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个十一岁的脑瘫小孩脑瘫,由于到处求医,钱也花光,我想请问一下政府家能帮助一下我的小孩脑瘫吗?y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赵老师现世因果教育摘要内容.doc13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赵老师现世因果教育摘要内容.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赵秀英老师简介 转摘) 赵秀英,弘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02年,针对社会道德教育缺失而出现的不良现象,赵老师以其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以报效祖国、慧利人类的慈悲与博爱,全身心地投入到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 2004年,她走上讲台,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教育入手,从官德、商德、师德、医德等职业道德讲起,对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予以导正,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净化,懂得自我规范,学会自查自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人们正确地行走人生注入了“道德的血液”,送来了“智慧的明灯”。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义务教育,为了祖国的未来,她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数以万计的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考上理想的学校,让许许多多的家庭重拾欢乐。 截止日前,她已义务为民众做了二千余场道德教育讲座。为了让这个善的教育推动富国强民的中国梦想早日实现,她十年如一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辞辛苦、不求名利、无私奉献,以她的实际行动和全部心血,为世人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日,在央视华人频道中播出了题为“大爱铸就辉煌”的专访节目,弘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秀英做客“华人会客厅”,向世人讲述弘宇文化道德教育。 弘宇文化道德教育历经十年的研究、实践和大量事实论证,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已逐步用于对社会不同群体的道德提升教育中,引起强烈反响。日前,赵秀英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华人频道《华人会客厅》栏目人物专访,讲述了如何借助道德的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健康发展,如何让每个公民快速提升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一名称职的内科医生懂得“疾病(disease)”与患病(illness)”之间的区别,前者是一系列的生物学事件,而后者是一个复杂的人的本身事件,以其症状、其他一些不适,且代表了以他或她先前存在的身体和社会心理相互影响为特点,并伴随着一系列经常以疾病为表现形式的环境因素。这种对患病的人及其患病器官的取向,应当鼓励尽量不用技术学方法去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
我的人气博文
张友平博客的博文
博文分类:
政府人事劳资信息该不该向普通公民“泄密”?
11年前,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的吴卫荣因在家乡县城托人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与丈夫一起到省城摆摊打工自谋职业。日前,吴卫荣到老家鱼台县为自己办理养老保险时,发现保存在该县人事局的档案显示自己从1998年4月份就以聘用干部的名义到该县第二人民医院上班了。经打听,原来是自己当年找工作的请托人吴汝胜以自己的女儿吴丽丽冒名顶替就业上了班。吴汝胜是该县人民医院的外科主任,吴卫荣遂将吴汝胜父女以侵犯姓名权为由告上了法庭。(7.29大众网)
这一事例与前不久网上热议的“罗彩霞、王俊秀”等几件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件颇有几分相似,区别在于前者是冒名上大学,后者是冒名就业。共同点就是当事人亲属利用权力侵犯他人权益。其中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档案人事信息造假,最终帮助完成了上学、就业的冒名顶替。
医院院长们平时究竟在忙什么?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了一次“医院院长当一天患者”活动,让院长们亲身体验一回患者就医的艰难。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清晨5时就坐上公交车向某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出发。到了医院门诊大厅,他看到挂号窗口前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他足足等了2个小时,挂号窗口才打开。“这次看病旅程可以说‘漫长’而又‘短暂’。”杨甫德告诉记者,说“漫长”是因为从他排队挂号到离开医院共用了6个多小时,说“短暂”是因为医生给他看病的时间只有20分钟。这么算下来,看病时间仅占整个就诊过程的4.9%,95.1%的时间则用来排队等待。
“原来以为自己在医院摸爬滚打多年,对医院的流程、业务等都很熟悉,没想到换位体验当了一回患者,才切切实实感受到患者看病有多难。”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晨如是说。7月20日,在北京市卫生局召开的座谈会上,参加过“医院院长当一天患者”活动的多位医院院长都有类似的感叹。(7.21健康报)
谢天谢地,百姓看病的艰难总算让医院当家人有了点体验!并且首次发出了公正实在的感叹!(其实百姓看病之难远不止于排队、等待就医)
欣慰之余又有些纳闷:这些院长们为何连百姓到本院(大城市医院)挂号就医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待这些最基本最浅显之难都不知情?多少年前“地球人都知道”的始终没有改变的现状为何成了院长们的“新发现”、“新感叹”?院长之于医院、病人情形,不说“如数家珍”,至少不会不知晓“城市医院看病要费时排队”这样的常情!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人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院长们平时都在干什么?是忙于什么“要务”竟无暇顾及对患者就诊难的注意?是处理何种“大事”而忽略对自己服务对象的正眼一瞥?其实病人等待就医这种“难”根本就不必装模作样的去体验,任何时候只需抬步到医院门诊大厅随便看看就一目了然!
