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手术兼化疗后肝转移治疗方案

结肠癌术后化疗7次,发现转移到肝,还能怎么治疗?
结肠癌术后化疗7次,发现转移到肝,还能怎...
,,想问下还能怎以治疗?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宫颈癌
擅长:治疗中晚期等恶性肿瘤、癌症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治疗痔疮、肛瘘、肛裂、直肠脱垂、肛周脓肿、慢性结肠...
问题分析:目前可以考虑中医药辅助治疗,继续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建议你能来我科室就诊,在仔细检查后评估患者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式。
问我想知道黄体不足怎以办
专长:女性不孕、子宫肌瘤、宫颈疾病
&&已帮助用户:219331
黄体功能不足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妊娠。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和妊娠头3个月,阴道塞入含孕激素的栓剂,可有助于改善黄体功能。必须避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如妊娠早期应用甲孕酮、炔诺酮可能对胎儿有害。[
问以肠炎怎冶游泳能治吗
职称:医师
专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81423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是不建议你在急性期游泳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问我这修子以长了五年了,请问要怎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腱鞘炎,韧带拉伤
&&已帮助用户:108861
指导意见:这情况建议你可以做激光治疗或者冷冻治疗,如果冷冻的不深的话应该不会留下疤痕,最好去正规的医院治疗
问脑瘫的后遗症要怎以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5854
病情分析: 孩子是小儿脑瘫,脑瘫发病多在出生前或婴儿期,病因有:产伤、新生儿核黄胆,脑缺氧;早产等。
症状主要是肌张力增强,外展困难,重者可见肌肉强直、挛缩、关节保持屈曲姿势。轻者可见手的精细动作差,行走时脚后跟不能着地。此类患者多伴有语言发育及构音障碍以及斜视,约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抽搐及智力障碍。
脑瘫会造成运动发育迟缓。出生3个月后仍不活跃,不好动,俯卧时手足无爬行动作;婴儿出生4-6月后手仍紧张握。慌张步态、剪刀步态等。
很多药物不能够直接透进血脑屏障,不能产生直接的药效作用,利用康复锻炼也只能提高脑瘫弱智儿童的模仿能力,改善部分运动能力。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意见建议:中药龟-龙-脑-康可直接作用于脑细胞,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抗脑皮质缺氧、改善脑能量代谢、加速脑血液循环,有利于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孩子说话,走路和智力有希望恢复正常水平。
问黄体不足怎以办怎么治疗
专长:助孕技术、痛经、妇科炎症
&&已帮助用户:220336
你好,卵泡本身不成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有关;黄体本身合成孕激素不足或与雌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等有关。
问黄体不足怎以办如何治疗
专长:中医、骨伤、按摩
&&已帮助用户:225975
黄体不足是指卵巢排卵后没有完全形成黄体,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未能及时转换,而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因此往往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结肠癌肝转移。请教治疗方案,手术意义? - 肝胆外科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3055|回复: 6
