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每天早上大便都上大便,这样好吗?我个人认为是正常的,说明她吃的东西消化了。

婴儿大便的次数
  观察大便性状,是了解宝宝消化状态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调整孩子饮食的重要依据,对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要有数,每次的大便,都应该在光亮处仔细观察,看性状,闻气味。  小儿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胎便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上皮细胞和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四个月以内以乳类为主食的小婴儿,其正常大便多为糊状,稠度均匀,颇像细沙和水后的膏状,可有少许如辣椒籽大小的颗粒状物。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黄色,偶而稀薄如水后浓羹样,可微带绿色,有酸味,无臭,每日排便二至四次。  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四至五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另外,出生后一至二个月内,孩子每次排便时,好像非常用劲,全身肌肉都收缩,小脸涨得通红。这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还不健全,神经冲动还不能分化,一个排便冲动引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局限化。  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或相反,二至三排一次,但大便性状如常,孩子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好,则不必过滤。
婴儿大便的颜色
  宝宝刚出生时,你会在他的尿布上看到黑绿色,像汽油一样粘粘糊糊的大便。由于新生儿的胎粪由羊水、粘液、皮屑和其他子宫里吸收的东西构成,没有什么味道,所以,你可能都意识不到该给宝宝换尿布了。  在新生儿出生2&4天后,他的大便颜色会变浅,有点儿军绿色,也不那么粘了。这叫做&过渡大便&,这种大便表明宝宝开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他的肠道功能运转正常。  如果你的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他的大便会是糊状或凝乳状,颜色是黄色或有点儿发绿。新生儿的大便也可能很稀,像腹泻一样。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一般看起来像是芥末和奶酪混合起来的样子,而且还可能有一些种子状的小粒。有趣的是,这种大便不难闻。'  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的正常范围很宽泛。如果你看到宝宝的大便颜色比以前绿了,那可能说明你吃了某种你平常不吃的食物。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症状,多半无需担心。  如果你看到宝宝尿布上的大便是亮绿色,有泡泡,差不多像海藻一样,那说明他多半是吃得太多,后奶吃得不够。前奶是你的乳房最先分泌的乳汁,里面的卡路里含量低。后奶的脂肪含量更高,营养最丰富。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你让宝宝吃一边乳房的时间不够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你喂奶的时候,要从上次宝宝吃完的那个乳房开始喂。
婴儿大便异常的症状
  新生儿大便有以下异常情况时,就要检查喂养情况或麻烦大夫诊治:  1、蛋花汤样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有些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用母乳喂养,一般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仍应继续喂养,但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奶粉喂养者可在配奶时适当多加一些水将奶稍配稀些,对吃奶减少者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回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麻烦大夫诊治。  2、绿色稀便: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3、水样便: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有些多。