤合并细胞坏死和炎症时升高。
& &&六、碱性磷酸酶同功酶I(ALP-I)
& &&ALP-I是一种癌胚蛋白,由肝癌细胞产生,几乎仅见于肝细胞。肝癌特异性强但阳性率低。
& &&七、血清铁蛋白和酸性同工铁蛋白(HIF)
& &&肝脏含有非常多的铁蛋白,也是清除循环中铁蛋白的主要场所。肝病时铁蛋白从受损的肝细胞中逸出,肝脏本身处理铁蛋白的能力减退,致血清中铁蛋白浓度升高。同工铁蛋白在肝癌时由于肝癌细胞合成增多、释放速度加快,所以对肝癌诊断有一定意义。
& &&有一些学者认为血清铁蛋白对肝癌具有中度敏感性与特异性,其特异性虽低于AFP但对AFP阴性者具有诊断意义。若肝硬化病人AFP与铁蛋白均为阴性,则合并肝癌的可能性极小,铁蛋白升高往往可以发现低AFP含量HBsAg阴性有嗜酒史病人的小肝癌、肝硬化等疾病。血清铁蛋白虽可升高,但常同时伴有血清铁及转氨酶的升高,可资鉴别。因而同时测定AFP与血清铁蛋白在高发人群肝硬化中检出肝癌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方法。
& &&八、醛缩酶同功酶A(ALD-A)
& &&醛缩酶同功酶有ABC三种形式:A型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胎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以B型为主当肝细胞癌变时,ALD-A重新出现并渐渐替代ALD-B肝细胞。肝癌ALD-A阳性率为76%并且肝细胞肝癌分化越差,AID-A阳性反应越强。手术切除肿瘤或栓塞治疗后,ALD-A浓度下降,AFP阴性肝癌阳性率&70%。
& &&九、M2型丙酮酸激酶(M2-PyK)
& &&丙酮酸激酶(PyK)是糖酵解中的关键酶,有LRM1M2型4种。同功酶胎肝及肝癌组织中主要是M2型,可视为一种癌胚蛋白。ELISA夹心法可测到Pg级微量,灵敏度高的癌标志在小肝癌阶段即已明显增高,分化愈差M2-PyK值增高愈明显。消化道肿瘤亦可升高,而肝炎良性肝肿瘤不高。&
& &&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异样凝血酶原对肝癌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在普查中也有晚期诊断意义。三项结合检测,可大大进步诊断正确率。血清岩藻糖苷酶对肝癌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高,若与甲胎蛋白结合检测,可用做甲胎蛋白呈阴性肝癌病人的辅佐诊断。&
& &&临床上,肝癌患者在确诊的同时要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协助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用于预测手术切除后是否复发,以及预后判断。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胆红素代谢、染料排泄试验、蛋白质代谢和酶代谢等方面,具体项目有血清胆红素、γ一谷氨酸转肽酶(γ-GT)、凝血酶原时间、白/球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蛋白电泳等。&
& &&1.胆红素:血清胆红素升高多表示肝病活动,梗阻性黄值或病程晚期。总胆红素&30umol/L者不宜进行外科手术;&20umol/L者,作大的肝癌切除应谨慎。&
& &&2.白/球蛋白绝对值:反映有效肝细胞的总数,在肝脏慢性和严重损害时明显异常。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30g/L不宜进行大的手术切除。正常人白/球比值为1.5-2.5,白/球比值倒置,反映肝功能失代偿,难以耐受大的手术。&
& &&3.丙氨酸转氨酶(ALT):ALT异常,常反映肝本质细胞损害,或反映肿瘤的大量坏死。肿瘤病人ALT明显增高,手术死亡率也明显增高。&
& &&4.γ一谷氨酸转肽酶(γ-GT):肝癌巨大,门静脉内有广泛癌栓,肝功能异常时,γ-GT明显升高,对手术或预后有非常大影响。&
& &&5.凝血酶原时间(PT):PT明显延长,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预后较差。PT低于正常值50%时不宜进行手术。
更多肝癌的诊断问题,请点击→
转载请注明:/aizhengkepu/7.html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请扫描微信平台
400-700-2099
全国咨询电话
华夏肿瘤康复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蛋白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