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123五花大绑蛇的性状

金环蛇(动物)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jīn huán shé]
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雨伞柄()或佛蛇等,是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与、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金环蛇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金环蛇和其他环蛇属的蛇一样,动作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为食。金环蛇的毒性较其近亲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而数量也较银环蛇多。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黄环和黑环相间排列,两环宽窄大致相等,尾短圆钝。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概述图参考资料:
金环蛇形态特征
金环蛇全长983—1,500mm,具有前沟牙。头呈椭圆形,尾极短,
图2:金环蛇
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0—28环,黑色环纹20—26+3—5。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1行鳞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鳞片为单行,腹部为灰白色。头背黑褐色,枕及颈部有污黄色的“∧”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所以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头背具有典型的9枚大鳞片,背鳞平滑,全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金环蛇生活习性
怕见光线,白天
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鱼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
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
金环蛇生长繁殖
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
孵化期约48日。
雌蛇有护卵的习性。
金环蛇栖息环境
金环蛇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
金环蛇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湖北省;
世界分布: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等国。
金环蛇种群现状
金环蛇数量野外已极稀少。金环蛇是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酒及也被用来入药,长期以来大量被捕杀内销或出口。导致年间,金环蛇的物种数量下降了50%。
金环蛇保护级别
等级:濒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IUCN):LC(无危)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日发布的《》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金环蛇药性特征
金环蛇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盘径14—20cm,头居中,椭圆形,黑褐色,鼻尖向前不上翘,通体具23—33对黄黑相间的色环,黄黑等宽,体背有明显脊棱,脊棱鳞片扩大呈六边形,尾短末端钝圆。质坚韧。气腥,味咸。背鳞鳞片椭圆形,长6.5—7.0mm,宽4.5—5.0mm,黄褐色,上半部边缘整齐,具8—13个小孔,无中肋,无端窝,表面平滑,透明。背棱脊处鳞片扩大呈六边形,有孔30—34个,不规则分布于鳞片上半部,也无中肋,无端窝。质韧,不易折断。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浅黄色。①解质鳞片多成小块片状。透明无色,鳞片碎片多具黄褐色点、小条状物,有些碎片上具有小孔。尚可见到具有长棱形纹理的碎片。②横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柱状或呈碎片状,具有细密的横纹。③骨碎片近无色,呈不规则碎块,骨板纹理较明显,疏密不一。骨陷窝以椭圆比较多,尚有圆形、不规则形。骨小管较不明显。④表皮碎片黄棕色或黑褐色,表面观细胞界取不清,由棕色或黑褐色色素颗粒聚集成不规则网状。其图像与银环蛇相同。
