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很压抑,不晓得什么意思用什么办法治疗口臭,想听听各位的建议

[转载]泻脾除秽汤治疗口臭(口臭方集锦)
口臭方集锦
口臭方---甘露饮:
&& A.甘露饮
枳实 甘草 各5克 焦山楂
勾丁各15克。【A方尤效佳。】
《验证病案》:关于口臭一症的治疗,临床上要分二个方面。一是龋齿造成的:一是肠胃积热造成的。这里指的是后者,胃肠积热一般都是用清胃散或玉女煎,但是临床上都达不到百分之百有效,但有一方可以做到,这就是甘露饮。
忆2008年7月有一天,乐仁堂大药房附近空军家属院一少妇,朱玉娜女士经人介绍找到我,说别得毛病都没有,就是口臭,请开中药治疗一下。刻诊:三十一二岁,面色红润,能吃能喝,舌淡白胖大,苔厚腻,双关脉滑大,大便不干,小便不赤热,略有饭后微胀,余无它症。看到舌淡胖大厚腻加微胀,我先辨证为脾虚湿盛郁积化火,开出了平胃散加二陈汤加四君子汤,五付。一周后,朱女士再诊,说前五付药无效,仍然是晨起口臭,请尽快解决此症,天天口嚼口香糖也不是个办法,想参加个社交活动都不便。
看到朱女士焦急的样子,我觉得先前辨证有误,应该舍舌取症,直接用口臭专方甘露饮。又是五付,一周后,朱女士喜形于色奔来告诉我,嘴不臭了,要求巩固。以后又吃了二十多付甘露饮,口臭彻底治愈。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口臭甚多,大多三五付即效,有时也将上二方合用,效果亦可。但后方不如甘露饮效佳。
此方乃从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书中学来,张步桃在书中说到:“我看过有五十年口臭的,服一次甘露饮就好了一半;很多口腔溃疡几十年的,服一次后症状就减缓一半”决非虚言。而且我还看到别的老中医用此方治疗口臭和口腔溃疡得心应手,因此医者不可不重视此方。
治疗口腔溃疡我习惯用封髓丹和潜阳丹加验方更得心应手,此另文再谈。
附甘露饮:生熟地 天麦冬 石斛 黄芩 茵陈 枳实
枇杷叶&&甘草
&&&文章来源:华夏中医论坛&
古道瘦马(西安 王幸福)著
&泻脾除秽汤治疗口臭
口臭,是指口腔内出气臭秽,为脾胃伏火在局部的反应。临床以口中臭秽,张口说话有臭味,晨起尤甚,不可近人,伴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为主要特征。病因多由胃火偏盛,或脾有伏火,上蒸于口而出现口臭。在温热病及口疮、牙宣等病中亦可出现口臭。本病病程迁延,日久不愈。有些患者虽经多方治疗,亦无明显效果,治疗此症,采用自拟泻脾除秽汤治之,效果满意。
泻脾除秽汤的组成:生石膏5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防风10克,山栀10克,黄连3克,荷叶10克,白蔻仁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严重口臭者,每日煎服2剂。
加减:若口臭兼有血热者,加生地20克、赤芍10克,清热凉血;便秘加大黄10克,导热下行;肺痈吐脓血而口臭者,加鱼腥草20克、黄芩10克,以清肺热;小便短赤加滑石、黄柏各10克,清热利湿;食韭蒜后口臭,用连翘、茶叶各10克,泡茶饮之;若臭如馊腐,则为消化不良,不可作纯热证治疗。
按:泻脾除秽汤,是根据口臭的病理特点,以脾胃伏火为主,故从泻脾清胃立法。方中用石膏、山栀泻脾胃之积热;脾胃既有郁热,则宜升发其火,故用防风以疏散脾中伏火;藿香芬香悦脾,理气和中,振复脾胃之气机,并助防风疏散脾火;佩兰、蔻仁化湿浊,除秽臭;黄连苦寒直折胃腑之火;荷叶清热化湿;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使泻脾而无伤脾之虑。诸药合用。具有清胃热,泻脾火,去秽浊,除口臭之效能。
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烟、酒、辣椒、葱、蒜等,以免动火助邪。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江苏名老中医谢兆丰
夏日炎炎易口臭
中药两用效果好