儿子、儿媳该不该超前享受?
在政府工作的儿媳准备休年假,这几天在家里正与儿子筹划外出一游:到南方?还是到北方?大暑天反正是哪里凉快就到哪里游!
听到他们的热烈议论,我忍不住泼瓢冷水:“你们又要出去玩?(去年已出去过一次)家里并不富裕,为何就不能省点钱?你们还年轻,今后玩的机会多的很;现要紧的是趁着年轻攒点钱、创点业,为你们的孩子今后读书、就业、购房作点准备,这才是兴家立业的正途;吃光花光,得过且过,算什么家庭?再说玩一次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哪里划得来?”
儿子、儿媳听了大大的不以为然!儿媳说:“你的观念太落后了!现在是提倡消费,并且提倡超前消费!我讲个中美两位老太太相遇对话的故事给你听:中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住着真舒服。美国老太太说我已舒服住了30年的大房子,现在终于还清了全部借款。你说谁划得来?”
这个流传很广泛的超前消费经典范例已经不止一次从儿媳口里说出来。看样子他们的思想观念受这位“美国老太太”影响太深,虽说眼下还没到举债消费的地步,但已经认定要学着超前消费了!由此引起我的沉思和担心。
时下年轻人讲消费享受,似乎并没有大错,因为现今就是一个人皆追求享受的时代。
但我总以为普通工薪阶层的消费享受必须建立在适度、有计划,特别是留有一定的积累之后。今天年轻人不能不考虑明天的开销,诸如孩子教育、就业、成家、购房等,在孩子的人生大事之上,作父母的不可能袖手旁观!还有本人的住房、就医、生活等,只要这个社会的各项保障在未达到十分完善、令人放心之前,你就不能不顾及个人这些远期的基本生存问题。“美国老太太”之所以敢于举债享受,是因为美国的社会保障优越、丰厚,老人无后顾之忧。在普通中国人看来,超前消费、花光用光、即时享乐、不计后果,这不是常人的生活方式,实际是败家子行径!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一旦养成超前消费享受的习惯,就会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贪图享乐应该是人的原始本性之一,即如人的其它本性一样,如不加有效的节制,任其自由发展,最后必将为社会所不容!人的消费欲求很容易上去,却不那么容易下来;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会因满足不了而碰得头破血流!现实生活中有着实在太多的消费需求与本身条件相差悬殊而违法犯罪的例证,应成为我们血的教训!
也许某些年轻人会因超前消费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性,通过发奋图强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贪恋享受之人是很难生发出超常拼搏奋斗精神的,大都是抱着走好运发陡财的投机心理,结果可想而知。再则,即便能有艰苦拼搏之行动,可成功与否也还只是未知数。在这种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寅吃卯粮、超前消费,无异于下赌注博彩,赢了还好,输了呢?赌博的人生,谁能担保有好的结局?
我以为“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念并不适合中国人,至少不适合普通的工薪阶层。在没有确切高额收入保证的情况下,盲目过度消费享受,最后的结果不是快乐而是难受,正如有购房户叹息“房子有了,生活没了”一样。“美国老太太”的观念是要害人的!
节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始终崇尚这种美德。即便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我觉得仍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理性消费,节制享受,这些观念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过时、落后。
“书记兄弟”揽工程,其中藏着啥秘密?