结肠癌肝转移。请教治疗方案,手术意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患者,女性,57岁,2年前做右半结肠 C期根治,病检结果示高中分化腺癌,术后FI方案化疗六次,现患者一周前突感右上腹疼痛,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近日食欲减退,查体精神尚可,营养良,无黄疸,腹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腹盆腔未触及异常包块,移浊(-)。辅检B超示右肝前叶占位;增强CT示肝内多发低密度病灶,以右肝为主;PET示肝脏内显像剂分布不均,肝右叶见8.4cm*8.0cm*1.0cm的巨块状显像剂异常浓聚区,该区内显像剂浓聚程度不一致,其平均T/NT=4.04其余肝组织显像剂分布均匀,余组织正常显影;CEA:85.53ng/ml,,ALT:27.3U/L,AST:43.8U/L,GGT:89.9U/L,TP:83.6g/l,ALB:40.7g/l,GLO:42.9g/l,A/G:0.95。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手术,介入,化疗
阅读权限100
治疗方案包括:
& && && && & 1、经皮选择性肝脏动脉栓塞术
& && && && & 2、植入式灌注泵肝动脉化疗
& && && && & 3、植入式灌注泵门静脉化疗
& && && && & 4、热-化疗方法
& && && && & 5、导向治疗
& && && && & 6、放射、免疫、生物治疗
& && && && & 7、射频
& && && && & 8、冷冻
& &&&新辅助化疗:FOLFOX(乐沙定+5-Fu+叶酸)如技术上可行,有治愈可能,行二期切除。如技术不可行或效果差,再行其他姑息治疗。
附上述病例腹部CT
20:4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766.46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积分: 爱医币 -1
介入姑息治疗
阅读权限20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是一个热门问题,先做介绍: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多数学者都采取积极态度。有些学者认为结直肠癌术后6个月内出现的肝转移也为同时性肝转移,因为根据转移癌细胞的倍增时间计算,这些术后才发现的转移瘤实际在一期手术时就已经存在。目前结直肠癌并同时性肝转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冷冻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介入治疗等。其中肝转移瘤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金标准[3]。早期发现并切除肝转移灶是目前改善生存率的关键。结直肠癌确诊时,约有15~25%已经出现了肝转移,而治疗后约50%~70%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同期肝切除后会出现复发,复发多数仍发生在肝。
大多人认为:⑴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心肝肺肾功能正常;⑵原发病灶已根治切除;⑶转移瘤局限于肝脏的某一叶或肝段单发或三个以上内结节,无全身其它部位或腹腔内转移者;⑷无技术上困难;均应积极行癌肿局部切除。当然,对行切除肝转移灶的病例应有选择,对于手术难度较大如肝门区有转移灶的病例或切除后可能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巨大转移灶病例应放弃行肝转移灶切除。
手术指征:
& & & & 原发灶必须已被控制(切除或根治);
& & & & 肝外无其它转移病变
(包括肝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 & & & 无肝手术禁忌症
& & & & 其他因素如数目、一叶或二叶、同时或异时、原发病变分期、年龄等供手术选择时参考,并非绝对禁忌。
手术方式和范围
& & & & 主要根据病灶部位、数目和分布而定,一般以不规则的楔形切除、肝段切除或肝叶切除为多。
& & & & 切除边缘应与肿瘤距离≥1cm
& & & & 伴有肝硬化时,肝切除量不宜超过50%
影响疗效的因素
1.& & & & 肝转移灶和肝脏情况2.& & & & 原发灶生物学特性
3.& & & & 临床上一般的危险因素
①& & & & 肝转移分期:Petrelli分期& &&&
②& & & & 转移灶数目:≤3个&&较好
& && && && && && && && & ≥4个&&较差
& && &孤立性肝转移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20-40%
③肝转移出现时间:&&发灶切除后& && &越迟出现,预后越好
④手术方式和切缘:
& && &手术方式不影响预后,只要有足够的切缘(≥1cm)
⑤原发灶生物学特性
& && &分化差或已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但非绝对
⑥年龄:& &&&70岁以上是危险因素,主要是伴发病多,合并症发生率高
⑦血CEA: 术前异常升高者预后差
⑧辅助治疗:肝动脉结扎& &肝动脉灌注化疗& & 肝动脉栓塞化疗& && &&&全身化疗
新策略—减瘤化疗联合二期手术:
近年使用新的化疗方案使原来不能切除的肝转移灶缩小,变为可切除(二期手术)。
& & & & 应用CF/5Fu + 乐沙定时辰化疗,即Oxaliplatin 25mg/m2/天,下午输注;CF 300mg/m2/天和5-Fu 700~1200mg/m2/天于凌晨持续输注连续4~5天,休息2~3周重复。
