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四肢也可以治疗肩颈痛吗?有谁试过 肩颈护理网 上介绍的那个方法?我也你不知道的事该怎么刮呢?

如何对付腰肩颈痛(二)--治疗肩周炎手法与用药
&的全称是。又称、、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妇女,右侧肩发病较多。随着电脑的大量应用,日渐成为电脑一族的标配,我看与男女老少关系也不大,身边很多30多岁的挨踢民工们饱受这个折磨。是一种暂时性的肩部疼痛,活动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及时治疗和功能锻炼很快会转愈。但是,如果治疗不当或练功不好,则会绵延日久。因此,对此病应该抓紧治疗,积极锻炼,以减少疼痛。
多为单侧发病,左侧较右侧多见,少数病人双侧同时发病。好发肩周炎的年龄与产生严重退变的年龄相一致,肩部有损伤史或曾经有局部外固定史受寒史、史,也有无任何诱因而发病者。
主要的症状为肩、肌肉无力、活动障碍。疼痛为最明显的症状,疼痛的程度及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或为钝痛,或为刀割样,有持久性,夜间疼痛加重,甚至痛醒,影响睡眠。
2014年3月我爸爸从老家过来玩,说肩膀痛,活动受限,两手无法上举。怀疑为肩周炎,我老婆刚好看到一个如下的资料:
--------------------------------------------------------
一招铁砂掌专治肩周炎
  夏气通于心,心经气血旺盛,和它相表里的小肠经也会跟着气血旺盛起来。小肠经走肩膀,以擅长调理颈肩问题著称,被称为肩脉,所以,凡是颈椎不适、肩周有问题的朋友要抓住这个时机来调理了。
怎么调理,我教大家一个方法:一招铁砂掌专治。练法也简单,把手抬起来,手心向自己,然后让双手的小鱼际相互砍。为什么这砍手能治肩周炎呢?
  这是因为我们小指外侧一直到肩膀走的是小肠经,小肠经专门调节肩膀的各种问题,很多医家称它为"肩脉"。在我们老家,很多武师练习"铁砂掌"就是用手的这个部位去砍沙袋,结果到老,肩膀都没问题。
  练习的时间不限,有空的时候就行,但要注意的是下午1~3点气血流注于小肠经的时候,最好能够砍上200下,这样效果会更佳明显。
  小肠经起于小指,沿着手臂的外侧后缘绕到肩胛处,所以它能调理颈肩问题。同时,它还经过面颊,所以刺激小肠经还能减少两侧颧骨的斑点和鱼尾纹,缓解口疮、咽痛等问题。它最后止于耳屏前方的听宫穴,因此,、、听力下降等问题也能通过它来改善。
  "铁砂掌",虽不能开砖碎石,却可以调节小肠经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可谓是小方法有大功效。
中华瑜伽协会迷罗
---------------------------------------------------------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没事的时候就砍砍手吧。爸爸每天我也不知道砍了多少下,估计千把下应该有余,过了两天,说手转动灵活些了,也没那么痛了。继续砍,反正一周之后,就好彻底了,活动也不受限了。
&&&&刚来时,抱小孩子很吃力的,现在也没什么问题了。
&&&&后来,我经常办公室里没事就砍砍,以前用电脑多了,肩膀不适的也好了。
下面看几个中医中药治疗办法和思路,参考一下。
--------------------------------------------------------
彭坚的博客
肩膊疼痛方治疗肩周关节炎(李可经验方)
&&肩周关节炎又称"五十肩",多发于五十岁左右的男女,患者一侧肩臂疼痛不能抬举,梳头、反侧均有困难,疼痛时间常长达半年以上。中医认为此病为气血虚衰,寒痰瘀血凝滞于肩臂所致,然而用各种疗法都不见显效。笔者最初从《辨证奇闻》中见到一首"肩膊疼痛方",云治疗肩凝症有奇效,然而方中熟地、白芍用量特大,疑其会导致寒凝更剧,畏不敢用。近年来读到《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见到李可先生治疗的真实验案,才得以放胆用于临床,感到疗效颇佳。其方为:
&&当归90克&&白芍90克&&
