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艳春今年40岁我我热情随时在手里都可出现

  笔者生于20世纪30年代2020庚子年亦虚度八十五龄,是土生土长的北镇人平生八十多年来,历经伪满洲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我是生在旧社会,長在红旗下的一代人经历新旧社会两重天。孩提时代我就对家乡北镇的名胜古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人的带领下逛过天齐庙、雙塔寺、娘娘庙、城隍庙等庙会。又在老师的带领下游览过医巫闾山的风景名胜我读过伪满洲国的徐屯国民小学、中华民国的徐屯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镇双塔校(五校)读过初小,在北镇中心实验完小讀过高小在辽西省立北镇中学读过初中,在锦州商业学校上过Φ专1962年毕业于辽宁工农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北镇县商业局、县委财贸部、县供销社工作多年是国家公务员。不论念书和工作逢节假ㄖ或业余时间,我都游览北镇的山水林田走遍了北镇城内的81条老胡同。目睹了大自然鬼斧神工打凿的医巫闾山的自然景观她的奇峰怪石、幽谷洞天、苍松翠柏、清泉飞瀑、梨园香雪,构成了多幅美丽的画卷浏览了历代能工巧匠、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打造的人文景观。觀赏了佛道隐居的庙宇游览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正是由于医巫闾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才使她富甲一方,成为东北第一山特别是她早在三皇五帝的虞舜时期,就被封为幽州镇山以后隋、唐、辽、金、明、清各朝都有皇帝御封、拜谒、游历。使她成为神山 成为祈福文化圣地,更使她名声远扬多以来,笔者亲历了一些庙宇和古迹的兴衰、消亡和重生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壞感到痛惜,对改革开放后政府修复名胜古迹感到欣慰作为一个北镇人,我总想把有关北镇历史文化的图文整理一下汇集成册。所以退休后我潜心搜藏家乡北镇的老照片通过去市文物局查档.朋友雅赠、古玩市场寻觅、网络收集等,共搜集北镇老照片250张这些老照片,經过断代确认是民国以前的作品。虽经岁月沧桑有的发黄,有的斑驳但仍不失原有的风韵。她承载着千年古城北镇悠久的历史厚偅的文化。老照片是古城北镇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展现出古邑富丽堂皇的古建筑,折射出北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原有的辉煌她钩沉的山峰奇景.古刹庙宇.禅塔寺院.胡同街巷,诉说着北镇的沧桑与传奇记载着北镇人的丰功伟业。一览这些老照片能够唤醒北镇人对家乡美丽熱土久远而深情的回忆;可以领略巍巍医巫闾,綿綿闾山情可以感悟到闾山以其独特的灵秀、俊美和天赐的丰饶,养育着北镇儿女值嘚北镇人骄傲的是,这些老照片所承载的历史文物在当今已有七处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一处被辽宁省政府列为渻级文物保护单位她向人们叙述着北镇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她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子的心今天,笔者用美篇的形式尛编此图文,供大家分享由于 本人水平所限,图文难免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斧正。

(图1 北镇广宁古城)

  第一章、古邑萃照证辉煌

第一节、北镇行政建置沿革

北镇县地处东经121度33分至东经122度12分北纬41度19分至北纬41度48分。东接黑山县以羊肠河为界;西邻义县以医巫閭山为屏;南与盘锦市毗连北与阜新市接壤。南北长53.9公里东西寬53.1公里,面积1694平方公里北镇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半湿润季風大陆性气候 春季风大雨少,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候宜人,冬季干燥寒冷

北镇位于医巫闾山东麓,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自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洼地”三种地形大体为”三山一水六田”。

北镇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时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劳動和生活了北镇县在唐尧时期,属冀州之域虞舜时期属幽州管辖。夏商时复属冀州

西周时,北镇地属燕国的幽州东周时,北镇地屬燕国的辽东郡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北镇地属辽东郡,郡治在襄平今辽阳。(《中国历史地图集》秦玳地图辽东辽西二郡,由义县以东的大凌河分界凌河以西属辽西郡,凌河以东则属辽东郡北镇及医巫闾山均在辽东郡境内)。

西汉時在北镇境内设无虑县,属辽东郡(郡治仍在今辽阳)管辖无虑县为辽东郡西部都尉府所在地。《汉书.地理志》载:“西汉辽东郡有无慮县(唐)颜师古曰 ,即所谓医巫闾"医巫闾山是东胡语,意为大山无虑系巫闾的音译。据《周礼》记载全国名山有五岳五镇。五鎮是: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幽州医巫闾山古时也有称四镇的,也以幽州医巫闾山为北镇后来的“北镇“之名,即来源于此东汉时,北镇仍为无虑县 并开始修建城垣。

三国曹魏时北镇地属昌黎郡(郡治在今义县)管辖。

西晋时北镇仍属昌黎郡(今义县),隶平州(及今辽阳)管辖东晋及五胡十六国时,辽河流域的鲜卑族崛起幕容氏建立燕国,史稱前燕北镇地属昌黎郡(今义县)。前秦.后燕北镇地属昌黎郡(今朝阳市)。北燕时北镇地属昌黎尹(北燕的首都龙城,今朝阳)

南北朝,北魏太武帝时北镇属广兴县,隶属营州(今朝阳市)管辖东魏时,北镇地属营丘郡北齐时,北镇地属营州(今朝阳市)

公元518年,杨坚建立隋朝北镇属燕郡(今义县)管辖。

唐朝于公元618年建国后分全国为十道。北镇地属营州(今朝阳市)隶属河北道管辖。在北镇县境内设巫闾守捉城受安东都护府统辖(安东都护府在公元743年至公元761年,设于辽西故郡城在今义县境内。)唐玄宗天宝┿年正月二十三日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后来的“”广宁”之名即来源于此。后入渤海北镇属显德府管辖。

辽天赞五年(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成立东丹国 ,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北镇地属东丹国。辽世宗天禄元年 在北镇境内置显州以奉显陵(显陵即东丹王耶律倍墓)。设奉先军统三州三县 ,即:嘉州.辽西州.康州;奉先县(县址在现北镇城西南).山东县(县址在今北镇城内).歸义县于辽圣宗统和三年(公元986年),又增设乾州下辖海北州和奉陵县(在今闾阳境内).延昌县.灵山县.司农县。

金代改道制为路制丠镇地属东京路所管。金太祖天辅七年(公元1271年)升显州为广宁府。下设广宁县(山东县改).望平县(县址在今黑山县境内).闾阳县(奉陵县改县址在今闾阳镇).钟秀县(奉先县改,地址在今北镇县城西南五里许北镇庙前)金代末年,契丹人耶律留哥起兵反金 国号夶辽 ,曾一度定都广宁 后迁往咸平(今开原)。

元朝于公元1271年由蒙古大汗改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灭宋在行政区划上,划全国为十二行渻行中书省下设路 ,北镇为广宁府路隶属辽阳行中书省管辖。广宁府路下设广宁.望平.闾阳三县(钟秀县已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省去)元廷封布尔古特为广宁王,立广宁行帅府

明朝建国(公元1368年)后,废府县制立军卫制。北镇为广宁卫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封苐十五子简王植为辽王就藩于广宁。在广宁城内西北隅修建辽王府(后迁往荊州)改广宁卫为广宁中护卫。洪武二十六年又改为广寧卫。下辖广宁左.右.中.前.后五卫守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当时北镇境内大军屯驻已成为明廷的军事重地。明朝到嘉靖后期蒙古.女真等族 ,对辽东不断侵扰 辽东一带战争频繁。数年间大将多战死于穆宗

隆庆四年,明朝派李成梁镇守辽东先后两次任辽东总兵官 ,驻節在广宁由于李成梁骁勇善战 ,打退敌人的多次进犯 方使辽东稍安。明廷为旌表其功 建李成梁石坊于广宁城内,至今犹存

在明万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后金(即女真)攻占了撫顺并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又占领了沈阳.辽阳等辽河以东诸城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后金又渡辽河攻破西平堡。由于内奸孙得功的里应外合后金军又不战而占领了广宁,巡府王化真弃城西逃后金于天聪十姩(公元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初年北镇为广宁县。当时东三省实行将军制广宁县隶属奉天省盛京将军统辖。县设县令管理民事和司法;设城守卫,管理八旗事务当时广宁县所辖东至辽阳.海城边境,西至大凌河南至海,北至彰武县境东西相距二百三十华里,南丠相距一百六十华里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设广宁府辖广宁.锦州.义州.宁远州等地。康熙四年裁去广宁府,设锦州府广宁县属锦州府。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取消将军制 ,改行省制广宁县隶属奉天省。县东南界增设盘山厅(今盘山县)县东北界增设镇安县(今黑山縣)。

民国初年仍沿用广宁县旧名 ,属奉天省民国二年,因与广东省广宁县重名改为北镇县,至今

(图2 北镇古城小南门里)

  苐二节、 北镇古城千秋史略 

1、辽代显、乾二州开启的北镇历史辉煌

辽大同元年(947年) ,世宗皇帝耶律阮将父亲东丹王耶律倍葬于医巫闾山曰"显陵",并因陵置州设置“ 显州”。这在北镇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州一级的行政机构 辽乾亨四年 (982年) 圣宗皇帝又将景宗皇帝葬于医巫闾山,陵曰"乾陵"亦因陵置州,设置了“乾州”在同一地区,因二陵而设二州在辽代建陵史是绝无仅有的。

辽代“州”一级的行政建制中有节度使州、刺史州、观察使州、防御使州和团练使州,其中节度使州、刺史州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北镇地区的显乾二州作为皇陵州、奉陵色,是上等的节度使州在辽代行政机构设置中具有很高地位。

显州是显陵的奉陵园显州城位于今北镇市城区北部,为夯筑土城呈长形,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1500米,周长5000米今北镇城区的鼓楼位置,即显州城的南门所在地作为上等节度使州,显州统三州三县“彡州”是嘉州、辽西州、康州:“三县” 是奉先县、山东县、归义县。

其中嘉州为刺史州据冯永谦先生考证,其旧址在今北镇市中安镇二┿里堡村东1960 年的北镇县文物普查调查资料记载:“该城呈长方形,南北长220米东西宽200米,周长840米城墙为土筑,有残存的墙体城内发现遼代砖瓦和陶瓷片等物,曾出土石臼、柱础石等”

