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栽培技术刚长出来会破裂

塑料膜大棚西瓜爆炸了,这是什么情况?天气太热,棚内温度高达50摄氏度。后将塑料膜取下,没过几天,地里长到有碗大小的西瓜全都爆炸了,我们家没有使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
所以和药物无关,请问还有什么情况会造成西瓜爆炸,(早中晚温差在十度到15度之间),还有,大棚内的西瓜授粉除了人工授粉以外,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下图是西瓜爆炸的图片)!有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给个解释!
奇观,感觉是气温太高,植物疯狂生长,然后这个外部表皮的生长没有跟上内部的生长
太热了,看那地都干裂了。
原理 物体热胀冷缩
那是瓜农们给西瓜用了膨大剂 也是一种激素 这种西瓜 大而甜
,朋友们碰到这种爆炸瓜 一定请绕道
使用了膨大剂过量了
用的药不对
西瓜裂开是很正常的。。。。。我家就是在四川种大棚西瓜的。。。。西瓜裂开主要还是 跟天气有关。。。。除了人工授粉 就是 用 蜜蜂了。。。。今年的西瓜不好卖啊。。。。急死人啊。。。。
太干了,水分没了,你应该用加湿器保持适度
温差 的问题
天气也有 问题
或者你的瓜有点歪
什么 西甜瓜膨大增甜剂
对这个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的人说什么 有毒 的问题
看着吧 那个电视台
他 要是 敢不在电视上 澄清的话 要吃官司
瓜炸裂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品种的问题,当地农民种植的西瓜就是容易开裂的品种。其次,有气候的因素。当地3月上旬-5月上旬长期干旱,而5月7日下午至5月8日晨突然出现强降雨,诱发果皮开裂。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大棚西瓜三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中国农药网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大棚西瓜三种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时间:
作者:本刊作者曹立耘
大棚西瓜可以提早上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这种栽培方式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特别适合一些病害的发生,稍有疏忽易对西瓜高产丰收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就介绍最常见的三种病害。西瓜菌核病。这是近几年来大棚西瓜常发和多发的一种病害,其主要危害症状:危害部位主要是西瓜的茎蔓、叶片和果实,茎的基部被病菌侵染后,初生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的病斑,受侵染后茎蔓的基部软腐或纵裂,导致病茎枯死。叶片受害后叶面可见到许多灰褐色湿腐状的大斑,大斑迅速发展成片时,使叶片腐烂,结瓜后受到病菌侵染,多在幼果的花蒂处出现水渍状斑,扩大后呈湿腐状。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是15-20℃、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即大棚内处于低温高湿条件下,最容易引发菌核病的发生。发病的茎、叶和果实上,均可见到白色的絮状菌丝体,瓜面上密生的白色絮状菌丝体,后期病部可见到鼠粪便状的菌核,其菌核可在大棚土壤越夏或越冬,成为下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凡是长期连年种植的棚室西瓜常会呈重发态势。防治方法。防治西瓜菌核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 :1。做好田园清洁,西瓜收获后,应将藤蔓和其他枯枝落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处理,或通过高温沤肥,有条件的可深耕晒垡,利用休闲期的高温灭菌,杀死潜伏在棚土中的病菌,减少下年的发病率。2。实行水旱轮作。西瓜收获后,也可以继续种植水稻或其他水生蔬菜。据观察,西瓜菌核病菌核在水中25-30天就会腐烂,失去侵染能力。3。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棚室西瓜栽培采用高厢起垄,有利于降低棚内湿度,加上覆盖地膜,可以防止菌核病菌萌发后子囊孢子的扩散,压低病源基数。4。控制棚内温湿度。有条件的可采用膜下软管滴灌技术,能明显降低大棚内湿度,控制发病。采用其他灌水措施的,应抓住中午大棚的通风换气,保持适温低湿环境,有利于降低发病率。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4小时,或用福尔马林10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后播种。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浮剂500倍液,或甲霜灵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施佳乐400克/升嘧霉胶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喷药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免产生药害。西瓜蔓枯病。大棚栽植西瓜因阴雨天多,光照弱,棚室中温高湿时,最易诱发西瓜蔓枯病的发生与危害。其危害症状:主要是茎蔓开裂,冒黄水,整株或整条瓜蔓枯死,对西瓜损失很大。