羌活10克&&秦艽10克&&
半夏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5克&&柴胡15克&
&&&&&附子3克&&
煎好以黄酒兑服
加减:李可加蜈蚣4条,全蝎3克,黄芪120克,桂枝15克
方中重用归、芍以养血和血,半夏、白芥子、陈皮化痰,羌活、秦艽祛风,附子温寒,柴胡解郁,黄酒行血,处方简练,重点突出。李可再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验方止痉散,以加强原方的温阳、补气、活血、通络、搜涤、止痛作用,则疗效更好。
验案举隅:肩周关节炎?三角肌萎缩
王某,男,54岁,银行职员,湖南湘乡人,日初诊患者五十岁左右患右肩疼痛,不能抬举、反侧,诊断为肩周关节炎,治疗两年多,服过多种中西药,用过针灸、按摩、热敷、蜡疗、蜂疗等,未见明显好转,近一年来,手臂上端的三角肌逐渐萎缩,右臂抬举疼痛无力,夜间经常因为酸胀疼痛而醒。察其面色恍白,精神欠佳,舌淡苔厚腻,脉沉滑,右肩关节处肌肉凹陷,压之不疼,患处畏冷,关节与肌肉之间有粘连,右手抬举幅度不能超过九十度,问其口不渴,长期大便秘结,另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咳嗽吐痰多年,痰色白而浓。此已成沉寒积痼,当补气活血,化痰散结,处以双臂肩膊痛方加减:
当归90克&&白芍90克&&羌活10克&&秦艽10克&&
半夏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5克&&柴胡15克&&
桂枝10克&&黄芪30克&&白附子5克&&鹿角霜10克&&
煎药时,先将药用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半小时,对入黄酒30克,趁热服,以饭后服为宜。
8月12日二诊:服上方后,疼痛有所减轻,夜间不至于痛醒,但仍然疼痛,不能抬举、反侧,大便稍软,但不泻,续用上方,合指迷茯苓丸,以加强化痰软坚作用:
当归90克&&白芍90克&&半夏30克&&白芥子10克&&
陈皮15克&&白附子5克&&鹿角霜10克&&茯苓30克&&
枳壳15克&风化硝10克(兑入)&&生姜15克&&
七剂,煎服法同前。
8月20日三诊:服上方后,连续三天腹泻,每天四、五次,后几天每天两、三次,拉出粘液状稀便,泻后感到全身畅快,咳嗽吐痰减少,手臂疼痛显著减轻,抬举、反侧幅度增大,续用上方,再合阳和汤,用丸剂缓图,处方:
当归30克&&白芍30克白芥子30克&&半夏50克&&
陈皮30克鹿胶50克&&熟地30克&肉苁蓉30克&&
麻黄30克&茯苓30克&&穿山甲30克&&牵牛子30克&&
木香15克&&紫河车50克&&大海马1对
&蛤蚧1对&&
黄芪50克&&炙甘草30克&上桂10克&&
蜜丸,日二次,每次10克,饭后开水送服。一料药大约可服两个月。
服两料药丸后,肩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抬举自如,萎缩的肌肉已经充盈,病告痊愈。
心得体会:本方最大的特点,是归、芍的剂量超过正常的十倍,有的患者服后可能出现腹泻,医生处方时必然有所顾虑。李可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例如他记载治疗一例肩凝重症的患者,仅开三剂药:"服第一剂后得微汗,当夜安然入睡,次日顿觉大为松动,数月来开始穿衣不需人助。不料,服2剂后,竟暴泻粘稠便10余次,而臂痛亦减轻十之八九。因畏泻,剩一剂未服。"后来又将剩下的一剂服完,"服后又腹痛作泻5~6次,右肩上举,后展如常人。"李可先生认为:"考致泻之由,一是当归富含油脂质,大剂量难免滑肠;二是温药消溶痰湿,由大便而去。"李可先生是从药物成分和用药效果来说明致泻道理的,就我的临床所见,很多痰瘀互结的病症,如偏头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由于气机逆阻于上,常见顽固的大便秘结,而且病情越重,病期越长,秘结越甚。故傅青主的"散偏汤"治疗偏头痛,方中有郁李仁活血利水,润肠通便,张景岳的"金水六君煎"治疗咳嗽气喘,方中熟地可用60克、当归用30克,用以养血润肠通便。患者服后,除疾病治愈之外,往往多年的便秘得以消除。