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胎,中药走马胎主要成份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走马胎挥发油成分 色谱论文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走马胎挥发油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走马胎挥发油成分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
摘要: 作者:李群芳,娄方明,段兴丽,华德洪,陈桂花走马胎又名走马藤、大叶紫金牛,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走马胎A rdisia gigantif olia Stapf 的干燥根茎,是我国西南地区较为常见的草药,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1],贵州有产。紫金牛属植物具有皂苷、苯酚、苯醌、香豆素等多种成分[5],杨竹等[6]从走马......
专题推荐:
作者:李群芳,娄方明,段兴丽,华德洪,陈桂花
  走马胎又名走马藤、大叶紫金牛,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走马胎A rdisia& gigantif olia Stapf 的干燥根茎,是我国西南地区较为常见的草药,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1],贵州有产。本品味辛,性温,具有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血瘀、痈疽溃疡等症,为民间常用的跌打伤科药[2];对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有良效[3];治疗风湿类关节炎也取得较好效果[4]。紫金牛属植物具有皂苷、苯酚、苯醌、香豆素等多种成分[5],杨竹等[6]从走马胎中分离得到多个三萜皂苷类及岩白菜素衍生物类, 但对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研究还未见报道。走马胎味辛,香气浓厚,挥发油含量很高,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成分之一,本工作对贵州产走马胎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GC-MS 分离和鉴定,为更好地利用走马胎这一特色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器材
  1.1& 仪器Agilent N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仑公司); 挥发油提取器(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制造)。
  1.2& 试剂无水硫酸钠(Na2 SO4 )、乙醚、正己烷均为分析纯。
  1.3& 材料走马胎于2009 04购自贵州遵义万里路材市场,经遵义医学院杨建文副主任药师鉴定为走马胎A 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
  2& 方法
  2.1& 挥发油提取取走马胎根茎部分,在阴凉处风干,粉碎。取100 g粉碎后的样品于5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00 ml 去离子水,参照2005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XD对挥发油进行提取,提取时间4 h,收集到淡黄色挥发油1.2 ml。挥发油经10 ml无水乙醚萃取、无水Na2 SO4干燥,然后置于表面皿中在常温下将乙醚挥干,20 ml正己烷溶解样品,转入具塞试剂瓶中,待测。样品进样前采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
  2.2& GC-MS 分析条件
  2.2.1& 色谱条件HP-5M S(5%苯取代甲基硅酮)色谱柱( 30 m×0.25 mm ×0. 25 μm);程序升温:40℃保持5 min ,以5℃?min - 1升至60℃,然后以3℃?min - 1 升至230℃保持10 min;气化室温度260℃;载气:高纯 He,流速1 ml ?min-1;进样量1 μl;分流比20∶1。
  2.2.2& 质谱条件接口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溶剂延迟4 min;质量扫描范围m/ z 30~500。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中药走马胎有什么功效_百度知道
中药走马胎有什么功效
提问者采纳
此药也叫走马风,具有祛风湿通络. 祛瘀止痛. 利水消肿的功效
其他类似问题
走马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发布时间:
郑重提示:
发布企业:
联系电话:
公司地址:
河北省安国市药城大街
详细介绍 ()
&&&&&祁宝名贵冷背药材公司为您提供【走马胎】,走马胎别名,冷背名贵中药材。【走马胎】,走马胎别名,冷背名贵中药材由冷背名贵中药材提供。祁宝名贵中药材冷背药材公司()已经通过全网“商盟认证”,请放心采购,点击页面上“商盟认证图标”的查询我公司认证信息。也可以点击本页上的“商盟客服图标”,直接与我们客服联系!