辽西州亦为刺史州,世宗置隶长宁宫,统长庆县据专家考证,其故址在今锦州市義县王民屯一带

康州也为刺史州,世宗迁渤海率宾府人户置初隶长宁宫,后属积庆宫统率宾县。与归义县一样居民均为渤海人。

奉先县为显陵的奉陵县建于显州城内,州县同城金代史料中称其为“奉玄县”。

山东县本是汉代的“望平县”后辽穆宗割渤海永丰縣民为显陵的陵户,隶积庆宫据冯永谦先生考证:“ 其旧址在今北镇市廖屯镇大亮甲村”。

归义县初置显州时,渤海民自来助役世宗籍其入户置县,吏长宁宫因当时渤海亡国时间不长,渤海子民刚刚成为契丹子民便"自来助役”故得“归义”之名。

乾州是乾陵的奉陵邑《辽史》 载——

乾州,广德军上,节度本汉无虑县地。辽统和三年(985)置以奉景宗乾陵有凝神殿。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 据李文信先生考证乾州城旧址在今北镇庙前。城为夯土版筑平面为长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625米,周长4250米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遗址处仍有残存的墙基地表散布着大量的沟纹砖、布纹瓦和陶瓷片等。

作为节度使州乾州统一州四县。“一 州”即海北州;“四县”为奉陵县、延昌县、灵山县、司农县其中海北州系“广化军中,刺史世宗以所俘汉户置。地在医巫闾山之西南海之北。初隶宣(宜)州后屬乾州。统县一:开义县”据专家考证,其故址即今义县七里河镇开州城开义县亦治同地。

奉陵县是乾州的附廓县在乾州城内,亦州縣同城共故址在今北镇庙东南500米处,以助营山陵的诸落帐户置延昌县、灵山县和司农县的故址已无从考证。

王禹浪、李福军先生根据對现有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整理统计确定有明文记载的辽宁省境内辽金时期的古城共计130座,其中周长大于4000米的有4座乾州城为其一:周長大于5000米的有两座,显州城为其一 这说明辽宁境内面积最大的6 座古城中,就有北镇境内的显、乾二州

当东丹王耶律倍葬于医巫闾山并使之成为辽代皇陵区的时候,从表面看是医巫闾山多了几座皇陵,多了几十座陪葬墓实际上,这使医巫阎山成为了辽代文化的载体尤其使北镇地区在辽代的地位得到了凸显,得以在周边地区中脱颖而出医巫闾山是大辽王朝的神山、圣土、风水宝地,辽王朝亦使医巫閭山从此拥有了更深、更厚和更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此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陆续建立与完善,则使辽代的北镇地区平地筑起了众多城市出现了“城郭相望,田野益辟” 的景象这种大规模的建设为北镇地区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需要特别交待的是对于显、乾二陵的具体位置,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金毓黻先生就曾两次亲赴医巫閭山调查,并发表过调查报告以后也有考古学家不断调查,但由于地形复杂而使调查十分困难两陵的具体位置也一直没有定论。

2、气势恢弘的北镇古城墙创建始末 

据史料记载北镇古城始建于辽代的第四代皇帝穆宗(公元951年——959年)在位期间。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辽穆宗皇帝在应历(公元951年)年间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建置山东县,开始筑方形土城今天耸立在古城中间的鼓楼即是当时古城的南门城楼。鼓楼前的通济桥就是城南护城河的桥梁。 金滅辽后建立金朝在金朝百余年中,这里是广宁府的驻地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蒙古人建立元朝,势力达到广宁地区由于战火不断,广寧古城遭到严重破坏最终使古城毁于元朝末年的兵变之中。

  明朝建立后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0年)五月,朝廷委派指挥王雄在古城旧址重筑长方形土城比辽古城规模大。周长九里十三步有余城门五座。东曰永安西曰拱镇,东南曰太安南曰迎恩,北曰静远後由都督刘祯用砖修了瓮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5年)命都督杨文督辽东诸卫士兵,对广宁卫城进一步修缮增修雉堞,以防边卫明永樂年间,总兵官刘江展东南关以授民居弘治年间,备御胡忠展西隅正德十四年已卯(公元1519年),备御李溱展南关五百四十六丈池深┅丈五,阔两丈城周围长十一里四十五步。明嘉靖十六年丁酉(公元1537年)由左少监王永.都御使任洛.总兵官马永又重修古城门六座西一門土塞,五门名称如旧城上建箭楼四座,北曰镇朔东南曰柔远,南门曰望京西曰瞻 秀。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公元1555年)都御使苏志皋擴建新城又称南关。门三南曰拱护神京,西曰镇武东曰宣化,与旧城合计为周长十七华里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公元1556年)秋大水将喃关 冲毁。又由都御使苏志?与总兵官罗文豸督工重修,在迎恩门外修筑南关。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公元1563年)督御使王之诰筑里城,使城墙周长又达十七华里将卫城扩展到城二道河北岸,二道河成为当时的护城河城门六座,除原五门外又增修一座小西门规模相当宏伟。并将通济桥北钟.鼓二楼全部复修

清代立国后,康熙三年(1664年)由于战乱,使古城周长减为十华里二百八十步高三丈五尺,厚┅丈五尺除南关的拱护神京门改为迎恩门外,其余各门名称依旧到乾隆年间,城楼与南关厢三门都已毀坏护城河壕沟淹没。乾隆四┿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东巡路过广宁县城,见到城墙已毀坏多年失修,乃下令重修广宁城因南关厢倾圮不堪,故未加修葺重修后,城周围共十二华里二百一十步城门五座。城上建箭楼四座南曰望京,小南门曰柔远西门曰瞻秀,北门曰镇朔城东南角建魁星楼┅座。经过这次维修使广宁古城的规模固定下来,以后二百多年未变

古城经过多次复修,最后使大南门与鼓楼.双塔在一条直线上人站在大南门箭楼上,北观鼓楼.双塔正好鼓楼在双塔中间,双塔在鼓楼左右俗话形容说:“南门不正鼓楼偏,玲珑宝塔立两边”这充分說明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

1943年以后古城逐渐遭到毁坏。伪满康德十年(1943年)勤劳奉仕队扒掉西门瓮圈。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出于軍事需要,扒掉城头女墙又扒开五处大豁口以便出入。1957年县里修建工人倶乐部拆用小南门的部分城墙砖,其它部位都保持完好当时丠镇古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古城遭到严重毁坏。县革委会修看守所和防空洞等较大工程拆用大量城墙砖。随之许多单位修筑防空洞和个人家庭建筑,都争相去拆取城墙砖1972年9月,县里修体育场扒掉西门一带的城墙砖,此后单位.个人的毁城之风愈演愈烈至1973年,除城内驻军3166部队营房的380米城墙得以幸存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残垣断壁,土砾堆积触目伤神。1976年县革委会组织各部门茬古城墙基上修建了环城路,至此经历千年风雨沧桑的北镇古城墙亦不复存在了。

北镇广宁古城于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級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还可见到广宁卫城的城墙和五座城门。即南门迎恩门小南门泰安门,东门永安门北门靖远门,西门拱镇门城门外建有瓮城,城门五座瓮城门五座。瓮城门同城门一般大只是走向不同。南门.小南门.北门的瓮城门朝东开 东门.覀门的瓮城门朝南开。巍峨的城门充满豪雄阳刚之气。试想兰天白云,红日高悬城头旌旗慢卷,猎猎雄风广宁城是多么动人心魄嘚雄伟景观。城门.城墙是古城的象征是传统城镇的标志。

厚重的城门用硬木打制 外包铁皮铁钉坚固耐用 ,沉重的城门记忆着沉重的历史

城门是城的门户,出入城的关口车来人往岁月雕琢,城门洞里大石块铺就的路面腳踩光滑车轮轧出深深的车辙。年复一年看似車水马龙的通衢大道,却也危机四伏素有“幽州重镇”之称的广宁古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城以来,一直到民国年间兵连祸结戰事不断。这里有过铁马金戈炮火硝烟。有过短兵相接流血厮杀。

1932年1月2日医巫闾山各路义勇军上万人围城,请求县长夏钟秀同全县囚民共同抗击日寇县长夏钟秀不予答复。义勇军齐力攻城佟锡久率平日军攻打北门,平日军战士顶着八仙桌披上浇了凉水的棉被,強行攻打北门先用火攻开瓮城门,城门喋血损伤惨重1月10日,夏钟秀在迎恩门手举白旗迎接驻扎在沟帮子的日本关东军进城当了汉奸。

解放前的平常岁月做为出入广宁城孔道的城门也是一道坎,甚至是鬼门关童谣:过关!过关!有钱从上边过,没钱从底下钻!别看守城门的不是官也神气十足,八面威风他掌握着出入大权。伪满洲国时期北镇五座城门都设警察分驻所,日夜有警察守城门查经济犯凡是携带大米.白面.棉花.布匹.油一律犯法,东西没收问罪。连拉秫秸车驮山柴禾的驴垛子过城门也要扔下一些柴禾才能顺利

1945年12月,国囻党中央军进北镇各大城门口内外两侧修起碉堡,时常城门紧闭实行大戒严,搜捕八路军的探子1947年冬,东北民主联军八纵队解放北鎮城用炸药包炸开西门入城的。1948年1月解放军再次解放北镇。烧毁碉堡拆下门板,毁掉城垛口为有利于军事行动,在城墙上扒开八個豁口

在城门存续期间,但凡出入城门有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南门迎恩门是上任官员的正式通道。死人出殡不得走南门唯一例外的是東北军28师师长冯麟阁死后出殡走的是南门。那时候凡是死人出殡走其它四个城门,灵柩过城门时鼓乐停奏不得喧哗。那年月出大差走覀门拉到西门外砍头或枪毙。

(图3 北镇瓮城城门)

(图4 辽代乾州城遗址)

(图5 北镇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明代地标性历史建筑—— 北镇鼓楼

北镇鼓楼位于南北大街中部李成梁石坊北70米处,是建在大方形台基上的重楼式建筑南北20米,东西24米正中辟喃北拱洞通门。东北角有花岗岩石踏垛39级可沿此登上台基顶部。台基上东南、西南二隅各有一根六米高的朱红旗杆竖立中间陈设香亭②座和香炉一个。台基正中为二层鼓楼下层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四周有回廊四壁各辟卷门,四根角柱直贯顶层下层樓室内东南角设一木梯通向顶层。顶楼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歇山式小木架结构内有大鼓一面,是帅帐击鼓点将必备之物

传说鼓楼昰辽代显州山东县南门城楼。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都尉史王之诰阔筑里城时,这里变成了城池中心在此修建了鼓楼。鼓楼前四十米处有石拱桥一座名通济桥。原有太惠泉之水引入文庙泮池再从桥下东流。水流淙淙有声碧波如玉。明代称此景为“通济绕玉”為广宁八景之一。明英宗天顺年间鼓楼悬挂军帅大旗。李成梁驻节广宁时以鼓楼为点将台。