本方用治肩凝症,如果患者长期大便秘结,方中当归、白芍可放胆用至90克;如果大便稀溏,则可能痰瘀郁结不甚,或患者素来脾虚有湿,方中归芍仍可用原来剂量,但须加神曲以帮助运化吸收,使得剧烈泻下的作用有所缓和,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本案初诊用《辨证录》双臂肩膊痛方加减,大便不泻,考虑到是痰瘀互解已成胶粘之势,合用指迷茯苓丸,加强化痰之力。指迷茯苓丸出自《百一选方》,以茯苓、半夏、枳壳、风化硝、生姜五味药为丸,治疗"痰浊阻于经络,臂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利,或筋脉挛急而痛,或背上凛凛恶寒,或痰多气喘,脉沉细"。很明显,这是一首从痰论治手臂疼痛的专方,所述证候,与该患者手臂疼痛不能抬举、咳嗽吐浓痰、舌苔厚腻,脉沉滑基本吻合。一诊方中的风药羌活、秦艽可去,而血药当归、白芍当留,因为病久已入血络,况且化痰之品多燥,易伤阴血,不能顾此失彼。二诊思路正确,故数剂之后,凝聚于中焦的顽痰化作粘液从大便泻出,手臂疼痛立消,抬举自如。三诊以阳和汤为主方加减,用熟地、当归、白芍、肉苁蓉补肝肾,养精血,鹿胶、海马、蛤蚧、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益精髓,起痿废,肉桂温阳,黄芪、炙甘草补气,木香理气,仍用麻黄、白芥子、陈皮、茯苓、半夏、牵牛子、穿山甲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使补而不滞,气血流通,痰湿得化,最终痊愈。
-----------------------------------------------------------
彭坚痛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作者:江厚万
《名医教你读医案》系列丛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
肩臂手指疼痛
单侧的慢性肩臂疼痛,可因为落枕、负重、强力牵拉、外伤、风湿等未及时治疗而导致,主要表现为肩部或肩臂部的肌肉、关节疼痛酸胀,或单纯的手臂疼痛、麻木、抬举无力。倘若肩臂疼痛,而肩周关节僵硬,抬举困难,不能摸到自己的后头,多为肩凝症,即肩周关节炎,又称"五十肩",常见于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本病的病机较为复杂,在外既有风寒湿气的入侵,在内又有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本病常虚实夹杂、久治不愈。
案例一:手指疼痛,抓捏无力
贾某,女,48岁,干部,长沙人,
患者两年前因冬天长时间接触冷水,未及时保暖,一个月后,右手中指冷痛,拇指、食指活动欠灵活,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近两个月来,拇指、食指握力显著下降,不能拿筷子吃饭,不能拿笔写字,患者担心偏瘫。检查类风湿因子不高,血压、血脂稍高,家族有脑血管病遗传史。察其体态稍丰,面色红润,右手中指稍肿,感觉温度低于其他指头,拇指及食指尚能活动,但掐捏力度不大,肌肉未见萎缩,饮食、大小便均正常,月经也无异常,舌胖淡,脉缓。此为寒湿入于筋骨,阳气受损,不能运动血行,当属痿、痹夹杂,处以《金匮》乌头汤加减:
黄芪、鸡血藤各30克,白芍15克,炙川乌(蜂蜜30克同煎半小时)、桂枝、苍术、当归、白芥子、炙甘草、生姜、大枣各10克,麻黄5克,7剂。
3月12日二诊:服上方后,中指疼痛有所减轻,仍然肿胀,拇指、食指依旧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缓,转方宣痹汤加减:
桑枝50克,海风藤、天仙藤、青风藤各15克,羌活、秦艽、姜黄、当归、川芎、炙甘草、乳香、木香各10克,肉桂末2克(冲服),7剂。
3月20日三诊:服上方后,中指疼痛肿胀基本消失,但拇指、食指无力未见好转,转方补阳还五汤原方:
黄芪120克,地龙30克,当归、赤芍各15克,川芎、炙甘草、桃仁各10克,红花5克,14剂。