盛夏天气炎热,很多人吃不好、睡不香,加之工作劳累,口臭又成为一些人的烦恼。日前,中医专家说,脏腑积热是口臭的主要原因,而眼下口臭者以胃热、食积两型最常见,中药内服、漱口有良好效果。&&胃热型口臭&常见于患有口腔溃疡、慢性牙周炎者,或平时喜欢食辛辣厚味者。患者口唇红赤、口渴饮冷、口中气味臭秽,或可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有龋齿、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赤、舌苔黄、脉搏有力。中药治疗可用生石膏30克(先煎),黄连、丹皮各9克,生地15克,当归6克,夏枯草、蒲公英各12克,煎水内服;如果病情较重,可用大黄、薄荷(后下)各6克,芒硝9克(冲服),山栀子、淡竹叶各9克,黄芩12克,连翘18克,白蜜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食积型口臭&见于饮食无节、宿食停滞者,其口中气味臭秽而带酸味。患者上腹胃脘部胀满、嗳气频发、不思饮食、大便失调、舌苔厚腻或腐腻、脉象弦滑。中药可选枳实导滞丸加减,以枳实、泽泻各12克,白术、茯苓各15克,神曲、连翘各9克,木香(后下)、砂仁各6克(后下),大黄6克(后下),水煎服;亦可用保和丸,每次1~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此外,上述两种类型口臭,均可使用中药漱口水漱口。
  石膏甘草水&生石膏100克、生甘草10克、清水2000毫升,置砂锅内煎水,待冷漱口,每日数次。
薄荷川连水&鲜薄荷叶50克、川黄连5克,先将川黄连置锅内煎水约1500毫升,然后加入鲜薄荷叶煎煮5分钟,去渣留液待冷漱口,每日数次。&&&&&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欣健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口臭的治疗&&
&&&&通下水道的故事——口臭与头晕的治疗
有一段时间,家里厕所经常有臭味,窜得满屋子都是,让人心里很不舒服。后来请来专业维修人员,工人师傅看后,说是下水道不畅通。于是用工具从下水管取出一团头发、塑料等杂物。此后,卫生间再也不臭了。问题就此解决。
原来是因为下水道通而不畅,导致秽物残留,厕所才有臭味啊!
因为异味消除后心情好了很多,小小的一件事给我的感触却很深,但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件小事后来给了我临床上治病的感悟。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几个月后的一天,有个患者过来就诊。我看到她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地用手挡住嘴,但我并没有太在意。我看病通常是先切脉,从脉象分析病情,患者再稍作补充,就可以开处方了。
观这位患者脉象,右手寸关有上越之势,患者胃气上逆,浊气上冲,肺火亢盛,应当有消化不好、总是打嗝、咽干不适、刷牙恶心、大便不畅等症状,我一边细细体会脉象,一边给患者分析。
她连连点头称是,但最后补充道:最近口气特别重,有时还带有粪臭味,头昏昏沉沉的,和周围的人讲话时,都有些难受,连老公都不愿意跟她近距离讲话了,这个病弄得她心情很压抑。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口臭,会带来这么大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家庭关系和睦。
以前治疗口臭,我多是采用芳香除臭的办法,治之以兰给病人服用藿香、佩兰等药物,疗效有的很好,有的差些,这里面的病机难道没有悟透?我让病人放开手,近距离跟我讲几句话,让我闻闻她的口气。
果然异味很大啊!闻着这股气味,我立即想到了几月前家里厕所的问题,真是茅塞顿开!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这是《黄帝内经》中的原话,这里的“浊,,可以理解为浑浊、污秽之物,包含人体的大小便和矢气等,臭气本属于浊气,其出路当为下窍,现在浊气上冲,自然出现口臭。
脑为清阳汇聚的奇恒之府,故又称“清空之府”,清者,清灵之意也。浊气上逆,清阳不升,浊邪侵犯清空之府,所以病人就出现头昏脑涨。
想通了这些道理,再结合病人的脉象,我开了一个处方:枇杷叶、代赭石、连翘、苦参、苦杏仁、川芎、薄荷。
患者服用三剂后,矢气连连,口气清新,头昏、打嗝、咽干不适也好转了不少,患者连连称奇。
我来分析一下这个处方。
枇杷叶为君,归肺胃二经。《本草纲目》上说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在这个处方中,就是取其降肺胃之气的功能,肺胃之气降,则浊气自降。
