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黄丸 怀孕与导赤丸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当前位置: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适宜年龄
六味地黄丸
为常用传统中药,由六种中药材组成,以熟地黄为君,故名。有抗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力、降压、降血脂、降糖、补肾等功效与作用。食用需注意毒副作用。注意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的用法差异。
六味地黄丸基本信息
六味地黄丸最早见于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药材分别为熟地黄、、、丹皮、、山茱萸。
六味地黄丸最早为“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宋代儿科名医钱乙将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两味药材去掉,变成今天的六味地黄丸。
用以治疗小儿发育迟缓、先天不足等症。六味地黄丸
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酸。
配方160g、(制)80g、牡60g、80g、60g、60g。
六味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六味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滋阴补肾。用于头痛,疯狂,性欲旺盛或无。
六味地黄丸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
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损所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尿路感染、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衰弱、老年性白内障、绝经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发育不良、慢性肝炎、肝硬化,并用于防癌、治癌及对抗化疗药物所致的毒副反应。药性分析
1.熟地黄--滋阴补肾,生血生精。六味地黄丸
2.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
3.山茱萸--温肝逐风,濇精秘气。  
4.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
5.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  
6.牡丹皮--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  
7.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殚述也。
1、提高免疫力:能激活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扁桃体细胞诱生干扰素,提高血清干扰素水平。
2、扩张血管,对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3、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与相似。
4、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抑制梗死心脏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缩小梗死面积,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5、减少心肌胶原的沉着,防治高血压心血管损害。
6、降血脂,可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提高HDL-C/TC的比值,促进脂质代谢,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7、性功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活动率,增强性功能。
8、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9、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保护肾排泄功能。
10、保护肝脏:对正常的ALT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强的松龙所致的ALT活性升高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11、增强体力,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发生中心活跃。
12、抗癌,增强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存活时间,提高癌细胞增殖抑制率。有阻断癌变作用,可预防食道癌发生,减低发病率。
13、六味地黄丸中泽泻含锌量高,山茱萸含铬量高,对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有预防作用,故六味地黄丸对预防老化和早衰有一定作用。
14、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延长生存率,保护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功能,防止心、肝、肾功能的损害,保护NK细胞活性,增强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六味地黄丸副作用
1、健康人群不宜长期食用六味地黄丸。
2、阳虚患者不宜食用,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应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药物,比如。
3、脾胃功能不好者不宜食用,六味地黄丸偏重于补阴,长期食用会影响消化功能。老年人脾胃功能下降,食用更需谨慎,可间断服用,不可连续服用。
六味地黄丸食用方法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口服,水蜜丸每次5克,每日3次;胶囊每次8粒,每日3次。或遵医嘱。15天为一个疗程,慢性病人可连服3~4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六味地黄丸药理作用
有显著的抗肿瘤、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有较强的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内分泌失调、改善围绝经期的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功能,保肝及改善肾功能,补充微量元素(锌、铜、锰、铁等);有改善物质代谢及强壮作用;纠正地塞米松造成的骨质疏松症模型的性激素、微量元素紊乱,提高实验动物骨密度。
六味地黄丸注意事项