由于小孩丢失水分多,常常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眼泪少或无眼泪、小便少或无、皮肤弹性差等,小儿还可出现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现,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  4、粘液或脓血便:多见于夏季等天气有些热时,多为细菌感染引起,也应及早就诊。  5、深棕色泡沫状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过多、过早添加米汤等谷类食物等),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6、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象油相同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相同可以不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儿,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注意,低脂奶不可以作为正常饮食长时间吃)。  7、: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为天热、出汗多而饮水又过少所致。小儿排大便困难,大便非常干,可呈颗粒状,往往几天才大便一次,小儿还可出现腹胀、不安等表现。
如何观察婴儿大便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胎粪是由胃肠分泌物、胆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以及咽进的羊水等组成的,颜色黑绿粘稠,没有臭味。随后2&3天排棕褐色的过渡便。以后就转为正常大便了。由于喂养条件不同,正常大便也有差异。人奶喂养儿的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软膏样,味酸不臭;牛奶喂养儿的大便,色淡黄,均匀较硬,有臭味。  一般吃母奶的新生儿,比牛奶喂养的大便次数要多,每天4&6次。如果母亲乳头有裂伤出血,大便可能象柏油一样,这都属于正常大便。母亲乳头正常而新生儿大便是柏油便,就不是正常大便了。大便带鲜血,要看新生儿有没有尿布疹、假、外伤、肛门裂。如果大便稀水样、蛋花汤样、绿色发酸,可能因喂养不当、饥饿所致。大便灰白可能有胆道闭锁。  新生儿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排第1次小便,生后的第一天,可能没有尿或者排尿4&5次以后根据入量逐渐增加,一昼夜可达20次。如果生后48小时仍无尿,则要考虑有无泌尿系统畸形,可先喂糖水并注意观察。有人认为无尿与新生儿尿中有较多尿酸盐结晶将肾小管堵塞有关。有时有微量蛋白及尿酸盐结晶可排红色尿,多喂水即可纠正。如果多喂水后仍不排尿,就应请医生诊治。
如何预防婴儿大便干燥
  1)饮食要清淡。宝宝上火要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油炸、煎烤累的食品和巧克力、奶油等甜食。夏天对于桂圆、荔枝、芒果等热性水果也要少吃。  2)多饮水。宝宝早上起来就喝白开水,这样可以补充晚上丢失的水分,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清洁口腔等。半小时后再喝奶或吃主食,吃完后再喝几口水以清洁口腔。有些宝宝不爱喝白开水,也可以喝些果汁。  3)安全用药。宝宝上火一定要及时治疗,而且要选择药性温和的儿童专用药,目前妈妈们用的比较多的是三公仔小儿七星茶。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这类药物,是中成药,其中主要四味药:山楂、薏苡仁、淡竹叶、甘草均为药食同源,无副作用,安全有保证,而且口味甘甜适中,宝宝乐于服用。
婴儿大便带血的原因和处理
  在孩子的粪便中发现血丝时,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考虑。首先要确定粪便中异常颜色的原因;其次是消除担心和害怕心理,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成年人都知道,不正常的便血多是癌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潜在信号。儿科医生认为孩子粪便中的血丝不会是癌,也不认为存在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所造成的原因往往都是良性的。  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特别是轻微的孩子,常拉出象血一样的粪便,实际上这是食物或药物中的颜料染上的,每当产生怀疑时,可化验粪便,这样可以消除父母的疑虑。  如果粪便里的红色物质确实是血,而且是以条纹出现,粪便又非常硬,或孩子在排便中显出疼痛,那么就可能是因肛裂出的血,大多数粪便带血的病例都是这个原因。用热水洗澡,调节饮食量,再配合药物治疗,可有良好的效果。  发现孩子粪便中有血的第三类原因是许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泻。这种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腹泻,有时会出现一种短暂的但又引人注目的血性粪便。孩子可能会发高烧,不仅便里有血,偶尔还有脓、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当儿科医生看到这种病情时,首先会仔细观察是否有脱水的症状,然后再做化验,不仅要确定腹泻和出血的原因,测定血细胞数,还要做粪便的培养和涂片,以找出特殊感染的证据。某些腹泻可用抗生素来治疗,因此所有患这种疾病的病人都要由医生诊断和治疗,特别要注意急性均痢。
