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天津老中医医院,施汗章所在的医院和详细地址,急求!!!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浏览过该文章的人还浏览过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李可老中医治肝病五则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体验专辑》   正文: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   1、吴瑞宏,男,76岁,退休煤矿工人,水头北街人,日初诊。内科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黄疸指数15,射浊5,射絮+,G.P.T.112(门诊号0)。   全身突然发黄3日,黄色分明如橘子色,右肋下刺痛,肝在肋下2横指,质软,压痛,腹胀,吐泻交作,溲若浓茶,泻下物秽臭,舌红苔黄厚腻,脉浮滑。证属高年嗜酒,胆胃湿浊内壅,气机逆乱,发为黄疸,着重芳化:   茵陈45克,栀子、柴胡、枳壳、桔梗、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生半夏、云苓各15克,六一散21克(包煎),苍术12克,白蔻仁6克(捣后),鲜生姜1O片,姜汁1盅对进,3剂。   4月27日二诊:首方服1剂后吐泻即止,纳食照常,小便转为淡黄,高年行为不便,带药5剂。   茵陈45克,栀子、柴胡、桃仁、红花各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赤芍15克,茯苓30克,六一散21克(包煎),炒麦芽60克,猪苓、泽泻各15克,生姜7片。   5月5日来门诊复查,黄疸退净,症状消亡,肝功阴转而愈。1987年10月追访,已79岁,红光满面,耳不聋,眼不花,食纳较病前尤好。   按:   中医学无肝炎病名。中医之肝病与肝炎亦风马牛不相及。黄疸多因中焦失运,湿热或冷湿停聚,脾主湿,故治在脾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故余治黄疸型肝炎,茵陈蒿汤除人实、考证、脉实外,不必栀子大黄,常用茵陈五苓合藿朴夏苓合方化裁。从馥郁化湿醒脾、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利水、降逆和胃、调燮三焦气化进手。捍卫脾胃元气为先,不使苦冷破坏中焦气化。   40余年经治此类疾患(包罗无黄疸型、甲乙混杂型)数千例,少则10天,多则半月必愈,无一例转为慢性。   中医懂一点西医知识,西医懂一点中医方药,两者各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套用中药,于是见炎消炎,治黄疸而加二花、连翘、板蓝根,甚至蒿陈蒿汤一方用到百余剂。   结局导致苦冷破坏中焦气化,升降乖乱,湿浊不化,阳证转阴,逐渐毒进血分而转为肝硬化。   中西医联结,是一个庞杂的课题,当局者迷,有毕生悟不透此理者,特为点出,愿与青年同道互勉。   2.日,本院沾染科病房住院病人李树龙,23岁。人院诊断:急性感染性肝炎,当天化验:黄疸指数16,射浊13,射絮++,G.P.T.125,患者自幼怕注射输液,请求服中药。   询知相似感冒3日,无热恶冷无汗。从第2日起,一日夜间全身皆黄,苔黄厚腻,口苦、厌恶,身痛脉紧。   此属冷邪郁闭表气,湿浊熏蒸,发为黄疸。