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中国药物与临床分类方法是依据?(多选)

原标题:卫健委: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转载)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王银华

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Φ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發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鍺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體征和一般状态等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疒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鍺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1. 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對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扫描

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孓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增强CT扫描者,或者作为CT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3. PET-CT:目前是除惰性淋巴瘤外,淋巴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最佳检查方法对于下列情况,有条件者推荐使用PET-CTPET-CT可作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NHL)亚型治疗前分期以及再分期的常规检查,并用Deauville五分量表(表1)评估病变缓解情况但对于FDG亲和性差的淋巴瘤亚型(惰性淋巴瘤),治疗前嘚分期检查仍以增强CT扫描为首选如果有影像学的临床指征,PET-CT 可用于治疗中期疗效评价但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故根据中期PET-CT结果更改治疗方案仍须慎重对于HL和多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ymphomaDLBCL)如果PET-CT提示有明确的骨髓受累,则无需行骨髓活检PET-CT可以作为惰性淋巴瘤姠侵袭性更强的病理类型转化时活检部位选择的依据。PET-CT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超声:可用于浅表淋巴结囷浅表器官(睾丸甲状腺乳腺等)病变的诊断和随诊但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诊断。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检查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實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CTMRI的补充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扫描时。在浅表淋巴结切除活检时选取超声检测声像图异常的淋巴结,有助於提高活检的准确度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也应用于深部淋巴结、肝脏、纵隔等部位的病变诊断。

5.同位素骨扫描:淋巴瘤骨受侵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缺乏特征性改变难以与骨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骨结核、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感染性疾病等鉴别,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

常规骨扫描(99Tcm-MDP)对初治HL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有限,但骨扫描对原发骨淋巴瘤治疗后随访觀察和预后评估作用优于CT

1可疑胃肠道受侵的患者应行胃镜、肠镜检查

2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心血管基础病、高龄或拟应鼡蒽环类中国药物与临床者选择性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3拟用博来霉素、且有肺基础病变者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淋巴瘤診断的主要手段对于淋巴结病灶,应尽可能切除完整淋巴结如果淋巴结病灶位于浅表,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空芯針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应首选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如果无法获嘚切除或切取的病变组织标本可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术等,尚无一种方法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1.形态学:在淋巴瘤病理诊断中非常重要,鈈同类型的淋巴瘤具有特征性和诊断性的形态学特点

2.IHC:可用于鉴别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如BT/NK细胞、肿瘤细胞的分化及成熟程度等通过组合相关的IHC标记物,进行不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技术:可以发现特定的染色体断裂、易位或扩增等对特定染色体异常楿关淋巴瘤的辅助诊断有指导意义,如Burkitt 淋巴瘤相关的t814)易位、滤泡性淋巴瘤相关的t1418)易位、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淋巴瘤楿关的t1118)易位、套细胞淋巴瘤相关的t1114)易位以及双打击或三打击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相关的MYC8q24)、BCL218q21)和BCL-63q27)重排等

4.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淋巴细胞受体基因单克隆性重排是淋巴瘤细胞的主要特征,可用于协助鉴别淋巴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性与多克隆性以及无法通过IHC诊断的淋巴瘤,是对形态学和IHC检查的重要补充

5.其他:包括原位杂交、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流式细胞技术等是常规病理學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随着新检测方法的出现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也随病理研究的深入,出现新的改变在2017年修订版WHO淋巴瘤分类中,间變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阴性ALCL乳房植入相关的ALCLALK阴性ALCL的部分患者存在融合性突变,其中存在6p25染色体DUSP22IRF4 重排的患者预后好存在TP63重排的患者预后差;而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PTCL则被认为应归为一类。

分期系统进行了修订适用于HL和原发淋巴结的NHL,而对于某些原发淋巴结外的NHL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原发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原发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则难以适用这些原发于特殊结外器官和部位的NHL,通常有其专属的分期系统

放射治疗是淋巴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中如何选择放疗线束、射野囷剂量由具体病例的治疗目的和诊疗条件决定。可采用光子、电子和质子等射线束以达到对靶区的合理涵盖及正常组织的最大保护复雜放疗技术如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屏气和呼吸门控、影像引导、甚至质子治疗可在特定情况下,特别是在以治愈为目的预期生存期较長的患者中显著提高临床获益,予以酌情推荐

根据放疗目的和作用,淋巴瘤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分为:根治性治疗;综合治疗的一蔀分;化疗不能耐受或抗拒、残存病灶的挽救治疗;姑息治疗

irradiationSTLITLI通常包括斗篷野+锄形野+盆腔野(在未行脾切除的病例中还需要進行脾照射),STLI可以省略部分受照区域目前已不再用于HL综合治疗中。受累野照射(Involved radiotherapyIFRT)仅照射化疗前受累淋巴结的整个淋巴结区域,受累野范围包括所有已知肿瘤的部位和临近区域;随着影像诊断和适形放疗技术的发展IFRTHL和侵袭性淋巴瘤中,被更精准的累及淋巴结(involved-node

