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小三阳治疗指南哪种药效果显著

摘要: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这些字眼一度困扰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关键选择。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这些字眼一度困扰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关键选择。如今,在我国有60万左右的慢性乙肝患者,或者有机会追求临床治愈,通过干扰素治疗获得表面抗原转阴,摆脱长期的身心阴霾。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来临前夕,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获悉,全国性公益项目慢性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正在招募符合条件的患者入组,力求三年内治愈8848名患者。

慢性乙肝趁早治更易临床治愈

高志良介绍,在近十几年的治疗经历中,不乏通过长效干扰素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人。这些病人往往都已经服药三年以上,病毒被控制得较好,实现了从俗称的“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而且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值低(小于1500IU/ml)。这些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人相对都比较年轻。

主要原因是,慢性乙肝治疗不只是一个药物消除病毒的问题,还涉及人体免疫和病毒之间的“斗争”。年轻的慢性乙肝病人相对感染乙肝病毒的时间短一些,人体的免疫功能也更完善,在接受干扰素治疗后,自身的免疫功能可被更充分地调动起来攻击被乙肝感染的肝脏细胞,因而获得临床治愈的概率会更高。

高志良说,虽然长期接受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乙肝病毒,但这些病人在5年之内仍有7%左右会发展为肝癌,如果病人有肝硬化,这个比例可高达17%。而如果表面抗原转阴的话,患肝癌的概率只有0.8%;即使是肝硬化的病人,也只有6%的概率会发展为肝癌。

干扰素可助追求临床治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教授介绍,目前我国仍有近两千万慢乙肝患者。2015年发布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提出了临床治愈的概念。据介绍,当前的两类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一类是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每日一片,降病毒快,效果明显,但需要长期服药不能停药,获得临床治愈的概率低。另一类是干扰素类药物,需要打针,疗程固定,部分病人能通过治疗获得表面抗原转阴,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临床治愈。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符合条件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平均有逾30%可以达到表面抗原清除。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正在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大概经过三年左右的治疗后,将近40%的病人有望实现临床治愈。也就是说,在使用口服药的差不多全国三百万人中,保守估计有60万可以考虑追求乙肝临床治愈。

相关链接: 世界肝炎日有免费检查

今年4月19日,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项目正式启动,计划在全国建立25家示范单位,一百家参与单位,在三年之内治愈8848例慢乙肝患者。目前项目招募行动仍在进行中。广州市参与医院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省第二人民医院。有需要的患者可前往这些医院的感染科咨询。

另外,7月26日9:00~11:30,中山三院将举办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现场还有肝炎防治宣传讲座,当天参加宣传讲座的病人,有机会获得肝脏瞬时弹性硬度(俗称“肝弹检测”)免费检查,共20个名额。

您好! 1、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乙肝主要是经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和性传播等; 2、你去检验乙肝五项,确认有无乙肝抗体,如果没有乙肝抗体,你要按照标准的乙肝疫苗接种方式0、1、6 依次进行接种,现在的乙肝疫苗都是基因工程疫苗,国产的进口的疫苗都可以; 3、乙肝疫苗接种全过程结束后一个月,检验乙肝两对半,确认产生乙肝抗体否,如果产生抗体且抗体的滴度<10,要再注射一支乙肝疫苗加强针,如果乙肝病毒抗体滴度>10,不用注射乙肝疫苗。 以上仅供参考,祝你快乐安康!

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血液,体液,性,母婴,注射等传播,不经消化道传播,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品等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造成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很多人服用贺维力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抗体大于10不会被传染。

乙肝是传染病,乙肝小三阳当然是会传染的。平时生活用品和餐具最好独立使用,可以去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体内产生抗体后一般是不会被传染的。三针一般是100元左右,各地收费有差异。

如果你在查乙肝两对半的时候,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抗核杭体(HBcAb)为阳性,那就是大三阳了,如果不确定你就换家医院再查查,其他检查跟这个没关系的 我也是大三阳,没什么可怕的,就当自己是普通人,重要的是去深入了解到底什么是大三阳,不要有心理负担。只要平时生活习惯多注意一下,半年定期去检查一下肝功能,要是肝功能也有问题就危险了,当然一般是不会的。 最后忠告一下: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可以彻底治愈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大三阳)的药物,所以不要满目用药,很危险的,确实要用药的话要询问一下医生。 下面有些资料有助于你了解大三阳 前不久,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一经发布,即引起了众多关注。近年来,乙肝抗病毒药物不断面世,但是由于抗病毒治疗的尚不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正确的治疗理念和规范化的治疗方法对广大医务人员和慢性乙肝病人十分重要。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对《指南》进行摘录连载。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生对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预防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h内,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h内先注射1针 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重组酵母或1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μg重组酵母或1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

一般是不会传播的,他是小三阳,传染性很弱的,不要用他的牙刷、剃须刀之类的几行了,吃饭和生活接触没什么的,不放心就打疫苗,价格就看你是打国产还是进口,反正我打的是国产的汉逊,最近6月15日去疾控中心打的,进口和国产其实效果是一样的,进口的80一针左右,国产的28.5一针,有抗体只需要加强一针就可以了,没有的话就按0.1.6个月分别注射一针,已经够清楚了吧。祝你一路顺风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 性 母婴垂直传播 密切接触等 一般生活不会传染 不过最好建议去注射疫苗 价格一般在一次20到50 区域不一样价格不同

最好的保护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三针,一百元左右。 如果患者的病毒复制比较活跃,最好分餐,生活用品也要分开。生活和工作的接触如交谈、握手等是不会传染的。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小三阳治疗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