代赭石、苦杏仁为臣,代赭石质沉,降胃之气速;苦杏仁收敛肺气,增强肺之敛降功能。一个从胃人手,一个从肺人手,增强枇杷叶的降气之力。
连翘、苦参、川芎、薄荷为佐。佐连翘,取其散结之功,浊气郁结之处得散,流行通道自然顺畅,则下气也自然甚速。苦参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解浊气长期淤积所化之毒。
川芎力能升清,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中写道:“川芎气香窜,性温,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用川芎的目的是为了升清,升清的目的是为了降浊,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浊气上逆,清阳不升的病机。
薄荷药性为升,看起来似乎与病机不符,其实薄荷归肝经,作用于肝,也是为了生发人体阳气。
全方的用药思路充分贯彻了《黄帝内经》“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宗旨,患者体内阴阳升降得以恢复,清浊各归其路,自然疾病能够得到治愈。
有了这次治疗经验后,我对《内经》“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高度。最朴素的理论,往往指导着最复杂的事情。
文章来源:节选于《万病从根治》一书& 作者:湖北十堰 余浩(任之堂主人)
益智桂辛二陈汤治口臭
口臭是一种常见症状,在生活中常会引起难堪,故求医者甚众。河南中医学院和贵章教授治疗口臭,常用益智桂辛二陈汤治疗,效果满意。
  口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口腔不洁,细菌滋生,化腐成秽而口臭,或口腔疾患如风火牙痛、牙疳溃腐臭秽、龋齿等;二为体内疾患所致。如嗜食辛辣厚味之人,虚火郁热蕴于胸胃,或肺为火灼、腐肉为脓而吐脓血之肺痈者;气滞血瘀、代谢壅滞等影响肺胃之气,上逆入口者出气皆臭。
  和贵章教授的益智桂辛二陈汤,由芳香化浊、消食化痰、驱秽之品组成:陈皮、桂枝、益智仁、半夏、茯苓、细辛、甘草。水煎服,早晚各一服,每次200毫升。
  临证加减:若食滞内热加枳实、鸡内金、大黄等;嗜食肥甘、湿热积滞加葛花(亦可加煨葛根)、砂仁、猪苓、茯苓、炒青皮、草果仁等;胆胃积热上逆加鸡骨草、十大功劳叶、槟榔、黄连、焦三仙;若肝胃不和加柴胡、醋香附、紫苏梗、广木香、炒萝卜子;脾胃不调加人参(或太子参、党参酌情选用)、焦白术、枳壳、焦山楂、炒青皮;气滞血瘀加梭罗子、三棱、莪术、玫瑰花;胃肠积滞、大便秘结加芦荟、厚朴、肉苁蓉、紫草等。
病例:许某,女,&47岁。口腔臭味半年余,近期加重,并伴有不欲饮食,食后腹胀,舌苔黄滑而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色淡红,脉沉。证属脾失健运,胃中食滞。治以健脾和胃,消导除秽。方以益智桂辛二陈汤加味治之:益智仁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陈皮3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藿香30克,焦白术18克,枳实15克,大黄5克,焦三仙各10克。3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服,每次200毫升。复诊时,口腔臭味消失,食欲增加,腹胀轻减。诊其舌苔薄黄,边有齿痕。原方加炒莱菔子30克,广木香9克,黄芩9克。再进3剂,一周后症状消失。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石治国 郑州市汤久本草诊所
吴大真教授:常饮茉莉花茶让口气清新起来
说起茉莉花茶的受欢迎程度,当数京津地区了。有的老北京人酷爱花茶,甚至到了非花茶不饮的地步。据说唐朝初期,北方人还不懂得喝茉莉花茶,后来北京有个年轻的茶商叫陈古秋,他在冲泡茶时首次加进了芳香馥郁的茉莉花,使原来苦涩的茶水,一下子变得甘酵美妙起来,并且使茶室中终年都飘荡着令人舒爽的茉莉花的香味。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茉莉花茶从北京传至北方各地,人们普遍地开始购饮花茶,陈古秋也一举成为了巨富。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它反映出了北京人对茉莉花茶的喜爱,其实北京人喜欢品饮花茶是因为这里水质较硬,冲泡出的红、绿茶茶汤香低味淡,品质欠佳。而饮花茶不仅能够掩盖不良的水质,并且它具有浓郁的茶香。
