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晚期症状, 是由于孕妇血糖过高怎么办,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你好,肾虚性功能障碍可以选用中成药肾宝合剂和金锁固精丸来调理,注意休息。多食一些具有补肾固精作用的食物,如牡 蛎,胡桃肉,栗子 ,甲鱼,猪腰等。 祝你健康。
大家还关注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关于糖尿病你又知道多少?
 来源:&&   |
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其患病率在我国逐渐增高。那么糖尿病有哪些症状?糖尿病的危害你又知道多少?身边有人得了糖尿病又该如何治疗?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比非糖尿病失明者多25倍,每30秒,就有一糖尿病人失去腿,每7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调查发现,我国的糖尿病是最早,最多,也是最严重的。而且病程较长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存有并发症。那么糖尿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
多发病在30岁以下,但也可以在成年甚至老年发病,此型患者起病较晚,病情较重,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重者昏迷有些病人通过胰岛素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个别病人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不用胰岛素治疗。()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
多发于成年人或老年人,患者起病较慢,病情较轻,体型多肥胖,血桨胰岛素水平可稍低、正常或偏高,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很高,约占糖尿发病人数的90%左右。()
3、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
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5.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比非糖尿病失明者多25倍,每30秒,就有一糖尿病人失去腿,每7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调查发现,我国的糖尿病是最早,最多,也是最严重的。而且病程较长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存有并发症。那么糖尿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1.对心脑血管的危害: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就是心脑血管。由于血糖升高从而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
2.对肾脏的危害:糖尿病是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异常升高的原因,它促进了糖尿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最终的结局是尿毒症。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供血不足可而引发肢端坏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导致残废,甚至会截肢。
4.对眼球的危害:糖尿病患者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老年性白内障外,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
5.急性并发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半数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脱水严重,有时可因偏瘫、昏迷等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死亡率高达50%。
6.对物质代谢的危害: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7.感染:常见有皮肤感染反复发生,有时可酿成败血症;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外阴瘙痒、甲癣、足癣、泌尿道感染。
8.对神经的危害:周围神经病变朱涛体现在四肢末稍麻木、冰冷刺痛等;而植物神经病变主要体现在无汗、少汗或者多汗等。
9.乳酸性酸中毒危害:患者多有心、肝、肾脏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饮酒、大量服用降糖灵史,症状不特异,死亡率高。
1.饮食:患者在控制能量摄入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能量50%―55%应来源于主食,20%―30%来自于蛋白质,10%―20%来自于脂肪。如果脂肪量超过30%,就是不健康的饮食。不要吃含油过多的食物,并注意控制饮食量,不要没有节制地吃东西。
2.运动: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以不疲劳为度”,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尤其是太极拳和散步,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如果散步,最好保证每天半小时到45分钟。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人,则要注意适量、适度运动,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项目。
3.药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加入药物治疗的环节,而且要“早控制”,要积极控制血糖,实现血糖达标。此外,高血压病人要服药控制血压,高血脂病人要服药控制血脂。为了预防冠心病,有时还需要加用其他药物。
4.心理: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愿接受、不能正视自己的病情,采取“鸵鸟”政策,从而延误了治疗时间。向红丁说,还有一些糖尿病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患上了抑郁症。因此,在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糖尿病饮食的第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控制饮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低糖其实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导致血糖上升的食物,那么糖尿病人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呢?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苦瓜、南瓜、黄瓜、山药、燕麦、柚子、玉米面、西红柿、西瓜、苹果、荞麦面、草莓、芹菜、牛奶、樱桃、瘦肉、青菜、绿豆。
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