金环蛇化学成份
肉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及铁、铝、锌、锶、钛、锰、钒、铜、钡等21种微量元素。血清中含(pseudocholinesterase)。
蛇毒中含有蓝环蛇毒素(caeruleotoxin),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酸性蛋白,还含有金环蛇毒素(bungarus fasciatus toxin)A、B。蛇油中含有脂肪酸和甾醇,脂肪酸主要有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等;甾醇主要有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金环蛇药理作用
1.对外周神经的作用,用羟甲基纤维素柱层析从金环蛇毒中分离出门个蛋白组分,其中5个组分是毒性较大的致死成分(4mg/kg腹腔注射可致小鼠死亡)。在这5个组分中,Ⅻ、XIV是神经毒,Ⅺ、Ⅻ、XV是心脏毒。神经毒组分Ⅻ能阻断大鼠、小鸡、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突触传递,标本对乙醇胆碱的反应消失,对直接刺激以及对高浓度氯化钾的反应没有减少,神经末梢乙酸胆碱的释放量无显着改变;使蛙腹直肌乙酸胆碱量效曲线平行有移,溴新斯的明可以对抗这种作用。组分XIV的作用与组分Ⅻ相似。提示组分Ⅻ、XIV是作用于终极后膜的神经毒。其后证明组分Ⅸ也能阻断小鸡颈二腹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并使蛙缝匠肌终板电位、微终板电位振幅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失,但不影响微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也不影响肌纤维的静息膜电位。提示组分Ⅸ也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毒。后又进一步证明,组分IX与通常的蛇毒突触后神经毒不同,对蛙腹直肌的乙酸胆碱量效曲线呈现非竞争性抑制,在有溴新斯的明存在时,高浓度乙酸胆碱使腹直肌产生相反的效应,对125I标记的眼镜蛇神经毒与电绍电器官膜碎片的结合无显着影响,应用电压固定技术证明,组分Ⅸ能抑制终板电流,最后使其完全消失,且能缩短终板电流的半衰期,增加衰减速率常数α值,对终板电流的平衡电位无显着影响。提示组分Ⅸ是通过乙酸胆碱受体以外的作用方式产生阻断作用的,作用部位可能在终极离子通道。
2.对心脏的作用大鼠离体心脏加入金环蛇全毒,组分Ⅻ或XV均使心脏挛缩,心脏停止于收缩期,组分Ⅸ对心脏作用较弱,加入心脏1mg后,使心肌挛缩,心脏收缩幅度降低,心律失常。金环蛇毒对心肌的毒性与眼镜蛇毒相似。唯对心肌损害出现较迟。中毒停跳的心脏虽经生理盐水多次冲洗也难以使之恢复跳动。抗蛇毒血清对已结合于心肌的心脏毒也难起解毒作用。故有人认为心脏毒素对心肌作用是不可逆的。
3.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坡甲基纤维素一交联葡聚糖C-50(CM-sephadex C-50)柱色谱分离金环蛇原毒得16个峰,其中组分I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原毒及组分VII-XIV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组分Ⅺ对ADP、花生四烯酸A23187,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 68.8μg/ml,10.0μg/ml和6.3μg/ml,但对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无明显影响。
4.其他作用金环蛇全毒、组分XI、XII及XV在5×1O(-5)g/ml浓度时,对小鸡顿二腹肌均表现有兴奋作用,肌肉挛缩,最后痉挛性麻痹。用全毒、组分XI、XII、XV的1%生理盐水溶液涌入兔眼结合膜囊,全毒和组分XV在滴眼后30min即可见结合膜明显充血水肿,角膜变法;组分Ⅻ滴30min结合膜充则肿;组分Ⅻ起效较慢,滴眼后1h才出现结合膜充血水肿。组分XV和全毒与豚鼠红细胞分别孵有20min和2h出现完全溶血,而组分Ⅸ和Ⅻ孵育4h未见明显溶血。