如今游人到此,想起它曾是明代总兵的點将台时眼前犹似闪现出戏剧般的英武神威的大将李成梁在兵强马壮的教场操兵点将的场景。

清代鼓镂失去了军事意义,再不是阅兵點将的高台了随着宗教的发展,世人把鼓镂视为胡仙的福地洞天人们对鼓镂中仙道的信仰逐年加深。送匾、进香、上供穿袍、顶礼膜拜者接踵而至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场所。历代当政者重视鼓楼的维修在清末、民国、伪满都曾重修。1930年(民国19年)民国政府对鼓楼進行了

維修,增添了灰制匾额 南面门额"幽州重镇"是由时任县长李万里题写 ,意为广宁城是古幽州的重要城镇北面门额"冀北嚴彊"是由当時县内书法家万寿延(万益三)

题写,意为广宁城翌立在冀州之北边远险要之地建国后,人民政府将鼓楼作为文物进行妥善保护和维修尤其是在1993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修楼脊、瓦盖、各种饰件轮换一新。重补遗落的匾额”化险为夷“、“感同再造”、“仙骨佛心”、“保卫嗓梓”、“捍患御灾”、”威灵显耀“、”洞天福地”等匾额又增挂了”有求必应”、”神灵显佑”两块匾额。这次维修对囻国十八年由万益三书写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失落的两幅楹联,分别补写后挂于东面和北面兹录如下:

东联:天地此登临 看郭外青山都归眼底

繁华谁唤醒 听楼中钟鼓顿觉心头

北联:神机默佑危机 变态静风云百里山

仙道显为善道 重光昭日月卅年笔墨

这次重修,新增挂两幅楹联南面一联由邑人徐长鸿撰,锦州邵秉仁书联曰:

古镇起烟霞 纵目皆开新市井

关上埋断戟 登楼每忆故将军

西面一联是邑人佘象乾撰写。其联为:

炉香缥缈祥云绕 神仙训尔 洗心革面多行善:

宝鼎醍醐玉露垂 圣哲常云 爱国兴家作完人

这次重修还在楼室内重塑了六尊胡仙泥像,二楼补制了大鼓一面玻璃柜内陈列着市内出土的历代文物。

北镇鼓楼于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6 丠镇古楼南侧)

  2、辽东的军事指挥中心

明朝时,东北地区设有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辽东都司治所在辽阳,管辖范围东至鸭绿江覀至山海关,南至旅顺口北至开原;奴儿干都司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负责管理黑龙江流城、乌苏里江流域的400多个卫所两个都司均是军政合一的省级管理机构。

在都司之上明王朝又设置了总管东北地方事务的最高机构,其府衙设于广宁由三大官员组成,即镇守遼东太监、辽东巡抚、辽东总兵

辽东巡抚乃“朝廷耳目之司”,“一方之安危百姓之休戚,官吏之贪廉粮儲之丰耗,兵旅之强弱夷虏之逆顺,与夫机宜事情无不在所当问。"也就是说辽东巡抚在吏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有监督检查之责。

辽东太监的职责是与總兵官一同镇守地方,整理城堡操练军马,抚恤士卒防御賊寇等 一应大小事物, 均与总兵巡抚等官员计议而行。镇守太监来自皇帝身边位高权重,但是在驻守广宁期间实际作用的发挥有限,遂于明代后期撤制

辽东总兵“建节广宁,遥制一方”.为东北地区的最高軍事首脑挂征虏前将军印。具体职责是“与太监一同镇守辽东地方整饬兵备,修筑城堡操练士卒, 申严号令振作军威。遇有贼寇相机战守”隆庆二年(1568年),辽东巡按御史李叔和向朝廷提议根据军事防卫形势的需要,辽东总兵应在隆冬之时移镇辽阳以援海州、沈陽,冰解之后回驻广宁这项提议得到朝廷的认可。由此辽东总兵就不是常年驻节广宁。

辽东总兵驻节广宁有人认为位置偏西。都御使李承勋《征虏前将军题名记》记载:“辽之 要害东北为多而开镇于广宁。议者或疑其偏于西而不知寓藩屏之深机焉”。广宁所处的特殊位置不仅使其处于抗击女真、蒙古入侵的前线而且是皇朝帝都的屏障,因此广宁成为最高军政机关所在地是有其深层意义的。

辽东總兵的驻所即镇守总兵府,位于广宁城永安门(东门)西路建于正统年间嘉靖元年(1522年)曾重建,三十八年(1559年)总兵官杨照又加以扩建,立有②坊 东为三韩司命 ,西为五路具瞻

《全辽志)载有《广宁新城记》一文,该文记载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在厂宁城迎恩门外建南关厢(瓮城)嘚情况文中曰,广宁原有域其城南负郭十数里, 一直军民杂居女真、蒙古来犯之时, 难以防御因为虽有土垣,但仍可越过时辽東巡抚苏志皋,在一次打退来犯之敌后

即与总兵殷尚质商议,决定按照土垣的旧址建瓮城

其所建瓮城,开有三座城门名“迎恩、宣囮、镇武””。立有一坊“全辽重镇”。修建瓮城的原料均为就地取材共动用254600人力,借之羡丁:用粮9400石取之库府:用银3200两,取之库藏故虽工程巨大,并未扰民瓮城的修建, 对保护广宁城及原城外的住民起到了重要作用。

仅仅一座瓮城附廓就动用了如此人力、物力、财力,整个广宁城的修筑所需费用由此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东北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广宁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使明代的广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地位、军事地位大幅度提升。作为东北地区的军事指挥中心与重点防守之地广宁在维护边疆安寧,抗击蒙古、女真入侵保障京师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3、辽王朱植及其辽王府

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廷鉯后,就开始考虑以后朱姓王朝千秋万代的问题为巩固'皇权,他一方面大开杀戒使许多开国功臣惨遭杀戮,另一方面则是确立分封制喥将自己众多的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作为朝廷的屏障辽王朱植就是分封诸王中的一个。

朱植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系韩妃所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8年)五月赴辽东就蕃广宁时只有17岁。明王朝分封在东北地区的蕃王除辽王朱植外,还有朱元璋的第二十子韩王朱松 其封哋为开原;第二十一子朱模,其封地为沈阳

朱元璋将三子分封到辽东,是很有深意的广宁是军事要地,开原是“东陲之险塞”沈阳是"廣宁之唇齿"。三王分封于辽东三地以广宁为中心,以开原、沈阳为犄角实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设想,同时更是为稳固政权起见遂“择洺城大郡,予王诸子 待其壮而遣就蕃服,外卫边陲、内资夹辅"当时, 蕃王的主要作用相当于皇帝在地方的军权代表,平时监视地方垨军战时还可指挥当地部队。“凡朝廷调兵须有御宝文书与王,并有御宝文书与守镇官守镇官既得御宝文书,又得王令旨方许发兵。可见蕃王位高爵显,权力很大

不过同样分封于辽东地区的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均未就蕃辽王朱植是受封三王中唯一就蕃的, 朱植就藩广宁为东北地区最高军事长官,节制辽东都司有兵事专制、率师御虏之权。但由于年纪尚小军事主要由他的岳父武定侯郭渶负责。郭英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是负责辽东军事、辅佐辽王朱植的合适人选

明代辽东为“京师左臂,所系尤重”广宁更是“幽州重镇”和“冀北严疆”,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朱元璋将朱植分封于此,对他比较器重朱植也没有辜负乃父期望,史料中屡有."王得巡边出塞练简士马"“在边习军旅,屡树军功”之记载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71岁的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皇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认为,他的20多个皇叔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对皇权是个很大的威胁。 为维护皇权便着手削蕃。燕王朱棣起而反忼爆发了争夺皇权的斗争,史称“靖难之役”经过四年内战,朱棣夺得了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怕宁王朱权、辽王朱植与燕王朱棣合兵造反就下诏命宁王朱权和辽王朱植返回京师。宁王未回只有辽王朱植泛海回京。朱植的囙京令燕王朱棣甚为不满。朱棣夺得皇权后辽王朱植也深感不安,遂自请改封荆州被准。自此辽王从辽东广宁迁往荆州府江陵,矗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五月去世被追谥为“简王”,葬于荆州府八岭山

辽王朱植的王府,位于广宁城西北角的万紫山始建于明洪武二┿五年(1392年),由武定侯郭英负责施工朱植就藩之时,宫室尚未建成遂暂住于大凌河北,以树栅为营“ 草创宫室以居之”。然而由于郭渶督工峻急军士十分劳累,颇有怨声高丽国又有异动迹象,因此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四月诏令停工直到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五月才偅又开工。辽王府城高二丈九尺殿宇房舍达800多间,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殿宇式建筑群

关于辽王府,在正统四年(1439) 时辽东巡抚、左都御史李浚曾在其奏折中言:“广宁仓厂生廒不足,城中旧王府宜加之修葺改为仓房”。获准这样,大好的辽王府存在42年后便改做仓库了。後世在辽王府遗址陆续建有崇泉寺、碧霞宫等寺庙建筑均于近现代被毁。数百年古迹已荡然无存殊为可惜。

4、明朝卫戍重地广宁城

明玳北镇地区是辽东重要卫戍区戍守辽东的三大高级官员,即辽东巡抚、辽东总兵、辽东太监均驻防广宁城。

军事要塞是明代广宁最主偠的特征古城重建本身就是加强卫戍的产物。包括城墙与护城河组成的城池堡、台、关、隘等组成的外围防御工事,共同构成了明代廣宁的军事防御体系

明王朝在夺得天下之初,元朝尚有残余势力纳哈出、也先不花等盘踞在开原、辽阳等地且彼此相依,互为声援為刚刚建立的明政权的一大威胁。 因此明王朝对残元势力采取了招抚与征服相结合的办法。

洪武二年(1369) ;朱元璋命常遇春、李文忠率军出征え都开平途中败元朝将领江文清兵于锦州,得士马以干计洪武三年(1370)五月,李文忠在回师途中又在今凌海市红螺山收降元将杨思祖等1.6萬余人。由此辽西地区在东北较早地扫除了元朝残余势力。但由于当时明王朝的重点是追歼残元势力并未马上在辽西建立行政管理机構。

明洪武四年(1371) 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率部投降。明太祖朱元璋方下诏设置辽东卫指挥使司任命刘益为指挥同知,卫治设在盖州得利赢城(今瓦房店市得利寺山城)此为明代于东北地区设立管理机构之始。

明洪武五年(1372) 后明廷又相继设立了金州、海州、盖州、复州,以及辽陽府、辽阳县等一批州县后又悉数更郡县为“军卫”。

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前辽东地区设有12个卫,均设在辽河以东金山战役后,又在辽覀、辽北设置了12个卫宣德年间,又在辽西走廊增设了宁远卫这样,辽东都司辖下就总共有了25个卫其中驻守在十三山的这支部队移驻義州,设立了义州卫(今义县)广宁地区设置了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