4月5日四诊:服上方后,手指欠灵活有好转,握力也增强,但进步不快,其他无不适感,脉舌同前,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120克,地龙、刺五加、鸡血藤各30克,当归、赤芍、木瓜、山萸肉各15克,川芎、炙甘草、桃仁各10克,红花5克,14剂。
另外,大活络丸每日2次,每次1粒,用汤药送服。
4月30日五诊:服上方后,病已痊愈,患者请赐以单方,以防止复发,嘱常用豨莶草、桑寄生、黑豆各30克,红枣每日水煎代茶服,坚持半年。
2007年1月,患者因为其他病来诊治,告知完全治愈,未曾复发。
原按 通过我的临床观察,临近绝经期的中年妇女,容易患手指关节肿痛,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但检查类风湿因子不高,疾病发展也较缓慢,西医主要给以对症治疗,服用消炎痛等,但无法根治,本例患者就是这种情况。除此之外,患者还有拇指、食指无力、欠灵活,但时过两年,并无肌肉萎缩,家族亦无脑血管和神经方面的疾病史,西医很难给予明确诊断,治疗也无从下手。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四肢关节疼痛属痹,肌肉无力属痿,本案为痿痹并存,痹易治而痿难疗,故先从痹入手。患者明显起因于冬天感受寒湿,虽已日久,寒湿仍在,并未化热,一诊用乌头汤温寒化湿,活络止痛,待寒湿得散,中指疼痛有所减轻,则转用专治手臂疼痛的蠲痹汤,去独活,加姜黄,使其药力更集中。加天仙藤,则因其善于走手臂、消肿胀;加青风藤,则因其善于祛寒湿、治骨节疼痛。痹证已愈,则转而治痿。开始以补阳还五汤原方治之,疗效不显,而后在原方基础上,加刺五加等补气血、易肝肾之品,再配以大活络丸疏通经络,终于使痿证得起。
评述&本案以症状为切入点,以主证为终极诊断,符合当代临床诊疗思维趋势,值得提倡。作者指出:"临近绝经期的中年妇女,易患手指关节肿痛,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类风湿标志物阴性",也就是说西医对不能确切定名的病证只能对症处理,而中医辨证论治,则不受西医病名牵制,无论病名是否明确,都可以也必须"随证治之"。"痿痹并存",予先治痹,后治痿,步步为营,法度森严,如期获痊。值得一提的是,采用名医何炎燊的经验方(豨莶草、桑寄生、黑豆、红枣)令患者水煎代茶饮,以防复发,说明作者善于"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不愧临床高手,同时说明诸多岐黄妙方尚深藏于无数医家的医籍之中,亟待挖掘。
注:川乌剧毒,用蜂蜜同煎减低毒性。
案例二:肩周关节炎?三角肌萎缩
王某,男,54岁,银行职员,湖南湘乡人,日初诊。
患者五十岁左右患右肩疼痛,不能抬举、反侧,诊断为肩周关节炎,治疗两年多,服过多种中西药,用过针灸、按摩、热敷、蜡疗、蜂疗等,未见明显好转,近一年来,手臂上端的三角肌逐渐萎缩,右臂抬举疼痛无力,夜间经常因为酸胀疼痛而醒。察其面色恍白,精神欠佳,舌淡苔厚腻,脉沉滑,右肩关节处肌肉凹陷,压之不疼,患处畏冷,关节与肌肉之间有粘连,右手抬举幅度不能超过九十度,问其口不渴,长期大便秘结,另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咳嗽吐痰多年,痰色白而浓。此已成沉寒积痼,当补气活血,化痰散结,处以双臂肩膊痛方加减:
当归、白芍各90克,黄芪30克,陈皮、柴胡各15克,羌活、秦艽、半夏、白芥子、桂枝、白芥子、鹿角霜各10克,白附子5克,7剂。
煎药时,先将药用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半小时,对入黄酒30克,趁热服,以饭后服为宜。
8月12日二诊:服上方后,疼痛有所减轻,夜间不至于痛醒,但仍然疼痛,不能抬举、反侧,大便稍软,但不泻,续用上方,合指迷茯苓丸,以加强化痰软坚作用:
当归、白芍各90克,半夏、茯苓各30克,陈皮、枳壳、生姜各15克,白芥子、鹿角霜、风化硝(兑入)各10克,白附子5克,7剂,煎服法同前。
8月20日三诊:服上方后,连续三天腹泻,每天四、五次,后几天每天两、三次,拉出粘液状稀便,泻后感到全身畅快,咳嗽吐痰减少,手臂疼痛显著减轻,抬举、反侧幅度增大,续用上方,再合阳和汤,用丸剂缓图,处方:
鹿胶、半夏、紫河车、黄芪各50克,熟地、当归、白芍、肉苁蓉、麻黄、白芥子、陈皮、茯苓、穿山甲、牵牛子、炙甘草各30克,木香15克,上桂10克,大海马1对,蛤蚧1对,蜜丸,日2次,每次10克,饭后开水送服。一料药大约可服两个月。
服两料药丸后,肩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抬举自如,萎缩的肌肉已经充盈,病告痊愈。
原按 本例患者最初确定为肩周关节炎,从年龄和症状表现来看,是符合的,但按照肩周关节炎的自然规律,一般半年到一年,可以不药而愈,患者治疗两年未获疗效,并且引起手臂上端的三角肌萎缩,很难用肩周关节炎的病机予以解释,故直到治愈,这个病例西医并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诊断。一诊按照治疗肩周炎的常规方法,用《辨证录》双臂肩膊痛方加减,以作试探,效果不显。二诊考虑到该病从风寒、寒湿、瘀血的角度论治,已经服药不少,疗效不显,恐循常法难以取效。中医有"怪病多生于痰"之说,故去掉原方中的风药,合用指迷茯苓丸,重点从痰论治。指迷茯苓丸出自《百一选方》,以茯苓、半夏、枳壳、风化硝、生姜五味药为丸,治疗"痰浊阻于经络,臂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利,或筋脉挛急而痛,或背上凛凛恶寒,或痰多气喘,脉沉细"。很明显,这是一首从痰论治手臂疼痛的专方,所述证候,与该患者手臂疼痛不能抬举、咳嗽吐浓痰、舌苔厚腻,脉沉滑基本吻合。一诊方中的风药羌活、秦艽可去,而血药当归、白芍当留,因为病久已入血络,况且化痰之品多燥,易伤阴血,不能顾此失彼。二诊思路正确,故数剂之后,凝聚于中焦的顽痰化作粘液从大便泻出,手臂疼痛立消,抬举自如。三诊以阳和汤为主方加减,用熟地、当归、白芍、肉苁蓉补肝肾,养精血,鹿胶、海马、蛤蚧、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益精髓,起痿废,肉桂温阳,黄芪、炙甘草补气,木香理气,仍用麻黄、白芥子、陈皮、茯苓、半夏、牵牛子、穿山甲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使补而不滞,气血流通,痰湿得化,最终痊愈。
评述&证似肩周炎而久治无效,作者初诊以《辨证录》双臂肩膊痛方加减试治不应,二诊一改常法之囿,直取"怪病治痰"思路,巧用《百一选方》指迷茯苓丸获效,三诊主以《外科证治全生集》阳和汤合原方出入制丸缓图,两料药诸症悉除,肌肉盈,病告愈。本案给我们的启示有三:(1)对于任何病证的诊断,首先当处理好中西双重诊断的分合关系,西医能明确诊断时,中医辨证理应加以参照,但西医诊断不明时,中医辨证应"我行我素",不必纠缠它究系何"(西医)病";(2)常法治常病,可称"中医",妙方愈"怪病"方为"上医";(3)一方之立"必有所为,必有所本"(中医临床家彭崇让语),案中所用二方皆出自名家之手,视之为"经方"当之无愧,而时下流行的杂凑方,面对此案,岂能不相形见绌。
3.双臂肩膊痛方加减治疗肩周炎
&双臂肩膊痛方出自《辨证录》,原方由白芍、羌活、柴胡、秦艽、附子、半夏、陈皮、白芥子组成。原书论曰:"肩臂痛手经病,肝气郁。平肝散风,去痰通络为治疗。""此方妙在用白芍为君,以平肝木,不来侮胃;而羌活、柴胡又祛风,直走手经之上,秦艽亦是风药;而兼附子攻邪,邪自退出;半夏、陈皮、白芥子祛风圣药,风邪去而痰不留;更得附子无经不达,而其痛如失也。"李可先生常在原方加生黄芪120g益气运血,加桂枝尖15g载药直达病所。加止痉散(全蝎3g,蜈蚣4条)研粉冲服入络搜涤,更加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经。彭师在临床治疗肩凝症,也常运用本方,加减法大致与李可先生相同,但以白附子5g代替原方附子,并加白芷30g,神曲10g。彭师认为肩凝症属于寒凝血滞、痰瘀胶结于肩臂,非寻常之法可愈。彭师在临床运用时见患者长期大便秘结,方中当归、白芍可放胆用至90克,患者服后,除疾病治愈之外,往往多年的便秘得以消除。如果大便稀溏,则可能痰瘀郁结不甚,或患者素来脾虚有湿,方中归芍仍可用原来剂量,但须加神曲以帮助运化吸收,使得剧烈泻下的作用有所缓和,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李可先生认为:"考致泻之由,一是当归富含油脂质,大剂量难免滑肠;二是温药消溶痰湿,由大便而去。"