麻醉大鼠静注全毒2—3mg/kg,呼吸频率变化不大,后期呼吸变浅,最终停止;血压先有一急促下降,2min左右回升,随后是进行性血压下降。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不能使血压回升,动物仍因循环衰竭死亡。静注组分Ⅻ0.4mg/kg,大鼠啊频率及幅度逐渐下降,血压跟随下降,自主呼吸停止后即给予人工呼吸,血压迅速回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大鼠小脑延髓池注入组分Ⅻ之后,未出现呼吸衰竭。表明其引起的呼吸麻痹是外周性的,对呼吸中枢没有直接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全毒的LD50,为1.49mg/kg,组分XIII的LD50为0.40mg/kg。注射全毒后,小鼠最初表现为活动及摄食减少,继而呼吸深慢,腹式呼吸明显,最后呼吸更慢且浅弱,嘴唇及尾部显着紫组,大多在5-10h内死亡。组分XIII的主要中毒症状与全毒相同,大多在2—5h内死亡。另有报道小鼠腹腔注射金环蛇原毒的 LD50为1.5+/-0.2mg/kg,组分Ⅺ则为8.0+/-1.3mg/kg,其毒性比原毒小得多。
金环蛇饲养管理
金环蛇仔蛇的饲养管理
幼蛇卵化出壳后可放在15℃以上的蛇箱内饲养,
一般10日以内靠卵黄维持自体营养,不需喂食,只需喂给清洁饮水就可以了。10日以后才开始少量觅食。一般投放一些碎的鲜黄鳝、泥鳅等优质易消化的食料,对体弱不吃食的蛇可用注射器或洗耳球等工具灌喂一些流体食物。幼蛇的耐饥能力很强,20天不采食,只要保证有足够的饮水一般是不会饿死的;如果不饮水则会渴死。但人工饲养要尽可能提前开食,以利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幼蛇饲养应与成蛇和其他不同种的蛇分开,不能混养,要按品种、大小分开饲养,以防成蛇吞食仔蛇和蛇吃蛇及相互咬斗伤亡。仔蛇饲养遇到低温天气可用200瓦电灯加温或把粗糠放到蛇房内以防寒。饲养过程中应经常更换饲料池中的水和蛇窝内的垫料,及时清除残余饲用动物尸体与粪便,并要定期消毒,保持蛇园环境卫生。平时应注意蛇的活动、采食、饮水和精神状态,发现病蛇及时捕出隔离治疗。此外,还应注意防止蛇的天敌的危害。
金环蛇成蛇的饲养管理
金环蛇成蛇的食料可采取在蛇园内养蛙类、蜥蜴类供其自由捕食。平时可捕些蛙类放入蛇园内,以弥补饲料的不足。每年3月初金环蛇出蛰后身体虚弱,需要大量养分补充身体。11月份以后气温下降,10℃以下,便入蛰冬眠,金环蛇在入蛰之前也需要积累大量养料以备维持冬眠时期营养消耗的需要。为了满足金环蛇在上述两个采食高峰期对营养的需要,每天傍晚在金环蛇出窝活动前在园内投放小白鼠等鼠类或在饲养池内放些新鲜的泥鳅、鳝等其他鱼类。数量以吃完不剩为准,尽量做到多喂、喂饱。金环蛇是变温动物,11月份以后气温下降,金环蛇越冬时要注意保温,要把经太阳晒过的细土填入蛇窝内,使蛇窝中温度保持在11~13℃左右,相对湿度在10%左右,确保蛇类安全越冬。越冬以后可将冬眠初醒蛇从蛇窝捕离到窝外晒3小时左右太阳,进行日光浴以增强体质。夏天炎热蛇园内饲养池和饲料池上要搭遮荫棚,避免池水被晒热,造成蛇和活的饲料动物死亡。为了预防蛇病,要严格搞好蛇园的卫生,剩余食物与蛇粪要及时清除,食具和用具要经常消毒。预防发生疾病。此外,要加强蛇园的安全管理,防止蛇外逃和蛇的天敌危害。
金环蛇寄生虫病防治
金环蛇体内有多种寄生虫。寄生虫病轻的会削弱体质,引起其它疾病,严重的常直接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
1. 裂头蚴是绦虫的幼虫,蛇类是孟氏裂头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裂头蚴多在皮下寄生,一般对蛇类危害不大。
若裂头蚴寄生在蛇体表皮下,可用利刀剖开皮肤取出,然后在伤口涂1%~2%碘酊。裂头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专门治疗,可在治其它寄生虫时附带治疗。
2.鞭节舌虫寄生于蛇的肺部和气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致死。
对此种寄生虫可用兽用敌百虫溶液灌入胃中,按每千克体重0.01克给药,连续灌胃3天。
3.棒线虫 寄生于肺泡腔内,多时密布患部,使蛇肺部糜烂而死。
治疗用四咪唑,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灌服。
4.异双盘吸虫寄生于蛇的胆囊中。
5.蜱虱是由笼舍及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可使蛇体血清蛋白减少,并传播病原体,给宿主带来强烈的不良刺激,降低免疫力,常导致发生全身性疾病。
蜱虱一般寄生在眼睛周围的凹陷处、咽喉部及泄殖腔周围。一旦在蛇体上发现蜱虱,就必须不断治疗,对接触过病蛇的蛇也应全面治疗。蛇体浸在水中数分钟后即可从水中发现蜱虱,据此可判断蛇体表有无蜱虱寄生虫。
.图片之家[引用日期]
张玉霞.广西爬行动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第126页
叶佩珉.中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词典: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09:第114页