近日被查处的湖北麻城市委书记邓新生在任职期间:“麻城风传邓新生受贿数千万、其家族成员四处揽工程;当地纪委官员称其受贿可能是数百万。麻城的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时,关于邓新生亲属包揽多个大型工程的传闻也在四处传扬。有匿名人士称,在麻城,房地产开发楼盘几乎都能看到邓新生家族的影子,要么是邓新生哥哥开发的,要么是邓新生侄儿们开发的,要么是从蕲春老家来的亲戚入股的。还有传闻说,主要是邓新生的弟弟打着哥哥的旗号到处接工程。”(据新京报7.21)
这些民间传闻是否都属实,尚难肯定,但也决不会是空穴来风。当然,最后还得看案件审理之后的结论。
看了这条报道,我想起自己所见所闻的两件事情。十几年前,地级市有一位政府办负责人到本市(县级)任市委书记。该书记上任不到一个月,其弟弟(笔者早年的地区行业培训班同学,当时关系不错)专程到本市找我,告诉说他哥哥已到本市任市委书记,他可在哥哥面前说话,适当时关照提拔我!并拜托我办一件与我与他都有利的事:将本市所辖范围内的重大建筑装潢工程信息及时告知他,剩下的就由他操作,工程完工后即可坐收好处费。这确是难得的好事!可我当时并没有听进去,也没有向他提供有价值的工程情报(其实我也没有机会探听到工程消息),这事就算放弃了。后来听说他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到不少信息,也承包了一些工程,应该是发了。但我却丧失了一次绝好机会!
五年前,本市有位干部的弟弟在外地被提拔为县委书记。这位干部马上辞职到弟弟任职之地,注册了一家建材装饰公司,依靠弟弟承包建筑装潢工程。听说收获颇丰。有一次我在街头碰到他,问及他在外地经营之事,他竟直言不讳的说:“如今做生意非得与权力捆在一起才有钱赚,不然你就没门,我的体会太深!我那老弟胆子还是太小,要是胆子再大一点,我的日子更好过!”看到他踌躇满志的样子,我还真的有些羡慕他有一个好弟弟!
曾几何时,“书记兄弟(亲属)”揽工程成为地方上屡见不鲜的“新景观”,凡有利可图的开发建设项目,似乎都有“书记兄弟(亲属)”若明若暗的参与其内。记得前不久我就此现象与一位退二线的纪委干部闲谈,这位干部根据自己过去办案的经验,为我作了些解释说明。这位干部说:
承揽工程是发财的捷径。地方经济大都相对落后,市场不景气,做任何生意都难以赚钱。承建工程却有大利可图。一项工程动辄投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只要工程到手,你的大笔真金白银就尽入私囊。再加上工程跟权力相结合,更是如虎添翼一本万利,赚钱实在太容易太轻松。
“书记兄弟(亲属)”揽工程敛财最安全。地方官员龙其是书记敛财当然可以通过卖官的途径,但卖官有较大的风险,尤其是近年来“书记卖官”成焦点,操作不易,查处甚严,敛财很难。“书记兄弟(亲属)”揽工程却相对容易得多:一是理由充分,诸如“我有个弟弟家庭很困难,想参与这个工程的承包,在同等条件下你们是否关照一下。”等等。二是“书记兄弟(亲属)”与书记是骨肉至亲,“书记兄弟(亲属)”工程也就是书记工程,“书记兄弟(亲属)”赚钱也就是书记赚钱,神不知鬼不觉地大敛其财。三是敛财安全系数高,相对于卖官与部属一对一收贿,收骨肉至亲的钱当是十二分的绝对保险。这些就是“书记兄弟(亲属)”揽工程现象愈来愈多的根源所在。
近年来,“书记兄弟(亲属)”由承包单位工程转向抓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同样是利用权力,但获利更大。即如麻城市围绕邓新生书记亲属搞开发的传闻。这应当视为地方官员腐败的新动向。
听了这位纪委干部的说明,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原来“书记兄弟(亲属)”揽工程中间还有这么多的“学问”!真是中央反腐败越来越严厉,地方官员腐败手法越来越隐蔽,腐败的“生命顽强”,总能找到生存的机会!
晒晒我家的穿(储)衣柜!