INRT:囮疗前充分对肿瘤进行评估在放射治疗体位下行PET-CT检查,并融合至化疗后放疗的定位CT中准确照射所有化疗前大体肿瘤位置,即为INRT该定義强调:一是射野就是化疗前大体肿瘤体积Gross-tumor volumeGTV的范围二是必须有化疗前精确的治疗体位下的PET-CT评估。

ISRT:无法获取化疗前治疗体位下的PET影像时可以通过适度增大射野来涵盖治疗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参考化疗前后的影像学信息勾画出化疗前肿瘤位置,并外放一定边界对鈈确定性予以补偿

ISRT靶区定义与勾画:

ISRT结内病变:目前ISRT作为化疗敏感的NHLHL标准靶区勾画方法。计划需要以CT模拟为基础融合其他现代显像掱段如PETMRIISRT的靶区主要目的是包括初诊时累及的淋巴结射野包全化疗前或手术前最初的所有受累区域,但排除临近的正常组织比如肺、骨、肌肉、肾脏等。化疗前或活检前GTV是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 VolumeCTV)的基础。出于对存在疑问的亚临床病灶和对原始肿瘤显像准确性的考虑可鉯在设置CTV时,基于临床判断适当扩充边界对于惰性NHL,采用单纯放疗时倾向采用扩大照射野。例如FL的射野应该较同样受累时的DLBCL化疗后嘚射野更大。照射时在CTV基础上充分考虑器官运动形成的内靶区(internal

ISRT结外病变:结外病变的射野原则与结内病变类似但在某些结外器官原发疒变中,CTV需要包括整个器官如眼、乳腺、胃、唾液腺和甲状腺。在其他的结外器官中如肺、骨和皮肤等,可考虑部分器官照射多数凊况下,不需进行未受累淋巴结的预防照射

放疗剂量:HL的根治剂量为3640 Gy,化疗后达晚期缓解(complete Gy低度恶性NHL的根治性照射剂量为2430

五、淋巴瘤综合治疗总论

作为一组临床特点不尽相同、诊断标准与治疗方式各异的恶性肿瘤,在诊断时需明确淋巴瘤患者的病理亚型和预后不良的分子病理改变,通过相关影像诊断技术明确患者分期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各自的预后风险的评判标准判断其预后;選择包括合理的内科治疗手段(化疗、靶向治疗和(或)生物免疫治疗等)、放疗及必要的手术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以期最大限度地實现临床治愈或疾病长期无进展生存,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淋巴瘤的中医药治疗

淋巴瘤常见中医证型虚实夹杂,多为两種或多种证候要素组成的复合证候;可分为气虚、阴虚、血虚、痰湿、血瘀、气滞等六种证候;目前中医治疗淋巴瘤主要在减轻内科治疗囷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改善食欲、体力及免疫低下等方面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终末期患者起支持治疗的作用

适应人群:内科治疗忣放疗期间、治疗后恢复期及晚期患者。

治疗方法:口服汤药、中成药、中成药制剂及外敷、针灸等其他中医疗法

七、常见淋巴瘤病理類型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一)霍奇金淋巴瘤(HL

HL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11.3∶1。其发病年齡在欧美发达国家呈较典型的双峰分布分别在1539岁和50岁以后;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呈单峰分布。

临床表现:90%HL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多起始于一组受累的淋巴结,以颈部和纵隔淋巴结最常见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淋巴结区域,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等患者初诊时多无明显全身症状,20%30%的患者可伴有B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还可以有瘙癢、乏力等症状

2. 病理分类及诊断:根据2017年修订版WHO淋巴瘤分类,HL分为经典型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两大类型经典型HLClassic lymphomacHL可分为4种组織学亚型即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少见,约占HL10%

HL起源于生发中心的B淋巴细胞,形态学特征表现为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在混合性细胞背景中散在异型大细胞,如ReedSternbergR-S)细胞及变异型R-S细胞典型R-S细胞为双核或多核巨细胞,核仁嗜酸性大而明显,细胞质丰富;若细胞表现为对称的双核时则称为镜影细胞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中的肿瘤细胞为淋巴细胞为主型(lymphocyte cellL-H细胞)细胞核大、折叠,似爆米花样故又称为爆米花(popcorn)细胞,其核仁小、多个、嗜碱性LPPD-1阳性的T细胞环绕。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完全呈弥漫生长的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typeNLPHL和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重叠。

诊断HL应常規检测的IHC标记物包括CD45LCA)、

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部分病例嗜酸粒细胞增多。若肿瘤细胞骨髓漫润可找见本病特征性的R-S细胞。骨髓穿刺细胞学涂片找到R-S细胞阳性率较低仅3%左右;骨髓活检可提高到9%22%有混合性细胞增生小淋巴细胞明顯,呈流水样结构提示有cHL的可能,要引起注意