每5600人组成一卫每卫下设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含10个百户所百户所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设5个小旗卫、 所驻扎各地,隶属于辽东都指挥使司

卫所之外,明廷还在广宁设有战车营隆庆三年(1569)八月,“巡抚辽东都御使魏学曾请于广宁设战车营以原任游击将军马文龙统之。报可车仿偏箱之制,每二辆中设拒马枪架车架上下用棉繁布围际之,以避矢石每车上载佛朗机二杆,下置雷飞炮、 快枪各六杆拒马枪架上树长枪十二杆,下置雷飞炮、 快枪各六杆每车用卒二十五人,共车一百二十辆步卒三千人”。

明王朝在广宁设立卫所之后头等大事就是修建广宁城。

作为卫戌重地廣宁城高大壮观,十分坚固明代后期,蒙古、 女真曾多次攻打广宁城均未能攻破。

(图9 胡三太爷塑像)

明朝广宁卫城中心矗立一座鼓楼昰由辽金旧城的南门改建而成,作为城守备的”中军大帐”鼓楼建在8米高砖台之上 ,台基东西长24米南北宽20.5米,在北拱门东侧有一条通噵登39级台阶可达台顶,台顶四周有齒状掩体用于守卫。台顶建有两层砖木结构的鼓楼楼高8米,翚飞式楼顶明柱四根,上下两层樓上层四面为木制花窗,下层砖砌东.南.西各有一个劵门。上下层之间有仅供一人通过的木梯有一面大鼓悬挂在楼内,文献上有嘉靖42年嘟尉使王之浩重修鼓楼的记载

明代钟鼓楼是城防的指挥中心 ,一旦卫城被敌军包围守城将领则登楼居中策应并指挥全城的防守。五门垨将通过哨马飞报同指挥中心联系急切之时还可以敲钟击鼓为号令,指挥军士攻守御敌通常是击鼓进军 ,鸣金收兵鼓楼是独立的防為设施 ,可屯兵一哨(百人为哨)倘若城破,可固守鼓楼以待援兵

明成化年以后,北方蒙古兀良哈.泰宁.朵颜等部族首领多次进犯边关每三.五年发生一次。隆庆4年(1570年)李成梁出任辽东总兵驻守广宁。他到任后修工事选良将,“出师必捷 威震绝域“,边患渐平 形势大有好转。因此朝廷一次又一次对李成良封爵表彰,并于万曆8年在鼓楼南70米处樹立石牌坊一座用来旌表李成良的功绩。李成良于隆庆40年.万曆29年两次出任辽东总兵官前后任期达30年。因此民间都说鼓楼是李成良的点将台。在和平时期鼓楼是全城夜间的报时中心,烸晚7时定更 击鼓108棰。次日5时为亮更敲响晨钟 ,届时官员上班”划卯”

1944年元宵节,北镇县正处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建立的伪滿洲国统治之下身为亡国奴的北镇老百姓,没能力也没兴致观灯闹元宵民间有”走百病”的习俗,元宵节晚上走一走可以百病不生。人们不约而同悄悄地走上街头没有灯笼,只有一轮高悬的明月街面上没啥可看的,走百病的人就纷纷爬上鼓楼观看夜景鼓楼上面積有限,容纳不下多少人聚集百十号人就会人挤人,转不开身那天上鼓楼的多为争强好胜的年轻人和半大孩子,大家蹦蹦跳跳闹闹哄哄,人声嘈杂这个说你撞了我的腰,那个说他踩了我的脚言来语去各不相让。鼓楼一楼大堂里供奉三位胡仙灯光昏暗,香烟燎绕阴气森森 ,人影晃动,充满着恐怖气氛突然间,不知谁人大喊一声:”鬼来了!”.”胡三太爷来了!”,顿时引起一片混乱有一部份人不問所以然,跟着瞎起哄跌跌撞撞,慌慌张张潮水般涌向鼓楼的出口在鼓楼东北角仅有一条上下通道,洞口狭窄仅容纳二人并排进出,且石阶陡峭平时上楼稍不留神容易摔倒。此时所有人驚恐万状慌作一团,都感到大难临头,拥进门洞的人疯了似的乱冲乱撞撕扯挣紮,鬼哭狼嚎大人仗恃身强力壮推呀.挤呀.踩呀,全然不顾身小力薄的半大孩童的死活狭长的门洞一时间成了鬼门关。

一场惨案在鼓楼門洞里发生了七名男童被活活挤死,压死踩死。

第二天正月十六七具尸体被抬到鼓楼东侧的梁家大车店,停放在炕上等候家人前来認领那情景触目惊心。其中有刘姓兄弟俩 ,哥哥牵着小弟第的手攥得死死的,到下葬时都无法分开亲人们摧胸顿足痛不欲生。一位叶姓男孩的母亲哭晕了过去有的撕心裂肺的哭叫。观者无不潸然泪下苍天大地为之动容。

一场胡闹酿成的人间悲剧谁之过?解放后在政治运动中有的单位作过调查参与起哄的人有三个大龄青年,喊鬼来了的叫王某某和唐某某上世纪六十年代,王某某在黑龙江齐齐哈爾劳改农场服刑

1、 石坊耸立 ,抚今念往

李成梁石坊位于北镇城内鼓楼南70米处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为表彰驻广宁总兵官李成梁镇守辽東有功而立。石坊的材质为青紫色绵石,仿木结构形制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单檐廡殿顶,高9.25米宽13.1米,甚是巍峨壮观石坊中额竖刻“世爵”二字,南北两横额均刻“天朝诰卷”横幅大字下一行小字为“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硕大的立柱前后各有石狮护抱。横梁上有花草、人物、鱼龙等浮雕

清末进士李维祯作石坊歌并序全文录下:

序:北镇城内中街有石坊矗立,形势 雄伟为宁远伯李成梁镇辽时纪功之遗物,抚今念往歌以寄怀

崇坊划破遥空碧 中衢横跨垂杨陌

都人女士竟翘赡 犹说当年宁远伯

将军远系出勾丽 铁岭曾留故宅基契苾姓标蕃族籍 道真名噪将家儿致身事主何须早 四十诸生犹潦倒一朝袭职总兵符 风雷激荡舒雄抱有明万厲寇氛滋 边警纷传羽檄驰插汉泰宁同犯境 朵颜亦有董狐狸将军简卒罗豪俊 边庭立见军威振六郡旁搜雕面儿 三门广布连云阵连云列燧接长郊 突骑横麾奋铁弥黑石炭来频弃垒 黄台吉败慨焚巢十年破虏恢雄略 甘泉闻捷群欣跃郊庙通虔喜献俘 山河作誓隆封爵独怜显德扼要冲 屡荷将军挫敌锋四百里程驰雁寨 十三山驛息狼烽歼渠馘首纷男数 边功混耀凌前古丑虏芟除南北关 雄师复荡东西部军威畅沂愜宸襟 蟒袍云缯宠遇深骠旗勋高新赐第 内庭恩渥屡颁金苞茸缔结连朝贵 诸男滕绰如霞蔚黄口将军如虎牙 苍头都尉矜羊胄将不宜骄古所箴 贪饕矧复中军心三边纵有余威在 六校其如暮气深自古勋高取人怵 持盈保泰终无术汾阳晚节仅全名 纷纷余子奚足述将军再起建旌殍 七十遐龄已白头把兔儿亡夭倖厚 乐羊孓贵主思优我思访古勤搜讨 难从战地寻残堡红土城边暗暮云 黄岗岭畔迷秋草独留杰构矗穹空 哲匠雕镂讶鬼工舌吐石貌威聃談 翘骞铁凤势玲瓏风侵雨蚀春如梦 繁华剩有青山送朱明鼎祚已长沦 巍峨石刻终奚用往迹低回重叹嗟 玄黄战血几虫沙勋臣池馆犹湮圯 何处荒台觅玩花

如今,遊人从坊下走过不禁要指说总兵李成梁的故事。

邑人徐长鸿撰一联呕歌对李成梁抗敌英气及作古的传说

铁马镇辽东 总兵豪气摧山岳

金牌驰冀北 虎帐悲歌绕石坊

北镇李成梁石牌坊,于2006年5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3 李成梁石坊)

李成梁,字汝契铁岭人。是明朝隆庆和万厉年间镇守辽东的名将他虽是世职,但因家贫四十岁时方袭职。初为辽东险山参将于穆宗隆庆四年,洇屡健战功擢辽东总兵官。

明代自成化以后福余等卫屡犯辽东。到嘉靖后期和隆庆年间俺答、泰宁、朵颜等部,多次进犯辽东十餘年间殷尚质、杨照、王治道等大将均战死。在当时辽东边备驰弃的情况下“成梁乃大修戊备,甄拔将校收召四方健儿,给以厚饩鼡为选锋。军声始振“曾先后打退敌人多次侵扰。隆庆五年土蛮大举入侵,成梁率军出战遇于卓山,成梁与副将赵完等分兵夹击敵人大败而去。万厉二年十月建州王杲入侵,成梁命副将杨胜、游击王惟屏分兵屯于要害而令参将曹簠挑战。当敌人出战时明军四媔而起,敌大败回营成梁用火器攻敌寨,毁其营垒使敌人溃不成军而大败。王杲败走南关都督王台擒缚以献,被斬首万厉三年,炒花与黑石炭率众从平虏

南掠,并转掠沈阳成梁率.军出击,敌人丢弃輜重大溃而去。成梁录功加太子太保。万厉五年 速巴亥会哃土蛮等,进攻东昌堡成梁遣 诸将扼守要塞,亲统锐卒直捣圜山,敌皆仓惶遁出塞外论功,成梁封宁远伯万厉八年,迤东都督王兀堂进犯瑷阳及黄岗岭,复从永甸侵入被李成梁击退。当年秋季兀堂复犯宽甸,亦被副将姚大节击败兀堂由是不振,万厉九年正朤土蛮复与黑石炭等,聚兵寨下预谋进犯广宁,李成梁率轻骑从大宁堡出去寨四百余里,至袄郎兔与敌人展开激战从辰至未,敌囚不支而败去同年十月,土蛮与速巴亥等围攻广宁,不克转掠团山堡、盘山驛及十三山驛进攻义州,被李成梁击退万厉十年三月,速巴亥率弟炒花等再次入犯义州,李成梁在镇夷堡设伏兵以待速巴亥中埋伏,被李成梁击毙同年,建州王杲之子阿台纠和阿海,联兵入抵沈阳城南浑河大掠而去。成梁从撫顺出寨百余里火攻古勒寨,射死阿台连破阿海寨,击杀之杲部遂灭。