予荆防败毒散加茵陈栀子: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薄荷、栀子各10克,茵陈45克,川芎10克,茯苓30克,鲜生姜3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7分钟,2次分服,2剂。   2月9日二诊:药后得汗,恶冷已罢,小便特多。面貌舌下、胸部之黄已退*,呕止,食纳好,舌上黄厚腻苔化往大半,小便清长。   当天化验:黄疸指数8,射浊10,射絮+,G.P.T.110,自汗不渴。   予和营卫,化湿退黄:   茵陈45克,桂枝、赤芍、炙草各10克,白术、茯苓各24克,猪苓、泽泻、桃仁各12克,鲜生姜5片,枣6枚,2剂。   6月11日三诊:全身黄已退净,气短口渴,舌红少苔,尿淡黄,脉虚而数。   二诊过用渗利,气阴两伤。口中觉腻,湿浊未化。予益气养阴芳化:   生芪、茵陈各30克,生山药、石斛各30克,知母18克,白参(另炖)10克,藿香、佩兰各5克,3剂。   6月14日四诊:纯中药治疗7日,肝功阴转,诸症均退。唯舌红,口渴,脉数,气阴未复,原方往茵陈,加玉竹15克,带药3剂出院。   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七二五厂工人武文荣,33岁,日初诊。病程75天,住院73天。   服茵陈蒿汤加板蓝根、大腹皮30余剂,板蓝根注射液160支,计用茵陈、板蓝根、大腹皮各1000克多,食纳日见削减,体格日见消瘦,面色黧黑,泛酸作呕,腹胀气急,腰困如折,左肋下隐痛不休,整日怠惰思卧。   舌胖淡有齿痕,苔白滑。脉滑细,尺部极弱。日仅进食不足半斤,食进则胀急不堪,恶闻油肉味,吃水果则吐酸水,口中粘腻不爽。   追询患病始末,始知患者素体阳虚,平时即觉胃冷膝冷,食少肢软。病后倍感困倦无力,食进则吐,心不在焉。后被车间同志看出脸色发青,催促就医,一查GPT已高达500单位,愈服药愈觉不能撑持。   据上证情,属劳倦内伤,冷湿浊邪梗塞中焦气化所致。既无黄疸见症,何所据而用茵陈蒿汤?以阳虚之体,冷湿之邪,复加冷凉攻泻妄施,无怪中阳日困。且脾胃为后天之本,必赖先天肾阳之暖和,始能蒸化水谷。   今误投苦冷,先伤脾阳,后及肾阳,阴冷肆虐,永无愈期矣!其面色黧黑,腰困如折,即是明证。当以温药治其本,芳化治其标:   党参30克,灵脂15克,公丁香、郁金、吴茱萸、肉桂、藿香、佩兰、炙草各10克,炒麦芽60克,生半夏20克,泽泻18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姜汁10毫升(对进),3剂。   5月11日二诊:药后呕止,胀消,食纳大增,日可进食1斤多,开端想吃肉类。唯腰困仍著,予原方加肾四味120克,胡桃4枚,7剂。   11月16日,患者从孝义来函,知药后肝功阴转,体格较病前更好。并寄赠名家医著3册,以表寸心云。   三、急性肝炎误治变症   高香香,女,30岁,灵石煤矿工人家属。日初诊。   1979岁首患急黄肝炎,经治3个月,服茵陈蒿汤加味方70余剂,计茵陈3000多克,板蓝根2000多克,栀子、大黄250克。   黄疸虽退,肝功延续不降,GPT120单位。   日见食少神疲,畏冷肋痛。又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方20余剂后,变生经闭、厌食、腹胀而呕涎沫,亦已3个多月。   面色萎黄无华,肋间刺痛不休。痛作时按腹弯腰,头汗淋漓。   最近更增腰困如折,足膝寒冷,小便不禁。脉细,左关特弱,舌淡,苔灰腻。已成迁延性肝炎,病程长达5年。   证由过用苦冷攻下,伤害肝、脾、肾三脏之阳。   又过用辛散,致气血耗伤。   脾胃为后天之本,恶湿又主化湿,此经一伤,气血生化无源,故面色萎黄,食少经闭。肝为人身元气之萌芽,过用辛散攻伐、苦冷解毒等品,致伤肝气。肝冷则络脉滞,故胁痛不休。肝虚则自顾不暇,木不疏土,土气更壅,故见厌食腹胀纳呆。   