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的作用有哪些负作用呢

黄柏片副作用是什么 怎么避免副作用
温馨提示: 黄柏片的副作用目前为止还是不清楚的,但用药的时候大家最好就是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副作用的出现。
没有相关商品!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健康资讯
读者关注的疾病
皮肤性病用药
皮肤性病关注较高商品黄柏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中药禁忌网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黄柏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的作用是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骨蒸劳热,黄柏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胃弱食少者忌服黄柏。
  药名:黄柏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檗木、檗皮、黄檗、黄柏炭、盐黄柏、酒黄柏   性味:苦、寒   归经:肾经、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煎汤,3-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药材基源: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   
  1、黄柏降阴火、补肾水: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密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2、黄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兰室秘藏》   3、黄柏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黄柏末,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4、黄柏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柏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5、黄柏治小儿脐疮不合:黄柏末涂之。(《子母秘录》)   6、黄柏敷小儿头疮。《纲目》   7、黄柏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柏(去粗皮)一两。捣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8、黄柏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柏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9、黄柏治口疳臭烂:黄柏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未掺之,去涎,愈。(《小品方》)   10、黄柏降心火,益肾水:黄柏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11、黄柏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无力,于黄芪汤中加用,使两膝中气力涌出,痿软即时去矣二制治上焦,单制治中焦,不制治下焦也。《医学启源》   12、黄柏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珍珠囊》   13、黄柏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3)∶177,1966〕   14、黄柏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日华子本草》   15、黄柏治痈疽肿毒:黄柏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濒湖集简方》)   16、黄柏治唇疮痛痒:黄柏末,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圣济总录》)   17、黄柏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柏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18、黄柏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柏、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19、黄柏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0、黄柏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21、黄柏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医学启源》   22、黄柏治疮痛不可忍者。《用药心法》   23、黄柏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柏,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24、黄柏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药性论》   25、黄柏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本草拾遗》   26、黄柏治伤寒身黄,发热:肥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27、黄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本经》   28、黄柏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别录》   29、黄柏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柏含之。(《千金方》)   30、黄柏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柏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31、黄柏治小儿重舌:黄柏,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32、黄柏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柏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33、黄柏治男子阴疮损烂:一、煮黄柏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柏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补缺肘后方》)   34、黄柏治时行赤目:黄柏,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35、黄柏治小儿热泻:黄柏,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黄柏汤   组成:黄柏 黄连 白头翁(一作白蔹) 升麻 当归 牡蛎 石榴皮 黄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叶各3克   用法:上十二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儿,一服40毫升,二百余日至一岁小儿,一服50毫升。   