1.本方为宋代名医钱乙所创名方,原称地黄圆,专治小儿肾怯失言、囟门不合、神不足、目有白睛多(脑积水)。本品久用不衰,疗效卓著,长于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是抗衰老的常用方剂,并由此衍化出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多种名方。2.有以六味地黄丸治疗脂肪肝、皮肤瘙痒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绝经期综合征者。3.有报道六味地黄丸配维生素E治疗围绝经期舌痛;配归脾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配缓释维拉帕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配己烯雌酚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者。4.脾虚湿阻,消化不良者不宜。
六味地黄丸配伍宜忌
药典记载【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六味地黄丸【处方】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口干口渴。【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中成药配伍【适宜配伍的中、西药】(1)可与圣阳安中片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圣阳安中片2片,每日3次口服,六味地黄丸1丸,每日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要求患者在精神上保持乐观的态度,生活规律,避免饮酒、吸烟,同时注意饮食的合理性,避免坚硬、粗糙、刺激的食物。(2)可与金匮肾气丸交替久服治疗慢性腰痛:六味地黄丸及金匮肾气丸均每日2次,每次8丸,服药半年以上。随症加减:患者若以肾阳不足为主者,则服金匮肾气丸;如肾阴亏虚为先者,则口服六味地黄丸;当阴阳达到平衡,即肾之阴阳无偏盛偏衰时,则交替服用两丸。(3)可与七厘散合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高,安全无副作用:七厘散加减治疗,其主要成分为:血竭、(代)、乳香、没药、冰片、、儿、朱砂等药组成,每服1g,每日1次,晚睡前(或白酒)送服,微醉为度。连服5天,停药1天,接服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每服8丸,每日3次,连服20天。(4)在常规降糖的基础上,加用本方与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口服双胍类、磺脲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正规降血糖治疗,使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到治疗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4个月以上临床症状无缓解,在此基础上给予中成药联合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30粒,每日2次;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5)与归脾丸合用治疗月经过少、经间期出血、闭经,伴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或见小腹空坠,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白,脉细者。每日上午空腹口服归脾丸10粒,晚上口服六味地黄丸10粒,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不受经期影响。月经量少者在行经期间可配合桃红口服以养血活血,补肾调经。(6)与归脾丸合用治疗特发性水肿: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各6丸,每日2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服药期间同时给予低钠饮食。(7)与归脾丸合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六味地黄丸合归脾丸各2丸,早晚分服,15天为1个疗程,持续应用2~3个疗程。(8)可配合麻黄碱治疗氯氮平所致遗尿:麻黄碱25mg,中午、晚上各1次,每周停用1天;六味地黄丸6g,每日3次,每天晨起记录遗尿程度。其间氯氮平剂量不变,并监测血压。(9)可配伍补中益气丸治疗亚健康疲劳: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胃肠道、心血管以及肌肉等方面的症状,如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焦虑不安、易激怒、情绪不稳定、身体阵阵发热、适应能力差、头痛、眩晕、健忘、失眠、胸闷、胸痛、心悸、常出虚汗、胃纳不佳、懒散、腰痛颈肩酸痛、易感疾病、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判断能力差、社交障碍、性障碍、月经不调等。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丸均用浓缩丸,每次8粒,早晨服用补中益气丸,晚上服用六味地黄丸。(10)配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温胆汤药物组成:12g,茯苓15g,12g,6g,枳实12g,竹茹12g。加减:时时汗出发热者加牡丹皮、地骨皮以滋阴清热;烦躁易怒者加栀子以清热除烦;悲伤欲哭者加浮小麦以滋养心阴。水煎服,每日1剂。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11)与消渴丸合用可治疗2型糖尿病,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口服消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6g,每日2次,用淡盐水送服。疗程为4周。(12)与西瓜霜喷剂合用治疗复发性口疮:六味地黄丸,每次8丸,每日3次,连服2个月。如有复发现象,再服2个月,剂量同上,溃疡局部涂抹地塞米松注射液与西瓜霜调制成的糊剂,每日3次,溃疡愈合后停用。(13)与通圣丸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要求患者严格控制饮食,使用降糖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防风通圣丸每次1包,每日3次;六味地黄丸每次10粒,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14)配合灭痨丹1号治疗胸腰椎体结核,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六味地黄丸每次2丸,每日早、晚分2次服;灭痨丹1号(处方:10g,雄黄3g,全蝎40g,僵蚕、乳香、没药各20g,15g。诸药共研为细末混匀),每次服1g,每日早晚各1次。(15)可配伍昆明山海棠片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可减轻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的副作用,消除激素撤减时的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治疗急性期,应用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环磷酰胺每3周1次,每次0.8~1g,总量8~10g。并用清热解毒、滋阴凉血的中药内服。用药期间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血沉、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并定期复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及补体C3等。