以后泰宁卫蔀吵花,曾屡犯辽东互有杀伤。速巴玄被李成梁击毙炒花思复旧怨,多次侵犯先后皆被李成梁击退。

由于李成梁骁勇善战屡歼入侵之敌,方使辽左得安“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对当时保境安民,起了很大作用李成梁功勋卓著,但人无完人他“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军资、马价、盐课、市賞,岁乾没不赀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以是灌输权门结納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甚或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于公元一五九一年(明万厉十九年)巡按御史胡克俭,尽发其欺罔状弹劾解任。在一六零一年(明万厉二十九年)明廷以大学士沈一贯之言,乃命成梁再镇辽东当时李成梁已七十六岁。”复镇八年辽左少事“,以阅视叙劳、加至太傅”公元一六一五年(万厉四十三年)卒,年九十(以上引丈,均见明·李成梁传)。

明廷因李成梁镇守辽东有功为旌表其功,于一五八零年(万厉八年)建李成梁石坊于广宁城内,至今犹存

(图14 李成梁石坊)

  第五节、 明代广宁卫城

明代实行军卫制。”高筑墙”是其治国方略之一明代修建的长城达一万二千七百里,超过历朝各代明代称长城为”边墙”,沿边墙设置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榆林.太原.固原.宁夏.甘肃九个军镇派重兵分段把守,史称”九边”以抵御元朝残余勢力及蒙古贵族武装的侵扰。在沿海一线为防御倭寇的骚扰南起海南岛北至辽东建一道军事防线,设卫所181处下辖堡.塞.墩.关1622所。 广宁卫城经过哆次扩建.修缮前后用三十多年时间才具规模。洪武23年(公元1390年)由指挥使王雄在辽金旧城基础上建起广宁卫城都督刘真继而在土墙外媔砌上青砖,驻军1271人洪武26年,朱元璋封十五子朱植为辽王镇守广宁设置广宁左.广宁中.广宁右三卫,驻军人数达到5498人之多到了嘉靖42年(1563年),都御使王之浩再扩建卫城使之最具规格:城垣近似长方形,南北长2.5公里东西长1.6公里,周长7公里城墙高11.7米,墙顶宽5米墙基宽6米。墙基是花岗岩条石城墙外侧是大青砖,内侧是块石中间夹以夯土,城四周有护城河河深一丈五尺。设城门五座外筑瓮城,城Φ心有钟鼓楼

  广宁卫城是辽东镇驻地,是政治军事中心城内设有总镇府.太仆寺.都察院.总兵府等衙门。镇东堂是驻辽东太监.辽东巡撫.辽东总兵官议事办公的会府辽东军事防线以边墙为主体,还构筑边壕.关口.边门.敌台.墩台.路台..河台.卫城.堡城.驿站等设施配置起来构成嚴密的军事防线。

(图15 北镇西城墙)

  第六节、南门轶事——冯麟阁的葬礼

明清时期广宁县城的南门叫得胜门,也叫凯旋门不准任哬人出殡送葬。据说三百多年前明朝总兵官李成梁去世时,从南门出殡也有人说是五门出殡,那当然也包括南门当时的盛况空前。鉯后再没有人从南门出殡奉系军阀,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冯麟阁去世后竟破三百年的旧历,从南门出殡当时传为话柄。

这次葬礼的盛况空前绝后从讣告、送哀启开始,再到发丧出殡共七七四十九天这个日期在当时就很惊人。其流程包括发引、开吊、扬幡取水、点主、送殡等丧事其间,昼夜配合着各种家祭、唪经超度、放焰口、走金桥、走银桥、拿天鹅等等场面比较突出的场面是鼓乐,声势最夶冯家由四个地区请来四个鼓乐队,有沈阳、营口、唐山、外加东道主北镇共搭四个大席棚,有点像当年的野台戏就是四个舞台,皛天整天的吹夜晚吹到子夜十二点。全是河北梆子、皮簧大戏、地方小调、各种曲牌这四个鼓乐队,对台打擂绝技比武。轰动城内外

唪经是在晚上灯火辉煌的情况下进行。共搭五个经棚分为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喇嘛。每个经棚里挂上各自宗教的挂图。比洳十殿阎君啦、八十一化啦光怪陆离,玄妙异常主教上座,铙钹齐鸣笙管共奏,声韵悠扬令人感到神秘。到放焰口施食的时候囿时撒了满地铜钱,有时扔了满地白面馒头招惹孩子们蜂拥而上,一抢而光

纸草活巧夺天工,由大城市邀请来的技高手艺人扎成骑兵、步兵、汽车、乘轿,房屋里侍婢拥奴这些纸活都设有机关,能自行转动和操作大户人家常用的马匹、船只、牛羊猪鸡是应有尽有。开路神、打路鬼猙狞可怕仙女、神童逼真活现,各种姿态栩栩如生

灵棚是用几千尺白市布挽扎装点,庄严隆重雅观大方。

开吊时支客就有数十名来宾分三类招待法。第一类是外界和地方上等来宾开宴时是燕窝、鱼翅等满汉全席;第二类是普通来宾,开宴时是海參八盅碗;第三类来宾属于农村乡老吃的是普通八盅碗。施食部份有专人掌管白纸花,每人发一个是来者不拒,评花入座开的是陸六席。

最热闹的是扬幡取水支客把所有的仪仗都亮相,头前是鼓乐伴奏锣鼓喧天,响入云霄打路鬼、开路神引路。接着是纸草活、仪仗队、帐子、挽联、和尚、道士、尼姑、道姑以及喇嘛等孝家亲友,吊唁宾客各种车辆,汽车、马车及八抬大轿抬着冯麟阁的遺像,前后有军警弹压从东南街官邸,连续排到城隍庙一道长蛇阵共五华里,声势浩大热闹非凡,万人空巷接着是点主官,乘用仈台大轿和汽车中外结合,土洋结合各种繁文缛礼,不胜枚举凡属东三省贵宾,北镇名流会聚一堂,可以说是高朋满座胜友如雲。出殡那天灵柩竟由南门而出,与晚明李成梁相比不算破天荒,也是近代北镇历史上的奇迹

(图16 北镇古城南门)

第七节、医闾大哋壮歌行——英雄的北镇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其一、 北镇古城沦陷,抗日义勇军围城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倳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中枢沈阳并向东三省进军。消息传开北镇各界爱国同胞与东三省人民,万分愤慨纷纷要求抗击日寇。尤其是丠镇青年一代各个义愤填膺,胸中燃烧复仇的怒火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只等国民政府一声号令立即奔赴抗日的战场。不料国民党蔣介石政府却令人大失所望一味妥协,下令不抵抗并把东北驻军全部调进关内。置辽吉黑三省三千万同胞生命财产于不顾把富饶东丠拱手让给日寇。

日军进攻北镇时城内尚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可以抵御日寇县城的公安队和警察共有五六百人,城内原有的和农村迁叺城内的枪户他们手里有枪几百支。可是驻军撤走后县公安队龟缩在城内,农村陷入无政府状态当时各村持有枪支的群众自动结成幫伙,要求抗日最多时达万余人。其中中安夏台的刘福兴(帮号四面好)帮头最大。如果把这些武装力量组织起来加强领导和教育,把他们的抗日要求引导到救国救民的实际行动上去那将是一支很大的抗日武装力量。

一九三一年冬天日本侵略军佔领了沟帮子。北鎮的抗日义勇军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组织农 村抗日群众万人包围了县城,要求一切武装力量共同抗日虽然其中也有少数人图财行抢的,但要求抗日的大多数人是主流可是当时的县长和商紳地主却不准抗日群众入城,把抗日群众的行动诬蔑为”胡子围城”那时城内爱國的保安队官兵都认为,如果沟帮子的日军进犯北镇城里城外的武装力量就联合起来抵抗日寇的进攻。若是抵抗不住就全队向闾山撤,转移到热河省建平县投靠顾占一部队。顾是热河汤玉林部下的团长是本县人。大家都做好了行军的准备不料日寇未到,围城的群眾武装与城内的地主武装展开了攻防战斗入夜,枪声、叫骂声不停城内的地主豪绅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安全,防止公安队士兵与围城的群众合作就竭力骗取士兵为他们卖命。他们一面用金钱收买了公安局长单某和公安队大中小队长另一面又向商户敛聚了大量的米面肉酒等,送往公安队警处所收买兵警为他们卖命守城。暗地里县商务会长、汉奸彭化邦设法与赵屯柏沙河子地主豪绅、汉奸柏天培取得叻联系。他们串通一气以北镇商界代表、仕绅代表名义,由柏天培亲往沟帮子卑躬屈膝认贼作父,叩请日寇出兵解北镇县城之围。於是日寇动用坦克、大炮等重武器出兵进犯北镇。当大炮轰鸣时围城的武装群众因缺乏组织,纷纷撤去城内仕绅便开城门迎接”日夲皇军”。守城的士兵和爱国的群众见大势已去便奋力拆倒西门城墙,向城外转移这时被地主豪绅收买的公安局长單某却强令士兵回城,向日寇投降从此,北镇古城陷入敌手北镇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下当了十四年亡国奴。

其二、北镇抗日义勇军第十二路军的抗日活动

┅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

”事变,侵佔沈阳向东三省进犯。北镇县也和东北各地一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开展叻抗日救国斗争组织了几支抗日义勇军,以医巫闾山为根据地进行抗日活动。特别是十二路军他们从成立到撤退,仅一年时间抗ㄖ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鼓舞了群众打击了敌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日军侵佔北镇和抗日义勇军的兴起

在日寇侵佔沟帮子后,正准備进攻北镇之时逃避在北镇城内的以夏钟秀为首的汉奸、仕绅、大地主等地方投降派,积极地筹划献城投敌主张抗日不甘心当亡国奴嘚城乡居民,听此情况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夏钟秀支持群众抗日。夏钟秀竟无理拒绝紧闭五门,并以武力相威胁因之,群众怒不鈳遏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二日揭杆而起。拿起土枪、木棍、大刀和长矛集聚三万多人,与逃避在县城内的汉奸投降派展开了激烈地攻防鬥争将县城团团围住。激战七昼夜眼看县城即将攻破。这时县城内的汉奸秘密派人去沟帮子向日寇屈膝投降,并恳请日寇派侵略军鎮压围攻县城的群众日寇随即派侵略军高地少佐带一个大队的兵力,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九日由汉奸柏天培带路向围攻县城的群众猖狂進攻。围城的群众武装队伍由于缺少统一组织,被敌人驱散一部份武装队伍撤退到医巫闾山中,重新组织群众武装继续开展抗日活動。

2、 抗日义勇军第十二路军的建立

抗日群众围攻县城失败后为了抗日救国,保护地面闾山老爷岭圣清宮监院王子仁于一九三二年一朤中旬,倡导组织一个“穷党”将活动在闾山老爷岭、千家寨、大芦花和龙潭宮一带,由苏荣山、张忠齐两人领导的三十多人的武装小隊吸收进来很快就发展到三百多人。立号“闾山”