.蓝色动物学网[引用日期]
尹钢.爬行动物: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04:第110页
黎跃成.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第272页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
.国家林业局[引用日期]
.中华中医网[引用日期]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博士、助理研究员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度百科科普词条项目审核专家组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客服电话: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在线投稿:
蛇胆的性状鉴别-医学检验论文选题
医学检验论文选题&&&& 医学检疫论文发表&&&& 医学检疫论文&&&& 医学论文写作
  1.1性状鉴别
  蛇胆的性状鉴别是根据胆囊的外形特征、色泽、大小、质地、胆蒂位置、胆管(形状、长度及韧性)、胆汁稠度、气味等进行比较的鉴别方法。蒋碧英[5]描述了正品蛇胆的性状鉴别要点;张穗[3]对14种蛇胆及其常见伪劣品进行了外观性状鉴别。这种传统手段简单方便,可直观地将蛇胆与一般伪品区别开来,在早期药材收购、加工部门的现场鉴定中较常使用;但由于蛇胆的形态学特征往往因加工方法和条件不同而变化,鉴别效果因人不同(经验、主观影响等),因蛇而异(蛇的种类、大小、生理状态等),因观察环境(季节、光线等)而变化,误差较大,现阶段仅作为真伪鉴别的参考指标。
  1.2显微鉴别
  根据蛇胆的组织残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显微鉴别是蛇胆原药材鉴别的方法之一。杨育民等[6]依据蛇胆内含物的形状、大小及颜色等显微特征鉴别了蛇胆及其伪充品鉴别;陆惠文[7]根据蛇胆与伪品等各自的组织学特点将待检胆囊标本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和显微观察,鉴别了蛇胆(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等)与伪品蛇胆(鸡胆、青鱼胆等)。该法虽鉴别效果较好且简便,但仅适用于仍保留有显微特征的原料药材和成药。由于胆的内含物随着蛇的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差异,组织学特征也因切片的取材位置不同而不同,因此增加了鉴别的难度;此外,目前大多数含蛇胆成药不保留蛇胆的显微特征,故此法不宜推广。
  1.4分子生物学鉴定
  由于蛇胆保存和制剂加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往往破坏了蛇胆的完整性,因此依据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鉴别有一定困难,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克服上述问题,呈现更客观的结果。众所周知,物种的多样性是基因多态性的结果,而基因多态性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它比在形态、组织和化学水平上检测更能代表其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王义权等[21]将分子标记技术运用到蛇类药材的鉴定研究中,对游蛇科10种蛇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了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通过提取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药材和原动物样品的模板DNA,分析其Cytb基因片断鉴别了金钱白花蛇[22];
  沈曦等[23]通过比较12SrRNA和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鉴别了几种蝮属蛇类;刘向华等[24]从药材蛇胆的胆衣和胆汁、原动物棕黑锦蛇的肌肉和胆汁中提取DNA,经PCR扩增12SrRNA基因片段,鉴别了蛇类药材。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虽能有效鉴别出蛇类药材的种属来源,目前在蛇类药材的鉴别中应用较广,但由于市售蛇胆样品的复杂性,蛇胆DNA的含量较低,故此法在蛇胆鉴别中的应用较少,具体应用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下一篇:没有了
360期刊网为您提供最优质快速的服务,专业的学术与,360期刊网期待与您合作!