说起这些年的社会发展生活变化,特想晒晒我家的穿(储)衣柜。
结婚前的事就不去说了,因为那些年打单身基本是“吃在嘴里、穿在身上”,几件换洗衣服就搁在床上枕头旁,根本就没有专用储衣之物。
不怕你笑话,1979年我与老婆结婚的时候,全套家具就只两口松木箱子。一口箱子用于装床单、垫絮、盖被之类,另一口箱子用于装棉衣棉裤、换季衣物等。
一直到有孩子,家里多一个人,衣物杂品箱子装不下了,才请熟人木匠做了一个三开衣柜。从此家里就有了衣柜的历史。
所谓的三开柜,也就是中间宽两边窄竖开三个门的木衣柜,衣柜里分上下两格,上格可挂衣,下格可叠放衣服、床上用品之类。柜子中门上安装了一面细腰形穿衣镜,两边门我则画了两长条幅桂林山水画贴在玻璃上。当时颇觉得这柜子气派、美观、设计合理,自我感觉很实用很满意!因为有了三开柜,两口箱子便成了闲置品,房子小放不下,便将其送给了我妹妹。
很长一段时间,我与老婆的所有衣服就放在三开柜的两边柜,中间上格则装床上用品,下格放孩子的衣物。那时候,一家三口穿衣都很简单,慢说没有钱,即使有钱市场上也没有多少选择,所以放置的衣服不多,柜子里经常显得很空松。
记得在1993年,第一次搬进了新居,是一套90平米的房子。这时孩子也长大了,接着就感到家里的衣服多了,三开柜不够用了。于是请人新做了一套组合柜。组合柜有三件,放在一起就像一个大三开柜,但比三开柜宽得多又高得多,自然装的衣物也多。组合柜两边稍窄的为单开门,中间宽为对开门,也是分上下两层。组合柜放在主卧室,是我与老婆的专用衣柜。三开柜放在儿子房间,供儿子用,空余处另装些杂物。
到2000年,单位集资建房竣工,我又一次搬进新居。新住房为四室两厅,面积有160多平米。在新住房的两个主卧室,顺墙建了两套大壁柜,每套壁柜长3米、高3米、深0.6米。原计划我们用一套,儿子用一套。挂衣、堆放铺盖被絮,应该是很充余的。旧的三开柜、组合柜再也不需要了,都送给了乡下亲戚。
一套壁柜四开门,我与老婆放置衣服各占两门。过了不到两年,首先是我们的一套壁柜显得很拥挤,衣服挂得密密匝匝的,换衣服拿衣服费时费力。
2004年,趁儿子结婚房子重新装修之机,又请木匠在我的书房和儿子结婚用房的小客厅各做了一套大壁柜。这样,我和老婆装衣服就有了两套壁柜,儿子儿媳也有两套壁柜。全家共有长达12米的四套壁柜,估计再也不会感到放置衣服“吃紧”了吧!
可又没过几年,老婆又说柜子少了,衣服没有地方放;儿子儿媳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去年九月份,又请人在两米宽的阳台两头做了两套壁柜,并用塑钢玻璃将阳台封闭起来。衣柜空间增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去冬至今,家里又添了不少新衣。老婆似乎很喜欢逛服装店,且受不了琳琅满目时装秀的引惑,见到合适的就想带回来。我发现这些年她们女人穿衣购衣图的就是个新鲜、时尚,有些衣服买回来穿不了几水就搁置一边,不想再穿了,总想穿新、跟风、不落潮流。如此衣柜就总嫌小。不光我家,其他哪个家庭又不是这样呢!
昨天我郑重跟老婆商量:“你们买衣服是不是得悠着点,实际一点,够穿就行了。再购衣服真的没地方搁了。”老婆听后却大大的不以为然:“衣柜不够装,可以将旧衣服清一下叠起来。见到好的我还是要买的。我都50多岁了,年轻时想穿没条件,现赶上了好时代,还不抓紧时间多享受一点!你说我们还能穿几年?”我想了想,觉得老婆说的也是。
现50多岁的人,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终于迎来了今天美好的社会,谁还想亏待自己的余生?谁不想尽情享受这富裕太平的好时光?不仅仅喜欢购衣的女人,其实男人也是同样心理。
省城的医生们,为何就不能方便一下求医的乡下人?
小孙子生病了,患的是鼻窦炎。在本市医院治了几次,效果都不是很好。
小儿鼻窦炎虽不算什么大病,治疗起来却挺费力,容易复发。据说小儿鼻窦炎迁延发展,会引起中耳炎,进而影响孩子的听力、记忆力。这可是非同寻常的病症!全家人经过商议,决定到省城医院检查治疗,力求一举彻底治好。
从上个月初第一次到省城医院,到现在已跑了三次,人跑累了,钱也花了,苦头也吃了,现孩子的病情总算暂时稳定。这段时间的就医经历,让人深切感受到居乡下到大城市医院求医问诊实在不容易!