主治:小儿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热气内入肠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壮热头痛,手足烦。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黄柏升麻汤   组成:黄柏、升麻、甘草(生)各15克。   用法:上药切,水750毫升,煮取250毫升,入地黄汁毫升,再煎至250毫升。分2次服。   功效:泻火散热。   主治: 口臭生疮。      苦参黄柏酒   配方:苦参、川黄柏各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   主治:热毒流注脚胶、肿痛欲脱等。   用法:外用。趁温浸洗脚肿处,日洗3--4次。   来源:《药酒汇编》      黄柏苍术汤   材料:黄柏9克,苍术9克,蒲公英9克,滑石15克,龙胆草15克,生地15克。   主治:慢性湿疹。   用法: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黄柏薏苡仁粥   材料:黄柏10克,萆解1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黄柏、萆解煎取汁,再与薏苡仁、粳米同煮粥,粥熟调入冰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   主治:治疗遗精湿热下注型:遗精频作、或尿时精液外流,心烦少寐,口苦,小便热赤不爽,小腹及阴部作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茯术黄柏散   方药:(1)内服方:党参15g,白术12g,茯苓20g,陈皮10g,苍术12g,黄柏12g,生薏苡仁30g,泽泻12g,白扁豆20g,白芷10g,墓头回12g,蜀羊泉30g,甘草10g。   (2)外用消炎止痒薰洗剂,苦参30g,地趺子30g,蛇床子30g,百部30g,五倍子15g,明矾10g。   用法:①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②外治方:将以上6味药放于洗面盆中,加水半盆,熬30min离火,盆上盖一条毛巾,让患者坐在药盆之上,熏至出汗,候温再用药水洗阴部,用干毛巾擦干净,再用滑石粉撒在外阴部,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7天。   功效:健脾燥湿,清利胞热,败毒止带。      赤豆牛膝黄柏茶   组成:赤小豆15克,牛膝、川柏各10克。水煎服。   制法:按原方组成用量,捣成粗末,置保暖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20分钟后,频频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下注而致的下肢丹毒、红肿疼痛。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用。孕妇禁用。   出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黄柏苍耳茶   组成:黄柏9克,苍耳10克,绿茶3克。   制法:上药共研粗末,沸水冲泡10分钟,或煎汤,分2次饮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通窍。   主治:急、慢性“耳脓”病。类似现代医学之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宜忌:苍耳茎叶有小毒,用时不可过量。   出处:《药茶治百病》      鼻渊黄柏茶   组成:龙井茶15克,川黄柏9克。   制法:①上药研为细末,置热水瓶中,用适量沸水冲泡,盖闷15分钟。不拘时候,频频代茶饮用。每日1剂。②将细末直接吹入两侧鼻腔内,每日2——3次。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通窍。   主治:①“鼻窒”、“鼻渊”而引起的鼻塞日久,脓涕不断,鼻粘膜红肿,或伴寒热头痛,眉额胀痛。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慢性鼻炎、副鼻窦炎。②亦可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宜忌:无特殊禁忌。   按语:“鼻窒”、“鼻渊”、“耳脓”,均以流脓性分泌物为主证,多因火毒湿热为患。龙井茶,味香透鼻,清热利湿,解毒降火,清利头目。黄柏苦寒,清热燥热,泻火解毒。二味配伍,即清火热,又解湿毒,且有通窍之功。   出处:《偏方大全》   
  黄柏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黄柏。    黄柏图片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2&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3&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4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5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6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7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8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9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0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1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2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3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4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5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6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7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18
词条标签:黄柏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
上一篇下一篇
提示: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浏览次数: 9727 次>&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者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被称为“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后者称为“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地。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的作用。