婴儿大便干燥的原因
  刚出生的宝贝,有的是纯母乳喂养,另一些为人工喂养,如果出现便秘,不能不想到与母乳或奶粉有关。  1、吃母乳也便秘  吃母乳便秘的宝贝很少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1:母乳不足  如果母亲乳汁不足,宝贝总是处在吃不饱的半饥饿状态,宝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数少外,还有母乳不足的表现,例如,吃奶时间长于20分钟、吃后无满足感、体重增长缓慢、睡不踏实等等。  对策:及时补充配方奶粉,宝宝的情况会马上好转。  原因2: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  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婴儿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  对策: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饮食不要太过油腻。  2、人工喂养易便秘  喂配方奶粉的宝贝,特别容易出现便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原因1:奶粉不易消化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钙盐含量也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结成块,不易消化。  对策:配方奶粉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个挤汁,加等量温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缓解便秘。  原因2:宝宝肠胃不适应  配方奶粉是由牛奶为原料制作而成,其中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某种奶粉,以至于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后就便不出来。这一般与宝贝的肠胃有关,每个宝宝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宝宝吃国外品牌的奶粉不适应,但喝国产品牌的奶粉就没问题。  对策:试着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此外,添加双歧杆菌的奶粉有助于防止宝宝便秘,妈妈在购买时,不妨选购这样的奶粉。  3、6-12个月宝宝大便干结的原因  此时的宝宝,已经增加了各种辅食,因此产生的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原因1:宝贝进食少  有的宝宝进食量过少,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少,在结肠内产生不了多大压力,所以不会有便意。  对策:宝宝进食少可能与缺乏某种营养素有关,可以给宝宝查一查微量元素:妈妈也要设法将饭菜做得好看一些,促进宝贝食欲。  原因2:宝宝偏食  有的宝宝吃肉太多,吃菜、吃水果太少,所以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纤维素含量少。蛋白质成分多,大便呈碱性,容易干;植物纤维素含量太少,结肠内容物少,肠道缺乏刺激,不易产生便意。有的孩子喜欢吃干食,饮水太少,肠道刺激不足,也易发生便秘。  对策:首先应多喂宝贝吃些菜泥、水果泥,进食菜、水果的量与肉食的比例至少在3:1,也就是说吃三口菜吃一勺肉;对于不爱吃菜的宝宝,妈妈可把菜切碎与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饺子,也可以用菜煮粥或面片,增加蔬菜的进食量。  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适当在水中加入一些果汁,用秋梨膏冲水也不错。但不要用可乐、雪碧及其他饮料替代。  原因3:没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如果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时间一到就想排便,这样粪质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短,大便不会太干,容易排出。有的宝宝因大便干,排便时引起肛裂,而感到疼痛,孩子因怕痛而不敢排便,间隔时间越长,便秘也就越严重。  对策:每天早晨让宝宝坐在便盆上排便,养成习惯就好了。
8招有效缓解宝宝大便干燥