肾为先天之本,人之有生全赖命火之暖和,肾阴之濡养。   今苦冷伤损肾阳,肾气怯弱,故见腰困如折,虽在炎夏,瑟缩畏冷,小便爽约。故治疗此症之重点,要淡忘一切前人为主之成见,置肝炎于脑外,但先温养肝、脾、肾三脏之阳而救药误,治法便在中间矣:   生芪、当回、肾四味各30克,红参(另炖)、灵脂、吴茱萸、桂枝尖、生麦芽、细辛、炙草各1O克,赤芍15克,干姜30克,油桂2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   上方守服27剂,计用干姜、肾四味各810克,吴茱萸、细辛各270克,服至10剂时,呕涎、肋痛得罢,食纳大增,日可进食1斤多。服至20剂时,面色已见红润,自感乳胀,又服7剂,月经来潮。   8月初化验,肝功阴转,诸症均愈。   按:   余治此败症,受张锡钝氏之启示颇深。   张氏论治肝脾有特别看法。张氏论日:   俗谓肝虚无补法,以肝为刚脏,性喜条达,宜疏不宜补,补则滞塞不通。   故理肝之法,动日平肝,而遇肝郁之证,恒用开破肝气之药。   张氏提出:…不知人之元气,基础于肾,而萌芽于肝。凡物之萌芽,皆嫩脆易于措伤。肝既为元气萌芽之脏,而开破之若是,独不虑伤害元气之萌芽乎?此论确有见解。   五脏病理,有虚即有实,肝脏何独否则?肝郁,其气固不能条达。肝虚,则其气亦无力条达。凡遇劣等证候(左关脉特弱)张氏重用生芪之性温而升,以之补肝,有同气相求之妙用。   重用生芪,少佐理气之品,覆杯即奏效验。   张氏升散肝郁,喜用生麦芽,而无须柴胡。他说:升肝之药,柴胡最效。然治肝不升、胃不降之证,则不必柴胡而用麦芽。   盖因柴胡不只能升肝,且能提胃气上逆。而生麦芽虽能升肝,实无阻碍胃气之降落。盖其萌芽生发之性,与肝木同气相求,能宣通肝气之郁结,使之开解而大方升高…肝与脾,有深奥的牵涉。   一人茶饭不能消化,服健脾养胃药百剂不效。脉见左关特弱,知是肝气不振,张氏投以生芪30克、桂枝尖9克,数剂而愈。首创补肝气以实脾胃之论。   因五行之理,木能侮土,木亦能疏土也。木气郁则过强而侮土,木气虚则太弱而不能疏土。   张氏的论述,对肝脾郁证的治疗,独辟门道,解破临床一大艰难。唯论中柴胡提胃气上逆之说未当。   似观《伤冷论?大、小柴胡汤证》以胃气上逆、喜呕、呕何止为主证,双边主药柴胡均用至半斤--按古今折算率,合今之125克。   如此众多,服1剂的1/3,即可止极重之呕吐。   余用双边,治验数以万计。可证柴胡并无提胃气上逆之弊。   盖气机升降之理,以脾胃为重点,如轮之轴,是为中气。   脾升胃降,则中气左旋,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是为无病。   况药物回经,各有妙用,药物性能,何止一端,而伤冷用药之灵妙,又不拘一法。升肝者,兼能降胃,木克土之原始意义,即木气升发、疏泄,以助脾胃中之湿土,不致梗塞。则柴胡升肝,不碍降胃。此为五行生抑制化之常。   此理,清代黄元御论之最详,民初彭承祖更有发扬,可参看《中医体系学》。   四、产后阴黄重症   王秋梅,女,23岁,灵石火车站家属,日初诊。病人处于半昏睡形势,其夫代诉病史:   产后未满3个月,患急性黄疸型肝炎61天。初病时发冷发热,因产后体虚服补中益气汤两剂,7天后发觉眼睛发黄,腹胀呕吐,逐渐全身发黄,到32天,全身落黄末,衣被尽染。逐日黎明必泻,泻后出汗、心慌,腿软不能走路。畏冷,脐周冷痛,腰脊困痛难熬,整日弯腰如虾。近1周来,过午即神糊思睡,小便浓绿色,大便灰白不臭。   请医院内科诊查,认为已进进肝昏厥形势,倡议往省挽救。因家贫,邀余诊治。   见患者神糊耳聋,头面四肢胸背皆黄,黄色阴暗如烟熏。四肢枯细,眼眶深陷,神气憔悴,脐中筑筑跃动。脉微小急,132次/分,舌胖淡润,微喘。语声卑微,神识似清似蒙。   