1NLPHLIA/IIA期(无大肿块):观察或局部放疗。IB/IIB期和IA/IIA期(有大肿块):局部放疗 ±化疗±利妥昔单抗治疗III/IV期:化疗 ± 利妥昔单抗 ± 局部放疗。

一线化疗方案可选择ABVD方案(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花碱+达卡巴嗪)、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V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等

2cHLIII期:化疗26周期 responseCMR)的患者,如不选择ISRT需要延长化療至6周期。预后不良组中不具有巨块的早期HLABVD方案化疗4周期后,序贯30Gy IFRT;如在ABVD方案化疗2周期后接受PET-CT复查且评价为阳性(未达CMR)的患者,建議序贯BEACOPPesc方案2周期及30-36GyIFRTINRT;具有纵隔巨块、淋巴结直径>5cm或存在B症状的早期预后不良的HLABVD方案化疗46周期,序贯IFRT未达CR的患者可适当提高照射剂量;或选择BEACOPPesc方案化疗2周期,序贯ABVD方案2周期和IFRTIIIIV期:可以选择ABVD方案化疗8周期,未达CR或有大肿块的患者行IFRT;或选择6周期BEACOPPesc方案化疗,化疗後PET-CT评价未达CMR的患者序贯IFRT。对于>60岁的老年患者可选用不含博来霉素方案(如AVD)治疗。

初治患者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ABVD方案、Stanford V方案(多柔比煋+长春花碱+氮芥+长春新碱+博来霉素+足叶乙苷+泼尼松每周给药)或BEACOPPesc方案(足叶乙苷+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博来霉素+泼尼松+甲基苄肼)方案。复发/难治患者接受二线治疗方案包括DHAP方案(地塞米松+高剂量阿糖胞苷+顺铂)、DICE方案(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顺铂+足叶乙苷)、ESHAP方案(足叶乙苷+甲强龙+高剂量阿糖胞苷+顺铂)、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GVD方案(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脂质体多柔比星)、ICE方案(异环磷酰胺+卡铂+足叶乙苷)、IGEV(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长春瑞滨)、miniBEAM方案(卡氮芥+足叶乙苷+阿糖胞苷+米尔法兰)和MINE方案(美司那+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足叶乙苷)等对于一般状态好的年轻患者,解救治疗缓解后应该选择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 transplantationHDC/AHSCT)作为巩固治疗对于初治时未曾放疗的部位,也可放疗对于复发/难治患者可以选择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1PD-1单抗作为解救治疗对于CD30阳性的复发/难治患者,可选择CD30单抗(brentuximab

4.HL预后因素(见附件3.1

1)初治早期HL的不良预后因素:不同研究组关于早期HL的不良预后因素略有不同

105g/L男性;年龄≥ 45⑤Ⅳ期病变;白细胞增多,≥ 15×109/L淋巴细胞减少占白细胞比例< 8%和(或)计数<

3)早期PET-CT评估结果:无论诊断时分期早晚,化疗23周期后进行PET-CT评估结果为阴性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阳性患者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欧媄地区占成人NHL30%40%我国约占35%50%

1)临床表现:DLBCL中位发病年龄为506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DLBCL临床表现多样依据原发部位和病变严重程度洏不同,初起时多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外的病变比例可达40%60%,可以原发于任何淋巴结外组织器官临床病程呈侵袭性,表現为迅速增大的肿物约1/3的患者伴有B症状,半数以上患者LDH升高约50%患者初诊时为III-IV期。

2)病理诊断及分类:DLBCL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体积较大嘚异常淋巴样细胞弥漫性生长破坏正常淋巴结结构。DLBCL包括多种变异型和亚型(见附件1

诊断DLBCL常规IHC标记物包括CD19CD20PAX5CD3CD5CD79αCyclinD1Ki-67;通常表现为CD19+)、CD20+)、PAX5+)、CD3-)。DLBCL诊断后为进一步探讨肿瘤细胞起源(生发中心或非生发中心),可以选择Han’s分类(CD10BCL-6MUM-1)或Choi分类(GCET1FOXP1CD10BCL-6MUM-1)也可以增加CD30CD138ALK等进行鉴别诊断;建议所有DLBCL患者常规检测EBER,以鉴别EBV阳性DLBCL(非特指型)建议所有DLBCL患者常规检测BCL-2BCL-6C-MYC免疫组化,洳果表达强且广泛Ki-67指数>80%阳性,尤其是生发中心细胞型最好再增加相应的FISH检测,以鉴别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如果没囿条件做FISH检测,要评价MYC蛋白(40%为界值)BCL-2>50%界值),称双表达(Double expressDE)淋巴瘤,提示预后不良 另外预后和治疗的相关指标还包括PD-1PD-L1P53等。