第一次带孙子看病是儿子、儿媳去的。据他们回来说,是在省妇幼保健院看的病,站了几个小时的队,才轮得上给孩子看门诊。门诊医生看病之前,首先就开了头面部ct、血液检验、听力测试、鼻咽喉镜等项检查。几乎处处排队,这些检查搞完时已是下午6点钟了。只好当天在省城住下来。到第二天上午拿着检查结果再去找医生。医生才根据病情开了四种药,有阿莫西林口服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麻黄素滴鼻剂、鱼腥草滴鼻液等。并嘱咐7天后到医院复查。
回家后,严格按医生嘱咐用药。三天后,孩子的鼻涕明显减少,进而有两天时间干干净净。到第六天,孩子突然感冒,脓性鼻涕又一天到晚不断,鼻窦炎症又复原。眼看着前几天的治疗效果全功尽弃!
七天后,儿子、儿媳又带着孩子第二次赴省城妇幼保健医院。医生一看孩子,说治疗没有效果,应立即住院。任儿子、儿媳怎么解释这次复发是感冒引起的,开始吃药效果很好,还有住地离省城200多公里来去不方便且又不是急诊大病等等,能否不住院在家治疗?但医生根本不听,拿起笔就开了住院通知单。儿子无奈拿着单子走出门诊室,刚好碰到一省城熟人。熟人告诉他,省妇院太黑,像这样的病根本就不用住院,你可到省人民医院看看,那里的耳鼻喉科很有名。
于是,儿子、儿媳就急匆匆带着孩子直奔省人民医院。经过排队、挂号等程序,又是几个小时,终于见到耳鼻喉科副教授陶医生。陶医生仔细检查了孩子的病情,听取了儿子的陈述,说不用住院,先治疗一段时间再看。随即陶医生又开了四天的抗菌素针药,再加上鼻渊舒口服液,也有滴鼻剂。又嘱咐说,七天以后来复查。
这次回来的七天治疗比较顺利,孩子的鼻炎逐渐好转。第八天,按照医生的嘱咐,我和老伴带着孙子第三次到省城医院,见到陶医生。经检查,陶医生说,孩子的鼻窦炎症还是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治疗。又开了一些药,说是七天后药吃完再来复查。
临走时,我向陶医生提出了几个请求:一是孩子患鼻窦炎日常怎么护理?二是可否在本地医院作些检查,然后将结果告诉你,省得三天两头跑,大热天乘车几百公里到省城来一趟实在不容易?三是能否告诉一个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将孩子的病情报告给你,然后听你的指导就医?这样能减轻点我们的负担,既能确保不延误孩子的病,又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陶医生听后断然拒绝说:联系电话不能告诉你,医院没有先例;看病就要病人到现场,接受本院的检查,其它医院检查我们不认可。要不你就在本地医院治疗。至于日常护理,主要就是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因为经常感冒是本病的大忌。你的孩子还是要七天后再来检查。
没有办法,为了孩子的病,还得要顶烈日冒酷暑再跑几趟省城!
只是我不明白,在医院只是举手之劳,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就可大大方便外地或乡下就医的病人,于病人于家庭于社会都是人人翘首企盼的善事,为何就不能为呢?
那次“出轨”是我一生刻骨铭心的教训
不瞒你说,我曾被检察院“请”进去了一回。
九十年代第一年,我刚从局机关下到某公司任经理。当时这个单位内部管理很乱,业务经营每况逾下,人心极不稳定,时不时有人聚众找上级领导扯皮。局长让我下去,就是希望我能扭转局面搞好稳定,至少不能让局长天天担心职工到局里闹事!