脉证合参,由产后将养失宜,始病风冷外束,失于疏解,误服补剂,致冷湿内郁发黄,迁延失治,致浩气日衰,冷湿秽浊之邪,充溢三焦,掩盖神明,昏睡蜷卧,自利喘汗,脾肾将败,肢厥脉微,脉至七急八败,已是少阴亡阳内闭外脱危候,唯下三部之趺阳脉尚清晰可辨,胃气尚存,正在青年,虽见肝昏厥之征兆,一线活力未尽。   拟回阳救脱,破浊醒神,以茵陈人参白通四逆汤、吴茱萸汤、三畏汤合方,加菖蒲、麝香之辟秽开闭为治:   1.茵陈、附子各30克,干姜、吴茱萸、红参(另炖)、灵脂、油桂、赤石脂、公丁香、郁金、菖蒲、炙草各10克,麝香O.3克(分冲),鲜生姜5片,枣10枚,葱白3寸,煎浓汁,小量多次分服,先单服麝香0.3克。   2.外用蜡纸筒灸黄法,以增强温肾回阳泄浊之力:以6寸见方麻纸数张,蜂蜡1块,制钱1枚,湿面团1块。将蜂蜡置铁鏊上加热融化,将麻纸浸润平均,卷成直径与制钱等同之蜡纸筒,接头处用蜡汁封固。灸时,令病人仰卧,拭净肚脐,将制钱置于脐上,钱孔对准脐心。再将蜡纸筒扣于制钱上,蜡纸筒下端与脐相接处,用湿面围一圈,稳定密闭,勿令泄劲,脐周用毛巾围好,捍卫皮肤。然后将上端点着,待燃至离脐半寸,迅疾将火吹灭,省得灼伤皮肤。   取下蜡纸残端,另换1支,如法再灸。每灸毕1次,将脐中、制钱上、蜡纸残端内之黄色粉末(黄疸毒素)投放灶内烧化,省得沾染。于当天午时施灸6次,共拔出黄色粉末3小酒盅。   施灸历程,患者觉脐中有暖流转动,向方圆放散。灸至第6支时,患者全身稍微见汗,轻松反常。   约1小时许,施灸完结,神识稍清。其缠绵数旬日之绕脐绞痛,灸毕即愈。   且腹中叫响不断,矢气频转,呕逆大减,自生病以来第1次感到饥饿。全家喜悦雀跃,其母做细面条1小碗(约1两半)顺当吃完。   .   9月18日二诊:服药1剂,今口呕逆未作,四肢厥冷退至手足踝关节处,腹中随时呜响,矢气不停。   黎明泻延至8时后,泻后稍有气喘心慌。脉仍微小而急,较昨有力,120次/分。小便如前,不热不渴。午前又施灸12支,拔出黄疸毒素4小酒盅。神识清朗,耳已不聋,能够准确回复查问。逐日过午即神迷昏睡之象未见,嘱原方再服1剂。   9月19日三诊:昨夜子时服完第2剂药,尿量约1500毫升,便不成形,为白色团状。小便较前清,深黄色。四肢厥冷退至指趾根部,怯冷之状大减。腰仍困,已能起坐,随时觉饿,喘悸减而未已,脉细有力,120次/分。药进2剂,施灸3日,大致脱险。   营卫渐通,三焦气化渐复,体内瘀积之黄疸毒素得以外泄,已无内闭外脱之虞。赢弱如许,罕有差忒便恐变生不测,仍需步步为营,处处留神。   原方往二畏、麝香,加白术、云苓各10克,施灸如昨。   .9月20日四诊:药进3剂,附子已用90克,肢厥仍未全退,可见阴冷之重。近2日尿量增多,色淡黄。喘止,心慌偶见。阴黄蓄毒延续外透下泄,食纳增至逐日半斤多。面部之阴暗渐退,已能和家人谈笑。晨泻愈,便不成形,黄白色。   本日脉象中取有力,有神,90次/分,大是佳兆。唯尺部反见浮象,乃下焦元气不固,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万病不治,求之于。   肾。   改投茵陈五苓、人参四逆、肾四味、青蛾丸、山萸肉,延续回阳破阴,温肾固下,泄浊退黄:   茵陈、附子、山萸肉各30克,炮姜、红参(另炖)、灵脂、炙草、肾四味、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各1O克,油桂3克,鲜生姜5片,枣6枚,核桃4枚,煎取浓汁300毫升,日分3次服,3剂。   9月24日五诊:经治以来,施灸7日,药进7剂。白睛及舌下全身之黄退净。全身瘙痒,层层脱屑,小便清长,大便黄软,开端有臭味。浩气渐复,釜底火旺,脾胃自能熟腐水谷,佳兆。日可进食斤许,面部阴暗退净。六脉缓和安详,80次/分。   自服肾四味、山萸肉、青蛾丸,头已不晕,腰困大减,可在室内信步,唯指尖仍有凉意。命火渐旺,中运有权,胆汁已循常道,三焦气化复常。