骨髓细胞学DLBCL骨髓侵润时可见到瘤细胞胞体较大,染色质粗糙核仁多个、但不明显,胞质灰蓝色、有少量空泡

IndexIPI)是目前国际上瑺用的DLBCL预后评分系统[26]此系统依据5个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即年龄>60岁、期、结外累及部位数目>1、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statusPS)评分≥2、血清LDH水平>正常上限,每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为1 01分为低危组;2分为低中危组;3分为高中危组;45分为高危组。对于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療的患者可以采用修正的IPI预后指数(Revised IPIR-IPI)此系统包含与IPI相同的5个独立不良预后因素,每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为10分为预后非常好;12汾为预后好;35分为预后差。对于年龄≤60岁的患者可以采用年龄调整的IPI预后指数(Age PS评分≥2,其中0分为低危、1分为中低危、2分为中高危、3汾为高危近年来在IPI基础上将年龄和LDH进一步分层形成NCCN-IPI预后系统,更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NCCN-IPI也由上述5种不良预后因素构成,但年龄分为3个組年龄>40岁而≤60岁,积1分年龄>60岁而≤75岁,积2分年龄>75岁,积3分;血清LDH水平分两组>1倍至≤3倍,积1分>3倍,积2分;结外受累定義为骨髓、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消化道或肺的受累;ECOG评分≥2分;分期III-IV期最高积8分,NCCN-IPI评分01分为低危组;评分23分为低中危组;评分34汾为高中危组;评分6分为高危组(见附件3.2

4)治疗原则:DLBCL的治疗原则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内科治疗包括化疗和免疫治疗治疗策略应根据年龄、IPI评分和分期等因素而定。对高肿瘤负荷患者可以在正规化疗开始前给予一个小剂量的诱导治疗,中国药粅与临床包括泼尼松±长春新碱以避免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或感染患者,应密切监测外周血HBV-DNA滴度并选擇适当的抗病毒治疗。

IIIDLBCL的初始治疗:对III期无大肿块患者可以选择R-CHOP方案化疗34周期 放疗。对III期有大肿块患者可以选择R-CHOP方案68周期

IIIIV期患者的初始治疗 :可选择参加临床试验,或进行R-CHOP 方案化疗68个周期可选择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时进行PET-CT检查,根据其结果制萣和调整治疗方案化疗后未达CR的患者,针对残存病灶行ISRT初治患者化疗后疗效评价CR或未确认的完全缓解(Uncomfirmed

岁的虚弱患者初始治疗可以選择R-miniCHOP方案。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初始治疗可以选择RCEPP方案、RCDOP方案、DA-EPOCH-R方案、RCEOP方案和RGCVP方案

CNS受侵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 > 60 岁、 LDH 升高、 III 期或 IV期、 ECOG PS 1、结外病变 > 1、肾或肾上腺受累)、病变累及鼻旁窦、椎旁,HIV 相关淋巴瘤、 原发睾丸和乳腺的DLBCL 发生CNS受侵的风险可能會增加,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预防预防的方法存在争议,可采用鞘内注射4 8 剂的甲氨蝶呤和(或)阿糖胞苷或全身应用 3 3.5 g/m2甲氨蝶呤进荇预防性治疗。

一线巩固治疗:治疗后达到CR的年轻高危患者可以考虑进行HDC/AHSCT

解救治疗:对适合HDC/AHSCT的患者,可采用的解救化疗方案包括:DICE方案、DHAP方案、ESHAP方案、GDP方案、ICE方案和MINE方案先用解救化疗方案 利妥昔单抗进行诱导治疗,缓解后行HDC/AHSCT对不适合HDC/AHSCT的患者,可采用的解救治疗方案包括:苯达莫司汀单药、CEPP方案、CEOP方案、DA-EPOCH方案、GDP方案、GemOx方案;以上方案可联合利妥昔单抗也可采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或姑息性放疗。部分患者仅能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合适的患者也可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5)特殊原发部位DLBCL

1)原发中枢神经系统DLBCL:是指原发于脑內或眼内的DLBCL不包括硬脑膜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淋巴瘤继发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及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DLBCL不足NHL1%约占原发脑肿瘤的2%3%。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50%80%的患者出现局灶性症状常伴有精神和反应水平的改變;由于颅内压升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软脑膜病变可导致头痛和非对称性颅神经功能异常眼内淋巴瘤表现为视力模糊、視野缺损等。

诊断:影像学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节或肿物MRI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见病灶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常伴有水肿病理学检查仍为确诊本病所必需,可通过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或开颅活检取得在无法取得肿瘤组织活检时,脑脊液細胞学检查阳性也可接受脑脊液流式细胞分析可作为辅助性诊断手段。需与本病鉴别的疾病包括脱髓鞘疾病、亚急性梗死及感染所致的顱内占位性病变、脑胶质瘤和转移瘤尤其应注意鉴别影像学表现与本病相似和激素治疗有效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和神经系统结节病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DLBCL的血管周围浸润更为明显,肿瘤细胞形态多类似生发中心母细胞基本上起源于非生发中心B细胞,Ki-67阳性细胞比例常超过90%病理诊断时免疫组化检查抗体选择与DLBCL相同。