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36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的触发下发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能量摄入增加和运动减少等)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将更快(预计到2025年可能增加170%),呈现流行势态。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第3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目前总的状况(不论是国内和国外)可简单概括为“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并发症和致残率高,费用高;认知率低,诊断率低,控制率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相当艰巨。 据WHO最新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超过1.77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7亿。糖尿病患病率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印度、中国和美国。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凶手之一,并且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趋势。
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遗传因素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与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原分子存在于全部有核细胞的表面,负责递呈外来抗原给cd8的t淋巴细胞;ⅱ类基因区域主要包括hla-dr、hla-dq和hla-dp3个亚区,分别编码dr、dq和dp抗原,存在于成熟b淋巴细胞及抗原递呈细胞表面,负责递呈抗原给cd4细胞;ⅲ类基因区域编码包括某些补体成分在内的一些可溶性蛋白,如c2c4a、c4b、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热休克蛋白(hsp)等。hla通过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限制,参与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和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在识别自身和异己、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可见,hla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已证实某些hia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强烈的相关性。在一个有1型糖尿病的家族中,相同hla抗原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为5%~10%,而非hla相同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不到1%。在高加索人口中,95%1型糖尿病患者拥有hla-dr3或hla-dr4,而非糖尿病者为45%~50%;hla-dr2对避免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hla-dq基因是1型糖尿病易感性更具特异性的标志,决定b细胞对自身免疫破坏的易感性和抵抗性。有报告在伴有1型糖尿病hla-dr3的病人中,几乎70%发现有hla-dqw3.2,而保护基因hla-dqw3.1则出现在dr4对照者。研究发现如果两个等位dqβ链的第57位被天门冬氨酸占位,一般将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若两个等位点均为非天门冬氨酸则对1型糖尿病强烈易感,hla-dqa1链第52位精氨酸也是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hla-dqβ1链57位为非天门冬氨酸纯合子和hla-dqa1链52位精氨酸纯合子的个体患1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最高。dqβ链的45位氨基酸对抗原决定簇的免疫识别为dqw3.2而不是dqw3.1。上述发现可能解释hia-dq和hla-dr位点的联合出现较单独出现表现对1型糖尿病有更高的危险性。 hla与1型糖尿病亚型:按照hla表现型对1型糖尿病亚型化,对临床和病因的区别是有意义的。一般认为若hla表现为hla-dr3/dr3将导致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而hla-dr4/dr4代表原发性环境因素为主要诱因,结果为继发性自身免疫反应。伴有hla-dr3的1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桥本甲状腺炎等),并以女性多见,起病年龄较大。而伴有hla-dr4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其他免疫内分泌疾病几乎无关,以男性多见,起病年龄较轻。有报告745例1~19岁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la分型显示:hla-dr3患者较hla-dr4患者起病时病情较轻,酮尿轻,随后部分缓解的倾向大。 2.环境因素 1型糖尿病发生常与某些感染有关或感染后随之发生。常见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但病毒感染后,糖尿病发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决定。若两个人(如同胞兄弟或姐妹)暴露于同样的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病毒抗体的相同升高,然而糖尿病可能仅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这可能是由于内在的遗传易感因素的差异。易感性可能意味b细胞对某一病毒特定剂量的敏感性;或对某一表达在b细胞病毒抗原或轻微b细胞损害过程中释放的自身抗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倾向性。 最近有一些研究报告出生后3个月内用牛奶或牛奶制品配方喂养的儿童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引起不少关注。研究认为牛奶中某些蛋白质成分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如牛血清白蛋白,已在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检测到针对牛血清蛋白的抗体,该抗体能与胰岛b细胞溶解物中的分子量69000蛋白质发生沉淀。抗体的产生被认为是由于婴幼儿肠道通透性允许蛋白质进入循环,循环中的牛血清白蛋白引起淋巴细胞致敏,发生与胰岛b细胞69000蛋白质交叉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最终导致b细胞破坏。另2种蛋白为β乳球蛋白和酪蛋白,亦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有推测应用较高热量配方的牛奶喂养婴儿可在幼年期引起胰岛素分泌升高和胰岛b细胞抗原递呈作用增强。但也有认为牛奶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不明确,有关牛奶蛋白作为1型糖尿病的始发因素仍有较大的争论,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3.遗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某个体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程度不一。有关环境因素如何启动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仍不完全清楚,一般情况下,人类l型糖尿病需要易感性的遗传背景,即一些环境物质诱发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b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假说:一旦环境因素对b细胞的损害超过个体遗传决定的b细胞损害的耐受程度,此时便发生1型糖尿病。具体见图1。