  1、4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萝卜、胡萝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苹果、西瓜榨汁喝。宝宝太小,应先喝1-2勺,如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2、宝宝满5个月,就应增加,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麦片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还可喂点香蕉、苹果等水果泥,有利于促进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并发出嗯嗯声,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4、做做婴儿操。运动量不够也会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不畅。妈妈可以常帮宝宝做做婴儿体操;对于大些的宝宝,可鼓励其自己练习翻身、爬行,或给宝宝一个球,和他一起玩。  5、适当地给宝宝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触及条索状物,轻轻地由上而下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6、适当地按摩宝宝的肛门口也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7、若便秘严重的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给宝宝服用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  8、对于已经形成肛裂的宝宝,轻症可以用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重症必须请医生诊治。
通过大便透视婴儿饮食状况
  1、泡沫样大便: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2、奇臭难闻大便: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3、发亮大便: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4、绿色大便: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5、灰白色大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6、柏油样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爱心提醒: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我女儿五个月,这几天大便呈蛋花汤样,检查又无异常, 我给她吃婴儿素,没什么效果,一天要大便四五次,小屁屁都红了,怎么办呢?以你女儿的表现可能是 消化不良 。如果是牛奶喂养建议适当减少牛奶的量,可以适当喂些稠粥。。另外可以服微生态制剂。宝宝半夜睡觉不睁眼睛哭,喂奶也不吃,表现十分烦躁,请问怎么办? 宝宝夜啼的原因很多,缺钙、患病、受惊、饥饿、衣被太厚等都会引起宝宝夜啼,另外,宝宝长牙、长身体的时候,夜里也会睡眠不安。 你可以全面排除一下原因,宝宝不想吃奶看来不是饥饿的原因,建议你去医院查一下孩子是否缺钙。如果以上原因都排除,宝宝的精神好,吃饭和大便都好,就不必着急。
补钙宝宝就大便干燥怎么办?一般来说,大便干与 补钙 没有直接的关系。孩子大便干应该多给孩子喝白开水或蜂蜜水,可以吃吃些水果、菜末。孩子这几天大便的前段呈球状,而且非常用力才行,后半段还好,请问这属于消化问题吗?这是由于孩子肠道内水分比较少,造成大便干燥,建议多给孩子喂水,也可以喂蜂蜜水,多吃些蔬菜。我女儿四个半月,至今已近两周,每天大便6-8次,黄色,很稀,有时有泡沫,有时有奶瓣,有时带粘液,不知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她现在吃奶较少,我也不敢给加米粉了,您给出个主意吧.去化验大便是否有问题,如果大便不存在炎症,应该吃些调理脾胃的药。或吃点 妈咪爱 、思密达达。
相关知识点
 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婴儿吃奶量
婴儿吃奶量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人工喂养奶量计算公式
  采用的婴儿一天需要喂多少奶,如何调配奶粉,父母们都应该掌握。  奶量的计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体重(千克)]/86  简便的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体重(千克),知道了一日的奶量,还应该学会奶粉的调配方法。  具体方法有两种:  1、按重量计算:由于8斤鲜牛奶可制得1斤奶粉,故冲调时按1份牛奶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复成牛奶,但需称量,故这种方法不太实用。  2、按体积配制:由于奶粉的表观密度为0.5-0.6克/毫升,因此冲调时应按奶粉与水一比四的比例,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冲调。如果你注意奶粉的包装,在上面均可以找到不同月龄奶粉的用量、调配方法,每日喂养次数以及其他的相关事宜的详细说明。
调配婴儿奶粉的注意事项