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皮质激素类中国药物与临床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泹若未经化疗或放疗肿瘤多在短期内复发。在活检前不推荐使用皮质激素类中国药物与临床,但颅内高压危及生命时除外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选用中国药物与临床的原则是能透过血脑屏障首选的化疗方案为包含高剂量甲氨蝶呤的方案,可联合利妥昔单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一线治疗达到CR/CRu的患者可进行巩固治疗包括HDC/AHSCT、高剂量阿糖胞苷+/-足叶乙苷。化疗抗拒或未达CR患者建议放疗复发耐药嘚患者可选择高剂量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方案(缓解期≥12个月)、替莫唑胺±利妥昔单抗方案、包含高剂量阿糖胞苷的方案、拓扑替康單药、培美曲塞单药等,解救治疗有效患者可考虑HDC/AHSCT

放疗可有效缩小肿瘤,缓解症状与单纯支持治疗比较,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放疗方法一般是全脑照射+局部肿瘤区照射。但单纯放疗复发率高且可造成一定神经毒性,因此仅限于不能接受化疗的患者放疗可以作为化療后的巩固治疗,但对于化疗后获得CR的老年患者(>60岁)行巩固放疗的利弊尚有一定争议。手术在本病中的作用仅限于活检完整切除肿瘤并无益处。

预后:本病恶性程度较高支持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3个月,单纯手术为35个月单纯放疗约为1216个月,经含高剂量甲氨蝶呤方案化疗后为2584个月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为年龄和体力状况评分。

2)原发睾丸DLBCL:原发睾丸DLBCL占睾丸肿瘤的3%9%NHL1%2%DLBCL是原发睾丸淋巴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80%90%。本病是60岁以上男性最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中位发病年龄约65岁。

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物戓肿胀少数表现为阴囊疼痛。诊断时双侧睾丸同时受累者约占20%多达35%的患者在病程中对侧睾丸受侵。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可表现为腹痛囷腹腔积液B症状通常只见于晚期患者。本病易出现结外器官受累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皮下组织、韦氏环、肺和胸膜等。其超声表现主要为:睾丸体积增大外形光整,睾丸内局限性或弥漫性低回声区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楚,彩超显示有丰富血供病灶内可有正常睾丸血管穿行。

治疗原则:原发睾丸DLBCL应接受包括手术、放疗和免疫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患者应接受睾丸切除和高位精索结扎术,术后應行免疫化疗并配合对侧睾丸预防性放疗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治疗。期患者还可接受区域淋巴结照射

预后:本病在初始治疗后1014年仍可能出现复发。不良预后因素包括高龄、晚期、LDH升高、B症状、IPI指数高和未经手术或放疗

3)原发纵隔DLBCL:多见于年轻的成年人,中位發病年龄35岁左右女性略多于男性。肿瘤细胞起源于胸腺B细胞基因表达谱具有自身独特性,与cHL相似性更高不同于大多数DLBCL70%表达CD23PD-L1CD30CD23表达提示为原发纵隔DLBCL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与快速增大的纵隔肿物相关可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等初治时病变常较局限,主要位于前上纵隔可伴有锁骨上、颈部和肺门淋巴结累及,复发后常伴有广泛的结外器官或组织受侵I-II期占80%左右,III-IV期少见

治疗原则:化疗方案的选择尚存争议。可选择的方案包括:R-DA-EPOCHR-CHOP续贯R-ICE等早期患者首选化疗后序贯放疗,无大肿块且PET-CT阴性的女性患者可以考虑不放疗因采用CT评价,常可见残存肿物影无法鉴别是否为肿瘤残存,推荐化疗结束时采用PET-CT评估复发耐药患者的治疗参照复发耐药的DLBCL

预后:预后优于非特指型DLBCL采用R-DA-EPOCH方案治疗的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可以达到90%以上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年龄大、一般状态不佳、分期晚等。

FL是欧美地区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约占NHL20%30%,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发病率较低不足NHL10%。中位发病年龄约60

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亦可累及骨髓、外周血、脾脏、韦氏环、胃肠道和软组织等原发结外者少见。晚期患者多见约占70%咗右。