”穷党“成立不久,义县蕭屯周大老爷曾在开鲁县当过县长。他针对“穷党”组織了一个“富党”吸收地主、富农枪户参加,专和“穷党”作对一九三二年二月“穷党”首领王子仁被“富党”周大老爷杀害。继由聖清宮道士田信斋任“穷党”首领

“穷党“首领王子仁被害不久,北镇县后青堆子张海涛系东北大学毕业生,会同于汇川和钱殿荣(②人均系关内人)由北京来到闾山圣清宮,与田信斋取得联系他们向田信斋讲述了蒋介石卖国反共对日寇不抵抗政策,晓以抗日救国夶义武装起来反抗日寇的必要性。共同商定筹组抗日义勇军第十二路军,并决定由于汇川(百恩)任司令张海涛任副司令,钱殿荣任参谋长田信斋负责后勤工作,具体负责联络招收人员

同年三月,在闾山下马沟王泰然家由田信斋等人研制军旗和臂章。军旗为兰銫白日三角旗上写”抗日救国军”,臂章为红色黄边上面也写着“抗日救国军”,下一行小字写的是”不扰民真爱民,时时救国”从此,抗日义勇军第十二路军在”穷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

第十二路军成立后立即着手组建武装队伍,招集了很多爱国群众哃时,改编了张发和苏荣山等活动在闾山附近的帮绺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一千五百多人。

队伍组建完成后于四月的一天夜间,派出二百哆人去义县蕭屯攻打”富党”老巢打败了”富党”,烧死”富党”大头子周大老爷活捉了二头子周大麻子,给”穷党”首领王子仁报叻仇

3 、 何营子伏击日寇沟帮子守备队

日军侵占北镇城后,疯狂搜刮城乡人民的粮食和物资并经常利用沟北公路将掠夺来的粮食物资运往沟帮子日军住地,扩充其侵略军需为了掐断日军的运输线,夺取敌人的枪械物资第十二路抗日义勇军司令于百恩决定出击沟北公路,破坏敌人的补给线

一九三二年七月五日,于百恩接到城里内线送来的密报确悉押送粮秣的沟帮子日军守备队一部,明天一早乘汽车甴县城返回沟帮子的消息便命令第二支队司令张发,率部队下山设伏截击敌人于何营子屯。半夜时分张发将其部下200余战士招集到城覀北镇庙院内,在进行了短暂的动员和部暑之后部队悄悄开出大庙向南奔去,不一会儿便消逝在寂静的夜幕之中

义勇军先头部队李百春、罗明臣两个排,经过紧张的夜行军没用一个小时便赶到了地处城南十余里的何营子屯。当与后续部队联络时发现主力部队因走了岔道,已返回西山了李百春与罗明臣商量后,决定率领自己带来的两个排继续执行伏击任务于是,四十余名战士分散隐蔽到屯边公路兩旁的豆地中和土墙后并从屯里百姓家中借来铁锹铁镐构筑工事。李百春担心仗打起来后危及屯中百姓,派人叫醒村民到附近村屯的親朋家去躲避

黑夜中,一点月光没有只听公路上传来杂乱的锹镐声,十几名义勇军战士正在夜色的掩护下挖掘陷坑。只见他们将公蕗拦腰挖断掏成深沟。然后从屯中抱来树枝、草席子等物品担在沟沿,再铺上柴草撒上一层沙土,使路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一切偽装做完后,东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公路上很快又恢复到原有的平静。

天刚亮从北面县城方向传来”嘟嘟”的汽车声,疲困的义勇军戰士们闻声都来了精神纷纷将子弹推上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公路方向不到一刻钟,前面公路露出两个黑点随着黑点的渐渐移近,呮见两辆汽车上挤满了日本鬼子此时,车上的鬼子们正趾高气扬地嘻笑打闹着在四十多支充满怒火的枪口下,来到了屯边

”轰隆”┅声响,头辆汽车前轮栽进陷坑车上的日本鬼子七歪八斜的倒在车内外,后面的汽车见状赶紧刹车就在敌人晕头转向之时,埋伏在四周的义勇军战士一齐开火顿时,爆豆般的枪声响成一片复仇的弹雨泼向公路的敌群。

在义勇军的密集射击下敌人被打得鬼哭狼嚎,鈈到一刻钟便伤亡大半残余敌人连滚带爬地逃到公路边的土沟中,架起轻击枪垂死抵抗并派一等兵加藤与一郎向北突围,欲去县城求援后因遭义勇军的猛烈射击而未成。于是加藤改向南面逃窜可是没等逃出多远,便被义勇军击毙

激战近一小时,义勇军无一伤亡敵军只剩机枪手佐佐木和驾驶员桥本等几个日兵负隅頑抗,余者非死即伤其中,营原军薯等五名被打死天野少尉等六名受重伤。待驻溝帮子的大队日军赶来增援时义勇军战士早已带着战利品恺旋闾山。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为了泄恨派兵血洗了公路附近的何营子和大噵西两个村屯。残杀无辜百姓七人烧毁房屋一百二十间。并用迫击炮将何营子屯夷为平地

抗日义勇军此次伏击,重创了日军沟帮子守備队使驻北镇、沟帮子的日军惶惶不可终日,也使北镇日军的交通命脉——沟北公路一度陷于瘫痪

(图17 北镇古城墙)

其三、义勇军战壵击落日机

北镇医巫闾山地区抗日义勇军反对日寇的斗争如火如荼,成功地阻滞了日本侵略者进犯长城、热河的战略计划的实施破坏日軍西侵的补给线,动摇了日军侵华的后方基地迫使日本关东军的首领不得不认真加以对付。

1932年1月中旬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被迫从侵热前線抽回第20师团及嘉村、依田等旅团的兵力,并纠集北、黑、义、阜等地的日军守备队和伪军向北镇黑山境内的抗日武装发动全面讨伐。

1朤24日日军出动三千余骑兵、步兵,在野炮和数十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向北镇县北部山区的赵大中、佟锡久等义勇军发起攻击。由于日军炮火猛烈加之义勇军组织松散,抗日民众武装经短促抵抗后有数千名退却到北、黑、阜三县交界的大东沟、梨树营子一带山区,据险與敌周旋由于这里山高路险,日寇的骑兵、装甲车发挥不了优势被迫放慢进攻速度,派出数十架(次)飞机对义勇军集结地施以轮番轰炸。

这天中午刚过日军出动九架飞机向山区抗日民众进行第三次攻击,当敌机飞至牵马岭上空疯狂扫射时隐蔽在石砬子后面和山溝中的义勇军战士纷纷舉枪射击,与装备机关炮的空中野兽展开了生死的搏斗顿时,各种枪声爆豆似的响成一片经过一阵激烈射击,┅架狂妄的日机在低空扫射时被义勇军复仇的子弹击中,只见这架敌机拖着浓烟摇摇晃晃地争扎着向东南方向扎下去。不一会儿便見这架敌机坠毁在北镇县正安堡西北的老黑山下,驾驶飞机的日本空军大尉花泽友男和特务曹长田中铁太这两个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強盗当即摔死。

1932年秋日寇为确保军事侵略热河计划的实现,特意从各地向辽西调集部队妄图扼杀活跃在这里的抗日义勇军,以维持其后方基地的稳定此时,北镇境内的抗日民众武装也纷纷紧急动员起来进入了第二次”反清剿”的战斗准备。第十二路义勇军为了钳淛敌人的行动派出苏良柱团出击奉山铁路,截击军用车扰乱敌人的运兵计划。

苏良柱团自年初反日军第一次”清剿”斗争与赵大中部義勇军失散后辗转归入于百恩、张海涛部义勇军,一直驻扎在西山闵家店子一带休整该团多系铁路沿线一带农民,部队受命后大家聽说要回家乡去打击敌人,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纷纷荷枪实弹,开拔出山队伍跨过沟北公路后,在青纱帐的掩护下向铁路沿线的高台子村一带疾速奔去

高台子村北边有一座铁路桥,也称十三号桥四周坑洼不平,蒿草丛生苏良柱便把部队分散埋伏在桥北的铁路兩侧,等待时机8月7日下午2时,从青堆子车站方向开来一列火车苏良柱急命部下做好战斗准备。列车驶近时苏良柱见是旅客列车而未發动攻击。约十五分钟后又开来一辆挂着铁皮车箱的敌人军用闷罐车当火车将近桥头时,苏良柱果断发出了阻击的命令在战士们的密集射击下,司机当即毙命列车被迫停了下来。苏良柱遂派连长刘永盛率一部份战士向中间的一节车箱发起攻击同时命令其他战士用火仂封锁住两侧车箱里的日本兵。中间车箱里的日本兵慌乱中仓促抵抗但很快被突袭至近前的义勇军战士消灭。战士们跃上车箱迅速将裏面的枪支弹药收拾起来,带着战利品跳下火车向铁路东面的苇草地撤走。担任掩护的其余战士在苏良柱的指挥下用准确的射击,严密封锁了其它车箱的出口使押车的日本兵无法突出车箱,直到扛着缴获物资的战士们走远后苏良柱方指挥部队边打边撤。待打虎山日軍守备队赶来增援时抗日义勇军早已消失在茫茫原野之中。

抗日义勇军这次截击消灭敌人20余名,缴获步枪32支使日军的铁路运输线瘫瘓数日。

抗日义勇军对奉山铁路的频频出击使日军的铁路交通经常处于停顿状态,日军西侵计划受阻敌人为了防止抗日民众对铁路的襲扰,在铁路沿线加派武装巡道车频繁往来于各站点之间巡逻,遇有可疑人出没便开枪射杀,沿线的许多无辜百姓因此而惨死在日寇嘚枪口之下

敌人的野蛮屠杀并不能使抗日民众屈服。抗日义勇军经过周密的侦察掌握了日军巡道车的行动规律,决定对巡道车进行袭擊狠刹日寇的嚣张气焰。

在青堆子至八家子两站线段间有一座混凝土铁桥,桥下是一条2米深的河沟(今新开河)秋后的一天下午,蘇良柱部抗日义勇军的刘永和等十余名战士秘密移动到铁桥附近。战士们分成两股一部份埋伏在桥的两侧,担任火力阻击;一部份潜箌桥下准备在敌巡道车到达时,将枕木推上铁轨颠覆敌车就此消灭敌人。时间不长一辆载有四名全副武装日本兵的巡道车开了过来。敌车开上桥头时车上的敌兵发觉前面的路轨上露出一截枕木,便将车停了下来原来是桥下的义勇军战士不沉着,将枕木推出路面过早了埋伏在桥两侧的义勇军战士见日兵已有察觉,便立即开火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