而对于不能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可行介入肝动脉栓塞化疗或瘤体内无水酒精注射等治疗。肝区域灌注化疗 :& &FuDR 、MMC、DDP、5-Fu、BCNU.化疗栓塞 :病灶内化疗,化疗药物:DDP+肾上腺素注射,有效率90% ,加赋形剂以防抗癌药物过早扩散到正常组织
全身化疗 :&&CF/5Fu&&Lev/5Fu ,& & 新药新方案: L-OHP+CF/5FU& && && &&&CPT-11+CF/5FU& &&&L-OHP+Xeloda
结直肠癌肝转移很常见。 结直肠癌肝转移自然生存期短,预后差。以手术治疗效果最好,特别是孤立性或数目<3个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30%。非手术治疗也有相当效果,可以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阅读权限20
现在我们复习一下病例:
1.女性,57岁,
2.2年前做右半结肠 C期根治,
3.病检结果示高中分化腺癌,
4.术后FI方案化疗六次,
5.患者有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症状
6.查体精神尚可,营养良,无黄疸,腹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腹盆腔未触及异常包块,移浊(-)。
7.辅检B超示右肝前叶占位;增强CT示肝内多发低密度病灶,以右肝为主;PET示肝脏内显像剂分布不均,肝右叶见8.4cm*8.0cm*1.0cm的巨块状显像剂异常浓聚区,该区内显像剂浓聚程度不一致,其平均T/NT=4.04其余肝组织显像剂分布均匀,余组织正常显影;
8.CEA:85.53ng/ml,,ALT:27.3U/L,AST:43.8U/L,GGT:89.9U/L,TP:83.6g/l,ALB:40.7g/l,GLO:42.9g/l,A/G:0.95。
血清CA125、CA19-9和CEA的联合检测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也可作为大肠癌治疗药物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项联合检查在Duke’s C+D期大肠癌敏感度为80%,准确度为90%因此,大多人认为CA125、CA19?9、CEA三项联合检查在Duke’s C、D期病人价值较高。
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肝功能试验,用于肝功能总体评价以作为预后分析依据。
免疫组化?——ER,PR, C-erbB-2/neu, PCNA 对术后的治疗,放化疗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现在我们结合病例和上面提到的手术指征、预后估计等,对病人进行评估:
1.& & & & 原发灶必须已被控制(切除或根治);
2.& & & & 肝外无其它转移病变? (包括肝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根据楼猪没有提到的,先假定肝外无。
3.& & & & 无肝手术禁忌症
4.& && && && &原发灶生物学特性:高中分化腺癌,
肝转移灶和肝脏情况
①& & & & 肝转移分期:Petrelli分期&&处于 Ⅱ~Ⅲ0& &E(-)& &S(+)& &疗效不好
②& & & & 转移灶数目& && && & ≥4个&&较差
③肝转移出现时间:&&发灶切除后& && &越迟出现,预后越好:2年后才发现:病人是否没有定期检查?
⑥年龄:& &60岁以下
⑦血CEA: 中度升高
可以说,这个病人从一般情况,手术,肿瘤恶性度,肝脏情况,来看,都是不错的,但是问题就在于转移的出现呈现多发、面积较大。手术能否切除?从ct看,右后叶几乎都被侵占甚至达尾状叶,面积几达50%,但是其它叶基本还可,肝门未见淋巴结肿大,所以切除还是有可能的。
se009.JPG (53.83 KB, 下载次数: 0)
13:27 上传
基于以上各点,本人认为,可以采用降期、2期手术的方法,应用化疗应该遵从疗程短、起效快,同时注意密切观察检测各项指标,6~8周内争取手术,术后根据手术及病人情况可以再采用其他辅助治疗预防转移瘤的再次复发。
以上只代表本人愚见,错漏之处还请前辈们批评指正!!![/color]
[ 本帖最后由 junfee 于
13:45 编辑 ]
结肠癌肝转移主张手术切除,该病人可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
Powered by结肠癌肝转移 绝处逢生_好大夫在线
结肠癌肝转移 绝处逢生
全网发布: 01:44:32
发表者:李醒亚
(访问人次:10145)