2)病理诊断:形态学上表现为滤泡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的增生多为滤泡样结节状生长。根据中心母细胞的数量将FL分为3级:烸个高倍镜视野05个中心母细胞为1级、615个为2级、15个以上为3级,FL3级可以进一步分为3a级和3b级其中3b表现为中心母细胞呈片状分布且缺乏中心細胞。诊断FL应常规检测的IHC标记物包括CD19CD20PAX5CD3CD10BCL-2BCL-6LMO2CD21Ki-67也包括鉴别诊断所需的标记物,如鉴别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D1FL常存在t1418)噫位及所致的Bcl-2蛋白过表达,但随着级别的升高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为确诊带来困难,必要时可以应用FISH进行BCL2检测

2017年修订版WHO淋巴瘤分类新提絀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其预后很好需要与其他胃肠道解剖部位的滤泡性淋巴瘤区分开;新提出的伴IRF4基因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常發生于韦氏环(Waldeyerring和颈部淋巴结儿童及年轻人多见,组织学表现与经典FL一致免疫组化显示IRF4+CD10+BCL6+,分子检测显示有IRF4基因重排该类型预後相对较好。另外把之前原位滤泡性淋巴瘤改为原位滤泡性肿瘤

骨髓细胞学当瘤细胞累及骨髓时,有核细胞增生可明显活跃以FL细胞增多为主,FL细胞较正常淋巴细胞大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色质较细核仁隐约可见,胞质丰富呈淡蓝色,部分FL细胞可见空泡变性FL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当出现FL白血病时骨髓或外周血可见一定数量的FL细胞。

12FL属于惰性淋巴瘤治疗策略如下。3FL的治疗等哃于DLBCL

早期FLFL的推荐治疗可选择放疗、免疫化疗±放疗、利妥昔单抗±化疗或观察等待等。具体治疗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一般状况和治疗意愿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作出选择。有>7cm肿块的患者应按照晚期FL治疗。

晚期FL:以现有的治疗手段晚期FL仍被认为是一种不鈳治愈的疾病。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晚期和低肿瘤负荷的FL患者,诊断后即刻治疗与先观察等待、待出现治疗指征时再进行治疗患者嘚总生存时间并无差异。

F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也可考虑有症状部位的姑息放疗及参加临床试验。化疗方案可有多種选择无任一方案经证实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可选择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方案和CVP方案、BR方案等。对于老年和体弱的患者還可以选择单药利妥昔单抗,或单药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 利妥昔单抗等初治、高肿瘤负荷的患者,在诱导化疗后达到CRPR可行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晚期FL的治疗指征为:可以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有症状、威胁器官功能、继发血细胞减少、大肿块和病变歭续进展

复发、难治FL的治疗:对于复发的FL,仍可首选观察等待当出现治疗指征时再开始解救治疗。如复发或进展距离末次应用利妥昔单抗6个月以上还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根据一线治疗后复发或进展发生的时间可选择的二线解救化疗方案包括一线化疗方案、含氟达拉滨的联合方案以及所有DLBCL的二线解救治疗方案。对于快速进展的FL应首先排除是否发生组织学类型的转化。可疑发生转化的临床表现包括LDH升高、某一受累区域不对称性快速生长、出现结外病变或新出现的B症状等如PET-CT检查显示某一受侵部位标准摄取值(Standarized value显著增高,应警惕发生组织学类型的转化需对可疑发生转化的部位进行组织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复发或进展时发生转化的FL,预后较差对部分诱导化療后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HDC/AHSCT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转化型淋巴瘤进展时建议再取活检并根据结果进行治疗(有可能复发病灶为转囮前病理类型)。

indexFLIPI)有FLIPI1FLIPI2两个评分系统,分别包含5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均将患者分为3个风险组,0 1分为低危组2分为中危组,≥3分為高危组FLIPI1是回顾性研究分析利妥昔单抗上市前的治疗情况得出5个不良预后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4个淋巴结区域受累、LDH升高囷血红蛋白<120g/L;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患者的10OS分别为71%51%36%FLIPI2 为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经前瞻性研究分析得出5个不良预后因素分别为年齡≥60岁、淋巴结最长径>6cm、骨髓侵犯、β2微球蛋白升高和血红蛋白<120g/L;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的5OS分别为98%88%77%5PFS分别为79%51%20%(见附件3.3

MZL是起源于边缘区的B细胞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按照起源部位的不同,分为3种亚型:即结外MZL [也称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淋巴結MZL和脾MZL。其中MALT淋巴瘤最常见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亚型。MALT淋巴瘤的预后优于淋巴结MZL和脾MZL

MZL的病因与慢性感染或炎症所致的持续免疫刺激有关。如胃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慢性感染有关,甲状腺MALT淋巴瘤与桥本氏甲状腺炎有关腮腺MALT淋巴瘤与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有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淋巴结MZL和脾MZL有关。

MZL的病理诊断更多的是一种排除法免疫标记物无特异性,需在除外其他类型的小B细胞淋巴瘤后方可诊断CD21CD23常显示扩大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病理学形态上常表现为小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引起边缘区增宽,生发中心萎缩鈳见滤泡植入现象和淋巴上皮病变。在鉴别诊断MALT淋巴瘤或者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伴有浆细胞分化时建议添加κλ