从相对超脱的局办公室主任到面对面直接领导近200人的经理,我丝毫不敢懈怠,倾注了全部心血,使出了浑身解数,想方设法搞好治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问题关键是人浮于事。由于单位主业经营萎缩,使不少职工无事可做。富余人员要工作,要增加收入,成为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当务之急是要多创造工作岗位,让人人有事做,方可安定人心。在我的提议下,领导班子决定:利用单位各影院地处闹市中心的优势,多开发建设门面房,然后分配租赁给职工,让职工自己经营,个人创业赚钱。
第一批准备建二十间门面房,计划投资15万元(当时建的都是单层平房)。商量由谁承建时,单位的一位副经理说自己有个熟人在搞工程,希望能照顾一下。我当即表示同意。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有两位陌生人突然登门造访。两人自我介绍说,他们一位姓周,另一位姓殷,是某经理介绍来的。并说,他们很感谢我在工程上的关照,很佩服我的为人,真诚希望与我交个朋友,今天只是来认门,云云。坐了约有半小时样子,只见姓周的工头从怀里摸出一个信封放在我的桌子上,边放边说:这是点小意思请收下。我一看急了,连说:绝对不行!又赶紧抓起信封就朝姓周的手上塞。二人见状忙拉开门冲出去,头也不回地下楼走了。
这可怎么办?我数了数,信封里装了2000元(那时币值比现在高)。我刚担任单位负责人,一心一意想把工作搞好,急切做出点成绩,压根就没考虑什么个人利益。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下子,我一时茫然,又有点紧张!我意识到这是受贿,这是犯罪!我无论如何不能收这笔钱!这钱危险!必须尽早退回去!当天晚上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上班时,我向副经理问清了那两位工头的住处,然后一个人出去找到他们。经过一番费力的撕扯,最后还是将信封退了。二人见我态度如此坚决,便说:“这算得了什么?不就是几条烟钱吗,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你让我们今后怎么做人?”我说:“你们把工程搞好,保证质量,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别的什么都不要考虑,我也不会收的!”
之后,他们又在办公室和利用请吃等不同场合向我表示同样的意思,都被我一一拒绝。
也是凑巧,那段时间我老婆因胃出血住进了医院。两位工头知道后买了些物品前去探望,走时又丢下一个信封,仍然是2000元。三番五次执意要谢,又是看望病人的常情常理,我终于妥协了,暂时接受了他们的这份“情意”。事后虽总觉得心里忐忑不安,但时间一长也就淡化了。
工程完后不到半年时间,周、殷两位工头闹起了矛盾,这当然是后来才知道的事情。他们闹得很厉害,以至于决裂,甚至相互攻讦陷害。姓殷的工头竟将周姓工头探病给我老婆的2000元钱作为行贿的事实向检察院进行了举报。其后我即被检察院“召见”,并将2000元钱退回到检察院。至此,我的第一次“出轨”尘埃落地。
这件事实在让我刻骨铭心!无异于给我上了一堂认识社会吃透人心的人生大课!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次的“出轨”让我后来能够始终警钟长鸣,保持高度警惕,成功抵御了来自方方面面更多花样翻新的“糖弹”袭击,保证了所任公职的廉洁和做人的清白,问心无愧、心态安然、胸怀坦荡。
真得感谢那次检察院的“召见”,也得庆幸两位工头老板的内讧!我常常这样感慨!
日前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今年高校学生就业有关信息。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表示教育部将与有关部门继续密切配合,确保9月1日实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0%的目标任务。(新华网7月8日)
这是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这该是我国实体经济已成功战胜金融危机,实现逐步复苏好转的又一佐证(其它还有楼市、股市的飙升),实在可喜可贺!
然而接下来看到的消息却很让人扫兴。有高校老师在网上披露:学校分配给老师“政治任务”,谁指导毕业论文谁保证该学生的就业问题,完成不了要扣钱的。至于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学校不过问、不干涉。黑猫白猫,最终弄张就业协议就可以,前提是那张纸上有个公章。
又有大量学生在网上“就业率新闻”后发贴。安徽网友说“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在离校时,我们每个人都要向学校交一份单位盖章的就业证明,才能拿到毕业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68%的数据就是这样得来的”。浙江网友说“我没找到工作,老师逼着我签,我找了亲戚公司签了,先交差,自己慢慢找工作。”支持者5904人,反对者9人。辽宁网友说“就业协议多数是假的吧,不签不发毕业证……”支持者4157人,反对者6人。
以扣钱相要挟,逼老师保证学生就业!一介文弱单纯的教书先生,自身尚且受人支配,又有何高招秘诀保证学生就业?岂不是放出风来让其造假?也只有做假才能保证“不扣钱”,保证“政治任务”的完成!这种“纸上玩的障眼法”也能成统计的依据?
