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中毒原理多少时婴儿会中毒?

宝宝把水银体温计打烂什么时候会发现中毒_百度宝宝知道水银体温计打碎了会不会导致宝宝中毒?|鲍秀兰|体温计|中毒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水银体温计打碎了会不会导致宝宝中毒?
  @鲍秀兰 提问:1岁零9个月 男宝 家里水银体温计打碎了,我一个人在家,孩子一直哭闹不让我收拾,会不会导致中毒?盼回复谢谢您。
  回答专家鲍秀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新浪育儿母婴研究院专家):放心,不会导致中毒。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一则“女儿强喂水银弑母”的新闻引发家长担忧小孩咬碎温度计会不会慢性中毒?|职业病科|郝凤桐_凤凰资讯
一则“女儿强喂水银弑母”的新闻引发家长担忧小孩咬碎温度计会不会慢性中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讯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母亲拒绝给钱遭怨 女儿强喂水银弑母》的报道,在微博微信上传得很广,报道说,36岁的女儿因向母亲要钱被拒,心怀怨恨,便将温度计中的水银强行给母亲喂下,导致母亲中毒身亡。许多网友在谴责女儿杨某狠毒的同时,担心今后不敢给孩子用传统的水银温度计了。还有些网友则质疑母亲刘某的真实死因,认为这么点水银不可能致人死亡。那么,温度计中的那点水银真的会致人死亡吗?以前有没有过这方面的病例?小孩或大人万一量体温咬破了温度计该怎么办?打破了温度计会不会造成慢性中毒?这几天,我们采访了相关的医生、教授
原标题:一则“女儿强喂水银弑母”的新闻引发家长担忧小孩咬碎温度计会不会慢性中毒?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张颖颖 楼建丽本报讯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母亲拒绝给钱遭怨 女儿强喂水银弑母》的报道,在微博微信上传得很广,报道说,36岁的女儿因向母亲要钱被拒,心怀怨恨,便将温度计中的水银强行给母亲喂下,导致母亲中毒身亡。许多网友在谴责女儿杨某狠毒的同时,担心今后不敢给孩子用传统的水银温度计了。还有些网友则质疑母亲刘某的真实死因,认为这么点水银不可能致人死亡。那么,温度计中的那点水银真的会致人死亡吗?以前有没有过这方面的病例?小孩或大人万一量体温咬破了温度计该怎么办?打破了温度计会不会造成慢性中毒?这几天,我们采访了相关的医生、教授、护士和高校老师。卧室惊现腐尸凶手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女儿强喂水银弑母》这篇报道说的是,4月9日晚上7点,北京丰台区一小区居民报警,称1105室住户家里发出恶臭。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反复敲门无人应答后,联系开锁公司打开防盗门。进入房间后,发现床下有一具女性腐尸,手脚被捆绑,身上盖着一床蓝色被子。死者身份很快被确认,是60岁的住户刘某。走访得知,死者生前与女儿杨某及外孙女一起居住,但1个多月前,杨某带着女儿搬走了。勘查发现,捆绑死者胶带上的指纹与女儿杨某吻合。4月中旬,警方在杨某暂住地将其抓获。杨某承认是自己杀死了母亲。杨某说,“我没工作也没钱,就是想要钱,她不给我。”正是因为老母亲拒绝了她的要求,杨某起了杀心。事发当晚,她敲碎温度计,将水银倒入母亲的水杯。然后端着水杯送到母亲刘某面前,但正在气头上的母亲不想喝水。杨某便按着母亲的头强行将水银灌下。母亲死后,杨某翻出母亲的钱,带着女儿和尸体一起生活了两个多月。两个多月后,尸体腐败的气味越来越浓,杨某用任何办法都无法掩盖这种气味,只得带着女儿搬离。误吞温度计里的水银而中毒的孩子临床上还没碰到过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弋说,他在门诊中不时会遇到因不小心咬破、摔破温度计急急忙忙来就诊的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每个来的时候都很紧张,生怕自己或孩子中毒。问清情况后,王主任都会告诉他们,没关系的,不用担心,也不用处理,如果不放心,就留院观察一下。对于实在不放心的家长,则建议给孩子喝点牛奶,促进排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到过因误吞了温度计中的水银而中毒的病人。”王主任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儿科主任陈明明说,他曾碰到过2个弄断温度计的孩子。一个是小小孩,量肛温的时候不小心把温度计弄断了,水银流进了体内;还有一个是五六岁的孩子,量口腔温度的时候,把温度计咬断了,吞了水银进去。