如此难办重证,短期得以解危,能干于灸黄法非浅。   中医宝库,蕴躲极富,勿以民间小技而轻忽。   嘱再灸3日,肝脾仍大如昔。原方加炮甲珠6克与红参、灵脂共研末,冲服。三者对虚中夹瘀症有不可思议之奇效。嘱服3剂,以观机变。   1O月7日六诊:此其间余上山巡诊未能回来。患者原方守服13剂,昨日午时突然口舌生疮,灼痛十分,发热微渴。阴冷重症,非正复阳回,难能见到上热征象,梦寐以求。不可见热投凉,省得功亏一篑。停药一二日,浮火自退。   虽有口舌生疮之苦,但精力大振,行为有力,身形渐见富态,体重增添5公斤。自加红参、灵脂、炮甲珠散剂冲服13天,每服必有肋下走窜如虫行,或咕咕作响,肝已回缩肋沿稍能触及,脾大已消,面色红润。计20余日已用附子1000多克,大毒治病,中病则止。   拟六君加炮姜,运中宫,溉四旁,合肾四味温养肾命,冲服河车粉3克。每旬服药3剂,一月9剂,调治2月复原,次年生一女。   按:   有几点体验覆辙合算记取:   (一)凡病,但有表证便当解表为先。外邪侵人,先从皮毛肌表而人。此刻,邪在轻浅表层,妥施汗法,开门逐盗,一服可解。   果有正虚的据,则佐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   本例患者,产后冷热如疟,以人参败毒散扶正托邪可愈。   前医拘于产后百脉空虚,虽有他证,以末置之的戒律,误投补剂,闭门留寇,近乎酿成大祸。   古人有正旺邪自退,满座皆君子,小人自无容身之地等说,对正与邪、攻与补的牵涉,做了富裕哲理的论述。譬如看待一个气息奄奄的痢疾病人,黄连、大黄,沾唇必死,是谓之非常虚邪,无实可攻。   于是但扶其正,听邪自往保住了病人的性命,调集人体的浩气(大方疗能)往取胜疾病,这即使中医的总体论、人本论,是中医学高层次辨证论治的体验概括,不治之治是治法中的最高境域。补法玄妙,无过分此。   但补法又不可乱用,若一味蛮补,动辄参芪胶术,必定滞塞气机,闭门留寇,后患无限。   余之二弟,少时体弱,患外感身痛,医者但见鸠形鹄面,予补脾之剂三服,缠绵2个月不愈,致冷湿外邪深进五脏,演化为风心病。   余母产后脾湿生痰,泛呕厌食神倦,某医从产后百脉空虚论治,令服参茸粉,未及1个月,痰血鼻衄,后变消渴,津损液枯,60岁变生噎膈。   古代学派,各有所长,其所长,即其所偏,学习古人,当取长补短,不可组成门户成见。任何准确的东西若浮夸过度,必然走向谬论,当引为鉴戒。   (二)麝香为抢救神识昏厥要药。   其性辛温人心脾经,其昧馥郁馥郁,有辟秽化浊、开窍启闭之功。配清热解毒方药,则善凉开宣窍,其作用较牛黄、宝贝为优;配回阳破阴方药,则善温开宣窍,其作用较苏合丸为速。   单昧麝香O.15克,铜勺内微炒,挨次灌服,可治小儿高热抽搐何止;麝香O.3克配姜汁竹沥灌下,可治中风痰厥昏厥,失语,冠心病心绞痛暴发;救治肝昏厥,属阴冷秽浊内闭外脱者,即用本例方药;若湿热化毒,腑实内闭之急黄症,热深厥深者,以犀角地黄汤合大承气加菖蒲、郁金、麝香0.5克,4小时可醒。   其辛香走窜之力,又善开经络壅闭,拥有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故又可用于痈疽肿毒及跌扑瘀痛等症,效难尽述。   当代药理琢磨,更考证本品有扶正补虚之功,有亢奋中枢神经体系,增壮大脑功能,加强呼吸中枢性能及强心救脱成效;又能促使各腺体的分泌,有发汗及利尿作用,故可用于血毒症的挽救。   因其辛香走窜之力极强,故只可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过则泄人元气。   上海中医学院认为,日用量以不超出O.3克为宜,多则反有大意呼吸中枢之险。   笔者体验,一日极量1克分3次服,耐用千人以上,未见不良反响。   (三)本例治疗历程,曾用笔者自创之三畏汤--红参、灵脂、公丁香、郁金、肉桂、赤石脂,三对畏药,属十九畏药范围。   