  (1)先准备好洁净的温开水(60℃左右),量好需要的量。  (2)用奶粉罐内特殊量勺取出所需的奶粉量,每取一勺要用消毒刀背刮平,勺中奶粉不要堆高也不要压实,过多地加入奶粉会使调配出的奶过稠,往往导致腹泻、便秘或肥胖,重则损伤肾脏;而长期把奶兑得太稀,会使孩子的体重增长缓慢,同样影响。  (3)把匙内奶粉倒入准备好的量杯中。  (4)用消毒过的匙搅拌奶粉,至完全溶解。  (5)量杯内的奶经消毒漏斗倒入奶瓶,即可食用。  (6)如需加热时,可用热水给调配好的牛奶加热。最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因为用微波炉加热,虽然奶瓶外面摸起来不热,但瓶内的牛奶已经非常烫了,容易烫伤宝宝。
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宝宝的奶量够不够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会下列&五看&,就知道哺乳量适宜不适宜了。  (1)看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期间有2~3次软大便。  (3)看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  (4)看体重。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  (5)看神情。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妈妈增加乳量的方法是让宝宝早吸吮、勤吸吮如果妈妈的泌乳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宝宝就会出现母乳不足症状,如体重增长迟缓、脱水、低血糖、大小便量少等。
我儿刚满3个月,听力没有问题,但不会寻找声源,从出生到现在,用铃铛在她耳边摇没什么反应,我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叫她也不会寻找,将摇铃等小件玩具放入她手中,较少主动握住,要人将她的手指握回才抓东西,抓的时间也很短,几秒钟就放开了,不会认妈妈,从出世起我就注意到她吃奶的时候基本不看我的脸。夜晚睡眠较好,白天玩1个多小时后就会小睡一会。并且白天要抱着睡,否则哭闹不止。有时会惊跳。我带她做了“儿心小儿精神发育诊断”,测验结果:大运动2.5个月;精细动作2个月;适应能力3个月;语言3.5个月;社会行为2.5个月;总发育年龄2.7个月;总发育商(DQ)=90.3,不知我儿智力是否有问题。还应做哪些检查?如果智力真有问题,不知道哪里能买茅老师写的有关《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弱智儿童家庭训练教程》、《弱智儿童的早期干预》实用家庭训练等书籍(我在当地没有找到)。谢谢。看到你用“儿心小儿精神发育诊断”给孩子测验结果,总发育年龄为2.7个月,总发育商(DQ)=90.3,可以说孩子的发展属正常范围,尤其是 语言能力 还超过了孩子则查时的月龄,达到3.5月。不过,有几点要注意: 1、 一般来说一岁以内的小婴儿还谈不上智力,因为智力主要指:思维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记忆力等,而儿童要到一岁末才有这些能力的表现。一岁以内的婴儿只有一些精神发育(mental development)的表现,相对于身体发育(physical development)的表现(身长、体重等)而言的。你所用的“儿心量表”,也只是称“精神发育”,不称“智力发育。著名的美国小儿科医生格赛尔。(A.Gesell)是婴儿量表的鼻祖,他把自己制定的婴儿量表,也只是称发展量表(developmental schedule),不称智力量表。当做,也有的心理学家对婴儿量表使用智力量表的名称,实际上他们讲的也只是精神发育(包括社会行为、语言、大运动、手的精细动作)而已。你根据孩子精神发育的一些表现,就联系到智力是否有问题,这没有什么必要,何况他现在才三个月,远远谈不到智力有没有问题,即使他的视、听不如你想象的好(你的想象未必正确),也只能说在发育上不如你想象的好而已。 2、 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有他自己独特的时间表。有的儿童运动发展得特别早,而语言又比较慢,另外的儿童双恰恰相反。儿童量表上所注明的年龄是平均数,只能参考。而且年龄愈小,测验结果愈不准确,因为他不会说,完全凭观察,再说他的行为表现也不稳定,你测的时候他不会,并不等于他就不会这个行为。不要常常把孩子的表现去和测查量表上平均年龄比,也不要去和邻居家同龄孩子,也许你比的时候,正好是那个孩子这方面发展快的时候(或慢的时候),你着急或沾沾自喜,都不对。 3、 一定要带孩子到保健所或儿童医院去做这种测验,他们是专业人员,测验的结果,比较可靠,万一某一方面稍稍落后,他们会指导你如何训练。一般来说三个月至六个月做一次测查即可。 4、 由于现在还看不出你孩子有什么智力问题,所以现在你不必急于购买这类书籍来用。这些书都是我编写的,万一,万一你将来用得着,再来找我即可。不过,我想是不会有这一天的。 5、 带孩子要有一个平常心,不要过分紧张。你知道亲子的心是相通的吗?你紧张,你抱孩子的手也紧张,情绪也紧张,语言也紧张,孩子会感觉得到的。 6、 万一你感觉到孩子某方面的发展有问题,你密切注意,参考测查量表,如果落后了两三个月,就可能真有问题了。这时你也不要紧张,作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也许就赶上来了,如果还是落后,请带孩子到保健部门去咨询,他们会有很好的建议。 切不要自己乱怀疑。 婴儿补钙和维生素AD,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为止?