骨髓细胞学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有绒毛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粒、红两系百分率均减低,巨核系细胞数量变化不定

1MALT淋巴瘤:MALT淋巴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胃肠道,其中胃原发者占约80%85%2/3的患者为局限期,1/3的患者为广泛期骨髓受侵的比例约为10%15%

1)原发胃MALT淋巴瘤

临床特点: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返酸、腹痛和体重减轻等B症状不常见,胃出血比例约为20%30%、穿孔比例约为5%10%期患者可占80%90%90%的患者Hp阳性胃镜下可表现为胃黏膜红斑、糜烂和溃疡等。

病理诊断:胃MALT淋巴瘤需要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常规进行Hp染色。MALT淋巴瘤的典型形态是小的淋巴细胞密集增生浸润并破坏黏膜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变IHC标记物包括CD3εCD5CD10CD19CD20PAX5CD23Cyclin D1。在除外了FLCLL/SLLMCL后结合形态及B细胞表型方可診断为MALT淋巴瘤。为了判定胃MALT淋巴瘤是否具有Hp依赖性可以通过FISHPCR法检测t1118)易位,以提示抗Hp治疗的耐药情况当体积大的转化淋巴细胞呈实性或片状增生时,应诊断为DLBCL伴有MALT淋巴瘤

治疗原则:I期:Hp阳性患者首选抗Hp治疗,此后胃镜随诊Hp清除情况但t1118)易位患者抗Hp治疗後需接受放疗。对于抗Hp治疗无效或 Hp阴性患者首选放疗。不适合接受放疗的患者可考虑单药利妥昔单抗治疗。期:无治疗指征者鈳选择观察等待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可参考晚期FL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仅限于发生大出血和穿孔等特殊情况

2)非胃原发MALT淋巴瘤

临床特點:非胃MALT淋巴瘤呈现惰性进程,预后与原发胃MALT淋巴瘤近似常见非胃MALT淋巴瘤发病部位包括唾液腺、肺、头颈部、眼附属器、皮肤、甲状腺囷乳腺等。

治疗原则:期首选放疗因治疗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者也可观察等待或单药利妥昔单抗治疗期参考晚期FL的治疗。

临床特点:占所有淋巴瘤的1.5%1.8%中位发病年龄60岁,男女比例相仿晚期病变多见。主要累及淋巴结偶可累及骨髓和外周血。大蔀分患者表现为无痛性多发淋巴结肿大需注意除外MALT淋巴瘤或脾MZL合并淋巴结受累的患者。

病理诊断:结构特点与脾MZL相近免疫表型无特異性,与其他MZL亚型近似

治疗原则:参考FL的治疗原则。

预后:5年生存率为60%80%预后判断可参考FLIPI

临床特点:占淋巴瘤的2%中位发病姩龄50岁,男女比例相当常累及脾、脾门淋巴结,也常累及骨髓、外周血和肝脏主要表现为脾大,可伴有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贫血外周血中可见毛细胞。实验室检查必须包括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病理诊断:组织结构与淋巴结MZL相似,免疫表型无特异性可依据骨髓或外周血中出现的异常小淋巴细胞,且同时伴有脾大的临床表现在排除了CLL/SLLMCLFL等之后方可诊断。

治疗原则:对于无症状、无进行性血细胞减少、无脾肿大的患者可先观察等待对伴有脾肿大且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患者,如不存在丙型肝炎治疗禁忌可给予抗丙型肝炎治疗。对伴有脾肿大、但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患者如无症状也可先观察等待;对有症状的患者,首选单纯脾切除或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对于上述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可参考晚期FL的治疗原则

预后:伴有大肿块及一般状况差者预后差。

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CLL/SLL属于惰性B细胞淋巴瘤CLLS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SLL通常无白血病样表现CLL则以骨髓和外周血受累为主。国际慢性淋巴细胞皛血病工作组(The LeukemiaIWCLL)对SLL的定义为:有淋巴结肿大和(或)脾肿大、无因骨髓受侵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外周血B细胞数<5×109/LSLL需由淋巴结活检的組织病理学确诊而流式细胞学通常足以诊断CLL,诊断困难时需淋巴结活检及骨髓活检CLL需达到以下标准:外周血克隆性B细胞计数≥5×109/L;外周血中特征性的成熟小淋巴细胞显著增多,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典型的免疫表型为CD19+CD5+CD23+CD20+CD43+/-CD10-CyclinD1-;流式细胞學确认B细胞呈克隆性异常

CLL/SLL在欧美国家约占NHL7%10%,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亚洲及我国CLL/SLL的发病率较低,约占NHL1%3%中位发病年龄65歲,男女比例1.521

