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今天在医院做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大夫说,给心脏电刺激,心肌收缩不正常,怎...

帮您看懂不正常的心电图_心肌梗死_滚动要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 帮您看懂不正常的心电图
帮您看懂不正常的心电图 长江网
10:57:24来源:京华健康
  心脏电学诊断包涵:普通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动态心电图、心腔内心电图等近十种诊断方法。其中普通心电图用于临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心脏诊断中*重要、*常用,且安全正确的诊断方法。   普通心电图诊断是一项通过安放在人体四肢和乳房前的电极、导线同心电图机连接,采集心脏电活动先兆,记录下曲线图形的判断技术。心电图分为肢体导联和乳房前导联,其图形主要包涵:P波、P-R间期、QRS波、ST段、T波、Q-T间期,代替了心脏收缩和舒张的不一样阶段,其波形的宽窄、高低、频率、形态各有正常的范围,其中部分导联发生不正常波型或数据超过正常范围的心电图为不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曲线的变化对各类心脏疾病的判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通常的不正常心电图判断有:   心房肥大:分为左、右心房肥大或双心房肥大,心电图特点为P波不正常,多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各种发病的主因所致心房肌增厚、房腔扩大。   心室肥大:分为左、右心室肥大或双心室肥大,心电图特点为QRS波不正常,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或各种发病的主因所致的心室肌增厚、心室腔扩大。   心肌缺血:心电图特点为ST段和T波不正常,简称ST-T改变,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等。   心肌梗死:分为急性期和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为QRS波、ST-T分明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ST-T多恢复正常,仅遗留坏死性Q波。   心律变态:正凡人的心律为窦性心律,节律均衡,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窦房结或传导系统发生不正常,就发生了心律变态。   窦性心律变态:窦性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为窦性心动过速,通常于运动或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和心肌炎等。窦性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于甲低、颅内高压、老年人和部分药物反响。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不正常,临床意义不大。   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发生的心脏搏动,之后常发生长间歇称为代偿间歇,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种。心电图现象为P波、QRS波和ST-T改变,有相对性或不相对性代偿间歇。偶发的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凡人,但频发的室性早搏或产生二联律、三联律多见于多种心脏疾病。   异位心动过速:分为阵发性和非阵发性两类,又分为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除频率快、节律不齐外,前者心电图形态多正常,后者QRS波宽大畸形,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   扑动与颤抖:分为心房和心室两大类。心房扑动与颤抖为频率在每分钟250~600次的异位节律,P波消失,代之以不正常的“F”波,多见于老年心脏退行性改变、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甲亢等。心室扑动与颤抖属恶性心律变态,病人有生命危险,必需争分夺秒地抢救。 关于“帮您看懂不正常的心电图”就给大家介绍到了这里,每个人在发生疾病后往往会有恐慌情绪,专家在这里提醒大家: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要产生恐慌情绪!(编辑: 勇宁 )
上一篇: 下一篇:
专业医疗 网络营销: 市场:
网友评论0条,查看全部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网友评论:
网友观注排行荆楚网健康为您带来一流的健康保健常识,让您享受品质生活
当前位置: >
心肌缺血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13:47  作者:admin  来源:荆楚网健康  浏览:
   心肌缺血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心肌缺血是一种很严重的心脏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心肌缺血对心脏和全身都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氧是通过血液输送给细胞的,其实心肌缺血就像是心脏中没有血液的灌注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现状之一,你对此是否有着了解?下面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心肌缺血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心肌缺血还会损害舒张功能。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结合起来,易导致心室充盈压升高,引起肺充血,还可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电活动失常。因此,一旦出现心肌缺血,应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才可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一般做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有两种可能:
  (1)冠心病心绞痛。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常伴有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或。胸痛往往在劳累时诱发,如快走、上楼、手持重物等。胸痛持续的时间只有3~5分钟,休息2~3分钟即可缓解。胸痛只有几秒钟或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往往不是心绞痛。