西瓜蔓枯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严重时还危害瓜果。幼苗期染病,多在子叶分叉处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变褐坏死并缢缩,病部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叶部发病,病斑初为褐色,圆形或半圆形,后发展成边缘明显、中心灰褐色的病斑,后期病斑相互汇合成不规则大斑,或单个病斑发展成近圆形大斑,病斑中心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有同心轮纹并产生明显小黑点,最后病斑波及全叶使叶片变黑枯死。成株期发病多见于茎蔓基部分枝处,病斑初为水渍状,表皮淡黄色,后变灰色至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点,后病部溢出琥珀色胶状物(谷称流黄水),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表皮纵裂脱落,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茎节部也易受害,产生黄白色病斑,瓜蔓上有纵裂口,裂口不深,大多长2-10厘米。有些裂口两侧及其附近瓜蔓上有零星的黑褐色胶状物。部分瓜叶的叶柄上也有裂口,裂口和胶状物大多分布在病蔓距离根部50厘米以内。在早晨,病蔓上能看到有较多的黄色黏液冒出,经太阳照射失水后逐渐变成黑褐色胶状物。折断病部,可见其茎组织基本正常,维管束为正常的颜色,不变褐。很多病株仅一条侧蔓或主蔓发病,病蔓叶片萎蔫和整条蔓茎叶枯死,其余蔓生长和结瓜正常。该病在湿度大、温度中等、光照较弱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棚内容易形成适宜该病发生的条件,该病发生普遍、危害大。生长期间如果阴雨天多,排水降湿、通风等管理措施不到位时,很容易形成适宜西瓜蔓枯病发生的高湿、中温、弱光照条件而诱发该病的大发生防治方法。在发生该病的大棚土壤里积累了大量病菌,采用轮作有利于降低发病率。进行种子消毒可减少侵染。注意大棚内控湿栽培,创造一个不利于发病的条件,对防治该病效果较好。药剂防治,可以用22.5%啶氧菌酯悬浮剂,每亩用量40-5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该药涂抹茎蔓发病部位,效果更好。西瓜白粉病。大棚栽培西瓜,白粉病危害逐年加重,成为设施栽培中的重要问题。危害症状:叶片受害,初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后期呈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瓣受害变为紫红色,不能开花或不能完全开花;果实受害,果面覆盖白色粉状霉层。幼果停止发育、干枯、硬化、畸形、着色不良,严重时果实腐烂干枯。白粉病在西瓜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幼苗期受害,影响发育,严重时能致植株枯死;中后期受害严重,植株早衰。白粉病在西瓜的叶、茎果及花蕾上均可发生,以叶片受害最重,果实一般不受害。发病初期叶片正面白粉较多,后逐渐扩大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叶片枯黄,停止生长。以后白色粉状物转变成灰白色,进而出现很多黄褐色至黑色小点,叶片枯黄变脆,一般不脱落。防治西瓜白粉病,在生长前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3次药。白粉病病菌已对多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如三唑酮,该药对西瓜生长点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由于长期不合理用药,白粉病已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产生明显抗性。1%蛇床子素水乳刘对白粉病有特效,对白粉病平均防效达90%以上。
编辑人员:曹哲玮
相关文章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大棚西瓜裂瓜是咋回事,大棚西瓜裂瓜怎么防治_大棚_中国百科网
大棚西瓜裂瓜是咋回事,大棚西瓜裂瓜怎么防治
    种植大棚西瓜防治西瓜裂果是非常关键的工作,西瓜裂果会大大影响西瓜的产量,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大棚西瓜裂瓜是咋回事,大棚西瓜裂瓜怎么防治。1、大棚西瓜裂瓜的发病原因:①品种原因,皮薄而且皮脆的品种易裂瓜。②土壤干旱,氮肥过多造成植株对硼和钙的吸收障碍造成裂瓜。③果实膨大初期遇持续低温,发育停止,之后再继续膨大引起裂瓜;或果实发育某一阶段,土壤干旱,果实发育受阻,后期浇水过多或下大雨,水分供应失调,造成裂瓜。一般在花痕部位首先开裂。④采收时由于果实皮薄、振动引起裂瓜。⑤在近成熟期灌水过多,也会发生裂瓜。实践证明五、六分熟时最易发生裂瓜。⑥久阴乍晴或温度调控过大,由于温度上升太快太高,也会引起裂瓜。2、大棚西瓜裂瓜的防治措施:①选用瓜皮偏厚、韧性大的西瓜品种。②重施有机肥,并采取地膜覆盖或地热线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吸收耕作层水分和养分。③增施钾肥和黄腐酸类肥料提高果皮韧性。膨果期叶面喷施含钙、硼肥料的肥料2-3次。④合理浇水,坚持少量多次,肥水同施的原则。 ⑤及时收瓜,应在晴天中午或下午瓜含水量较少时收瓜,早、晚收瓜时,因瓜含水量较多,在收瓜和搬运的过程中易发生裂瓜。以上就是关于大棚西瓜裂瓜是咋回事,大棚西瓜裂瓜怎么防治一文,希望上文可以为您提供帮助,让您种植的大棚西瓜生长的更好。
收录时间:日 01:37:34 来源:农化招商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