客服经理咨询电话:025- 客服经理咨询QQ
客服经理咨询Email:
建议及投诉电话:025- 建议投诉QQ
建议及投诉Email:
期刊合作QQ
期刊合作Email:
360期刊网运营商: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号码:苏ICP备号
【免责声明】:360期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附:1 拼音wū shāo shé2 英文参考black snak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zaocy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Zaocy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black-tail snak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3 概述乌梢蛇为名,出自《》。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 的体。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乌梢蛇呈段状,乌黑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切面黄白色或灰棕色,质坚硬,气腥,味淡。,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加深,略有酒气。乌梢蛇味甘,性平,归,具有,通络,止痉的功效。用于,,,,痉挛,,,疥癣。乌梢蛇饮片具有祛风止痒的。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多用于痛,肢体麻木,,中风,,半身不遂,痉挛抽搐,,,麻风。
4 拉丁名Zaocys(拉)(《名词(2004)》)5 英文名black-tail snake(《中医药学名词(2004)》)6 乌梢蛇的别名(《药性论》)。(《》)(《》)(《本草纲目》)(陈义《动物学》)乌花蛇、剑脊蛇、剑脊乌梢蛇7 乌梢蛇的处方用名乌梢蛇、乌蛇、乌梢蛇肉、。8 来源《》(2010年版):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盘成圆盘状,干燥。《大辞典》: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9 原动物形态乌梢蛇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为短。前额鳞大,两鳞间的缝合线等于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宽大于长,外缘包至头侧。额鳞前大后小,长与鼻间鳞和前额鳞的和相等。眼上鳞宽大,长与其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鳞相接。后颊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其后半部呈青灰色。(《中药大辞典》)10 产地《中医大辞典》:乌梢蛇主产浙江、江苏、贵州、湖北等地。11 采收与初加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12 生药性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13 理化鉴别乌梢蛇粉末萤色或淡棕色。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向条纹。表皮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淡黄色或近无色。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14 乌梢蛇的炮制唐代有炙去头尾,取肉炙过(《》)的。宋代增加了制、、焙制(《》)、酒焙制(《》)、酒、酥制、药汁制(《》)、酒(《》)、烧制(《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等法。清代又增加了制(《》)、清(《》)法。现在主要的方法有酒浸、酒炙等。14.1 乌梢蛇的炮制方法14.1.1 乌梢蛇取原,除去头、鳞片及灰屑,,筛去碎屑。14.1.2 乌梢蛇肉取乌梢蛇,除去头、鳞片及灰屑,用定量闷透后,取出趁湿除去皮骨,切段,干燥,筛去碎屑。每100kg乌梢蛇,用黄酒20kg。14.1.3 酒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容器内,用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乌梢蛇段,用黄酒20kg。14.2 成品性状乌梢蛇呈段状,表皮乌黑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切面黄白色或灰棕色。质坚硬。气腥,味淡。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酒乌梢蛇色泽加深,略有酒气。