附&&典型病例
徐某,男,70岁。主诉:右肩反复疼痛,时重时轻,遇寒加重数月。现见精神饱满,言语洪亮。右上肢上举、外展尚可,后翻受限。饭后胃部有饱胀感,纳寐可,大便秘结。舌稍红苔黄腻,脉涩。
诊断:五十肩
证型:痰瘀胶结
治则:平肝散风,祛痰通络
处方:黄芪50g、当归50g、白芍50g、炙草15g、桂枝10g、陈皮10g、法夏10g、云苓15g、柴胡10g、秦艽20g、羌活20g、威灵仙30g、焦三仙各10g、砂仁10g、白芥子10g&&&7剂
二诊:患者自觉好转70%,活动度较前明显增加,无明显不适,受凉后胃内不适,纳寐可,大便稍稀,一天一次。
处方:黄芪50g、当归50g、白芍50g、白芥子10g、柴胡15g、郁李仁10g、陈皮10g、半夏10g、云苓15g、秦艽20g、羌活15g、桂枝10g、元胡索30g
三诊:患者自觉已经痊愈,要求开处方护心。肩周炎的治疗宣告结束。
----------------------------------------------------------
此病内有不足之体(气血不足,经脉不畅);外有风寒所袭(寒性收引,不通则痛)。止痛为治标,散寒、活血、通络为治本。
&&&&丹参50克当归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
&&&&穿山甲30克元胡50克&&制马钱子10克
&&&&桑枝50克&桂枝50克&生麻黄30克细辛30克
&&上方共研成细粉,共450克,每次5克,每日两次,一料可以服用45天,一般的患者一料未服完,病情已经治愈。
&&前四味药为张锡纯的效方:活络灵效丹,本方可广泛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痛症;配以"穿山甲、元胡、制马钱子"通络止痛,"麻黄、细辛"散寒,"桑枝、桂枝"引药达臂,则疗效大大加强。
&&作者:湖北十堰余浩(任之堂主人)&&节选于《参加第二届道医会(海南)发言稿》
注:制马钱子细辛有毒,使用需慎重,严格控制剂量与炮制方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求医不如求己_馆档网
求医不如求己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55
求医不如求己
第一章 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 子一样
如果疾病是鱼,那么身体应该如何养它
一种疾病对应着一种思想,如果说一种水可以养一种鱼,那么思想就是水,而那疾病就 是鱼.如果鱼死了,通常是水的问题,证明这种鱼不适合在这种水里生长.也就是说这种环 境不适合这种疾病的生存.所以改变环境就等于消除了疾病,而且是从根本上消灭了疾病. 所干的事和心中所想应该是相一致的,这样心力协调,才能得心应手.如果心中是要隐 藏的而行动是要彰显的,心中是要抒发的而行动是要压抑的,这样力量还没作用在外面,里 面已经内耗掉一大半了,是绝对不会有好的结果的.所以身心的协调才是治病之本. 一种疾病就是一种思想, 是无形的思想以有形的病症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消掉有形的肿 物,如果它不是靠内力,而是靠手术直接割取,那样它还会以另外的形式再显现出来.但如 果我们靠药物的帮忙,激活了我们自身的能量,而把瘀阻消除,那样在肿物消失的同时,相 应的思想也消失了,或受到了抑制.一个人身上有许多能量需要释放,如果不让它从正常途 径出来, 它就会另寻出路, 总之它是一定要释放的. 我们无法阻止它 (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呢) , 但我们可以选择释放的途径.途径不同,思想就不同,所得的疾病也就各不相同. 一种疾病对应着一种思想,如果说一种水可以养一种鱼,那么思想就是水,而那疾病就 是鱼.如果鱼死了,通常是水的问题,证明这种鱼不适合在这种水里生长.也就是说这种环 境不适合这种疾病的生存.所以改变环境就等于消除了疾病,而且是从根本上消灭了疾病. 所以水是关键,思想是关键,源头.只要有适合生长的水环境,那么即使不是鱼,而是虾, 或是泥鳅,都会繁殖起来.