清热燥湿的作用
黄柏苦寒沉降,善于清泻下焦湿热。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湿热黄疸尿赤,湿热下注之带下黄浊臭秽、阴痒,湿热下注膀胱之小便短赤热痛以及湿热下注所导致的脚气水肿等症。
清退虚热、除骨蒸
黄柏主如肾经,善于清泻肾脏虚火,具有清退骨蒸之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
泻火解毒的作用
黄柏机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内容外用均可。此外,黄柏外用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湿疹瘙痒不适等症。
黄柏的药理作用
黄柏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各型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在黄连解毒汤中黄连、黄柏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对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多种真菌、滴虫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柏还有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对细菌呼吸和RNA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还能明显减少金葡菌毒素的生成并促进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柏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阻断神经节、抑制血管中枢、抗交感神经介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黄柏对实验性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抗溃疡活性比小檗碱为强。黄柏、小檗碱、黄柏酮能兴奋肠平滑肌,促进肠管收缩;黄柏内酯能使肠管弛缓。本品对胰蛋白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功效,此作用与小檗碱无关。
保肝利胆作用
黄柏这种所含有的柴胡檗有降脂、利胆的作用,能促进胆汁和胰液分泌,促进胆红素排出。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相关问答推荐别名:黄檗、元柏、川黄柏、檗皮、檗木、关黄柏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能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梦遗、痔疮、便血;用于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湿热泻痢、黄疸、脚气、盗汗、遗精等症。
外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水疮、烧、烫伤。另外盐黄柏有滋阴降火的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黄柏有抗菌、抗真菌作用,有正性肌力和抗心律失常作用,有镇静、镇咳、抗胃溃疡、降压、降血糖、肌松及促进小鼠抗体生成作用等。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肝硬化、慢性肝炎等。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黄柏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3~10g,水煎服。也可外用:研末涂于患处。
1.脸部隐翅虫皮炎&&
黄柏3~5g,玄明粉3g。每日1剂,水煎,待冷,湿敷局部,每日4~6次。共治34例患者,均于3日后皮损消失而逐渐恢复。
2.痔疮合并感染&&
黄柏、博落回、红藤各60g。加水2000ml,煎取1000ml,滤过去渣,趁热熏洗患部,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并避免蹲位,以免加重痔核的脱出。共治30例患者,其中内痔(Ⅲ期)10例,外痔14例,混合痔6例;8例为初次感染,22&例为重复感染;6例伴发热等全身症状。以感染控制,肿胀、嵌顿解除视为痊愈。经治疗后,痊愈2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治疗时间2~5日,平均2.5日。
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黄柏、生半夏、五倍子、面粉各等份。先将面粉、五倍子共炒至熟,冷却后与余药共研细末,瓶贮备用。用时加食醋调成糊,武火熬熟成膏,涂于损伤的皮肤上,范围略大于损伤面积,上盖白麻纸4~5层,再用胶布或绷带固定,1~2日换药1次。共治疗60例患者,治愈45例,显效12例,好转3例。
4.水火烫伤
(1)黄柏末1份,榆树皮内皮末2份,80%酒精适量。黄柏末1份,榆树皮内皮末放入酒精内浸泡48小时以上,用量需超过粉末两横指,滤取浸液备用。创面早期清创后,将浸液喷或涂于创面,不要过厚或过多,创面完全暴露。2~4小时1次,用至结痂为止。治疗中出现痂下积脓,可做局部引流。共治疗388例烧伤患者,配用抗生素者89例,配服清热解毒方药者8例。结果1周内治愈180例,2周内治愈144例,4周左右治愈62例,死亡2例。
(2)黄柏、大黄各100g,香油适量。黄柏、大黄共研为极细末,过100目筛,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入香油调成薄糊,外敷患处,采用暴露疗法。刘月琴共治疗水火烫伤(均为一、二度烧烫伤)患者12例,经用药5~10日全部获得痊愈。
黄柏、芒硝各适量。未溃破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1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1倍。上药共研极细末,用时加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将黄柏水煎,溶化芒硝,外洗患处。共治疗70例患者,均获治愈,未见副作用。经随访,次年未复发者63例。
6.慢性结肠炎&&
马齿苋、白头翁、黄柏各50g,2%普鲁卡因20ml。马齿苋、白头翁、黄柏水煎取汁100ml,加普鲁卡因备用。&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15日为1个疗程。共治60例患者,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5年;均排除肠结核、肝炎及细菌性痢疾所致的慢性腹泻。以每日排便次数恢复到发病前,大便成形,外观无黏液及脓血,大便常规检验正常,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完全消失,纤维胃镜及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病变恢复正常或仅有局限性轻度充血者视为痊愈。经治疗后,近期痊愈4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治愈患者多数在灌肠30次以内痊愈。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黄柏适量,制成流浸膏(每1ml相当于生药1g),3岁以下每6小时服3ml,3岁以上4~6ml,成年人&6~10ml。共治疗20例患者,全部获愈。轻症治疗1日好转,一般在8日后症状、体征消失,约10日后脑脊液转为正常。在治疗的同时,仍应给予水分、营养液及常规护理,并辅以一般对症处理。