走马胎【采收加工】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者质佳。挖取根部,除去须根及泥土,洗净 走马胎,晒干。
  【药材性状】该品呈圆柱形,有分枝,多弯曲,常结节状或念珠状肿胀,长20~50厘米或过之 冷背药材走马胎购买,直径2~4厘米,肿胀处更粗壮,灰褐色或棕褐色,有明显的皱缩横纹;皮部可剥离,略厚,用刀刮开皮层 走马胎价格,可见血红色小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木质部发达,带粉质,白色或微带红,射线清晰,放射状排列,髓部小,淡红色。气无,味微苦。以根条粗壮、有膨大结节、表面横皱纹明显、断面白粉性、射线清晰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辛、苦,温。祛风活血,强壮筋骨,散瘀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 走马胎别名,筋骨疼痛,跌打肿痛,产后风瘫,半身不遂,慢性溃疡。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功用】祛风活血,强壮筋骨,散瘀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跌打肿痛,产后风瘫,半身不遂,慢性溃疡。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选方】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走马胎根二两,大罗伞、小罗伞各三两,五指、土牛膝各四两。浸好酒三斤,三天可用。每日早晚各服二两。兼用外擦患处。(《》)
走马胎.别名补全  【别名】马胎()、山猪药()、走马风(广西)
  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Stapf)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别名马胎(广东)、山猪药(海南)、走马风(广西),为常绿、直立,通常高1~3 m。叶通常集生于枝顶,互生,背面通常紫红色,有时淡绿色。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淡紫红色;花期4―6月,有时2―3月,果期11―12月,有时2―6月
&&&&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 联系电话:,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 本页网址:
免责声明:“【走马胎】,走马胎别名,冷背名贵中药材”信息由相关发布企业发布,云商网对此不对信息真伪提供担保。
风险防范建议:合作之前请先详细阅读本站。云商网保留删除上述展示信息的权利;我们欢迎您举报不实信息,共同建立诚信网上环境。
Copyright & 2010
&公安机关备案号:<font color="#
当前时间: 23:16:48目录1 拼音zǒu mǎ tāi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走马胎2.1 拼音名
Zǒu Mǎ Tāi2.2 别名
血枫、山鼠、山猪药、2.3 来源
为植物大叶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以根叶或全株入药。秋季采挖根、全株,洗净切片晒干。夏季采叶,晒干。2.4 性味
苦、微辛,温。2.5 功能主治
祛风呼吸,消肿止痛。根:用于性,,跌打肿痛;叶:外用治,痈疖肿毒,慢性。2.6 用法用量
根0.3~1两;根、叶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用干叶研粉撒敷患处。2.7 摘录
3 《中华本草》:走马胎3.1 出处
出自。:走马胎,出粤东县南周山中,山大数百里,多低槽、深峻岩穴,皆藏虎豹,药产虎穴,形如柴根,干者内白,嗅之清香,研之腻细如粉,喷座幽香,颇甜静袭人。3.2 拼音名
Zǒu Mǎ Tāi3.3 别名
大发药、走马风、山鼠、血枫、九丝马、马路、山猪药3.4 来源
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A.Pseu-doverticillata Me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3.5 原形态
大灌木,高约1-3m。具粗厚的匍匐根茎;茎粗壮,通常无分枝,幼嫩部分被微柔毛。叶通常于茎顶端;叶柄长2-4cm,具波状狭翅;叶片膜质,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25-48cm,宽9-17cm,先端钝急尖或近渐监,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具密啮蚀状细齿,齿具小尖头,背面叶脉上被细微柔毛,具疏眼点,以近边缘较多,不成边缘脉。由多个亚伞形组成的大型金字塔状或总状圆锥花序,长20-35cm,宽约10cm或更宽,每亚伞形花序有花9-15朵;花梗长1-1.5cm;萼片狭三角状卵形或披外形,长1.5-2mm,被疏微柔毛,具腺点,缘毛不明显;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卵形,长4-5mm,具疏腺点;为花瓣长的2/3,卵形;与花瓣几等长,被微柔毛。果球形,直径约6mm,红色,具纵胁,多少具腺点。花期4-6月,有时2-3月,果期11-12月,有时2-6月。3.6 生境分布
生态: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3.7 性状
鉴别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略呈串珠状膨大,长短不一,直径1.5-4cm。表面灰褐色或带暗紫色,具纵沟纹,习称“蛤蟆皮皱纹”,易剥落,厚约2m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部淡红色,有紫红色小点,木部黄白色,可见细密放射状“纹”。商品常切成斜片,厚约2mm。气微,味淡,略辛。相以质干硬、色红者为佳。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由数列栓组成。皮层宽广,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层细胞凯氏带明显。狭窄,6原型。3.8 性味
苦;微辛;性温3.9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止痛;化毒生肌。主痛;产瘀;痈疽溃疡;跌打肿痛3.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外用:适量,研末调敷。3.11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祛,除酒病。治走马风。2.《本草纲目拾遗》:研粉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3.《求原》:壮筋骨,已。4.《岭南录》:理跌,止痛,治四肢,俱水煎服。5.《陆川本草》:祛风湿。治风湿,鹤膝。6.《广西志》:活血行血。治产后血瘀。3.1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走马胎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16:14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走马胎(中草药详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走马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