在激素减量至每日30mg左右时,加用昆明山海棠片,每日3次,每次3~5片,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增减,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用3~4个疗程。内服中药改为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9g.激素用量根据病情及血沉情况,一般每2~3周减总量1/10至10~15mg长期维持。(16)配合牛黄清心丸治疗失眠症,对伴有高血压者疗效更佳:每次各1丸,每日2次。(17)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可治疗绝经前后妇女乳腺增生,疗效显著:患者主要表现为两侧或一侧乳腺增厚或增粗,并触及有增生结节,触痛明显;烦躁易怒、两胁胀满、两乳胀痛,尤以经前明显,或兼潮热、汗出、失眠;脉弦而涩,舌青紫或有瘀斑。血府逐瘀胶囊,每日2次,每次6粒,早晚饭后1小时服,同时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丸。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六味地黄丸(18)可配合逍遥丸治疗黄褐斑:两药每次各8丸,每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19)可配合逍遥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平时晨服逍遥丸4.5g,晚上服六味地黄丸4g,出血期水煎服固冲汤加减方药。(20)可配合尿石通治疗反复尿路感染,配合多饮水,使患者尿量增加,有利于细菌的清除:使用有效抗生素药物10天,口服六味地黄丸9g,每日2次,治疗28天,尿石通每次7g,每日2次,治疗28天。(21)可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2个月为1个疗程。(22)可配伍新癀片联合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新癀片2片,六味地黄丸6g,每日3次,口服,新癀片饭后服,10天为1个疗程,共服3个疗程。(23)可与复方皂矾丸联合应用治疗肾阴虚为主型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复方皂矾丸每日3次口服,每次9~12粒,六味地黄丸每日口服2次,每次6g。(24)可与汉防己碱联合治疗矽肺,可提高药物疗效:汉防己碱100mg,每日2次,每周口服6天,连续服用6个月,六味地黄丸8g,每日2次,每周口服6天,连续服用6个月。(25)可与振源胶囊合用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口服振源胶囊,每次50mg,每日3次;六味地黄丸,每次8粒,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26)联合止痉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两者合用,共奏滋补肝肾、行瘀散结之功,疗效高:六味地黄丸,按其说明书中的常规服法服用。止痉散:全蝎1g,蜈蚣1条,1个。前两味药焙干共细末,鸡蛋去壳,将药粉加入鸡蛋打匀,以香油炒熟后食。每日1次,20天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他法,嘱患者慎起居,怡情志,忌烟、酒及辛辣激性食物。(27)联合金水宝治疗先兆流产,两方合用,平补肾阴肾阳:口服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剂,每次10粒,每日3次,同时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28)可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左心功能不全,两者有协同作用,具有强心、利尿、扩张血管之效:若合并感染用抗生素,生脉注射液1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连续静滴10~15天,同时口服浓缩六味地黄丸,每日9g,每日2次。(29)与合用治疗儿童遗尿症:,5~10岁每次服5g,每日2次;10~16岁每次服8g,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同时口服六味地黄丸,5~10岁每次3g,每日2次;10~16岁每次5g,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30)可与乌蛇止痒丸合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乌蛇止痒丸每服2.5g,每日3次;六味地黄丸每服8粒,每日2次;每周洗浴后外敷尿素脂1次。20天为1个疗程。西药配伍(1)可加聚肌胞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给予抗感染、消热、止咳、平喘等治疗。口服六味地黄丸1~7岁每次1丸,>7岁每次2丸,均每日3次;聚肌胞滴鼻液,1~3岁每次1滴,4~7岁每次2滴,>7岁每次3滴,均为每日滴3次,8周为1个疗程。(2)可加利福平外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既能缩短病程,又不易复发,无不良反应:六味地黄丸(浓缩)每次24粒,服后再用无菌棉棒蘸利福平粉末均匀涂搽在口腔溃疡面上,涂后30分钟内不饮水,每日3次。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3)配合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服至血糖降至正常时,逐渐减量至每日1次,每次6粒维持。小檗碱片(0.1g/片)每次0.5g,每日3次口服,待血糖降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最后可减至每日1次,每次0.5g维持。(4)可配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持肾功能: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伴有高血压者运用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外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到满意水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清晨口服培哚普利2mg。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10g,每日3次。共用8周。(5)可配合氨氯地平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可改善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性激素水平,调节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六味地黄丸,每次8丸,每日3次。均3个月为1个疗程。(6)可配合爱普列特或舍尼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爱普列特5mg,每日2次,同时给予六味地黄丸1丸,每次2次,疗程8周。或者舍尼通早晚各1次,每次1片口服,连续3个月,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连续3个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7)与替勃龙或维尼安联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较好:替勃龙每日1次,每次2.5mg,加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g,口服;疗程为3个月。