以不发毕业证吓唬孩子,让学生钻墙打洞找亲友弄张假“协议”交差!这样的“协议”也能当真?可结果不仅当了真,还逐级上报到部委,然后由部委据此权威发布“就业比例”。真叫人哭笑不得!
假的仅仅是假的也就无所谓。问题是这虚假信息却要当真的成为高层调整政策的依据,成为上级判断形势的佐证!面对这“大好形势”,上级领导必然高兴,必将充分肯定教育部的工作成绩!教育部也有理由沾沾自喜!可高层一旦据此暂时放缓大学生就业的工作部署,到时出了问题你教育部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苦日子在后头呢!
还有对人民群众的交待。你高校毕业生就业如何,老百姓看看周围的孩子,想想自己的子孙,很容易作出正确合理的推测。不论你教育部多么权威,只要公布的数据与实际看到、感受到的事实有距离,他们就不会附和认同。即使嘴里不说,心里已经认定你是“愚弄百姓”。要知道你教育部是代表党和政府的大部门,这样不准确的信息发布多了,严重损害的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我们有些地区和部门工作实干不行,可玩起“数字、比例”来可是拿手好戏!每每总能摸准上级领导的脉搏神经,恰到好处地说出一串串“吉”率“祥”数,诸如“66、88、99”之类,让领导高兴。也难怪,这么多年来,“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已是公开的秘密,看也看出了门道。不过,老黄历再也翻不得!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今天的老百姓已有自己的分辨力,不实的统计一旦被公众“破解”质疑,再精巧吉祥的数据恐也难出“官”出“成绩”了!
看来政府部门今后发布类似统计“数据比例”确要慎之又慎!统计要深入,方法要适宜,调查要广泛,依据要真实,要经得起事实的检验。不是精准确切的“数据比例”决不要公布于众,如此才能取信于民,发挥统计数据应有的作用!
听服装店老板算帐我深感经商艰难!
有一老乡在离小区不远的街头小巷开了一个早餐摊,生意红火,食客踊跃。夫妻二人起早睡晚苦心经营近十年,总算有了些积攒。
也许是“干一行怨一行”,觉得搞早餐太辛苦太劳累;也许是还想再闯一闯,用大点的资本创大点的利润。总之丈夫觉得光搞早餐不满足,想尝试投资进入其它经营行业。经过一番市场考察,又与妻子仔细商议,决定到本市步行街开一家服装店。
2007年上半年,他们的服装店正式开业了。自此,老乡就有了两项经营:步行街上的服装专卖店,由丈夫负责打理;原小巷的早餐摊点,妻子一人全力维持。指望今后财源滚滚,早日进入富裕阶层。
昨日上午,笔者闲着无事,到街上溜达游逛,偶尔在步行街进入了老乡的服装店。两年未见,老乡甚是热情,忙不迭地让座端茶,又与我攀谈起来。
我问,你现在搞两个店,该发了吧?
老乡一听脸上立即布满愁云,跟我诉起苦来:“哪里发了啊!我这是误人歧途,赔了血本。我算个帐给你听,前年我租这个门面光转让费就花了35000元,还要付租金;接着又用了25000元改装,一天生意未做就花去6万。还有铺货费用15万,押下20多万啦!去年搞了一年,赚毛利25000元,可付房租32000元。也就是说去年一年我分文未赚,人累了个臭够,倒干赔进去7000元!现在还要靠老婆的早餐赚钱来填这里的窟窿!我现在是进不行,退又不能,只得硬着头皮往前闯,这哪里是做生意,是作孽啊!真后悔当初错吃了一盘狗屎,才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是说卖服装很赚钱吗?怎么会是这样呢?”我有些不解。
“前年也是听说搞服装赚钱,我们才下决心试试的!哪晓得服装生意这么难做!你看现在街上家家都是卖衣服的,却很少有买衣服的。人们身上好像没有多少钱,不像前几年见衣服就抢!这萧条日子不知何时到头?哎!”老乡摆了摆头。
听了老乡的诉说,我也禁不住有些沉重起来。
就大的经济形势而言,金融危机对小城市也有波及。人们口袋里没有钱或钱很少,自然不能、不敢消费,市场必然疲软。千家万户的衣食日用需求,应该是市场内需的最基本最真实反映。看来目前的经济复苏与振兴尚不容太乐观。
经商的艰难可见一般。经商的道路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没有艰韧不拔的意志和决心,便很难有大的收获。俗话说“若要怄真气,就去做生意!”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有志于个人经商创业者,首先必须树立受得起磨难、经得起挫折、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思想,再加上精明和机遇,才有成功的可能。
务必小心谨慎进入陌生领域。“做自己熟悉的行业”,这也是一条经商的至理。越是熟悉,越是可以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做深做精,做出别人达不到的成绩。道听途说一知半解,贸然进入陌生行业,十之八九要吃亏。老乡的失利,恐怕在很大程度上犯了这条经商大忌!