人们之所以喜欢喝茉莉花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茉莉花茶具有祛除口臭的作用。对于口气,也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口臭,一种是暂时性的,比如说这个人吃了好多生大蒜,说话时常带有蒜的味道,如果吃了几个螃蟹,吃完饭以后,嘴里和手上多会有海鲜的味道。当然这是暂时性的。如果你刚吃完饭就通知有一个社交活动,怎么办?那么就泡上一壶茉莉花茶来减少口臭。当然,这样是治标不治本,只能应急用。
口臭、体臭是与人的全身状况有联系的,所以要让茉莉花茶发挥其除臭功效,还需要其他一些食物或是药物的帮助。
我们最多见的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胃热引起的;一种是由于肺热引起的;还有一种是由于阴虚引起的。什么叫胃热呢?有一种人胃口很好,吃的很多,并且就喜欢吃鸡鸭鱼肉,荤腥油腻,他的肠道往往不是很通畅,说话的时候就会有口臭。怎么办呢?在茉莉花茶里面再放上生熟山楂各10克,有助于减轻胃热,帮住消化。当然,如果胃热很重,那就得去看医生了,但可以在看病的同时,在家里饮用这种茉莉花茶,连着喝一个礼拜,并在这段时间少食用鸡鸭鱼肉,荤腥油腻。
第二种情况是肺热,这是在我们的男性朋友中,比较多见的,因为喝酒、抽烟都会引起肺热。由于很多原因,很多人一下子戒不掉,嗓子总感觉有分泌物,经常咳嗽时还有一些痰,我们把这种症状叫做肺热。这些人牙是黑色的,舌苔很厚。这时候除了喝茉莉花茶之外,还可以放鱼腥草10克,鱼腥草有些不太好闻,有鱼腥味,但是其清肺热的功效却是很好的,同样可以饮用一个星期。
第三种情况是阴虚,比如说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口舌干燥,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比如说在春天患干燥综合征等。有些时候手心脚心有些发烧,但体温不高,心里面有些烦热,我们叫做五心烦热。这类病症往往就叫做阴虚。怎么办呢?可以在茉莉花茶里加上10克的石斛,喝上一个礼拜,并配合着治疗,口臭就可以减轻一些。
当然,除了茉莉花茶之外,茉莉花粥也有健脾、开胃、疏肝、理气的作用。还可在喝茉莉花茶时放适量的蜂蜜,蜂蜜有通便的作用,它与大黄、芒硝不同,蜂蜜不仅具有润便的作用,还可以养精、生津。
饮花茶是非常讲究方法的,茉莉花茶也不例外。无论是饮茶还是饮花,我们都强调一口为喝,三口为品,对于好茶、好花我们都应该品。怎么品,早上空腹的时候泡上一壶茉莉花茶,倒上一杯喝一口,不要咽下去,放在舌头上,轻轻地吸一口气,就感觉到茉莉花茶在你的舌面上滚动,然后闭上嘴用鼻子呼气。
第二次,嘴吸鼻子吐,让茉莉花茶和你的舌面、舌蕾和口腔黏膜充分地结合。第三次,仍就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这时候再让这一口茉莉花茶慢慢地通过嗓子送下去。送就是慢慢的,让茉莉花茶可以和嗓子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喝一壶这样的茶以后你会感觉到脾胃开朗,马上就想去卫生间了,大小便都通了,这一天下来我们怎么能不愉快呢?这就是茉莉花茶的作用。喝茶的时候口吸鼻呼三次以后,不仅能够祛除口臭,对于有口腔炎症、口舌生疮、慢性咽炎的人,也都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当然不是一天喝就可管用,要逐渐地慢慢地才会起到作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人网 - 我情商到底多少?
邮箱注册:
创建密码:
手机号码:
创建密码:
下次自动登录热点关注:
提问者: -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0)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晓得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