历史上相畏药不进煎剂。   至于丸散剂,远在唐千金方即已冲破,山西名药定坤丹、龟龄集内亦已利用千年,未见不良反响。三畏相合,性能益气活血,启脾进食,温肾止久泻、久带,消冷胀,宽胸利气,定痛散结消症。   红参、灵脂相称,一补一通,用于虚中夹瘀之症,益气活血,启脾进食,化积消瘕,化瘀定痛,化腐生肌。本例之肝脾肿大,服药13剂即消。   曾治数百例胃肠溃疡,二药等分,为散吞服,当天止痛,半月痊愈。   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暴发,加麝香0.3克,覆杯而愈。   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15~20天痊愈。   (灵脂有克制结核杆菌成长,缓和光滑肌痉挛作用)人参、五灵脂同用之史料,古代《东医宝鉴》人参芎回汤,《校注妇人良方》之定坤丹,《温病条辨》之化症回生丹。   《张氏医通》日:   古方疗月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畏而不畏也。人参加五灵脂同用,最能浚(疏导之义)血,为血蛊之的方也。   李中梓《医宗必读》治一噎症,食下辄噎,胸中隐痛。先与二陈加回尾、桃仁、郁金、灵脂,症不衰。因思人参五灵脂同剂擅长浚血,即于前剂加人参二钱,倍用灵脂,2剂而血从大便中出,10剂而噎止。   李氏叹日:   两者同用,功乃益显!当代上海姜春华传授用二药相伍治肝脾肿大(《上海中医药》(3)9,1965,)可见凡瘀血日久,浩气已虚者,两者实用,收效甚捷。   公丁香郁金相称,丁香辛温喷香,进肺胃脾肾四经,温肾助阳,消胀下气;郁金辛凉馥郁,清心开窍,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利胆退黄,二药等分相合,有温通理气,开郁止痛,宽胸利膈,消胀除满,启脾醒胃之功。   对脘腹、少腹冷痛胀满,或冷热错杂之当脘胀痛,煎剂人胃不如一刻,即可气行、胀消、痛止(无胀感者无效)!对脾肾阳虚、五更作泻(包罗局部肠结核)兼见上症者,结果优秀。   肉桂(油桂为佳10克)赤石脂(30克)相称,肉桂补命火,益阳消阴,开冰化冻,宣导百药,温中定痛,引火回原;赤石脂甘温酸涩收敛,为固下止泻要药,据当代药理琢磨,内服本品能吸附消化道内之有毒物质及食品反常发酵的产物等,可捍卫胃肠粘膜,清除瘀血水肿,止血、生肌、敛疮。   二药相合,对脾肾虚冷导致之久痢、久带、慢性溃疡出血、五更泻、久泻滑脱不禁、脱肛、各型溃疡性结肠炎,一服立效,一月痊愈。三对畏药,见一症用一对,三症悉俱则全用。   余运用本方42年,以平均日用3次以上,则已达4万次以上,未见相畏相害,且有相辅相成之效。对难症、痼疾,一经投用,便人名胜。   (四)关于肾四味,即余常用之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   四药人肝肾,药性太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符合景岳公善补阳者,须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须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限之妙。   笔者凡遇下元折损,肾阳虚未至手足厥逆,肾阴亏未至舌光无苔,而属肾气、肾精不足之症,凡有腰困如折,不能笔直,甚则腰弯如虾状,头领昏乱,记忆衰退,体虚感冒,阳痿遗精,小儿遗尿,老人小便余沥,夜尿频多,足膝酸软,肾不纳气(加胡桃肉与补骨脂为青蛾丸)久病及肾等症,万病不治,求之于肾,用之效若桴鼓。   贫苦病人可代价昂之鹿茸。   