  (2)植物功能失调。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缺血在年轻妇女中十分常见,无重要临床意义。主要原因是由于植物功能失调,影响了心肌的复极过程,所以出现了&心肌缺血&的改变。您在来信中提供的资料太少,没有提供年龄、血压、血脂和血糖情况,不好做进一步分析。建议查一下血糖、血脂和超声心动图。您年龄不大,上述检查正常,则倾向于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
  你现在还年轻,才39岁如果没有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话,器质性的可能性不大,而功能性改变不能除外,如血压高、交感神经兴奋、睡眠不好、紧张、劳累、贫血等均可引起。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好做心得安试验、氯化钾试验,以鉴别功能性心电图的ST-T改变。此外,应进一步排除有无长期服用药物以及甲亢、贫血等其他脏器疾病,并避免饮用咖啡、可乐、茶等刺激性饮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
&&& 心肌缺血严重吗?通常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更多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一般会伴有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一旦出现此现象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近期热点关注
Copyright ©
 鄂B2-
荆楚网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以及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当心肌肥厚之后 (日)
  李占全 教授 辽宁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曾留学澳大利亚多年,从事介入心脏病学的研究与临床工作,介入治疗心肌病119例,数量居亚太地区之首,获国家省部级奖项5项,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左图)
  张明 教授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率先开展急性心梗、静脉溶栓疗法及融栓加介入治疗,获国家省部级奖项6项,主编参编专著6部。(右图)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心肌肥厚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李占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肥厚型心疾病的一个亚型,肥厚型心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肥厚引起的,肥厚的部位可以发生在心脏的任何部位,如心尖部、室间隔或整个弥漫心肌,由于肥厚的部位不同,在临床上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梗阻型主要是由于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如图:这个图片表示的是一个正常心肌收缩的一个模式图,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是一个室间隔,血液从左心房到达左心室要通过心肌的收缩射入到左动脉里,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室间隔已经明显的肥厚了,正常的室间隔只有8-10毫米,而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室间隔可以达到20毫米甚至是50毫米,多出来的这一块室间隔组织在心室收缩射血的时候就堵塞了流出道,之后就会带来很多的危害。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发病率目前还不是很准确,根据资料记载我国大约有50万病人。
  主持人:引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原因有哪些?  张明:通过近十年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发病原因基本清楚了,现在认为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通常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病人大部分都有家族史,还有一部分病人是由于在发育过程中基因自发性突变,引起调控心肌肥厚的基因突变,然后造成心肌肥厚,最后导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这一类我们叫做散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主持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对人体都有哪些危害?  李占全: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危害  1、 猝死  2、 心力衰竭  3、 中风  4、 心律失常
  主持人:患者如果得了这种心肌病具体都有哪些表现?  张明:有50%的患者有家族史,另外50%没有家族史。有50%的病人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另外50%有明显症状。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1、 气短,最常见症状  2、 心绞痛3/4病人有此症状  3、 乏力,机体供血不足的表现  4、 晕厥及类晕厥症状
  主持人:这种病的发病情况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讲是不是也因人而异呢?  李占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时间的序列拉得也比较长,有的病人会反复出现症状,有的病人会在短期内迅速的演变成心绞痛或者首发症状就会猝死,有的病人可能在5-10年内逐渐恶化,因此单纯从临床症状上很难判断病人的病情程度达到了什么程度。从症状上判断很容易与冠心病混淆,冠心病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原则是不一样的,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应该吃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心绞痛,如果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服用了硝酸甘油可能会加重狭窄,甚至会导致更大的危害,所以一定要到医院看医生。