14.3 炮制作用乌梢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如治的(《太平圣惠方》);治、瘙痒的止敏片(《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酒炙能增强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并能矫臭、,利于服用和贮存。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如治风湿痹痛,不能伸举的(《太平圣惠方》);治破伤风,紧硬,身体的(《圣济总录》);治麻风的乌蛇丸(《秘传》);治一切干的(《圣济总录》)。14.4 炮制研究乌梢蛇全体含、、等17种成分。中含骨角原,肌肉中含-1,6-二酶,(TM)。中含、。乌梢蛇剂或醇提液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醇提取液尚能对抗小鼠惊厥的,其抗惊厥作用强度相当于25mg/kg的。制可使不溶于水的成分容易煎出,提高其抗惊厥作用。同时,可防止乌梢蛇霉烂、变质、。乌梢蛇的头与皮是鉴别的主要依据,时应该保留,以供鉴别。另有认为乌梢蛇是蛇,头部无毒腺,为节约药材,炮制时可考虑不去头部。对酒炙乌梢蛇炮制工艺研究,有报道取洁净乌梢蛇段块,黄酒拌匀,放容器内加盖后送进烘箱30C烘闷30分钟,取出充分凉透,再敞开送进烘箱60℃低温干燥15分钟,取出,在干燥处放凉。另有酒炙法和蒸后切段砂炒喷酒晾干的。14.5 贮存方法贮放于缸内,或与共贮,或喷少许,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15 性味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中医大辞典》:乌梢蛇味甘,性平。入肝、。16 功能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中医大辞典》:乌梢蛇祛风湿,络,攻毒的功效。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肌肤麻木,骨、,,破伤风,麻风,皮疹瘙痒,疥癣。:乌梢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如治风瘙瘾疹的乌蛇膏(《太平圣惠方》);治湿疹、瘙痒的止敏片(《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如治风湿痹痛,手足缓弱不能伸举的乌蛇丸(《太平圣惠方》);治破伤风,颈项紧硬,身体强直的定命散(《圣济总录》);治麻风的乌蛇丸(《秘传大麻风丸》);治一切干湿癣的三味乌蛇散(《圣济总录》)。
17 化学成分乌梢蛇全体含有及。乌梢蛇全体含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成分。蛇蜕中含骨角原,肌肉中含果糖-1,6-二磷酸酶,原肌球蛋白(TM)。蛇胆中含胆酸、胰岛素。18 乌梢蛇的药理作用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抗惊厥、抗蛇。乌梢蛇水煎剂或醇提液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醇提取液尚能对抗小鼠戊四氮惊厥的发生,其抗惊厥作用强度相当于25mg/kg的苯巴比妥钠。乌梢蛇酒制可使不溶于水的脂类成分容易煎出,提高其抗惊厥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6~12g。《中医大辞典》:内服:煎汤,4.5~12g;研粉吞服,每次0.9~1.5g。亦可服。19 乌梢蛇组方精选19.1 治大麻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蒸饼用丸服亦可。吃过三、五只乌鸡,妈即愈。又方:捕大乌蛇一条,打死,待烂后,加水二碗七天,去掉坡、骨,倒入一升浸泡一天。取米,喂白鸡一只(令鸡先饿一日)。等到羽毛脱落,即杀鸡煮吃,册时适量饮酒,鸡吃尽后,再用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中医大辞典》)19.2 治紫白癜风用乌蛇肉(酒炙)六两,(麸炒)、、各二两,熟地典四两、(炒)、、、桂心各二两,各锉在细片,装袋中,用酒二斗浸泡,七天。每次一小确定。忌鸡鹅鲼从及发物。(《中医大辞典》)19.3 治婴儿撮口,不能吸乳用乌蛇(酒浸过,去皮、骨,炙干)半两、一分,共研为末。每用半分,以灌下。(《中医大辞典》)19.4 治破伤中风(项强,身直)用、乌蛇,各取后端二寸,酒,刮出肉,加全一条,共炙为末。每服在钱,温酒调下。此方名“定命散”。(《中医大辞典》)19.5 治木舌胀塞用蛇胆一枚,焙干,研为末,敷舌上。有涎即叶去。(《中医大辞典》)
20 乌梢蛇的药典标准20.1 品名乌梢蛇WushaosheZAOCYS20.2 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20.3 性状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20.4 鉴别本品粉末萤色或淡棕色。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向条纹。表皮表面观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横纹肌纤维淡黄色或近无色。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20.5 浸出物照醇溶性(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作,不得少于12.0%。20.6 乌梢蛇饮片20.6.1 炮制20.6.1.1 乌梢蛇去头及鳞片,切寸段。20.6.1.2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20.6.1.3 酒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每100kg乌梢蛇,用黄酒20kg。本品为段状。棕褐色或黑色,略有酒气。20.6.2 鉴别法。