当时,家长都很着急,问要不要洗胃什么的。他的答复是没必要。后来,两个孩子都好好的,没出现中毒症状。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罗晓明从医30多年,碰到过几个误吞温度计里的水银的孩子,这些孩子也都没有出现中毒症状。“相比误吞水银会不会中毒,反而是破碎后温度计的玻璃更需要注意,不小心吞下去可能会割伤。”罗主任建议,若不小心咬破了温度计,先慢慢仔细把玻璃碎片吐出来,再漱漱口。如果不放心,就喝点牛奶。若是量肛温的时候断了,基本上也不用担心水银,因为,孩子一哭,水银会自然流出来,不放心的话,那就挤点开塞露加快排泄。曾有人一次喝下2.5公斤水银都没有中毒死亡会不会是女儿杨某给母亲灌了好多支温度计里的水银?杭十四中化学老师汤小梅说。“喝水银对身体的影响和吞金有点相似,主要是因为比重大,使人出现坠痛感觉,容易诱发肠套叠。严重的也会造成胃肠黏膜受压、缺血、坏死、糜烂,甚至穿孔,但这要建立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的情况下,一支家用温度计的水银含量只有0.5-0.7克,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2000年5月收稿的《临床急诊杂志》,刊登甘肃省秦安县人民医院郑永东等医生撰写的一篇《顿服大量水银中毒1例》的临床经验文章。文章说,他们抢救了一个水银中毒的27岁男子,该男子一次服下了2500克水银,并即刻吐出了500克,还有近2000克吞到了肚子里。4小时后,男子到医院就诊。主诉感到心慌、气短、上腹部持续性坠痛,平卧时疼痛减轻。但体温、心跳、脉搏等均正常。医生先让患者喝下500克牛奶倒立催吐,但没有吐出。为了防止服入的水银过多导致肠胃道穿孔、扭转、坏死等问题,马上胃镜将水银抽吸出,共抽出水银600克。随后,患者腹痛缓解。入院第二天,让患者进食植物油和多纤维蔬菜等。第三天,有水银从肛门排出。5天后,拍片发现,腹腔内原先可见的大量高密度阴影已全部消失,检查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住院6天后出院。医生对这位患者随访了1年。口腔黏膜、肌肉震颤、精神均正常,复查血、尿、粪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表现。这个27岁患者吞入体内的水银共2500克,马上吐出500克,胃镜取出600克,排泄出1360克,还有近40克水银没有收集到,这比一支温度计里的水银0.5-0.7克多得多了。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郝凤桐主任医师,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吞体温计中水银,能否导致汞中毒?》的博文。其中讲到,有研究报道,给大鼠按照每公斤体重、每日6克的水银灌胃,历时一个月,实验动物没有发生汞中毒。2001年,我国有医务工作者报道,一名35岁男性患者吞服水银达3.5公斤,经过对症治疗得以康复,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并未出现典型的汞中毒表现。需要强调,以物质的质量来评估,就是一次喝下3.5公斤的水,也极有可能导致胃肠水肿乃至全身性水代谢紊乱,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什么吞了这么多水银都没中毒死?浙江大学医学院毒理学与营养学学科系主任朱心强教授说,水银,化学名为“汞”,是常温下惟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它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既不溶于水及醇、醚等有机溶剂,也不溶于盐酸和稀硫酸。基于这些特性,水银是无法通过消化系统吸收中毒的。水银经呼吸道吸入更易中毒但一支温度计摔碎后挥发出来的水银蒸气致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水银有毒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汤小梅老师说,水银的主要吸收途径是呼吸道,老百姓所说的水银中毒,其实主要是指水银蒸气会使人中毒。水银在常温下就能蒸发。随温度增高,蒸发量也增加。经呼吸道吸入的水银,70%可以进入肺部,使人出现炎症反应。当水银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后,会以离子形式存在人体内,可抑制多种酶的活动,阻碍细胞的正常代谢,引起肾脏、肝脏及心肌的损害,导致中毒。朱心强教授说,水银蒸气导致的中毒多见于灯具加工厂、温度计加工厂的工人,且以长期慢性中毒为主,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吸了一支温度计的水银蒸气,马上中毒身亡的,他还没看到过。