用药前后行一般体格检查,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及子宫内膜B超检查。或者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维胺酯胶囊50mg,每日3次。同时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连用1个月。(8)可与诺和龙联用治疗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①饮食: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休息或超标准体重每日主食控制在250~300g。一般劳动强度者,每日300~350g,中重体力劳动强度者,每日400~500g。主食以外所需热量酌情用副食补充。②运动:合理运动,包括日常休息、活动和工作。每日上、下午各运动1次,每次45分钟左右,每周坚持4~5次。③药物及服药方法:诺和龙,每次1~2mg,每日3次,六味地黄丸,每次9g,每日2次,肥胖者加服二甲双胍,每次0.25g(1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9)可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谷维素每次4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E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日15g,分早、晚2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10)可配合维胺酯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维胺酯胶囊50mg,每日3次。同时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连用1个月。(11)可与薄芝注射液或复方维A酸霜外用联合治疗黄褐斑: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肌注薄芝注射液,每日1次。外用3%氯琨霜,每日2~3次。注射药在满10次后,停止注射药一周再行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或者温水清洗面部拭干,皮损处薄涂雪夫霜并轻揉,每次1次,同时口服六味地黄丸6g,每日2次;禁用其他一切药物及化妆品,防止日晒。治疗8周为1个疗程。(12)可与左旋咪唑联用治疗口腔溃疡,可调节免疫,相辅相成,疗效显著:六味地黄丸坚持按说明服用,左旋咪唑每次口服2粒,每日2~3次,每周连服2日,1~2周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并注意口腔卫生。(13)可与米非司酮合用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且复发率低:于刮宫即日开始用药。口服米非司酮每次10mg,每日1次,于服药第13天开始加服六味地黄丸,每次9g,每日2次,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连服3个月。(14)与维生素E合用治疗更年期舌痛:六味地黄丸(高浓缩)每次2粒,每日3次。维生素E每次100mg,每日3次。(15)与可乐定联用治疗生长激素神经分泌功能不全的矮身材:按每公斤体重每晚睡前口服可乐定0.004mg,联合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2克,每日3次,连续服药。禁忌配伍的中、西药1.中成药禁忌(1)不宜与含有桔梗、防风、防己的中成药合用,如:九味羌活颗粒、正饮颗粒、定风止痛胶囊、正天丸、防风通圣丸等,《本草经集注》中曰:“山茱萸恶桔梗、防风、防己。”(2)不宜与含甘遂的控涎丸合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药恶甘遂”。(3)不宜与含有贝母的中成药配伍。如:橘红丸、养阴清肺膏、羚羊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本草经集注》中曰:“熟地恶贝母”、“牡丹皮畏贝母。”(4)不宜与含有的中成药配伍。如:固精丸、益肾液、骨仙片、丸、养胃舒颗粒、等。《本草经集注》中曰:“牡丹皮畏菟丝子。”(5)不宜与含有大黄的中成药配伍。如:清肺抑火丸、、胆宁片、化癥回生片、一清颗粒、导赤丸、胃肠安丸、麻仁丸等。《本草经集注》曰:“牡丹皮畏大黄。”2.西药禁忌(1)不宜与洋地黄药物合用,会降低洋地黄药效,影响治疗效果。(2)不可与保钾利尿药合用,如螺内酯、氨苯蝶啶,会导致高血钾。六味地黄丸(3)不宜与磺胺嘧啶同用。本品会酸化尿液,使磺胺嘧啶及其乙酰化产物析出结晶,可产生泌尿系统损害症状,如血尿、尿闭、尿痛等。(4)不宜与红霉素合用,因有机酸口服可酸化胃液,使后者失去抗菌作用。(5)不宜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如吲哚美辛等,可增加后者在肾脏的重吸收,加重肾毒性。(6)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如庆大霉素等,可增加后者对听神经的损害。(7)不宜与阿托品、氨茶碱、咖啡因等合用,会致毒性增加。其他配伍(1)配伍针灸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肝性骨髓病: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8g,同时用七星针中等力度叩刺足跟部,叩速均匀,时间20分钟,以患者耐受为限。(2)可配合七星针治疗跟痛症:六味地黄丸,每次8g,每日3次,七星针中等力度叩刺足跟部,叩速均匀,时间20分钟,以患者耐受为限。(3)可配合三阴交穴位注射生脉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六味地黄丸每次9g,每日2次。同时予生脉注射液2ml,三阴交穴位注射,每次1侧,两侧交替,每月连用8日。(4)配合针刺(肾俞、次髎、阴廉、关元、百会、三阴交、太溪)穴位治疗遗精:刺法:先针刺肾俞穴,使其产生酸胀感;次髎穴刺入骶骨孔,进针1~1.5寸,用捻转手法使酸胀针感向阴茎根部放射;阴廉穴针刺2.5~3寸,避开股动脉,使酸胀感传至阴器;关元穴针尖呈30°向下斜刺0.8寸;百会穴针尖向前斜刺。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同时配合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每日艾灸30~4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3~4天,同时配合六味地黄丸。(5)配合骶管注射治疗遗尿:纳洛酮0.2~0.4mg,胞磷胆碱125~250mg,罂粟碱15~30mg,加生理盐水8~15ml,骶管注射。5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药物六味地黄丸,每次9g,每日2次。(6)配合针刺承泣、四白、巨髎、下关、太阳、鱼腰、承浆、地仓透颊车等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交替取5~6个穴位,局部中弱刺激,远端可中强刺激,并可配合针刺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并嘱每日按摩面瘫的肌肉数次,每次10~15分钟,病史长者可用温针灸或艾条灸。药物: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片,连服20天。(7)配合针刺曲骨、蠡沟、太溪、血海、风市治疗外阴瘙痒症:曲骨、蠡沟、太溪穴针用补法;血海、风市穴针用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分钟,期间可行针2~3遍。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期间可休息数天。同时内服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每次12粒,每日3次,共服1个月。如有下焦湿热症状,先服知柏地黄丸浓缩丸,每次12粒,每日3次,连服10天后改服六味地黄丸。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caolu.com。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药物成分/杞菊地黄丸