  主持人:是不是这种心肌病与其它类型的心脏病都比较难区分呢?  张明:是很好判断的,因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特点是心肌肥厚,可以通过心脏B超明确确诊。
  主持人:目前针对这种病临床上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张明:临床治疗有四大类方法:1、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等,药物治疗有1/3是可以缓解症状的,对于另外2/3是完全不起作用的。2、双腔起搏器,有人试图用双腔起搏器来改善心室、心尖和心底部的收缩不同步,然后造成流出道增宽,现在已经证实了这种疗法只能对50%的病人起效。3、肯定有疗效的就是手术疗法,如图:通过手术把肥厚的心肌切开,然后把室间隔取掉,手术的创伤非常大,死亡率比较高,患者也很难接受。4、近几年出现的介入治疗,效果和手术基本相当而且副作用小。  李占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解除左心室流出道的狭窄,介入治疗就是用非手术的方法把心肌坏死或减薄。如图蓝色的导管到达的是第一间隔支,在解剖学上第一间隔支恰好是供应室间隔肥厚心肌导致梗阻的那一块心肌的一个血管,如果能把这个血管封闭掉,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肌肉就要坏死和萎缩,肥厚的心肌坏死和萎缩之后,梗阻也就减轻了,图中向内滴入的白色液体就是酒精,扩张的白色管子是一个封闭系统,防止酒精逆流,白色的酒精滴到心肌后室间隔就变薄了,室间隔变薄后梗阻就解除了,病人的临床症状就会缓解,猝死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主持人:我们来通过一段录像了解一下治疗的全过程:  李占全:首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了解供应室间隔肥厚心肌的血管分布情况,选择了靶血管后就开始进行消融治疗,医生把一个导管通过股动脉送到心脏中,患者是男性40岁左右,因为不稳定心绞痛入院,超声诊断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术中的超声检查帮助确定靶血管的位置,病人处于局部麻醉状态,现在把导管送到第一间隔支里面去,然后通过这个导管向里面注射无水酒精,每次注射的量大概2-3毫升,通过小量的注射可以达到小面积的心肌坏死,一般来讲压力差下降50%就算成功。
  主持人:介入治疗有哪些优点?  李占全:介入治疗一出现就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因为它的疗效是非常确切的,临床效果与手术一致,由于它不开胸,手术死亡率低,并发症也少,病人也容易接受,价格上也相对便宜,目前采用的是进口导管,价格较高,相信不久国产导管上市后可能会把手术费降低到左右,现在介入治疗的手术费用大约两万多,开胸手术的手术费用大约三万多。
  主持人:广东白先生 45岁 我爱人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最近我孩子在医院检查也发现有肥厚型心疾病,现在孩子没有任何症状,请问是否需要治疗?  张明:应该进行治疗,因为有50%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险,建议到医院作一个心脏彩超,看一看室间隔肥厚的情况,还要做一个24小时心电图监测,看看你有没有一个严重的心肌失常,还要做一个运动实验,看看运动的过程中血压有没有压差下来,如果以上三种检测有异常,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进行治疗。
  主持人:北京王女士 62岁 我患高血压十年,最近到医院做心脏彩超,发现心肌肥厚,请问需要治疗吗?  李占全:高血压病人本身就会有心肌肥厚,高血压性心脏病由于血压高,病人射血的做功要大,所以心脏长期以来在高负荷下就容易肥厚,高血压性心肌病的心肌肥厚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肥厚是不同的,应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鉴别,如果有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导致的梗阻有压力差,那就属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如果没有梗阻而是单纯的心肌肥厚比如心腔比较大一点,可能就不是肥厚型心疾病,因为肥厚型心疾病的心腔是小的。
  主持人:辽宁刘女士 55岁 我以前因肥厚型心肌病曾做过介入消融,因心脏压差不够,没有做第二次手术。现在说话多了,或一活动心律就有间歇,请问应该怎么治疗?  李占全:压差不够有两种可能1、可能不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2、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但是压力差达不到做消融的标准因为做化学消融要有一个小块心肌坏死,要有并发症,要有死亡率,也就是在不得不做的情况下才做,这个病人既然压差不够就不应该做消融手术,下一步治疗就应该是药物治疗。按照行业协会规定压力差要超过50毫米汞柱才能做。
  主持人:哪些病是绝对禁忌症呢?  张明:绝对禁忌症有1、没有梗阻2、介入检查有禁忌症的如有出血倾向或其它肝肾功能损害的3、虽然是肥厚性和梗阻性的但是找不到靶血管。
  主持人:术后会复发吗?  张明:术后一般三天下地,一周出院,出院后关键的是要定期随访,便于医生了解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和室间隔缩小的情况以及左流出道增宽的情况,随访最主要是要做一个心脏的彩超,还应该定期做24小时心电图来进行监测,而且病人术后还要用药,因为手术解决的只是肥厚梗阻的室间隔,其它心肌还在肥厚,药物对这一部分肥厚的心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李占全:大约有3%-5%的病人在术后半年压力差会重复出现,症状也会加重,如果有症状复发可以做二次消融,在原来靶血管的位置上重新注入无水酒精,也可能选择另一支靶血管加大心肌坏死的面积。
  主持人:医院联系电话 (024)114377;门诊时间 李占全 周三上午 张明 周一上午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心脏检查:选对了方式才有用
  ●气温急降,又到了心血管发病高峰期
  ●专家提醒:有时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未必代表心脏健康
  ●心脏疾病种类多,检查手段也多,患者该做哪种检查应尽量听从医生的建议
  近日气温急降,早晚寒风扑面,不少老人家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但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又看不出任何异常;医生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有些人觉得既然心电图显示正常,就没这个必要,甚至还疑心会不会被&过度检查&。但再次出现症状时又心惊惊,到底该做何种检查才能及早排除病症?