从老乡经商失利的事例中,我零零碎碎想到了这些。
杭州市公车改革发放车贴你服不服?
日前看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节目《聚焦杭州公车改革》,记者专访杭州市车改办主任何新根,听他介绍杭州推行公车改革方方面面的详细过程。尽管社会舆论一度对该市车改发车贴过高的做法有些质疑之声,但我以为杭州车改仍不失为根治公车公务消费弊端的有益探索,是实实在在的源头治腐长效之策。
官员配备及使用公车的管理是多年来困扰纪检监察部门的难题,虽然各方面都心知肚明公车制的公务消费是铺张浪费乃至滋生腐败的重要源头之一,却无从下手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中纪委也曾多次强调提出公车管理改革的方向与要求,也有为数不少的地区和单位对公车改革进行了实质性的运作,但大都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鲜见有坚持下来并能巩固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杭州市的公车改革当是其中难得的成功典型。
与一些中途倒转重走回头路的地区和单位比,杭州市的公车改革有这样几个亮点引人注意。
一是该市各级领导严于律已的坚决态度和勇气。公车改革首先打掉的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特权和利益。单位公车其实就是领导私车,又远优于个人私车。公车司机其实就是领导随从,更是为领导服务的仆人。领导的威风、身价、个人利益、生活享受等,往往就是与单位公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杭州市的各级领导如没有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当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不可能主动拆掉自己的享乐窝,丢掉自己的特权车,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领导的思想坚定、作风过硬是公车改革成功的前提。
二是杭州市的公车改革经历了自下而上、逐步完善、持之以恒的发展过程。据何新根主任介绍:该市的公车改革自2002年即开始推行,从乡镇到区级机关,再从区级机关到市级机关,是改革自然的延伸过程。他们经过了七年改革,一路坚定不移地走过来,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比较好的改革市场环境和条件。这次在市级所属机关单位推行公车改革,从今年五月份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杭州市的公车改革不动摇、不浮躁、不做秀,扎扎实实、稳步推进、态度坚决、持之以恒,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三是公车改革在具体可操作性的细节设计上,力求细致、周到、合理、全面,有利于工作。车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改革,如没有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便很难坚持。杭州市的公车改革历经七年的实践,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具体全面、得心应手的实施办法,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了整个工作不受影响。
四是公车改革效果显著。据何主任的介绍,杭州市的公车改革最明显的效果有两条。第一是节约了费用,杭州市车辆总费用在改革前大约为一个亿,改革后最多6000万,节约4000多万。第二是消除了用车上的不正之风,现公车私用、公车游山玩水现象基本杜绝,市纪委也没有收到这方面的问题举报。我认为还应该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密切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与信任!
关于发放车贴的问题,当是公车改革的必由之路。杭州车改发车贴的标准定为最高额为2600元,最低为300元。这一标准应该是符合实际的。单纯就干部摆到桌面上的工作用车里程和费用计算,似乎略高了些,但事实上没有哪个干部的用车全部是工作需要!非工作用车究竟占多大比例,谁也无法估算!根据干部个人情况,有的人因私用车费用可能远远高于工作费用。至于由公车制形成的铺张浪费以至贪腐行为,那可是公款损失的无底深渊!特别是公车私用及种种不正之风所带来的脱离群众、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等,更是用金钱难以计算的!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车改中发给干部一定的阳光车贴,得到的却是干部作风的转变、腐败源头的治理、政府形象的提升,实在是利党、利民、利官的一大善策!
共1636篇文章
本周推荐博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