环境因素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特异或非特异性损害b细胞。遗传因素起到允许作用和决定b细胞最初损害自身免疫启动的易感性。罕见的情况是:特异性b细胞毒物质跨过自身免疫导致b细胞大量受损。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反复的b细胞损伤在遗传易感的个体中诱发继发性抗b细胞自身免疫;如此自身免疫亦可能在无环境因素的参与下而自发发生。b细胞死亡的最终共同途径可能来自产生的过多氧自由基或no对b细胞的破坏。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现一般认为是具有强烈的遗传或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环境因素有肥胖、活动量不足和老龄化等。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虽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伴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
现一般认为1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由细胞免疫介导。有作者提出其发病模式:任何来自外部或内部环境因素(营养、病毒、化学物质、il-1等)将导致b细胞抗原的释放或病毒抗原表达于b细胞或与b细胞抗原具有相似性,上述抗原可能被位于胰岛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摄取,加工为致敏抗原肽,进一步活化抗原提呈细胞,结果产生和分泌大量细胞因子(il-1和tnf等),此外,拥有受体的特异性识别致敏抗原肽的t辅助细胞(cd8淋巴细胞)出现在胰岛,并诱导一系列淋巴因子基因的表达,其中之一如tnf,将反馈刺激抗原提呈细胞增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亚类分子、il-l和tnf的表达。另外,巨噬细胞谱系(在胰岛内)外的其他细胞亦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由tnf和干扰素(ifn)强化的il-1通过诱导胰岛内自由基的产生而对b细胞呈现细胞毒作用。随着b细胞的损害(变性)加重,更多的致敏性抗原被提呈到免疫系统,出现恶性循环,呈现自我诱导和自限性的形式。胰岛产生的il-1可诱导自由基的产生明显增加(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自由基等),另外,il-1、干扰素-γ(inf-γ)及tnf-α等还诱导b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no)合成酶合成,致no大量产生(no衍生的过氧亚硝酸对b细胞亦具有明显毒性作用),加之人体胰岛b细胞有最低的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因而b细胞选择性地对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特别敏感。氧自由基损伤b细胞dna,活化多聚核糖体合成酶,以修复损伤的dna,此过程加速nad的耗尽,最后b细胞死亡。另外,自由基对细胞膜脂质、细胞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亦具有很大的损伤作用。此外,在上述过程中,淋巴因子和自由基亦招致cim4t淋巴细胞趋向损害部位并活化之,同时巨噬细胞亦提呈病毒抗原或受损b细胞的自身抗原予cd4淋巴细胞,活化的cd4细胞进一步活化b淋巴细胞产生抗病毒抗体和抗b细胞的自身抗体,亦促进b细胞的破坏。 现已基本明确l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选择性破坏所致。已证实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及其病程中,体内可检测多种针对b细胞的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和胰岛素瘤相关蛋白抗体等。 1.胰岛细胞抗体 bottazzo等于1974年首先描写了1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抗胰岛细胞抗原的抗体,并可用免疫荧光进行检测,此法除微小的修改外,一直沿用至今,近来亦可通过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对此类抗体进行检查。临床研究报告:一般普通非糖尿病人群ica阳性率小于3%,而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为60%~90%。ica分为胰岛细胞质抗体和胰岛细胞表面抗体。但胰岛细胞表面抗体的检查很少应用在临床,因临床很难获得新鲜的胰岛或胰岛素瘤细胞标本,而胰岛细胞质抗体检查比较简单并已标准化,因而在临床广泛使用。胰岛细胞抗体的阳性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降低,80%~90%的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细胞质抗体在起病2年后消失;10%~15%的患者持续存在超过3年。在相似病程情况下,抗体阳性者常伴:①甲状腺和胃的自身抗体;②其他自身免疫内分泌病;③有强烈的其他自身免疫病的家族史;④女性多见;⑤与hla-dr3/b8强烈相关。但也有报告1型糖尿病起病后3年62%患者体内ica阳性者,未发现上述的差异。 ica在临床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且ica的检出与随后临床1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性增加相关,高滴度(如>80jdf单位)的预报价值明显高于低滴度(如<20jdf单位),ica持续阳性者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过性阳性者。前瞻性研究报告:icas滴度在4~9jdf单位和大于20jdf单位的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5年内分别约5%和35%需使用胰岛素治疗,而10年内依赖胰岛素者达60%~79%,ica持续高滴度阳性在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有较好的预报价值。但临床研究亦发现少数高滴度icas者,胰岛b细胞功能可持续数年保持稳定,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现已有小范围临床报告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烟酰胺可明显预防或延缓高滴度ica阳性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进展为临床显性1型糖尿病,大范围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另外,临床亦可见在相当比例(10%~20%)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检出ica,此类患者最终有80%~85%在若干年后需要胰岛素治疗,而ica阴性的患者仅有15%。