  对此,医技科专家提醒称,心电图只是心脏检查的手段之一。其实,心脏疾病的种类多,检查手段也极多,患者应做哪种检查以助确实病因,应尽量听从医生的建议,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当然,心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也不妨了解一下各种心脏检查手段,便于跟医生沟通,在关键时刻选对检查方式及时发现异常,帮助明确诊断。
  光做常规心电图易漏诊
  &常规心电图,只能显示受检查者在安静平卧时一两分钟左右的心电信号。如果那两分钟内患者刚好处于非发作期,很容易产生漏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技科副主任医师黎建斌解释称,很多出现心脏不适的患者来就诊时,症状已经过去了,再做心电图,基本看不出异常。所以,医生才会建议住院观察,等到出现症状时马上做心电图检查,对异常信号的捕捉&命中率&比较高,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心电图只是心脏检查的手段之一。但心脏方面的疾病种类不少,检查手段也很多。作为患者,到底应做哪种检查以助确诊,还是应尽量听从医生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当然,心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也不妨了解一下各种心脏检查手段,便于跟医生沟通,在关键时刻选对检查方式及时发现异常,帮助明确诊断。
  心脏检查知多少
  目前临床上针对不同的排查目的,较常用的心脏检查手段有如下十几种:
  1.常规心电图:即静息心电图,是最常用、最安全、无创检查手法。这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症状发生时阳性率比较高,如果错过发作期进行检查,可能显示正常心电图。
  2.动态心电图:可以在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心电的信号,可以提高非持续性心律失常、一过性心律失常、短暂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扩大了心电图运用的范围。
  3.心室晚电位:常用于冠心病、心肌炎的心律失常风险预测。
  4.高频心电图:适用于心肌炎、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检查。
  5.心电向量图:常用于常规心电图不易确诊的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及各种阻滞诊断检查。
  6.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独到之处。
  7.64排CT: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以及可疑患者的筛查等,能够了解冠脉血管病变情况,但对较细小的血管不敏感。
  8.核素心肌显像:其检查方法是从静脉打一针显像剂,显像剂在心肌各部位的分布量就直接反映了该部位的心肌供血状况,通常情况下,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可提高检出率。
  9.运动平板心电图:俗称&跑平板&,就是让测试者运动以增加心脏负荷。在此过程中测试者若胸痛发作,且监护的心电图出现明显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诊断标准,就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10.食道调搏:用于测定心脏窦房结及窦房传导功能、房室传导功能,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如帮助对心脏电消融术、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判定及调整。
  11.心肌酶学检查(抽血):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可诊断出急性心肌梗塞。
  12.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需通过介入技术,从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到冠状动脉建立一个通路,向冠状动脉内注射造影剂,再在X线下查看造影剂的分布情况,以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危险性但概率很低。临床上结合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13. CT冠状动脉成像和心脏三维重建技术:对于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阴性预测价值较高,在此两种问题的筛查方面可部分取代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4.心血池显像: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跟&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无创、可重复和敏感性高等优点,常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健康新闻推荐
热点新闻排行榜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