千万别让亚健康得逞
在我看病的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常被很多无法解释的症状困扰,这给 他们的心理带来的压力远大过身体的不适. 因为我们不知道这颗地雷到底埋在哪里, 又会在 何时爆炸. 现在人们对健康这个词越来越敏感了,因为很多人平时常出现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 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胃闷不适,颈肩 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 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症状,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病"来,各种检查往往显示一切正常, 最后给出了一个含糊其辞的结论――亚健康. 虽然查不出"病",可亚健康带给身体的各种不舒服就像整个客厅虽然只有几只苍蝇, 要不了命,但是它们总是到处乱飞,在你眼前绕来绕去,搞得你心烦意乱.苍蝇虽小,但如 果你手中没有类似一把苍蝇拍那样简单易行的应对方法, 你还真拿它没办法. 有许多人每天 都在被身体的各种不适折磨着,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忧. 在我看病的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常被很多无法解释的症状困扰,这给 他们的心理带来的压力远大过身体的不适. 因为我们不知道这颗地雷到底埋在哪里, 又会在 何时爆炸.这样一来,我们整天都会生活在恐惧当中,最后变成疑神疑鬼的妄想狂. 其实,亚健康在中医看来就是"病",可能是五脏六腑功能的不协调,或者是经络不通 畅,也许就是表浅的风寒,这些表现比较初期和轻微,但带来的症状却很明显.它们都是疾 病的萌芽,是祸根.如果任其发展,家里便会苍蝇成群.如果机器诊断不出来的疾病就是亚 健康,那它比能诊断出的疾病更可怕,因为它是那些可怕疾病的温床.
其实, 没有什么可怕的, 所有的这些症状就是几只苍蝇搞的鬼. 我们只要搞好家里清洁, 关好门窗,使其没有侵入与滋生的空间,同时拥有一把小小的苍蝇拍,在它麻痹打盹的时候 拍一下,那我们永远都会胜利在握,从此自由地享受健康的生活.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搞好体内的清洁 亚健康状态都是不良地使用身体造成的.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睡觉的时间加班,看 电视,泡吧,或整天对着电脑目不转睛,身体动也不动,吃饭的时候胡乱对付或者胡吃海塞 等等,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大脑意志是如何虐待自己的肉体的吧. 二,打苍蝇的技巧 当然,由很多不良习惯造成的亚健康,单单靠打扫卫生可能不会很快见效,如果大家愿 意为自己的健康付出点时间的话, 我倒是很乐意告诉大家一些打苍蝇的技巧. 这些简单易行 的方法可以有力地协助身体赶走不适,加速回归健康. 为了健康,我们要掌握的一些必要知识: 一,经络和穴位知识(只要大家手里有一张经络图,或一个塑胶的针灸小人即可,在任 何一个稍大点的药房都可以咨询在哪里买得到,或向工作人员预定). 二,常用的中成药知识. 三,简单的健身法知识. 四,正确的健康理念(这个非常重要,推荐吴清忠老师的《人体使用手册》读一读). 以上 4 条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全部内容, 我会继续向大家分别讲解, 欢迎大家共同学习和 讨论,分享各自的健身感受. 读者文摘 提起那些使人绝望的疾病,谁该得,谁又不该得呢 恐怕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宿命观:今 天是自己的朋友,亲人,同事,也许某一天会是自己也说不定呢 很多的成年人没有健康的 自信.读了郑老师的文章,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对他心存感激,这样的无私分享使我们渐 渐地有了健康的底气.我们健康地生活着,开心地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月儿)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文档
初学会计看什么书&&linux初学看什么书&&初学炒股看什么书&&学书初学卫夫人&&初学吉他教程书&&陈氏太极拳初学书&&学书初学卫夫人下一句&&学书初学&&单反初学者看什么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