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症炎

脂溢性角化病相关病例
暂时没有脂溢性角化病相关病例
图谱目录  皮肤肿瘤皮肤性病科图谱
按疾病名称首字母更换疾病
ABCDEFGHJKLMNPQRSTWXYZ
皮肤性病科图谱其他章节  掌跖角化症
  什么是脂溢性角化症?脂溢性角化症听起来是个新鲜复杂的名字,实际上这种病在周围老年人身上非常常见。脂溢性角化症又称老年疣、老年斑、基底细胞乳头瘤,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可能与日晒,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
掌跖角化症  洗完澡时皮肤含水度高,角质也变得软化,这时涂抹药膏,会有较好的效果。但若皮肤感到太过刺激,则建议30分钟后再擦药。除了擦药外,自己也可以做一些保湿的动作。例如涂抹一些保湿功能的保养品,减少皮肤干燥的情形,皆有一定的帮助。
  口服维生素A或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对本病有一定帮助;此外,外用皮肤角质软化或角质溶解剂,可以减轻症状,使皮肤表面变的比较光滑。如外用维甲酸、水杨酸药膏、10%尿素脂0.1%维生素A酸霜或20%鱼肝油软膏等,维甲酸的应用应该从低浓度开始,如从0.05%-0.1%,以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每天晚上用一次。药物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才能有效果。
  掌跖角化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什么是毛孔角化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还对角化症有疑问或者治疗的相关问题,可以直接在线咨询我院皮肤病专家,祝你早日康复。
  鼻子上长红包  酒糟鼻是面部多发性皮...皮肤CT对扁平疣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的特征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08期
皮肤CT对扁平疣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的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对扁平疣(verruca planae)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的图像特征进行归纳,从而对之进行鉴别。方法对月来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门诊皮肤科就诊患者30例扁平疣患者和30例早期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皮损进行CLSM检测,获得扁平疣和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特征性图像。结果扁平疣患者图像显示表皮上部细胞体积大,大小较一致、胞质折光性低的空泡细胞形成,排列呈玫瑰花瓣样改变;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图像显示明亮的角质层增厚,假性角质囊肿的形成,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结论应用CLSM有助于区分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扁平疣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58.7【正文快照】: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又称皮肤CT,是一项新的无创性皮肤影像技术,具有在体、实时、动态三维计算机断层成像特点。国外学者利用皮肤CT对基底细胞癌[1]、接触性皮炎[2]、毛囊炎[3]、日光性角化[4]等多种皮肤病进行研究。笔者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上不易鉴别的早期脂溢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淑静;徐丽敏;肖尹;纪华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3期
刘华绪;郑志忠;任秋实;;[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柱;陈凌;李承新;张选棉;高天文;;[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04期
李航;;[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10期
万川;薛玮;胡国红;何萍秀;吴忆;罗来华;;[J];江西医药;2012年06期
罗卫;马春林;吕俊卿;蔡瑞康;;[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年01期
胡亚莉;马秋茹;王砚宁;;[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年01期
钟连生;金鑫;权晟;魏志平;刘彦群;;[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5期
封晓瑞;席鹏;任秋实;;[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华绪;[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李颖;[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淑静;[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李欢;[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潘虹;[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封晓瑞;[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刘峰;[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孙兆伟;[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查伟锋;[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泓馨;张选棉;高天文;;[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傲雪;王美娜;孙令;孙晓慧;;[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01期
祁世方;刘建民;;[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5期
张玉麟;[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79年02期
廖万清;[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79年02期
姜耀武,陈英,卢益平,杨霞;[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年03期
徐子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年04期
俞姗;[J];江苏中医;1994年10期
游晓意;[J];皮肤病与性病;1994年04期
周志平,郭增奇,乔顺义;[J];天津药学;1994年02期
周茂金,苏美英;[J];医药导报;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秉煦;杨毅;;[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史秀玲;周悦;刘平英;;[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谭雪晶;涂彩霞;郭伟;高明阳;韩世新;;[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顾东风;;[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赵海月;雷鹏程;;[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施招军;;[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钱晓莺;张玲玲;赵春华;熊明弟;;[A];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余银霞;;[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胡叶娜;;[A];浙江省第十二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魏清琴;哈力达;陈珊红;;[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杜娟;[N];健康报;2005年
王辉;[N];健康时报;2004年
;[N];健康时报;2005年
陈继培;[N];科技日报;2000年
任晓亮;[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李江;[N];中国石油报;2003年
欧阳卫权;[N];医药经济报;2001年
湖南中医学院中医专家门诊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蓝吉如;[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
张运昌;[N];家庭医生报;2003年
陆国琪;[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美洲;[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永红;[D];郑州大学;2011年
孙兆伟;[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王晶晶;[D];吉林大学;2007年
王阳;[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莉;[D];青岛大学;2006年
訾绍霞;[D];青岛大学;2003年
郑雪莲;[D];南华大学;2006年
李颖;[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李欢;[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黄迎;[D];复旦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脂溢性角化病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欢迎来到医学全在线网站!
脂溢性角化病
疾病名称(英文)
seborrheic keratosis
ZHIYIXINGJIAOHUABING
老年疣或基底细胞乳头状瘤,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lc keratosis)旧称老年疣或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良性疣状增生性皮肤病。
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
强度与传播
组织病理示病变处向外呈乳头瘤样增长,表皮下端界限鲜明,表皮突一般不向下伸长,两侧边界清楚,好像贴在皮面一样。主要病变为不同程度的表化过度,棘层肥厚和真皮乳头瘤样增殖所组合,表皮细胞束相互交织,形成宽带状或网囊状和分枝状结构或形成角质假囊肿。主要由含有不等量黑色素的基底样细胞和棘细胞组成。通常可分为三型: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和网状型(或称腺样型)。
中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本病的诊断一般不难。
一般病程缓慢,无主觉症状,极少恶变。
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颞颥部、背和上胸背部。损害一般为多发,初起为针头大淡黄色斑,大都在毛孔周围,渐增大,变成污黄褐至淡褐色,甚或黑色的略高出皮面的丘疹,表面呈细颗粒状,粗糙,覆以油腻性鳞屑,偶或有蒂,直径为0.1-1cm,边界清楚,将鳞屑剥去后,可以再长。损害若在短期内突然增多并增大,伴有瘙痒,称为Lesser-Trelat征,常并发内脏恶性肿瘤,特别是肠道腺癌,应加以警惕。
实验室诊断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需与、色素病及相鉴别,尤其是后者,临床上常类似本病,但其为一种癌前期皮肤病,皮损数目较少,可单发,色泽常较深,质地较硬,鳞屑不易剥去,如用力去除,基底易出血,组织病理示表皮间变。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本病一般不需治疗,但应避免刺激。如需治疗时,可采取液氮冷冻和刮除,或外用软膏。如有瘙痒、发生炎症或诊断有困难时,可手术切除并作组织病理检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评论加载中...
(必填项)
评论内容: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脂溢性角化病 内容详尽,但请以实际操作为准,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脂溢性角化病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溢性角化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