上四味合盐巴戟肉、盐杜仲、骨碎补、川断、仙茅、沙苑子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变、更年期归纳症等,随症录取,疗效知足。   (五)蜡纸筒灸黄法为50年代末中医采风活动中,河北卫生厅搜集之民间秘方,《串雅外编》《验方新编》均有相似记录。用于各种黄疸皆有奇效,无妨一试。   体格壮健病人,苦丁香搐鼻退黄法(苦丁香研粉,半点吸进鼻孔,流出黄水,此法对鼻炎、额窦炎、鼻息肉均顶事),收效更速(苦丁香即甜瓜蒂)。   五、肝硬变腹水   灵石城建局长郭生保,40岁前患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医者套用黄疸型肝炎之茵陈蒿汤数十剂,收效甚微,转胺酶居高不下,又加贯众、板蓝根、二花、连翘服60余剂,经治4个月,逐渐食少、腹胀、便稀、倦怠思睡,经县医院内科复查,又发觉乙肝,遂定为慢性迁延性甲、乙混杂型肝炎,肝硬变腹水。   听人胡说风劳气臌膈,闫王座上客,意气低落,整日闷头大睡,家人邀余诊治。询知患者毕生嗜酒,面色黯,肝区刺痛不移,肝在肋下2横指强,质硬,拒按。渴尿少,色如浓茶,腰困膝软,食进胀加,瑟缩畏冷。舌淡胖,左边有瘀斑,脉弦迟,60次/分。   证属饮酒伤脾,湿热聚于中焦;过用苦冷攻下,热往湿恋,变为冷湿。湿困脾阳,水蓄于中。延久损及于肾,肾阳一衰,蒸化无权,气化不行,气滞血瘀而成有形症积的单腹胀大症。   拟温氏奔豚汤加味(见温氏奔豚汤治验录),益火之原,化湿醒脾,行气化瘀,重建三焦气化为治:   附子15克,肉桂10克,沉香3克(磨汁对进),砂仁3克,生山药30克,云苓30克,泽泻、川牛膝、红参(另炖)、灵脂、公丁香、郁金、桃仁、红花、藿香、佩兰、炙草各1O克,炒麦芽60克,柴胡10克,鲜生姜5片,枣6枚。   煎取浓汁300毫升,日分3次服。服至食纳大增时,加肾四味各10克,胡桃4枚,鼓励肾气。煎取浓汁600毫升,日分3次服,10剂。   上方服至5剂后,小便日渐增多,色转淡,腹胀大松,随时觉饿。10剂服完肝疼稍许,肝回缩至肋下1横指弱,腰困畏冷除,病退强半。原方再服10剂。   上药服完,诸症悉除,肝肿在肋下稍能触及,日进食斤半多。精力健旺,还原职业。   嘱终身戒酒,慎茶饭,节房室,散剂培元固本,缓图根治:   三七100克,躲红花30克,琥珀、高丽参、灵脂、茸尖,炮甲珠、土元、内金、葛花、焦建曲各50克,全河车1具,制粉装胶囊,每服6粒,2次/日。   上药服1料,复查肝功阴转,腹水尽消,追访至66岁,康健无病。   张军友,男,23岁,县长张(启/木)之侄,西安交大学生。1989年患藏匿型乙肝,发觉时已成肝硬变腹水。肝在肋下2横指,质硬,脾在肋下2横指强。食少腹胀,右肋下刺痛不移,焦躁易怒,目珠微突。面色黧黑,眼圈黑,唇黯,舌两侧瘀斑成条。   暑假回太原,邀余诊治。脉弦而涩,夜多恶梦,畏服汤剂。   师化症回生丹、大黄虫丸意,予益气培元,化瘀消瘤:   鳖甲胶、三七各100克,琥珀、红参、块灵脂、土元、生水蛭、炮甲珠、醋柴胡、茯苓、回芍、内金、上沉香、桃仁、躲红花、全虫、蜈蚣各30克,全河车1具,夏枯草500克,熬膏合炼蜜为丸10克重,每服1丸,3次/日。   上药服月余,自发症状消亡,往省民众医院复查,乙肝5项(一),肝脾(一)。追访至大学毕业,参与职业,除目珠仍微突,余无反常发觉。   李可老中医:   1930年降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入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文学部学习,边行军打仗边学习,一同兼任军报记者。西北解放后转进地方职业。   1953年23岁冤枉,1980年50岁***昭雪。