水银蒸气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头痛、头晕、易激动、睡眠障碍、全身乏力、低热、口腔炎、牙龈炎、手指震颤等症状。一个成人一次吸入多少量的水银蒸气会中毒?汤小梅老师说,这很难计算,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据统计,这跟房间大小,通风好不好,水银量多不多,暴露空气中的时间等都有关系。但有数据表明,即使是最敏感人群,如孕妇、老人、小孩,每天吸入20微克的水银蒸气,也是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以前会用汞合金补牙的原因,现在汞合金已经被口腔科医生淘汰了,淘汰的原因不是因为有毒,而是因为有了更好、更优惠的材料来替代。“正常来讲,一支温度计摔碎后,挥发出来的水银蒸气是不会致命的。”汤老师说。收集地上的水银试试用注射器、镊子或螺丝刀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科姚耿东教授擅长职业中毒等的诊断与治疗。他说,大家不用担心温度计咬碎后会不会中毒。正常情况下,服下一支温度计的水银不可能致死。如果真的死了,那只能说是一个特例,比如水银诱发其基础疾病,但这个概率比较低。虽然,温度计中的水银不足以致命,但水银毕竟有毒,所以如果打破了,还是建议及时清理。但水银易碎易逃,收集水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怎么才能既快又好地清理掉地上的水银呢?汤小梅老师说:“理论上,清理水银最好的方法是用硫黄粉。在水银上面撒点硫黄粉,使其形成化学反应,产生HgS,降低毒性。撒完硫黄粉后,再统一扫进一个密封的玻璃瓶里,扔到有毒有害的红色的垃圾桶中。不过一般家庭很少备有硫黄粉,但清理后用密封玻璃瓶装起来还是很有必要的,若随便扔掉,它会污染环境。”也可以用拔去针头的医用注射器,将水银吸入注射器。对于一些非常小的水银碎粒,注射器往往也派不上用场。这时可以用银器来吸,最好是纯银,比如银簪(如果已经氧化,先用细砂纸打磨一下)。将银簪与水银碎粒接触,碎粒就会附着在银簪上。另外,涂了“克罗米”的镊子、细砂纸打磨过的铜丝铜片、新螺丝刀的头、表面没有氧化的铅丝等,只要将它们放到水银里浸一下,表面附着上一些水银,就会变成“吸水银神器”,特别是两腿附着有水银的镊子,可以轻松地夹起细小的水银颗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9735485
播放数:155713
播放数:189597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长沙晚报12月30日讯(记者
邓艳红)昨日,记者从省儿童医院获悉,该院重症监护室最近接收了一名汞中毒的男性婴儿。这名叫康康(化名)的婴儿是从常德转院过来的,今年才7个月大。让人震惊的是,康康不是误食中毒,而是被亲舅妈故意喂食了温度计中所含的水银,导致严重的汞中毒。
  12月26日晚,康康中毒后,在康康爸爸质问下,康康舅妈承认了是自己投毒,当晚她便向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原来,康康的舅妈周女士有一个3岁大女儿,康康出生后,她觉得婆婆重男轻女、有点偏心,于是心里不平衡。而康康外婆则说,她觉得男孩女孩都一样,从来没有偏见,自己也曾经劝慰过儿媳。
  目前,省儿童医院正在全力救治康康。专家提醒,汞(Hg)俗称水银,为液态银白色金属,常温下即能蒸发,水银蒸气具有很大的毒性。一旦不慎打破水银温度计,首先要打开门窗通风,尽快将洒落的水银装瓶密封,降低汞蒸气中毒的可能。另外为了避免意外,家长最好选用电子体温计。孩子误吞水银送医院:一场虚惊的“汞中毒”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作者:刘桥斌 王志胜
  的孩子误吞水银,辗转北京数家医院看病
  专家提醒: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耿荣介绍,汞中毒更多是因为汞挥发后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所致,汞中毒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易激动、手指震颤、无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及口腔炎等。
一般来说,经过消化道进入体内的汞,很难造成汞中毒,因为汞的稳定性很高,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方应,而会直接以水银珠的状态被排出来。
  误吞汞后,可以让患者多喝牛奶和蛋清,是因为牛奶和蛋清可以保护胃肠黏膜少受损,以便汞尽快从体内排出。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或用一些有助肠道蠕动的药物,使排便更顺,从而让汞尽快排出。