现认为伴ica阳性的临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实际上可能为“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1型糖尿病的范畴),先前曾被描述为“1.5型糖尿病”或“缓慢进展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piddm)。另外,此类患者抗gad亦常呈阳性。其特点:①起病年龄常>15岁;②以非肥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起病;③病初可用饮食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治疗;④常在1~4年内发生口服降糖药物失效或对糖尿病酮症易感而需依赖胰岛素;⑤ica阳性、抗gad-ab阳性、c肽水平低及hla-dr3/4等。对于“lada”患者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延缓其体内残存胰岛b细胞的破坏。 2.抗-gad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脑与胰岛组织内。近年来发现其有两种异构体形式,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5000(gad65)和67000(gad67),并显示gad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64000蛋白抗原有许多共同的理化特征。一些研究联合鉴定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与疾病有关的自身抗原之一64000蛋白就是gad,gad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的主要自身抗原。gad抗体(gaas)的测定方法远比抗-64000蛋白测定简单实用,因而渐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临床价值与ica相似,但其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ica高。在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1型糖尿病临床前期的个体中,gaas阳性,而ica和iaa有时阴性;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gaas阳性率为75%~90%,在病程长(3~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仍可达60%~80%。gaa的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尤其是对lada早期识别有重要价值,并可在1型糖尿病的亲属中预测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目前临床用于gaa检测的方法有免疫沉淀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荧光法等多种方法。 3.胰岛素自身抗体(iaas) iaa,即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可出现于未用外源性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临床前期患者中,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iaa阳性率为40%~50%。现有的方法尚不能将iaa从胰岛素治疗所致的胰岛素抗体中区别出来。同时,1型糖尿病诊断后,iaas的自然史尚未被调查。iaa的产生可能是原发性的,来自于b淋巴细胞的异常克隆,或者为胰岛b细胞破坏后所致。胰岛b细胞的损伤可能导致结构改变了的胰岛素释放,并被体内免疫系统当做异物;或者胰岛素原或更早生物合成的前体在b细胞破坏时被释放出来而作为抗原;有报道胰岛素免疫反应活性(可能为胰岛素原前体)存在于b细胞质膜上,另外,与胰岛素无关的外来抗原分子的相似性亦可导致体内产生iaas。像icas和gaas一样,iaas在预报1型糖尿病中也是重要的。iaa滴度为预报1型糖尿病发病时间公式中的一部分,该公式考虑到高危人群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将发生1型糖尿病的时间(年)=1.5 0.03×静脉葡萄糖耐量(1min时胰岛素和3min时胰岛素之和)-0.008×(iaa滴度),但尚需进行大系列前瞻性研究对此公式予以评价。年龄与iaas呈负相关,iaas常见于儿童中,且常呈高滴度。有认为iaas出现在比较年轻非糖尿病个体中比出现在成人中更能反映胰岛b细胞破坏较快和较快地进展至1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iaa主要是igg,偶见为igm。。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7.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累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如心血管、脑血管、肾血管和四肢大血管)、微血管(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如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等)等。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累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如心血管、脑血管、肾血管和四肢大血管)、微血管(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如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等)等。
1.尿糖 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相反,妊娠期妇女及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亦可出现糖尿。糖尿的检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铜的还原反应)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坏血酸、先锋霉素、异烟肼及水杨酸盐等药物的影响,呈现假阳性,且操作比较不方便,现已渐被淘汰;葡萄糖氧化酶法由于酶仅对葡萄糖起阳性反应,特异性较强,但当服用大剂量抗坏血酸、水杨酸、甲基多巴及左旋多巴亦可出现假阳性。尿糖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一般仅用作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和提示可能为糖尿病而需进一步检查的指标。尿糖的影响因素除考虑肾糖阈及某些还原物质的干扰外,还常受尿量多少及膀胱的排空情况等影响。 2.尿酮 尿酮体测定提供了胰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将或可能已存在酮症酸中毒,提示需进一步行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尿酮体的测定采用硝酸钠与乙酰乙酸反应,形成了一种紫色物质,提示尿酮体阳性。但以硝普钠为基础的反应不能测出在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中在数量上占主要部分的β-羟丁酸。有报道使用含巯基的药物如卡托普利时,可产生假阳性;而如尿标本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则可产生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其他急性疾病或严重应激状态时,以及妊娠期间,或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时,应进行尿酮体检查。 3.尿白蛋白 尿白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肾脏的受损及其程度。 4.尿c肽 c肽与胰岛素都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出来的,由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物。测定c肽的浓度,同样也可反映胰岛b细胞贮备功能。