20.6.2.1 模板DNA提取取本品0.5g,置乳钵中,加液氮适量,充分研磨使成粉末,取0.g置1.5ml管中,加入275μl[液200μl,0.5mol/L50μl,K(20mg/m1)20μl,酶溶液5μl],在55℃水浴保温1小时,加入裂解250μl,混匀,加到纯化柱中,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3分钟;弃去液,加入液800μ1[5mol/L钾溶液26μl,1mo1/L Tris-溶液(7.5)18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pH值8.0)3μl,无水乙醇480μl,双蒸水273μl],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用上述洗脱液反复洗脱3次,每次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再离心2分钟,将DNA纯化柱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双蒸水100μ1,室温放置2分钟后,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2分钟,取上,作为供试品溶液,置零下20℃备用。另取乌梢蛇对材0.5g,同成对照药材模板DNA溶液。20.6.2.2 PCR反应鉴别引物:5'GCGAAAGCTCGACCTAGCAAGGGGACCACA3'和5'CAGGCTCCTCTAGGTTGTTATGGGGTACCG3’。体系:在200μ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积为25μl,反应体系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dNTP(2.5mmol/L)2μl,鉴别引物(10μmol/L)各0.5正,高保真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无菌双蒸水18.8μl。将离心管置PCR仪,PCR反应参数:95℃预5分钟,反应30次(95℃30秒,63℃45秒),延伸(72℃)5分钟。20.6.2.3 电泳检测照糖(附录ⅥB),胶浓度为1%,胶中加入凝胶染色剂GelRed;供试品与对照药材PCR反应溶液的上样量分别为8μl,DNA量标记上样量为2μl(0.5μg/μl)。结束后,取凝胶片在凝胶成像仪上或紫外透射仪上检视。供试品凝胶电泳图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凝胶电泳图谱相应的位置上,在300~400bp应有单一DNA条带。
20.6.3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肝经。20.6.4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20.6.5 用法与用量6~12g。20.6.6 贮藏置于燥处,防霉,防蛀。20.7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21 参考资料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5.用到中药乌梢蛇的方剂:wūshāoshésǎn《杏苑》卷八:方名:乌梢蛇散组成:乌梢蛇(酒浸1夕,炙,去骨皮)6钱,麻...拼音:wūshāoshéjiǔ处方:乌梢蛇1条酒500ml炮制:将乌梢蛇放入干净的瓶中;倒入酒浸泡...ūshāoshépiàn《中医外科学》:方名:乌梢蛇片组成:乌梢蛇(研粉)。功效:祛风止痒。用法用...āng《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蛇芩汤组成:乌梢蛇9g,淡黄芩9g,焦荆芥9g,川柏片9g,根生...音:máwūsìwùhéjì处方:麻黄10克,乌梢蛇15克,生地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用到中药乌梢蛇的中成药Wan标准编号WS3-B-0302-90本品为乌梢蛇制成的水丸。制法取乌梢蛇(去头尾,炒)500g...成药,出自《兰台轨范》卷一。。主要成分为蕲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麻黄、贯众、甘草、羌活、肉桂...马钱子100g狗骨胶15g蜈蚣15g甘草15g乌梢蛇50g制法:以上十九味,取自然铜粉碎为级细粉,...的主要成份:黄柏、苍术、威灵仙、鸡血藤、蜂房、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红花、土鳖虫、乳香、没药、...风藤30g络石藤60g石南藤60g穿山龙45g乌梢蛇45g蜈蚣(去头尾足)9条全蝎45g土鳖虫45...
古籍中的乌梢蛇膝(酒浸)桂心薏苡仁当归(去芦,炒)羚羊角(屑)乌蛇肉(酒拌炒令黄)蝉壳(炒,各半两)麝香(另研,一...膝(酒浸)桂心薏苡仁当归(去芦,炒)羚羊角(屑)乌蛇肉(酒拌炒令黄)蝉壳(炒,各半两)麝香(另研,一...合膏。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死,亦如其类。生商洛山。(今附)臣禹...引而目上视也。其有左右搐者,各以其偏胜也。医便以乌蛇、蜈蚣等药,是治标而不治本也。故钱用泻青丸主肝风...白芷(三分)木香(三分)沉香(半两)郁金(半两)乌蛇肉(三分)本(一两)细辛(三分)桂(一两半)麻油...相关文献浏览本页的人还关注了以下词条:
开放分类: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乌梢蛇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二 11:40:41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b123五花大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