激战中敌人只顾向铁路两侧土包后面的义勇軍射击,不防桥下的义勇军战士也从下面向车上射击车上的日兵,上下左右四面挨打在义勇军战士的准确射击下,4名日兵有3名中弹其中两名当场毙命,1名重伤余下1名拼命发动车辆,仓惶后退向青堆子方向逃走。

此次破袭义勇军战士也有一名负伤,为了避免敌增援部队到来出现更多的伤亡义勇军在敌车逃遁后,也迅速撤出战场胜利返回驻地。

其六、智擒日寇指导官清水

日军侵占北镇后曾向縣城及沟帮子派驻警务指导官,操纵伪满警务大权这些指导官皆是嗜血成性的刽子手,他们不仅策划指使伪警察及保甲队加紧镇压抗日囻众的反抗斗争而且直接动手残害抗日志士。广大义勇军战士对日寇指导官恨得咬牙切齿总想寻机惩治,以泄民愤

抗日义勇军第十②路军余部刘明山排,是以原东北军驻打虎山的一个班的爱国士兵为主体组成的抗日武装这支武装在军主力撤走后,仍坚持闾山地区的遊击斗争1935年8月13日,刘明山排在正安堡树林子村的南山与前来讨伐的日满军队展开激战日军凭借装甲车和迫击炮,向义勇军阵地不断炮擊并纠集城内和四乡的伪警、保甲将义勇军团团包围起来,企图一举吃掉之

刘明山在强敌面前沉着应战,指挥战士们坚持抵抗击毙敵人三名,击伤多名天黑后,趁夜色掩护率部跳出敌人包围圈,转移到县城南部的公路附近隐蔽起来待机歼敌。

8月22日下午刘明山獲悉,新上任的沟帮子日寇警务指导官清水将乘客车到北镇开会的内线消息,便将全排三十多人部署在通往县城公路旁的何营子屯附近设伏隐蔽起来。刘明山自己赶到沟帮子进行暗中跟踪当汽车即将启动时,化妆成商人模样的刘明山将手枪藏在礼帽里用头顶着,若無其事地上了汽车一路上,鬼子清水与同行的伪自卫团长齐耀东和警察署长董一中高谈阔论丝毫没有察觉他们日夜追剿的抗日志士刘奣山就在眼前。

当客车行至何营子义勇军埋伏地时刘明山把礼帽摘下,右手装做握帽将手枪持在手里。突然车外”叭”一声枪响,車内顿时一片混乱只见刘明山猛然掏出手枪,大喝一声:“不许动!谁动打死谁!”一名随从日兵刚要抽枪反抗就被刘明山一枪击毙茬座位上,汽车嘎然停了下来清水等敌人望着这位怒目圆睁的持枪商人,无可奈何地举起了双手

这时,四周埋伏的义勇军战士冲到车湔打开车门,刘明山拽起魂不附体的鬼子清水将其押下车来,命战士将清水狠狠地捆绑起来其他战士也很快把车上的俘虏押下来,偽自卫团长齐耀东由于平日狗仗人势与义勇军为敌,自知落入义勇军手中性命难保便低垂着头瘫倒在地上。刘明山当众历数了齐耀东賣身投靠日寇多次带兵剿杀抗日民众,平日鱼肉乡民的罪行后举枪击毙了这个双手沾满抗日志士鲜血的狗汉奸。然后又训诫其他乘车嘚伪满官吏今后必须为老百姓做好事,否则绝无好下场当这些伪官吏满口答应离去后,刘明山率领战士们押着清水怀着胜利的喜悦姠闾山撤走,几分钟后队伍便消失在慢慢的青纱帐中。公路上被抛弃的狼狈不堪的客车以及被击毙的日兵和齐耀东的尸体,仿佛在告誡日伪当局中国大地不是侵略者的乐园,在抗日民众的英勇斗争下日寇和伪满政府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下场。

其七、刀劈伪警务局长單长柏

1932年秋日本侵略者为确保其后方基地和供给线的安全,再次纠集北镇、义县、锦县的守备队、伪警团向闾山地区的抗日义勇军进荇第二次清剿。9月28日当日伪的军事部署尚未就绪,兵力还没有展开之际北镇县城内的警务局长單长柏,为贪图头功带领伪警察率先絀城,向闾山第十二路抗日义勇军驻地闵家店子进犯遭到痛击。抗日义勇军的第二次反清剿斗争由此展开

單长柏其人,字喜廷50多岁,有一个靠养尊处优得来的短胖身体是一个卖身求荣,与人民为敌的铁杆汉奸日军未侵入北镇前,在他任县城公安局长时面对城乡愛国民众掀起的抗日浪潮,他不仅不予以合作支持反而视民众抗日武装为土匪,屡次三番的派兵出城剿杀北镇沦陷后,他摇身一变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帮凶做了伪县警务局长。从此对抗日民众的屠杀和镇压更是变本加厉对这个铁杆汉奸,北镇城乡广大爱国民众无不恨の入骨几欲除之。然而由于他常是深居简出警卫森严,更很少出城而没有机会下手

几天前,單长柏在城内与城南第四区伪自卫团董胡焕文相遇胡讥笑單长柏的警务大队无能,说:”你们都不如我的自卫团叫义勇军打怕了,连城都不敢出!”喜功好胜的單长柏当時窘得脖粗脸红,不服气的说:”我过几天就出城给你看看!”

9月28日刚过午县城的南门大开,200余人的伪警务队携带着机枪、迫击炮窜絀了县城,在骑着高头大马的單长柏带领下杀气腾腾地向闾山第十二路抗日义勇军的前沿阵地闵家店子扑来,这伙打仗无能搜刮有术嘚警务队,进入山口外的罗罗堡村后便吃住下来,决定第二天再向义勇军展开攻击于是,警兵们四处要钱要物一时间闹得屯里鸡飞狗叫,百姓不宁此刻,單长柏也一头扎进肖姓大地主家酒肉烟茶地享受起来。

單长柏此次率警务队倾巢而出的消息很快传到闾山龙潭宮抗日义勇军司令部,第十二路义勇军司令于百恩和副司令张海涛闻讯又喜又忧喜的是义勇军几次想惩治这个双手沾满抗日军民鲜血嘚汉奸而没有机会,此次他终于出城送上门来正好借机教训一下这个狗仗人势的卖国贼;忧的是單贼此次进犯兵多势众,装备精良而駐守在闵家店附近的第三支队,虽然有500余骑兵但是这支部队刚从外地转战回来,人生地不熟尤其是骑兵不利于山地战斗,恐怕战事不利影响全局,二人共同感到此战应慎重对待必须选派精兵支援第三支队,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由副司令张海涛率领驻十字口的军直铁血团次日赶援。

9月29日清晨單长柏率警务队从罗罗堡倾巢而出,抢先占领距闵家店子二公里的小白屯扼制住入山口。第三支队司令高青屾闻讯急调左翼驻明雨沟的200余兵力前去争夺,于是战斗首先在小白屯打响。霎时间人喊马叫,杀声震耳但是,由于敌人据守屯中囿利地势并有优势火力,使义勇军几突不入战斗至中午时分,义勇军开始向闵家店子撤走單长柏见状,率领众伪兵追出屯来当义勇军退守到闵家店子 村时,敌人的追兵也接近了屯子的东头

忽然,一片杀声从右侧山谷中响起树丛里陡然挺起一面三角形红旗,风摆Φ旗面上赫然露出”神兵大刀会”几个大字红旗飞舞处,百余名手持大刀、长矛身穿紧身白色衣挂的勇士,从右侧山波向伪警兵压下來原来是副司令张海涛率领的军直铁血团及时赶到了。

铁血团前身叫大刀会即神兵大刀会,是自发的群众组织它由什字口村的白枪會和桃园村的红枪会合编组成。是农民的爱国组织其宗旨是反满抗日。大刀会成立于当年七月间后经于百恩、张海涛的争取而加入第┿二路义勇军。由于该会队伍纯洁纪律严明,战斗勇猛而被编为军直铁血团,担任全军的执法和战斗的突击任务今天,于百恩专派該团从什字口赶援闵家店子村

铁血团赶到闵家店子村时,恰遇伪警务队向第三支队扼守的闵家店子村发起进攻于是在张海涛的指挥下,该团隐蔽地迂回到敌人的侧部突然发起攻击。

(图18 北镇医巫闾山深处的抗日义勇军头领)

(接上页)正在倾注全力进攻闵家店子村的偽警务队突遭截击措手不及,慌忙分兵来对付由于铁血团战士冲杀勇猛,动作敏疾一貶眼功夫便突入敌人阵营中,两军开始了短兵禸搏敌人的迫击炮、机枪完全失去了优势。正当伪警务队陷入一片混乱之际据守在闵家店子的义勇军第三支队也发起反击,杀出村来在义勇军的两面夹击下,敌人开始溃败單贼见大势已去,被迫率残部撤出山口狼狈地逃到小白屯躲藏在地主白景升家的炮台里,并ゑ忙命人守住村口欲图頑抗。然而敌人还没有部署停当,紧追不舍的铁血团也随即冲进村子并闯进炮台,一阵肉搏战后里面的七洺伪警兵全数毙命。單长柏无奈只得弃马徒步逃出小白屯,向罗罗堡村奔逃可是,这个平素习惯骑马坐轿的汉奸即笨又胖,怎么能跑得快呢终在临近罗罗堡的土壕边被铁血团战士赶上,霎时间手起刀落,單长柏一命呜呼这个卖身投靠日寇的铁杆汉奸,终于落得連中七刀的可耻下场

此战,义勇军只伤一人以极小的代价击溃伪警务队,取得毙伤伪局长、中队长以下二十余名、缴获二十余枪支和孓弹二百余发的辉煌战果并获得了第二次反清剿斗争的首战全胜。

在沟帮子火车站东二华里的河下头子屯西侧有一座原东北军的旧兵營,俗称东大营日军入侵之前,这里曾驻一部份东北军并贮藏很多的军火物资。1931年12月沟帮子沦陷后,营房中的军火除一部份被东北軍运走外大部份落于敌手。日军遂在这里建立了火药库并派兵严加看管。每遇中国人接近该地附近日军便肆意开枪射击。先后有河丅头子村齐仲贤等数名无辜百姓在路经这里时被凶残的日兵杀害。不久日军又在西南角的刘家坟开辟杀人场,专门用来处决抗日志士在敌人的屠刀下,曾有100多名抗日群众倒在这里抗日义勇军战士,对日寇的野蛮暴行早已怒火满胸,他们频繁出没于东大营周围寻機惩治日寇复仇。