目前无相关资料。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了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建议将糖尿病fpg≥7.8mmol/l(140mg/dl)的诊断标准降至7.0mmol/l(126mg/dl),继续保留ogtt或餐后2h血糖(p2hpg)≥11.1mmol/l的诊断标准不变。原因: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fpg≥7.0mmol/l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②fpg≥7.8mmol/l与ogtt或p2hpg≥11.1mmol/l两者在反映糖尿病血糖水平时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发现,几乎所有fpg≥7.8mmol/l的患者其ogtt或p2hpg均≥11.1mmol/l,而约25%ogtt或p2hpg≥11.1mmol/l患者其fpg未达7.8mmol/l,说明fpg≥7.8mmol/l的标准反映高血糖的程度高于p2hpg反映的水平,而修改后的fpg≥7.0mmol/l与p2hpg≥11.1mmol/l,两者基本一致。将fpg由7.8mmol/l降为7.0mmol/l的诊断已于1999年得到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和亚太地区糖尿病政策组的确认,并建议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标准。但多数研究认为ogtt 2h后血糖≥11.1mmol/l仍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新的标准强调以fpg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性,并可应用于糖尿病的普查,但其所获得的糖尿病患病率偏低。来自美国年龄为40~70岁的人群研究报告,在无糖尿病病史的人群中仅应用fpg作为诊断标准所得的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应用1985年who诊断标准(fpg p2hpg)所得的患病率(4.36%∶6.34%);fpg的重复性优于p2hpg,且其简便易行、经济并易被病人所接受,同时又避免了1985年who标准中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又小于7.8mmol/l的患者被漏诊,在临床实践中更有利于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防治慢性并发症。值得一提的是仅查fpg不十分适合于糖尿病高危人群(40岁以上、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人群)的筛查,如仅查fpg可能使相当部分igt患者漏诊,因一些igt患者fpg可能正常(有研究报告70%~80%的igt患者fpg可正常),建议采用ogtt。见表2。
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特点: 1.fpg简单方便,重复性较好,特异性高,适于糖尿病普查。但临床如仅查fpg可使一部分igt和轻症糖尿病患者漏诊,也不适合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普查和糖尿病的预防,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建议采用ogtt。fpg≥7.0mmol/l时,95%的患者p2hpg≥11.1mmol/l,多数报告fpg≥7.0mmol/l,约<5%的患者其p2hpg<11.1mmol/l。以p2hpg≥11.1mmol/l为诊断糖尿病,一些患者fpg可能小于7.0mmol/l。fpg正常不能排除igt,甚至不能排除糖尿病。 2.进一步行ogtt,如p2hpg<7.8mmol/l,为单纯ifg性;若p2hpg7.8~11.1mmol/l,为igt(ifg预报igt的特异性为92%,敏感性为28%);约8%正常糖耐量(p2hpg<7.8mmol/l)的患者为ifg,但大于70%的igt患者fpg<6.1mmol/l;ifg亦是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代谢阶段,并作为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与igt有同等重要的临床意义。 3.“空腹”指至少8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随机血糖”指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有认为餐后1h较妥。 4.临床诊断糖尿病以ogtt为首选,流行病学调查以fpg为首选。 5.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将空腹血糖正常值由6.1mmol/l降至5.6mmol/l,有待进一步评价。 糖尿病的诊断程序见图2。
目前无相关资料。
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包括: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保障(儿童患者)正常生长发育,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预防各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和伴随症的发生,延长寿命,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在获得上述目的的同时,不应过多限制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治疗的原则为:持之以恒、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包括高血糖的控制,尚需同时针对一些合并症(如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和各种并发症等采取综合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疗一般包括合理运用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使糖代谢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hba1c<7.0%或6.5%;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h血糖8~10mmol/l,hba1c<9.0%;超过上述值为血糖控制差。