  孩子咬碎体温计误吞水银后,应让孩子将碎玻璃吐出,并用清水漱口,切忌使用盐水,因为盐水有助于增加汞吸收。如果是严重的急性汞中毒,可以采取灌肠洗胃的办法将汞排出。
  专家建议,为了安全起见,体温计应该摆放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更不能把体温计当玩具给儿童玩。家用最好选择使用电子体温计。
  安徽巢湖卢江县22个月大男童明明(化名)咬断体温计后误饮了水银(俗称“汞”),三天后出现发热、呕吐等汞中毒症状。明明的父母带着他从县医院到省医院,然后直奔首都北京,辗转各大医院求治。
  但他们没想到,儿童汞中毒后会这么难治。
  22个月孩子误吞水银
  11月25日晚,明明在外婆家玩耍时,不小心将体温计咬断了,洒落出来的汞顺着嘴滑入了明明的体内。明明的妈妈马上将他送往当地县医院,但县医院条件有限,不能做血汞和尿汞含量(血液和尿中汞的含量)检测,只拍了一个消化道X片,结果显示:胃肠道有汞沉积的阴影!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小的汞中毒病例,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可以先多喝一些牛奶和蛋清,最好把孩子赶紧送往省城医院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明明的妈妈连夜将他送往安徽省立医院诊治。
  省立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没事,过几天水银通过消化道就能被排出。
  回到家后的11月27日下午,明明吃完食物后便出现呕吐,而且身体开始发热。明明的爸爸李先生马上上网查看汞中毒的相关资料,发现明明有些症状与网上资料显示的很相似!
  随即,李先生再次将明明送往县医院,可大夫仍然说没有见过类似的病例,最好还是送到省城去治疗。
  28日,李先生夫妇带着明明直奔安徽省第三医院,“医生当时也说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建议抽血化验,并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
  李先生对医生的诊断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就去安徽省疾控中心做了血汞和尿汞检测,检查结果显示:明明体内的汞含量明显超标,血汞和尿汞含量分别为0.038mg/l和0.017mg/l,而人体血汞正常上限值为0.03mg/l,“而医生说这比长期接触汞的职业人员的0.01mg/l都好高很多”,但疾控中心的检测员并没有给出是否为汞中毒的诊断结果。
  “我们医院从来没有治疗过这么小的病例,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握用药剂量,这方面北京的医生应该有比较丰富的处理经验,为了不耽误病情,建议尽快到北京去治疗。”安徽省第三医院医生给了李先生这样的建议。
  儿童医院“拒绝收治”?
  “水银都进入体内几天了,跑了几家医院,怎么连个明确的诊断结果都没有呢?”李先生心里越想越紧张。接着,他开始打听在解除汞中毒方面较为权威的医院,包括上海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解放军307医院。
  因为上海儿童医院不接受电话咨询,解放军307医院又没有儿童科室,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称:“从刚出生到十多岁的孩子我们医院都接受,您孩子快两岁了,而且这样的病例也不少见,当然能接受。”这样,李先生便决定把明明送到北京诊治。
  12月2日上午,心急火燎的李先生带着明明下了火车就直奔北京儿童医院。但接待他们的特护病房的一位医生却说,这么小的汞中毒病例,他们没有治疗经验,建议去解放军307医院治疗或者自己在307医院买药后回老家自己用药。“因为那里有全军中毒救治中心,在重金属中毒方面比较擅长,而且儿童医院现在床位非常紧张,不能保证什么时候能让孩子住进医院。”
  “在北京看病像逃荒”
  尽管当时非常不能理解这位医生的行为,但为了孩子能尽早接受治疗,李先生还是匆匆带着孩子去了307医院。
  307医院先是给明明做了血汞和尿汞检查,结果显示为:0.025mg/l和0.022mg/l。
  可307医院全军中毒救治中心的医生也没能给李先生一个肯定的诊治结果,而是给出两个方案:“一是先观察一段时间,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用药,二是可以给孩子用解汞中毒的药物,但解毒药很可能会产生对孩子肝、肾功能受损的副作用。至于用药的剂量,还是建议去找儿童医院专家咨询。”
  “我又不懂医,孩子该怎么治应由医生来决定方案呀,给出两个方案让家属决定,这不是开玩笑吗?我自己能决定还要医生干吗?”