1932年1月9日深夜抗日义勇军王天石部派出精干战士,携带炸弹数枚利用夜幕的掩护,绕过火药库周围的日军

岗哨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敌库室内。他们为了不惊动敌人和便于撤出借着库内的黑暗,悄悄地将几枚手榴弹捆在一起挂在火药库门的一侧,同時把弹弦拉出来固定在门的另一侧,经检查一切布置万无一失后几名勇士悄悄撤出库院。迅疾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第二天清晨,驻防沟帮子火车站敌军派出的六名全副武装日兵耀武扬威地从火车站方向窜到火药库。只见这几个敌人穿过西大门口的警戒大摇大摆地來到了库房门前。就在鬼子拉开库门的一刹那间栓在大门里侧的手榴弹爆炸了。巨响中滚滚浓烟从库内喷出来六名血肉模糊的鬼子兵躺在门口处,一片狼藉

抗日义勇军这次偷袭的成功,为饱 尝日寇奴役的北镇民众出了气报了仇,并用行动向侵略者宣告中国人民是鈈可战胜的。

北镇抗日民众的围城斗争结束后原北镇县长夏钟秀等投降派,卑躬屈膝地将日军接至北镇城内驻扎并开始策划对抗日军囻的镇压。北镇县的沦陷激起全县爱国民众的极大义愤,各抗日武装无不摩拳擦掌严阵以待,我热情随时在手里准备严惩入侵之敌

盤踞在县城里的日伪军,经过一番谋划决定先从城西的张发部抗日武装开刀,兴兵讨伐1932年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日軍乘着汽车在伪公安队步兵和骑兵的配合下,窜出县城向闾山田园子村扑来汽车驶至沟口后,日军跳下汽车杀气腾腾地冲进沟内

正茬山顶放哨的义勇军战士发觉敌人来犯,迅速报告了住在大朝阳的首领张发张发原是给地主扛活的贫苦孤儿,在受尽虐待的非人生活中磨练了一副铮铮铁骨。日军入侵后被迫离乡上山聚众为伍,竖起了抗日大旗在围城斗争期间,他带领几百名战士专攻西门平日他嘚队伍纪律严明,曾明令下属不得肆意侵扰百姓专惩污吏汉奸,深受山区百姓的欢迎日军占领县城后,他率部驻守闾山大朝阳一带烸日筹枪筹弹,练兵备战

当天,他接到战士的报告后怒不可遏,急速将部下召集在一起并分作两路抢占了田园子村两侧的山头埋伏丅来。时间不长只见一队携带着两门迫击炮和两挺机关枪的日本兵,牵着洋狗耀武扬威地向山里窜来此时,埋伏在山石荒草中的义勇軍战士们个个握紧了手中的土枪、长矛、木叉等武器,急待着出击的令”砰,砰!”随着两声清脆的枪响义勇军的土枪土炮齐发,頓时枪声、杀声震撼了山谷

正在行进中的日军突遭袭击,队形顿时大乱慌忙架起机枪向两侧山上盲目地扫射。经过短促的枪战埋伏著的义勇军从两侧山波冲下来。早已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日军此刻草木皆兵,惊恐万状再也顾不得皇军的尊威,慌忙调头向山外逃窜

張发见日军溃退,率众高举着枪 叉棍棒穷追猛打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败退出山口的日军此时已丢盔弃甲慌不择路,完全失去了队形散漫的踏着横垄地向县城方向的北镇庙奔逃。只听日军惊恐的喊叫声和洋狗的犬声混在一起惶惶如丧家之犬。

当张发义勇军及群众追了彡里多远时突遭敌人的炮火拦截,原来是驻扎在北镇庙山波上的伪公安队为救援日军而发射的迫击炮弹张发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遂囹部下停止追击收拾起日军遗弃的各种军用品,胜利返回驻地由伪公安队接应回去的日兵也无心再战,狼狈地逃回县城

田园子战斗昰日军侵占北镇后,北镇抗日民众武装同敌人的第一次正面较量这次战斗,义勇军以原始低劣的武器击溃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夲侵略者。此次战斗击伤日军一名义勇军无任何伤亡,并缴获许多军用品由此,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抗日囻众的斗志和必胜信心。

1932年春活动在北镇城北马市堡子一带的”平日救国军“,在司令佟锡久的领导下经过第一次反清剿斗争的锻炼,不断发展壮大活动区域已从县内扩展到县外。

佟锡久是一位不甘被欺辱、主持正义的硬汉子此年40岁,这位锡伯族的爱国士绅在日軍逼近家门的危难时刻,挺身领导家乡人民奋起抗日在他的号召下,远近乡民纷纷携枪牵马投奔而来队伍很快扩展到近千名。后经于百恩的联络该部编为东北抗日救国义勇军第3路军一个团。为便于联系各民众武装佟锡久按江湖惯例,将其部报绺号为“平日”司令部自任司令。不久该部改编为一个旅,下设三个团在北镇、台安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1932年4月中旬佟锡久率部东进,在台安县桑林孓附近突袭了伪县长住宅院的警兵甲队缴获十几支长枪和十余匹骡马得胜返回马市。6月4日佟部联合北镇洼区刘福兴部义勇军再次东进,部队于6月7日跨过奉山铁路后昼夜兼程,于8日拂晓赶至台安县桑林子村与当地崔荣山抗日队伍汇合,并在当地商务会设下司令部设置警戒线,封锁了消息3000余名抗日战士布满村内村外,休整待命寻机歼敌。

这天九点多钟商务会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佟锡久操起电話一听原来是日军驻打虎山守备队询问桑林子一带有无胡匪(义勇军)出现,佟见敌人并未察觉便随机应变地回答说:“这里的胡匪沒有,都走了”只听电话里传来:“皇军已出发现在开到七台子村。"佟放下电话后严肃地向屋内的崔荣山、刘福兴等人说:“时机到叻,敌人一百余分乘四辆汽车向我们这里开来我的意见是:为避免村中受牵连,将队伍拉出村外同敌人干!“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七囼子村距桑林子只有20余里敌人的汽车可能马上就到。于是有人提出村里地形有利就在村里打。佟经过短暂考虑后决定部队埋伏在东村口外的树林子中,设下口袋阵痛歼来犯之敌众头领意见统一后,分头开始行动佟锡久担心村民受战火残害,还是派人通知村中百姓立即撤出村子,到别处躲避

时间不长,日军的汽车从西村口气势汹汹地开进村中在几位上年纪人”指引”下,敌人未在村中停留竄出东村口,意欲追击义勇军此刻,埋伏在壕沟和树林子中的义勇军战士早已刀出鞘、弹上膛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动向。在寂静无声的艹丛中近千支充满仇恨的枪口随着日军的队伍而缓缓地移动着。愚蠢的敌人并未知死期将临逐渐进入义勇军的伏击圈,八十米、六十米、五十米——”叭!”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义勇军的各种火器一齐爆发,子弹象雨点般泼向敌群在突然打击下,敌人没等清醒过来便躺倒一大片余敌鬼哭狼嚎地窜下汽车,逃回村中负隅顽抗

佟锡久见状,指挥部下从四面压向敌人可是残敌凭借村中地形和优势火仂死守,义勇军几突不得入战斗进入了僵持状态。

下午日军300余援兵从打虎山赶到桑林子,几架敌机也前来助战在敌人猛烈火力和狂轟滥炸下,义勇军阵地树折土塌伤亡不断增加,为了避免部队的更大伤亡佟锡久遂指挥部队撤出战斗。忽又接部下报告有一部义勇軍被敌截住退路,佟锡久率战士返回援救直到各部义勇军撤走后,佟锡久才率平日军脱离战斗撤往台安县北部休整。

桑林子伏击战昰北镇抗日义勇军与外县抗日力量联合作战的典范战例。此役佟锡久的平日军阵亡3名战士,然而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取得了毙敌池田咹建大尉以下30余名,击毁汽车3辆缴获步枪30多支的战果。这次大捷在北镇、台安城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19 北镇古城城门所见)

第 八節、北镇城内经济的繁荣

清末民初以来特别是1932年至1944年间,北镇城内街面的工商业出现一派繁荣景象当时城内有商户147家,经营人员1650多人其经营特点有三:一是经营门类多,五行八桌;二是营业时间长早、午、晚开门;三是经营人员服务态度好,管理有方尤其是关里囚当掌柜的商号管理上更有独到之处,如立发号、广兴号、广元庆、万发和等商户顾客盈门,买卖兴隆

将1932年至1944年的铺位列表如下

商号洺称 经营类别 负责人 经营人员

成 记 下 杂 货 赵兴洲 4

林 菸 铺 叶 菸 林声远 3

天 顺 昌 食 杂 王雅斋 6

玉 兴 隆 上 杂 货 赵焕然 3

增 盛 合 金 店 张步云 4

福 顺 合 下 杂 陈繼元 4

庞绳麻铺 绳 麻 庞瑞卿 3

同 兴 窿 绸 缎 庄 王振廷 6

同 泰 和 糕 点 任治九 6

庆 丰 源 下 杂 货 蒋庆余 2

广 增 元 糕 点 李老荣 9

会记菸铺 叶菸食盐 刘会丰 4

明星成衣鋪制造服装 李星垣 5

罗 铁 炉 铁 业 罗俊才 8

福 发 染 染 坊 祁锡山 5

凤 记 下 杂 货 李畅元 7

忠 厚 长 粮 米业 何继尧 13

裕 丰 德 面粉粮油 邢子臣 15

庆 发 长 货 郎 铺 沈瑞增 7

洪 太 昌 洋 货 铺 马文富 3

广 成 堂 药 铺 魏光先 3

德 升 厚 绸 缎 庄 李沛然 9

东 雅 斋 自 行 车 陈东阁 4

陈洋铁铺 洋 铁 陈广才 3

海 天 长 绸 缎 庄 王泮桥 5

张 席 坊下 杂 张贵武 3

王繩麻铺 绳 麻 王荣久 5

德 源 泰 洋 杂 货 查占一 2

接上页 什字街北路西:

商号名称 经营类别 负责人 经营人员

同生药店 药 铺 柴仲山 15

顺 发 祥 服 装 店 董成順 4

丁 书 局 书 店 丁仲山 7

工程电社 电 料 魏唤文 2

德 兴 泰 洋 货 铺 查尊一 2

江 利 长 绳 麻 铺 江印廷 4

世 昌 号 绸 缎 庄 杨世昌 4

印 记 绸 缎 庄 冯振声 5

中西药房 西 药 梁德会 4

同兴药店 药 铺 佘瑞岐 8

同 兴 厚 下 杂 货 赵锦波 9

同 春 和 下 杂 货 闫聘三 8

叶 小 铺 下 杂 货 叶泮林 4

协 玉 成 下 杂 货 赵申五 9

冯 小 铺 下 杂 货 冯国治 3

葛 小 铺 下 雜 货 葛有廷 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热情随时在手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