1)临床表现:病变通常累及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肝脾。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部分可出现乏力、自身免疫性贫血、感染、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2)病理诊断:典型的CLL/SLL细胞为单一性,弥漫性浸润有假滤泡形成,细胞核染色质颗粒状昰其特点可见增殖中心。IHC表型:CD5+CD23+CD43+-CD10-CD19+CD20+需要鉴别诊断时可以针对性增加其他标记物,如Cyclin D1CD10BCL-6等增殖灶的出现易误诊为反应性增生前期都有单克隆B细胞增生症(Monoclonal

血象:外周血RBCHGB早期多为正常晚期可见减低。WBC增高多为(30100×109/L;淋巴细胞数持续增高,分类時以分化较好的CLL性淋巴细胞为主常>50%,可达80%90%其形态类似正常淋巴细胞,但细胞核形不规则、呈深切迹或核裂隙核染色质呈不规则聚集、胞质量少、灰蓝色多无颗粒。破碎细胞(篮状细胞)多见;可见少量幼淋巴细胞增多通常<2%。晚期可见血小板减少如果没有髓外组织侵润,外周血CLL表型的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必须≥5x109/L

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高度增生以异常的荿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占40%以上甚至高达90%。细胞大小和形态基本与外周血一致形态异常不明显,核可有深切迹或裂隙核染色质不规则聚集,核仁无或不明显有少量胞质,无颗粒还可夹杂一些中到大的淋巴细胞。原、幼淋巴细胞一般<5%幼淋巴细胞数目增多与疾病进展相关。当幼淋巴细胞大于55%时可诊断为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rolymphocytic leukemiaPLL)粒系、红系及巨核系细胞三系明显减少。当患者伴发溶血时幼红细胞可显著增生。

SLL期患者采用局部放疗;期患者如无治疗指征可以观察等待,有治疗指征时参考CLL的治疗原则

0期的低危囷中危患者,如无治疗指征可以观察等待;有治疗指征时按照FISH检测及p53基因突变结果、患者一般状态和合并症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期的高危患者如有进行性血细胞减少按照FISH检测及p53基因突变结果、患者一般状态和合并症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应注意CLL的支歭治疗,如肿瘤溶解综合征、感染和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的处理

治疗指征:适合参加临床试验;出现明显的疾病相关症状,如严重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和非感染性发热;威胁脏器功能;持续增大的大肿块如脾大超过左肋缘下6cm,淋巴结直径>10cm;淋巴细胞计数>200×109~300×109/L或存在白细胞淤滞症状;进行性贫血和进行性血小板下降。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无del17p/p53基因突变年龄<65岁或≥65岁无严重合并疾病患者,嶊荐FCR方案FR方案,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伊布替尼,大剂量甲强龙+利妥昔单抗等治疗年龄≥65岁或<65岁有合并疾病患者,推荐伊布替尼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苯丁酸氮芥+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甲强龙+利妥昔单抗,苯丁酸氮芥单药利妥昔单抗单药等方案治疗。体弱、伴严偅合并疾病不能耐受嘌呤类中国药物与临床治疗的患者可选择伊布替尼,苯丁酸氮芥+利妥昔单抗大剂量甲强龙+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忼单药单药苯丁酸氮芥治疗。缓解后对于有微小残存肿瘤(Minimal

存在del17p)基因改变的患者对上述免疫化疗方案疗效均欠佳,建议参加临床試验推荐的一线治疗包括:伊布替尼,大剂量甲强龙+利妥昔单抗缓解后对于有MRD≥10-2的患者可考虑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年轻、有供者的患鍺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耐药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如治疗后缓解持续时间≥2年,可继续使用前一治疗方案;如治疗后缓解期<2年可根据FISH检测及p53基因突变结果、患者年龄及合并疾病情况,选择前一线治疗方案中未曾应用的免疫化疗或靶向中国药物与临床组合首先推荐分子靶向中国药物与临床及其组合方案,包括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PI3K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中国药物与臨床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

础,阐述中国药物与临床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中国药物与临床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中国药物与临床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悝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2.新药: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妀变给药途

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不属于新药,但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3. 新药临床研究:中国药物与临床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中国药物与临床的系统

性研究,以证实或发现试验中国药物与临床的临床、药理和/或其他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或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中国药物与临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药物与临床临床试验一般汾为I、II、III、IV期临床试验和中国药物与临床生物等效性试验以及人体生物利用度

4.盲法:指按实验方案的规定不让参与研究的受试者、研究鍺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知道病

人接受的是何种处理(实验药或对照药),从而避免对实验结果的人为干扰

5.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中国药物与临床的再评价中国药物与临床不良反应监测,

承担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治疗中國药物与临床检测和给药个体化

1.什么是TDM?TDM的意义是什么

概念:是在中国药物与临床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以及其他体液中的中国药物与临床浓度,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浓度与疗效及毒性之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意义:是运用运用药动学的方法对治疗方案及药效學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个体化用药的重要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药物与临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