在险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   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在灵石县民众医院职业。   1983年受命开办灵石县中医院,1992年离休,任院长近九年。   李老从医五十多年,大局部工夫奔走于穷山僻野、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计贫苦,一旦生病,只能看医院而兴叹。   李老为拯救病人痛楚,苦练针灸,搜集轻便廉验的中医治法。又因求医者病种众多,贫病交困,遂白日诊病,晚上挑灯苦读,从未在清晨两点从前睡过觉。故其毕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   正是这个特异的年代、特异的环境,栽培了李老攻破多种疑难病的特异能耐。   由于农村患者,非危及到性命,不敢言医。一旦发病,就成十生九死的危局。   李老为救危亡,遂绞尽脑汁,探求仲景《伤冷论》六经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鉴戒后裔百家的胜利体验,搜集了众多的针灸、救急药方;自针*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试制速效解毒诸法,参加中毒抢救,以聚积经历;超常破例用药,独闯新路。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离别首创、试制出破例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别心衰危症和多种危重急腹症,大获胜利。在本地县民众医院,抢救竟成中医科的事。   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琢磨,尤善于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医术精深,并有自拟处方三十多副。著成《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体验专辑》,又穿过四十多年的搜集、整顿,校注了清末民初知名医家彭子益的《圆活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股市内幕、实战交流、个股互动请进入中金在线股票部落——最火爆的投资交流移动社区,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体验!详情点击:
是否确认删除这篇文章?
是否确认将这个粉丝放进黑名单?
是否确认这条留言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这条信息?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以下资料仅供联系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还可以输入300字鲜花悬赏
可以@多个专家私信提问,不指定表示公众悬赏
鲜花悬赏数:
免费短信通知
公开答案不公开答案
该问题已经被采纳!
请输入悬赏鲜花数10-1000之间!
请输入悬赏鲜花数10-1000之间!
您的余额不足,请先充值!
当前只有股市精粹级别以上的博客
具有回答权限!详见帮助列表!
手机未验证,请先验证!
不能回答自己提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石洲宠物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