  12月4日,李先生带着儿子再次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急诊大夫的答复同样是:“没有处理过类似的病例,建议到307医院去治疗。”李先生只好再次失望地离开了医院。
  此后,李先生又带着明明找到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的郝凤桐主任。郝主任听完他对孩子病情介绍,并看了看孩子的情况,很快就明确告诉李先生,依他多年的经验,明明的状况并没有到达汞中毒的程度,而且问题不大,等汞从体内排出就好了,如果家属实在不放心可以做个尿汞检测,不必惊慌。
  “来北京这几天,跑了这么多医院,就像逃荒一样,孩子又发烧,直到听了郝主任的诊断,我们才开始有些轻松。”李先生说。
  因为听说儿童汞中毒后可能会有后遗症,所以决定再到307医院去找国内最权威的解毒专家黄韶清教授诊断,“黄教授的诊断也是说,孩子症状并不明显,应该不会有问题,监测一下尿汞就行了。”
  12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最新的尿汞含量检测结果为0.007mg/l,比长期接触汞的职业人员低很多。
  家长误解了医生意思
  难道北京儿童医院真是如李先生所述的那样拒绝收治他的儿子明明?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耿荣告诉记者,因为当时患者家属的心情过于急切,医生让他们先观察几天,而李先生认为医生提出观察并不是诊断治疗方案,而希望医生马上给孩子用药。“这其实是患者误解了医生的意思。”
  因为北京儿童医院不能做血汞和尿汞的检测,该院是抽取血样和尿样后送到解放军307医院检测,考虑到李先生急于要治疗,所以才建议他直接去307医院,该院是全军中毒救治中心,北京市内绝大多数医院的中毒标本都送往该院检测,这也是为什么到307医院检测结果只需一两天,而其他医院需要一周左右时间的原因。
  “类似的病例并不少,但因为体温计内的水银量较少,一般不足以造成中毒,这么多年来还没有碰到过因误吞水银而中毒的病例,家长不必恐慌。”耿荣说。
  记者手记
  虚惊一场源于医患沟通不畅
  无论是哪个家长,孩子误吞了水银,恐怕都会心急如焚地抱上他往医院跑。
  无论是哪个家长,孩子汞中毒之后,恐怕都不敢“买完解毒药后,回老家医院给孩子用药”。
  李先生带着孩子奔波在北京的各大医院,辗转求医的过程中,气愤地给健康时报打来电话,说医院拒绝收治孩子,推卸责任。可等到很多权威医生都说孩子不会有危险,而且20多天后,孩子仍然健康、活泼时,李先生又衷心地跟记者说,其实,北京的医生都挺好的,可能是自己为了孩子的健康心情太急切而误解了医生的好意。
  患者家属的“抱怨”和医方的“拒之门外”其实都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够所导致的,如果都能站在对方角度多想一想,医生体谅家长的心情,家长认真听取医生对病情的解释,那么这20多天中,有无数场的虚惊和误解,原本都可以避免。
(责任编辑:霍键)
07-09-11 08:58·
07-07-24 16:57·
07-07-19 07:52·
07-04-27 08:06·
07-04-18 08:24·
07-04-12 08:09·
07-01-29 21:57·
06-07-10 07:15·
06-06-19 08:33·
06-03-11 05:00·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银中毒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