& & & & 患者老王,男,67岁,2010年11月诊断为 伴肝脏转移,在胃肠外科行“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术”。术前检查只发现一个大转移灶被完全切除,术后不久PET-CT检查发现肝右叶残留一个小转移灶(如图1所示),另外一肝转移灶与右侧肾上腺粘连。经2个周期化疗后转移灶增大,加用“贝伐珠单抗”再化疗2周期后肝右叶转移灶明显增大(见图2)。治疗期间、胃和十二指肠多发复合溃疡(贝伐珠单抗毒副作用)。& & & & 山穷水尽疑无路。患者和家属在极度失望中,偶遇本院的一名放疗医师,在放疗科给予肝脏两个转移灶立体定向放疗(X刀),在3星期完内成放疗,放疗结束后2个月肝脏转移灶消失(见图3)。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经治疗痊愈。柳暗花明又一春。& & & & 放疗结束后一年余,肝内转移灶和右肾上腺转移灶消失,无复发和转移征象,患者体能状态良好,无不适,重新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图1:化疗前,肝脏上有一个不太明显的转移灶(红线与绿线交叉处)&& &图2:化疗+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肝脏转移灶明显增大(红线与绿线交叉处)&&&图3:放疗后,肝脏上的转移灶消失(红线与绿线交叉处)&点评:1.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手术可切除者可以(1)直接手术同时或先后依次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然后化疗;(2)也可以先化疗再切除原发灶+肝脏转移灶;(3)先切原发灶(如出现或出血或穿孔),术后化疗,之后再二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灶。& & & & 该患者选择了方案(1)中的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只是没有把肝脏的小转移一并完全切除,留下遗憾。& & & & 假设选择了(2),很可能肿瘤对化疗不敏感,未能使肿瘤缩小,但可从以下两方面获益:其一是明确了肿瘤对所用化疗药物耐药,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参考;其二是化疗过程中肝脏小转移灶长大,为手术完全切除提供了机会。&2. 如果手术后复发转移,能手术完全切除可能者尽量不用其他方面代替。该患者再次手术完全切除可能性小,且第一次术后不久就是新转移灶,患者和家属对再手术较抗拒。非手术的方面目前有三种:& & & & 其一是术中在肝动脉内放一导管为定期向肝转移灌注化疗药,导管连接的输液港埋在腹部皮下,这种方法的价值一直有争议,除了要求技术熟练外,研究证明虽有利于局部肿瘤的控制,但生存期并未延长。& & & & 其二是转移灶消融治疗(射频),但不能取代手术,虽有利于肿瘤局部控制,与单纯全身化疗相比,化疗联合射频组患者的总生存并未得以延长。& & & & 其三就是放疗,国外研究者用同位素钇90微球经动脉注入肝转移灶,利用钇发出的放射线治疗肿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多数情况下是用外照射(常用的放疗机器)控制肿瘤,要求用适形技术进行照射。该患者就接受了外照射并使肿瘤消失,相比其它方法而言,放疗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成熟、价廉等优点。& & & & 但要说明的是,目前非手术方法治疗肝转移的方法还有待深入研究,但外照射放疗的价值可能被低估了。本例患者的成功完全得益于放疗,有效且长时间地控制肝转移灶,没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3. 化疗对约半数的无效,联合抗体靶向药虽提高疗效,但作用有限且价格极大幅度地提高。该患者化疗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不仅有无效,还引起了出血和多发消化性溃疡,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更应该慎用。如果不是偶遇一位“优秀”的放疗医师,并给予合理有效的放疗,预后不堪设想。转移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2年左右,而该患者目前无复发转移迹象,过着正常生活,预计生存期(从术后发现肝小转移灶时计起)远在2年以上。&4. 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的重要性虽早已被引起重视,每个从事肿瘤专业的医生都会“标榜”自己重视并遵守综合治疗原则,可在当下却难以“知行合一”。如果不是患者自己“逃出”化疗的困境并偶遇一个放疗医师的“贵人”,他的生命恐怕早已终结。如果是医院真正实现了多学科协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和能力共为患者诊治,通过制度让所有肿瘤患者都有接受多学科会诊的机会,将会使更多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峰回路转”,使更多患者的命运绝处逢生。其实,国内外都早已出台了不少肿瘤治疗,包括多学科综合协作的诊治指南,指导临床实践,但很难被贯彻和遵守。
发表于: 01:44:32
李醒亚大夫的信息
肺癌的诊断、分期、个体化及综合治疗计划制订、预后判断等,组织开展肺癌诊治的多学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美国康州大学博士后(20...
李醒亚的咨询范围:每日在线答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肠癌术后肝转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