、菊花、、(制)、牡丹皮、、、。
药理作用/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可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改善肝脏脂肪代谢,促进肝细胞新生,预防发生,降低通透性,抗炎,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减少东莨菪碱对学习功能的影响,抗、降血脂。
性状/杞菊地黄丸
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功能与主治/杞菊地黄丸
滋痛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杞菊地黄丸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杞菊地黄丸
1、儿童及青年患者应取医院就诊 2、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3、用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它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批准文号/杞菊地黄丸
显示方式: |
中药分类树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共有496个词条
中药分类树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3次
参与编辑人数:23位
最近更新时间: 20:28:16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感谢您的提问,我们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反馈您的问题答案,请注意查收!确定
咨询问题:请选择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
回访时间:
请认真填写,电话格式错误!
请等待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简介知柏地黄丸,医药、保养/中成药/内科用药,该产品本品系根据明朝著名医学家的中“”原方配制,经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知柏地黄丸,就是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和。可治疗西医诊断之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甲亢、等证见阴虚火旺者。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用炼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规格
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注意事项
1.孕妇慎服。&2.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3.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4.该药品宜空腹或饭前服用开水或淡盐水送服。&5.服药一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知 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黄 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山茱萸一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瘦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牡丹皮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赃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山 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茯 苓--利水渗温,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泽 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热淋涩痛;高血脂症。
淡棕色,直径4~6μm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2、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切碎。加乙醚15ml,振摇15分钟,放置1 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醋酸乙酯(3: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 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条斑。&3、取本品2g,切碎,加甲醇5ml ,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切碎,取水蜜丸6g或小蜜丸12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12g,精密称定。加水30ml,放置使溶散,滤过,药渣用水30ml洗涤,在室温干燥至呈松软的粉末状,在100℃烘干,连同滤纸一并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浸泡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适量无水乙醇-氯仿(3:2)的混合液,微热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5~7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2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含山茱萸以(C30H48O3)计,每1g不得少于0.15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09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81mg。
关注百科官方微信:hudong_baike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百科资讯
保存二维码
分享词条给好朋友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柏地黄丸 怀孕 的文章

 

随机推荐