1.糖尿病是一种尚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运用好现在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2.糖尿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甚至引起死亡。这些并发症中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可以治好、有的可以改善、有的发展相当缓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与否,直接或间接地与糖尿病控制好坏有关。 3.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一发现有糖尿病就已经有了糖尿病并发症。 4.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除与高血糖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过少参加体力活动、饮食结构、遗传等。在这些因素中,有的完全可以控制,有的可以部分控制,有的则不能控制。控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1.一级预防 是指针对糖尿病易感个体或整个人群进行的非选择预防,主要指通过改变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防止或降低糖尿病发生的一切活动。如适当限制能量摄入、避免肥胖、促进体重正常和鼓励进行较多的体力活动等。该项预防措施的实施一般需要国家、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国策,发动广大医务保健人员和利用大众媒介广泛彻底地进行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倾向性疾病,目前已发现20多个候选基因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β3受体基因及线粒体基因等与2型糖尿病有关联,上述候选基因与2型糖尿病关联的研究为我们在群体中进行发病风险预测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为我们防治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有关1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有作者建议对伴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和(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采取免疫(如环孢霉素及6-巯基嘌呤等)和自由基清除剂(如烟酰胺)干预治疗以达到防止或延缓1型糖尿病的目的,目前已处于初期探索和研究阶段,但这标志着预防1型糖尿病新纪元即将到来。 2.二级预防 以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40岁以上肥胖或超重及妊娠糖尿病等)为普查对象,对早期发现的隐性2型糖尿病及糖代谢紊乱的[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或(igt ifg)]人群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管理,防止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点是预防或延迟糖尿病前期阶段的人群(包括igt或ifg或igt ifg)向2型糖尿病进展。目前广泛认为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过渡阶段,有时亦称为“糖尿病前期”(prediabetic phase)。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研究报告认为,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都要经过igt阶段。从全球来看,igt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间存在很大差异,范围为3%~20%。与2型糖尿病一样,igt的发生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与体重增加或肥胖及体力活动缺乏有关,2型糖尿病的阳性家族史是igt的强危险因素,另外,胎儿宫内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和出生1年后体重偏低者亦预示其今后在40~60岁发生igt的可能性增高,此外,有认为血甘油三酯增高与igt有关,但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我国igt患病率为2.5%~4.2%,各国igt患者中,每年有2%~14%可能转变为2型糖尿病。一般文献报告5~10年间,igt患者19%~60%将转变为2型糖尿病。有资料报告我国igt转为2型糖尿病的年转变率为7.7%~8.95%。另一方面,研究还发现,igt患者除糖代谢异常,还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高甘油三酯、hdl-胆固醇降低、ldl-胆固醇升高)、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升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活性降低)等,从而致高血压、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升高。有鉴于此,目前对igt人群的干预治疗已被提到重要地位,主要目的是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现国内外许多糖尿病研究中心已将对igt人群的干预治疗列为主要的课题进行多中心协作研究。干预治疗主要包括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两方面。 (1)行为干预:包括限制总热量摄入,降低饮食中脂肪(<30%),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0%);增加复杂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和纤维素含量;戒烟、戒酒或减少饮酒;增加体力活动,加强有氧运动;降低体重(>5%)或保持体重正常。干预成功越多,向糖尿病的转化率越低。增加体力活动对igt患者明显有益,如提倡骑自行车或提前一站上下班增加步行距离和少乘电梯等。eriksson等曾对181例igt男性前瞻性对照观察6年,结果显示:鼓励进行常规运动组,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6%,而非干预组为28.6%,相对危险性为0.37。一般情况下,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法常同时进行。芬兰的tuomilehto等对522例igt患者随机分为饮食运动干预组(个别指导,减少总脂肪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和运动量,目的是降低体重)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2年,4年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累计发病率为11%,对照组为23%,试验期间干预组igt患者糖尿病的危险性下降58%。国内来自大庆的调查资料显示,饮食加运动可使igt向2型糖尿病的转化率减少50%。 行为干预方式是基础,安全有效,但其长期实施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影响了其远期的干预效果。可有如下表现: 说了,但未听见。 听了,但未理解。 理解了,但未接受。 接受了,但未付诸行动。 行动了,但未能长期坚持。 (2)药物干预:由于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实践中患者常难以持之以恒,依从性欠佳,其长期干预的效果有限,故近年来药物干预igt渐受重视,主要包括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干预的前提是药物本身无毒性,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血糖过高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