作为预防量,一般从生后一个月开始服用到两岁左右为止。宝宝半夜睡觉不睁眼睛哭,喂奶也不吃,表现十分烦躁,请问怎么办? 宝宝夜啼的原因很多,缺钙、患病、受惊、饥饿、衣被太厚等都会引起宝宝夜啼,另外,宝宝长牙、长身体的时候,夜里也会睡眠不安。 你可以全面排除一下原因,宝宝不想吃奶看来不是饥饿的原因,建议你去医院查一下孩子是否缺钙。如果以上原因都排除,宝宝的精神好,吃饭和大便都好,就不必着急。 专家教授:我们急切地寻找到了这个网,有急待解决的问题求教。男孩二个月,睡眠不沉易醒,醒来时除吃奶时还能躺着,其它多数时间如不抱起来,他就会哭个不停,且趋于哭得声嘶力竭,大人心痛就得轮换抱他。弄得小小孩子得有三人侍候。我们觉得现在小孩十分敏感,躺在父母怀里就有安全感,否则就变得不安易哭。不知这种体会对不对?这种处理办法妥不妥?这位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热爱,使我非常感动。你着急的问题是:孩子睡眠不沉易醒,一醒来就要抱,否则他就哭个不停。这里有两种情况: 1孩子是colic baby(无故哭闹儿),他常常无故哭闹,不哄就不行,抱起来把他搂紧,会好得多,所以他愿意被抱着。Colic往往在出生后第2、3周开始,6、7周最坏,到12、13周会好一些,3个月时就奇迹般地好了,少数的会延长到4、5个月,可以是好几天、坏几天,慢慢地就会好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不妨再等一等,也许到了3个月左右,他就主动不哭闹了,也一定睡沉了。 2孩子属于难带型的孩子。本来以为孩子生下来后又笑又乖乖地吃奶睡觉,可是你的孩子生下来却又踢又闹又不睡,老不快乐。你一定以为是自己有问题了,其实不是你有问题。孩子可能属于感觉阈限很低的人,尿布湿了、吃奶的时候把气体吞下去,肠胃不舒服了、外面声音太大了、光线太强了、小床太冷了等等,他都会烦躁而哭闹。Colic baby一般来说"哭闹"程度严重、时间短两三个月,难带的孩子哭闹程度虽不那么重,但不安的情绪更大,延续时间长,可以到两三岁。 对待colic baby和难带(指好哭、不安静)的孩子可以这样做: 1、搂抱,怀抱可使婴儿感到与母亲肌肤在一起的快乐(这可能与在子宫内挤紧的情况差不多)。不要怕抱,但也不能放不下手。可以适当让他哭一段时间,并不要紧。 2、主动反应。哭是小婴儿唯一能使用的"控制"环境的办法。"我要想×××发生(要奶瓶、要干尿布、要抱……),我就哭"。于是,奶瓶、尿布、妈妈的手臂就来了,"我"就得到了满足。但如果他发出了"信号",无人答理,他就会"认为"自己太不重要了,妈妈不喜欢我了,接着就更哭。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期得到母亲的快速反应,他到两三岁时,就会哭得少多了。 孩子哭多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哭的了,而且要停止哭,也会要更多的时间。当然你也不必放下手中难以放下的事(如炒着菜、灌着暖瓶)去答理他,稍稍等一小会,对他也不会太有害。 当然,这儿说的反应只是指对婴儿"合理的要求"的反应,不包括幼儿无理取闹。对待这些行为,往往要冷处理,不要迅速反应。 3、审视环境(情景)。在反应孩子的哭以前,你应该先审视一下情景,是否有某种可以简单使用而能让他不哭的"原因"。如果是认为他饿了,可以试一试喂他。如果不是,再试试换干净尿布。如果还不是,再试试少盖一点等。这样,你的反应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快,他的哭也就会更早终止。 4、规律的生活。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规律的生活,这样会减少啼哭。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最好家人都一致,包括时间、地方(比如8点喂奶、在大床上换尿布等)等。 5、新面孔和新臂弯。母亲安抚一个孩子,想让他不哭,花了半个小时也无用,她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烦燥和疲劳,这时难免会在动作中、语言中表露出来,孩子会感觉得到,不但不停止哭,反而更哭得厉害。这时,把孩子交给别人(另一位家长、爷爷、奶奶、朋友等),往往他就不哭了。 6、控制吸入的空气。许多小婴儿的哭是由于吞咽了空气,肠胃不舒服。如果在喂食时,过3、4分钟把他抱直,拍打背部,让空气排出,他会舒服得多。另外,也要调整奶头上的孔洞大小适合(如果他是用奶瓶吃奶的话),空气不易进入,也会好些。 7、少激动。这类孩子很容易受刺激,所以晚上不要让他太兴奋,限制有人来看他。 8、有些娱乐。在床头上挂些有声玩具,拉动它们,让孩子看、听,使他们"有事可做",不是你一个人"对付"他了。 9、换个环境。有点新鲜空气,这能使哭闹的孩子安静下来。在院子里抱着走走,看看新鲜的人和事,对安定情绪,也大有好处。 10、对特殊难带而好哭的孩子可以试一试"交替怀抱法",即抱他5分钟,放他下来,让他哭5分钟,再抱他5分钟,再让他哭5分钟,如此反复多次,他就会不哭了。 (待续) 6个月的宝宝吃补铁的猪肝应该以多少量合适?(113克一瓶的婴儿猪肝罐装食品,分两天吃会不会会多?)分成三天吃更好些。如果孩子吃蛋黄拉稀,可以吃上面提到的其他富含铁质的食物。
相关知识点
 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天早上大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