8.儿童急性结膜炎&&
10%黄柏煎液滴眼,每次滴入1~2ml,每日2~3次,共治疗474例患儿,其中用优质黄柏治疗78例,治愈率达100%,一般3~4日获愈;用劣质黄柏治疗158例,治愈率为55.8%,在3日内治愈者仅为23.96%。由此可见,黄柏质量不同,疗效差别亦大。
9.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0%~30%黄柏煎液(滤过、冷藏)滴耳。先以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洗净外耳道脓液,拭干,然后滴入药液5~10滴,静卧15分钟。共治疗76例患者,痊愈59例,进步13例,无效4例。
10.耳部湿疹&&
黄柏粉1份,香油1.2份,调成糊,涂搽于病变局部,每日1次。共治疗60例患者,经涂药1~2次,85%以上的患者湿烂面干燥、结痂,5~7次均获痊愈。
11.尿毒症合并念珠菌性口腔炎&&
黄柏20g,青黛9g,肉桂3g,冰片0.3g,大黄10g。共研为极细末,混匀后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将以上药末外搽口腔黏膜,每次3~4g,每日2~3次;也可将以上药末装入空心胶囊内口服,每次5g,每日2~3次。赵纪生等共治疗16例患者,痊愈9例,好转5例,无效2例。
12.神经性皮炎&&
黄柏50g,食用醋精200ml。将黄柏置于食用醋精中浸泡6~7日,以纱布滤过,滤液分装在50ml瓶中备用。用时,将患处用温水洗净,用竹签蘸取药液点搽患处,涂药的患处可呈灰白色状,这是本品高浓度的醋精脱水的缘故,使其患部萎缩,加之角质剥脱溶解的协同作用,使患处苔藓样鳞屑脱落。李庆有共治疗36例患者,治愈19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1例。一般涂搽1~2周即可获愈。
13.蝮蛇咬伤&&
生川黄柏180g,牡丹皮180g,生南星150g,雄黄90g,夏枯草150g,白芷150g。上药共研为极细末,以每包50g分装,外用,2日换药1次。贺菊乔共治疗2例患者,全部获愈。
14.浅表性静脉炎&
&黄柏1000g,煅石膏800g。共研为极细末,过100目筛,以凉开水调膏,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李艳海等共治疗26例患者,3~5日症状全部消失。
15.脓疱疮&&
黄柏、黄连各30g,青黛20g,冰片5g,枯矾10g,绿豆粉12g。上药研末外用。湿性者以消毒棉球擦去脓液,撒干药粉于患处;干性者,以食用油调敷局部,每日2次,直至痊愈。
黄柏、大黄各等份,共研为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以1%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清洗疮面,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取药末适量,以开水调成糊外敷,每隔2日换药1次,直至红肿消散,下凹之肉长平后,再用珍珠散收功。刘国洲共治疗36例患者,治愈29例,显效6例,无效1例。
17.小儿腮腺炎&&
杜安民治疗分两组共17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16例,对照组60例,均常规用抗病毒西药。治疗组并取黄柏、枯矾、雄黄各50g,共研为极细末。取药末适量加入生理盐水调成糊,摊在纱布块上外敷于患处,1~2日换药1次。并做对症处理。结果两组分别痊愈74例、0例;显效26例、20例,有效16例、24例,无效0例、16例。
18.慢性胆囊炎&&
黄柏20g,桃仁15g,延胡索15g,冰片6g,凡士林60g。黄柏、桃仁、延胡索、冰片共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膏,外敷于胆囊区(右上腹压痛点),直径3~5cm,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隔24小时更换1次,7次为1个疗程。一般外敷1个疗程即可获满意疗效。
19.慢性咽炎&&
50%黄柏水煎液上清液2ml,以5ml&次性注射器抽入,药液温度保持在28℃~32℃,以5号注射针头直喷整个咽部及咽后壁,每日1~2次,5~6日为1个疗程。吴子正等共治疗34例患者,痊愈9例,有效24例,无效1例。
20.糖尿病足溃疡&&&
先以2%碘酊消毒创面外周皮肤,75%酒精脱碘;再清除坏死组织,用0.75%碘仿溶液清创;然后取黄芦膏(含黄柏、生大黄、金银花、生黄芪各20g,丹参、当归各10g。研末后,加入鲜芦荟汁调成糊膏)涂于创面上,用凡士林油纱覆盖,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于福源共治疗31例患者,痊愈28例,好转2例,无效1例。
21.体表溃疡&&
黄柏、黄芩、连翘各50g,黄连30g,香油1500g,黄蜡150g冰片15g。黄柏、黄芩、连翘、黄连与香油浸7日,慢火熬至微枯;取滤油,煎沸,加黄蜡,油稍凉,加冰片;冷却后呈蜡状。溃疡面小,制成纱条外敷;溃疡面大,直接摊于敷料上,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体温高、全身感染甚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原发病。李浩杰共治疗120例患者,治愈98例,好转13例,无效9例。
22.肛周湿疹&
&黄柏30g、百部、苍术、苦参、地肤子、败酱草各30g,川椒20g。水煎,外洗患处。梁发胜共治疗72例患者,疗效满意。
23.神经性皮炎&&
黄柏、生地黄各30g,苦参、金银花、菊花各10g,土茯苓、地肤子、蛇床子、赤芍、麦冬各15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宋书仪等共治疗68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2.65%&
黄柏50克,黄连10克。共研细末混匀,氷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服两次。
黄柏、当归各60克,侧柏叶、桑葚各12克。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9丸,早、晚各服1次,20天为1个疗程。
黄柏药用部位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同功效中草药
:可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用于痈肿,疔疮,瘰疬,烫伤,...
: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可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清热凉血;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
:可清热、止痒、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疮、湿疹、风疹、疥...
相关中药方剂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本方主证为热毒血痢。湿热邪毒壅滞大肠,气滞不通,故腹痛里急,...
:补益肝肾,助阳固精。
:方中阳起石、淫羊藿、锁阳、羊睾丸、狗脊壮阳补肾;菟丝子、益智...
:清热泻火。
:热在血分大小肠,加槐花10克、黄莲6克;如热在经络肌肤,加连...
Copyright (C)2016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柏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